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德国2017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丽芙·丽莎·弗赖斯 

    导演:汤姆·提克威,亨德里克·汉德罗厄格滕,阿希姆·冯·博里斯 

    猜你喜欢

    • 第22集完结

      人人都恨克里斯 第四季

    • 全8集

      名校风暴第二季

    • 完结

      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第一季

    • 全8集

      名校风暴第三季

    • 完结

      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第二季

    • 修正完结

      无耻之徒第一季

    • 更5集

      黑袍纠察队第四季

    • 完结

      名校风暴第五季

     剧照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2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3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4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5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6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6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7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8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9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犯罪年代剧《巴比伦柏林》由汤姆·提克威自编自导,背景设置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柏林,故事聚焦社会大环境下的生活百态。

     长篇影评

     1 ) 盖世太保养成记

    为什么我说这部剧是盖世太保养成记呢?诸如魏玛共和国的世态万象不是更好麽?贴合片名《babylon berlin》,那就先说片名好了,这个高明的片名,直接奠定了整部剧的优秀,berlin前面加个babylon,让人好费解。孤陋寡闻如我,百度了babylon,得到的解释是:巴比伦,奢华淫靡的城市,任何大的富庶的或罪恶的城市。一个简单的片名,暴露了编剧的文学素养,妈也,太高超了,不就是要讲当时柏林这座城市的奢华淫靡嘛,比喻象征全用上了,babylon/berlin两个单词首尾字母还一样,顺便又给优秀的导演一次设计精巧片头的机会。

    那么就继续讲讲这个让我“爱不释眼”的片头好了,因为嘛,babylon/berlin两个单词首尾字母一样,正好可以组成一个圆形,这个组合的圆形被设计为万花筒,片头的每一帧影像都以万花筒呈现,一则代表柏林这座城市中的万种世相,二则表示当时身处柏林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分裂、癫狂和迷乱。所以呢,片名和片头点题点得精准又不失巧妙,可这仅仅只是导演和编剧十分之一的优秀哟。

    令我着迷的本剧的剧本,有着万花筒般令人眩晕迷乱的错综情节和宏大背景,题材的多样使之更加复杂。简单地说,这是一个放在一战后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有着多种政治背景下的犯罪刑侦剧,可以说综合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刑侦题材以及悬疑。整个故事情节由案件推动,同时支线情节交错进行。第一季的主线案件是捣毁黄色录像带任务(属于政治任务),支线情节主要是一班夹带私货的火车,由此引出当时存在于德国国内的多个政治派别,其中有托洛斯基派、德国共产党(红色堡垒)、亚梅利亚人(黑社会)、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等等。政治背景的交代在第一季中还是较为模糊的,一些主要人物的动机也不明确,所以第一季的故事主体是当时魏玛共和国的首都柏林万象的展现,作为第二季的序幕,它展现的不仅是那些政治派别或组织,还有当时柏林从底层到上层的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浮华之下的乱象,盛景背后的荒唐,拉开了这座巴比伦之城的帷幕。而从第二季开始故事的主线则转向那班夹带私货的火车,支线主要是越来越明晰的政治斗争,政治派别从极左到极右一一浮现,除了第一季已出现的托洛斯基派、德国共产党、亚梅利亚人之外,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保皇派或民族主义者的身份也渐次显露,最后政治身份不一的各个团伙全部聚焦在火车事件中。所以呢,虽然这个剧本背景繁复,却作了戏剧化的巧合处理,在繁复的政治背景下讲了一个侦探故事,再从侦查过程中牵扯出政治斗争,而这一切由火车引起至火车结束,画了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圆,完美。

    这样复杂的剧本着实考验导演的调度功力,在我看来,作为铺垫的第一季更加优秀,这一季通过剧情的铺开展示了柏林这座巴比伦之城的众生世相,这是魏玛共和国腐化和衰败的开端,同时也是盖世太保养成的客观环境,这会不会使你想到究竟是法西斯选择了希特勒还是希特勒选择了法西斯?反正我是想了,其实浅薄如我连纳粹是什么都不知道,看懂这部电视剧对我来说何其困难。不过一部电视剧可以激起厌恶政治的我对魏玛共和国历史的兴趣,足以说明导演和编剧的能耐。还是回到导演的镜头语言,由他的镜头语言我看到了一朵恶之花带着死亡气息的美,所谓美则美矣,然绝望也。比如第一季的某一集开篇,伴随着一首优美的莱茵小调,镜头划过清晨薄雾中柏林护城河的河面,色调浓郁而冷峻,之后镜头下沉至河水中,是一具惨白的尸体,这便是本剧的基调,BGM很美,色调很美,展示的却是混乱不安和死亡。而导演尤为擅长且运用最为圆熟的则是剪辑和蒙太奇,配合主线和各个支线情节的相互交错展开的,往往是一首歌曲和一段快速的蒙太奇,杀戮和狂欢同时进行,轻而易举将故事推向高潮。

