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夏洛特2021

    夏洛特2021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加拿大2021

    主演:凯拉·奈特莉,山姆·克拉弗林,马克·斯特朗,海伦·麦克洛瑞,玛丽昂·歌迪亚,埃迪·马森,苏菲·奥康内多,布兰达·布莱斯,吉姆·布劳德本特,亨利·科泽尼,朱利安·瑞钦斯,罗曼·杜里斯,皮帕·贝内特-华纳,罗伯特·H·托马斯,汉娜克·塔波特,托尼·纳波,雷欧·巴奈扎,斯科特·麦克科德 

    导演:Tahir Rana,艾瑞克·韦林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夏洛特2021 剧照 NO.1夏洛特2021 剧照 NO.2夏洛特2021 剧照 NO.3夏洛特2021 剧照 NO.4夏洛特2021 剧照 NO.5夏洛特2021 剧照 NO.6夏洛特2021 剧照 NO.16夏洛特2021 剧照 NO.17夏洛特2021 剧照 NO.18夏洛特2021 剧照 NO.19夏洛特202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讲述夏洛特·萨洛蒙的真实故事,她是一位年轻的德国犹太艺术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了永恒的杰作。

     长篇影评

     1 ) 看沙丘的感觉仿佛成为曼城球迷

    本篇无任何术语,因为作者真的没有文化。

    原作男主是鹅蛋脸,甜茶这个脸型,连鹅都不认吧(。


    我承认我这种弱队球迷永远无法知道豪门球迷在想什么,所以也只能妄自揣测。但我真的认为看《沙丘》的感觉和曼城球迷看比赛的心态十有八九是一样的:

    1. 你知道他们非常有钱,挥金如土,极尽奢华,每一个镜头都是 money shot;

    2. 你闭上眼睛都能预知到会发生什么(决赛阵容之外),毫无悬念,因此你可以放松欣赏别人烧钱,主要是看人家怎么烧;

    3. 石油!石油!石油!!!呵。

    就是这样。观看沙丘是一种相当放松舒缓的体验。虽然维伦纽瓦利用冷硬巨物、沉默特写、极简美学和汉斯·季莫的异世界配乐,在姐妹会的低语和迷幻预言中,尽力打造政治惊悚和神秘主义氛围,但是观看体验却与紧张背道而驰

    首先因为他完全摈弃了被迪士尼漫威系像瘟疫一样扩散的动作片配方,完全不具备流水线片的成(无)熟(趣)节奏、专为调动情绪而生的模板化剧本、浮夸却廉价的动作场面,以及莫名其妙像狗屎一样会被不时踩到的无聊笑话。这让人的思想完全不会被审美差劲的垃圾信息所干扰,干干净净。

    同时,它又不像某些人热衷用画面暗示。有人的电影同样每一帧都是美学极致,但一些静止画面信息量极大,让懂自懂的观众立刻集中精神去分析构图、宗教隐喻和彩蛋。《沙丘》不是这种,它的美自不必说——此般规模的独特视效和实景拍摄带来的震撼,的确是久违了的、对双眼的馈赠,但它仅靠画面和音乐传递的感觉作为信息输出。它美,它不需要你的任何脑力。它很空

    这种空不单单是场景的空旷,它无处不在。情节方面的空最为明显。我花了一晚上读完了原著第一本,但在此我假装自己还没看书,所以我并不在意原著的情节有多复杂,它和电影无关。单说电影,它就是一个极其单纯的王子复仇记故事,再加上阿拉伯的劳伦斯,关于觉醒的白人救世主尊重原住民价值观并率领他们反抗。在它结束的当口,"一切才刚刚开始"。

    父亲被害、家族遭背叛、少主被流放,可以是个电视剧导航集的剧情或电影前半小时。沙丘用了两个半小时描述这一传统事件,并不存在目不暇接的紧凑戏份和"烧脑"——这不是什么坏事,然而当这样一个故事被拉长又没有额外内容,它显得很疏松。况且这一模式(trope)和它包含的其他模式如今已广为人知,观众甚至看到某个角色就能预见他将英勇战死。因而无需思考分析,看着画面随波逐流就行,大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不同于原作花了很多笔墨讲各个角色的心理斗争、怀疑戏码和权力平衡分析,电影靠放大每一个微小的姿态和意味深长的眼神来体现这幕大戏的复杂度,用种种奢侈的特写和大全景来弥补对话和支线情节的欠缺。这种省略让观众得以悠闲地深呼吸,但它在剩余的有限时间内仅能奠定比较传统又毫无惊喜的角色脸谱,过于克制的角色塑造带来了情绪上的空。

    我其实不在乎保罗会怎样,他大概率会成功呗,正如我也没那么在乎厄崔迪家族的灭顶之灾和宇宙政治斗争一样。阴谋家宫斗戏吸引人之处在于参与者的个性鲜明,或让人动容,或让人动怒,总有你支持或鄙视的角色,找到了他们你就会全情关注角色的命运。然而电影的角色塑造没有给我在乎的理由。

    保罗,一个从小受到多样严苛训练的天生政治家,出自高尚的贵族家庭,一个预言钦定的杰克苏(蒂莫西和饰演其母的丽贝卡·弗格森比起来,差距过于显著,大概也因为杰西卡是个更有趣、身上具备更多冲突性的角色);厄崔迪和哈克南,简直是脸谱化好人坏人。这种过于漫画的表现在半个世纪前行得通,当下会很吃力。我对沙漠风土人情更感兴趣,那正是作品体现人性、种族习俗、宗教起源和文化冲突所在,是一个模糊了所有人道德评判界限的地方,总会比脸谱战争有意思。

