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1

    主演:于和伟,张桐,张晚意,马启越,马少骅,朱刚日尧,曹磊,夏德俊,周显欣,杨景天,杨杏,张思乐,毕彦君,武笑羽,卢易,高爽,牟星,张露,岳鹏飞,查文浩,唐旭,林俊毅,侯京健,何政军,刘琳,徐敏,尹铸胜,卫仑,沈琳珺,迟蓬,封新天,侯煜,谭洋,郑昊,舒耀瑄,朱泳腾 

    导演:张永新 

    猜你喜欢

    • 第01集

      星星的故乡

    • 全24集

      应有长风倚碧鸢

    • 全38集

      画眉

    • 全34集

      斗破苍穹之少年归来

    • 32集全

      邻居也疯狂

    • 完结

      美人无泪

    • 39集全

      特赦1959

    • 全54集

      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

     剧照

    觉醒年代 剧照 NO.1觉醒年代 剧照 NO.2觉醒年代 剧照 NO.3觉醒年代 剧照 NO.4觉醒年代 剧照 NO.5觉醒年代 剧照 NO.6觉醒年代 剧照 NO.16觉醒年代 剧照 NO.17觉醒年代 剧照 NO.18觉醒年代 剧照 NO.19觉醒年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长篇影评

     1 ) 怀疑那些打一星的人从没有过热血青春

    我因为奇怪给《觉醒年代》打一星的人是怎样想的,就特意去看了豆瓣部分的一星剧评。

    非议主要集中两点:其一,认为太多的政治说教,可本来就是一部表现政治思想的剧,更是百周年献礼剧,有些政治理念宣传也难免。我个人觉得还行,新旧阵营你我来往的语言文字交锋,煞是好看。认为政治说教偏多的人,有些大概是不认同或者不感兴趣剧里的意识形态;其二,从风格技巧上批评剧,比如,镜头和情节的浪漫美化,有些细节和历史不尽相符,等等。

    让我想不明的是:即使以上两个问题都存在,它也不应该只值一星。影视作品很难尽善尽美,《觉醒年代》也不例外。不过《觉醒年代》有两方面的表现做得特别好,一是家国情怀,二是热血青春。

    《觉醒年代》剧照

    家国情怀和政治立场没有必然关系。它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已经流淌了两千多年,从屈原在汨罗江的纵身一跳、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宏愿、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家国情怀就已经存在。

    所以,当看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经危蹈险、不惧牺牲,即使不是信仰主义的观众,依然能够感动、也应该感动。因为从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不屈、不灭的精神和灵魂,他们才堪称中国人的真正脊梁。

    至于热血青春,我相信今天的青年人,能从《觉醒年代》看到一百多年前的那些青年,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而去读书求学,是将民众幸福和民族前途时时牵挂于心。陈延年、陈乔年以及北大等校的那些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激情满怀、甘洒热血,而不只是成天算计着个人的前途和利益。

    可以说,《觉醒年代》关于青年的部分,让我们看到的竟然是一部没有任何无脑恋爱,甚至连有脑恋爱都欠缺的青春片。

    将近现代革命历史人物以青春偶像的形式展示,起源于2007年播出的描写青少年毛泽东及其同学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这部剧不仅豆瓣8.9分,更在当年就取得了收视率的成功。

    《恰同学少年》以青春偶像剧的形式反映革命先辈的少年时代

    这种拍摄方法,在康洪雷导演的描写留法勤工俭学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得到延续,这部剧至今在豆瓣有9.2的高分。这种风格进而影响到今天《觉醒年代》描写青年成长的部分。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剧照,右一是《觉醒年代》也有的陈乔年,他是《我》剧少有的有爱情线的角色

    这些电视剧的相似点在于,青年人物外形没有完全遵循真实的历史原型,而是不同程度上予以美化,使得人物具有类似青春偶像的形象气质,又凸显了历史人物本来应该就具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

    此外,在人物关系和情节细节反面,做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关系和人物冲突。这些做法提升电视剧的可看性,尤其是对于当代年轻人的吸引力。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或许会造成对历史的美化式、浪漫式、戏说式的呈现。我的看法是,影视本来就不是历史的简单还原,更是基于历史的二次创作,对历史有所增减和升华。只要人物关键性格和主要命运于史有据,人物外形或者部分细节脱离历史就无关紧要。

    何况影视作品对历史人物青年时期的外形,加上美丽滤镜,其实不乏现实的依据。前阵子从新闻看到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17岁的照片,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无疑非常感人,不过她今天的外貌和世俗眼中的美丽却不沾边。但从照片看,她十七岁的形象却青春可爱。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十几岁、二十多的姑娘小伙很少有真正丑的人,青春本身就是美丽的,何况是那些投身于理想和激情的青春。

    在大部分主要人物、背景和情节依据历史的前提上,虚构了少部分人物,又在人物和故事细节做了细化和扩充。从影视创作来说,这其实是一种进步,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人物才从历史属性的形象,发展为兼有历史属性和文艺属性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诸葛亮等一样。

    至于那些仅仅因为不喜欢电视剧中呈现的意识形态,或者一些对历史进行偶像化、浪漫化的展示,就无视电视剧中那些最感人的核心——家国情怀、热血青春,我有时怀疑他们是否被自己的政治倾向遮蔽了眼光,或者每当谈起影视,就永远停留于故作冷静的技术性审视。他们可能没有真正年轻过,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热血青春,自然也就缺乏这种共情。

     2 ) 最强献礼剧展播年,我们将看到多少个“毛教员”?

