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十三邀第五季

    十三邀第五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20

    主演:许知远,罗翔,仁科,茂涛,徐浩峰,王宝强,陈传兴,胡润,赖声川,郝蕾,吴国盛,俞敏洪,傅高义,孟美岐,王菊,强东玥,钱理群 

    导演:朱凌卿 

    猜你喜欢

     剧照

    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五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是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只有那些自觉而富有智慧的人,才知道该如何面对失控。于方寸之间,创造新的可能,在任何时刻,你都可以随时起舞。

     长篇影评

     1 ) 许知远诚恳吗

    【20210122补充一个回应。】

    乐夏后我一直喊,许知远啥时候请五条人去十三邀啊。上个月终于见着了成片。遗憾的,先前五条人向太多的媒体叙述他们的成长轨迹,已经很难有信息是exclusive在十三邀中表达了。但仁科和阿茂还是向许知远表达了极大的热情,大概他们是把许当富有知识的人,至少是采访过他们的最有知识的媒体人。但是许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了,一方面他把仁科阿茂当成一类倾吐欲极强的城郊艺术青年,他们有一定的艺术领域的偏好,但还未建立起坚固的世界观或完整的知识图谱,但偏偏拉着你说不停因为你是他们生活中难得出现的一类可以交流的新鲜人。另一方面,许知远也得直面五条人的红,适当地表现一种媒体采访者的仰视。但他很难撇开自己的社会经验——这样的流行乐队我看多了——直到五条人不按常理出牌(花絮中看到五条人在现场把许知远喊上舞台),他才表现出一些羞赧和慌张。这种羞赧在他采访黑木瞳和吉冈里帆时也有清晰的流露,前者是他的少年性幻想对象,后者代表了标准的受经纪公司规训的日本年轻女艺人的待人接物(和恰到好处的关心与惊叹)。 总之,许知远并没有把五条人当作在智识上可与自己匹配的受访人处理。但他又不得不表现出尊重市场尊重受众情绪的姿态。 如果你同我一样,看了多季十三邀(游),也能体会出来他在对待姜文这批人,对待黑木瞳吉冈里帆这批人,和对待五条人之间幽微的情绪上的不同。在之前采访姜文和冯小刚,乃至王健时候,他体现的身体姿态,话语表情,甚至运镜都是后学末进谦卑对前辈大佬的,他关注的却不是对方的智识,而是对方的阅历与江湖地位。也就是说,当受访者地位比许知远高,对方的粗俗与愚蠢,可以认为是天真。受访者地位比较市民,即使他有文艺的面向,那也只是爱好者的玩票,不成体系。可见,许知远待人的标准是游离的,是模糊不定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市侩的。 当然,最聪明的是金承志。他丝毫不接许知远的抽象的涉及精神领域的任何问题,装疯卖傻,以露出一口白牙一笑来回应许知远的冒犯式提问。许不禁在视频的内部讨论环节哀叹,没法做这个人物。 ============

    20210122补充:

    淡淡的天边月
    我没看出任何问题。节目最开始都说了,他和五条人没火之前就认识了,说个不好听的,五条人大部分粉丝还没许知远认识的早,人家关系一直都挺好的。到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俯视了? 五条人是个很好的乐队,也是我第二季唯一喜欢的一个乐队。我听他们的歌,可以让我最大程度的放松。所以我很喜欢他们,就和这期节目一样。许知远在节目已经提到很多关于世界观,等等抽象问题。你想想平时仁科什么时候主动会说这些?请问刻意的制造看似有“深度”的话题,是五条人想要的吗?
    我觉得你会这么想,是因为你潜意识里已经把“许知远形式”摆到了“五条人形式”的上面,所以你觉得许知远没有大谈那些自己舒适区里东西的时候就在向下兼容。我觉得其实五条人和许知远都不在乎。

    答复:

    1. 片中说,许知远在乐夏前一年(2019年)认识五条人,原话是朋友邀请五条人到上海演出。但片中许知远并未说明他们之间是否熟稔,我也没有看到许知远在2019年到2020年乐夏之间其他任何场合(文字或现场)提到过五条人。目前我没找到证据可以来证明你这句“人家关系一直都挺好的”。他甚至会记忆恍惚以为仁科读过美术类大学。

    2. 我在文中已经叙述了片中的场景,仁科提及这些精神生活之后,许知远的态度并不是热衷,我判断是许知远对仁科说的几个人物没有那么熟悉,比如灰野敬二和考里斯马基,他的趣味不在这方面,所以他很难共情,接不上话。

    3. 片中有一些许知远和仁科走在村子里的镜头,仁科都是侧身略躬身向许知远说话,而许知远都是正面直向前,脚步不停。而许知远对五条人的评价也颇值得玩味,片子起始,他对五条人的评价是“庶人的自信”(或是“自信的庶人”)。片中,他与阿茂的对话,说自己“特别想当过野孩子的生活”“太正常的青年时期”“你们特别难得”。

    4. 我部分承认你说的这个观点有道理,“五条人和许知远都不在乎”。但要补充的是,五条人是五条人的不在乎,许知远是许知远的不在乎。而并不是五条人会丝毫不在乎我在文中点出的许知远这种姿态(如果五条人看成片,如果五条人也看了以前的十三邀,以他们的敏感程度,必然能解读出一些东西)。 五条人的不在乎是他们并不在乎倏然而红会对生活和艺术有实质性的“破坏”,当许知远不断问及这个话题是,仁科配合地说了一个比喻,“内心放烟花”,接着补了一句,“满意了吗”。阿茂在河边回答这个问题时候说,对创作没什么影响,我们的创作来自周遭的生活。

    5. 为了回复你,我回看了整个片子,又部分地看了他与陈嘉映和王健的访谈,我更加笃信文中的判断,许知远的身体语言、投入程度、访谈方式,以及摄影师的运镜,都在说明,许知远不认为这是同艺术家的访谈。他没有准备恰当的话题来让五条人解析自己的作品和演出与时代的关系,也没有试图通过更加诚恳的角度和热忱来让五条人表现他们的音乐魅力(只有一场演出的镜头和歌迷夜宵时候的表白)。而王健那次,他有王健音乐上的成长、现场表演、教学等多方面的角度。许知远是真的只把五条人当作爆红的流行偶像在处理。这是对五条人的矮化,也是对仁科磅礴而敏感的内心的隔靴搔痒式传达。

    6. 许知远现在的采访经常陷入两种模式,一种是,对成名已久的大家,他反复不断地问受访者对当前人们不重视精神而沉溺于速朽的声光电这种日常的感受,他潜意识里希望受访者传达一种当前礼崩乐坏的感慨。另一种,对迅速蹿红的流行偶像(李诞、罗翔、五条人、金承志等),他预设受访者内心对迅速蹿红的惶恐(文学性地说是一种德不配位的内疚)。这两种模式不断反复重现,说明许知远的知识结构尚处在“冲击-回应”模式盛行的年代,也说明主创团队犯懒。