    最后回到人物,也是我的主题,盖世太保,这是在拉开帷幕的第一季后,第二季逐渐展露出的主题,聚集在了人物身上。剧中的两个警察,Gereon和Bruno,是刻画最饱满、多面、真实的人物,他们都有善良、正义感的一面,作为警察,业务能力也都不差,同时他们也都参加过一战,Gereon是带着父母的嫌弃和心爱的女人成了嫂子的苦痛参加了一战,却带着战争心理创伤和没有救哥哥的自责回来;而Bruno呢,虽然没有交代,我猜想是带着德皇的使命而去却失败而归,一心想着重振军国主义的雄风。于是他们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Bruno是政治信仰坚定的保皇派,联合黑色国防军企图发动政变复辟帝制,复辟帝制的目的在于继续走军国主义的老路。Gereon只是一名执行者,他没有政治理想,刚开始来柏林是执行父亲交代的任务,如果说他有什么想法或观念,就是Bruno在最后一集跟他说的“你只会照章办事”,Gereon这样的人,在社会民主党议员本达的手下,他可以成功阻止了一场政变,而在未来的法西斯分子手下呢,他就是传说中的盖世太保,事实也说明了他也确实成为了希特勒上台前秘密警察组织的头目。

    于是babylon berlin这部原本看起来是揭示柏林社会万象的电视剧,在男主角的身上我们却看出了一个盖世太保养成记的故事。而这个盖世太保的前身Gereon怎么看也不像会让人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人物,在第一季的最后一集他和Bruno义无反顾地烧掉可以作为保命符的几卷高级官员的黄色录像带的时候,一起仰天长啸,Gereon看到了自己的父亲也出现在黄色录像带中,失望地再也不回科隆而留在了柏林,虽然这一对乱世双雄无法改变魏玛共和国的乱象,但我也希望停留在那一刻,他们还保有警察的自豪和尊严,而不用为了各自所代表的政治集团倒戈相向。

     2 ) 伏笔重重的第一季

    看过暗黑 我们的父辈 之后 就对德剧很感兴趣 加上最近开始学德语 开始了疯狂刷剧的阶段

    这一部其实看完了 整体的完成度感觉没有上述两部那么高 又或者因为第二季紧随其后 所以有一些情节留在第二季了也未可知 但是第一季看完 似乎觉得哪里还没有完成的样子 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当然 有的是因为我自己脸盲没看懂也有可能)

    mark一下问题 第二季重点看一下:

    1.亚美尼亚人(黑帮?酒店老板)为什么对男主没下狠手呢? 他和精神病医生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换男主的药?想治疗他还是让他回忆起什么东西?

    2.女主到底喜欢谁啊?好捉急啊 女主的好朋友感觉是个伏笔 应该会探听到什么了不得的消息然后在女主的解谜环节里起到重要作用

    3.比划哑语那个小哥身上是不是也有什么秘密?

    4.女歌手背叛革命的原因是啥?本来就是间谍还是后来背叛的?她换了号牌 是有能把黄金运出去的计划吗?

    5.火车事件整理一下:德国老兵一伙人 用火车走私毒气(到德国?)中间被俄罗斯人截胡挂了一节黄金准备运到伊斯坦布尔 那他们是怎么得知走私火车的具体时间的? 谁是走漏消息的人?

    6.老年探长到底是什么立场?他可信吗?

    7.男主的兄弟到底死了没有?嫂子的娃娃是男主的还是兄弟的?

    想到了再补充

    感觉那个年代真的是混乱 又贫穷 又富有 富人的餐厅和现在的五星级酒店没什么区别 穷人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女主的价值观也挺有意思的 白天做文员 对什么都有好奇心 喜欢破案 也聪明 但是晚上去灯红酒绿的世界里 用身体换钱的时候也完全没有道德的约束感 而且一点不客气的把自己朋友也往场子里拉 而且朋友拒绝下海的原因并不是道德困境 而是身体的残缺 感觉那个时代的人 真是又开放 又保守 要恶补德国历史了

     3 ) S1(二)夏洛特格里安CP线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必有剧透 按季更新 第一季共三篇

    第一季夜总会这场戏算是两人发展的重点。胖警察在广场上看到两人买烟的场景就看出来两人之间互生好感,那么夜总会这样一次借工作之名的非正式约会则是关系的发展,尤其男方明显被夜店里充满活力的夏洛特深深吸引了。荷兰人夜总会这个异装癖Club的场景也选择的好,有几个方面都表现了对格里安来说打开了新世界了,一是夏洛特笑他约9点那地方要半夜1-2点才去呢,二是摄影师小哥的出现格里安其实很震惊吧但是大家都安之若素,不能显得自己像个科隆来的土包子吧,几方面都让人感觉柏林是很自由的地方(所以他给嫂子打电话就开始有了想让她来柏林的想法,因为这里自由啊没人会说我们啊,看得出来他已经向往柏林了)。从演技爆棚的异装癖歌手这里获得重要情报后两人放肆跳舞的场面也太欢乐了,之前格里安去那个小酒吧跳舞就看的出来他很喜欢跳舞舞技出众还能翻跟斗(想说那时候跳个舞真不容易啊运动量太大技巧要求太高比郑多燕要累多了吧)。这个铺垫就是想说两人兴趣爱好很一致啊,先是相互有好感现在发现两人还能玩得到一块去多好啊。(夏洛特那么喜欢玩如果发现格里安去了酒吧是个很无聊的人该多无趣)之后就有点俗套的互问有没有结婚啊有没有对象啊这类问题,没事问这干嘛呢,说明互相好感都增进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是发展的前提。这里格里安说的是我的事情没那么容易(想起来就沉重啊),但那晚的夏洛特应该给了他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离开俱乐部后的戏是个要仔细推敲的地方,尤其是对话部分。男主提出要送她回家,家,对女主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那个贫民窟的家,那个一地鸡毛的家,她可不想露怯,于是就委婉的拒绝了,说自己还不回家还要去别的地方。格里安应该很难get她是因为这个原因回绝了他,所以有点困惑,那么晚了你还要去干嘛?因此好像还问了一嘴。刚要走她突然好像想起来什么,问做你的助理谁会给我钱吗?格里安不知怎么回答说了句我们(的工作关系)不是才刚开始吗?