    这些有趣之处在第二部里一定会扩展,它在第一部里只是庞大世界观的一部分。维伦纽瓦的确是完成了建造世界的任务,他给了观众非常奢侈的时间充分摄取必要的信息,但同时无法免于"假大空"的指控——假,因为玄学话语和预言还没有体现其价值;大,引发各色巨物恐惧症的美学;空,上述种种,包括简单情节和脸谱人物。它给部分人带来了如同曼城球迷观赛一样的休闲体验,但也完全能让人理解,为什么部分观众无法抑制地产生了嫌弃之情。

    在读完原著后,我还意识到有些地方导演不该放弃解释,他不能指望省略这些细节、普通观众就可以琢磨出这意味着什么。

    比如,我们都不懂为什么打斗场景如此笨拙甚至缓慢,为什么哈克南进攻时不直接轰炸厄崔迪的士兵,看了书才知道,原来热武器会和防护罩产生两败俱伤的反应,而身穿个人防护罩的搏斗,要点在于防守反击,只有缓慢精确地将刀刃刺进去才能产生有效伤害;

    在保罗第一次杀人后,杰西卡用一句话警醒了他,这是讽刺性的一句"好呀,啊——杀人的滋味如何?"因为她认为儿子绝不应该在杀人后沾沾自喜,如果保留这处细节,会让流亡母子具有更多的人性,在这出权谋戏中,他们显然将是人性的保留者,所以读者/观众才会为他们摇旗。而同样没有表现的,还有原作保罗多次的自我警示:我不能成为宗教领袖,我不能发动圣战,我不能走上那条路,不然它会烧尽整个宇宙。这是保罗区别于传统救世主的地方,他抵触那个血腥的未来,他深知宗教狂热和圣战的暴虐后果。可是这些重要的警醒多次让位给了其他幻象,首当其冲是想表现保罗和契尼的亲密关系,大概仅仅因为赞达亚咖位之巨吧,也可能是有人监督着要添加爱情戏。

    凯恩斯的生态之梦也仅保留了只言片语。这位被弗雷曼人接受的帝国官员,这名第一个播种改造星球之梦想的"列特",本该承担多一点生态解说戏份。她的突然死亡,让电影失去了一个生态维度。而她的父亲在原作中也说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不要让你的人民落进英雄的手里,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灾难了”——这正是沙丘的核心概念,关于弥赛亚式的人物如何把自己投射进人类社会,成为重大灾难。如导演所说,这并非颂扬白人救世主的电影,它在批判这一主题(可惜首部并没有展现,如果后期不强调也会让人误解)。

    当然,不是说加了上述细节观众就会提高对本片的容忍度。它仍然是那个会被一半人认为假大空、一半人觉得看着挺舒服的异类。这个异类在续集里也许会让前者有所改观,因为我们将迎来稍微复杂的斗争和更多对弗雷曼人的描写。你将看到(或者说已经看到)诸多熟悉的元素,最显著的就是星战——在星战上映后,弗兰克·赫伯特列了一张包含 16 条借鉴痕迹的清单。30 年后,和沙子联系在一起的头号选手变成了阿纳金。

    "I don’t like sand. It’s coarse, rough, irritating, and it gets everywhere".

    海登也许可以演救世主,但他的演技我不敢看了

    p.s.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夸它超越时代。原作对殖民主义、文化冲突、宗教圣战、救世主情结、生态系统等的思考早已成为科幻万物之源,它着重生态的部分在今天又是巨热话题。但是你不喜欢它也完全值得理解,最起码托尔金会理解你,这位《指环王》作者在私人书信里写道:

    实际上我极其不喜欢沙丘(I dislike Dune with some intensity),不过对于另一名作家(我)而言,最好也是最公平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拒绝对此评论。

    (看了原作大概能理解到,这种人类甚至是亲属之间充满猜忌、不尔虞我诈就活不下来、预言中的全能救世主等等梗,和托尔金小人物改变世界的田园诗歌,只能说路走岔了)


    你以为我想加公众号?我当然不想,但是豆瓣老禁言老删帖逼我出走😭

    墨带(ink_ribbon)

     2 ) 《沙丘》全面拉片赏析(不断更新中)

    注:2022.03.04,又更新了一些内容!

    《沙丘》是一部美学风格独特、高超,通过细节交代设定并串联起故事情节及角色的影片。我准备在这里做一个全面的拉片分析。既然是以赏析电影为目的,就没有太多涉及《沙丘》原著的概念介绍、解析,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知乎搜索相关回答,已经有很好的答案了。

    如果没看过影片,不建议阅读此文,以免减少了看电影的乐趣。可以收藏了以后再看。工作量比较大,我只能一段一段地更新内容,争取尽快全部完成。希望大家谅解!

    影片第一帧是一句slogan:梦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信息。此句格言出自凯恩斯博士。在出厂标之前先出slogan的做法在好莱坞电影里相当少见,表明了影片有很强的作者属性。此外,也意味着此次对《沙丘》的改编,梦境/预言是导演维伦纽瓦选择的切入点。

    第一个镜头,用契尼的画外音引出沙漠星球厄拉科斯,交代背景。配合着汉斯·季默的配乐,一种宏大悠远之感油然而生。

    维伦纽瓦在影片中采用了低饱和度的画面风格,甚至用有些模糊、做旧的画面,来呈现出沙丘星球沙尘笼罩的感觉。这与当下好莱坞大片高饱和度色彩纷繁的美学取向截然不同。对比下面这张来自《失控玩家》的剧照,就能看出,其色彩绚丽光鲜(因为游戏主题的故事),但光影层次较为单薄,看久了感觉比较乏味。