     2 ) 你可以从底层来 但你面对不了底层

    第一次看十三邀是偶然在微博看到了李诞那期,觉得很有意思,就专门去搜来看,这种深陷式的采访好像我是头一次看到,尤其主持人是知识分子。但是这种偏艺术的表达方式让你觉得似真似假,它有它创新的地方,但也会让你怀疑有装逼的嫌疑。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制作人。直到看了王宝强这期,一开始是冲着他的成长经历来的,他确实成长了,像一个历经风浪后沉稳成熟的成年人,但不全是,你还能看到他朴实软弱的一面。又欣慰又感伤。看到后半段,象山影视城里,王宝强在拍摄自己的电影,许知远客串了一个群演,周围一群真正的群演包围着他,排队领饭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群演大哥投机性地对着镜头拍了王宝强的马屁,后来吃饭的时候他坐在了许身边,讨好性地给许夹菜,宣传自己的歌。一个生活在自己创建的世界里的人。只是,他的能力有限,创建的世界并不大,一抬眼就能看到自己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汇线。所以他一直跟在许身边,他想有镜头,他不合时宜地拿着手机给导演讲自己的曾经,吹嘘自己的工作。那种尴尬、蔑视与不由自主的厌恶在每个人心里挣扎,节目为了探寻王宝强的龙套经历而专门跟拍几天几夜,但是真正的龙套就在眼前时,又突然那样嫌弃,大哥冲击了每一个人,他在镜头前的样子好像是在说:“我不就是你们想拍的内容吗?怎么真的出现了又无法接受了?”是的,我们往往美化自己的想象与别人的经历,而当真正看到时,当发现现实与自己想的不一样时,会惊愕,会挣扎,会羞愧。但是羞愧没有用,因为羞愧后一样无法接受现实,就像无法放平姿态与那个三十岁的大哥交流,所以只能别扭地记录、展现,像是表达了什么,其实只是在等大家怎么看,然后从中寻找答案。

     3 ) 被听懂,是活在世上最大的福报。

    贾樟柯在十三邀里说过,他去国外参加影展的时候,一个中国留学生问他,为什么总拍中国不好的一面,中国那些好的怎么不拍。我隐约还记得这个曾经在网络上引起讨论,网络言论多倾向于这个中国留学生,他们都觉得贾樟柯有丑化中国的嫌疑。

    贾樟柯在访谈过程中,隐隐有不意再表达的意思,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无奈吧。

    能出国留学的人代表着他的物质条件应该不错,受教育程度应该挺高的。这些人就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和希望,而现在这些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不免让人失望。

    令人失望的不是他们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爱不爱国’,而是他们对于热爱祖国的理解这么浅薄,这些年轻人不愿意看到中国存在的问题,他们放弃去了解,放弃自我的思考,接受的都是来自外界的强灌输,而他们甚至不知道。

    在看十三邀的时候,如果开弹幕,就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起沟通的内容,他们好像更在意对谈双方的相处是否和谐。尤其是第一、二季,他们嘲笑许知远矫情,经常嘲笑他问的问题奇怪,他们看到嘉宾沉默不是在想他们在思考,而是在想许知远让他们尴尬了。

    我个人感觉,罗振宇说的一句话可能一直被忽略,但是却是这个节目的核心。

    他不一定认同你的,但是你知道他懂你在说什么。

    被听懂,是活在世上最大的福报。

    我把十三邀基本都看了,也有跳过的,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乐意跟许知远聊天的(除了偶像包袱很重的冯小刚)。比起许知远做采访,我看十三邀很多时候感觉是那些被采访的人找到了一个能听他们诉说的人。

    那是智识平等的人才有的交流,他们有一个共识:我们观点不同,或许还试图互相说服,但是即便说服不了,也不妨碍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

    十三邀的好就好在,他让我知道:原来不止是物质,知识也存在阶层壁垒。

    在这个社会上【知识分子】居然已经被边缘化那么严重了,这些优秀的人都被娱乐化推到公众视野的边边角角,像我这么普通的人,如果不是十三邀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优秀的人,很多人可能以前就认识的,但是不知道他原来有那样的情怀。在别处他们无法释放这种情怀,因为没有人在意,除了许知远。

    受限于我看过的节目形式太少,看过的大多访谈都是泛泛言论,那些受访者的答案放在哪个节目都能用。只有十三邀,受访者能被问出很多精彩的答案,我个人很喜欢的一期是对马东的采访,马东那句‘我的底色是悲凉的’让我觉得十三邀这个节目真的非常优秀。徐峥也被逼得隐晦承认自己的不自信。这些几乎是一种自我剖白的言语在其他的节目是无法说出口的。