    毛泽东的出场竟然是两分钟的奔跑。

    在央视一套播出重大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中,青年毛泽东以“跑男”的形象步入该剧的历史画卷中。在这两分钟中,毛泽东在雨中跑步穿过长沙街头,浑身淋着雨,却把怀中的几本《青年杂志》紧紧护住。

    矫健而沉稳的身姿,非常符合年轻观众对于“毛教员”(这是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年轻网友对于毛泽东的一种昵称,亲切、平和而不失敬意)的想象。

    雨中长沙街头呈现出的众生相,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整个画面又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隐喻。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转场镜头,重点要讲的是《青年杂志》出版以后,对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类似的剧情会直接打上字幕:长沙,然后是人物在谈话,《觉醒年代》这种写意的表达在同类剧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不得不说,这两分钟的“奔跑”,传达了丰富的信息,能够将今天的观众拉回到历史情境中,并且更加理解历史人物的选择。这是艺术表现手法所独有的魔力。也因此,尽管这段戏不长,却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我们注意到,在《觉醒年代》中扮演毛泽东的是青年演员侯京健。在过去的10年中,侯京健已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青年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但比起唐国强和王霙,侯京健这个名字显然还不够出圈。

    1、青年毛泽东特型演员“双雄”

    世界上本没有“特型”,演得多了,就成了特型演员。

    在世的毛泽东特型演员中,王霙与唐国强最有名望。王霙从1991的电影《开天辟地》开始,演了30年毛泽东,唐国强从1996年电影《长征》开始,也当了25年特型演员。作为一个严肃的类型,演员与角色过于离谱的年龄差,显然是重大革命历史剧所排斥的。

    《开天辟地》

    因而,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也在不断迭代中。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强献礼剧展播年”。作为标配,“伟人剧”在献礼剧占据很大比重,2021也成为毛泽东特型演员“八仙过海”的一年。

    从作品体量来看,侯京健与王仁君毫无疑问是青年毛泽东的首选。

    2009年,侯京健参演了电视剧《铁肩担道义》,首次扮演毛泽东,这是一部李大钊的传记剧,发挥空间有限。真正让他名声鹊起的,是2013年由他主演的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礼剧《毛泽东》。在该剧中,侯京健与唐国强一起,完成了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的接力。

    相比之下,王仁君就属于“后起之秀”了。2019年,他在电影《古田军号》中第一次扮演毛泽东。事实上,在此之前,王仁君也与“伟人剧”有渊源,他在电视剧《毛泽东》中客串了光绪帝,在电视剧《中国1921》中扮演萧子升。

    王仁君和唐国强相似,在扮演毛泽东之前,戏路很宽,已经有不少作品——当然,作品的经典性不可相提并论。近年来,王仁君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军师联盟》中的曹植。

    除了《古田军号》,在今年最重磅的献礼片《1921》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男一号,合作演员还有黄轩、倪妮、刘昊然、王俊凯等。

    相比起电视剧,电影在选角上就要在“特型演员”与“明星制”中做到平衡。在《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中,刘烨扮演了青年毛泽东,就是这种策略之下的选择。然而,已经43岁的刘烨再扮演青年毛泽东,显然说服力不足,于是新人就出头了。

    侯京健与王仁君的“江湖地位”,也表现在一个“同题竞争”上。电视剧《红船》由总台央视出品,王仁君主演;而电影《红船:开天辟地》由中央党校与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侯京健主演。

    2、唐国强为什么难以超越?

    中生代演员两头占,同一个角色,既可以演青年,也可以演中年。但不管是黄海冰还是保剑锋,两人在特型演员路上都不够深扎。当市场“需求量”大时,他们就演一把毛主席。

    佟瑞欣是近年来新杀出来的一位中年毛泽东特型演员。在2016年,他一下子在电影《难忘的岁月》《遵义会议》《勇士》,电视剧《长征大会师》中四次扮演毛泽东。

    《长征大会师》

    在总局牵头的重大题材剧《光荣与梦想》中,青年毛泽东由侯京健扮演,而中年毛泽东则花落佟瑞欣。那么,为什么不像8年前的《毛泽东》,使用侯京健+唐国强的搭配呢?

    因为唐国强很忙。

    近期,唐国强除了当总导演,自导自演了献礼片《开国将帅授勋1955》之外,还有《跨过鸭绿江》《大决战》《香山叶正红》《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四部剧。其中,不少项目都是疫情之后开工的,唐国强显然分身乏术。

    每一个重大献礼节点,都会新出一两位毛泽东特型演员。比如,在建党90周年的2011年,是黄海冰(《开天辟地》)与谷智鑫(《中国1921》,谷智鑫之前也演过红色偶像剧《恰同学少年》)。

    今年则是王雷。在毛卫宁执导的电视剧《百炼成钢》中,他起用了合作过很多次的演员王雷扮演了毛泽东一角,这是毛泽东特型演员中的新面孔。

    让我们回到开篇,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管如何迭代,新出现的特型演员都没有唐国强那样的国民认知度呢?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毛泽东只是唐国强演员道路的一次拓展。在扮演毛泽东之前,他已经留下不少传世角色,其中尤以诸葛亮、雍正两个角色最为经典。

    第二,唐国强得到了“重大革命历史剧”高手王朝柱的认可,由他编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延安颂》《八路军》《解放》《太行山上》《换了人间》等剧,都由唐国强主演。而这些剧,基本上都上过央一。在王朝柱与唐国强合作早期,央视是中国电视剧第一播出平台,这也增强了唐国强作为毛泽东特型演员的民间认可度。

