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魔镜2015

    魔镜2015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大陆2015

    主演:孙坚,周泓,金恩圣,李彩英 

    导演:帕芬姆·王金达,金成浩,彭发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人工中字

      巴尔的摩

    • HD

      黑暗的反射

    • HD

      重返猛鬼屋

    • HD中字

      女仆机器人

    • HD

      506哨所

    • HD

      水鬼

    • HD

      第九道门

    • HD

      半夜叫你别回头

     剧照

    魔镜2015 剧照 NO.1魔镜2015 剧照 NO.2魔镜2015 剧照 NO.3魔镜2015 剧照 NO.4魔镜2015 剧照 NO.5魔镜2015 剧照 NO.6魔镜2015 剧照 NO.16魔镜2015 剧照 NO.17魔镜2015 剧照 NO.18魔镜2015 剧照 NO.19魔镜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话》骨折女孩侑真(李彩英 饰)百无聊赖待在家中养伤,这天她偶然收到一个镜子的快递,之后通过手机和某个陌生男子聊天。聊兴正酣,她给对方发去一张自己的照片,而对方则回过来一模一样的照片,并声称就在她的身边。  《奶奶》爸爸妈妈赶着去上班,而每天都准时过来照看孙子楠楠的奶奶却没出现。无奈之下,爸爸只得让楠楠待在粉笔画的圈子里不准出去。少顷,没有影子的奶奶来了,领着孙子回到自己家中。  《电影》某剧组正拍摄名为《冥国1932》的鬼片。傲慢的女主角珍妮乱发脾气,财大气粗的制片颐指气使。正式拍摄时,饰演女鬼的女孩允儿声称看到鬼影而吓晕。片场鬼影幢幢,人人胆战心惊。

     长篇影评

     1 ) 《魔镜3D》里的PK:中韩泰恐怖片谁是“鬼王”

     《魔镜3D》真正的前身不是当年那部阿甘导演的不及格恐怖片《魔镜》,而是陈可辛导演首创的恐怖片精英跨地合作短片合集——《三更》。
     本片的 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彭发三位导演分别有“韩国鬼王”、“泰国鬼王”、“香港鬼王”之称。如今三大鬼王在片中聚首,围绕 “魔镜”这个元素,就在本国拍摄,讲述了发生在中、韩、泰三个国家的三则人间怪谈,合作中无形也有了PK的意味。
     三部短片主题不同:电话;奶奶;电影;风格各异:传统恐怖、温情恐怖、恐怖喜剧。看上去三位高手使用的不同剑招,似乎无从比较,但同场竞技间终究流露出三地恐怖片不同的创作力与活力。
     三地鬼王谁最“见鬼”,或许也昭示了三地恐怖片未来的不同的现状与未来。无心插柳之间,一部良心恐怖片《魔镜3D》,竟具有了审视三地恐怖片命运的意味。

                  《手机》:老去的韩式恐怖
     韩国恐怖片,真的老了。
     故事讲述李彩英扮演的女主角,在遭遇车祸腿部受伤之后在家静养。百无聊赖之中,用手机结识了一个谈得来的陌生网友。但故事越来越诡异,有如鬼怪索命一般,终究难逃。
     作为拍摄过《鬼镜》的韩国导演金成浩,为本片带来的是经典的韩国恐怖片范儿:美丽柔弱的妹纸,稀少的台词,现代气息的都市氛围、逐渐收紧的心理惊悚、一惊一乍的音效、血腥重口的场景,以及吓死人不偿命的音效。
     影片主题是韩国恐怖片的标配:看似冤魂索命,实则是精心布局,人心比鬼更恐怖,终究善恶有报,各有善终。甚至影片元素也似曾相识:忽闪忽灭的楼梯灯光、掉落的剪刀、扎入脸颊的玻璃碎片等。
     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曾成就韩国恐怖片的一段盛世风光,但一再的重复也最终令韩国恐怖片陷入停滞,当一个恐怖片类型再找不到新花样吓唬观众的时候,离见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奶奶》:泰式恐怖背后的东方伦理
     三个故事中最有味道的,还是《奶奶》。
     祖孙之间的生活原本平静,慈祥的奶奶总是对孙子百般呵护,但平静的生活中却总有些奇怪的地方。有一天,奶奶去世了,孙子再次失踪,真相才就此揭开……
     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拍摄的本片,令人无法不联想起《三更》中陈可辛导演的段落——《回家》。长镜头、慢节奏和留白,再配以演员的安静表演和后期音效,一个原本平淡的故事逐渐揪心,惊悚气氛和不安感如水般渗入观众心里,直到恐怖达到最高峰,故事突然急转直下,道出老一辈的情比金坚与物质社会的子欲养而亲不在,万般恐怖,终究深情。
     《奶奶》中当然有泰国恐怖片常见的那套东西,比如祖孙戏,可是却在过往沉珂中另见乾坤。泰国恐怖片,果然还有板斧没有用完。