    作为一个在努力理解和融入年轻人世界的大人,马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环境去说这样的话,蔡康永说马东几乎不提自己的事情。徐峥作为一个有文艺梦想的人,最后只能一再的拍囧系列,不敢有其他尝试和突破,因为风险太大。十三邀给受访者提供一个可以说话的环境,这种环境不是指受限于言论自由,而是一个【可以听得懂的人】。

    第一季看得我觉得许知远很寂寞,全世界好像只有他在坚持什么。直到看到西川那一集,别的感受都忘记了,就记得很为许知远高兴。他或许不需要找到一个懂他的人,他需要的是找到一个他懂的人(也可以说是跟他一样保持着某种浪漫和坚持的人)。还有跟项飚对谈的那一集,肉眼可见的欢快,而不是那种欲言又止的颓败。

    第五季罗翔老师的这一集又是一个新的高度,如果不是十三邀,我什么时候能在这样的闲聊中窥探到一个法学教育者的的坚持、浪漫和情怀。虽然他的思想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很多,要理解他的逻辑我时常需要停下来看着字幕捋一下,但是不妨碍我打开新世界的打门。

    我可太喜欢许知远了,为他身上那种想对抗的天真着迷,对我来说他才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永远有一腔热血,对世界保持不满,想要对抗那些条框(可爱的是,某种程度上他又是这些条框的既得利益者,我好像能明白他对五条人的羡慕,一个又不满又老实的知识分子)。

    许知远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大概就是二十三四的时候他坚持的东西,现在他还在坚持着。(坚持对社会、时代的思考)

    又受限于我的知识、文学水平,以下↓以上↑都是羞涩的个人看法。

    许知远可能跟这个发展过于迅速的技术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其实是个乐观主义者(他说的浅薄的乐观主义者,我同意后半句),即便他时常在采访中显露出焦虑。但是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英雄,就像堂吉诃德,他有他的一腔孤勇。

     4 ) 我還可以再喜歡郝蕾五年。

    郝蕾也喜歡木村拓哉,天蠍座的惺惺相惜。

    郝蕾要演武則天的話覺得重要的訊息是狄仁傑勸諫的話,「妳沒有資格做女人」。

    郝蕾覺得所有的眼淚都是自憐自艾。

    郝蕾想翻唱陳淑樺所有的歌。

    郝蕾說要更本能,就永遠要保持一份敏感。

    郝蕾感謝新的直播行業讓對嚮往名利的人可以不必繞路做演員。

    郝蕾覺得被邊緣小众無所謂,主流是什麼挺有所謂。

    郝蕾說她的家庭裡她必須是個男孩。

    郝蕾討厭「特立獨行」這個詞,講她的矛盾是童年導致的報復性依賴。

    還講她爸因為疾病變脆弱矮小聽話才終於變得熟悉時控制不住的潸然淚下,說她必須記得這天。

    郝蕾的下一個採訪可能要下一個五年。

    我還可以再喜歡她五年。

     5 ) 钱理群篇摘录

    我们处在一个无真相,无共识,没有确定性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它的危机和别的时代不完全一样,它现在让人恐惧,让人不安,我最不安的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是过去很罕见的。所以我自己给自己定了一个,第一个观察,另外一个需要等待,特别需要耐心,但是还是要有一个坚守,不能一片混乱就跟着大家走,需要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另一个传统,就是司马迁传统,我给自己定的位是,给站在边缘位置上,关心和讨论中心问题。

    我这一生犯得最大的罪孽,就是亲手烧掉自己父亲的照片。

    临终时母亲说道,我这一辈子总算没有连累你们。

    我的性格一般比较软弱,但是我所遇到的女性,都有一种内在的坚强。

    人完全没有现实目标,只有理想目标你很难坚持,必须有一个现实可以实现,然后你有一种成功感,然后就获得这种意义,有一种成功感,有一种意义感,你才能够活下去,但另一方面只是现实国,没有理想国,你也可能最后就被它吞没了,被现实吞没了。