    《失控玩家》画面光鲜,但缺乏层次感和质感

    哈克南家族出场。注意野兽拉班身上的这根鞭子,它暗示着哈克南家族对弗雷曼人的残酷统治与压迫。

    这种古典主义绘画般的构图、光影,是我喜欢维伦纽瓦的重要原因!因为左边人物的存在,右边庞然大物般的香料采集车才更显突出,特别是人物拿着的发光法杖。这种画面,是有故事性的画面。它甚至不依赖于电影整体的叙事,在单独一帧内就呈现出了自己的故事情境。

    弗雷曼人埋伏在沙子中,突然出现袭击哈克南人。这就是雷托公爵后来说的“沙漠的力量”。弗雷曼人在沙丘系列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故事也打破了一些观众认为影片依然是“白人至上”态度的理解——后来弗雷曼人称霸了整个沙丘宇宙。

    故事基本背景和铺垫完成,2分32秒片名出现。DUNE四个字母分别向四面开口,这甚至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原作里雷托二世的“黄金之路”。

    男主角保罗登场,一开始就是其梦境。

    梦境中的画面大多是模糊的逆光镜头,契尼的形象往往并不清晰。这也说明梦境是不连贯和准确的,它可能是多个时间多个事件的混杂或叠加。

    卡拉丹是厄崔迪家族的母星,云下的闪电说明这个星球有大量降水。这是一颗“水之星球”。

    保罗与母亲共进早餐,母亲让他练习“音控力”(以前我就叫它魔音)。镜头掠过公爵家的室内,这个斗牛的雕塑多次出现,还有一个巨大的牛头挂在门框上。这是保罗祖父的故事,他因斗牛受重伤而死。雕像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象征:厄崔迪家族即将面对哈克南家族(凶猛的公牛)攻击,并受到毁灭性打击。

    契尼这个角色在保罗的梦境中出场,这让我联想到了《星球大战》中卢克第一次看到莱阿公主全息影像的场景:一个完美的神秘少女形象,是主角产生离开家乡,走入未知世界,进行冒险的主要动力。这个少女形象,也是美好和未来的象征。

    《星球大战》

    香料的镜头出现。香料既对应着现实中的石油(极其珍贵的战略资源),又对应着毒品(能产生幻觉和依赖性,长期服用严重损害身体),单独说一方面都是不确切的。

    画外音解释香料对宇航的价值,画面切到了巨型母舰和“小型”登陆飞船。这也算是一种“相似性剪辑”,只不过是以内容的关联性而不是画面的相似性来把画面剪辑到一起。注意小飞船与母舰的比例,导演在影片中经常以三个物体相互作为的参照物,来突出人在巨大沉默之物面前的渺小,以及沙丘世界之宏大。反观《环太平洋2》《变形金刚》之类的片子,仅以高楼大厦或人类作为巨型机器人的参照物,这种两两对照,导致观众很容易在视觉疲劳后丧失对尺度的把握。

    皇帝的传令官乘“小飞船”降落卡拉丹星。飞船与周围的山脉森林形成强烈对比,但色调又是基本统一的,不会过于突兀。这个镜头犹如一幅赛博朋克绘画! 让我联想到波兰画家Jakub Różalski的作品——他的1920系列,就是将巨大的机器人置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日常场景中,产生奇异的美感和强烈对比。

    Jakub Różalski的作品

    这些应该是皇帝指派的宇航员/领航员,沙丘世界中的宇航员有极高的地位,因为只有他们(宇航员公会)能驾驶飞船在宇宙间穿梭。因为长期服用香料,书里和1984年大卫·林奇版的电影都把他们描绘成了已经变异的非人形生物。这个镜头中的服装设计风格,有一点点《异形》美术指导HR·吉格尔的影子。

    1984年版《沙丘》中的宇航员(罐子里的家伙)

    厄崔迪家族的门泰特杜菲,门泰特就是人形计算机,因为巴特勒圣战,人类抛弃了人工智能,转而发展人自身的能力。即使你不了解这些背景,把杜菲当做一个有特异功能的角色,其实也不影响对整个电影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法西斯美学,宏大整齐——厄崔迪家族的军服看起来确实有点二战中德国军服的感觉。但维伦纽瓦之前的作品并不总是贯穿着这种美学风格,甚至《银翼杀手2049》也更多是废土美学而不是所谓“法西斯美学”(这个词语就有待商榷)。在《沙丘》中,运用这种美学风格,显然是它与原著及影片的调性最为符合。想想《星球大战》也是如此,这也是宏大架构的太空歌剧常用的美学风格,包括《星际迷航》这样不以战争和权力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科幻片也是如此。

    邓肯登场,保罗告诉他,自己梦到了邓肯找到弗雷曼人,但也梦到了他的死亡。注意最后一张里的小虫子(生命如蝼蚁,勇气当永存!)。这个画面会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手段,它简化了故事情节,不叙述前因后果,省略中间过程,只用意象化的镜头来串联情节!但同时,也对观众有了很高要求,提高了观影门槛——我也是在第二次观影中才意识到这种呼应。此外,邓肯这个角色一登场,就被保罗预示了其死亡,这也是很不寻常的手法。因为在原著小说中,邓肯这个角色,会不断被复活,被改造,然后不断死亡!死亡、勇气、忠诚,都可以看做这个角色的关键词。

    保罗来到祖父坟前,与父亲讨论责任与义务的问题。这里,导演已经明确给观众提出了主人公面临的问题:他不想成为大家希望他成为的人——父亲期待他成为家族的领袖,母亲想把他培养成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寻求的天选之子……但因为第一部的篇幅和情节,影片没有能力给出保罗自己的梦想,以致这个主角一路拧巴地走下去,直到接受命运(其实也没有)。主角塑造的单薄,主要还是受限于原著及影片的容量。

    保罗与哥尼练习对战一场戏,主要交代了护盾的功能和弱点。没有交代巴特勒圣战作为背景,观众确实容易不理解,为什么在一个宇航时代,人们仍然用原始的冷兵器战斗。从导演的风格看,感觉他是想尽量减少陈述式的直白的介绍,代之以画面的沉浸感,让你体会而不是理解这个沙丘世界!就像后来保罗梦境中詹米(与保罗决斗被杀死的弗雷曼人) 的一句台词:The mystery of life isn't a problem to solve, but a reality to experience.(生命的奥秘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体验现实)

    画面转到哈克南主星杰第。飞船下降的一个过场镜头,都能体现维伦纽瓦的美学风格:极简、对称、物体的空间对比!