               《电影》:恐怖+喜剧的非传统华语恐怖片
     最有惊喜的,是《电影》。原来彭发还可以拍出这么好玩的恐怖片。
     在拍摄一部民国题材惊悚片的片场中,男主角上厕所的时候碰到鬼,随后女二突然鬼上身,男女主角吓到飙泪,还要跟女二对戏,结果影片成片的惊悚效果出奇地好,还拿到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一则脑洞大开的片场宫心计,拿国产惊悚片常见的山寨大开玩笑,顺便自黑一把片场苦逼史,30分钟讲尽片场花絮、电影圈潜规则以及片场闹鬼等多种元素,拿惊悚当笑料奇招尽出,恐怖与喜剧相结合的戏中戏尽显妙趣横生,令人笑到飙泪又细思极恐。
     这一次的彭发实在令人惊喜,过往的恐怖片板斧弃之不用,拍出一部喜剧版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实在是为华语恐怖片争一口气。

                 谁最恐怖不重要,恐怖片的未来才重要
      若要笔者排出心中的1、2、3,固然是《奶奶》赢过《电影》,《手机》较弱。但观众自有心中选择。总体而言,三部短片可谓各擅其场,素质远胜近年来在中国大银幕上出现的恐怖片。
        亚洲恐怖片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日式恐怖片式微之下,韩国恐怖片崛起又衰落,泰国恐怖片一度凭借泰式风味后来居上,却也渐渐堙没,华语恐怖片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许久未见佳作,今日的同台较量,与其说是王者争锋,不如说更多是伤感。
     实际上,谁赢谁输不重要,三部短片的较量更不能代表三国恐怖片的水准与未来,但以窥见豹,终究能够看出三国恐怖片的气运。
     近几年恐怖片类型有势微迹象,新片层出,影片质量本身并无突飞猛进。尤其是在吓人技巧方面可谓停滞不前,但《魔镜3D》三方竞技之下,竟有带出些许新意,或许,这种跨地合拍片真如武林高手的切磋较量一样,能够带出武功新境也未可知。
     无论如何,尽管人人说怕见鬼,但能让观众吓到见鬼的恐怖片才有看头。《魔镜3D》的诚意在于够吓人,这种能够在电影院把观众吓住的恐怖片如果再多一些,恐怖片的未来自然也就不会“见鬼”了。

     2 ) 为何人们总是怕面对镜子?

    谈恐怖片之前,我们不如先来聊聊“恐怖”的本源——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这种负面情绪比高兴、快乐以及幸福这些正向情绪来的更为原始和久远。

    不光是人类,动物乃至植物,只要是生命体,生存压力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比如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就会收缩,这是一种出自生存本能恐惧而演化的自卫机制,人类在进化到生物链顶端之后这种机制也没能高级许多,容嬷嬷扔个茶杯掏出银针,紫薇格格就缩在角落哭天抢地,说白了就是一株人体含羞草。

    具体到微观层面,人体在遇到刺激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即我们常说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种微生理活动,其实就是很多人都患有的“密集恐惧症”的本源,看到莲蓬乳、空手指或者其他密密麻麻的东西,心理强大者都会头皮发麻,脆弱一点的别说看图片,就连听到网络上有关芝麻女孩的段子都会晕过去。

    这种恐惧感是现代人从祖先身上继承下的毛病。远在石器时代甚至之前的人类常常饥不择食,拿到什么吃什么,不仅吃出毛病,还经常吃进虫子,当感觉不适的时候原始人呕吐后发现一摊食糜里蠕动的虫子,就自然把虫子和疾病死亡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本能的恐惧。所以当他们看到虫子从洞里爬出,或者虫子爬满手臂的时候,都不自觉的让大脑告诉我们的皮肤,锁紧一切毛孔,不能让虫子钻进去,鸡皮疙瘩就这样出现了。

    和密集恐惧类似的,人类早在发明镜子之前,就对一切可以反映自我的事物(例如水面)产生出相同的心理情绪。但是和虫子爬这类百分百负情绪相比,探究自我的好奇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自恋,让照镜子这一行为混杂了太多的因素,也让恐惧感的解释变得复杂起来。

