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画家与贼

    画家与贼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其它2020

    主演:Karl Bertil-Nordland,Barbora Kysilkova,Øystein Stene 

    导演:本杰明·李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画家与贼 剧照 NO.1画家与贼 剧照 NO.2画家与贼 剧照 NO.3画家与贼 剧照 NO.4画家与贼 剧照 NO.5画家与贼 剧照 NO.6画家与贼 剧照 NO.16画家与贼 剧照 NO.17画家与贼 剧照 NO.18画家与贼 剧照 NO.19画家与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挪威,画家Barbora Kysilkova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馆被盗。小偷是一位名叫Karl-Bertil Nordland的瘾君子。在法庭上,画家终于见到了小偷,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以这位小偷为灵感作画。小偷与画家就这样开启了一段看似不可能的亲密关系。

     长篇影评

     1 ) 画家为何会爱上贼???

    尽管今年电影界备受疫情冲击和影响,但是电影创作者并就没此而停止创作,特别是对纪录片爱好者来说,今年可谓纪录片佳作不断的一年,这部在年初圣丹斯上获奖的《画家与贼》就是一个亮眼的例子。故事讲述一个小偷和一个女画家,两人因被盗的油画而建立起出乎意料的深厚友谊,小偷更因此而走回正道。尽管情节匪夷所思的程度像是一部虚构剧情片,但必须要强调,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纪录片。

    显然地,这个离奇的故事给导演提供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创意,这绝对是该片的制胜策略。另一方面,导演的耐性也是成功的关键,从片中两人最初因盗窃案而结识,到最后两人再度重逢,中间跨越了至少五六年时间。男主角也从脸孔棱角分明的年轻人,变成满脸大胡子、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导演长时间耐心地跟拍位两位主人公,成功捕捉到这段人生经历中的离奇闪光点。

    近年来,圣丹斯的获奖记录片都带有这种虚构化的风格,导演从漫长的素材里有意识地剪辑出堪比剧情片的效果,去年的《蜂蜜之地》就是最典型的作品。这部最突出的手段是采用双重人物视角叙述同一事件,这种手法在剧情片里我们看得较多。导演先从女画家的视角展开叙述,直到小偷遇上车祸,身体痊愈后被送进监狱服刑;之后,再从小偷的视角将之前发生的事情重述一遍。由此营造出的悬疑气氛完全不输给犯罪类型片,而事实上,这种叙事结构契合了两人的关系。最初两人互相猜忌怀疑,女画家不相信小偷的失忆说辞,小偷同时也怀疑女画家的真正目的,直到后者向他展示了一幅肖像画,才彻底打破两人心里的芥蒂。小偷在画像前情不自禁大哭的这个场景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彻底袒露出他最脆弱的一面。

    尽管男主角是个瘾君子,但是他对艺术品很有鉴赏眼光,远非不学无术的街头混混,他在巨型画像前崩溃落泪的一刻,足以证明他并非冷漠无情。反观女画家,虽说无私乐意地为他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但其目的是为了捕捉社会边缘人身上的阴暗面,甚至在他手上的伤疤中获得灵感。这种建立在他人痛苦上而创作的作品是否超越了道德的边界?导演准确挖掘到女画家这种扭曲的嗜好,及其道貌岸然下的阴暗面,并由此引发观众的联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画家的这种倾向?

    在之后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女画家之前遭受到前夫的家暴和虐待,始终活在阴影之中。而这种性格的阴暗面不仅表现在她的创作中,还与小偷的亲身经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共鸣。准确地说,正是艺术这种抽象的事物令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结缘,抚慰并疗愈了彼此的心灵创伤。女画家不惜将自己也融入到小偷到人物画像里,最后那幅油画的一个细节无疑证实了这一点。两人的关系在最后似乎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不仅仅是普通的友情,更像是千载难逢的知心伴侣。

    一波三折的人物命运印证了人生无常的终极意义,好人与坏人往往都不能只看表面,俗话说人心难测。蓄着大胡子、手臂刺青的彪悍男护士或者木工都有不愿提起的痛苦过往,以及情感脆弱的一面;同样地,每一幅暗黑风格的油画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画家不为人知的扭曲心态呢?相信这部别开生面的纪录片会给予我们最佳的答案。

