•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银河写手

    银河写手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23

    主演:宋木子,合文俊,李飞,李文茹,宋晓亮,张皓森,刘默然,祁又一,魏来,白志强,李阔,单丹丹 

    导演:李阔,单丹丹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高清

      军阀趣史

    • HD

      送葬人2023

    • HD中字

      疯狂外星人

    • HD

      花田喜事

    • DVD

      尸家重地

    • HD

      够胆你就杀了我

    • HD

      2001个疯子

    • HD中字

      终止不幸

     剧照

    银河写手 剧照 NO.1银河写手 剧照 NO.2银河写手 剧照 NO.3银河写手 剧照 NO.4银河写手 剧照 NO.5银河写手 剧照 NO.6银河写手 剧照 NO.16银河写手 剧照 NO.17银河写手 剧照 NO.18银河写手 剧照 NO.19银河写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个不听任何修改意见的编剧(宋木子 饰),一个什么修改意见都听的编剧(合文俊 饰),一个自大,一个胆大,组成银河系最强(ruo)乙方,向顶级甲方公司发起才华挑战。  影片荣获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两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非套路写作才是所有编剧的真正出路

    作为一个前编剧枪手,看到这部《银河写手》横空出世,简直就像找到家一样有归属感。第一时间坐到电影院,挑最好的位置,观摩一部描写“编剧”的电影。老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可是一部影视作品最重要的环节,然而,现如今,编剧的地位越来越低,编剧行业越来越苦,结不到钱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被剽窃、被抄袭,被剥夺署名,这些行业乱象,只有进过这个圈子的人才能知晓其中的辛酸苦辣。看完《银河写手》,感觉它就是我的“打工人嘴替”,说出了所有打工人的心声!

    海报

    电影想表达的非套路写作在整个拍摄风格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可以完全感受到作为新人导演的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的“飞翔“状态。所以,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内心是愉悦的,常常被电影中各种有趣的点子、细节所俘获。第一个让我为之会心一笑的地方是“救猫咪”环节,“救猫咪”是一个编剧术语,是由布莱克斯奈德创建的剧情节拍器,具体节拍表如下:

    1、开场画面
    2、主题呈现
    3、铺垫、设置
    4、催化剂
    5、争执、辩论
    6、第二幕衔接点
    7、B故事
    8、乐趣与游戏
    9、中点
    10、恶人在逼近
    11、一无所有
    12、灵魂的黑暗夜
    13、第三幕衔接点
    14、结局
    15、终场画面

    按照这15个节拍表就可以编出一段“完美”的故事。而在电影中,编导就用“救猫咪”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完全按照这个理论拍摄的小短片。但这并不是编导真正的用心,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在电影中,两位编剧:张了一和孙谈,可从来没和任何人扯过什么“救猫咪”理论,他们写剧本从来都是用心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当他们去电影公司开会的时候,制片人就抛出了一个专业术语“救猫咪节拍器”,搞得像是要给节拍器做插入式广告一样,实际上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专业性”,像极了那些为了给你树权威的甲方,明明什么也不懂,还要什么都插一手,最后把一个明明很不错的作品搞地面目全非。“救猫咪”理论可以用吗?可以用,但如果人人都用这个理论去编故事,那就变成了“套路”,变成了一尘不变的烂故事。我们在感情上,在事业上,都不想被套路,为什么当我们去编故事的时候却要“套路”别人呢?

    在漫咖啡想点子

    如果说,“救猫咪节拍器”理论的天马行空式拍法让我露出了笑容,那么接下来的一个片段却让我痛哭流涕。当张了一的女朋友和他分手,离开了他们的家,他们的剧本又没有办法拍出来,影视公司撤换了他们编剧的身份,当一切厄运向他袭来,张了一,这个因为写作患上“焦虑症”的编剧瘫倒在床上,但是他的双手却无法控制地动了起来。这是一个职业编剧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的双手总是在电脑键盘上敲个不停,我们打下的每一个字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对于一个真正喜欢写作的人,每个字都是那么珍贵。而我们也真的认为,文字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让一切重新来过。所以这一幕,当张了一在空气中想象着电脑键盘,敲出那些文字的时候,电影中的“神来之笔”又诞生了,对于女朋友的离开、制片人的更换,他的怨恨、愤怒、不甘心,这一切一切的情绪,都在他的指尖流露出来。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瞬间变成了他笔下的人物,他们哭诉着“不该抛弃你,不该换掉你,不该让你的男二变成狗”,这些戏谑又搞笑的片段却让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虽然表面上是搞笑的,但是内在却是悲剧的,让人欲哭无泪的。一个编剧,只能躲在自己狭小的出租屋内,在一个想象的屏幕上,重构自己的人生,他希望女朋友回来找他,他希望自己的剧本被拍出来,他希望获得成功,然而现实生活,一地鸡毛。最终,那也只是他的幻想,女朋友并没有掉转回头,也没有推开那扇门。