    而恐怖片正是利用了这种复杂的恐惧情绪,不断翻着花样用镜子制造出恐怖的意象。这类套路,在经典恐怖电影《闪灵》里就通过镜头调度运用的十分娴熟,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里闪着雪花点的电视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镜面体。但不管如何,镜子在恐怖片里的作用,就是构建一种心理层面的解离,镜子外的真实世界和镜子里的幻想世界,哪怕隔着只有零点几毫米的水银镀膜,也足够脑洞大开的人们在自己的头脑里塞入成千上万的厉鬼。

    所以一旦想明白了,刚开始叫我去看《魔镜》,我是拒绝的。

    一是因为和镜子有关的恐怖桥段都已经被前人嚼烂,不光是镜子,托恐怖片的福,顺带着被玩坏的还有厕所、床板、天花板、水龙头、楼梯间、电梯门等等;二是因为某局高举孔夫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口号,新中国之后,中国不光没有了妓女,还可以高兴地大喊“师傅,妖精都被俺老孙一金箍棒消灭光啦!”,没有妖精没有鬼,只有神经病的中国鬼片也算是社会主义的另一大特色。

    在这套无神论的逻辑下,中国恐怖电影何止是带着脚镣跳舞,甚至是只允许用脚趾头跳舞。所有的谜题,不管是否已经扯出了银河系,都要以符合《走近科学》的精神自圆其说,以至于中国大部分的恐怖电影创作者已经放弃了治疗,他们不仅自己放弃治疗,也顺带着用脚趾头拍出无数烂片,白面红眼长发,只要有这个就是鬼片。所以现在你要是看到从电影院冲出的旷男怨女大骂“这是什么个鬼电影?!”那么你不用检查票根就能基本断定他们刚才看的真的可能就是部“鬼”电影。

    再加上圈钱的行业心态以及五毛特效,民众对于中国恐怖电影产生了集体不信任,当电影院破败厕所闪烁的荧光灯管都比电影本身还要恐怖的时候,恐怖电影的集体慢性死亡倒计时已经在我们的耳畔敲响。

    正是在这种零期待的心态下,《魔镜》反倒是出乎意料变得有意思。故事拼盘的封装形式以及三段立意表现各异的叙述,像一剂肾上腺素打在了中国恐怖电影疲软已久的腰上,让观众波澜不惊已然冷漠到成为一条直线的内心出现了些许的跳动。

    从结构上说,《魔镜》韩泰中的三个故事先天避免了鬼片常见的没情节音乐凑的毛病。为了撑满电影时长的及格线,很多导演在剪辑室里只能逼良为娼,用大量毫无价值的镜头为投资方注水,以至于原本应该精瘦洗练的鬼片节奏,出场后都变成了浮肿的“猪头”。

    韩方的《手机》,是三个段落里最接近传统表现手法的鬼片,受佛家影响深远,做坏事遭报应的因果论,在东方人的眼里是一条世界准则。酒后驾车闯祸的美少女见死不救,被厉鬼缠身,最后在“罪有应得”的伦理批判下坠楼身亡,为了符合国情,《手机》里的“鬼”只是心中有鬼,导演最后还是强行把这个故事拉回到悬疑推理的现实世界,虽可以理解这份无奈,但无奈也正是如此,导致原本细思极恐的气氛最终像泄了气的皮球,成为整部电影中最弱的一个章节。

    泰方的《奶奶》并没有重复这种一惊一乍式的鬼片套路,虽然有真鬼降临,但却是整部电影中最温情的段落,和《手机》里劝人向善的落脚点不同,《奶奶》以一种缓慢的节奏讲述了一家三代之间人鬼情未了的故事,不带有批判目的性的散文结构,塑造出一股带着温度的恐怖气氛。遗憾的是,受限于时长的禁锢,整个故事没有展开完整,人物形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停在了直指人心的最后一厘米处。

    而最令人惊喜的则是中方出品的《电影》段落,这里的“惊喜”就是字面意思,既有猛鬼之惊,也有戏谑之喜。可以说这段戏中戏的鬼故事,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鬼片,一个拍《冥国1932》的剧组在资金紧张、演员耍大牌的多种矛盾中遭遇灵异事件的小故事,却在自嘲自黑的喜剧中嵌入恐怖元素,达到了难得完整、合理的程度。这种笑一阵,吓一下的模式,不刻意吊胃口,让观众在保持轻松心态的同时还能接受心理锻炼,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未来国产恐怖片应当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