    第三,长期以来,重大革命历史剧在表现形式上缺乏创新。一般拍了也就拍了,播了也就播了,这种“内循环”逐渐让主旋律成为一种“政绩工程”。

    从2020年开始,官方对于主旋律剧的定位变了。主旋律不仅要拍,而且要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主流”。

    在《在一起》《石头开花》《山海情》等剧中,我们开始看到主旋律剧创作在方法论上的嬗变。这一现象的表象,是市场型创作者都来拍主旋律,更深层次则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的变化:官方意识形态要重新争夺在大众文化中的“文化领导权”。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主流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是上面在“对牛弹琴”,更要的是被下面的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从传播学来讲,这是一种更加务实的宣传策略。

    或许这样,大银幕和小荧屏上的“毛教员”会更加鲜活,而特型演员这条路也更有了奔头。

    文/杨文山

     3 ) 内容过于形式化,没有什么深度。

    看了三十多集,剧情除了打打鸡血,流于表面形式,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总体太虚了,人物也没刻画好,都过于表面。

    这个电视剧也就把课本上的东西演了一下,没什么升华也没什么值得深入挖掘的东西,糊弄糊弄学生可以。

    一个优秀的电视剧必然是叫人忍不住称赞的,这个电视剧无法办到什么。

    比如,天天同人编辑,电视剧里有没有给你们振聋发聩的一个实在的,怎么写的东西,是不是几个人物说一说,内容就出来了,丝毫没有剖析什么,叫人觉得很假。

    新青年怎么写的,具体怎么编辑,怎么弄,有没有人说?内容太假大空。

     4 ) 从《走向共和》到《觉醒年代》

    剧作水平大概倒退了三十年。

    但是不妨碍《觉醒年代》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尤其是像我这种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物不太了解的观众,看完本剧,能对在民国初期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有一个比较感性的了解。

    不过,我其实是被鲁迅出场的镜头吸引才真正开始追这部剧的。

    人血馒头的典故,只要是读过《药》的人,看完这段戏都会有切肤感受。

    新文化运动在这种国民群体性麻木食用人血馒头的背景里显得尤其重要。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在本剧被塑造出了一种文化人的天真和执着,要打倒旧文化,要提倡全员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要“二十年不谈政治”,而李大钊,则被赋予了和工人阶级打成一片的重任。

    巴黎和会山东要被划给日本的时候,陈独秀发现不谈政治不行,想要在当时软弱的国民政府撑起的中华民国下谈解放思想基本是个空谈,新文化运动虽然意在解放思想,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支持,这种解放思想毫无实际操作空间。

    所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这部戏把一群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过程描写得很细致,这是我认为它值得一看的原因,而更有一些镜头剪辑手法走了一种快速蒙太奇切换,比如青年太祖出场的镜头,简直像一部隐喻极强的哑剧。

    《走向共和》结局的时候是张勋复辟,而《觉醒年代》刚好和它做了衔接,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进入北大供职的时候,正好遭遇了张勋复辟。

    本来它们大概可以一起成就中国近代历史剧的典范,但是《觉醒年代》显然远逊色于《走向共和》。

    我对《走向共和》里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李鸿章在不得不去签署马关条约之前,在家中慢条斯理的细嚼慢咽一只三黄鸡。

    对比《觉醒年代》里中国几位外交官在巴黎和会现场就像打了鸡血一般的愣头青表现,天壤之别。

    《觉醒年代》剧本最大的问题是把那个年代的人拍得过于激情澎湃了,就好像每一次普通的对话都是在作革命演讲,旁边有无数个摄像机录下来要作证据一样。

    二十来岁的大学生激情澎拜,三十来岁的老师们激情澎湃,五十来岁的校长还是激情澎拜。

    不过有一个角色脱离了这种千篇一律,辜鸿铭。

    辜鸿铭的那篇《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简直全剧最佳。

    “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留在心里。”

    这部戏很多演员的表演都像在朗读,让人很出戏,但辜鸿铭没有,他简直就把一个精通八国外语但不肯剪辫子的清朝遗老形象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

    可惜他是一个戏份非常少的配角。

    本剧还有一个巨大的缺陷是配乐,动不动就宏大的音乐起,让人时时怀疑时不时剧作实力实在太差演员实在没办法好好演出水准,只好让音乐来填充这种剧作上的弱势。

    但是无论如何,仅仅当作了解历史的剧来看,还是可以一看。

    腾讯爱奇艺双平台播出,但是跟随央视的播放节奏,时时停播,所以迟迟没播完,想看可以一跟。

    from

     5 ) 没想到你们仨是这样的大师

    历史课本版面金贵异常,多少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大人物也仅能有立锥之地,新文化与五四运动中的领军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也各自只有寥寥的几张标签,基本都是扁平的二维纸片人。

    《觉醒年代》之所以获得赞誉,除了导演运用诗意镜头、节奏调度的功力强,让全剧始终能点燃观众情绪,更在于编剧塑造人物的技巧十分娴熟且足够接地气,他把三位的性格折叠面在细节中徐徐展开,使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事件成为了有温度的人的往事。

    想聊聊他们,还因为这仨有个非常巧合的一个共性: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蔡元培正好大他一轮,胡适小他一轮,都属兔,也是为啥他会称蔡为“狡猾的老兔子”,新文化运动当时亦有“三兔闹北大”的说法。

    01 陈独秀你怎么什么都要跟别人不一样啊?