    所以说,现实哪有那么多美好,那么多铺垫,那么多反转,现实可能就是那么残酷、直接。编导用编剧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反面教材,如果你只想着讨好观众,讨好制片人,讨好你的所有甲方,那么最后,你的作品可能就成了套路满满的流水线作业了,就像张了一最后对制片方说的“都按你说的改了,但是不是不感动了,不好看了?”张了一的女朋友可可和他有着不同的追求,在她看来“事情能做成最重要,编剧就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而张了一却认为,没有办法违背自己内心的准则去创作,很简单,是为了钱忍气吞声,还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默默坚持,这是摆在所有“打工人”面前的两条路,而你,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一起想点子的日子

    片中的人物,像极了那几年我北漂时候认识的各种人,他们接地气的就像是你身边的朋友一样。那时候,我们写剧本也是在慢咖啡,身边坐着的都是各种谈业务的人,每一个项目都好几百万的样子。像蔡老板这样的人,很多,到处和人喝酒谈项目,最后才发现,那些酒喝的,一点意义都没有,自己还是一个nobody,小演员,小经纪人,小编剧,为了钱在各种“活”当中辗转。那种拎着一个箱子不租房各种蹭房住的北漂小演员也大有人在,说起来,都是心酸。他们为了梦想来到北京这座大城市,却很难找到真正留下来的理由。像那种笑得很灿烂,却在一夜之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我也认识,消息很突然,很难以接受,一切都没有铺垫,就是那么猝不及防。所以,当你要求那些铺垫、那些合理性的时候,你知道吗?生活中哪有什么合理性,可能一切都是不合理的,但你只能学会接受。

    各种接地气的北漂朋友

    影片的最后,时间来到2100年,到那时候,AI已经打败了人类,而一份由人类写出的剧本,是多么珍贵,属于“史前文明”。当小朋友问“究竟怎样才能区别是人类写的剧本还是AI写的剧本呢?”编导借由机器人的嘴说出了一句经典的台词“因为人类写的剧本不完美,有很多漏洞”。多好啊,正是因为这份不完美,我们才看到了人类最弥足珍贵的东西,正是因为人类犯下的一个又一个漏洞,才证明了我们是人类。这就是人类和AI最大的区别。而我,一定是那个坚持到最后的人类,哪怕AI占领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依然会喜欢手写的东西,手绘的东西,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情感。因为那代表了我们最初的感动,也只有那种反套路的剧本,才能真正感动我。

    电影中,还有各种属于“编剧”的小细节,属于编导的“夹带私货”,但是我很喜欢,比如电影的一开始,放在张了一书架上的那本《故事》,那是编剧的必读书目,每一个进入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的戏文系孩子都会人手一本的经典读物。还有贴在张了一床头的戈达尔画像,那又是影迷们尊重的一个大师。还有他们心心念念的诺兰,哪怕在剧本中,也要致敬的诺兰,也是影迷们的心头好。还有抢北影节的电影票,还有一起坐在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看电影,这些关于电影美好的瞬间都是属于电影人之间的小秘密,它可以打通任督二脉,链接真正爱电影的人们。

    《银河写手》是一部献给编剧的挚爱情书,让每一个编剧都能重获信心,写一部自己真正想写的作品。

    找到那份人类书写的剧本

     2 ) 不趁年轻拼一把,会后悔吗?

    很多人都说北京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结束的地方。曾经无数怀揣着希望和目标的年轻人涌向这块肥沃的土地,成为现象级的北漂一族,试图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机会看似很多,同时竞争也异常激烈,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选择,要不成了九九六里的一颗螺丝钉,要不在妥协和挣扎中咬牙坚持。随着最初的期望被现实的残酷一点点击碎瓦解,不少人最终带着失落和绝望选择了离开。

    关于成功,只让人记住了要拼命努力,但却忘了背后还有环境和运气的因素,而且是占重头。即便这样还值得去拼去尝试吗?很久以前有位朋友和我说过,人就是活年轻。不论当下年过三十即可入土为安的生存环境,不提日渐走下坡路的体力和精力,当年轻的单纯、干劲和无畏,被生活的真相消耗殆尽时,便会知道这段经历会成为人生路上最宝贵的一部分,即便最后并未梦想成真。

    这部电影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一句话概括讲的就是两个还是无名小卒的编剧想要在北京混出一片天的故事,是许多人的真实缩影和写照。他们带着自己日夜奋战出来的本子,把咖啡厅当公司,把面馆当食堂,忙里忙外,东奔西走,牵线搭桥下总算迎来了机会,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被骗、扯皮、坚持、妥协到放弃,最后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本子。N年后居然奇迹般起死回生,这万万没想到的一段,真有点鬼马B级片的感觉。