    《现代启示录》

    哈克南男爵出场,他坐在雾气笼罩的罩子里,用手摩挲着光头,这个画面明显在致敬科波拉的经典电影《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科茨上校。 他们的共同之处应该是极致的疯狂!

    我们来看这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考察保罗的镜头,非常典型地展现了维伦纽瓦控制节奏和气氛的大师级水准!首先是环境空镜头,以下雨的地面作为背景,镜头仅仅停留在一小块地面上,故意让观众去想象外面整个环境;接着是保罗母亲杰西卡跪在那里等待姐妹会圣母的降临,表现出她对姐妹会圣母的敬畏,强调姐妹会的力量;再下一个镜头转到外景,飞船在巨大的风雨中降落,整个飞船被风雨和树木遮住,仅有灯光,充满神秘气息和威严感。镜头转回杰西卡,从全景变成近景,以手部的动作更确切地表现其不安感。在几次气氛烘托之后,推出姐妹会登陆的镜头,以大远景而不是普通的中景进行表现,左边基本空白,画面以全黑为主,只有飞船的灯光打出姐妹会成员轮廓,形成强烈的压抑感和惊悚气氛!

    保罗被母亲叫醒,前去进行测试(试炼)。母亲杰西卡和岳先生在等他。两人模糊的身影,以及背后的透亮门,都显示了一个未知的考验在等待着保罗。

    岳先生额头上的菱形,表示他毕业于Suk School,被除去了心中的恶欲,善良忠诚。即使不了解这些,把岳先生只看作厄崔迪家族的私人医生,也能说明他受信任的程度,所以影片中才几次交代杰西卡让岳先生给保罗做检查。

    杰西卡的手语在影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在进去之前一再关照保罗,制造了一种紧张感。

    进去时,杰西卡表现出一种谦卑畏惧的态度,让人理解到姐妹会圣母的威严甚至可怕。

    昏暗的室内,圣母坐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似乎只有她周围有亮光,其他地方都是黑暗的。构图充满神秘色彩和危险气息。

    《沙丘》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亲自解析戈姆刺测试关键戏

    本想详细分析一下这场戏,但导演已经做了非常棒的分享!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看这段视频。(豆瓣很难直接传视频,只能放链接了)

    甜茶在这段戏中的表演也非常值得称赞:他不仅需要做出极端痛苦的表情,而且情绪一直在变化——从刚进门时不知所以的高傲,到被圣母以魔音命令之后的错愕,接着是不情愿的服从。在不断感受痛苦之后,他看到了幻象,并从内心战胜了恐惧,眼神变得犀利坚定,从而在气场上与圣母有了此消彼长的改变,从茫然的被测试者变成了无惧的保罗!当强悍的女声吟唱响起,保罗顽强地直视圣母时,我不由产生一种头皮发麻的震撼感!这种体验,我只在极少数几部影片的经典段落中感受到过:比如《指环王》第二部结尾,洛汉国王与阿拉贡望向东方,看到甘道夫率领洛汉骑兵对兽人军队发起冲锋!阳光刺眼,童声吟唱优美而又热血。当杰西卡再次走进门时,保罗傲然站立,面对坐着的圣母,这与之前圣母坐着,保罗被命令跪下的情景形成明显的对比。

    在1984年大卫·林奇版的《沙丘》中,这段只是过场戏,没有维伦纽瓦这样强烈的风格性。这段戏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性。但维伦纽瓦强化了它,赋予其令人难忘的特质。难怪导演自己都认为这是其得意之笔呢!

    有不少观众觉得本片叙事节奏慢、故事单薄。这里面,有个对电影叙事的理解问题:大部分观众,习惯了好莱坞商业大片式讲故事的模式,即将情节前因后果,角色的目的、驱动力,人物关系,正反派的理念以及冲突核心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甚至直接用对话或画外音讲出来。观众看电影时,基本不需要自己来理解、分析,这样才能跟得上如今越来越快速的情节和镜头。这种电影的故事复杂性,完全是外在的,是情节点的众多转折让观众产生故事丰富的感觉——比如一部商业动作片,交代角色复仇,可能会先让角色去找一个人,弄清真相,再找人获得武器,接着第一次尝试复仇失败,损失了朋友,再次筹划,又去找到一个帮手,先打败反派的一个帮手,最后打败大反派。这种曲折的情节(Twisted Plots)并没有增加电影的厚度和艺术性,仅仅是在增加观众的“游戏时间”而已。很多艺术电影的叙事需要观众参与,而不仅仅是观赏。这对观众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使一些观众产生“累心”的感觉。同时,商业大片里的情节往往是线性的,因果关系直接而简单。艺术电影里有很多看似和主线故事无关的情节,角色的某个行为也并不一定与故事的结果有关。

    我们以厄崔迪家族离开卡拉丹星球一段为例,说明维伦纽瓦是怎样进行叙事的,看他的镜头当中,包含着哪些细节和信息。这段戏仅仅只有1分钟左右,它隐含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厄崔迪家族将放弃卡拉丹母星,全部迁移到厄拉科斯星去!然而,这段戏没有一句台词交代,它是怎样展现这个关键信息的呢?