     2 ) 两个敏感的人不是彼此天使,而是镜子

    电影名字包含两个社会角色,然而故事不是讲这两个角色,而是讲两个人,讲两个敏感的灵魂互动故事。

    当画面里第一次出现偷画人的形象,在角色情绪之前,观众已经发现画中人和角色的精神形象差异——后面段落讲述偷画人的幼年和成长就来的自然。偷画人家里的布置收藏显示出他内心丰富的一面,这就和“贼”的刻板印象完全不一样了。

    “贼”刚开始做模特,反而是有疑心防备的一方。他观察到画作上的呈现的作画人的内心,感觉到彼此相同——都有一点想摆脱黑暗面,但是又有点软弱,有点迷恋。画家在这关系似乎是主导,可以安排摆弄模特,可以照顾偷画人糟糕的情况,可画家自己因为坚持画伤痛而与男友闹矛盾,同时画作也难有市场,不得不依赖男友,又陷入不平等的关系里。

    作画人偷画人都有不可或缺的黑暗面,这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一面占上风,就会痴迷于旁人反感的状态,甚至有自毁的倾向。可他们同时也有自我控制的愿望,不管身体还是生活方面也在争取调适和干预。他们通过观察对方思考自己,通过提供帮助来鼓励自己,形成特殊的联系。

    在互相理解、鼓励和关照下,两个人的理性暂时压制了心里的黑暗。后续的生活未知,只知道世界上至少有那么一个相似的灵魂,默默努力的路上有人相伴

     3 ) 一个原本普通而舒畅的故事的复杂性

    一部新的纪录片《画家与小偷》,发现了一个原本普通而舒畅的故事的复杂性。

    《画家与小偷》(2020),导演:本杰明·李。电影截图,基西尔科娃正在为诺德兰画像。

    2015年,捷克艺术家巴尔博拉·基西尔科娃(Barbora Kysilkova)的两幅画作在奥斯陆诺贝尔美术馆(Gallery Nobel)被盗。其中两名肇事者很快被逮捕了,并被判处75天监禁,但艺术品至今仍没有找到。基西尔科娃被这一变故惊呆了,因为被盗的画作正是她最喜欢的两幅,她找到了其中一个名叫卡尔·诺德兰(Karl-Bertil Nordland)窃贼想要寻求答案。两人之间因此也产生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友谊,最终,诺德兰成为基西尔科娃几幅新画的创作主题。

    新纪录片《画家与小偷》(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的头20分钟,是一个简洁而又感人的小故事。导演本杰明·李(Benjamin Ree)并不满足于把这个本可以很可爱的励志短片拍摄的有停顿感。他持续跟踪基西尔科娃和诺德兰好几年,在这个过程中,引出了主题和他们友谊间的复杂性。

    《画家与小偷》巧妙地平衡了几个不同但并非完全无关的问题,包括阶级、犯罪、劳动和伦理,尤其是它们与艺术世界产生关系时。很少有纪录片关注基西尔科娃这样的人 —— 一个无名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知名人物。她的画作被盗并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我试图用谷歌搜索,搜索这件事只会得到关于这部电影的结果)。看到一部电影如此直白地处理艺术家的日常生活和劳动,重视程度超越了对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或,对艺术家的灵感困境进行了模糊漫谈,这些,真的都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在电影的一个场景中,当基西尔科娃试图购买食品杂货时,她的信用卡被拒绝了。)

    但影片也显示出,作为一位在创作领域受过教育的艺术家,基西尔科娃仍然处于比诺德兰更好的社会位置上,在她不断努力改善生活的过程中,诺德兰遭受的经历一直困扰着他。影片进行到一半时,一场严重车祸几乎让他瘫痪,他不得不艰难地恢复,并因醉酒驾驶而面临更多的牢狱之灾。基西尔科娃尽她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帮助他,电影质问到底什么样的帮助才是合适的。她继续把自己当作假扮的缪斯,她的一些熟人也质疑她是否在利用了他的痛苦和环境而进行创作。他们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电影也没有强加一个答案,而是留给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

    《画家与小偷》电影截图。

    《画家与小偷》这部电影的主题模棱两可,它并不满足于直接地讲述故事。本杰明·李在时间上跳跃,甚至在基西尔科娃和诺德兰重聚的时候使用了一段很长的“倒叙”(flashback),包括观众在“追赶”(catching up)的过程中。正是这样的触动,再加上微妙的情绪和智商,使得这部电影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整体上都有别于其他纪录片。

