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罗马第一季

    罗马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英国2005

    主演:凯文·麦克基德,雷·史蒂文森,塞伦·希德,肯内斯·库兰汉姆,凯瑞·康顿,波利·沃克,詹姆斯·鲍弗,伊恩·麦克尼奇,托比亚斯·门基斯,琳赛·邓肯,卡尔·约翰逊,戴维·鲍姆伯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艾伦·考特勒,艾伦·保尔 

    猜你喜欢

    • 更新第03集

      狂想行

    • 更新至02集

      牧师神探第九季

    • 更新至04集

      昆妮

    • 更新至09集

      神秘博士2024第一季

    • 全10集

      毒枭第三季

    • 完结

      镀金时代第二季

    • 第10集

      城堡岩 第二季

     剧照

    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1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2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3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4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5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6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16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17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18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19罗马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公元前52年,罗马共和国正值鼎盛时期,执政官庞贝(里克•沃登 Rick Warden 饰)坐守都城,盟友凯撒(塞伦•希德 Ciarán Hinds 饰)征战高卢。期间,第13军团屡立战功,主将乌里纳斯(凯文•马克德 Kevin McKidd 饰)有勇有谋,手下波罗(雷•史蒂文森 Ray Stevenson 饰)虽嗜酒如命,却忠肝义胆。适逢凯撒得胜,屋大维遵母命赴前线慰问,不想途中遭劫,被经过的乌里纳斯和波罗救下。13军团凯旋,乌里纳斯与阔别8年的妻子相见,却各怀心事。波罗偶然间发现了乌里纳斯妻子红杏出墙的事实,为了保护长官的名誉,波罗在屋大维的帮助下,逼出了真相。凯撒准备独揽大权,一直等待时机。庞贝看出了他的野心,与元老院众人商议,其中以西塞罗为首的贵族势力,坚持认为凯撒为共和国叛徒,应诛杀之。而此时,凯撒的大将安东尼(杰姆斯•鲍弗 James Purefoy 饰)接任了护民官,与庞贝一伙展开周旋……

     长篇影评

     1 ) 大人物的史记,小人物的悲伤

    我想说的是HBO的剧集——ROME。

    终于看完了第一季,开始看第二季。说实话,在美剧中,除了我超级喜爱的SEX AND THE CITY,我真的很少花那么多的心思眼睛都不眨的看这样一部需要耐心去揣摩的剧集。而且还是我很不擅长的历史题材。但是很意外,我依然看的很入戏。

    以罗马帝国的兴衰为线索,从POLLU和VORENUS两个历史小人物的身上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悲喜。要说这是一部完全美国视角,充满时尚元素,充分满足人们色情心理,而且拍的有那么点媚骨的剧集,应该不算过。说他是美国视角,是因为很多历史事件是用美国人的镜头去诠释的,有那么点新意,有那么点戏谑。说充满了时尚元素,你只要看看其中精美华丽而且充满时尚气息的服装和风格,就不难理解了。至于说满足人们的色情心理,如果你是一个期望在一个相对正剧中看到一点带有做爱,同性恋,乱伦,3P,疟恋这样刺激片断的人,那么这部片子就不会叫你失望。

    POLLU一直是我喜欢的人物,喜欢这个人是喜欢他对政治的完全免疫,单纯,勇敢。我看完第一季以后,看到他做了一个花环给曾经的女奴隶,请求她嫁给自己。我想,要嫁还是就嫁给POLLU这样的男人好了。POLLU是个很酒肉的人,有钱了就去罗马的妓院里快活,爱上了女奴隶,可以热切盼望那个纤细的身影好像一个小孩子。这个人物是在剧集众多悲伤人物中,最无辜而且最不悲伤的角色。也悲伤,但是可以脱离悲伤。他的身上有战士的血液,从小学会用拳头和刀剑去解决问题,磕磕绊绊做士兵,出生入死,曾经很光荣,也很卑微。快意的生活,可以勇敢去死,但是触及自己最高贵灵魂底处的军人的尊严,又壮烈的维护这尊严。可以说,在ROME的诸多悲伤的角色中,POLLU是在画面中简单又清楚的一个。

    VORENUS我不是特别喜欢,总觉得这个男人有太多软肋,纠缠的生活在自己理解不充分的政治信仰和他美丽妻子的谎言中。拥护共和,反而成为恺撒的工具;深爱妻子,却使得家破人亡。这个人在我看起来,总觉得很无力。声称不喜欢政治,但是对政治入手却很快。不是坏人,可是总不清楚自己的立场,看到他做傻事,我就气的拍大腿。一个完全精通政治,并完全适应政治的人,可以在那样的场合中如鱼得水。一个完全不懂政治,完全和政治绝缘的人也可以活的很好——比如POLLU。但是唯独VORENUS这样,对政治半生不熟的人,才活的最糟糕,不甘心,又不情愿。

    我还很喜欢的人是年轻时候的屋大维,聪明,天生的政治天才。可惜,小演员的表演总觉得那么不到位。不过和姐姐的那段乱伦倒是惊世骇俗。

    安东尼也很好啦,正面全裸我恨不能慢镜头看的。英俊。下半身思考的男人。想来,埃及艳后爱上的男人,自然不会简单。

    现在要说的是剧集里面的若干女人。几乎每个女人都心思细密,用身体或者社交手腕,在政治场上施云布雨。我一个都不喜欢。

    下面来说点关于该剧的小细节。首先,血浆用的实在太多了,不知道罗马是不是真的原生态到那个地步,所有人都彪悍凶狠。杀人一招毙命,不是砍头就是肢解。胳膊大腿乱飞。我有点眼晕。