    第一组镜头,保罗蹲下,用手折下一只小花。镜头转到全景,厄崔迪家族的巨型舰队从海底升起。这就传递出了保罗即将离开成长的星球,以此作为告别的情绪。

    当然,仅仅一两个镜头是不足以让观众确认这样的信息的。于是第二组镜头转到内景,先是祖先画像被打包的特写,然后是众人忙碌搬家的全景。导演生怕不够清晰,又切入一个雷托公爵抚摸杰西卡肩头,杰西卡伸手与之接触的镜头。这个镜头其实非常重要,它表现了雷托公爵理解杰西卡的感觉,知道她的不舍,因此加以安慰,杰西卡的动作则表明“虽然不舍,但明白这一步是必须走的”!接着,导演再次切到牛头被打包的特写。祖先画像、图腾等都已经装箱,这显然不是只率领一支军队出发去厄拉科斯的状态,而是举家前往,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这组镜头,从特写转到全景,再接近景,又转特写,仅仅10秒钟左右,却交代得既全面又细致,足见导演功力!

    镜头转回保罗,他在往回走,背后是升起的舰队,同样是一种告别的状态。最后一组镜头,是保罗把手伸入水中。雷托公爵之前已经明确说过,厄崔迪家族在卡拉丹,靠的是空气和水的力量。水象征着家族的力量来源,这个镜头正表明了保罗与“水之星球”卡拉丹告别,也与曾经的厄崔迪家族(包括他自己)告别。同时,不要忘记,后面保罗有一个几乎相同的动作,是在厄拉科斯伸手触摸沙子的镜头。这种对应性镜头,在维伦纽瓦的《沙丘》中多次出现,是一种能令镜头信息量倍增,串联起前后情节的极佳手段。

    下面这组镜头,是描写厄崔迪家族来到厄拉科斯星的场面。这本来跟前面保罗等人告别卡拉丹星一样,也是过场戏,普通导演几个镜头就交代了,但维伦纽瓦却对其大肆进行渲染。这似乎是牛蛙导演的一个特色:以缚虎之力描写一个过场场面,以此构造环境,渲染气氛。比如《降临》中,第一个令人兴奋的场景,就是地球人进入外星飞船的一段,在情节和故事层面,它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多,但当我们看到飞船里的失重状态、奇怪的凸凹墙壁,以及把地球科学家和七肢桶隔开的屏障等等,会有一种神秘又真切的体验。对全片而言,相当重要。《边境杀手》中车队接人一段也是如此,15分钟左右的戏,大部分镜头都在交代车队的进程、美墨边境的状态,几乎没有情节的发展变化,却透出一种紧张感,让你非常期待及好奇,后面会发生什么——而到了实际交火的场面,几分钟就干脆利落地拍完了。这种以大量镜头展现过场场面,积蓄情绪的手法,非常独特。

    极简化的构图,黑白的对比,这种宏大的太空场面颇像《2001太空漫游》。

    接着镜头上移,出现厄拉科斯星。这里的处理手法与一般太空类科幻电影正好相反:大部分科幻片中,都是以飞船向下降落的视角构图。维伦纽瓦使用了飞船向上着陆的视角,巨大的星球充满画面上方,带有一种压迫感,这可以看做一种暗示:对厄拉科斯星来说,厄崔迪家族只是外来者,他们既不是来征服,也不是像回家。背后潜藏着各种危险。

    这个飞船降落的画面非常像《降落》的场景,甚至充满了某种宗教性。

    同样具有宗教味道的画面。这个大远景的俯视镜头中,弗雷曼人如蚂蚁般聚集着,等待着。他们既显得弱小无助,仿佛谦卑地在等待新的统治者,其实又展现了某种力量。

    以弗雷曼人视角交代飞船降落。

    这种简单整齐,同时带有巨大与渺小的构图,在《银翼杀手2049》里也非常多见。

    镜头给到飞船室内,保罗仿佛孤单地处在黑暗中,人物的紧张和对新世界的期待不言而喻。

    军官命令打开护盾,保罗周围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凸显出一种紧张感。保罗在其中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紧张之中,杰西卡握住了雷托公爵的手。雷托则望向杰西卡,以示安慰。

    音乐激昂起来!飞船大门打开,厄拉科斯刺眼的阳光随着开门的动作一点点照进来,角色从上到下,犹如沐浴着阳光的洗礼,黑暗逐渐退去。保罗眯着眼的动作一下告诉我们,这个沙丘世界非同寻常!雷托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再次表现出他的紧张,以及对儿子的关切。

    剪影般的镜头,有型有款,以背影的角度拍摄,充满力量感!

    紧接着,一个低角度镜头,风沙慢慢渗入,弥漫了飞船的通道。这种“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细腻镜头,也是维伦纽瓦的独特之处。

    这组镜头,从情节上看,不过是“飞船舱门打开,众人走下船舱”而已。放在剧本中,两三行字,毫不起眼。但在导演的镜头处理,加上汉斯·季默大气昂然的配乐,竟也产生出“走入新世界”的壮阔之感,我在影院中看得热血沸腾。如果是《星战》这类大片,一定要大量新世界的奇异场景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吧。

    保罗等人乘坐扑翼机的一组镜头,构图完美,充满技术美感!扑翼机的设计既有实用的质感又充满想象力,堪称近年来科幻电影中设计最成功的载具了!这组镜头同样让我联想到了《现代启示录》。大家可以看下图。

