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泰国剧 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评分:
    0.0很差

    分类:泰国剧新加坡1984

    主演:黄文永,钱治钢,向云,陈澍承 

    导演:赖水清 

    猜你喜欢

     剧照

    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1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2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3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4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5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6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16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17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18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19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20年,新加坡仍是英国殖民地,眼看发展潜能优厚,吸引了不少中国过番客南来。何阿水(黄文永饰演)与同乡阿发、田生南来后在三巴旺一个树胶园工作。胶园工作苦、管工胡德(钱治钢饰演)还恣意扣除他们的薪水。一天,阿发被洋人的马车撞倒,阿水向老板求救却不得要领。阿发最后伤重死去,临死前拜托阿水照顾他那即将南来的未婚妻阿梅(向云饰演)。举目无亲的阿梅在阿水等人的帮助下,在胶园住了下来。胡德早就觊觎阿梅的美色,“好事”屡次被阿水破坏。大炮便散布谣言,以致两人的关系引起胶工的闲言闲语。最后阿梅被迫离开胶园,到庄元和医生(陈澍承饰演)的药房帮忙。在田生的鼓动下,胶工向老板交涉要求提高工资,结果整批胶工遭开除。阿水等只好搬到“咕喱间”住,替人拉车过活,一些人受不了工作的劳累,借助抽鸦片麻醉自己。阿水与阿梅日久生情,终于突破世俗观念共结连理。婚后,阿水在工厂当管工。一次,英殖民政府要在岛上建军事基地,阿水有感英军的军火会威胁岛民的安全,还带领工人示威反对入口军火。一天,在陪伴身怀六甲的阿梅访友途中,阿水遭来报复的胡德埋伏,伤重而死。阿梅负伤跑到友人家中,产下孩子后咽下最后一口气…这部剧集也让文永和向云奠定第一代阿哥、阿姐的地位。同名主题曲:人世间曾有多少离合悲欢,生命中曾有几许无奈沧桑,雾起在南方 ,雾落在南方,朝阳可曾藏心坎……过去的记忆你是否已经遗忘,祖先的流离可曾使你惆怅,雾起在南方, 雾落在南方,重重迷雾锁南洋……

     长篇影评

     1 ) 这才是真相,支持JAS《天长地久》的都来看看吧,原文转自【黄佟佟博客】

    这个不是我写的,因为不会看这个电影。也没法给它写评。。。
    只是这个事情很让人气愤。

    不就是欺负一个不算太知名的作者吗?要是某匪,某溪,某漫,你敢吗你敢吗?




    --------------------------------------------------------------------------------------
    前几个月吧,我在JAS的JJ专栏里看到她的小说《天长地久》被改编成电影“80后”,

    这消息让我觉得很开心,毕竟这文章我当时很喜欢的,而且看到自己喜欢的作者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很开心

    我当时还很奇怪为什么名字什么都改了,而且剧情被改的也很狗血~

    说实话,这种电影,如果不是因为JAS我根本就不会去电影院看,

    今天有人发了一个博客给我看,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无耻的人~

    多的不说了,大家有时间的就把下面这篇博文看完吧~


    --------------------------------------------------------------------------------


    一桩知名影视人如何欺负写手的真事儿

    (2010-08-09 22:17:17)
      
    JAS是我的老朋友,
    她为人良善和气,
    当年她写的小说在网上连载,我还去捧场,
    后来听说卖了版权还特别为她高兴,
    现在,这部电影出来了,
    故事却莫名其妙成 别人的作品,
    我觉得这个事儿很有意思,
    特别是这位李小姐说的话,
    极具代表性,非常有意思,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不得不用红字标出来,
    以显示笑点。
      
    如果用知音的手法来说,就是
    知名影视人两头蒙人
    版权到底是谁的?
      
     以下是JAS对这件事的说明,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对一个作者来说,
    我能体会她的心情,
    我觉得今天JAS能被人欺负成这样,
    明天我们谁都可以被欺负成这样,
    所以,一定要维权到底——
    关于电影八零后和我的小说《天长地久》的一些说明
    JAS
      