    现在看来恢弘带感的视听看似可以弥补内容上的缺憾,但私觉得好的故事依旧是电影不可撼动的根基,这部电影就力证了这点。小成本,没特效,没大腕(除了彩蛋的惊鸿一瞥),带着诚意并踏实的讲好一个故事,反倒更能走心的打动观众。

    片中各种花式运镜和剪辑,玩得挺溜,节奏得当,很有想法,看得出来是一群铁杆影迷合作的产物,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里面涉及很多影迷梗,诺兰迷狂喜,致敬《闪灵》,疯狂的鸡血石…分手信物,影迷看起来更嗨皮。

    一部电影往往谈及最多最被人所熟知的是导演和演员,但背后其实还有许多幕后功臣,缺一不可。片中一段普及编剧写作技巧和模板的小剧场挺有意思,通俗易懂。是套用公式般遵从业内规则和约定俗成的套路,让故事更有戏剧性也更“好看”,还是跳出舒适圈忠于自己的想法捍卫自己的初衷,这也是很多编剧甚至是作者需要权衡和选择的难题。

    片中本子的修改历经了一年,直到将男二改成了啼笑皆非的狗子,从当初的欢天喜地到木讷呆滞,从情绪激昂到心如死灰,从不屈不饶到水波逐流,试问没有按甲方的意思修改最终走向成功的作者又有多少?又有多少人经得起这样在时间、心力和精神上的耗损与代价?

    每部作品都是作者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创作出来的孩子,试想别人要是将你的孩子大卸八块弄得面目全非,你不跟他急?但为了能让它顺利出生长大还是不得不默默忍耐,结果胎死腹中的不计其数。原则与妥协间的博弈,心理上的拉扯纠结症和行动上的选择困难症,焦虑和痛苦,直到精疲力尽,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

    好端端的人说没就没了,感情说变就变了,人生不会像电影那般有头有尾,没有那么多铺垫和理由,即便有也寻常得容易让人忽视,但生活中实际存在的BUG、突兀和平淡对于创作便是大忌,市场需求,迎合主流,还得审核,没得选择。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能在短时间内感受久违的快感和刺激时,别忘了背后可能有着作者的苦劳和妥协。

    片中那些失意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和难,人生路上哪有那么多风光和体面,更多的是辛酸和失意。银幕之外还有很多怀着演员梦在十八线的位置苦苦跑龙套的人;还有很多埋头苦写想要看到自己的成果出现在大银幕上的人;还有在地下室里节衣缩食的理想主义者;有无奈向现实低头的打工仔;也有很多人收拾行李果断回到家乡或是去另一个城市追逐梦想的人。

    到头来发觉或许平凡才最真切最实在,所谓的成功很多时候就像是遥不可及的繁星,触手可及的人寥寥无几,但所有人都有抬头仰望和追求的权力,你要问拼一把真的值吗?我不知道,但我敢说只要曾经大胆争取过尝试过,便不会后悔。人生在世,唯有尽人事,听天命,共勉。

     3 ) 一个逃兵写给常营的情书。

    短评放不下琐碎的感慨,但难得兴起,还是想记下来。

    两个编剧的“工作室”,鲤鱼在哪咖啡,就在我之前工作的园区。看电影的时候,频繁出现的熟悉场景让我心里涌过阵阵暖流,如果能和前同事们一起看就好了。于是也突然意识到,离职到现在,刚好一年。常营不再是高德导航的常设终点,也有一年了。

    2021年7月,我来这面试。工作室还在一层,有对外的门脸,门口摆着天蓝色的铁质桌椅,我后来的好朋友用可爱的字体写了“私人桌椅,借用请礼貌询问”的牌子放在桌上。于是等待的时候我便礼貌地坐下了。楼好看,绿化好,来这上班应该心情不错。我那时想。

    园猫dollar

    后来顺利入职。我家远,打车贵,便坐很久的地铁。从黄渠地铁站B口出来,就被各种单车包围,它们停在盲道上,也停在剩余的人行道上,逼着人侧身经过。有时会突然祈祷盲人有一个提示盲道占用的app,让他们远离黄渠。奇怪的是十点多下班时它们又集体消失,好像从未存在过。走出单车矩阵,路过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的看守所,那儿的门口总是停着辆可疑的黑色别克。车里的人凶得像便衣(看守所门口必然不能是坏人)。有时碰到练兵,我偷偷看里面,撞上守卫严厉的目光,回头又撞上便衣的,只好低头疾走。