    对于很多不敢看鬼片的朋友而言,《魔镜》差不多是近期可见的唯一一部可以拿来观影入门的作品。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恐怖片中一再强调强化的心理暗示,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难免的影响,《魔镜》里反复出现的关键道具——镜子,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让你想太多的恐惧源头。

    接近凌晨,走出影院,夜已深沉。我坐在驾驶座位上,总是不自觉地幻想后视镜倒映的后排座位会突然冒出什么人影,于是我颤颤巍巍摇下车窗,放大音量,借着城市的灯火给自己壮胆。

    但是当车轮缓缓压入小区的阴暗道路,四周只有夜凉如水浸泡下的黑暗,最让人恐惧害怕、最让人无法愿面对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没!有!车!位!了!

     3 ) 天黑,请睁眼

           月黑风高夜,每当影片中诡异的音乐响起,镜头缓慢推进,毛骨悚然的你双眼紧闭等待死神的最后审判,此时你希望睁开眼后看见的是一个心理扭曲的人?还是一个面部狰狞的鬼?

     

        中泰韩三国导演合拍电影《魔镜3D》于9月25日正式上映,本片讲述了三个由“魔镜”引发的恐怖故事,给中秋国庆黄金档刮来了一阵不一样的小清风,虽然它冷飕飕。自《孤岛惊魂》大卖后,中国上映的恐怖片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狂奔——“人吓人,吓死人”,这一趋势的产生除了广电总局近期颁布的禁令“建国之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的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赚钱。中国情侣的强烈需求,才给了中国鬼片市场如此强的生命力,以平均一月两部的速度陆续上映。如果把惊悚片和鬼片看做一个整体,大致可以分为欧美风和东南亚风两种类型,而电影《魔镜3D》是由传统惊悚风格的香港导演彭发、韩式悬疑的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有着“泰式暗魔”之称的Pakphum Wongjinda联合拍摄,三人足以撑起东南亚鬼片界半壁江山,并称要向15年前骇破天际的经典鬼片《古镜奇谈》致敬,让鬼迷们万分期待。但是期待越大,往往失望越大,痛并快乐着也许代表了鬼迷们的心声。

        《魔镜3D》以一面古镜作为线索分成“电话”、“奶奶”、“电影”三段式故事的独立方式,由三位导演分别指导,风格鲜明,情节清晰。如果以上这句话无法让您抓住影片的精髓,那我们换一种说法:这部电影由三部关于古镜的微电影组成,讲述了“不善良的的女孩因为玩微信害死了自己”、“奶奶和爷爷去世后依然关心孙子”、“导演拍鬼片遇鬼”的三个故事,画风分离,情节简单,如果您觉得观影过程全程无尿点,那是因为影片很短不需要跑厕所。

        客观来说,三位导演的个人实力都不容小觑,韩国导演金成浩成名作《恐怖故事》、《照出冤灵》实属佳作,建筑学高材生出生的他对镜头中空间设计、造型搭配以及光线的调用都发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魔镜》也多次运用。如“电话”片段中利用楼梯间的立体递进的长方体形状,通过逐层熄灭楼道灯光营造出形似“棺材”的独立空间向主角逼近的紧张气氛,以及利用视觉延伸效果塑造的楼道也有相同效果,对于光影的运用堪称炉火纯青。但是和很多密室杀人案相同的一点是在这个片段中设置人杀人,少了鬼的神秘色彩,却又不给出严密的逻辑,硬生生塞给你一个结果。
        而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在故事的塑造中消除了逻辑的漏洞,故事相对流畅,而且无论是画面色彩还是镜头调度上都展现了泰国电影特色和当地的人文风情。可是,导演好像忘了自己是在拍鬼片而不是呼吁年轻人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亲情片,观众都已经准备好了尖叫,导演却说到此为止,生生噎在了喉咙里。
        最后一段“电影”由香港导演彭发创作,其代表作《见鬼》曾把李心洁送上影后的位置,后期来到泰国专攻恐怖片拍摄,技术上的成熟和个人创造力都毋庸置疑。彭发在《魔镜》的第三段中运用了戏中戏的结构模式:扮演鬼的女孩被鬼上身,反转做得水到渠成,通过泰语台词的出现与上一个片段“奶奶”呼应,也算是保持了影片相对完整性。影片吓人场面不算出彩,反而有刻意搞笑的成分,沿用了近期泰国分段式恐怖片中比较流行的模式:在几个纯粹惊悚的小故事之中,穿插一个由惊悚和搞笑组成的故事用来活跃气氛。不知是因为面对恐怖片创作行业的整体低迷势态还是对上映审查制度的不满,彭发采取了黑色幽默以自嘲,对制片人、演员对导演的创作限制进行了讽刺,并且借外国影片人之口说出“影片很好,无处不在的镜面很有恐怖气氛,符合巴赞的形式主义。”无论影片惊悚效果如何,彭发总归没有让我们失望,他超越了十五年前《古镜奇谈》的“伪灵异”,向审查制度证明真的“有鬼”,其中诸多没有解释清楚的漏洞也就此释怀了,这在中国恐怖片市场里实在难得。