      
    2005年9月30日,历经一年半,我同时在晋江和后花园贴上了《天长地久》的最后一章,完结我生平第一个长篇小说。
    2005年12月6日,我在后花园收到一个短消息,内容如下:
    “JAS,冒昧打扰你。我很喜欢你的小说《天长地久》,有意和你探讨把它改成电影剧本的可能性。我在北京,手机:135818。。。。。.如果你在外地,可否给我一个电话,我给你打过去聊聊。谢谢。赏心”
    12月7日晚上十点多,我们打通了电话,这位叫赏心的ID告诉我,她叫李芳芳,从纽约读电影导演回来,在找小说改剧本,想把《天长地久》改成剧本拍电影。我和她聊着,心下并不相信这件事,这是我的第一个长篇,我写得很用心,但是,我不认为它很好,而且,拍电影,这对于一个只在《女友》《希望》《都市快报》发表中短篇的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远太不切实际的梦想,它甚至还没有出版。
    但是她告诉我,她是《十七岁不哭》的作者和编剧。这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但它的名气我知道。
    再经过几次的电话和网上的查找,我渐渐地相信了她,这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在后花园有其它资深ID见过她,而当时在后花园呆着的人,对于我来说,从来都觉得有不一样的情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赞美了小说的其中一个情节,而这个情节是我精心设计,但是追看《天长地久》的上万个留言中没有人注意到。
    2006年1月,她寄给我两个剧本,让我观摩,想让我自己改《天长地久》,因为是年初我很忙,就一直没有改,2月,她说她自己改,因为要赶时间来不及。
    2006年5月,合同样稿确定,5月17日,纸质合同签订。按合同约定,预付的小部分定金到账,余款于电影开拍前付清。
    在这个过程中,李芳芳要求我尽我所能,把网上关于《天长地久》的转载都删掉,并且最好把晋江专栏上的也删掉。并且请把要拍电影这件事保密,理由是,怕别人抢。我虽然觉得不以为然,但仍然发了几十封EMAIL给各个转载的网站,删掉大部分后,锁掉了晋江专栏上的《天长地久》,这个举动导致晋江的读者频频追问是否要出版了。我没有作任何答复。
    关于出版,李芳芳曾向我描绘了动人的前景,说,她一定会拍一部特别特别好的片子,会请章子怡来演女主角。然后她对我说,你别给别人出版,我来帮你出版,我出《十七岁不哭》认识好多编辑,到时候,书和电影一起出来,会很轰动。我们双赢。你要配合我,不要随便给那些小公司出版,我会给你争取到很高的版税。
    相信这个前景令大部分作者心动,不得不说,我也曾经怦然心动过。作为一个作者,当然希望自己写的书出版,希望有很多很多人看。所以,我拒绝了几个出版公司的出版要求。
    接下去从2006年到2008年初,和李芳芳断断续续有电话联系,只是越来越少。我曾经问过电影情况如何,李芳芳说一直在努力,并告诉我很多情节不能拍、不给拍,必须改了一遍又一遍。她告诉我困难之大,请演员之难,选演员之困,资金来源之少。她说,到开拍的时候,我一定会请你来看,我会拍得很好。我说,好的,我很期待,你辛苦了。然后至2008年初,我断续打了几次电话,都呈无法接听状态,从此彻底断了联系。
    断了联系之后我不再尝试打电话给她,因为我个人觉得,拍电影这件事,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应该是放弃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不想她为难,也不想再打电话骚扰她。
    我对拍电影这件事虽然保密,但是,和家人,还有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还是提起了,并且在提起之前还向李芳芳报备,因为我实在太高兴的缘故。在2008年之后,大家但凡问起,我都告诉他们应该是不拍了,因为李芳芳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2008年中,我和磨铁签了《天长地久》的出版合同。
    2008年末,我父亲病重,在杭州住院时,又问起了这件事,我一样答他:应该是不拍了。他很失望。
    2009年初,我亲爱的父亲病逝。在病逝之前,他终于看到了我出的第一本书,他高兴地向所有人炫耀,他说这是我女儿写的书。
    2009年9月15日下午1点50分,在中断联系一年半之后,我接到了李芳芳的电话,她告诉我,电影拍好了,要去东京电影节参加比赛,她说:“恭喜你也恭喜我,我们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我没有让你失望,电影拍得很漂亮,我们要去东京了!”在我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她说:“但是JAS,你得答应我,你一定要保密,你知道吗,在豆瓣一搜,就是你的小说,如果大家看了你的小说,我这电影就是被剧透了,到时候观众就会减少,票房得不到保证。所以我要请你保密,好不好?”
    她告诉我,电影中角色的名字改了,“一一”这个名字电影局不给批,因为台湾有个电影还是电视主角叫“依依”,而且这个拷贝要卖到国外,老外不会读“一一”,象“STAR”就很好读。她说,但是电影名字还是《天长地久》。不过为了保密,在东京电影节参展的时候也不会写上我的名字,但是到国内放映的时候,一定会写我的名字的,请我放心。
    那天她说了很多,电话讲了四十分钟多。
    我问她电影什么时候拍的,她说2008年下半年开始拍的,在杭州取景。我心中十分悲伤,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这样我父亲还能去看一眼,还能高兴一点。她回避了这个话题,却说起她母亲也患了绝症,她拍得都快死掉了,整天往病房里跑拍摄场所跑。我很想说,这跟你在开拍前跟我说一下没有关系吧?
    但是我仍然答应了她关于保密的事情,因为她说,她为拍这个电影欠了巨款,她需要保证票房,不能提前这么久剧透。希望我能在电影公映前半个月再在我的专栏上向读者公布这个好消息。
    在最后,李芳芳说起了欠我的余款的问题,她说一个月内一定付清。
    我问了略知电影的朋友,说,防止剧透这种事好象是有的。
    我保持了沉默。东京电影节开始了,结束了,她回来了,一直一直等,没有回音。一个半月后,10月30日,我打了电话问她关于余款的问题,她说没有钱,要到10年农历年前打给我一小部分,然后三月底再打给我剩下的,后来又说会在电影公映后三个月内付给我,因为电影公映后结钱需要时间。
    因为之前她答应在10月前付清余款,我就答应了弟弟给他一部分结婚的钱,本来不至于手紧,但父亲病重欠款不少,我实在没有办法,在我再三的短信再三的电话催促之下,李芳芳分别于11月、12月、3月30日分三笔付清了稿费余款。而按合同,她应该在电影开拍前,也就是08年付清。
    我觉得一个女人也很难,也没计较这些。
    在这个过程中,每次电话,李芳芳都要求我一定要保密我是原著作者这件事。
    在2010年2月10日,李芳芳给我打了三个电话,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在电影的字幕上去掉我的名字,也就是合同上写的“根据JAS小说《天长地久》改编”不再写上,原因是:我们的电影只用了你四个情节,(我现在不由要问:既然只用了四个情节,为什么会怕剧透呢)我们补点钱给你,你看好不好?
    我又惊又怒,断然拒绝,我说,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答应。
    她于是马上说:是啊是啊,我也曾经是一个作者,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公平,要是我我也不会同意,这是我们电影的策划组的意思,我会跟我的策划组说的。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打上你的名字。
    至此,我才开始觉得心冷。我跟朋友提,朋友说,你合同上有没有写明“根据JAS原著《天长地久》改编”写在哪呀?到时候她给你放在片尾字幕最后一小行字,飞快掠过。我苦笑,那我能有什么办法?
    但是,愚蠢的我,仍然信守了承诺,我问李芳芳是不是一定要公映前半个月,李芳芳回我短信:公映前一周公布吧。
    2010年6月25日公映,我一直等到6月21日,才在晋江专栏和微博上进行了公布,其实也是一个极小范围的公布。《天长地久》虽然在晋江和后花园老读者中传阅甚广,但实体书卖得并不好,所以我的专栏读者和微博读者也不多,我只不过是为了高兴一下。而且,我甚至没有提前半个月,只是提前了四天,我觉得作为一个作者,我有权利高兴。
    另一位作者知道这件事,在知道可以公开后,在微博上转发了一个媒体人宣传“80后”的微博(不是我的微博),说:“这是我们家JAS的《天长地久》改编的!为了网络文学一步步走到今时今日,大家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票房哦。”该作者的粉丝众多,她这么一说,其实也是对电影的一种宣传。
    但是这时候出来一个人叫“指尖相思”,她在该微博下斥责我,说“80后”不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是根据李芳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我借电影炒作,她是新原野电影公司的董事长,要追究我的法律责任。我告诉她我有合同,另外这件事先去问一下李芳芳再说。
    我打通了李芳芳的电话,李芳芳说:“那人放P,这什么人哪,我跟你说,拷贝上有你的名字,根据JAS小说《天长地久》改编,还有根据李芳芳小说《玻璃房子》改编,那个我的小说是英文小说,没在国内出版过,是四五年前写的,在美国出版的,我加了那个小说的内容。”过了一会儿,她又打过来,说:“我问了,是新原野公司的一个新人,啥事儿不懂,也没看电影也不问,就这么闹出这事儿来了,你放心,没事的,我让她把微博给删了。”
    过了一会儿,指尖相思删去了所有微博,然后私信我,说她是新原野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张逸云,她说,当初李芳芳把剧本给她们公司要求拍摄的时候,说的就是这是根据她自己的小说改编的,所以她维权心切,就认为是我在炒作。