    人不能世故,但必须懂世故,对这个中国的社会,就会有一个理解。

    尽可能去说真话,但有时候真话不能说的时候,你只有说假话,但是说假话也得有底线,第一个,你必须分清是非,认识到我说假话是错误的,第二条,你必须是被迫的,你不能是主动的,第三条,说假话的后果自己承担,不能因为你说假话去伤害他人。

    我不赞成把苦难理想化,苦难就是苦难,面对苦难一般有两种态度,一个态度被压垮,另外一种极力忘却,而我选择将苦难转换为精神资源。

    我们这一代,50年代这一批人,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追求,追求一种纯粹的完美的那样一种社会,包括人的心灵世界都是纯粹完美的那种理想主义的东西,我就觉得知识分子有这样一种天性,就是我希望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但是我现在的思想和原来的思想区别就在于,原来我认为它真的能实现,现在我就很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些东西是一个彼岸的关怀,我们可以接近它,但是永远也达不到,我就站在这样的立场上,一个理想主义的彼岸的关怀,来对此岸保持我的清醒头脑,和保持自我的批判,但是我清醒的知道,我甚至得出结论,任何一个社会进步,都同时带来新的压迫,但是彼岸的关怀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就是说,它可以照亮此岸。

    你们想过没有,到我这个年龄,这未来四五十年,你们会遇到什么,首先第一步找到自己的命题,然后你来思考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感到困惑,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怕的是说,这挺好啊,我就这样了,你现在感到困惑,正好是一个契机,最后每一代人都要找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己怎么去面对,然后自己处理,前代人各种声音就可以作为你的参考,另外现在年轻人确实有机会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总会产生一些有独立思考的人。

     6 ) 郝蕾其人

    【郝蕾其人】 郝蕾这一期十三邀,看完后心情有点复杂。以至于我回头看了两遍。 郝蕾在镜头的表现和内容,就像是我跟朋友日常的对谈。 现在想想,也是五年前经常出现的场景了。 对生命和社会的迷思,我们有那么点小本领,想沉到谷底看透问题。好像也有那么点看透本质的天赋,有那么一点勇气,知道了什么。 但是…… 沉到谷底,自以为是尽头。才晓得尽头刚刚开始,路那么长。 这一期,郝蕾太真实,真实地把自己抛向这个世界,生猛而激烈,理智又疏离。能量密度很大。 天蝎座的郝蕾,时刻在镜头前闪耀着犀利而冷峻的眼神,虽然她是微微笑着的,有时还展现出东北大妞的不羁洒脱,吃面条的呲噜噜的豪放。谈起偶像木村拓哉时的星星眼,索要礼物时的大大咧咧。 但是无时无刻,她都在角落里用真实的底色审视着你,闪着冷光,刺透着人性中的虚伪,警惕而后漂移。 相对于处女座无时无刻地分析和拆解现实,天蝎座用整体的感知去拥抱世界。 这被许知远称为本能。 这个世界的黑暗,被大多数人隐藏在谷底,但天蝎那里,是如此的清晰而直接。 所以,大多数人用追逐娱乐的方式去逃避和遮盖痛苦,打游戏、追星、娱乐、美食,很容易就被遮盖住了。但,在郝蕾的眼中,是活的很表面。 她直接的面对它(痛苦),不惜冲撞受伤,破碎流泪。然后冷眼旁观,说,每个人流泪都是在自怨自艾。 每一次,她都把自己毫无保留的摔向谷底,一次次的破碎,一次次的愈合寻求真相。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了解?因为我的上升星座也是天蝎。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凤凰涅槃?这才是天蝎的终点,重生。 到这一期,突然发觉许知远也真是有天赋的采访者。他知道自己的问题,也能在漫不经心间展示一种真相。 许说,“我本来是本能挺强的一个人,但这些东西都被知识给盖住了,给压抑了” “我挺羡慕你的那种直觉的” “我崇拜那些知识,但,那些东西把我压在那个地方去了。” “思考过多。 其实思考过多,也没有想的更深,只在那打转而已。” “我最近老有一种感觉,理工科,去北大读书,然后整个教育链条使你特别安然的进入一个现代世界的话语系统。” “可能我们一开始就被驯服了,你说怎么才能完成一个自我的救赎呢?” 郝蕾,此时,无厘头的抛出一个问题。 “你觉得什么是痛苦?” 太精彩了。因为她了解,知识属于头脑,而真相源于感知。 只有感知才能不断地抵达真相,完成救赎。最痛苦的就是最幸福的,最沉重的就是最轻盈的,只在一瞬间的切换和淬炼。 不经历,不可得。不过,大多数人的脚停在了第一步。 许也够坦诚。他说,“我好像活在生活的表层。尽管我一直在寻找深刻,但我活的很浅。也许,有一个契机,会把我拉到底层。” 郝蕾在节目的最后,喝了,哭了,无奈了。 强大的理智破碎了,又想把真实的自我袒露给世界。被许贴心的包住了。 郝蕾接下来会明白吧,真实不是武器,也不是财富,也不是隔离世界的玻璃。 真实也会碎掉。 原以为虚假的一切才会真切的共舞,世界的真相才会向你涌来。