    其次,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小细节。墙上鲜艳的色情涂鸦,舞台剧上折射政治故事的色情戏剧,还有布告官在发完布告以后念的广告,都好玩的很。比如,布告官念完布告以后都会最后加一句:真正的罗马人只吃罗马面包——想来是出于某一面包店的宣传词。POLLU在角斗场死里逃生以后,居然有洗染店老板派人偷偷来给他画肖像,很有点要让他做代言人的意思。

    最后,关于那个时代强悍的性关系。剧集里的性描写不在少数,看到彪悍的阿西娅和男人在床上嗨咻,旁边的佣人端茶倒水,我眼睛都直了。还有风情的埃及艳后,遇到POLLU,简直就是干柴遇烈火。更不要说性爱机器安东尼,在路边遇到一个牧羊女,居然把全师的人停下来,等着他在一棵树的背后行其好事;一对女同性恋在床上抚摸亲吻;一对姐弟乱伦。总的来说,好戏不少。

    才开始看第二季。阿西娅明显比第一季的时候胖了好多。POLLU和VORENUS应该跟着屋大维混了。

    ER…..剧集就是这样。所以,历史上铭刻的永远都只是大人物的史记,如庞贝,恺撒。而永远不会是小人物的悲伤,如我心爱的POLLU,VORENUS,以及他的妻子,女儿。

     2 )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好看是真好看,血腥也是真血腥。声效又做得好,一颗头颅被砍下来,“噗嗤”一声戳进墙上的钩子里,听得人神经抽搐,牙齿都咬紧了。片头和片头音乐都做得好,那些墙壁上的涂鸦,像动画一样的活了起来,男人的头顶血花喷涌,赤裸的女人从里头升上来,张开手臂,像是随着音乐在舞蹈。历史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

    阿蒂亚(Atia of the Julii)和塞维利亚(Servilia of the Junii)先是争风吃醋,后来是争权夺利,指挥各自的儿子屋大维和布鲁图斯打打好好,死人无数。男人征伐天下,女人左右男人。勾心斗角,分分合合,要讲述清楚很难,要看明白却很简单,这一切早就写在史书上了,变来变去也没个变数。其实历史一点不好看,实在是因为犯不着替古人操心。而这个片子好看的地方是Lucius Vorenus和Titus Pullo这两兄弟的际遇。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先是两个人运气好得不得了,找到了恺撒被偷的军团军旗,捎带脚救了屋大维的命,班师回朝时,无意中遇上转运国家金库金子的马车,押运回都,Lucius升职,得到恺撒和安东尼的信任,Pullo得到一个女奴,又做了屋大维的师傅。两人随军出征被困在海岛上,用海水泡涨的尸体扎了个人皮筏子漂回希腊,遇上败逃的庞培,上演了一出捉放曹,全了他们的忠义之心。

    到了埃及,又找到了美人艳后,Pullo还和艳后一夜风流。第一季结束时,Lucius已经成了地方长官,穿上雪白的长袍,雄姿英发,踌躇满志。不料好运气用光了,霉运降临,恺撒被刺,老婆跳楼,儿女被卖。从峰顶降到了谷底。

    第二季两人就和奴隶头子,黑帮,罪犯,强盗打上了交道,坐镇山头,收保护费,暗杀,黑吃黑,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免不了有火并王伦,架空晁盖等戏码,热闹刺激。等醉醺醺的安东尼跑到埃及和艳后双栖双飞又双双毙命后,屋大维斗败了布鲁图斯,罗马挨下去就是几十年的太平日子。日子一太平,就没戏了,故事当然就完了。《罗马》拍两季后结束,正当其时。Lucius也死了,Pullo领着艳后和他生的儿子,安享太平去吧。

    剧集一拍几年,演员也日渐变化,镜头不客气地都留下影儿来。就见阿蒂亚从丰满到胖到肥,充气似的一路胖下去,看得人心惊肉跳;而西塞罗就越来越瘦,到死的时候,瘦得皮都打褶了。

    最有型的是站在街头读红头文件的肥胖新闻官,每一桩重大事件都由他大声读出,并伴有潇洒有力的手势,双目炯炯,一脸威严,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气势如山,也肥壮如山。