    陈独秀出生在安徽怀宁县,原名“陈庆同”。

    呵,同是不可能同的

    父亲和祖父去世很早,后来的主要抚养人——母亲慈爱大哥温吞,这样的家庭构成使得他较少受到旧式父权的约束,能自由恣意地释放天性。

    成为了一个从小到大一直特立独行——且很笋的同志。

    真·陈毒笋

    十七岁考科举是为了敷衍母亲,拿到考题觉得十分不通,于是“ 把《文选》上所有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

    “谁也想不到我那篇不通的文章,竟蒙住了不通的大宗师,把我取了第一名,这件事使我更加一层鄙薄科举。”

    后来考乡试,备考前看到有个胖子拿着自己的得意文章在考场上踱来踱去还念念有词,

    念到最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翘起大拇指叫到:“好!今科必中!”

    他像看新鲜一样出神地看了人家半天。

    在这一两个钟头当中,我并非尽看他,乃是由他联想到所有考生的怪现状;由那些怪现状联想到这班动物得了志,国家和人民要如何遭殃⋯⋯因此又联想到国家一切制度,恐怕有如此这般毛病;因此最后感觉到梁启超那班人们在《时务报》上的话是有些道理呀!这便是我由选学妖孽转变到康梁派之最大动机。一两个钟头的冥想,决定了我个人往后十几年的行动。——《实庵自传》

    动不动骂人的习惯延续一生,后来创办了《新青年》更是有了用武之地,一篇讨旧檄文《文学革命论》,满纸都写着两个字是“妖魔”!

    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惜为妖魔所厄,未及出胎,竟尔流产。 此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颇有些孙猴子的架势。

    新旧错杂交替之际,现代性来袭,激荡的时代潮流需要这样一个激烈的叛逆者集结合力,撑起这个节点。

    独秀们幸运地生对了最需要反骨的时代,世界已准备好接受他们的本能喷涌而出。

    02 猫脸团宠胡适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一个一辈子不愿意给周围人看一个脸色、不愿说一句让别人不舒服话的全乎人。

    永远挂着接纳对方的“我的朋友”式微笑,既愿与世界和睦相处,欣然融入其中的能力又很强,是独秀们的反面。

    孟邹兄无处安放的小手手

    张爱玲曾形容他:

    笑容满面,笑得像个猫脸的小孩,打着个大圆点的蝴蝶式领结。

    年少时有不少散发人间烟火味的荒唐小嗜好(打牌捧戏子打茶围喝花酒)、金钱方面既慷慨又抱着自信的流水态度,这样内心一点不拧巴、人生态度写满积极二字的人,释放不了太多黑色能量,作品犀利深刻程度难免就又不如树人们,这也是为啥迅哥儿的文穿透力极强,篇篇气势汹汹地直冲着人晦暗的心窝子里去,而胡适的文对比之下就显得手下留情许多。

    这点小时候深受好脾气的母亲影响,看多了旧式家庭里妯娌间疙疙瘩瘩的日常负能量交换,觉得“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这样的人际交往原则指导下,胡适的好人缘简直爆棚,家里永远高朋满座,对各类社会人士包括贩夫走卒通通来者不拒。

    1958年,历史学家何炳棣曾在他台湾南港新居作客6日,然后问他:“胡先生,据我揣测,您生平醒着的时间恐怕三分之二都用在会客,对不对?”

    胡适想了想,说大概与事实相差不远。

    即使晚年因反对威权主义与蒋介石几近决裂,在心脏病突发猝然辞世后,那个公认气量狭窄、僵硬且无趣的人,仍然评价他“实不失为自由评论者,其个人生活亦无缺点”,并献上那幅著名的挽联,曰: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03 都说你蔡元培是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蔡元培最著名的身份当然是教育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一手把北大送进一流学府行列。

    这八个字看上去春风拂面的很温润,在当时各种思潮割据的薄弱共识基础上实则难于上青天,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绝唱。

    蔡元培22岁中举,25岁经殿试点进士,成绩为二甲三十四名,等于全国统考第三十七名,而且人家家里还是做小买卖的,还不是家族积累了好几代的所谓书香门第。

    少年得志的真学霸。

    然而他虽为体制中人,属既得利益阶层,性格却十足热血,看到清廷在甲午战争庚子大劫中接连被毒打,逐渐从崇尚维新走向教育与革命并举之路。

    当时的小蔡最佩服肝胆照昆仑的侠士谭嗣同,认为革命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暴动,二是暗杀。不仅自己制炸弹搞恐袭,还干过一件特别豪气干云的事情。

    苏报案后邹容惨死于狱中,他冒着杀头的危险从化人滩荒冢地义庄偷出遗体,在愚园中公开追悼。

    暴力元老&最强校长,这两个南辕北辙的标签神奇地互洽在蔡元培身上。我一直觉得国民党是个有暗杀情结的组织,根子搞不好就在蔡元培这帮人的光复会这里——它的前身是陶成章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专门行刺清廷要员和慈禧太后。五四运动期间,北大掀起了那么大波澜,北洋政府倒蔡意愿那么剧烈,临了也没能动他分毫。

    毕竟这样脸上堆笑嘴上客气却黑白两道通吃、桀骜如辜鸿铭和周树人都拜服的社会校长,惹不起。

    电影公众号:东门捷径小V

    有点不一样的影剧深度长评,没事儿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鸭~(づ ̄3 ̄)づ╭❤~

     6 ) 我们看《觉醒年代》、学党史是为了什么?