    为什么突然问了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问题?试着理解下。女主生命中大致三类男人:第一类是男客户,这里就别说什么道德问题了,饭都吃不饱家人都养不活,马斯洛需求理论了解一下,当然后期胖警察因为关键时刻帮她出钱葬妈,对他产生了一些依靠感,超越了客户和相互利用的关系,这另说;第二类是朋友,比如那个学解剖的逗比,可爱但早亡的小警察,他们都是朋友,都属于有好感床单可以滚一滚,但也别太认真的类型,(郊游游泳时格莱塔问夏洛特,你喜欢他(指逗比)吗?夏洛特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可见夏洛特心里是很清楚的)这姑娘后期晚上不愿意回家去,都去这些朋友家留宿,也是个寄托,但注意只是朋友,不是男朋友,她当时回答男主的是我可连男朋友都没有呢。第三类就是认真的对象了,当这样的理想型出现的时候,她是想要争取的,但是她考虑的不是我如何千方百计接近你,而是我需要先把自己变得更好,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也解释了她为什么这时候问报酬的问题呢?有人付薪水给我=我可以慢慢放掉之前那份皮肉生意了=我可以考虑一场认真的爱情了?而为什么是男主?我觉得可能是在女主掩藏在机智敏锐表面下,那些她在小心掩饰的苦大仇深、千疮百孔,她在男主身上也找到了类似的东西吧。

    这就要回到男厕所那次偶遇了,男主最狼狈最不堪的样子,不过如此了。她无意中救了他,他表示有件事要拜托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抢答,我知道我懂的,做了一个保密的手势。男主想要掩饰自己的脆弱,她太感同身受了,这是一种从心底里的共鸣与理解。经历过此事的两人,再相见必然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夏洛特,她看到了格里安身上别人都看不到的一层底色,并不是表面那样风光的官二代。两者之间彼此都产生了一种更深的联结。

    这每一次的交汇,都是庞大剧情中的一小点,但是每一点都如此连贯与合理,随着剧情徐徐展开,不紧不慢,简直是深谙点到为止的马老师。

     4 ) S1(三)夏洛特格里安CP线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必有剧透 按季更新 第一季共三篇

    好了回到时间线,夜总会舞会之后,发生了大家都一脸懵逼的场面,格里安居然跟房东太太搞在一起了。试想那晚发生了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国荣、刘嘉玲和袁咏仪的《金枝玉叶》,里面有一场戏是张国荣的角色对袁咏仪产生了感觉但以为她是男人因此没敢怎么样,回家忍不住就睡了自己的女朋友(即刘嘉玲的角色)。我脑补的就是这样类似的设定,生理上的补偿。尤其是从房东太太后来一系列的反应来看,一晚就被睡服啊:从满脸死灰到满脸光彩,连愚钝的Bruno太太都察觉到了说你越来越漂亮了,虽然大家吐槽说这廖凡一样的脸不知道怎么夸的下口,但你不得不说久旱逢甘霖啊状态是不一样,演员和导演的功力是到位的。在格里安要搬走来告别的时候,房东太太没有开门,看的出来是真伤心。顺便提一下她那一袭黑衣坐在红色丝绒单人沙发上手里一根烟的画面还是很美的和很忧郁的,油画一样的质感。

    第一季的高潮和大结局是男主007一般的表现得到了胶片并烧毁了胶片,为第一季做了交代,同时形成了格里安这个人物的转折点,这件事之后的格里安,在心理层面即将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也是我认为发展CP关系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看到两位主角的个人内心成长之路,然后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他们走到了一起。

    那么对格里安来说,出身在官二代家庭,上头有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哥哥,爸妈从小就有意无意显露出你不如你哥,然后他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理想型女生,结果这女生在两兄弟之间摇摆不定,最后怀上了哥哥的孩子变成了嫂子。经历了这些的格里安内心应该是充满了得不到父辈认可的自卑感和种间竞争的失败感的,这种感觉被深深压抑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直到在战场这样一个极端环境下,潜意识被释放出来做出了那样一个人神共愤的举动,后来他连自己都没法自圆其说,从情感和理性层面都没有办法自洽。不知道格里安是如何度过那一个个夜晚的,当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他无法直视,最后选择了逃避、欺骗自己和别人、逐步变成生理心理疾病和依赖药物。这也一直是心理医生在帮他寻找的根源和面对的真相,是他这个病例心理治愈的关键点。