    看守所旁边,有一个律师咨询处似的地方,总有一些愁眉苦脸的人在那里排队。很多人拿着合同或什么纸质文件,在勾画,在背诵。几次我想去问问他们到底来做什么?只是忧心忡忡的浓重氛围又让人不忍打扰。

    春夏秋冬,这小段路的景色不尽相同。雾霾是常态,有时严重到看不清分叉路口的红绿灯,每次都觉得魔幻,拍张照片,拍了很多次同个角度的照片,存在手机里,只有在这时被我重新想起。

    我讨厌冬天,不光是这条路,整个北京都不可爱。但冬天也要上班,当然了。

    有时和调研对象见面,我们会约在鲤鱼在哪。有一次年底述职也在那。那天老板在那坐了一整个下午,我们每人去时都理所当然地点了杯咖啡,当时的实习生还来了个手冲。第二年述职便改成了旁边的会议室,老板为我们准备了百岁山。(没有吐槽的意思,但是连起来想觉得真好玩。)上班的时候,我总和那个写字可爱的好朋友出来抽烟,和电影里一样,飞机频繁飞过,几乎抽一根过一架。偶尔遇到极绚烂的晚霞,引得同事们尖叫着出来拍照。下雪天更浪漫,我们把所有的工作放在一边出来玩雪,回去时脸是凉的,手是烫的,一时半会打不明白字。

    常听说常营三兄弟好吃,可到现在我还没去吃过。下班后偶尔和同事去陆港城吃苏小牛,在周围再喝一杯巨贵的酒,再斥巨资打车回家,心疼,但也喝。那时我的同事们都住在常营,我也因此去过像素,去过福盈家园,去过优点社区,去过万象新天,去过柏林爱乐。像素是最可怕的,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双数的楼,还分大A小A,进去就丢。只是里面似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生态,像是国外的华人区,一辈子走不出来也活得下去。

    像素

    我不是做编剧的,但也能与片中角色极度共情。无论什么类型的片子都有无数个提意见的人,从前期策划,到脚本大纲,到后期剪辑,好像谁都能做得了主,只有自己做不了。相比之下,我喜欢为内容较真的甲方,争论起来也有点意思。但痛恨只有流量思维的甲方,但这一两年流量论调甚嚣尘上,他们的意见也越来越离谱。世道变了,且变得很快。

    影片倒了那么多的苦水,我也不想再大谈工作。常营的文艺创作者处境大概类似,一言也难尽,多说也无益。只是还有些倔强地不想认输:编剧是服务业吗?影视从业者试着把感动自己的故事拍出来,试着用影像多留住一些世界的美好,这是服务业吗?这是无数次规避风险的会议能达成的夙愿吗?当然不是。然而情感不可视,数据可视。流量至上的前提下,艺术表达的逻辑被要求为留住观众的时间,再将时间换成钱的交易,那…怎么不算服务业呢?甚至特么的服务的也不是观众!我也见过一小撮还在坚守阵地的青年创作者,是几年前见的,不知道他们如今处境如何。

    说到这里,想起片中让我眼眶一热的地方,是那个突然自杀的向日葵男孩。这几年同行业自杀或猝死的人越来越多,频繁到隔段时间就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是朋友的朋友,是那个青年编剧,是那个后期,是那个导演。都是同龄人。每次听到心都被某种力量猛然揪起,然后便忘了,和那些同一角度的照片一样,再发生同样的事情时,记忆便再叠加一次。

    但反复刺激和挣扎还是成为了“逃走”的推动力。和甲方无意义的交涉让我从厌烦到崩溃,持续低落的情绪逐渐影响到健康。渐渐的,我开始觉得所有的一切好像不那么值得。从大学起,我意识到自己喜欢记录,喜欢用影像记录时间,喜欢记录陌生人的美好,喜欢剪辑时又能将现实重塑,喜欢将打动我的感受分享给别人,哪怕只有身边的朋友。可回国两年后,我逐渐丧失了一切表达欲。谁让不巧撞上这特殊的三年。拿豆瓣举例,之前只关注了两百多人,但几年前的时间线比朋友圈还活跃。除了电影大v,还有和我一样爱发琐碎感想的普通人,看别人的心里话,有趣。现在我豆瓣首页的时间线十分冷清,一些人被永久禁言,一些人离开了,一些人只看不发,我偶尔转发些社会新闻,总是被锁,也渐渐不爱发了。没意思。没有了表达欲,就无法创作。工作陷入停滞,心累,于是辞职,找别的出路。毕竟中国的影视界少了我,就好比数学界失去了佳佳。(我那一年级还算不明白数的表妹,对不起表妹。)