    这是6月22日的事情。
    我向李芳芳要个说法,不然的话我公开这件事,李芳芳说,你不能公开,你一公开,受到伤害的是我,我的电影我的票房,你知不知道我都快为这些累死了。好吧好吧,我没有权利去让张逸云向你道歉,但是我可以发个声明。我说好。
    过了一天,6月23日,我没有看到她的声明,短信问她三遍,没有答复,迫不得已再打电话,李芳芳说:“我不会拖,可是你知道,我说要开微博,我公司的人都急了,我是80后的导演呀,要开微博是一件很大的事儿,要新浪配合的,要首页推的,所以他们都去和新浪网交涉了,要到25日早上才能开得成微博呢,不然这样吧,你先帮我申请一个微博,你知道我的电脑知识不行,你帮我申请,然后把地址给我,我去发一个声明。”
    我说,你可以自己申请啊。她说,我跟你说过了,我不能申请啊,公司不让我自己申请啊,这样吧晚上你申请好给我。
    我没有答应,发了短信给她,那么,我等到25号好了。
    然后在24日晚的首映礼上看到李芳芳说:“在我当初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
    6月25日下午,我没有看到任何声明,我发了短信给她,没有回应,打了电话给她,说在接受访问,马上就挂了。
    直到今天,完全没有任何回应。没有任何声明。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儿。
      
    现在是8月份了,对于这件事,我早就心平气和,也许它能证明我是一个愚蠢的人,但是,它同时能证明的是,我是一个问心无愧简单清白的人。

     2 ) 毫不客气的讲,《80后》是一部烂片,女性导演总有地方欠佳

    今天有人请我去看了《80后》,我来描述一下这部电影

    1、取名哗众取宠,内容跟80后毫不相干,原著其实叫什么玻璃房子

    2、男主角整部片像中了邪一样,特别是得SARS的时候。。。化妆化的跟册老一样

    3、大部分女性导演在处理幽默、紧张、悬疑等环节没有男导演来的好,女导演片子节奏都太慢

    4、还是回到第一条,凭什么用“80后”来吸引眼球,片中就粗粗引用了近代的一些事件,如:香港回归、奥运、张国荣西特等,没有其他实质性内容,更没有反映出80后一代的真正生存压力、心理等因素,看后没有任何共鸣。

    5、女主角的固执不太实际,而且长的也不好看,脱离现实

          a,一个喜欢他的条件很好的男生送她鸡汤喝,她喝了几口得知是他送的,竟然扣出来呕掉,那个男的人很好的,再讨厌也不可能这样啊。

          b,公司老总找了个女友是之前喜欢男主角的,但男主角喜欢的是女主角,这个女主角竟然13点一样的辞职了,干她屁事啊。

    总结:一句话,剧中内容除了标题,其他都拍到了

     3 ) [转载自桐华新浪博客]一桩知名影视人如何欺负写手的真事儿

    本来这事儿我是去年知道的……当时也只是唏嘘一番……今天友邻邀请我参加关于这个电影的活动,惊现这部电影原来并非小制作,所以更觉这位导演的可恶……于是从桐华(《步步惊心》的作者)的博客把这篇旧文翻来贴在这里……
    ————————————————————

    这事大家都说得很多,我就不废话了。唯一可以说的是,jas是我的朋友,她所说的话全部真实,她一直的态度都是想回避争执,清净过日,只是有些时候忍让并不能换取对方的尊重和适可而止。

    原文地址:一桩知名影视人如何欺负写手的真事儿作者:黄佟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f46d50100kfyk.html
    JAS是我的老朋友,
    她为人良善和气,
    当年她写的小说在网上连载,我还去捧场,
    后来听说卖了版权还特别为她高兴,
    现在,这部电影出来了,
    故事却莫名其妙成 别人的作品,
    我觉得这个事儿很有意思,
    特别是这位李小姐说的话,
    极具代表性,非常有意思,逗得我哈哈大笑,
     
    如果用知音的手法来说,就是
    知名影视人两头蒙人
    版权到底是谁的?
     
     以下是JAS对这件事的说明,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对一个作者来说,
    我能体会她的心情,
    我觉得今天JAS能被人欺负成这样,
    明天我们谁都可以被欺负成这样,
    所以,一定要维权到底——
    关于电影八零后和我的小说《天长地久》的一些说明
    JAS
     