    再看下格里安与母亲的关系,他一直以来的怨念是母亲认为该回来的是阿诺而不是他,这事情被反复提到,可见是他情感上过不去的一道坎,那么投射到格里安与女性的关系上,就是要跟哥哥竞争才能获得情感满足?这会不会就是一直与嫂子保持着偷情关系的源动力?如果哥哥从中撤出了,比如哥哥死了,这种关系反而维持不下去了,看剧情发展这样解释基本符合逻辑。

    胶片找到后父亲人设彻底崩塌了,基本上格里安建立在父权基础上的世界观都崩塌了(查案期间每次给父亲打电话汇报进展格里安都显得那么紧张,可见是很想完成任务获得父亲的认可的),这件事促动了格里安想要与过去的一切告别,他决心不再回头,留在柏林,并要跟嫂子分手。这是想要一切重新开始的标志。在告别信中说实话我一点没看出来他跟嫂子情感上有什么割舍不下,只是找了个理由想要尽快跟过去拜拜重新开始。

     5 ) #别看我 #只是短评写不下了

    我单方面宣布德国人才是最会拍男人的!

    同样是追寻一个谜团,男主是那么的易碎,那么的脆弱,那么的奄奄一息,苍白无力。他穿着整齐的灰暗而又价格不菲颇具质感的衣服,眼睛的颜色很浅而又总会透露出疑惑的,惊恐的眼神。他背靠错综复杂而又高高在上的权力,被隐晦地命令去寻找并销毁这个权力下的秘辛,但是他又是如此的被动,如此的错愕,好像第一次从纯洁的伊甸园来到杂乱不堪下流无比的人间。他被黑布蒙住双眼,他依靠药物让自己停止发抖,但有时候他来不及服药,他躲在厕所的隔间,仰面躺在马桶旁瑟瑟发抖。他不停地给自己的爱人写信又不停被这种背德的愧疚鞭笞,他在昏暗的忏悔室像神的代言人祷告,他爱上了自己哥哥的妻子,他拿着枪指着所有人,却像一个脆弱的破碎的布偶娃娃,发出乞求被他人支配甚至凌虐的邀请。

    女主呢,在破旧杂乱的老屋子里,面对着以言语猥亵自己的姐夫泰然自若穿上丝袜,面对硬拉着自己的小乞丐得意反击,面无表情整理所有的凶杀图片,到点下班轻松自得。她的小低跟永远那么坚定的踏在她前进的路上,无论是在酒馆下面的皮肉交易所,还是宽阔敞亮的警局。她的眼神坚毅,再深的黑眼圈也挡不住锋芒,她永远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外貌和天赐的智慧与野心去挑战不可能,无论是作为未被登记在册的妓女,还是一个被人看轻的怀揣警察梦的文员。她永远机敏,充满活力,甚至有些孩子气的狡猾和顽劣。她跳舞,和男孩约会,逃避冗杂的文书工作,却也会拿起木棍暴打羞辱自己的姐夫。

    很高兴奶飞肯拍真正的“事业型女生”,女性的坚韧,聪颖,自尊,不甘卑弱在女主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很惊喜奶飞竟然知道如何最大化发挥男主身上的脆弱感,以至于我几乎是完全按照色情片的角度在欣赏男主(还是上好的色情片那种。)

    就剧集本身来说,画面的质感没得说,配乐更是加分项,尤其是几场“靡靡之音”下的乐舞和杀人场景来回穿插的画面,比昆汀要优雅多了,收放自如,克制但有万钧之力。那种糜烂的奢华和可以预见的隐秘的衰败丝丝相融,包裹住剧中人物,带动着观众的心也不由得向深渊里沉去。故事以多线展开,最后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但是能够清楚地交代出每条线的走向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女主以惊人的智慧和胆识在这些线之间游走,穿起整个故事,而男主(仅角色)是个非常非常非常不容错过的花瓶。

     6 ) 原来真正的·巴比伦·在柏林

    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还记得那个曾经带给你无数视觉体验却因为太烧钱而被迫砍掉的大尺度神剧《超感猎杀》吗?

    还记得被砍时粉丝们苦苦哀求片方奈何开销太大无力继续拍摄的悲恸吗?

    不过,超感的粉丝们不用再继续苦等遥遥无期的第三季了,我们超会花钱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已经提着他的才华继续出来烧钱啦!(不知道这次能烧多久?

    其实本人看德国电视剧不太多,我个人第一部德国电影应该是1998年的《罗拉快跑》,应该有很多人的第一部和我相同吧。而这部奔跑中的《罗拉快跑》的导演即是这位德国人汤姆·提克威,也是这部《巴比伦柏林》的导演兼编剧。

    据悉《巴比伦柏林》是迄今为止德国电视剧中最昂贵的一部,制作费高达400万欧元,想想那些投资破亿却婆婆妈妈各种植入弱智广告的国产电视剧,这部德剧真的堪称良心之作,分分钟花的都是真金白银,钱都花在刀刃上了,能不出好作品吗?(当然不能!