     短评

    当许知远说到我们年轻时相信的东西,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现在才发现那是一件多么边缘的事情。罗翔沉默了,连续夹了几口菜。有那么几秒空气都凝固了。也许这几秒的沉默才是这个节目最好的注解。

    4分钟前
    • 闲人
    • 力荐

    许知远本身的发问一般 但罗翔老师说的太好 尤其是对法治制约权利那一段 包括对司法程序的解释 获益良多五条人这期就显示出了许知远的弊端 仁科和阿茂虽然能聊 但是缺少一些深层次的发问就让五条人变得不知道聊什么好 其实深挖五条人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东西 说的不好听 许知远有点装逼了

    5分钟前
    • Deafheaven
    • 力荐

    罗翔这期对谈的内容,如同他的法考讲座一样深入浅出,令人智识愉悦。两个90年代理想主义的遗民,面对新时代技术与规则的变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法学专家,本身却有许多他们深感困惑的事情无法解答,如同道德与法律的争辩一样,许多事情游走在正义与灰色地带本身就难以自洽。两人对谈中多少次的语焉不详、欲言又止,既是对时代更迭背景下的心照不宣,但更多是无可奈何。当法律照进现实,黑色、幽默、悲伤和荒诞似乎更贴近真实生活的原貌。

    7分钟前
    • 姜无问
    • 力荐

    许知远说自己按部就班,喜欢和羡慕五条人的“打破”,阿茂抱了抱他说他现在也很酷时候;仁科说自己喜欢钢琴,想要一架好的钢琴,却没有考虑要不要有一个房子放它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控制不住了……自由和有趣的灵魂啊

    9分钟前
    • 那。默。
    • 力荐

    许知远老师能不能匀一点头发给罗老师,不然给我也行

    12分钟前
    • 熘熘煤
    • 推荐

    罗翔太有魅力了,太通透了,而且是那种不装逼不圆滑不露锋芒的君子风范,而不是李诞为代表的小人,那种通透却堕落,唯恐天下不乱浑水摸鱼赚钱混日子。道理说透了大家都明白,人都是有设定的,像苹果设定和华为设定其实是一种设定,有人看透了这个设定于是觉得一切都没有所谓,享乐赚钱搞娱乐,喝酒耍泼人间不值得,还有些人明知人生悲凉有局限,画不出完美的圆,却依旧相信完美的圆存在着。十三邀是个好节目,让我们看见各种各样的人,一打开就想一口气看完的好节目。