    《画家与盗贼》,导演:本杰明·李,于2020/5/22首发数字版本。观影地址链接://www.amazon.com/gp/video/detail/amzn1.dv.gti.3cb91c72-7721-3d45-75a9-a3993da05573?ref_=imdbref_tt_wbr_pvt_aiv&tag=imdbtag_tt_wbr_pvt_aiv-20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ABAGo

     4 ) 《画家与贼》:第一次有人看见了他的灵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画家是个当代艺术家,来自捷克。

    小偷不止是个窃贼,还是个瘾君子,惯犯。

    他们本来毫无交集,直到2015年的一天,画家接到电话,说小偷和一个同伙从挪威奥斯陆的一家画廊偷走了她的两幅画。

    被盗的画作“Chloe and Emma”

    被盗的画作“Swan Song”

    画家感到很困惑,因为她并不出名。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为了得到她的作品而决定违法。这一切对她来说都很不合理。

    小偷很快被捕。他交代不出画作去了哪里,因为他当时嗑high了药,什么都不记得了,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事情发生后的一切事情都一片空白。

    当画家走进法庭,看到小偷独自坐在那里,同伙不在现场。他充满了悔恨、悲伤和脆弱。

    画家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小偷,不是罪犯。

    于是画家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要求:她希望小偷成为她的模特。

    画家给小偷画了一幅肖像。

    画中的小偷拿着一杯红酒,试图把杯子里的脏东西弄出去。那是画家眼里,小偷摘下面具的时刻。

    小偷看到自己肖像的那一刻,是他们情感建立的开始,也是小偷人生的转折。

    小偷没有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直面自己,更没想过画家透过表象看见了他的灵魂。

    这是小偷人生中第一次感觉有人看见了他。

    片刻的呆楞后,小偷失声痛哭,最后泣不成声。

    小偷当然不止是个小偷、惯犯、瘾君子。那些看似粗粝不羁甚至令人生厌的外表下,掩藏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备受折磨的灵魂。

    小偷有一个不幸而孤独的童年。他的母亲在他8岁的时候带着他的弟弟妹妹和父亲分开了。他是唯一那个被留下的孩子。而父亲整日忙于工作,小偷就只剩下了自己。

    小偷18岁的时候有个13人的朋友帮,大家生活环境都差不多,现在就只剩下两个人了。有些人被杀了,有些人自杀了,有些人死于毒品。于是小偷进入了一个势力庞大的黑帮,开始了贩毒吸毒,刀口舔血的生活。

    画家也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艺术家。她的灵感来源总是与黑暗、死亡、人性密不可分。她认为艺术不应该是仅仅是给人带来轻松快乐的装饰品,它应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快乐,这种快乐有时来自于不那么积极或不那么快乐的事情。

    画家第一次直面死亡是在10岁的那年。一个倒在布拉格大街上死去的男人,让她为其中的艺术感而着迷。

    画家的前男友有家暴倾向,她从他的魔爪下逃生,和现任男朋友定居在了奥斯陆。

    那些黑暗在她的生命里留下了痕迹,也在她画作中留下了情绪。这让画家很难声名大噪,因为她的作品黑暗到大多数人都不想买走挂在墙上。

    所以画家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的艺术家,她很穷,穷到难以维持生计。

    小偷和同伙偷走的那两幅画,也正是画家最著名的两幅画作。没有它们,甚至大部分画廊都不愿意接受她的作品展出。

    于是并不体面的画家和被所有人放弃的小偷,透过彼此的双眼看见了对方赤诚的灵魂。

    画家决定画一幅小偷和他的女朋友的画像。

    但在小偷在对戒毒的抗拒中,女朋友也离开了他,打包了他的全部行李,把他赶出家门。

    又剩下孤身一人的小偷重蹈覆辙,偷了一辆车,被警察抓捕时拒捕,最终车祸重伤入院。

    画家带来了关于小偷的另一幅画作。这一次,小偷没有再次失控哭泣,而是报以会心微笑。

    小偷出院后进入监狱开始为期1年的服刑。

    出狱后,他开始去学习成为一名护士;交往了新的女朋友,是一名女校长;他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

    画家联系到了小偷的同伙,在一个黑帮分子的地下室里,找到她遗失的其中一幅画作“Swan Song”。她又可以开画展了。

    画家和小偷一起把这幅曾经遗失的“Swan Song”装在画框里,又一起把它连同那些画着小偷的画作挂在展厅的墙上。

    那副以小偷和前女友作为原型的画作,画中的前女友被画成了画家自己。她透过画面,看到了它与那副至今依然遗失的“Chloe and Emma”的联系。

    纪录片《画家与贼》获得了2020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最佳创意叙事奖。这个故事还即将被改编成故事片。