    回想起来,这几年的情绪总体是灰暗的,为什么还是情书呢。因为常营的每一个地标,在这里的每一个瞬间,在记忆中还是像阳光下泡泡斑斓的闪光。(是那种小孩子吹出来的这样的🫧)。毕竟为了喜欢的事情努力过,结实了能够交心的朋友,也留下一些相当小众的,微小的成果。但总归是留下了。脆弱也好,稍纵即逝也好,有一些时刻是美丽的,我安慰自己说这就够了。

    最后,我想强烈表达看到“人物没有成长”这句话时的欣喜。在无数电影中看到主角的成长与释然让我疲惫。如果人物一定会成长,那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失意的大人呢?我总觉得,人的境遇是没有铺垫,也无法预料的。因此人的行为是模糊的,摇摆的。他这一瞬间成长,下一瞬间说不定又回去了。一直执拗地不成长,也是有力量的。不成长不行吗?观众就那么想看到人物进步吗?直接看伟人传记不就得了?

    第一次翻开那几本美国人的创作方法论时便心生厌烦,比赵本山卖拐套路还多。诚然,叙事技巧会有帮助。但规避风险的套路无法打动人的内心。直到后来我看到真正的电影(这里指不分国界的作者电影),看到导演真正去尊重自己的人物,在创作时相信观众的理解力与共情力,才明白电影原来可爱在观者与创作者的心灵相通。展现人真实处境的电影消解着人的孤独。

    这部电影有我喜欢的真实:商业喜剧的外壳下,它还难得有意无意地保留的一些纪录片的质感。常营的真实画面,住在这里的影视民工的生活,还有甲乙方的拉扯,等AI发展起来回头再看会是什么感受?从作品诞生到见到观众之间的弯弯绕绕,AI能懂吗?我是不懂,也不想懂。所以逃走,也算做一种消极的抵抗。

    (在我还愿意相信真心和浪漫的年纪写下这些文字,不知多年后再看是否会觉得幼稚。如果觉得幼稚,那我这个人物成长了吗?)

     4 ) (播客)〔速通003〕《银河写手》:小圈自嗨还是院线黑马?

    收听链接://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03d5f71519139e4fe6e77f

    🎤主播:

    小s(播客收听1600h+,老想说点什么)

    lava(自鸣得意的装逼影迷,2040金棕榈得主)

    剪辑:西红是番茄

    📢主播打分:

    小s 5.5 lava 7.5

    ✨“镜面计划”是一档影评播客,主播两男两女,大家如果有对阵容搭配的建议也欢迎随时给我们留言!

    ✨镜面计划坚持从电影出发,只聊干货,目前的节目类型主要有「解剖」〔速通〕两种。

    可以给我们选题建议,新人主播们努力更新中(每周固定三,五,七更新),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提及片目:

    《大象席地而坐》

    《银翼杀手》

    《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年会不能停》

    《永安镇故事集》

    《红毯先生》

    《北京爱情故事》

    《不止不休》

    《热搜》

    《谍影重重》

    《蝙蝠侠:黑暗骑士》

    《记忆碎片》

    《消失的她》

     5 ) 做自己很难,但有梦真好

    3.5星,符合预期。从去年平遥爆火后就非常想看的一部影片,以为到等好久才能看到,压根没想到会上院线,更没想到它可以上线的如此之快,看着一喜的演员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有种梦想开花绽放的感觉,真是太棒了!《银河写手》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的黑色幽默讽刺喜剧,融合了多种现代化元素,从内容到形式,既写满诚意,又充满创造性。中间救猫咪一段的科普性嘲讽,既是对当下某些只会教条、充高级的装杯人士的讥讽,也是对于电影被各种几分钟解说视频覆盖现状的有力吐槽,同时还包括一些雷剧、雷情节,毫无新意套路满满,嘲笑意味拉满。主人公送外卖一段的形式的特殊呈现使得本片笑点爆发。泪点则集中于外表阳光演员的突然逝去,这让我瞬间联想到了《深海》中的星宿与南河,那群哭的特别伤心的人没有发生离开,死去的是那个最不可能的微笑者。有时候瞒羡慕那些可以将自己全盘倾述出来的人,而有部分人即使自己内心已经千疮百孔,却依然在面对别人时保持微笑,成为他者的太阳,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幸,当情绪没有了抒发口,死亡便成了生命唯一的解脱。

    第二个感触点在于与南***公司制片人的摊牌,人生仿佛彻底陷入了低谷。此时,即使自己的食指与拇指再怎么紧紧相依也无法阻挡外界的纷纷扰扰。好在,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资本家也陷入生活的漩涡 那一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失了,那条阶级的鸿沟也早已被抹平。好在,大家的心中仍还有梦,人生的剧本依然在持续书写着,笔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这一次,结局由我们自己来定夺。

    可一些人会感于影片中呈现的两段爱情,在我看来,它呈现的是生活的两端。爱情有时能突破现实,走向理想;但更多时候,爱情抵不过现实的考验。所以,不断进步,发展才具有无限可能性。