     
    2005年9月30日,历经一年半,我同时在晋江和后花园贴上了《天长地久》的最后一章,完结我生平第一个长篇小说。
    2005年12月6日,我在后花园收到一个短消息,内容如下:
    “JAS,冒昧打扰你。我很喜欢你的小说《天长地久》,有意和你探讨把它改成电影剧本的可能性。我在北京,手机:135818。。。。。.如果你在外地,可否给我一个电话,我给你打过去聊聊。谢谢。赏心”
    12月7日晚上十点多,我们打通了电话,这位叫赏心的ID告诉我,她叫李芳芳,从纽约读电影导演回来,在找小说改剧本,想把《天长地久》改成剧本拍电影。我和她聊着,心下并不相信这件事,这是我的第一个长篇,我写得很用心,但是,我不认为它很好,而且,拍电影,这对于一个只在《女友》《希望》《都市快报》发表中短篇的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远太不切实际的梦想,它甚至还没有出版。
    但是她告诉我,她是《十七岁不哭》的作者和编剧。这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但它的名气我知道。
    再经过几次的电话和网上的查找,我渐渐地相信了她,这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在后花园有其它资深ID见过她,而当时在后花园呆着的人,对于我来说,从来都觉得有不一样的情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赞美了小说的其中一个情节,而这个情节是我精心设计,但是追看《天长地久》的上万个留言中没有人注意到。
    2006年1月,她寄给我两个剧本,让我观摩,想让我自己改《天长地久》,因为是年初我很忙,就一直没有改,2月,她说她自己改,因为要赶时间来不及。
    2006年5月,合同样稿确定,5月17日,纸质合同签订。按合同约定,预付的小部分定金到账,余款于电影开拍前付清。
    在这个过程中,李芳芳要求我尽我所能,把网上关于《天长地久》的转载都删掉,并且最好把晋江专栏上的也删掉。并且请把要拍电影这件事保密,理由是,怕别人抢。我虽然觉得不以为然,但仍然发了几十封EMAIL给各个转载的网站,删掉大部分后,锁掉了晋江专栏上的《天长地久》,这个举动导致晋江的读者频频追问是否要出版了。我没有作任何答复。
    关于出版,李芳芳曾向我描绘了动人的前景,说,她一定会拍一部特别特别好的片子,会请章子怡来演女主角。然后她对我说,你别给别人出版,我来帮你出版,我出《十七岁不哭》认识好多编辑,到时候,书和电影一起出来,会很轰动。我们双赢。你要配合我,不要随便给那些小公司出版,我会给你争取到很高的版税。
    相信这个前景令大部分作者心动,不得不说,我也曾经怦然心动过。作为一个作者,当然希望自己写的书出版,希望有很多很多人看。所以,我拒绝了几个出版公司的出版要求。
    接下去从2006年到2008年初,和李芳芳断断续续有电话联系,只是越来越少。我曾经问过电影情况如何,李芳芳说一直在努力,并告诉我很多情节不能拍、不给拍,必须改了一遍又一遍。她告诉我困难之大,请演员之难,选演员之困,资金来源之少。她说,到开拍的时候,我一定会请你来看,我会拍得很好。我说,好的,我很期待,你辛苦了。然后至2008年初,我断续打了几次电话,都呈无法接听状态,从此彻底断了联系。
    断了联系之后我不再尝试打电话给她,因为我个人觉得,拍电影这件事,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应该是放弃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不想她为难,也不想再打电话骚扰她。
    我对拍电影这件事虽然保密,但是,和家人,还有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还是提起了,并且在提起之前还向李芳芳报备,因为我实在太高兴的缘故。在2008年之后,大家但凡问起,我都告诉他们应该是不拍了,因为李芳芳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2008年中,我和磨铁签了《天长地久》的出版合同。
    2008年末,我父亲病重,在杭州住院时,又问起了这件事,我一样答他:应该是不拍了。他很失望。
    2009年初,我亲爱的父亲病逝。在病逝之前,他终于看到了我出的第一本书,他高兴地向所有人炫耀,他说这是我女儿写的书。
    2009年9月15日下午1点50分,在中断联系一年半之后,我接到了李芳芳的电话,她告诉我,电影拍好了,要去东京电影节参加比赛,她说:“恭喜你也恭喜我,我们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我没有让你失望,电影拍得很漂亮,我们要去东京了!”在我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她说:“但是JAS,你得答应我,你一定要保密,你知道吗,在豆瓣一搜,就是你的小说,如果大家看了你的小说,我这电影就是被剧透了,到时候观众就会减少,票房得不到保证。所以我要请你保密,好不好?”
    她告诉我,电影中角色的名字改了,“一一”这个名字电影局不给批,因为台湾有个电影还是电视主角叫“依依”,而且这个拷贝要卖到国外,老外不会读“一一”,象“STAR”就很好读。她说,但是电影名字还是《天长地久》。不过为了保密,在东京电影节参展的时候也不会写上我的名字,但是到国内放映的时候,一定会写我的名字的,请我放心。
    那天她说了很多,电话讲了四十分钟多。
    我问她电影什么时候拍的,她说2008年下半年开始拍的,在杭州取景。我心中十分悲伤,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这样我父亲还能去看一眼,还能高兴一点。她回避了这个话题,却说起她母亲也患了绝症,她拍得都快死掉了,整天往病房里跑拍摄场所跑。我很想说,这跟你在开拍前跟我说一下没有关系吧?
    但是我仍然答应了她关于保密的事情,因为她说,她为拍这个电影欠了巨款,她需要保证票房,不能提前这么久剧透。希望我能在电影公映前半个月再在我的专栏上向读者公布这个好消息。
    在最后,李芳芳说起了欠我的余款的问题,她说一个月内一定付清。
    我问了略知电影的朋友,说,防止剧透这种事好象是有的。
    我保持了沉默。东京电影节开始了,结束了,她回来了,一直一直等,没有回音。一个半月后,10月30日,我打了电话问她关于余款的问题,她说没有钱,要到10年农历年前打给我一小部分,然后三月底再打给我剩下的,后来又说会在电影公映后三个月内付给我,因为电影公映后结钱需要时间。
    因为之前她答应在10月前付清余款,我就答应了弟弟给他一部分结婚的钱,本来不至于手紧,但父亲病重欠款不少,我实在没有办法,在我再三的短信再三的电话催促之下,李芳芳分别于11月、12月、3月30日分三笔付清了稿费余款。而按合同,她应该在电影开拍前,也就是08年付清。
    我觉得一个女人也很难,也没计较这些。
    在这个过程中,每次电话,李芳芳都要求我一定要保密我是原著作者这件事。
    在2010年2月10日,李芳芳给我打了三个电话,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在电影的字幕上去掉我的名字,也就是合同上写的“根据JAS小说《天长地久》改编”不再写上,原因是:我们的电影只用了你四个情节,(我现在不由要问:既然只用了四个情节,为什么会怕剧透呢)我们补点钱给你,你看好不好?
    我又惊又怒,断然拒绝,我说,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答应。
    她于是马上说:是啊是啊,我也曾经是一个作者,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公平,要是我我也不会同意,这是我们电影的策划组的意思,我会跟我的策划组说的。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打上你的名字。
    至此,我才开始觉得心冷。我跟朋友提,朋友说,你合同上有没有写明“根据JAS原著《天长地久》改编”写在哪呀?到时候她给你放在片尾字幕最后一小行字,飞快掠过。我苦笑,那我能有什么办法?
    但是,愚蠢的我,仍然信守了承诺,我问李芳芳是不是一定要公映前半个月,李芳芳回我短信:公映前一周公布吧。
    2010年6月25日公映,我一直等到6月21日,才在晋江专栏和微博上进行了公布,其实也是一个极小范围的公布。《天长地久》虽然在晋江和后花园老读者中传阅甚广,但实体书卖得并不好,所以我的专栏读者和微博读者也不多,我只不过是为了高兴一下。而且,我甚至没有提前半个月,只是提前了四天,我觉得作为一个作者,我有权利高兴。
    另一位作者知道这件事,在知道可以公开后,在微博上转发了一个媒体人宣传“80后”的微博(不是我的微博),说:“这是我们家JAS的《天长地久》改编的!为了网络文学一步步走到今时今日,大家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票房哦。”该作者的粉丝众多,她这么一说,其实也是对电影的一种宣传。
    但是这时候出来一个人叫“指尖相思”,她在该微博下斥责我,说“80后”不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是根据李芳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我借电影炒作,她是新原野电影公司的董事长,要追究我的法律责任。我告诉她我有合同,另外这件事先去问一下李芳芳再说。
    我打通了李芳芳的电话,李芳芳说:“那人放P,这什么人哪,我跟你说,拷贝上有你的名字,根据JAS小说《天长地久》改编,还有根据李芳芳小说《玻璃房子》改编,那个我的小说是英文小说,没在国内出版过,是四五年前写的,在美国出版的,我加了那个小说的内容。”过了一会儿,她又打过来,说:“我问了,是新原野公司的一个新人,啥事儿不懂,也没看电影也不问,就这么闹出这事儿来了,你放心,没事的,我让她把微博给删了。”
    过了一会儿,指尖相思删去了所有微博,然后私信我,说她是新原野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张逸云,她说,当初李芳芳把剧本给她们公司要求拍摄的时候,说的就是这是根据她自己的小说改编的,所以她维权心切,就认为是我在炒作。
    这是6月22日的事情。
    我向李芳芳要个说法,不然的话我公开这件事,李芳芳说,你不能公开,你一公开,受到伤害的是我,我的电影我的票房,你知不知道我都快为这些累死了。好吧好吧,我没有权利去让张逸云向你道歉,但是我可以发个声明。我说好。
    过了一天,6月23日,我没有看到她的声明,短信问她三遍,没有答复,迫不得已再打电话,李芳芳说:“我不会拖,可是你知道,我说要开微博,我公司的人都急了,我是80后的导演呀,要开微博是一件很大的事儿,要新浪配合的,要首页推的,所以他们都去和新浪网交涉了,要到25日早上才能开得成微博呢,不然这样吧,你先帮我申请一个微博,你知道我的电脑知识不行,你帮我申请,然后把地址给我,我去发一个声明。”
    我说,你可以自己申请啊。她说,我跟你说过了,我不能申请啊,公司不让我自己申请啊,这样吧晚上你申请好给我。
    我没有答应,发了短信给她,那么,我等到25号好了。
    然后在24日晚的首映礼上看到李芳芳说:“在我当初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
    6月25日下午,我没有看到任何声明,我发了短信给她,没有回应,打了电话给她,说在接受访问,马上就挂了。
    直到今天,完全没有任何回应。没有任何声明。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儿。
     