    看起来科举只需要通过考试就能成为人上人,事实上这个东西是极度依赖整个帝国系统运行的。当系统本身出现问题时,大家都得死。到了民国,连科举都没了,于是只能自创一种叫民国大师的职业,假装维持自己是统治阶级的体面。

    辜鸿铭的不同在于他知道自己不是了,所以他不假装,所以他真实。虽然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但他不伪装。剪个辫子赶跑皇帝就能改变,这是自己骗自己。蔡元培假装自己清醒,到27年的时候终于撑不下去了,412就有他的一份血债。陈独秀觉得自己找到了办法,但家家酒不长久。

    改变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大生产。这是27年后我党至今真正做到并且一直在继续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党史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身份认同,而不是焦急地思考我是谁却忽略了社会生产。

    清末民初的知识青年是不可以也不能够与今天的学生们对标的,他们本质上是一群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的遗民。《觉醒年代》是一部好剧,但我要说,它最好的地方是明确写清楚了当时这批「遗民」们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明白近代史以来我党的作用和地位。

    这里说遗民,本质上是指代明清帝国覆亡后,无论是通过科举还是功荫都无法进一步完成社会身份构建的一批人。他们曾经是明清士人,是明清帝国给予了他们政治地位,但现在全都失去了。所以不要只认为郑孝胥和康有为是遗民,蔡元培和陈独秀照样是遗民,只是后二人在试图在旧有的帝国社会结构中采用新的社会运行办法。所以郑孝胥和康有为早早被淘汰了,蔡元培先失败了,陈独秀后失败了。

    同样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毛泽东1915年时写的那首诗:「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尽管无数人都在感慨他早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如果真的熟悉明清社会结构的话,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爱国热情。这个热情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否则为什么从1840年要等109年才能建立新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我党作为中流砥柱才能进行全民族动员?

    答案其实是,在1915年,尽管毛泽东的经济身份依旧是富农的儿子,但他的社会身份已经跳出了这一层。事实上,从1909年毛泽东考上东山小学堂的那一刻起,他的社会身份就发生了改变。

    千万不要以为当年的小学堂就是今天的小学。在义务教育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甚至说在明清社会结构没有被真正动摇的情况下,小学堂,尤其是这种新式小学堂,事实上就是由蔡元培这样一批人所构建出来的,只不过蔡元培在北京,一些人在地方。

    仔细查看会发现,东山小学堂是由当地士绅出资捐建,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到新疆巡抚刘襄勤、湖南巡抚陈宝箴、清末榜眼黄自元等大量明清帝国士人的协助的。

    换言之,东山小学堂本质上是科举行将就木后,一群遗老试图寻找的新型明清士大夫预备役模式。民国大量的人才都从新式学堂出来,这批人本质上是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试图维持阶级再生产的产物。

    同样的还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个东北的小学生就能直接有清晰意识的吗?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不要贬低,也不要神化。周恩来能够说出来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还因为他的社会身份。

    这是周恩来年轻时在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所说的,这样一个学堂事实上也说明了周恩来被家族所寄予的希望。而周恩来的出身则更加反映了他作为明清士人的社会身份,这一点在以前写周恩来时详细写过,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对于毛周的异同,下文也会提及。

    所以《恰同学少年》和《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这些剧,实际上拍的都是明清士人在科举被废后,为自己、为阶层和为国家寻找出路的过程。所以这些剧昂扬、积极,而《走向共和》则表现的是已经通过科举和功荫完成了政治身份的一群人在帝国暮年的挣扎,所以这部剧低沉、哀鸣。

    所以《觉醒年代》是部好剧,好就好在它不仅体现了帝国覆灭后已经通过科举获得政治身份的人群在民国初年的自傲和胆怯,还体现了已经没有机会参加科举的青年人们寻找新出路时的冲动和执着。

    青年,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尤其是一百年前的青年。

    我们继续说回毛泽东,在接连读完东山小学堂、湖南第一师范(历任监督王先谦、郭立山、陈树藩、谭延闿、刘人熙、瞿宗锋、王达、王凤昌等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物,其中五人为进士出身)的他,按照轨迹,毕业后本该是去楚怡小学教书,而楚怡学校本就是由教育家陈润霖筹建的。换言之,毛泽东此时已经完成了社会身份的初步改造,成为了士人阶层的一员。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本质上就是明清士人遗老中试图重归社会身份秩序的一部分人,这一点要牢记。

    于是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当时北大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本该是干什么的?

    答案是在明清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过渡到北洋政府的秩序中,成为北洋政府与各地督军政府中的一员。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去北京?为什么一群人要选择去留法勤工俭学?

    答案是明清社会结构并不足够本质,因此尽管看起来可以以士人身份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但士人身份是虚假的,阶级地位是晃动的。换言之如果满足于此,那等待的结果只有慢性死亡。

    当毛泽东进入到这个社会结构中,他已经完成了阶级身份的跃迁。所以毛泽东可以跟章士钊借款,他也可以成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他们这批人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环境后,才能知道他们当时对于阶级资源的认同和索取是以一种怎样的机制发生的。

    什么叫阶级身份的跃迁呢?指的是他可以以这个社会身份在社会上完成以他个人阶级无法完成的社会交换。阶级身份跃迁取决于给你分配资源的系统。但阶级是否跃迁,并不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所带来的不只是我党的建立,还有国民党的改组。事实上两党党员的社会构成、两党的社会基础都没有太大差异。

    五四的本质不是反传统,而是给明清青年士人们以古典的方式登上舞台。而我党和国民党都提供了这个渠道。换句话说,把五四视作时间的分水岭是有道理的。一帮无所事事的遗老子弟找到了安置他们的办法。

    但刚才说了,明清社会结构不足够本质。翻译一下就是,这个分配资源的系统并不足够有效。再翻译一下就是,这个系统本身就要出问题了。

    看出它要出问题的,是一批又一批人。这是大家熟悉的近代史历史。但用这个模型后,大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结构有更深的认识。在这套模型中,说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句话:重构阶级身份。

    我们学习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清楚,看事物要去了解本质,而不是立足于概念。当我们上文中已经说了那么多明清士人后,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明清士人是什么?他们是不是天然就该存在的?