    与电影比肩的色调及画面

    所有的打光、焦点、画面的结构,乃至人物的服饰都进行了电影化的处理,比如下图中女主孔雀绿的帽子,在一众灰黑棕中鹤立鸡群,让观众一下子就能发现谁才是重要角色。

    又比如这一幕的烟雾缭绕,为主角的出场染上了神秘色彩。

    看剧必备历史宝典

    整部剧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20年代的柏林,一战失利后的魏玛共和国,幻想中的君主制被弱小的民主制取代,沉重的赔款和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继续压迫着底层人民,所有的一切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摧毁了西方上百年的价值观与宗教信仰。

    人们对现代化狂热膜拜,整个国家就如同《巴比伦柏林》中所展现的一般,到处蒸汽飞扬,机械鸣笛,人们就像是一个个迷失在巨大锅炉房中的行尸走肉,看不见蓝天,没有阳光的普照,终日沦陷于纸醉金迷之中继续彷徨与迷惘。

    1927年德国影史标杆之作《大都会》,即为当时那个年代里的人们对摩天大楼的无限憧憬与对未来无知的幻想。

    人们一方面消极地逃避一战战败的耻辱,一方面又在积极地在经济危机时期挥霍那些不值钱的货币。迷失与盲目,过度的放纵与最终的极权,所有的一切终究酿成了最后的悲剧,魏玛毕竟只是块历史的垫脚石

    [The City, George Grosz]

    欲望的十字路口,你奔流向前,却不知哪里是天堂、哪里又是地狱。

    在这样混乱的历史背景下的故事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很黄很暴力了。

    魏玛共和国的形形色色

    男主格里安是一位患有严重战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探长,从科隆调到柏林,表面上是一位风纪组警官,实际上是在调查一起高官不雅视频的案件。

    女主洛特,身处贫民窟,白天在警局做着文职工作,晚上做高级应召女贴补家用。

    拿着不雅视频敲诈勒索的黑社会老大

    还有为了民主为了德国崭新的明天,第四国际“红色堡垒”骨干小提琴手,以及假意支持第四国际实则在转移黄金的俄国女伯爵等等。

    几乎所有人物的登场都是从后脑勺开始或者先声夺人,每个角色在导演的设计中或多或少带着点朦胧的面纱,令人无法看清他背后的真面目,让观众怀揣着无数个问号在剧集的深海中找寻答案。 在悬疑这一点上,导演可谓下足了功夫不让你轻易看懂。

    其实这部德剧,你只需要用45分钟的时间看完第一集就够了。因为从一上来回忆与现实的镜头切换,到导演对于光影的把控,以及方方面面的调度,就已经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与导演无处安放的野心

    在男主不断成长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向世人展现德国当时的世间百态,当你真正了解看懂了格里安时,或许你就能够明白历史中的德国和人性的狂欢与丧失了。

    个人公众号,分享一部电影,一点小感悟。

     7 ) 为什么是巴比伦柏林?

    《圣经•启示录》中这样写道: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犹太国,将以色列的圣城耶路撒冷拆为一片废墟,近万犹太人连同他们的国王,被掳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巴比伦之囚”事件。

    灾难中的犹太民族

    恐怕正是这样的亡国之恨,让犹太人在旧约里将此处愤怒地称为变乱之城。在巴别塔的传说中,巴比伦国王妄图造出通天的巴别塔,而被上帝忌讳。上帝把人类分裂成不同语言的群体,高塔因人们无法合作而停工。巴别塔暗示人类的狂妄自大,最终走向战乱丛生。

    1929年的柏林也是这样一个各方势力轮番登场,动荡不安的城市。历史上著名的魏玛宪法,现今的《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许条文,它真正的民主思想无法在魏玛时期实现。最后魏玛共和国选出希特勒这样的元首,专制独裁,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比伦柏林是典型的小切口大制作。导演巧妙地选择这一时期的普通人,警察局的风纪检查员,作为一切事件的关联者。

    男主颜值在线

    他是科隆来的警官,格里安。表面上在扫黄,收缴无数黄片,而暗地里还背负着其他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不光彩的,直接地揭露官员的黑暗腐化。

    最后一集格里安在夜总会放纵

    格里安完成“使命”后又将何去何从,是第一季留下的谜。他患有战后PTSD,处于政客、黑帮、国防军权力的漩涡,他在柏林如浮萍一般,没向任何势力靠拢。

    他的同事沃尔特属于国防军一派

    一战后期德国战争失利,为应付战争的庞大经费,人民生活艰难。这时工人举行罢工,大规模游行示威,掀起民主革命。社会民主党宣布建立魏玛共和国,成为执政政党。

    而国防军把战争失败归因于这场革命。“如果没有革命,我们会取得胜利。”这样荒唐的说法,在当时却被大多数人认同。

    这列火车是黄片胶卷外的另一个线索。表面上火车里装着德国最大钢铁商,尼森的货物。而尼森与国防军在一条船上,火车牵扯到许多势力,国防军、社会民主党、“红色堡垒”、黑帮、苏联。