    现在是8月份了,对于这件事,我早就心平气和,也许它能证明我是一个愚蠢的人,但是,它同时能证明的是,我是一个问心无愧简单清白的人。

     4 ) 《80’后》: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样的一部电影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暑期档,基本上可以断定其炮灰的命运的,当然这个判断与影片本身的质量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卖相不好,一部温吞的纯爱片,缺乏明星光环和可炒作话题,最致命的还是这个不知所以的片名。《80’后》原名是《地久天长》,改名后是要突出其人物的代际属性和青春编年体形式的叙事脉络,但是这样的改变反而将影片在时代大格局和个人小命运之间的互动乏力暴露无疑。
            《80’后》这部电影在做一件在这样一个充满逆反情绪的社会里最不招人待见的事,那就是企图代表别人,而且还是一代人。尽管有香港回归、申奥成功、非典、奥运会等大事件作为时代坐标,但看完发现这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故事是可以放在任何年代背景下的,而这些事件也并非是80后的独特记忆,而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记忆,创作者在这里有点意淫过度了。另外被意淫的还有作为80后代表人物的男女主人公的成长背景,两人都是人中龙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普通80后所面临的升学和就业等现实生存压力,只看到他们在校园里优雅地跳着西方宫廷小步舞曲式的集体舞,毕业式上”长亭外,古道边”歌声中的陶醉,还有就是在保鲜膜下被地久和被天长的真空爱情……尽管有着破碎家庭带给他们的心灵创伤,有着非典时期的生死考验,有着铁窗内外的咫尺天涯,但这些生硬地刻在人物身上的疮疤能引起什么代际共鸣吗?我想出身名门之后的导演李芳芳的成长背景中一定没有真正经历过普通80后所普遍面临的那些生活压力,只好在这里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80’后》中男女主角爱情守望的时间跨度是17年,其实只要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爱情都具有感动观众的潜在力量,毕竟这意味着一份坚守和忠贞,这在当今社会都是很稀缺的情感方式。这里的爱情状态基本上是采取韩剧式的处理方式,而加大的信息量和相对精良的制作水准让这部纯爱电影有了通俗文艺片的质感,以爱情为主线又不拘泥于爱情本身,是《80’后》显得脱俗的地方。但是在这份质感之下又欠缺了点说服力,可以说沈星辰和明远之间始于青梅竹马的爱情一直缺乏明确的推动力,李芳芳只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编剧技法中,用情节和转折连贯了一段极品爱情,殊不知这段爱情一旦放入滚滚红尘之中立刻显得漏洞百出了,最终的结果是有感动而缺乏回味,高潮段落发力不足,反而是类似在沈星辰陷入绝望之中时出租车司机的守候这样的情节带给我的感动更现实一些。
            《80’后》一度在宣传中放大了对张国荣的致敬和怀念元素,在最终的成片来看,这只是蜻蜓点水地出现了两处而已,但惊喜的是片尾处陈楚生翻唱的张国荣《有谁共鸣》,谷村新司的曲子和陈楚生的超水平演绎让这部电影得以善终。

     5 ) 一群偏执狂的狗血故事(内有剧透,慎入!)