    答案显然是否。

    宋元明清所谓的士,是没有武装堡垒的。这帮所谓的士,是明清帝国给了这帮人一种古老的称呼,而给他们称呼的方式就是科举。事实上在武装堡垒消失的那一刻,士就已经没了。古代的士有土地,有武装,有人事权,有司法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叫做士。注意,还只是有资格。有被朝廷承认的资格后才能叫士。这样的人可以天然地自我生存,因此他们是与朝廷帝国对话的小共同体,所以他们是士。

    到了宋元明清乃至于民国,一群人顶着对汉唐帝国的COSPLAY,假装自己是士。在这个世界全球化运行初期,还可以相安无事,但到了一百年前,想继续伪装自己是士,那可就办不到了。

    办不到怎么办?那扔掉它。

    要扔掉的不只是科举,还必须扔掉因为科举而塑造出来的社会身份。

    1927年,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试图通过旧有再生产从而分配的一切尝试,在陈独秀的手中最终宣告失败。失败的标志则是蒋介石(军队)与汪精卫(党务)矛盾的彻底激化,南昌、南京和武汉,哪个才是国民政府的首都?

    1927年,明清士人阶级认同被一个人彻底抛下,他上了山,他选择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自己给自己分配。那座山叫井冈山,那个人叫毛泽东。

    所以为什么27年上山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山上的生产是实打实的,而在国民党内的国共合作是虚的。因为没有枪杆子,更没有政权。很多人对主席的这句话只看到了前三个字,殊不知更重要的是建立政权。

    所以为什么主席要上山时,无论党内党外都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归根结底是主席选择了一种和宋元明清不一样的玩法。这是一种什么玩法?你看看岳飞就知道了。当宋元明清的科举强行给社会分工造就了文武分野时,不事生产的人群就随着士人的增大而越来越大,最终在民国时期彻底宣告失败。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毛泽东?

    一直强调毛泽东这个人天降伟人是唯心,我们一定要唯物。

    唯物的结论就是:毛泽东自始至终都没有阶级身份认同,尤其没有明清阶级身份认同。

    别看他去了东山小学堂,但当时去东山小学堂的,都是士绅家庭内部子弟,他是被破格录取的。而他的被破格录取,一方面固然和天资聪颖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父亲或者说他家庭。

    他家的成分是富农不假,但这是一个会搞股票的富农家庭。农不农,商不商。

    传统士大夫,他不是;传统农家子弟,他不是;传统明清文化,他不是;传统边疆文化,他不是;新式留洋学子,他不是;新式买办,他不是;儿子,他不是;父亲,他不是。

    上文说了,我们会比较一下毛和周。这里就比较出来了。毛泽东脑海中本质上就压根不存在对明清社会阶级身份的认同,所以他「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所以这套东西在27年不行后,他立刻选择了直接去找社会生产的本质。

    他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复杂多变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只认自己,而不隶属于某一个特定的阶层,所以他团结大多数阶层。这是充满辩证的。

    任何阶级跃迁,都是在挤别人的生态位。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别人会觉得他们是大老粗。新中国成立,很多人认为是农民进城。但他不一样,他不服从这套阶级跃迁的方式,他改变了这套方式。

    改变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土地革命。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土地革命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革命。

    农民起义是改朝换代,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复仇,抢大户,屠城,建立一个新的周而复始的政权。

    而土地革命是什么?是把人和土地的生产关系改变,给地主们重新活下去的机会,让地主不再来。

    矛盾本质不是人和人的,而是人和土地的。反动派不是道德上的术语,只是在政治话语中被道德化了。反动是一个哲学名词,本质上是反运动。反运动,所以没有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复仇,马克思主义是提供一个完整的阶级再生产过程。我党建国时是同时拯救了地主阶级的,两千年来只有我们给地主阶级活下去的机会,过去的改朝换代都是直接杀了。马克思主义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必然无法解决自身再生产。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地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资本家,而最后我们会解放自己(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无产者)。

    好了,这里提到的是第二个办法,在完成了土地革命后,打破甚至打碎阶级认同。

    我们以一首著名的歌曲《小芳》为例。这首歌说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与农村女性发生了爱情的故事。

    《小芳》这首歌的对象是谁?答案是小芳。那么小芳是失语的吗?答案可能很反直觉:不是。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点,这个点意味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称呼本身,不是单方向的矢量。

    什么是单方向的矢量?这八个字,主语知识青年,谓语上和下,宾语山和乡。但事实上历史结果是什么?就如很多知识青年得到了思想升华一样,结果是山和乡反作用改造了知识青年。

    这个结果大家是很熟悉的,那么放在小芳身上呢?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李春波在写这几句话时一定是非常真诚的,但这种真诚事实上也蕴含着另一层意思:在这样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互动过程中,小芳们一定也获得了什么。你站在小村旁。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往常的对话视角事实上始终是知识青年视角,但我们的话语文本却是在二者之间游动的。这种游动的结果是什么?十七年人口,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事实上获得了精神原始积累,完成了第一代身份土改。而精神汲取之前的情况是,十七年人口在共产主义的理想中,实际上却不能真正从精神上做到这一点。