    可能有人会说,有直升机编队镜头的电影很多,比如《黑鹰坠落》等等,你为什么偏说这段像《现代启示录》呢?我们知道,本片里至少有两个地方是非常明确地致敬了《现代启示录》,一个是上文提到的哈克南男爵出场摩挲光头的场景,另一个后面会提到,就是哈克南男爵在特殊液体中排出毒素的画面。维伦纽瓦导演为何在本片中一再致敬《现代启示录》?因为《沙丘》这个故事,本质上与《现代启示录》的来源——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有极大关联!《黑暗之心》描写一家英国贸易公司委托小说中的“我”,到非洲丛林寻找该公司失踪的贸易代表库尔茨,后来终于发现这个人已经变疯并很快死去。作者借寻找的经历,描写了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感受。黑暗之心表面上指非洲大陆的腹地,同时也比喻了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腐蚀的人心的黑暗。

    你看,把非洲丛林换成沙丘世界,把非洲人替换成弗雷曼人,某种角度上,《沙丘》跟《现代启示录》很接近,也是一个《黑暗之心》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沙丘》中的保罗,只不过他的寻找之旅,是验证魁萨茨·哈德拉克和李桑·阿尔-盖布这两个称号!厄拉科斯星,不也像“黑暗之心”一样,改变着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吗?在扑翼机上,保罗和母亲杰西卡的一段对话就很有意味,保罗说姐妹会在厄拉科斯人的头脑中“植入迷信”,这正是他对“天选之子”身份的质疑和抗拒。这种反思与自我质疑,也正是小说《黑暗之心》的独特魅力所在。

    《银翼杀手》中的泰勒公司总部远景

    同样接了一个飞船掠过的侧面镜头

    同样是又转了一下视角的镜头

    厄崔迪家族来到厄拉科斯的都城。我们看到,中心建筑的这座府邸,造型非常像《银翼杀手》中泰勒公司总部!都是类似金字塔式的大斜面建筑。鉴于导演刚拍过《银翼杀手2049》,可以说这是真爱了。

    我们会发现,《沙丘》除了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就是《王子复仇记》,其实也融合了莎翁其他经典悲剧的成分,比如与《麦克白》的联系:麦克白与国王邓肯的关系,在《沙丘》中正好掉过来了——帕迪沙皇帝沙达姆四世陷害自己下属的厄崔迪家族,同样也是为了追求权力;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有点像三女巫,只不过预言的是保罗的命运而不是雷托公爵的;班柯家族大概可以对应着本片中的邓肯、杜菲、哥尼等人;《麦克白》中复仇的麦克达夫自然是与保罗相对应……这种对应当然没有那么严谨,但《沙丘》中确实时时透露出一种莎士比亚悲剧式的气息,它包括了这样一些主题——

    主人公面对大时代变迁以及权力交替带来的动荡和杀戮,充满无力感;

    不顾一切与命运斗争,却恰恰陷入安排好的命运;

    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断质疑自己与这个世界,始终无法找到安宁;

    在人间的权力义务与超越世间的神性之间徘徊;

    充满脆弱的自毁气息……

    有些观众看完影片,会觉得厄崔迪家族缺乏防备,怎么这样容易就被仇家灭族呢。其实影片交代了很多细节,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在《沙丘》世界里,宇航员/领航员公会掌握了空间跳跃(书中写得比较含糊)的奥秘,其他各大家族乃至皇帝,都没有远程太空航行的能力——这就好比各方势力乃至皇帝都只有近海海军,远航的话,无论贸易还是战争,都需要宇航员公会的帮助和支持。厄崔迪家族搬到厄拉科斯星,就借助了宇航员公会的巨大母舰(见前面的截图)。所以,他们不可能逃走。而“神之手”的存在,有干扰了厄崔迪家族的通讯系统(应该包括探测系统),导致他们无法提前察觉哈克南家族的进攻。

    此外,哈克南家族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各种设施和防御系统都有问题。厄崔迪家族无法在短期内构筑好防御体系,但影片已经交代了,雷托公爵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防务。只能说,厄崔迪家族钻进了人家的陷阱,没想到皇帝和哈克南家族携手陷害他们。

    这段看似没什么用的插曲其实颇值得玩味。这些枣椰树并非土生土长,乃是外来者,需要大量水才能存活,在厄拉科斯星这种行为自然是非常奢侈的,然而它们同时又是神圣的,是“一个古老的梦”——看明白了吗?这枣椰树,象征的不就是保罗,弗雷曼人的救世主吗!

    保罗的脆弱,恰恰是他的力量和潜力所在,这与哈克南家族外在的恐怖邪恶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在《沙丘》系列中,沙虫看似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无敌的存在,然而在沙虫背后,实际具有最高控制力的,却是看似弱小的保罗(包括未来保罗的妹妹)。

    在这个世界中,小说作者赫伯特其实设置了强与弱的双重意义——厄崔迪家族看似是弱小的,被皇帝和哈克南家族联手毁灭,但这个家族最终统治了整个帝国很多很多年;弗雷曼人看似是弱小的,哈克南家族看不到他们的力量,肆意剥削压迫他们,却没想到,他们能控制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沙虫。同时他们的人数也不是哈克南家族预计的5万左右,而是有上百万!保罗看似是弱小的,他身材瘦弱,战斗技能也不算特别强悍,内心又像哈姆雷特一样充满矛盾纠结,然而内心中蕴藏着强大的力量。顺便说一下,1984年林奇版的《沙丘》中,凯尔·麦克拉克伦(身高1.84米)饰演的保罗,缺少甜茶这种瘦弱的气息,显得比较强壮,所以结尾对决斯汀饰演的Feyd Rautha(哈克南男爵的侄子)时,会给人一种必然胜利的感觉……

    (待续)

     3 ) 香料是什么?