           昨日豆友相约,去千金观影《80’后》。
           好多年没关注电影的我,听这片名,还以为是讲我们80后的故事,结果完全又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恶心爱情片。

           开头的开头,女猪妈和野男人跑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去了,爸爸追妈妈时被车撞死了。如此彪悍的开头,让我瞬间脑补出几个小剧场:
           1:女猪因为娘跑爹死,缺乏管教受尽欺负,导致心理偏激成为一小太妹,整天偷鸡摸狗杀人放火报复社会,从而体现了破碎家庭和冷漠社会对小盆友的深刻影响。强烈控诉80后不是天生的垮掉一代。

            2:女猪虽然娘跑爹死,但在和谐社会的万丈光芒下,家散志坚,努力学习,奋勇拼搏。一路从幼儿园保送到博士后。修炼出杜拉拉生殖器般的大杀器威力,从而一路凯歌。不仅收获了高昂的薪水,连老板都收入囊中。以此告诉大家80后是拼搏的一代是奋勇的一代,无愧于祖国新世纪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3:女猪虽然娘跑爹死,但她秉性善良。虽然饱尝人生冷暖,但她秉持着妈妈告诉她的存好心、办好事、做好人的高尚格调。终成一代圣母,受到社会和国家的一致称赞。于是在某一场圣母光辉事迹报告会的现场,和她的妈妈相遇了。而她妈妈深情的告诉了她各种真相。比如说资本主义的爸爸才是她的亲爸爸,撞死的爸爸是邪恶势力,曾经迫害妈妈,幸亏在资本主义爸爸的帮助下逃出生天,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重新创造美好生活。于是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美满的生活在了一起。借此说明我们80后是温暖的一代,狠狠地扇了某些媒体“80后是冷漠一代”一记大耳刮。

           呸呸呸,你看我这个人一下子不知道脑补到哪里去了,典型的神经病人症状,还是回归正题吧。

           话说女猪娘跑爹死后,男猪闪亮登场了。只见他深沉的坐在了女猪边上,安抚性的握住了女猪的手。
           (请注意:男猪和女猪现在还是6、7岁的小屁孩,你装个屁深沉啊。而且那时候的小屁孩就敢介么赤裸裸的玩暧昧了吗?还有奥特曼什么的玩。原谅俺是个小乡村长大的孩子,没见过世面。)

           在男猪深情的抚慰了女猪以后,我以为这会是个青梅竹马相互扶持的和谐故事。木想到,男猪的妈妈突然掏出把枪带着男猪跑路了。
           于是,女猪只能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舅舅家默默长大。期间经历了舅舅和舅妈离婚,并瞬间娶了一年轻小美女;小美女又火速生了个小妹妹,而且每天威逼小妹妹练钢琴等狗血事。
           在这一些破烂事当中,女猪茁壮的长到了高中,还获得了各种奖项。突然,镜头一转,女猪的弟弟(舅舅的大儿子)被人踢破了肠子,于是彪悍的女猪跑到了各大游戏厅寻找肇事小混混出气。在受到各路小混混的鄙视后,一帅哥从天而降带她到了王胖子(肇事小混混)家,帮她狠狠出了一口气。这期间,女猪扛着一把大砍刀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来回奔走,我就奇了怪了,杭州没有JC叔叔咩?
         (PS.剧中的肇事小混混王胖子出场时,正哼着小曲儿织毛衣。莫非导演你是《你给SB织毛衣》的NC粉?)

           而在第二天,女猪发现该见义勇为的帅哥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还是当年的男猪。于是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当我看到女猪穿着日本AV校服和男猪翩翩起舞,班主任还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时。我默了,这是中国的高中咩?还是我穿越了?

            总之,导演为了她不为人知的目的,拼命往这锅已经变了味的汤里下料。男猪的爸妈玩走私被发现(这是当年男猪要跑路的原因),男猪爸顶了罪,男猪妈改了嫁。从而导致男猪爸在狱中自杀,造成了男猪心目中不可磨灭的阴影。终于在高中毕业那一天的毕业典礼上和自己老妈决裂,带着那把枪跑了(我本来以为男猪要报复世界去了,结果男猪跑到风景优美的国美读书去鸟,最让人想不通的是,都这么多年,这枪随便往西湖哪个角落里一扔不就好了,怎么还藏在家里啊!!!)。

           于是,女猪也跑去北大读书去鸟。从此两人开始了苦逼的异地恋。期间男猪不幸得了SARS,苦恋男猪的炮灰女同桌翻越千山万水潜入疫区陪伴男猪(导演,原来你演的是潜伏!子啊,带我走吧。)。深受感动的男猪决定抛弃女猪和炮灰女同桌在一起。

            就在这时,男猪的妈妈找男猪摊牌说自己要去自首,而女猪的弟弟为了给自己亲妈弄医药费(炮灰舅妈得了乳腺癌),不慎将小妹妹的手剪破了。于是,男猪跟男猪妈和解了,为了不让妈自首,大白天的跑去扔枪,而且选在了王胖子家门口!于是男猪光荣的因为私藏枪支而去坐牢了。而女猪的弟弟因为剪破小妹妹两根手筋也坐牢去了。两人相逢在了美丽的监狱。
          (PS.多年以后的王胖子不仅没有舍弃织毛衣这一光辉爱好,而且向着更好更美更繁复的毛衣织法的康庄大道上奔去。)

           话说狗血撒到这,也该收场了吧。可惜导演不满足,于是她使出了必杀技:在监狱里,小舅子为了拯救姐夫,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真是生的光荣,死的伟大。为男猪与女猪的天长地久创造了最后一个伟大条件!来来来,大家鼓掌。


            呜呜呜,为了这么一部狗血淋头四不像的烂片浪费我几十真是想哭。而且多年没看过电视的我,最后才发现男猪和女猪就是TOT苏打红茶的主角,oh my lady gaga,杯具哇!