    画家Barbora Kysilkova因为这部纪录片收获了更多喜欢她的画作的人,小偷Karl-Bertil Nordland也不再是个小偷。被暴露在荧幕里的那些时刻,永远的改变了他们两个人的人生。

    -END-

    原创:艺小萌

    首发于公众号:会点儿电影

    参考资料:

    「1」Doc Star of the Month: Barbora Kysilkova, '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 , BY IDA

    「2」‘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 Director Benjamin Ree On The Scene That Gave Him An Asthma Attack, BY DEADLINE

    「3」Interview: Benjamin Ree, Barbora Kysilkova and Karl-Bertil Nordland on Shifting Perspectives with “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 BYTHE MOVEABLE FEST

     5 ) 欧洲国家福利背景下发生的故事

    电影的叙述方式三段式:画家、贼、画家与贼。如果没有一开始法庭上画家提出来的要求—让贼当模特,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这也只有在挪威这样欧洲国家的福利背景下才会有的。还有贼在监狱里的生活竟然那么“舒适”,完全是咱们的“小康生活”嘛,这样的环境对未来才会有更深入的思考,还是社会福利便利下的产物

     6 ) 人生在世知己难寻

    #雪碧看电影# 本杰明·李《画家与贼》2020:⭐️⭐️⭐️⭐️ 两个灵魂相互吸引的故事,太过圆满和奇妙,如果是剧情电影都会怀疑编剧写得太美好。可是每一秒都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是在艺术和现实中艰难维持生计的画家,一个是带着激烈的自我毁灭倾向的失意瘾君子;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才得以从各种程度上理解对方。

    画家说自己没有计划去和这个人成为朋友,可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而男友自始至终无比清醒,画家被这样一个无力照顾好自己的男人吸引,问题源自以往不健康的恋爱关系,当生命中有这样一个“脆弱”“不负责任”的人,她就不得不去成为那个照顾他的角色,她对于伤口、疼痛的迷恋和画作中的黑暗风格也得以解释。

    我想最后的画作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画中人物暗示了画家对他复杂的情感,远超友谊,相知相惜。这是一段互相救赎的故事,而这样难得一见的奇妙过程被纪录片创作者发掘到了,尤其是画家第一次去小偷的地下室做客,他那些看似黑暗的骷髅收藏和暗黑风格的素描手绘作品对画家来说同样珍贵。可能就是人生在世难寻知己吧,不管这个人地位如何,不管他的过去如何,遇见了就是缘分,有缘分就一起互相鼓励,好好生活。

     7 ) 如果人生本就是与他者的一场羁绊。

    虽为纪录片,但是近年来为数不多拍出电影般质感的优质影片。在2020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该片在影迷圈“出尽风头”,口碑、豆瓣评分双赢。导演跟拍数年,纪录完成度相当之高。剪辑、摄影及镜头调度,最出挑,无疑成为影片加分项。最后一个过肩移动长镜头,定格在被摄录“女画家”的画作上,戛然而止,滚出字幕,留下放映厅全场唏嘘。

    于是观众愈加相信:高级的爱,超越肉体,是灵魂般的存在。也从某种意义上,得出一种大胆猜想:艺术家与盗画贼,存有某种共通性。前者,是生活的羁绊,艺术创作的需求;后者,则是空洞精神的寄托,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苦苦索寻与自身的和解、寄托。

    镜头之下,艺术家与盗画贼,完美实现共恰,成为拥有精神共鸣的挚友。那场盗画贼因被理解与温暖接纳,而自发的“哭戏”,是任何虚构影片,都难以捕捉到的最真实生活场景,而由此衍发出的情感共鸣,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底色。

    纵观全片,观众宛若在观看一部“剧情片”,在不断进行的自我否定的混淆、错乱中,与导演共同完成了一场长达100余分钟的生活“偷窥”和“围观”:画家与盗贼,被导演的拍摄手法置于对等地位。镜头语言的克制,传神意境的表达,纪录片美学的极致,都有。

     8 ) 艺术拯救人生

    貌似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基西科娃很厉害,艺术家本质上都是诗人,以赤子之心感受、捕捉常人难以言表的一切。