    思想升华不是,你经历了什么就一定会升华的。思想升华一定是,你经历了什么,把你原有的积累转化了。

    所以当知识青年们看到小芳们时,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于是他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阶级,才能真正完成他们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

    有一个反例可以作证这个观点,反例是《血色浪漫》里的秦岭。这是一个反小芳。

    秦岭在精神上的始终不屈服,让一个叫钟跃民的人自始至终无法完成精神的原始积累。于是改开后,钟跃民疯了,他成为社会上最上蹿下跳不安分守己的那个人。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小芳们。十七年时期她们其实在物质上被剥夺了,却依旧默认了人民公社这样的范式,而同样的,上山下乡这种有方向性的词汇的产生,让小芳们真正意识到,她们是谁。不然你无法解释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对包产到户的热情与向往。她们通过对李春波们的无私给予,获得了她们想要的东西。她们想要什么?她们想知道她们自己是谁。但她们无法通过自己理解自己是谁,所以李春波们告诉了她们,尽管这个过程是惨痛的,是充满对彼此的伤痕的。

    后来呢?小芳们的孩子进城了。进城后的小小芳们,不是小芳,也不是十七年。这就像什么呢?像在莫斯科饭店看到钟跃民的秦岭,惊慌失措。像看到钟跃民进监狱一定要救他但最终一定会和富商跑的秦岭。只有这样,秦岭才能真正从精神上告诉自己,她可以不是小芳也不是十七年。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了。

    总结一:

    革命之前是什么?是你这个人的物质有阶级局限性,精神也有阶级局限性。你的一切都没有被解放。革命之前,事实上是人的一切都在束缚在由资源分配而带来的秩序中。核心是分配的不同。是为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革命,革命是不是一定会流血,对于个体的革命是什么?所以地主怎么才能被消灭?答案是地主和农民都活不下去。所以农民起义是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是土地革命。

    换言之,如果不存在人和人新的交换方式,那旧的交换方式(生产关系)(人与土地),就永远会留着。闹革命,闹革命。革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是将一样事物转化成另一样事物的过程。它必须要有原始积累。

    之所以说过去的人清楚知道自己,而今天的人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说何不食肉糜,之所以说吃饱了撑的。这些不是在说退步,它是客观进步。

    物质原始积累有了,精神原始积累也有了。后现代人人有病的本质是物质原始积累不足以转换成精神原始积累,于是必须通过有病(非秩序)的方式获取精神原始积累。于是,越有病的人获得的也就越多,相对获得的也就越少。物质积累增大,于是精神积累不足,于是精神积累需求增大,于是物质积累需求增多。

    总结二:

    阶级(经济身份)与阶级认同(社会身份)的错位,事实上是从宋元明清开始就发生了。

    这种错位来自物质输入的单向与精神输出的单向。而这样的两个单向所产生的巨大矛盾,则构成了漫长的时间里错综复杂的社会交换带来的社会矛盾与社会运动。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是精神输出的混乱。这就意味着身份错乱不只是二重了,而是多重了。一个人身上可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阶级认同,一会儿你觉得自己是小资产阶级,一会儿你觉得自己是无产阶级,等等。

    多重的身份阶级错乱背后,我们要把握的,依旧是社会生产的单向输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客观阶级与身份阶级的统一,从而明白自身的历史使命。身份土改本质上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自我阶级斗争。一个人身上可能同时具备多个阶级属性,这在移动互联网城市形态中是有可能存在的。

    因此它反映为一个个体的自我觉醒。人身上可能同时存在对立阶级的情感,而对立阶级的情感来自一个人在不同阶级中会获取不同的阶级社会身份。这些阶级身份在一个人身上是矛盾的,它不像过往那样明确且一致。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廉价的文艺作品,它们并不需要内在完全逻辑一致,只需要局部自洽就可以获得大量拥趸,只需要输出部分价值观就可以被大量认可,哪怕它的另一部分事实上是反对这部分价值观的。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资本家,经常表达自己越有钱精神世界越空虚。这是必然的,身份的自我认同已经将他们对赚钱的精神目的改变了,那他们其实甚至不配被称之为资本家了。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总结后,事实上我们就可以回答最一开始的问题了。

    看《觉醒年代》也好,学党史也好,是为了什么?

    答案当然不是直接对标。对标是无意义的,社会结构、时代背景都有根本的不同,简单的COSPLAY是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的。

    答案当然也不是看个热闹。一切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来自人本身,我们在观测和学习人的生产时,是没有办法置身事外的。

    那么答案是什么呢?

    是真正理解社会生产。是真正清楚,既然宋元明清社会结构已经瓦解,既然过往的身份认同已经失去,既然新的身份认同已经在这百年里由我党逐步重构,那这一系列事物真正给予我们的,其实是构建与当下甚至未来的社会生产相对应的社会身份。

    而《觉醒年代》里的几乎所有人,他们像什么呢?用一首歌的歌词来说就是: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雨季会降临赤地。」

    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句话不是轻飘飘表达的,人民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概念,而我党在这一百年的筚路蓝缕中,对人民这一身份的不断新构建,让人们可以获得自身的物质世界,可以安放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展望未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是谁、在社会生产中贡献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一永恒的本质命题。这才是我们学习党史最重要的事情。

    谨以此文献给仍在迷失的或曾经迷失的1874们。我爱你们,你们爱我。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7 ) 陈独秀,探路之人,何错之有?

    陈独秀,作为一名学者,真理追求者,何错之有?