     6 ) 《80后》:早熟让青春失去伤感

    【影评】《80后》:青春

    很长时间没有写影评了,因为对写影评这件事情已经失去了兴趣,抑或是因为写影评终归无法将自己完全带入电影的梦境。 影片看完有大概十几天了,一直没有敢动笔,原因却不是在于笔端的生疏,而是极力地想做到客观一些,然而估计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了。 首先说些题外的话,不是关于电影的,而是和导演李芳芳有关的。 认识李芳芳在高中时代,不算很熟,应该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一部《十七岁不哭》却拉近了她与所有同学的关系。很不厚道地说,当全国中学生为这部作品而感动的时候,在同学间却是存在着很大的诟病的,很多同学都希望在那部小说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基本上都失败了,原因在于李芳芳是一个善于玩弄文字技巧的作家,没有原型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原型,对周边同学性格高度提炼的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一方面,小说中漾溢出的那种伤感与青涩是大部分同学不能够接受的,因为按照我现在一个朋友的博客签名说,生活能不能够更残酷一些。残酷成为青春的代名词,这应该不仅仅是为赋新愁强说的语境,而是一种真正的现实,不仅是对于我们这些七零后的,估计八零后与九零后也有同感。 上了大学后,各奔前程,于是断了联系,这是人生,也是青春的必然。 之所以说起高中的那段往事,我想是有助于理解《80后》这部影片的,对于导演李芳芳来说,剧作上的偶合与情感上传达出的伤感肯定是小众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种技巧性与非现实性(至少也是非典型现实性)。但它还是感动了人。 在中影观片的时候,一位坐在身边的朋友说了一句话“片中的主人公比我大一岁”,影片真正的力量就体显在这句话中,对于七零后或八零后的人来说,不妨去看一眼,因为这是一部也许没有原型,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影子的电影,哪怕只是曾在心头掠过的那么一瞬。 回到影片,的确很有惊艳之感!这几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浮华,泡沫甚至是肮脏与做作共存的状态,但它意味着繁荣,意味着人们缺失了的感动与思考。《80后》则不然,它的精致与纯净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个新的类型,(现阶段所缺失的类型片)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夜深人静时人们那点点感悟,不一定有多深刻,但却值得回味一番,这种精神是与《城南旧事》具有传承性的。 几乎所有具有文艺气质的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定位在青春这个题材上,而所展现的青春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绝对伤痕与绝对纯净洗炼的青春,这的确是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种类型,但同时它意味着青春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自传性,或说陷入一种近似于霸道的呓语状态,它即便标榜着80后这个伟岸的题目,但实际上它还是导演自我的心声的吐露,它与生俱来的小众性必然会令影片与现实无关。 看完影片后,我很奇怪影片为什么要改名字,其实《地久天长》很符合影片所追求的那种渴望被爱的姿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爱的宣言抑或谎言,而《80后》这个片名与影片的内涵是相去很远的,即便片中的确有许多符号式的记忆。不知道李芳芳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想大概很有发行方的压力吧,毕竟“80后”从某种社会话题的意识中更具有商业价值,导演做出妥协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纠结于改名的问题是希望观众不要为“80后”这个商业味极浓的片名败坏了影片真正的文艺感觉,正如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在进入爱情之前,我们都带着伤疤,我们也曾吵过,闹过,分来过,都很难过,我们可不可以不分开了。”而体味到这句话的人一定会为“地久天长”而鸣不平的。 顺便说一句,由于繁荣,我们往往会被影片的所有宣传所误导,不仅仅是《80后》,几乎是所有的影片,都无法避免地烙上或多或少暧昧的远离影片实质的东西。 故事讲述的是三个“80后”孩子成长的轨迹,11岁的沈星辰看见母亲抛弃家庭与情人远赴重洋,紧接着又亲眼目睹了父亲车祸丧生,从此后她只得寄人篱下;沈星辰的表弟陈墨经历父母婚变,生母离去,后母进了家门,面对父亲的冷淡和后母的漠然他只能与姐姐相依为命;明远面对的则父亲的入狱、母亲的改嫁,他终日私藏母亲的手枪作为报复,从此不敢相信真爱可以长久…… 三个特殊家庭的孩子偶合在一起,影片已经抛离了现实的代表性,而聚焦于导演讲述的圈套之中,于是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好,如何将几个人物的轨迹交代清楚。 时间是最好的参照体系,于是我们看到了宣传中一直很是强调的申奥,非典,还有张国荣之死,也看到了诸如皮筋,搪瓷杯子,包书纸等这些具有明显时代标志的道具。而故事本身则大体可分为四大段落,孩童时代的无奈,中学时代的青涩,大学时代的理想(其实并没有摆脱青涩)以及青年时期的慰籍,按照最简单的文学写作原则来说,正是起承转合。 关于影片的故事,主要是细节,这里不必赘述了,如果理解了起承转合的意思,对故事的发展也便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说得直白一些,影片主线沈星辰与陈墨的恋情是极其传统的,拍着后脑勺也能够想得出来。 环绕在主线周围的是一些副线,包括个人成长的轨迹,也包括一些家庭事件,线索相对还是比较多的,但观众看得并不乱,说明导演掌握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强势的,尤其这些副线在情感上对主线均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更使得影片显得很丰满,人物的性格以及动机基本都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这是现代中国许多电影所缺乏的,同时,这也证明了一种回归的姿态,从中国电影的长远考虑,传统方式的讲述还应该是王道。 其实,影片的最成功之处并不是它的故事,而是导演李芳芳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影像技巧。如果说这部影片有着十分的成功,那么镜头运用可以占到了六分。 影片被设定在杭州是相当成功的,一墙一宅一份情,一桥一树一首诗,在这个水一样的城市中,在导演的镜头下,杭州的宁谧与温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的美好都恰如其份地表现了出来,即便它带有些许的伤感,也是在美丽的包裹中,这与影片的故事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影片注定是不可能体显出大开大合的80后一代人的精神实质,它只是小众的,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人一种矫情造作之感,但我想这恰恰是导演刻意为之的,从李芳芳的导演气质来说,她的选景显然是再恰当不过了。 看过李安作品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影像太舒服了,李芳芳作为李安的师妹,竟然也继承了这种舒服之感,的确令人十分惊讶。 现在的许多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吸引眼球的摄影以及剪辑手段,虽然也是由于故事立意的原因才不得不为之,但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人一种疲惫之感,另一个极端是一些所谓的文艺片中长镜头的运用,肆无忌惮地挑战着人类视觉的承受能力。 养眼的电影真的已经很少了,而这时《80后》的出现的确让人感到格外亲切。每个镜头都显得十分精致,并没有刻意玩弄技巧,也没有妄图在画面中表现更为深刻的含义。一切都只是传达一种美,舒服的美,当然,也是略有遗憾的伤感的美。 在这样的镜头下,观众更能体会到剧中人的情感世界,于是为那份伤感增加了几许的筹码,影片的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此。 说实话,本人其实是并不太喜欢这类影片的,也许是由于对青春的理解不尽相同吧,青涩与伤感更符合多愁善感之人的脾性,而那恣意激情甚至是黑暗沉沦的作品则是我的衷爱。 所以对这样的一部作品,我只能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它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电影,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作品,但它同样是架空的,是非现实性的!不过值得肯定的是,《80后》要比许多电影来得真诚,至少它应该是导演心灵的反映。只是导演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浓重的精英意味,诚如一位网友所说,“女导演用心了,但无奈家庭条件太好,把中国拍成美国了”。 我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片而感动,在观影的时候,我也感动了,原因是由于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被它吸引,也被它牵引,但走出放映厅的时候,那份感动就已荡然无存,也许是由于本人早已世故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影片营造的是一个缺失了整体的个体记忆,它最大的缺憾在于,所有的年代元素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叙事力度,让80后成为一个空壳。 于是,还是地久天长吧,只不过是一段爱情,有些必然的青涩与矫情,同时还背负着某种剧中人抑或导演所提倡的伤感与渴望!在法国戛纳,它也许可以成为中国第七代导演的代表作,但在中国,它只是一部类型片,一部制作精良的具有较高文艺水准的爱情片! 韩兮 2010-6-14于通州