    电影开头是沙丘的背景,沙丘曾经由哈克南人统治。

    旁白提到,哈克南人通过出产香料从而变得非常富有,甚至比皇帝还富有。

    这里暗示了香料的第一个属性:昂贵。

    过去哈克南人和弗雷曼人之间常常发生战争,结果毫不意外,每次都是弗雷曼人输了。

    弗雷曼人居住在沙漠边缘,长期以来,他们都被人们所忽视,被认为是落后的野蛮人,实际上他们极其顽强,并且数量众多。

    而且弗雷曼人才是真正想要改造沙丘、让沙丘变得更好的人,而哈克南人只不过是惦记着沙丘的香料而已,其它的它们都不在乎。

    时间来到现在,皇帝将沙丘分配给了厄崔迪人。

    哈克南人离开了沙丘,厄崔迪人取而代之。

    表面上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得到沙丘,就意味着得到香料,但有钱是一回事,有没有命花它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哈克南人报复厄崔迪人是早晚的事。

    或者说,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哈克南人已经在厄崔迪人中安插了卧底。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为什么要把沙丘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厄崔迪人呢?

    原因很简单,皇帝的目的就是借刀杀人,利用哈克南人除掉厄崔迪人。

    但其实这件事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哈克南男爵和雷托都知道皇帝想干什么。

    皇帝很聪明,男爵也不是吃素的,他才不会心甘情愿被皇帝利用。

    他知道这是皇帝的阴谋,但他将计就计,他决定先拿下沙丘,再利用香料筹集资金,最后干掉皇帝。

    下一个镜头是卡拉丹,厄崔迪人的母星。

    保罗和杰西卡在吃早饭,杰西卡说:如果你想要水就命令我给你,用“音控力”。

    音控力是贝尼·杰瑟里特,也就是杰西卡和圣母她们的技能之一,可以通过语气语调给对手施加压力,达到完全控制对方的目的。

    可能有人会说,音控力有点像原力。

    这是因为《星战》就受到了《沙丘》的启发,所以你在看《沙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地方都很像《星战》。

    (难怪《沙丘》的中国票房也和《星战》那么像)

    巧合的是,雷托扮演者奥斯卡·伊萨克演过《星战7、8、9》,而摄影师格雷格·弗莱瑟曾经拍过《侠盗一号》和《曼达洛人》。

    随后,保罗开始看沙丘的介绍,这个像投影仪一样的设备叫“胶片书”。

    胶片书是50、60年代的科幻小说中很流行的东西,比如《沙丘》和《银河帝国》都有胶片书。

    其实胶片书的想法已经有点过时了,但牛蛙没有追求酷炫,而是还原小说,让保罗看胶片书和纸质书,体现了牛蛙的谦虚,以及对作者的尊重。

    下一个镜头是宇航公会千里迢迢来给雷托送圣旨。

    雷托说:为了这个手续,他们这一趟要花多少钱?

    哈瓦特翻了个白眼,然后说道:需要花费146万。

    哈瓦特是一名“门泰特”,门泰特是一种职业,他们的能力是计算和推理,他翻白眼就表示他在计算。

    哈瓦特的登场,又暗示了《沙丘》宇宙的另一个设定:“芭特勒圣战”之后,帝国严禁制造机器人,所以人们开始训练门泰特,将他们作为机器思维技术的替代品。

    男爵也有一个门泰特。

    保罗见到了邓肯。

    之前杰西卡问保罗昨晚做梦了吗,保罗否认了,然而他却把他的梦境告诉了邓肯,这体现了他和邓肯关系很好。

    保罗梦见了契妮,梦见了邓肯和弗雷曼人在一起,还梦见邓肯死了。

    这些其实都不是梦,而是未来。

    这暗示了钢骨,不是,这暗示了保罗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且未来他的能力会变得更强,从而成为先知。

    然后保罗说:所以我想和你一起去沙丘,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在场的话,你就不会死。

    这里我就不留悬念了,邓肯战斗的时候,保罗也在场,但邓肯还是死了。

    而且那时保罗才发现,邓肯就是为了救他而自愿牺牲了自己。

    换言之,他想改变结局,所以决定和邓肯在一起,但正是这一决定,间接导致了邓肯的死。

    这说明即便你能预知未来,你也不一定能改变未来,甚至有可能正是你想改变未来的行为,导致了预言成真。

    保罗没能阻止邓肯的死,类似的情况后面还会发生,有时候保罗能利用预知未来的能力,让事情按照他想要的方向发展,也有的时候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保罗的梦境中,有一只甲虫。

    后来邓肯断后的时候,果然出现了这只甲虫。

    这说明此时保罗的能力已经很强了,他不仅能预知大体的事件,还能预知具体的细节。

    《沙丘2》(小说)中,邓肯复活了。

    《沙丘3》(小说)中,邓肯又双叒叕死了,并且在《沙丘4》(小说)又双叒叕复活了,而且邓肯是唯一一个《沙丘》六部曲每一部都出现了的角色。

    由于《沙丘》(电影)只拍了半部小说,所以邓肯有可能会在《沙丘2》(电影)结尾复活,也有可能要等到《沙丘3》(电影)了。

    保罗去见了雷托。

    雷托说:我们的家族威胁到了皇帝,所以皇帝命令哈克南人离开,让我们接管沙丘,皇帝是想挑起战争,借此削弱两大家族。

    这说明雷托是很聪明的,他知道皇帝想要借刀杀人。

    正如前面所说,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想干什么。

    但雷托知道有诈也没用,他还是必须往火坑里跳,因为接管沙丘还是有机会活下去,而抗旨就是死路一条。

    雷托接着说:接管沙丘并不完全是坏事,如果我们探索出沙丘真正的财富,我们就会变得无比强大。

    保罗说:靠开采香料,继续压迫弗雷曼人?