    影片结局无疑是温暖的,当了哥准备好放弃编剧这一职业,亲手与谈子埋葬了梦想最开始的剧本时,那个叫梦想的孩子这一刻死去了,可在2100年后它复活了,终将成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是啊,追逐梦想的过程是无比美丽与动人的。它悬于高空,在耀眼的红色气球下紧紧悬挂着,我们就这样在底下静静的瞭望着,空中扬起的手,升起又落下,一次又一次,厚积而薄发,总有抓住的那一瞬。

    车上送别一段,了哥要离开了,谈子说他在内蒙的时候看到过一块大石头,据分析,它是一块鸡血石,能值好几百万,所以现在那块地标依然在脑海里记着,我们一起去好吗?五五分。

    了哥没有回答,松动的眉头却在此刻一紧。

    谈子又说它想写这么一个故事,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写。

    了哥说这还不简单,你就写有这么两个什么落魄的人,知道了鸡血石的地标,于是就踏上了这么一段旅途,典型公路片题材

    谈子兴奋起来补充又说了一些,随即说到,那咱们这个故事该取个啥名呢

    了哥灵机一动,要不叫《疯狂的鸡血石》

    谈子脸上掠过一丝嫌弃,这会不会有点太土了

    了哥又说,那叫《鸡血石也疯狂》?

    谈子无语,叫《打鸡血》怎么样

    了哥振振有词,《打鸡血》这个名好啊,有意思。

    两人此刻激动的拥抱在一起

    车子渐行渐远

    了哥说不走了,你离不开我

    谈子说我成长了,一个人可以

    了哥说没我你不行,这一次不听那些人的话了,做自己的故事。

    记的不是很全,看这一段时不免会心一笑,后面又想到,是什么支撑我们走完这一路的崎岖与坎坷呢?是什么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日复一日的漫长岁月呢?人总要信,很多个时刻,我都会在想,如果我没有追星、没有遇到他、没有选择学艺术,我的人生会是怎样的一片苍白与无聊呢?目的地在哪我不知道,但至少有了前行的动力和向往的道路,即使遥远,但内心有个动心在支撑着你向前走着,它告诉你,前方鲜花遍野,星河璀璨。

    当内心的那股火被点燃时,你我都是那车上起死回生一般的了哥。是啊,说到喜欢的东西时,无论内心如何破碎、身体怎样腐朽,我们的眼里在那一刻都会充满神采奕奕的光,有梦想真好。

    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令我变得强大。

    人物没有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做自己就好!

    哦了,准备启动吧!

     6 ) 作为未来的编剧,我想说:

    当看完电影的时候,身边朋友对我说这不是商业片吧,我说这怎么可能不是,后来想想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回复他你这样想也行,但我还是误解了他的想法,他又对我说他觉得这是个艺术片,那一刻我好像理解了,因为他和其他的商业片本质不一样,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好电影,也可以说不是,你说他不是好电影,你是和其他商业片区比,确实戏剧性没有很强,故事性也没有很强,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网友会说宇宙编辑部是去年最好的片子,这部是今年最好的片子的理由。当然,也是相对于那些高分的商业片来说,但这电影本身它就是很反喜剧的,这就是三狗的生活,他们的真实经历,如果你看过一年一度喜剧大会,就会更加理解吧。这既是他们写的剧本,又是真实他们的生活,也许说的是一个艺术片也不为过。

    再来谈谈内容

    很反戏剧结构的一个故事,什么救猫咪,什么节拍器,我知道我就是不用,因为我要坚持自我,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而不是什么规避风险! 男二从人改成狗就特别荒谬和黑色幽默,什么编剧就是服务业,人家给咱们稿费就是让咱们改稿的…呵呵~

    本以为这会是一个重故事,而轻形式就是没有太多电影艺术表达的一个电影,但确实很惊喜,不管是对救猫咪十个情节人物现身说法的讲述还是黑白色调的转换都特别电影化。 女朋友走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冲击,最终是没有选择现实而选择自己的梦想。 人物成长到人物没有成长,这就是三狗真实的经历啊,他们撒狗血,他们不被理解,说他们好笑,但是没有结构,说这话的人本身就应该去思考,不要老拿学院派的那一套来约束艺术的形式。

    讲一个个人经历,当时我正走,走到楼下的时候有一个人从我前面跳了下来,我一看昨天我们还在楼下聊上一个星期看过的电影,感觉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就突然不在了?但是有时候想想人生就是这么无常,你告诉我他跳楼他轻生的逻辑是什么?也许他自杀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给但是对于我来说,他好像毫动机啊,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小人物一样,也许观众看完电影不知道他的名字,生日宴那天他推门进来就在笑,自始至终一直感觉很开心,我们都感觉他最开心,还加了他好友,但是第二天却告诉我他自杀了。所以我们要给观众呈现的到底是他的动机还是说从我视角看到了这个没有人物动机,但很精彩很喜剧的故事呢?