     7 ) 不敢爱,难放手

         “ 我一直在想,我们在进入爱情之前,都带着伤疤。但是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吵过,放弃过,分开过,都是那么令人难过。可不可以不分开了。”

        沈星辰,生于1981年。我生于1989年。我们一个是80后的开头,一个是80后的结束。

        我记得有听人说过,8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有网评说这部电影很一般,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80后,我作为80后,很想为这些说法正名。80后,真的像电影里中讲述的一样,不敢爱,难放手。

        我们,外表可能很坚强很独立,甚至是个性到特立独行,但是内心世界的脆弱只有那样的外表可以隐藏和掩盖。或许我们的生活水平很优越,但是我们的内心真的很孤独。有多少人,因为能得一个知己就觉得如愿以偿。有多少人,内心还未成熟,已经变得冷漠,他们有多早就要承受父母离异、不和给家庭带来的裂痕。有时候,只有假装坚强,才能更好的活下去。我有个初中同学,特立独行,但是有一次,就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因为吵架哭了,自己哭的特别伤心。谁能不在乎?很多80后换情人比换衣服还勤,不仅因为他们害怕孤单,也因为他们真的不愿意和不对的人在一起。更多的尝试机会,其实是为了那个真的MR.RIGHT。

        但是,谁又会等谁一辈子,谁应该为了谁等一辈子。《80后》说出了很多人想说的话。闻嘉当初有多喜欢明远,从16岁的那年开始,执着到考和他一样的专业,非典时独闯隔离区,她在爱的时候,就真心的付出了一切,不会后悔。但是,她真的是一个敢放手的女孩子。当一个人真的不属于她,天意已定,放手,也是放自己一条生路。

        80后,我们都生活在暧昧的累积中。我在校内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谁在做体转运动时没有偷看过自己喜欢的那个TA。我对以前的事情,忘记了很多。我一直能记得小学时军训,我喜欢的那个男生镜片被太阳光照到,那束反射的光晃到我眼睛的感觉。我想那样细小的感受,这辈子,永难忘。一个人的安慰,一个人向你伸出的手,一个人曾经答应过你的话,说不定就在那个晴天的午后,突然出现在脑中,挥之不去,让人无比想念。

        我们都相信命运,相信缘分。命运会让我们再相见,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无比珍贵,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明远设计的那套房子,终有一天,由模型,idea变成了一份真实的存在,像承诺一般,立在那里,最终吸引来最思念的那个人。一份感情,能坚持下来,有多好。

        坚持下来的,都是不容易的。当初看《对她说》,就是那份坚持,让奇迹出现。对爱的坚持,对80后来说,实为不易。陈墨离开后,星辰哭着问,教我如何放手。亲人离开,如何放手。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不能再傻傻的劝慰自己,人离开了,却永远活在记忆力,那些最美的时光,不会再随时间而改变。走出来,比爱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气。星辰站在桥上,那个曾经撞死爸爸的男人向她喊,“我拉你回家”时,自己怎么也冷静下来,命运回来一次,爸爸来告诉星辰,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是80后,我爱过,走不出。不敢爱,难放手。

     短评

    这么近,那么远

    7分钟前
    • 飞飞
    • 还行

    比较失望 不配这名儿

    9分钟前
    • ~呼吸~
    • 较差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电影”的电影了,真诚感人,触动我内心深处。我很享受这100多分钟的时间。对导演的处女作表示敬佩!

    10分钟前
    • 三日晶
    • 力荐

    一个星给编剧,一个星给女主角,一个星给杭州风景,扣的两个星是剪辑和节奏 《天长地久》,《分开我们就坠落》这俩名字多好,非得改成《80后》

    12分钟前
    • Celesteblanco
    • 还行

    每个人都将走向成熟,老去,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但我们都有权利要求被真实的记忆。

    14分钟前
    • 大道
    • 推荐

    "爱"这么近那么远 和妈妈一起去看的 里面既然有毛衣哥

    17分钟前
    • ssxy
    • 推荐

    有点慢 有点乱 出租车司机是不是多余了?镜头是不是出现了几处硬伤啊

    18分钟前
    • 话事人
    • 还行

    对80后导演宽容一点,就故事本身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19分钟前
    • 盖君
    • 推荐

    导演水准很高,女主角很有潜质

    22分钟前
    • 瘦虎肥狼
    • 力荐

    編劇水準還行 只是看完了 不高興

    23分钟前
    • 阿耳忒弥斯
    • 还行

    想讲的太多但人生复杂的经历和心理岂是一部电影能够讲明白的,不过已经很用心了,对杭州有情怀的人最能体会,西湖、美院、茶园

    27分钟前
    • 玉茗
    • 推荐

    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事,美倒是很美,就是太虚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周末我跟Suki姐姐去朝阳门博纳悠唐影城看了电影《80'后》,影片青涩中透露着真实的情感,这些真实的情感打动着我……

    35分钟前
    • Jackie悟空
    • 推荐

    至少让我回顾了一番我们的青春吖帅哥小时候长得真可爱,好有爱

    36分钟前
    • *Tiffany
    • 还行

    一群看上去并不像80'后的悲情男女从头到尾苦大仇深的讲着90'后青春文学般的做作台词,光这一点已经令人无法忍受,何况电影无论是制作还是技巧上都看不到一点“专业”的意思。

    3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很差

    我看完电影才知道有些恶意的评论是多么地不负责任,如果这样的电影还要被骂成烂,谁还敢做电影?

    42分钟前
    • 巴罗德
    • 力荐

    今天在北大讲堂看到了这部电影,据说是国内公映前第一次放映,还见到了主创们,和陈楚生~主题曲是楚生重新演绎的哥哥的《有谁共鸣》,楚生当场演唱,歌艺真的很赞~这部电影与其说是80后,不如说是一部刚好发生在80后生的人身上的爱情、亲情故事更好,导演李芳芳很用心,但拍出来韩剧气味有点浓~

    43分钟前
    • 爱智慧
    • 推荐

    这么近,那么远。

    44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也许这部电影不能完整代表80后,但是它故事好看,制作的精美,态度的真诚让我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希望

    47分钟前
    • 电影院没电
    • 力荐

    我不是80后

    52分钟前
    • robin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