    这些人指的是黑色国防军

    除了国防军走私的武器外,火车上还有一车厢的金条。阿列克谢·卡达克夫是“红色堡垒”的核心人物,他们要将黄金送往伊斯坦布尔,资助托洛茨基革命。卡达克夫的情人,斯维特拉娜觊觎着金条,同时这个女人身份成迷。

    夜总会的狂欢

    斯维特拉娜唱着“尘归尘,土归土,浮生若梦,徒手随风”,一边是乱世浮华、纸醉金迷的狂欢,另一边是由于她的背叛,遭到苏联使馆屠杀的“红色堡垒”成员们。

    斯维特拉娜冷酷聪明,贪婪毒辣,非常美艳

    格里安与女主夏洛特,也在共同调查这列火车。夏洛特在调查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但她最初接近格里安,却是别有阴谋。

    夏洛特被威胁

    夏洛特住在贫民窟,白天在警察局做临时的文书工作,夜晚去夜总会跳舞,还与有钱的顾客进行性交易。但她从未向贫穷、肮脏、黑暗的生活妥协,她聪明而有野心,坚定地朝目标努力。

    这时的警察局,有53个男厕所,但只有5个女厕所。女性在社会的生存空间受到强烈的挤压,即使受过教育,许多女人仍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她们从事卖淫。

    我们跟随着夏洛特穿过贫民窟,看见街道上失业的人群,乞讨的儿童,色情场所中纸醉金迷的警察和官员们,排着队进教堂庇护所的妇女,手眼通天的黑帮。

    夏洛特眼睛里的光芒,是压抑阴暗的环境中充满生机的美好。正如她第一次在厕所偶遇格里安,给浑身抽搐的他喂药。即使周围有再多的阴谋漩涡,他们未来发生的爱情,是治愈对方的强大力量。

     8 ) 巴比伦柏林:一个现代的神话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启示录》18∶1-2)

    德剧《巴比伦柏林》改编自同名小说,到目前已播出三季。尽管难以逃脱影视工业和消费市场的痕迹,但这部作品仍是少见的佳作。故事发生于魏玛共和国的后期1929年4月,到第三季结束,时间也只停留在当年10月。就在短暂的时间里,各种思潮和势力在涌动和冲突:按照时间顺序,托派、苏共、民主派(魏玛联盟)、德共、黑帮、保守派、保皇党、国防军以及纳粹相继登场。

    和众多影视作品一样,《巴比伦柏林》也采取了散点叙事的方式,它截取了1929年的历史剖面,然后多线展开。在德国历史上,这一年并不像魏玛共和国成立的1918年、希特勒上台的1933年和二战爆发的1939年那样关键,但通过这个横截面,观者能够很好地勾连起二三十年代德国前后历史的痕迹。剧中的1929年,托派和苏共在柏林暗斗;国防军和保守派对《凡尔塞和约》日益不满;魏玛当局血腥镇压工人运动;经济危机席卷欧美;纳粹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虽然部分剧情带有“演义”的性质,但这部剧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陷入琐碎的支线,线索交错且富有层次感:从情节上看,第一季到第二季线索比较清晰,围绕着苏共、托派、国防军、黑帮对一车黄金的争夺展开。第二季到第三季线索稍显分散,围绕着民主派对国防军与保守派“阴谋”的角斗、女明星死亡案、女佣格雷塔以及经济危机展开。由1929年的横截面出发,众多线索逐渐汇入一条清晰的主线。到第三季结束时,纳粹上台的情景已经呼之欲出;而从人物上看,这部剧作也可以被视为故事主角格里安和夏洛特的精神历程。

    《巴比伦柏林》不是在客观叙述这些历史,它让主人公遭遇它们。宏大历史下的个体经历,也许是现代人进入历史的最直接和切身的途径。因为我们作为生存在世界上的单个个体,必定会亲身经历某些重要时刻——如果身处时代的漩涡,则更无法避免。但如果不能认识到这种视角的局限,那么历史也可能飘渺如烟。这也是《巴比伦柏林》存在的问题,以广度代替深度,呈现历史但又逃离历史。所有体验者,也都因而获得一种虚假的、属于现代人的安全。

    故事的男主角格里安来自科隆的警察,天主教徒,不过他和嫂子赫尔嘉保持多年的暧昧关系。曾参加一战。当时他因为怕死,离开了倒在阵地的哥哥并撤回后方。也因此患有战斗应激反应。他受父亲委托到柏林调查并销毁一卷秘密录像。故事的女主角夏洛特家庭贫穷,家中老小姐妹共住一间出租房,母亲患病。她经常出入夜店赚钱,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警察局工作。

    男女主角明显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无根者。夏洛特的处境让我们很好理解,让她的肉身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夜店/舞厅/酒吧就是现代社会的无根之地。而格里安情况不同,他背离手足同时也背离教义,再加上战争的创伤,他在精神上是被放逐的状态。