        观众愿意支付高达80元的3D电影票价是为了享受“贞子爬出大屏幕”的快感,但得到的却是室内设计的三维效果图时不要生气,看看三位导演之前的作品你就会知道,挡住“贞子”爬出来的不是他们的才华,而是那堵“无形的墙”。且相信一分钱一分货——港囧虽已破亿,泰囧成功不再,如果你看完前者感觉受了伤害,《魔镜3D》给你真挚的善良与亲情。

        天黑了,请睁眼。

     4 ) 国产恐怖片任重道远

    作为一个资深的恐怖电影迷,其实在每次电影院上映恐怖片的时候都是充满期待的,但每次花钱去电影院看完就后悔,然后周而复始。我不是在宣扬什么爱国热情,我支持国产恐怖片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好看,而是希望国产恐怖片能拍出自己的特色。
    纵观日韩泰三国恐怖片的发展也是从开始的不知觉也,到最后升华的过程,但人家高明在人家更关注的是剧情本身的吸引程度,而不是整天想着打噱头捞钱,捞钱其实也没关系,下面把电影拍好啊,选好剧本啊!但……
    说回《魔镜3D》本身,叫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勉强,因为这三个故事对于镜子来说只是个道具罢了,并没有像原版的《魔镜》那样作为电影的主线。
    其次,这部电影所谓集结三大鬼王(其实所谓的三大鬼王我个人觉得不恰当,我认为的三大鬼王是泰国的Tanit.Jitnukul,拍摄过《恶魔的艺术》系列;韩国的安兵基,拍摄过《突然有一天》系列,但后来来到大陆拍摄《笔仙》也难逃吐槽命运;香港的邱礼涛,拍摄过《阴阳路》系列最早的7部)的宣传,其实最终是大陆恐怖片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虽然三个故事都不是能决定让人觉得恐怖,但对于配乐、气氛营造、悬疑设置等的运用来说,韩国和泰国的导演确实比大陆的那个故事好看太多了,大陆演员对香港搞笑片的节奏把控非常差,演技显得很造作。

     5 ) 《奶奶》是温情片吗?伪装成温情片的《奶奶》

    看了好多影评,都在说《奶奶》是温情片,偶尔有一点儿说恐怖的也只是在老张问孩子:谁带你来的呀?的时候,孩子指了指空无一人的身后。

    本来刚看完的时候,觉得真是一部温情片,但是后来细想了想,很多细节根本没法解释;比如最后一幕孩子又拿起了钱(有人会说老两口放不下孙子),再比如孩子本来不会说话,奶奶死了后又会说话了。

    再结合一些细节,1.老张把糕点给孩子吃的时候,说了句:这孩子,只跟奶奶亲。奶奶呢,则是一脸慈爱的说:是啊。2. 一般人是不会看到鬼魂的,但是奶奶死后孩子看到了她并和她回了奶奶家。3. 父母一路追孩子到奶奶家时,孩子严厉的说了句:你们回去。4.奶奶病态的爱着爷爷 5.镜子的功能是附身。6.结局时候导演放的音乐很不温情。

    所以,我有了以下结论。

    孩子,其实就是一直附身着的爷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只爱奶奶,解释了他为什么能看到死去的奶奶,为什么可以拿着爷爷棺材里的钱买东西。

    至于结局,孩子又拿起了一张钱,镜子里面却映出的是爷爷和奶奶的身影;结合奶奶刚死的时候孩子不会说话,到了奶奶家突然会说话并且语气严厉则可以推测出

    孩子被爷爷和奶奶同时附身了。

     6 ) 分段式,有真鬼作祟(强烈推荐第二个故事)