    看到自己的画像,贝蒂尔先是呆若母鸡,之后失声饮泣,这个段落非常感人:

    一个加入黑帮贩毒、吸毒、令无数亲朋好友失望的瘾君子,突然从画像中看到自己“单纯”、“普通”、“平凡”的一面,看到被他遗忘、丢失的美好和充实,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画中人是他,但又不是他,他想融入画布,与那个熟悉的陌生人合为一体。

    毒瘾缠身的贝蒂尔,因偷车、拒捕发生车祸,身负重伤:

    基西科娃带了一幅新的肖像画去医院探望贝蒂尔,这幅画显示了人物阴郁的一面,举起的双手似在检点不堪回首的过往:

    贝蒂尔致信感谢画家对他的关爱,为他争取到了最好的治疗:

    屁股打了三颗钢钉的他终于可以站起来了,数罪并罚,入狱一年,够轻的。不过,2011年挪威杀人狂布雷维克于特岛大开杀戒,打死77人,打伤96人,也才判了21年。

    监狱条件很好,山清水秀,如同度假:

    健身房设备齐全:

    唯一的体力劳动就是打扫一下卫生:

    对囚犯如此优待,真的有利于他们改过自新和打击犯罪?

    画家向男友解释她与贝蒂尔的关系:

    男友吃醋了:他对你有一种毁灭性的吸引力。

    作品一次次被画廊拒之门外,一大堆账单等着支付,画家掩面而泣:

    工作室欠租15000挪威克朗,不得不打电话向男友求助:

    出狱之后,贝蒂尔致信画家,他现在的生活很好:

    不可思议的是,画家居然找到了自己失窃的《天鹅颂》:

    贝蒂尔帮画家布置画展:

    但,这幅画下落不明:

    贝蒂尔真的吸毒断片,还是有所隐瞒?画家为何把自己的纹身画到贝蒂尔女友的身上?

    贝蒂尔给画家的信,简洁、质朴,和茨维塔耶娃的诗句一样动人心弦:

    我所有的缺陷都在夜里生长
    然后在曝光中死去

    两个破碎的人生,因为艺术获得拯救,堪称完美。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就是影片设计得过于完美,缺少纪录片那种不确定性和粗粝感。

    但是,管它的呢,多灾多难的2020年,人们多么需要童话的抚慰!

     短评

    圣丹斯的Creative storytelling奖,的确。。。通篇是剧情片的手法剪辑,一部部进阶,一层层解释,高潮迭起。这故事剧情片编出来会觉得太假,只因它的确是纪录片而让人信服。一位女画家两幅特别阴郁的画被两个嗑药青年从画廊偷去,不久便被抓住,画家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偷,“因为觉得好看”。后来画家开始画这个小偷,片子是两人的友谊故事,而后发生的事充满了戏剧性。——当时看完觉得太牛B了,心情激动。可后来又无处安放。——另外,映后谈嘉宾是“小偷”,让我有点无法直视。为什么纪录片的映后谈要请片中人物呢?感觉就像是刚偷窥了某人的性爱录像,然后马上见到了真人,还要侃侃而谈。

    7分钟前
    • 力荐

    小偷看到画家给他画的肖像时,突然暴哭。不造为啥,我比他还先哭。不造为啥,那一刻,i totally understand him. understand them.

    9分钟前
    • 小是小非
    • 力荐

    有关黑暗和治愈的故事,被深深打动,画家和偷画贼之间的奇妙际遇,并由此产生了美妙的艺术联结。这段特殊的关系来源于共同的创伤经历,他们都是曾被mistreat的人,因此能够为彼此舔舐伤口。Bertil在第一次看到Barbora画笔下的自己时痛哭,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被认真“看见”。终于被寻回的《天鹅颂》就像每个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从未走远,也需要被正视和铭记,疗愈的最初总是痛苦,因为要直面最糟的自己,熬过去了就是另一番景象,最后一幕很妙,相依偎的两个人超越肉体,达到了灵魂的契合。另外还想感叹的是挪威社会制度的完备,监狱装修得像单人宿舍,有人定期心理辅导,出狱后年近四十的Bertil还是能有机会学习从头开始,还能弥补一切,好的制度应当展现出这样的容错度,这个世界才有可能渐渐向亮处走。