     3 ) 《罗马》(下):塑造性格人物

    (芷宁写于2007年11月13日)
        统观两季《罗马》,观众能察觉到该剧的绝对主角,既非叱诧风云的恺撒,也非名噪一时的马克·安东尼(詹姆斯·普尔弗伊饰演),而是他们的部下——士官卢修斯·乌瑞纳斯和士兵提图斯·波罗。
        乌瑞纳斯和波罗同属恺撒的13军团,都英勇无畏、性格强硬,更杀人如麻。和那个时代的很多罗马人一样,他们渴望着个人荣誉,也执迷于自己的欲望,都期望得到幸福,常年在外征战的乌瑞纳斯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妻女身边,而了无牵挂的波罗则只想在打完仗后去乐一下。同时,他们又各有特点,乌瑞纳斯性格内向、办事成熟稳健、遇事多虑一些,而波罗的神经则有点大条,为人粗放一根筋的他凡事先做了再说,在战场上一旦杀红了眼,连领袖恺撒的命令也敢违抗。
        剧集开始没多久,命运就将乌瑞纳斯和波罗联系在了一起,奉命去寻找被盗鹰旗的他们,在途中解救了被俘的奉母命前去探望舅公恺撒的年仅11岁的屋大维(麦克斯·帕金斯饰演)。一开始,乌瑞纳斯和波罗互不欣赏,甚至互看不顺眼,殊不知这两个性格悬殊的男人,在此后的人生中会成为过命的兄弟,而他们跌宕起伏、多舛突变的生命历程就如同彼时风云变幻的罗马时局。
        时值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腐败司法不堪,权贵们穷奢极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实权被控制在军队手中;公元前44年,恺撒完成了对高卢的血腥征服,也成了很多元老们的眼中钉;恺撒和曾经的战友庞贝(肯尼思·克兰哈饰演)之间的较量如期而至;恺撒和忘年交布鲁图斯(托比亚斯·曼希斯饰演)之间的较量后续上演;战争运向来好的恺撒在打败政敌之后,一举征服了埃及;恺撒遇刺血染议政厅;屋大维和安东尼之间的合作与决裂;安东尼走向灭亡之路……在所有的这些重要历史事件中,乌瑞纳斯和波罗不是旁观者,而是局内人、亲历者,所以说,剧集《罗马》又有“罗马双龙记”的意思。
        命运交织的乌瑞纳斯和波罗之间真挚的异姓兄弟情谊,是在各种风云际会中不断累积叠加而成的:酒醉的波罗被人开了瓢,他趔趄地去找乌瑞纳斯,而此时的乌瑞纳斯虽不喜欢这个莽汉,仍不顾妻子反对,拿出钱来医治波罗;乌瑞纳斯是个常年在外的军人,偏偏娶了个美丽的女人奈奥比(印蒂拉·瓦尔玛饰演)为妻,当他回到多年未归的家时,发现奈奥比怀抱着个一个男婴,奈奥比谎称婴儿是长女的,屋大维和波罗查到了给乌瑞纳斯戴绿帽子的人,此刻年少的屋大维显示出了一个未来统帅的素质,他冷静地命波罗杀了此人,并要求对乌瑞纳斯保密;波罗犯了大错被投进殊死搏杀的竞技场,眼看寡不敌众,看台上的乌瑞纳斯跃入场内,和波罗并肩打斗,并救出了波罗;若干年后,乌瑞纳斯追随安东尼远赴埃及,将子女托付给波罗照顾,而在埃及,为了保护波罗的血脉,乌瑞纳斯拼尽全力……
        在历史事件和个人历程的结合处理上,该剧做得巧妙,如当乌瑞纳斯作为恺撒的贴身护卫陪同恺撒进入议政厅前,有人故意告知他关于奈奥比出墙的真相,他怒而回家质问,结果无人保护的恺撒惨遭毒手。又如,当痛苦中的乌瑞纳斯再次从军时得知,孩子们已被敌手卖为奴隶,终于找到后,孩子们却因所受过的苦,以及误以为他杀了奈奥比而仇恨他,长女甚至出卖老爸的利益给敌手,乌瑞纳斯痛彻心肺,将孩子们交给波罗照顾后,随安东尼踏上了埃及之路。又如,因为贸易、税银、利益,其实更多的是累年的积怨,屋大维和安东尼再次决裂,而引发这场注定要打的仗的导火索便是由波罗复杂监运的金币被盗……诸如此类的巧妙关联,在该剧集中比比皆是。
        该剧成功塑造了两个草根英雄乌瑞纳斯和波罗,他们的生活、个性、行为无不打着罗马的烙印,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家庭不断在罗马的历史洪流中沉浮,直至遭受到打击和重创。在遭遇背叛时,乌瑞纳斯万念俱灰,怀疑起自己的信念,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历经磨难后,乌瑞纳斯终于给妻子的私生子小卢修斯一个父亲式的搂抱,看到这里,观众甚至比剧中人还感慨万千。在朝不保夕的营生中,波罗比他的好兄弟更能快意恩仇,到最后,这位粗线条的汉子似乎也长了大脑,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保护自我、兄弟和家人……
        同时,该剧还生动刻画塑造了诸多历史名人:天生的领袖恺撒,他光鲜的形象背后是顽疾的困扰,他的好运气也有用尽的一天;天才的领导者庞贝,他不是朋友就会是可怕的敌人,而他的死却令人有一种英雄末路之感;工于心计的元老西塞罗,还是没能抵过更有心机的屋大维;有勇无谋的马克·安东尼,嘴角总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他是块执行打仗的好材料,然而,总以下半身来想问题的他最终因女人而送命;纤细苍白的屋大维,在人们都小瞧他的时候,他那颗善于思考的脑袋已洞悉了权谋的复杂性和可怕性,他和恺撒的几次谈话所透露出来的聪明理智,体现出一个笑到最后的人所必备的素质,而奇特的成长环境,让他的癖好也很奇特;屋大维的老妈、恺撒的外甥女阿缇娅(波丽·沃克尔饰演)是一个骄奢淫逸又心肠毒辣的女人,这位寡居的贵妇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利益,可以做出很多出格的事,包括破坏女儿奥克塔维亚的婚姻、买凶杀人、绑架贵族、拉拢打压,在她诸多的阴谋诡计面前,她糜烂的私生活就显得一般般了。
        此外,该剧的小人物也塑造的活灵活现,如恺撒的书记员、走卒小贩蒂蒙等。不过,其中最出彩的是那位罗马城的新闻发言官,他每天于广场上接过一个个记事石板,激情澎湃又声情并茂地宣读着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胖胖的身体随着他每个抑扬顿挫的发音、每个慷慨激昂的动作在颤动、在晃悠,十分有趣。
        剧集《罗马》所呈现出的人性是赤裸裸的,毫不虚伪,也不加掩藏,更无需美化,人们的爱与恨都来得很强烈,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不断地昭示着彼时人类野蛮而蓬勃的生命力,以及毫无秩序、胡乱自由的本性。彼时人们的愿望也是血淋淋的,他们用生祭、用鲜血来表达自己誓言的决心,诅咒更是来得犀利猛烈,只要能达到目的,甚至可以搭上性命,如恺撒的前情人塞维利亚(琳赛·邓肯饰演)对阿缇娅的血咒。
        可以说,该剧将人性深度剖析又直接展现,将人类的弱点和暗面更是呈现的淋漓尽致,在利益和私欲面前,不是每个灵魂都是坚强的。随着一拨一拨的血腥较量,不断有人在权谋与斗争中被踢出罗马的历史舞台,在剧集结束时,屋大维貌似荣耀地站在了罗马和历史的面前,然而,其背后却满是枯骨、鲜血、阴谋、仇恨及对家人的利用和伤害,当他被母亲和姐姐指责为“怪胎”时,这个当权者终于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该剧集除去虚构的那些角色,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与书籍上所描述的十分接近,也都因演员的出色演绎和影像制作的精良而生动鲜活,在该剧中,这些历史书上的名字不再平板、概念化,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仿佛被集体复活了一般,而在这种复活中,该剧集的史诗气质便一览无余。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4638655_d.html