    文/梦见乌鸦 别看华语电影恐怖惊悚电影市场那么惨淡和粗糙,但之前对这部《魔镜3D》还是比较期待。并不是因为《魔镜》这个还算是知名的IP,而是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这是一部我比较心水的分段式恐怖片;其二来自中韩泰三国的知名恐怖片导演一同完成了这部电影,从外表上看,似乎与国内那些不入流的伪灵异片电影划清界限。但该片的预告片效果又是那么烂,让人吐槽,加之该片档期飘忽,从最初的7月末,再到后来的8月中,最后9月底,然后又提档到现在的9月25日。让人感觉这部电影没什么底气,如果真得是一部优质恐怖片你跑个什么劲啊。

    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这部电影,总体评价,作为一个恐怖片粉丝来说,这不是一部惊喜的作品,但针对国内市场而言,《魔镜》绝对称得上是良心之作(但为什么宣传物料那么烂,又没什么底气呢),具体效果如何,如下分解。 首先来说,这部电影不推荐恐怖片粉丝去看,因为只要你喜欢恐怖片且有所阅历,基本都能看出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是抄的,只有第二故事好看,且个人很喜欢,但为一个短片去看电影实在不值当。不过如果你平时不怎么看恐怖片,这部《魔镜》倒是可以看看。

    闲话审查与片名《魔镜》

    分析该片之前,还要插一句,众所周知,国内恐怖片由于审查制度而言,是不能出现鬼的,所以如今有那么多的伪灵异。但对于那些来自国外的电影该如何判定呢?标准又在哪里?

    《魔镜》从出品方来看,是国内作品,也是拿了龙标的,但其中有两个故事确实是两个外国导演拍得外国故事,算是进口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作合拍片。那么审查制度对于这部在国内公映,但其中又有外国出品方的恐怖片该如何判定?

    明确要指出的是,这部三段式作品其中确有一部鬼片,是真正的鬼片。那么审查制度对这种如“俄罗斯套娃”一般的作品,国内出品套国外制作的电影,难道不适用吗? 当然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一部纯正的鬼片还是非常爽快,但就是想知道标准在哪里?为什么有的国内恐怖片编导绞尽脑汁要回避审查,导致电影效果乏善可陈。

    这样一部作品,其中一个故事却明目张胆的大走灵异路线,这是何故,审查标准在哪里?难道是为了显示他国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而突出自身的优越感吗?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只是有感而发。(据说该片档期迟迟未定就是由于片中的灵异太过于暴露导致审查不过,但总体感觉像是片方营销的噱头,作为营销狗,这点小伎俩还是了解滴) 还要说下电影的片名,《魔镜》,来源于上世纪1999年阿甘导演的那部同名作品,电影出品方是香港,后来内地公映换了个名字叫做《古镜怪谈》,当时网罗了谢霆锋、林心如、徐帆等两岸当红明星。

    一块古董梳妆台引发三个不同年代的恐怖故事,虽说作为引进内地的作品,没有出现鬼怪,但恐怖气氛做的很棒。但那部《魔镜》最大的意义还在于,为适应内地审查制度,而玩的“人扮鬼+精神分裂”噱头来掩盖灵异,该片是第一部!对于这部小时候看得恐怖片也不知道爱也好还是恨也好,一部电影开了一个内地国产恐怖烂片的大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分段式恐怖片的优势

    而这部《魔镜3D》,还是阿甘(刘晓光)担任制片,在这个IP满天飞的时代,本片也是赶上了“IP热”。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三段式故事中,除了第一个镜子是重要道具外,其余两个故事跟镜子关系不大,另外《魔镜》这名字总让人想起了白雪公主,不知道的还以为童话片,这是个问题。而关于本片的三段式无可厚非。

    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恐怖片模式,因为恐怖片本来就是一个被玩烂了的题材,吓人噱头就那么三板斧,90分钟的片长讲一个故事有时候真的找不到太多情节和噱头来支撑,反而这种如市井传说的小故事短小精悍,就像听鬼故事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拍得好了还能拍出更深的内涵和新意,比如本片中的第二个故事。 本片的三段式跟老版一块镜子串起来三个年代不同的故事不一样,后者是一条主线上的三段式,本片三个故事之间并无联系。分别来自三个国家,跟当年的《三更》系列和《黑夜》倒是很像。有意思的是,当年的老版《魔镜》没有鬼,且开创了“伪灵异”的先河,这部《魔镜》这多年之后倒是真正的出现了鬼,会不会再开一个潮流呢?此乃后话。 下面来看三个小故事,各有所长,且没有剧透。来自三国三位导演,有两个共同点,除了都是各自国家比较著名的恐怖片导演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他们的作品分别都被好莱坞翻拍过。