    探路难,还是行路难?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是探路者;而毛泽东是落实与哪个阶层联合,怎么走军事路线才能成功,是行路者。

    一百年历史证明,他找的路没有错,虽然不符合蒋的要求,不符合胡适的要求,至少符合绝大多数中国贫苦人民的利益!

    从为穷人谋解放的布尔什维克,到拒绝苏联的“中共保护苏联”的口号。他自始自终都是为国为民,是民族主义者。在付出了两个儿子的代价后,自认是造反者,而将第三子送到乡下僻难,隐姓埋名。出狱后拒绝蒋的拉拢,又拒绝向延安检讨。他是党的缔造者却被清除出革命队伍,他是面对苏联“长臂管辖”的最早觉醒者,却替苏共背锅,打为托派,永世不得翻身。如果他如大钊般早死,便是青史留名的烈士;他一辈子都学不会闭口不言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结局,就算没有遗臭也已经遗忘,且牵连子孙。他是一个眼光长远的学者,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一个学者出于减少流血的角度,主张温和斗争,毕竟谁也没长后眼,预测未来。而且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我相信监狱里的他也会后悔自己曾经没有那么坚定的拒绝苏共,没有坚决要求掌握枪吧。两个儿子都死了,他也没向蒋投降,说他是投降派,开除党籍,解放后子女受迁连。觉得有点过了。他只是一个想革命的学者,最后革命阵营不要他,反革命阵营要杀他。

    他对中国文化的功绩,应该不亚于毛泽东吧。从无到有的探路更难,还是知行合一的行路更难?至少两者都同等重要吧。他搞思想启蒙,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打破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枷锁,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毛、周等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都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探路者在探索革命道路中犯的那点错误,有人可以继续上教科书,有人就要被开除党籍落入敌人的监狱。这不就是站队吗?谁能保证自己在历次政治站队中每次站对,比如叶?而唯有学者不懂站队,更容易被抛弃。如秋白、独秀。

     短评

    建议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必看片单

    8分钟前
    • 般雨
    • 力荐

    他们最早醒来,然后最先死去。

    9分钟前
    • 买椟还珠冠军
    • 力荐

    直接五星,因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闹革命!

    13分钟前
    • 力荐

    周树人出场那段,将他此生所揭露的一切通过短短几分钟展现得酣畅淋漓

    15分钟前
    • 瓦尔达的气球
    • 力荐

    豆瓣上天天为了点p大点的事争来争去的,对于这种曾经发生在我国的思想启蒙运动的激情年代却视而不见,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挥和纲领,对于革除旧念的难度之大,及其种种那个时代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反之对于当下迷惘可能更有一点星火之意吧,这部剧是真好。

    19分钟前
    • #9|
    • 力荐

    主旋律都拍这么好,那些家长里短的狗血剧可以自尽了。

    23分钟前
    • 小艮
    • 推荐

    太浪漫主义了!每个人都如此激烈愤怒悲切,但又满是火焰希望与乐观!未来的中国会好吗?未来的中国当然会好!画面台词剪辑表演,无一不精!红色宇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4分钟前
    • 碎碎念
    • 推荐

    觉醒年代,一语双关,以旧日之觉醒再唤今日之觉醒。

    25分钟前
    • Will
    • 力荐

    100年前,李大钊就在长辛店对工人们高喊,要争取8小时工作制!

    29分钟前
    • 夏天来杯冰豆浆
    • 力荐

    教员出场那一段的表现手法真的是相当厉害了。“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毛润之就是一道光。

    32分钟前
    • Été
    • 力荐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

    36分钟前
    • 伽蓝寺听雨
    • 力荐

    自己参与的,一定要五星

    38分钟前
    • 贤人在野
    • 力荐

    合肥延乔路的尽头就是繁华大道

    4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润之出场时的一段蒙太奇 让人惊觉 央视主旋律也能有这样的表现手段了?

    42分钟前
    • Wayne
    • 推荐

    他出场时,真的叫人泪目。他来了,他们有救了。

    46分钟前
    • 明之
    • 力荐

    “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49分钟前
    • nana
    • 力荐

    很应景。毕竟经历过2020年,我国青年终于看清了国内资本主义和欧美帝国主义的丑陋嘴脸。是一次新的青年觉醒。

    53分钟前
    • Easley
    • 还行

    我不懂现在豆瓣的剧评都是什么标准 剧中的很多话都是引自原文 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中查到的 我们一直说对历史剧的拍摄要尊重历史 那现在剧本已经很考究了还需要怎么再尊重呢 还有说动物意向 蒙太奇的评论的 这本身有什么问题吗 电影 电视剧不使用蒙太奇是要回到固定摄影年代吗

    55分钟前
    • 102
    • 力荐

    年龄越大越倾佩百年前为了国家民族的奋不顾身的革命者,他们才是最酷的年轻人,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革命万岁!

    57分钟前
    • 环形山
    • 力荐

    清明节假期前开始补追这部电视剧,现已看到38集。如此现实主义地、细致正面地表现五四前后的中国觉醒历史,艺术地再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一批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实属罕见!我这个年纪的观众都看得目不转睛、荡气回肠;更不要说对年轻人了,看了也应该是获益匪浅。就冲这个成功地再现百年前中国历史的成绩,就应该打五颗星!本剧在艺术表现上的优秀也令人敬佩。剧本好,演员好,舞美摄影好,导演更值得夸赞!我还没看完,忍不住先写两笔,希望没有观看或没有全看的人,快去看看这部好剧,你会大有收获!

    1小时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