     4 ) 黑暗序曲-论面具人的巅峰形态-屋大维

    前面的影评中写到peeta时我提到了一个概念-面具人,并且说过如果peeta出身上流或者有机会接触教育,他很可能成长为屋大维一样的人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罗马这部美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盖乌斯.屋大维。

    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父亲是马其顿总督,母亲为凯撒的外甥女。剧中父亲没有出现,母亲被描绘成为了权力和利益可以跟任何人媾和的荡妇形象,《罗马十二皇帝传》中描绘屋大维异常俊美,体态匀称,性格内敛,几乎看不出任何情绪。从小酷爱读书,专研史学与雄辩学。出身高贵所以有机会见识上层各种龌龊,性格内敛不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可以在暗处静静观察,勤于思考为日后一切的理论实践埋下了基础。也许是天生的骨骼精奇,他被凯撒收为养子,在凯撒与庞贝的内战中,曾短暂担任过骑兵队长,后被凯撒重点培养,送去军团历练。可以说是那个年代贵族精英的教育模式,年少读书,成长后送往军队历练攒资历,这在如今的美国依旧是这样的传统(川普,拜登的儿子们)

    凯撒遇刺后,屋大维正在军团受训。得到消息后立马赶往罗马。家族中人担心他会因为凯撒的养子身份受到牵连,这个时候,屋大维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与学史观察上层的积累帮助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凯撒倒下并不代表共和派的胜利,相反罗马将迎来权力的真空。(这个时候的屋大维只有18岁)确实,当元老院刺杀凯撒的议员们手舞足蹈的跑上大街呼喊暴君已死时,罗马的市民们却关上门窗,恐怖的氛围在罗马蔓延开来。毕竟很多平民是在凯撒的政令下获得了公民权与自由,刺杀凯撒并没有共和派所设想的全民欢呼的场面。加上凯撒的左膀右臂安东尼在刺杀中成功出逃,凯撒余党的势力并没有瓦解反而转移到了安东尼的手上。安东尼派出使者与元老院谈判,如果申明凯撒是暴君,那么那些接受凯撒任命当上议员的共和派刺杀人员也将不合法。谈判的结果是不宣布凯撒为暴君,宣称凯撒死于意外,并为他举办国葬。然而安东尼明显不是善茬,在凯撒国葬那天,安东尼拿出凯撒遇刺时所穿的浸满鲜血的官袍,用多年演练的雄辩术,声嘶力竭的向人民阐述事实,成功点燃了人民的怒火。在安东尼的宣言中,凯撒的继承人为屋大维,凯撒将拿出自己财产的四分之一分给罗马最穷苦的公民,并将自己的一处私人公园赐予罗马公民公共使用。当屋大维到达罗马时,他除了空有凯撒继承人的名号外什么也没有,毕竟凯撒的军队与财产现在都归安东尼所有了。但屋大维却将他凯撒继承人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到处宣扬演说,推行自己凯撒继承人的身份,宣布自己为凯撒的儿子,并且拿出自己家族的财产,兑现了凯撒将自己财产的四分之一捐给贫民的承诺。此举获得了大量的民心,部分凯撒军队也转去支持屋大维。同时屋大维以两倍的薪水招募刚退役的老兵,成功策反了安东尼的两个兵团,并放出了安东尼霸占凯撒财产的消息,使安东尼颜面扫地。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屋大维冷静思考,虽然目前他的势力从零建立起来了,但他还没有任何职位,没有任何政治资本,并且募有私兵触犯了罗马的法律(虽然在万民的支持下保民官否决了安东尼对他的判决),为了获得稳定的发展,屋大维带着他的随从前往意大利南部。离开罗马时,屋大维变卖了家族所有的资产与私宅,却获得了更重要的民心与军队支持,果然到了意大利南部开始有财阀资助他,屋大维开始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干大事有野心的人不会拘泥于自己的私人财产。