    《电话》:亏心事后鬼敲门

    本片的导演是韩国导演金成浩,国内可能不太了解这位。他也是老牌恐怖片导演了,最出名的电影就是《照出凶灵》,后来这部电影被好莱坞买下版权,拍了一部电影叫做《鬼镜》,鲍小强主演,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看来金成浩还是对镜子题材鬼片很有见地。 《电话》是三片中与镜子联系最紧密的,故事很像泰国鬼片《死神十字路口》中的第一个故事《寂寞》,节奏完全一致,但主题是相反,后者一段阴差阳错的缘分,本片则是亏心事后鬼叫门。

    大部分时间描写宅女发短信吊凯子,叙事平铺,节奏很慢,但循序渐进的恐怖片做得相当出色,后半部分才有点骇人的成分,最后女孩在黑暗中的摸索才是本片最为恐怖的地方。也许这是铺垫故事的一个方式,由浅入深的恐怖真正的恐怖。 结尾的闪回让我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且这个自圆其说的故事并无牵强,收尾不错。

    《奶奶》:阴阳相隔难耐亲情无界

    本片的导演是泰国的Pakphum Wongjinda,名字一堆英文叫不出来,但作品各个有名,《凶间疑影》、《骇人手机》,还有那部著名的《13骇人游戏》,同样也被好莱坞翻拍过。这部《奶奶》是三段式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唯一一部鬼片,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玩灵异! 一个不会说话只会“yaya”的小男孩,父母工作在外,只能由奶奶照顾,由此产生的灵异亲情故事。电影前半段循序渐进的渲染了祖孙情以及父母的冷漠,后半段奶奶意外故去,从而进入了恐怖的漩涡。电影没有一惊一乍的惊吓,却有那种令人背后发凉的感觉。

    比如小孩一个人独自穿越车流湍急(其中路面还有为车祸死亡人描出的白痕,这个细节大赞),去小卖铺买吃的,被问之谁带你过的马路?小孩指了指空无一人的身边。这就是让人感受到恐怖的地方。尽管小孩不会说话,但谁都知道这是“奶奶”带着孩子来的。

    但仔细想来,在惊悚之余体会到了温暖。电影中的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特例,更是一个代表,本是一部纯正的鬼片,结尾处峰回路转,说鬼的同时也让人体会到了阴阳两隔的那种亲情。 结尾镜中的噱头明确了电影灵异的气质,这不仅仅是一部鬼片,他用了短短几分钟便说尽了三代人的真情,让人想起了叶伟信《回转寿尸》中最后一个大亮的故事《最后的晚餐》。 还需说一下,那个只会说“yaya”的小男孩,在泰语中,奶奶的发音好像是“kunya”,有没有“yaya”这个叫法也不太清楚,希望懂泰语的朋友给科普一下。

    《剧组》:片场惊魂玩搞笑

    最后一个故事的导演是彭发,关于此人不再赘述。只是说说这个故事。

    整体《魔镜》这部电影的风格沿用了近期泰国分段式恐怖片中比较流行的模式,在几个纯粹惊悚的小故事之中,穿插一个由惊悚和搞笑组成的故事用来活跃气氛,就像高英培相声里那段《哭四出》一样,连续相同题材和风格的故事堆在一起看多了难免让人厌倦,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出来活跃一下气氛。 本片有点像《鬼5虐》最后一个故事《片场惊魂》,都是在讲一个拍鬼片的剧组,进而遭遇亦幻亦真的灵异现象。这是一部无厘头作品,吓人场面不算出彩,但笑料极为丰富,光是看片中几个倒霉蛋“遇鬼”后洋相百出就能让观众忘记了这一部恐怖片,比如剧组成员听闻从胯下看对方能够看出对方是不是鬼,随后在拍摄时的形体各异让人笑掉大牙。

    虽说电影里情节东拼西凑,可是整体上来说,这部无厘头的作品还是在这部电影中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导演彭发还自黑了一次,这与《片场惊魂》中那位导演恶搞自己的前作《鬼影》《连体阴》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体而言,这部《魔镜》在整体新意不大的情况下,用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故事完成了一部电影,在国内市场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同时电影的质感不错,尤其是第二故事非常好,电影这四颗星全是为这个故事打的,其他两个一般,且有雷同减一星。如今的恐怖片,故事很难在90分钟片长中寻找出更多的突破点,不如分开各个击破,这也就是如今分段式恐怖片越来越吃香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段式,每个故事必须要做到风格迥异,否则单一模式下同样的风格,就会让人吃腻。