    电影的结局也很精彩,很凄凉,很荒诞,结局来告诉你,这电影就是反戏剧,就不打算救猫咪,2100年后的AI时代,他们大概希望被理解吧,所以才拍了一个这样的结局。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说去年有宇宙,今年有银河,因为这两部都是一个很艺术的片子,没有用常规的戏剧结构去约束故事所呈现的形式,也许他们拍了一个这样的结局,就代表着他们可能认为观众不会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拍,也许观众会感觉这故事很荒诞,很没有结构,很没有逻辑,但是也许人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逻辑吧(生活有时候毫无逻辑,那就做自己生活的主导者吧)

     短评

    真的再也看不来从头到尾都是导演/编剧自我意识投射过剩的片子,纯粹意淫流派电影,这几年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三个编剧里有一个女编剧也是导演之一,但女性角色设定之刻板让人直呼这个行当规训之深刻。最后结合最近某影迷群的性骚扰事件多说一句,在电影里影迷群转票收票可以收到爱情(又是意淫),但在现实里,影迷群里转票收票会遇到性骚扰男。补一句,本来有映后后来取消了,但观影确实有点不适,映后取消的恰到好处。再补一句,“用考考你诺兰的知识点来出票”、“下意识认为答出来的人是男的”、“因为男主懂诺兰所以崇拜男主和他上床和他恋爱”,以上每一条都充满了男性自我意淫的气息,诺兰男粉们爽疯了,兄弟们今天又考到人了!这电影就是把诺兰男粉的管子撸到飞起,真就在2024年电影院看属于华语电影人的AV。

    7分钟前
    • 小天才茴香
    • 很差

    前半段包袱不错,后半段更像颅内意淫的爽文。女性角色塑造的好烂,是充斥着恶毒刻板印象的零分工具人。

    9分钟前
    • 关山五十州
    • 很差

    三星半,一部看起来没什么野心但又处处包裹野心的作品。对于影视行业打工人的塑造其实只是最表层的一层故事,片子里多次出现的行业术语,节拍器救猫咪啥的,本质上是对这个过于“行业向”的故事的解构。你说一般观众能明白满眼放光看到绿油油的龙标意味着什么吗?不一定吧,但他们一听到“小美小帅”式的声音响起一定也会咯吱笑出来。从这点来看,几位创作者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从自己熟悉的经验切入是最合适的,但要用一种所有人都能get到的方式讲出来,这很重要。至于片中的那些人物困境,反倒像是创作中的顺其自然,只是因为这些梗对于行业内的人过于有共鸣,所以才像是讲出了大家的心声。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片子在创作(虚构)和生活(现实)中达到的某种平衡,有的人突然走了,有的人突然死了,有的人还在硬撑,这些杜撰不出来的东西,才是最动人的。

    1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常营不止三兄弟和“鳗”咖啡,还有破店肥蛤和管氏翅吧,还有每个点灯到天亮的电脑桌。当你觉得他乡有了家的味道,辛苦了,你已是一位合格的影视人。

    15分钟前
    • 壹安²
    • 力荐

    2.5 旁白和音乐多得有点受不了,对女性角色的刻画男味太重,拼接感太重比较杂乱。三雷区。

    18分钟前
    • Ato Nannichi
    • 较差

    给套路化的中年男人失意作冠上乙方编剧的外壳又能让咱影视“内部”人员疯狂自恋高潮好一阵了。不过还是很扎实的商业剧本,只是为了剧情张力而毫无镜头美感地疯狂给不上镜的男角色特写,实在对观众太不友好,马珊珊怎么没在创作阶段规避掉这种大银幕风险,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仍是毫无创意地恶心。平遥的野马分鬃,first的银河写手,被频繁提及的诺兰以及今年的奥斯卡,怎么不算是一种影圈kendom的遥相呼应呢,所以才要不厌其烦地夸赞乐莹扯下男性梦想遮羞布的可贵啊。

    22分钟前
    • 坂本龙千
    • 还行

    等待《奥本海默》之前,可以看《银河写手》激情过渡。

    25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17thFIRST评审团奖&最佳编剧。导演用自己的个体经历赋予了影片一个又一个真实感动的瞬间。能代入映射的不仅仅是影视民工,更是所有时刻的乙方。手势代表的不仅仅是被拿捏后的逃避🤌🏻,反过来就是服务甲方出卖灵魂的👌🏻。是本届鱼龙混杂的展映片里,少数的值得期待大银幕公映的电影,错过就是错过。