    为了获得政治资本,作为凯撒余党的屋大维,开始和共和派接触,可以看出屋大维没有什么特定的立场,怎么选择对当前有利怎么来(这里要画重点,枭雄都是如此)。共和派两害相权取其轻,认为一个18岁的孩子能有什么作为,支持屋大维并控制傀儡他有利于分化凯撒余党(没错,说的就是你,安东尼),还有利于得到凯撒老兵的支持,于是授予了屋大维议员身份,屋大维的政治资本有了,拥有军队与名望也变得合理了。随后他与共和派的两位指挥官率军队攻击安东尼,安东尼腹背受敌,只能率部退往阿尔卑斯山北部。安东尼的军队一度士气低落有溃逃的危险,但安东尼带头吃野果喝脏水,稳定了军心。同时此次战役中,共和派的两位指挥官战死,也给了屋大维掌握军队的机会。所以后世怀疑两位指挥官的死亡是不是表面上的战死那么简单。

    屋大维获得军队的完整指挥权后,和他的养父凯撒一样,率部度过卢比孔河,进入罗马城。在军队的加持下,屋大维闯入元老院,宣布自己成为新的执政官,此时的屋大维只有19岁。元老院的老朽们看着屋大维,怎么也想不到自以为的傀儡居然利用他们获得了力量与权力,一群政坛上的老狐狸居然给个“孩子”耍了。屋大维随后宣布刺杀凯撒形同叛国,将元老院中的共和派成员定罪。共和派部分成员逃往富庶的东方,准备在那里东山再起。

    很快,逃出去的共和派在土耳其募集到了经验丰富的老兵,古老家族的影响力也使得他们很快得到了地方豪强的支持,就这样他们很快整编出10个老兵军团,浩浩荡荡的杀向罗马。

    此时的屋大维五个兵团在北部防御安东尼,根本腾不出力量来应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以少胜多的奇迹虽然他的养父凯撒曾经创造过,但那都是面对缺乏训练的新兵。而这次共和派带过来的,是为帝国开疆拓土经验丰富的边疆老兵。屋大维微微思考,转而去寻找阿尔卑斯山区北部落魄的安东尼势力结盟。共和派腐朽的理念(要摧毁凯撒残部,包括安东尼)也促成了这次结盟。

    此时两军合并,兵力远远超过了共和派,为了保密完整消灭共和派军队,屋大维派秘密部队潜入罗马城,杀死了可能走漏消息的所有共和派成员与巨富,这些元老与巨富的财富也被屋大维安东尼吞并,用于维持庞大军队的支出。这种做法虽然残忍,但一确保了信息的保密,二解决了军队开支,在这一点上与汉武帝为打击匈奴残酷剥削商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和派直到两军接战才看到双方实力的对比,最终共和派战败,共和派的将领被全部处死,共和派最后的希望就此灭亡。

    共和派的覆灭意味着三头同盟的产生,庞大的罗马帝国被瓜分为:首都罗马及以西归屋大维,富饶的东方包括埃及希腊归安东尼,北非归雷必达。尽管三头之间矛盾重重,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及敌人(庞贝余党,海盗)还是会团结起来。在扫清敌人之后,安东尼将安置军队及俘虏的庞大任务丢给屋大维,53岁的他要去东方尽情享受自己剩余的人生了(那个年代普通人平均寿命29岁,贵族65左右)。庞大的军队安置需要征用土地,屋大维毫不犹豫的站在了军人这边,残酷的镇压了贫民的反抗。甚至不惜与保民官发生军事冲突。他明白短暂的和平之下掩藏着暗流,共同的敌人结束后新的敌人将是另两个巨头,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雷必达向屋大维投降,屋大维只剩下了最后的敌人-安东尼。

    史料记载,安东尼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在战场上经常身先士卒拥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与对战机的明锐嗅觉,同时又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优秀将领。然而和平时期的安东尼常常不注重自身名誉建设。他在埃及期间错误的爱上了埃及艳后,将埃及艳后的头像印在新发的铸币上,并注明她是众神之王,严重挑战了罗马主教的权威。同时下放了很多地区的(包括希腊)自治权,虽然后世分析是为了减少治理成本缓和民族矛盾,但意大利人的财富本来就是靠掠夺富裕的东方建立起来的。安东尼的一系列做法引发了罗马人的不满,东方的财阀们也逐渐叛逃向屋大维。

    于是在宣传的加工下,安东尼被宣布叛国罪,战争借口一造好,屋大维便率领他准备好的罗马军团与新型战舰直扑安东尼。屋大维的军队数量不多但精锐士气高昂,而安东尼的军队虽然庞大但士气低落。双方在海峡相遇,罗马的新型战舰钩住埃及战船,步兵利用跳板登上埃及战舰发挥剑盾优势斩杀敌方水军。安东尼的预备队见状率先士气崩溃逃跑,其余部队作鸟兽散。屋大维与他的军队包围了亚历山大港。安东尼与埃及艳后自杀。

    扫清了所有敌人后,屋大维解散军队表示要换政于民,却建立了更精锐的禁卫军与常备军。被血洗多次的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称号,即所谓的第一公民。同时屋大维积极塑造自己“人民拯救者”的形象,这在屋大维击溃庞贝余党封锁罗马商道的海盗舰队中得到升华。从此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想要了解西方政治必要了解罗马历史。回忆这些送给七月份即将从事law enforcement的自己,早做打算,理性思考,不惧斗争,无论从内还是从外。

    希望屋大维的故事给你启发。

     5 ) 梦回罗马

    看<罗马>是半年前的事情了.里面有很多经典的镜头至今还能记得.