    17分钟前
    • 王俊俊
    • 力荐

    在这里,罗翔老师露出了胆怯的一面,露出了学术的一面,却依旧保持冷静。“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一个人真正能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只是片刻的感动,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我们都认为自己相信的东西代表了未来的方向,后来发现我们相信的东西是如此的边缘。”

    21分钟前
    • 湖心亭雪
    • 力荐

    还有什么比两个拧巴得的知识份子用长难句聊天更迷人的了呢

    23分钟前
    • 跑跑
    • 力荐

    罗翔老师对规则法治的那段阐释真好,大众的朴素正义和道德观,其实不利于公共领域的思考。人的有限性这一段感触很深,其实我们都只是在自我表达,而不会对他人有太大的影响,片刻的感动只是观念上的认同。谈论抽象事物的对话,总是令人着迷。

    28分钟前
    • 无问西东
    • 力荐

    很多人说法学教授不能流量化,我表示抖音上法律半吊子的普法简直是误导人。不要再让劣币驱逐良币了

    31分钟前
    • 彳亍着
    • 推荐

    其实我觉得这节目还是挺危险,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被管起来。虽然许老师态度看似和气(甚至有点扭捏猥琐),但是如果按照访谈的文本细节,节目其实充满了对时代的讽刺,批判,甚至谩骂。许到底还是个隐藏的摇滚青年。

    36分钟前
    • 河源
    • 还行

    罗翔把这节目带到新的高度,比之前的几个哲学家表述得更直接和真诚

    38分钟前
    • 费迪飞
    • 力荐

    郝蕾这期,第一次感受到了许知远的笨拙和温柔。

    43分钟前
    • 流浪小狗
    • 力荐

    郝蕾这集太破防了。“老许,我还想说更多细节。”“我们私下聊。”许知远这一句,犹如卫生员及时按住了一个战士向外喷涌的血浆,拢住了理智溃堤后漫出的当年那个小女孩痛苦的灵魂碎片。

    44分钟前
    • 書崎
    • 力荐

    罗翔如此通透,又能时刻自省,这种态度令人感佩。罗翔是精英文化的代表,五条人是庶民文化的代表。罗翔是在既有的规则和秩序之下引导民众,五条人则是希图逃开规则,凭借“出神”迎接新鲜感,做出更加自由的音乐,达成更高的成就。两者都是如此有趣的人,罗翔看自己的讲课小视频,也能连刷一个多小时;而五条人为了看起来像知识分子,会在炎炎夏日坚持不脱下那件刚买的西装。都是非常有趣的灵魂啊。这两个人能在2020大火,是网民之福。

    4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我们活的那么拧巴 不就是因为心中理想主义的那团火还没有熄灭么

    46分钟前
    • 不 一
    • 力荐

    我太期待五条人了,看完觉得十三邀刻画的五条人未免过于“普通”,像贾樟柯电影里街上游荡无所事事的人。他们的音乐性是通过观众表达的,而面对一个标准的知识分子,五条人的知识性变成了日常生活的活思乱想和自我学习的野蛮生长。

    50分钟前
    • ttttria_yyyy
    • 力荐

    好看的。徐皓峰跟他真誠地講了那麼多,許知遠的反應卻是,「釋迦摩尼本來是個導演是吧?」,他完蛋了,沒有慧根,所以看多少書都會痛苦和困惑

    52分钟前
    • 林西拿
    • 还行

    看了第一期罗翔老师,所以仅评价第一期。因为我本人也是法学生,所以对罗老师讲的许多点存在共鸣,确实法学界存在故步自封、自诩精英化由来已久,在回应时代课题时常常高冷的缺位,导致法学生也有一种自傲的倾向,这时候罗翔老师所体现的始终自省、清醒与谦卑就尤其难能可贵,他提供的一种接受不完美但始终追求至臻至美的思路也许能让我们的理想主义与现实暂时和解,去相信“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

    57分钟前
    • Cyclone.
    • 力荐

    仁科,十三邀史上靠许知远最近的嘉宾。

    60分钟前
    • 伍玖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