    第一季剧末最戏剧性的一刻:格里安终于拿到秘密录像并开始播放。配乐平缓忧伤,到播放最后一部时转强。谜底揭开,宣告着他精神的完全放逐

    再看几位配角,他们出场时间不长,但在形象塑造上可圈可点。民主派议员本达和警察局长崔贝斯基,他们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回应魏玛民主的敌人,保卫魏玛宪政:一个试图揭发军方的阴谋,另一个迅速镇压工人游行。另外两位保守派人物也值得提及,同为一战退役军人的警察沃特,和兴登堡的助理温特议员。这两位保守主义者曾分别在某个时刻,短暂地向格里安露出自己的思想锋刃:

    “你不是英雄,你是叛徒。毫无价值,毫无道德,毫无胆量。我们是为了其它的目标,而你呢?你就只会照章办事,和其他懦夫一样……”(沃特)

    沃特没说完,因为他耳朵马上被格里安开了一枪……

    “私人利益对我来说不值一提。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清理行动中受益的是我们的国家。我肩上担有任务,这项任务要为重建德国的未来指明方向,但我不指望你也有这样的远见。你不过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警察罢了。”(温特)

    温特说完走了,格里安也收起藏好的录音机,顺利收集完证据和队友会合……

    这两次交锋并没有形成思想上的真正对话。由于“对手”的思想过于鲜明和有力,反倒让主角显得有些怪异:格里安只有被动的“行动”,但没有任何主动的“回应”,或者说没有同等分量的直接回应。问题和回答发生了错位,他的“回答”符合逻辑,但回避了问题的核心:在格里安看来,沃特身为警察勾结国防军违宪,并杀死同事;温特借纳粹之手杀死民主派议员本达,并嫁祸于一个女佣。也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魏玛民主制度并有非人道的行为,所以站在格里安的对立面。但他们也正是以某种肉眼可见的极端,向魏玛民主的合理性发问,以“例外状态”(卡尔·施米特语)的方式,质疑规则/规范/法规不可逾越的充足理由。

    相较于他的保守主义对手,格里安并不作为一个具备足够强度的思想个体存在,在这些时刻他甚至没有思想的波澜,悬置了自我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他反倒是独断和拒绝交流的一方。所以他的行动坚决而又空洞,始终在行动但缺乏足够的张力和内涵。

    无法回应的格里安是一个现代的“神话”(罗兰·巴特语)。这个神话的内容就是人永远以孤独、被抛弃、感伤忧郁、易受损害、反抗绝望又难以逃脱的形象存在。这个神话在世界的盛行始于“奥斯维辛之后”。因为主角“过于”现代,而我们正是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存在的现代人,所以这就是《巴比伦柏林》让观者感受到某种切身性和亲和力的原因。只有无根者才会对无根者的故事产生共鸣。

    至于这个现代神话的对手,1933年后的德国历史已经雄辩地使保守主义者的一切言论丧失合理性。尽管我认为剧中没有实现主人公与保守主义者的思想对话,但毫无疑问他们的某些思想得到了呈现。这段历史在这样的叙事中很容易变得空洞,易于排解。剧中对保守派的刻画是直观而简陋的。几次温特出场的镜头,庄园、森林、跑马场,很好地表明保守派与“大地”的关系,但并没有体现出二者潜藏的矛盾,某种根源性的问题。传统的保守主义者是世俗秩序的捍卫者,而到现代,冲突愈演愈烈,大地已丧失其原有的亲和力,不再承受传统的价值和道德。

    世界越现代,才越会产生无根者,才越会发生冲突。不过至少在二三十年代社会思潮整体右转的德国,这些无根者显得过于现代,过于突兀。他们的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时代的洪流,只能让自己清醒而痛苦,这也是在现代社会无数次上演的悲情故事。例如,加缪的《鼠疫》同样营造了现代个体面对耶和华降灾(瘟疫/战争)的情景。这是一个在现代发生的形而上学的抉择时刻,但加缪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出路——通过个体反抗生存痛苦的方式,就能抵抗沉重的虚无。在这个意义上,并且在2020年“瘟疫”再次降临之际,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其《重返中世纪?》(Regreso al Medioevo)一文中称《鼠疫》是一部“糟糕的、平庸的小说”。

    剧中温特在一次国防军的聚会上说道:“如今,保守不仅仅意味着保卫,保守更是意味着去创造那些值得保护的东西。”此前他曾提及云格尔(Ernst Jünger,1895-1998)的一段话,让人眼前一亮:“政治是一个命运问题。从政如同在生活中一样,本能比知识更重要”。而作为坚定的保守主义革命者,云格尔即使到了晚年也没有改变在他德国后代看来的争议思想。他在其书《在大理石悬崖上》(1939)中预感到战争即将到来,但他并不信奉和平主义,因为和平是现代社会麻醉自身的幻梦。他在书中形象地描绘文明在现代的失控:

    “那些人原本自命聪明睿智,足以与陈腐的祖先崇拜一刀两段,到头来,却纷纷屈从于蛮族偶像的魔力。这等人蒙昧的面目,比中午烂醉的酒鬼更加可憎。他们自以为翱翔云霄,还以此夸耀,其实却在尘埃里蝇营狗苟。”

    《巴比伦柏林》是一部用心之作,它试图细致地呈现当时德国社会的断裂和冲突,尽管在某些关键处难以见到真正的思考与回应,并使我们又一次目睹一个现代神话的诞生。或许我们不应停留于此,停留于用一种现代而安全的方式去理解那个时代。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们的声音并没有消失。