     气数已尽的庞贝面对意大利的南部海岸,这是曾让多少英雄壮心不已的滔滔滚滚的大海,但是庞贝已经无路可退,败军之将只有选择离乡去国,他身躯僵硬,心灰意冷,手中凯撒送来充满揶揄的书信黯然飘落,成为浪花的玩物,这时候,他转回身,看见身边跟着的奴隶.他说,做个奴隶也不错吧,永远也不必为明天忧虑,对奴隶来说,每天都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世上的人分成这样两种,一种是英雄或者伟人,一种是奴隶.前者看自己,不是用一村一乡人的眼光看自己,而是用一国一世界人的眼光来看,不是用一天一年来看自己,而是从百年千年的角度来看.后者看自己,只要从自己生活的圈子看自己就可以,看到明天明年就可以.因为他已经出让了对于自己命运的主宰权,所谓"荣誉感"更是无从谈起.对于奴隶来说,他不用思考太多担忧太多,即使他的主人兵败身死,也不会影响他继续跟着胜利者继续自己的奴隶生涯.


    在剧中当波罗要杀死西塞罗的时候,西塞罗平静的说,士兵,你将因为杀死西塞罗而载入史册.这就是伟人对命运的洞察和接纳.现在有多少草菅人命的贪官被绳之以法的时候,他哀叹又是什么呢,是即将失去的金钱权利和生命吧,他可曾想过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什么样的名声.他但凡想过片刻,也不会走到那一步.不管他如何的曾经身居高位,他的思维方式不过是个奴隶.只要他的不光彩行为能够瞒过他人,他就过一日算得计一日.


    剧中两个奴隶在路上见面,一个说,老乡,你看上去不轻松阿.另一个说,是啊,我的主人今晚要宴请罗马的所有名流,我真是忙坏了,还有两箱鱼没有送来呢.说着脸上带出身负重任者常有的欣欣得色.这个情景在今日也丝毫不陌生,在咖啡馆里聊天的两位白领不也是如此对话的么.大公司的职员必定有一种荣誉感吧,想来和过去大贵族家奴隶的自豪也差不远.


    说到荣誉感,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过去伟人们,他们的荣誉感来自祖先辈辈相传的荣誉.布鲁图虽然年轻,但是贵族们都尊重他的意见,因为他拥有一个高贵的姓氏,他之刺杀凯撒也是为了继承这个姓氏维护共和的历史传统.而奴隶们的姓名轻如鸿毛,即使他们的胸前都挂着写有名字的牌子,他们只有依傍到好主人的优越感而没有荣誉感.那些伟人们重视自己的名字胜于生命,因为它将在家庙中和父亲以及所有祖先的伟大名字刻在一起.而作为奴隶名字只是代号,也不用考虑自己的名字.


    当然,在历史中找出具体反例是相当容易的.在此,我只是将伟人和奴隶作为生存的两种状态.正如我承认的,很多看似风光的人不过是一个满足的奴隶.同样,很多受苦的人却有一个高贵的灵魂.


    对于奴隶们来说,他们只要从眼下看自己,用利益为衡量.对伟人来说,他们要从历史来看自己,用生命的荣誉做激励.


    在<斯巴达300壮士>的开场里面,我看见那些人们打招呼的方式,他们以拳当胸,彼此致意说:为了荣誉! 只是这样一个镜头就让我热血澎湃,我知道,在此之后,一切无悔的牺牲都有着充足的理由.

    也许所有的历史,在有些人眼里,都是虚构的传奇,不足为据.在我写完上面的句子以后,看了一篇朋友推荐的文章,里面引用了《季羡林生命沉思录》的一句话: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我想,先生所说,就是那些生活在奴隶状态的人.

    我已经厌倦了生活的重复,我对人生的无意义,无价值感到无法忍受.我深深地厌倦了为奴隶的日子.

     6 ) 简单对比下《帝国》和《罗马》

    两个剧都还不错,不过我更喜欢《罗马》。
      
      1.先说扮相。《帝国》所选的演员感觉更贴近史实,比如凯撒令人印象深刻的地中海头,安东尼的眼睛。不过所谓“史实”也是靠留存下的雕像、钱币等猜测的,精确度显然要打折扣。《罗马》所选的演员更加“神似”。扮演凯撒、庞培、安东尼、屋大维四位主要人物的演员演得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年幼的屋大维和逃奔埃及后的安东尼。
      
      至于形似还是神似好,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吧,我个人比较欣赏后者。毕竟电视剧不是纪录片。
      
      2.人物塑造。《帝国》中各个人物太过脸谱化了,完全没有挖掘出深层的冲突。屋大维的成长过程简化成了“魔戒”套路,一个单纯幼稚的小男孩在流离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实现抱负;再加上用女祭司这个不清不楚的串线来推动故事发展,剧情难免有硬伤,而这一干牛人政治冲突背后的价值冲突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抹煞了。《罗马》对人物的塑造相对来说更加成功(当然两季的电视剧发挥空间比较大些),每个大人物都有卑微猥琐的时候,而每个小人物都有高尚悲怆的一面,或许加入了不少虚构创作,但反而更加贴合真实人物。
      
      3. 虚构人物。两部剧里面都用了虚构的人物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串线。《帝国》用了角斗士Tyrannus,而《罗马》中用了两个战士,信仰(大概是模糊的加图派)坚定的Vorenus和忠诚的Pullo。
      
      Tyrannus比较单薄,主要是他自己的“信”并不明确,除了他对他儿子本能的深爱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理想(当然这可能也就是角斗士的真实反映)保护屋大维只是为了报答凯撒(以及消除愧疚感),跟随安东尼只是为了逃避,最后倒戈还是为了报答凯撒。而Vorenus和pullo就非常饱满,同样也涉及对家庭的深爱,但深爱中灌入了嫉妒、仇恨和最后的和解。
      