    14分钟前
    • uncannyblue
    • 力荐

    构思非常巧妙。画家拯救了小偷,小偷却变成了她的救赎。小偷手上的疤痕,被画家视为是耶稣受难的刀痕。在挪威当艺术家不如当罪犯过得舒服。人在江湖,不如在风景如画的监狱过得自在。挪威这地方,连小偷、毒贩子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19分钟前
    • 澳洲文化野人
    • 力荐

    友谊是最伟大的救赎。她不是画家,他也不是小偷,他们是人生路上两个玩童,用赤子之心洗刷彼此的阴暗。最后一个镜头太美妙了,居然让人联想到“情迷画色”~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看完后两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当事人以及其他媒体眼中的事件经过。纪录片的“真”让你相信假如爱有天意,而它的“假”也在于剔除了繁杂的细节只为了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7分钟前
    • 劉咳暝
    • 推荐

    挪威的监狱看起来真的很舒适

    32分钟前
    • 叶底藏花
    • 推荐

    容错度高社会,即便吸毒,车祸残疾,几度入狱,但还是能重新开始学护理,当木工,和女校长谈恋爱,住湖景apt。

    35分钟前
    • St. grave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被各路好评搞得期望值太高,看完是有一点小小失望的。片子有意思在于导演的剪辑手法,完全是故事片的路子,而且非常难得是导演跟拍了当事人好几年,于是有了这么一个有些匪夷所思、但又让人有所思的故事。但是也许是离我的生活和理解太远了,我是没办法代入进这种关系中去。如果你真的觉得他们是心灵相通的密友,又很难解释小偷从入狱后就始终联系不上画家了。也许真的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清楚吧。然后最后一个镜头确实很震撼。

    38分钟前
    • zykmilan
    • 还行

    编剧不太行的时侯,纪录片就更加好看了。

    41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2022-06-10经过剪辑的生活过于美好,甚至可以忽略某些尴尬的细节。而美好有时正是因这些被剪裁过的尴尬而决堤。生活永远会继续下去,无论发生了什么。

    45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人跟人交好的机缘真是千奇百怪地可爱。沉迷过死亡、承受过暴力的画家,竟然能在小偷身上看到一朵赤子般的灵魂,这灵魂是单开给她看的,别人谁也触摸不到那些昏黑断片之前曾经明媚的天地。人生真的很奇妙,谁知道一条条岔路交缠,会把自己绕入怎样的状态里。画作太有感染力了,更有感染力的,是画家与模特。前半段比后半段精彩。

    5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当际遇的巧合性成为艺术创作的必然,你都无暇计较失主与小偷磁力般的精神吸引,而是感叹当两个人成为主体和受体时,他们的很多可能早就被社会偷走。超出纪录片体裁,离奇又美好的心灵依附。

    53分钟前
    • HarperDie
    • 推荐

    太传奇了。画家与贼,一个爱与被爱,帮助与被帮助互相切换的故事。当贼看到画家为她画的第一幅画时,哭泣了很久,第一次感觉到被爱被珍惜,冰山融化了。而当看到给他画的第二幅画的时候,却是微笑。他喜欢朋友赠送他的礼物。最后的神结尾。看完这部纪录片,开心了一整天。#HIIFF20 开心

    56分钟前
    • 张劳动
    • 推荐

    期待值太高了,反而不觉得惊艳。一开始起得特别好,过半之后有点泄气,渐渐地就进不去故事里了。纪录片把旁枝末节剪掉,串联了一个关于友谊、关于爱的故事,但我越来越对这种剪辑感到不适,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总有许多意外,努力把纷杂的林林总总编织成一个完整流畅、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

    1小时前
    • toska
    • 还行

    感觉这种事情在北欧发生就很正常,画家和贼相互了解对方,甚至交心程度要超过各自的伴侣,影片最后一幕的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了。

    1小时前
    • touya
    • 还行

    看过留脚印~

    1小时前
    • 丁一
    • 还行

    如果你懂我的艺术,我能看见你的灵魂,那么我们就可以相爱。。2020.9.23 看过 剧情片手法拍纪录片,导演功力了得,两位主角人格很独立,片子结构精彩,镜头很稳,选题绝妙。年度最佳。

    1小时前
    • 龟兹人
    • 力荐

    @ 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MOIDF|一想到摄影机全程在场就感到恶心。不过小偷可太好代了!!!想起一堆北欧人渣,个个都合适

    1小时前
    • Virgil
    • 还行

    最后一幕有点意思。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