     7 ) 魔镜3D

    15年看的

    ·

    故事一共三个单元

    第一个故事

    女主因下肢骨折 而待在家中疗养。一日,她收到了一件莫名其妙的快递,打开是一面镜子。她好饿网友聊天,网友称就在她身后……女主后来演了瑜伽学院二的女主

    第二个故事

    好像是讲亲情的,但有些恐怖细节……

    第三个故事

    男女主在拍摄现场拍戏,(好像是女主因为什么无法正常拍戏了) 最后为了拍摄效果只得拿面具套头 然后后期制作…最后的成片很好…结果,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短评

    其实还不错

    2分钟前
    • 申由己
    • 还行

    有真鬼作祟。强烈推荐第二个故事:孤芳不自赏,表演者:杨天霸东霸tua!

    6分钟前
    • 花花
    • 力荐

    泰国>韩国>某国

    11分钟前
    • 凸肚
    • 还行

    竟然是彭氏近年来最强作

    1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如果没有抄袭的话,我能给四颗星!

    18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第一段有点恐怖 第二段温情 第三个搞笑。在影院能看到真鬼还是挺开心的。给个及格分吧

    23分钟前
    • 韩红前男友
    • 还行

    😎魔镜魔镜,我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人么!

    24分钟前
    • 白竹
    • 还行

    韩国的最好最为深刻,泰国的感觉烂,中国的有点意思。

    26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第三个故事特别好笑,笑翻全场!觉得孙坚很萌。

    31分钟前
    • 吃饱了撑着做俯卧撑
    • 还行

    一邊寫稿子一邊看完的,第一個故事copy泰國那個「寂寞」,第三個故事copy「鬼5虐」。最搞笑的就是最后一個故事了,完全都是喜劇片。各位如果覺得能在國內看到這樣的鬼片就很知足,就好像廣電總局大發慈悲一樣,心裡就得到滿足了。。。只好說你們奴性咯。。。

    35分钟前
    • 很差

    第一次在电影院感受了下恐怖片,效果还不错,不过,这坑爹的3D真的有必要?感觉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戴上眼镜更清楚一点。三个故事,第一个第二个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也没啥意思,到是最后一个故事《电影》笑翻全场,还带点恐惧,算是值回一点票价

    40分钟前
    • 杰西
    • 还行

    放国产恐怖片里还可以了,记得小时候看古镜怪谈,林心如照着照着镜子头掉了,心理阴影面积至今存在,如今冲着这个ip去电影院看2015年魔镜,比想象中好,尤其是泰国故事奶奶,论恐怖程度韩国大于泰国大于中国,论质量泰国大于韩国大于中国。

    41分钟前
    • 睡在巴西旁边
    • 还行

    第一个故事照抄泰国的那个,而且还没有泰国那个拍得好,太没有诚意。第二故事从环境上来说,就非常的完整,有几个全景镜头很有意思,是一个不错的部分。第三个故事,借用这么特殊的戏剧形式,仍旧只是拍成这样,就是玩乐。

    43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第三个故事好萌!

    48分钟前
    • Picapica
    • 力荐

    没有新意,而且韩国和泰国那两段还强行中文配音,非常出戏

    49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较差

    做成3D这点最惊悚!

    51分钟前
    • 很差

    我觉得你们也别要求太多 要知道这部是国产恐怖片唯一一部有鬼真实存在的了!细讲的话,第一部翻拍的泰国片,第二部有点港式诡异的温情,第三部就是闹着玩,孙坚一秒韩子生上身直到那一句:我视奸(是坚)。

    56分钟前
    • 冷淡鸡。
    • 还行

    这应当是华语院线里一部里程碑的作品,因为沾了合拍项目的光,电影出现以及默认了鬼的存在,也是活久见系列!可惜三部短片整体素质都不高,韩国的像学生毕业作品,泰国的勉强还能称之为电影,第三部天朝的根本就是网络剧,而且是属于已经玩烂了的反转梗,毫无惊喜

    59分钟前
    • 邹逊
    • 很差

    三个故事都是合格的成熟的桥段,国产电影都能保持这个水准的话,还是可以一看的。

    60分钟前
    • 木水
    • 还行

    国产院线恐怖片正常发挥,没啥好说的。第3单元的“片场闹鬼”明显是本土化改编《鬼乱5》,《了不起的夜晚》从这里“借鉴”的痕迹更加明显(制片人夹带私货、卫生间借纸撞鬼、导演结局反转)

    1小时前
    • 牛奶很忙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