      除却这个层面,前期的Vorenus和后期的vorenus的对抗,能看出自我在变换不定的命运面前的脆弱和无奈,信仰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煎熬和蜕变;而vorenus和pullo之间的对抗,又能表现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价值观的冲撞。
      
      这也是我更喜欢《罗马》的主要原因。《帝国》与时俱进的说,就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的电视剧,正义战胜邪恶,好人打过坏人;而《罗马》则更为精致,它没有强烈的正反判断,而只是用力地展现复杂性--人物的复杂性,政治的复杂性,价值的复杂性etc. 这种对复杂性的展现,就是我对此类所谓“历史”电视剧的最高期待。

     7 ) 值得观看,续集难弄

    第一部相当不错,拍摄方面很聪明地避开了容易拖长又耗成本的武戏,拿出文戏做主打,同时选择上流社会和市井草民两条交叉剧情线,一头看腻的时候基本就已经转到另一面去了。令人惊叹的是,拍摄罗马城使用的电脑特技并不多,靠着布景和画板就将共和末期混乱辉煌的世界中心表现了出来,不由想起《虎!虎!虎!》里面那用硬纸板喷漆作出来几可乱真的长门号战舰。

    片中恺撒及其对手刻画不错,虽然第一部基本是按照恺撒自己写的《内战记》和《亚历山大里亚战记》在拍,导致其被有意无意地美化,却也无伤大雅;庞培和加图演得中规中矩,但少了几分狡诈,这类共和皮专政心的贵族,我个人还是觉得《斯巴达克思》里的格拉古演技最为出色。而布鲁图斯和卡西奥斯则过于逊色,剧本前后两人言行举止太不统一,也难以令人信服。此外,庞培作为统帅,应不可居住在城中,剧中遗漏了这一点。

    上层线中的男丁演技,个人认为首推安东尼和西塞罗,尽管很明显剧组给这两人比历史更多的感情变化和心理戏,然而也许是由于更受历史学家青睐的缘故,这二位虽不得好死,却在史书上比恺撒和屋大维得到更多笔墨。而屋大维虽也忠实于史书,却也和史书中一样乏味,片尾和安东尼的撕打也太不符合他的个性,此时他应在部队服役,这种改动可说是蛇足。

    而担纲重头戏的豪族女人们颇有《编年史》中提比略朝的风范,后者所述和内战时期相差约半世纪,相信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除了屋大维娅的外貌实在不像是拉丁人。

    底层线有趣得多,至少第一部中如此。百夫长鲁修斯(第一集来看他应该是首列百夫长)不愧为罗马自由民的肖像:忠诚、有为、正直而又时常被这三种品德逼得揭不开锅;泰铎斯叵罗,奴隶出身的军团小兵,虽然正直却缺乏罗马式的道德观,又因此少了许多的烦恼,在这个人物身上多少能看到一些未来军营皇帝的影子,身世模糊的他也许根本不是罗马人。叵罗比他的日尔曼妻子更像一个日尔曼蛮族。第二部中埋葬亡妻和儿子一幕,叵罗将祷词献给“远方的不知名的神”,希望这些神祗照看自己来自莱茵河畔的妻子,颇为伤感-或许他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神明罢。

    第一部从恺撒平高卢起,讲到他被刺为止,其历史还原的成分要大于娱乐成分,基本上也满足各种口味:要看史诗的可以看看恺撒和庞培、元老院的戏,从军团战旗到平民赞助人的服装,从西塞罗的雄辩到庞培与恺撒之间微妙的关系,考证颇为详细;鲁修斯和叵罗的线程则更注重娱乐性和突发性,每集都吊足观众胃口。

    而第二部则从恺撒遇刺一直讲到屋大维扫灭安东尼,自命第一公民为止。这部比前部逊色许多,一方面由于角色随着内战和各势力的明朗化而逐渐减少,一方面则是因为底层线戏说的成分太过,而且由于第一个原因,底层线的戏份过多。剩下的上层人物里,历史上乏味的人物仍比较忠实,而较少记载的则严重脸谱化:布鲁图斯莫名其妙的救赎,一个弃兵自杀的懦夫反而被塑造成大义凛然赴死的勇者;蛮勇的醋坛子阿格里帕成了具有平等意识的小白脸;利维娅的一些风流事迹硬弄到安缇娅身上;安东尼虽仍有血有肉,但到了埃及以后被丑化的很过火,而安东尼援助阿格里帕战船以击败小庞培、大量元老听闻开战愤离罗马投奔安东尼这些事迹,全都被隐去;惟有西塞罗不失本色。

    底层线上,鲁修斯丧子复得,帮会争斗之类的剧情和前部相比比较乏味;叵罗的事迹和历史大事之间的联系也过于频繁,过于轻率而令人厌烦了,刺杀西塞罗还好说,然而勇救恺撒里安,还把他带回罗马去,这就过了,难道屋大维的部队是傻子吗?至于屋大维家的犹太仆从,则发生了怪异的转变,编剧太想把过多的历史内容掺到一起,于是这街头打手莫名其妙地在革命情绪强烈的兄弟几句话之下就成了狂热党徒,几场革命戏幼稚得令人不忍卒睹。