    27分钟前
    • 茗政
    • 推荐

    天时地利人和,完美贴合first受众,最应该拿来与观众媒体沟通共识的电影。融合烂仔帮喜剧,北漂青年幻灭史再加一个影视行业元要素,其实是把一个屌丝喜剧分解重构,生吞活剥出来的类型片。最大的迷影梗“救猫咪”是值得塞入影史的,超越了姜文掉书袋的死板,转而用三分钟看电影的方式向普通观众转达专业概念,了不起。但跳出热闹的现场,它本质上还是老直男的一厢情愿,行业内的圈地自萌,一次《打鸡血》,导演不厌其烦地为观众带路讲解,反而丧失很多解释空间。再者二人的剧本变成了麦高芬,不太灵光,我更期待看到生活和作品两者碰撞、消耗、交融。很喜欢最后两人重新创作的状态,这一行就是这样,晚上睡觉前想着以后tm再也不拍片了,第二天起来感觉世界明亮,接着改剧本。本片最露馅的就是看《黑暗骑士》能找到女朋友,有这好事?

    31分钟前
    • who 不重要
    • 还行

    看完《银河写手》时我在想,就算明天让我离开西宁,我也会觉得这趟First之旅值了!!讲真,如果你看过《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话,很难期待三狗组合能演一部多么口碑爆棚的电影,可是看过之后我太喜欢了!我喜欢这部电影所有的肆无忌惮跟天马行空,也喜欢所有从半空落地之后的残酷和无奈…电影原来还可以这么玩,不是所有人物都需要成长,不是所有情感都需要铺垫…但就是足够打动人!

    34分钟前
    • 蛋蛋秀
    • 推荐

    3.5 时而上上,时而下下

    38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推荐

    一部耍了很多小机灵的喜剧电影

    43分钟前
    • wowo
    • 还行

    我始终认为设置不好女性角色就不可能成为一部好电影,尤其导演还是在有两个女孩子的前提下。

    47分钟前
    • 洛克
    • 还行

    两个人因为北影节转票《黑暗骑士》发生一夜情的概率有多高?情节创作还停留在大学生YY的程度,我想破脑袋都想不通聊诺兰怎么能聊到上bed,嘴上聊着诺兰,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睡女影迷,可以,辱诺了!!!

    50分钟前
    • 周冬雨夹雪
    • 较差

    可能是常营地区影史最佳电影,全场至少十次鼓掌。最大的问题是男主长得太像沙丹了,以及很难想象有男的能靠着诺兰找到女朋友。

    53分钟前
    • マクガフィン
    • 力荐

    充满了影视人内部梗,甚至也有点北京地区特供吧,好笑是真蛮好笑的,太贴近现实了。但是对女性的塑造和折射出来的性别意识是可以呕吐的水平

    54分钟前
    • 末药煎肉塔
    • 还行

    好久没有在影视剧里看到真实的地名(和车牌)了。当这些名字出现的时候,无需多言,它就跟观众更近了。所以说,好的作品最重要的还是那三个字——用真心。Ps:「你知道向日葵吗?他就是这么开朗的一男孩儿。但第二天他就没了」谢谢这部电影在我最沮丧的一个月,给了我一点点安慰。

    59分钟前
    • La~jum~bo
    • 力荐

    看片的时候笑到断气,看完之后看到热评说主角像沙丹又笑了半天。本片又名“影视行业劝退指南”,从入门到放弃,只有一部电影的距离。很喜欢主创映后说的话,就是因为我们不悔不改,才有了今天这部电影。漫漫银河,与你携手。

    1小时前
    • 小烨
    • 推荐

    如果宇宙探索编辑部里那些看似随意的地方都是能感受到精心设计,那银河写手里这些看似有设计的给我感觉是随意的

    1小时前
    • 糨糊
    • 还行

    明明以为是常营编剧的爆笑血泪史,“救猫咪”和各种迷影梗比如诺兰,姜文,《黑暗骑士》,连墙上的海报《小丑》《猜火车》《星际穿越》披头士戈达尔全是彩蛋,一度笑到不行,谁想到还能看哭啊!想起了好多人好多事,泪点在致敬《闪灵》的重复码字里,在编剧的世界里,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有无数次相遇,无数次擦肩,无数次回头,但现实里并没有那么多圆满和轰烈。有的只是你没发现却早已存在的端倪,猝不及防的告别和发作时才慨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痛风。为我们撞得头破血流也依然会因为一个好的想法就能兴奋起来重新出发的纯粹,为那些离开了的人们,也为那些仍然留下来的人致敬。人生有梦,百年未晚。电影总会比我们这些人活得更长,我们都是电影银河里的一颗写手罢了。只能微弱地闪一下又怎样?没有微光,哪有银河?

    1小时前
    • Xaviera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