     短评

    (9/10)魏玛共和国末期百态。第一集街上几百人全是群众演员,并非电脑特效。和以往魏玛题材只能和纳粹挂勾不同,这部的主角是共产党、保皇派、黑帮、还有维护即将倒塌大厦的魏玛官员。德国曾距离全面赤化如此之近,也受到复辟的威胁,而议员则为保护来之不易的共和成果不择手段。珍惜共和成果的人很多,但执意倒退搞领袖崇拜的亦不少,在一系列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最后却是纳粹的上台。(这是第一季,准备撸第二季去了。)

    2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怀旧神剧 细节大赞 有几场拍得很飞

    3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女猪是妥妥的斜杠青年,白天警局文员,晚上pub不可描述 咳咳咳。。

    8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力荐

    Christopher Isherwood鬼混过的柏林就是这样吧

    13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犯罪+悬疑+时代。多线叙事,精致场景,迷幻配乐。一切还只是开始。

    17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史上最贵德剧,烧钱烧出了一幅华丽丽的魏玛德国浮世绘,格局大(试图描绘纳粹上台前的德国社会众生相),着眼小(由一列火车引发的系列案件),画面养眼,摄影音乐奇佳,各国的电视剧都奔着电影的制作水准去了。目前已预定三季,这样的剧集请多拍几季好嘛!

    2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汤姆大叔转剧之后真惊艳。有生之年能不能等到一部巴比伦上海呢。

    24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力荐

    第一次看德语的剧,看了两集就很喜欢。毕竟被奶飞HBO养得口味很高的自己,找到一部对胃口的剧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部剧的优点是剧情紧凑,角色众多,各势力和利益方都值得去回味和深入解读,最重要的还是时代感的还原,真的非常入戏。继续追,希望不会烂尾~

    29分钟前
    • 乜個
    • 力荐

    山雨欲来,时代变革前,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殊不知早已是历史的齿轮。官商勾结,黑色交易,政治权力,错综复杂的多线叙事描绘出一幅当时德国社会的全景图。色情场所的奢华迷离拼凑仅有的华丽,剧中的打光和摄影极为精致。第二集最后枪战的太棒,就像用《歌厅》的手法剪辑了《无耻混蛋》。

    30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第三季结束后,男主角又上了战场无缝续接《我们的父辈》……

    35分钟前
    • 叶孤城
    • 力荐

    神剧先mark下。谢谢鱼哥推荐

    39分钟前
    • lisnooker
    • 力荐

    史上投资最大的德剧,被称为“十年来全球最佳剧集”,果然牛逼的一塌糊涂,即便是最好的国产剧,跟人家也差着好几条长安街。

    40分钟前
    • 白脸
    • 力荐

    片子的主线很明确,就是为了给科隆市议员销毁不雅录像带,但这一条主线放在纸醉金迷,暗藏危机的魏玛共和国的背景下就很有意思,各种真实历史事件构成的支线是本剧最大的亮点,托洛茨基的黄金,德国共产党在5月1的流血事件,军国主义的黑色国防军的复仇,对德国社民党的敌视,魏玛建制派对黑色国防军的提防和遏制,每一条支线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再加上本剧对于战后的ptsd的士兵,失业的工人,没有生活保障的底层人民,夜店里奢靡的德国人,种种魔幻场景的叠加描绘了一副魏玛共和国的浮世绘。不管是书还是影视作品,市面上都少有对魏玛共和国的详细研究,所以像巴比伦柏林这样的德剧与其说是娱乐作品,不如说是一个文献,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在希特勒上台前魏玛共和国的样子,也给希特勒为什么上台留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41分钟前
    • 含笑半步颠
    • 力荐

    神剧,尺度堪比HBO,但又带着德剧制造的严肃正剧范儿,一桩桃色丑闻背后的政治角力,非常引人入胜的设定,尤其是光影和构图非常惊艳, 暗黑又复古,刺激又香艳。

    44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那个年代蹦迪还有套路的啊。。。。。。。。动作统一得像广播体操,还有人在台上领操。。。。。。

    46分钟前
    • 铁人拿大梨
    • 推荐

    儿子给爸爸找性爱录像带的故事?

    50分钟前
    • RayLee
    • 推荐

    我这人完全没法抗拒Raymond Chandler-esque风格的东西

    51分钟前
    • Madeoan_
    • 力荐

    铁路迷就问一个问题,火车是怎么从用宽轨的苏联开到用标准轨的德国的🤔?

    53分钟前
    • 水田英松
    • 力荐

    可与《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对照,相同的社会背景——一战战后创伤对个体与民众心理的影响,各方势力与国内外诸政党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利益制掣关系;汤姆·提克威拿手的多线叙事倾力运用,描摹政治狂潮风雨欲来前夕的全景图,群像相当考验脑力与剧本,各条线索悬疑感并进,合力拼凑细节。配乐佳。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了两集以后,竟然在柏林街头遇到了男主,于是继续看了下去。

    1小时前
    • 最后的12码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