    此外令人尴尬的是,第二部的床上戏实在太多了,多到我无法在客厅连续看下去的地步。第一部有少许床戏,还可以理解-毕竟罗马的业余生活即是如此,但到了第二部还是昏天黑地,每集必出,这就过了。或许这也是编剧心理浮躁的一个侧影,记得一篇关于新旧版《精神病患者》的影评就曾说过:旧版中只出现了刀子和浴室帘布上的手影,而鲜血也不过是一些快速流掉的巧克力浆;而新版却非要让刀子反复捅进嘴里,还把番茄酱弄得到处都是,但在效果上一点也不比旧版恐怖,只能让人恶心。

    至于《罗马》还有没有续拍的可能,有评论说因资金和其他问题就到此为止,想来也不乐观。因为之后确实没内容可拍,或者说没有娱乐性的内容了,屋大维的治世虽繁华稳定却也乏味无比,他在位期间少有扩张,虽然有个著名的浪荡女儿,但也没有其他人物可写;首任皇帝在位时的大事无非耶稣基督和条顿堡丛林大战,前者是被拍滥的宗教题材,后者令罗马脸上无光,要是拍的话弄不好就会搞成日尔曼劫后英雄略之类的草莽片了。

    提比略比奥古斯都还闷,不过其母利维娅的事迹已经在《罗马》中被安缇娅移植过多;养子日尔曼尼库斯虽然勇武,然而风头却不及对手的日尔曼酋长。

    卡里古拉可以拍拍,但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很黄很暴力,再出床戏谁还要看?而且有些东西是根本没法放映的。

    克劳狄,除了远征不列颠外也无亮点可拍。

    尼禄是好题材,可以单成一部,但要拍成史诗片,恐怕因前有《你往何处去》而难以出色,拍他娱乐性的一面么,大概会变成B级片罢。

    看来《罗马》的续集确是很难弄的了。

     短评

    本以为是沉重无趣的历史剧拍的却如此扣人心弦,曾经只为看激情场面的猥琐想法在这样伟大的剧集面前不由得自惭形秽

    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罗马绝对是个神奇的国家,他侵略过的地方的人都不仇恨罗马,相反都要争自己是罗马后人。

    10分钟前
    • CL
    • 力荐

    最好的历史剧。从凯撒从高卢班师罗马开始,到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死结束,阴谋色情暴力,占全了。属于把电视剧三国演义换上电影赤壁的美工布景,用会演戏的演员把那些策略演活,再把貂蝉大小乔按照肉蒲团的尺度走一遍。强烈推荐!

    14分钟前
    • 兰小欢
    • 力荐

    也许是先看了冰与火的关系,罗马并不如我期望的那般精彩,正如线条流畅的裸体美人,你光看了还不够,更想她来点新花样,可惜罗马没有给我新花样。编剧力度稍弱,第一季失望的结束。因为这部戏对屋大维的厌恶改观,期待他第二季与安东尼的对戏。男人是在血与屌中成长的,还有永远不要惹怒女人。

    15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屋大维好帅啊好帅啊~安东尼你个浪荡子啊浪荡子啊~布鲁图斯怎么选了这么个演员。。

    19分钟前
    • 中雪君
    • 力荐

    政治、宗教、国家、权利、议会、战争、爱情、乱伦、同性恋……

    22分钟前
    • 蛮爷
    • 推荐

    终于习惯HBO历史剧的瞎眼刷三观情节了,兄妹乱伦老少百合NTR砍手砍脚砍头OOXX露点…终于看到外国法制史上学的元老会选举离婚律师公民,罗马法不愧为民法始祖!呆萌Pullo和古板Vorenus这对bromance好有爱了,在开始喜欢凯撒的时候竟然便当了。诡异埃及艳后好想再看多一下【HBO快点拍部埃及的历史剧】

    27分钟前
    • 推荐

    喜欢两个帅哥。。。口水。。。

    31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话说我很放心把水浒交给HBO去拍

    36分钟前
    • 马来可
    • 力荐

    美式通俗剧加强化戏剧性加戏说历史,牛逼!妈的我们自己的历史剧怎么拍不成这样?

    37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百夫长的老婆搞了个外遇,凯撒就死了,历史的车轮……好方。终于知道曼斯雷德的选角是咋回事儿了,以及newsreader太有腔调。

    42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爱与恨,欲与性,血与骨...基与腐。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同事姐姐的推荐,到底是做国际新闻的哈。尺度够大!

    47分钟前
    • happyoct
    • 力荐

    大家都家破人亡的节奏。人物对话时的光线和角度真棒

    48分钟前
    • catch22
    • 力荐

    新闻官很萌。

    53分钟前
    • apeachgugu
    • 推荐

    男人的斗争是目的理性行动,女人的斗争是价值理性行动,前者会为了利益而妥协折衷,后者却能把仇恨当作信仰。

    57分钟前
    • 食菠萝
    • 还行

    屋大维很精明,波罗很有爱~

    5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看人家这历史剧拍的,22集把政治、爱情、民俗、斗争、权利、友情一大堆人的事都交代明白了;看中国拍的,百十来集光讲一段狗血爱情戏;再看棒子国,拍好几百集什么也交代不明白...

    1小时前
    • 晴天☀️
    • 力荐

    剧情有点狗血,老按快进,不过比tutor好点。屋大维2号那演员丑啊,娶了个老婆丑的跟吉娃娃似的……布鲁图斯最丑,他娘太十三。凯撒一看就是一bully,是hotch他兄弟吧,囧rz小丑一号和小丑二号真好笑,连老婆都吃醋……

    1小时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还行

    因为此剧,我将HBO的级别,从”喜欢“提升到”崇拜“!

    1小时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