    雷托说:不,我们要和弗雷曼人结盟,我派邓肯去沙丘,就是为了让他去做这件事。

    也就是说,保罗以为雷托说的“沙丘真正的财富”是指香料,但其实雷托指的是弗雷曼人。

    这再次体现雷托的智慧,他都还没去沙丘,他还在卡拉丹,就知道弗雷曼人是他们打败哈克南人的关键。

    当然,雷托之所以知道弗雷曼人很重要,他聪明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哈瓦特告诉他的,毕竟他相当于是一个人形机器人。

    雷托说:我原本是不想继承父业的,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小说中没有这句话,可能是在调侃《星战》。

    保罗见到了哥尼。

    哥尼说:不要背对着门坐。

    这暗示女洛基和灭霸是认识的,进一步说明《沙丘》和漫威在同一个宇宙。

    老版《沙丘》中的哥尼是帕特里克·斯图尔特演的,而《沙丘》和漫威又是同一个宇宙,暗示变种人即将回归。

    保罗说:不如我们来唱首歌吧。

    小说中,哥尼是一个文艺青年,或者说文艺中年,保罗称呼他为“诗人战士”,他的爱好是吟诗、唱歌、吹巴厘琴,而且他还很爱唱小黄歌。

    《沙丘》为数不多的缺点,就是哥尼只唱了一次歌,而且只唱了一句,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他在唱歌(刚到沙丘下飞船的时候)。

    哥尼开始训练保罗,保罗开启了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叫“屏蔽场”。

    后来的大战中,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用枪,因为如果激光枪击中屏蔽场,就会导致核爆。

    当然,也有人利用这个特点,故意用枪攻击屏蔽场,从而阻止敌人,比如邓肯就曾这么做。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屏蔽场不能完全防刀?

    其实他们有那个技术,让屏蔽场禁止一切物质穿透,但也就意味着会禁止空气穿透,那么使用者就会窒息。

    所以屏蔽场只能降低物质进入的速度,并不能完全防刀。

    这个穿透速度是可以调节的,秒速6厘米至秒速9厘米不等,我怀疑新海诚看过《沙丘》。

    而飞船和星球就不一样了,飞船和星球的屏蔽场就可以调到极低的穿透速度,尽可能提高防御力。

    因为即便飞船和星球开启了屏蔽场,里面的人还是可以通过人工生命支持系统进行呼吸。

    哥尼说:你以前没见过哈克南人,我见过,哈克南人不是人,他们禽兽不如。

    这句话暗示了哥尼的过去。

    哥尼的脸上有一道疤,

    你知道是谁留下来的吗?

    正是拉班留下的。

    MCU中,灭霸杀了毁灭者的家人孩子。

    《沙丘》中,拉班杀了哥尼的家人孩子。

    MCU中,毁灭者想杀了灭霸报仇,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因为灭霸被钢铁侠杀了。

    《沙丘》中,哥尼想杀了拉班报仇,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因为拉班被厄崔迪人和弗雷曼人杀了。

    《复联3》复联差点被灭霸团灭,《复联4》复联对灭霸展开反击。

    《沙丘》厄崔迪人差点被哈克南人团灭,《沙丘2》厄崔迪人将对哈克南人展开反击。

    再次说明《沙丘》和漫威在同一个宇宙。

    哥尼说:哈克南人掌控香料80年了,那是多大一笔财富!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香料到底是什么。

    香料能延长寿命,增强人的感知能力,拓展人的意识,还能赋予使用者预知未来的能力。

    正是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让领航员找到星球间安全通行的航线,使得星际旅行变得更加安全、准确,没有香料就无法进行星际旅行。

    正如前面所说,《沙丘》中是没有机器人的,所以人们只能手动驾驶飞船。

    当然,曲率驱动的技术还是有的,去一个星球还是很快的,唯一的缺点是需要人亲自寻找路线。

    不过香料也有副作用,就是极易上瘾。

    香料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昂贵,而且极其昂贵。

    香料是全宇宙最重要、价值最高的商品,由于全宇宙只有沙丘能开采,使得它变得更加昂贵。

    一把香料,就可以在杜派尔星球上买到一个家。

    通过开采香料,哈克南人每年都能赚100亿。

    你可以把香料理解为黄金或者钻石,而且一把黄金(钻石)就能买一套房,而且全宇宙只有地球能开采黄金(钻石),其它星球都没有。

    黄金和钻石的特点仅仅是贵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说到黄金,大家很容易联想到18世纪的淘金热。

    淘金热中,那些淘金者们发财了吗?

    旧金山的黄金储量并不丰富,而大量涌入的人使当地物价飙升,以及抢劫、偷盗、枪击事件频发,导致大部分人空手而归,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而真正暴富的,是背后操纵淘金者的资本家,以及另辟蹊径卖工装裤、采矿工具的商人。

    钻石也是一样的,看过《血钻》的都知道,钻石行业,尤其是血钻,有多黑暗。

    每一颗血钻的背后,都是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所以被称为“血钻”。

    所以就有了《沙丘》(1965)的香料,以及《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1952)的蓟荋(一种植物)。

    香料和蓟荋都很贵,而且很稀有,全宇宙只有沙丘能开采香料,全宇宙也只有一个星球能种植蓟荋。

    《沙丘》引入香料,以及《星空暗流》引入蓟荋,其目的都是借助它们探讨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

    《沙丘》中,沙丘的本地人,弗雷曼人,并没有因为香料而过上富裕的生活,反而只能住在地下,而哈克南人却通过开采香料而财源滚滚。

    《星空暗流》也是一样的,甚至更黑暗,人们被分成三六九等,而且阶级固化极其严重。

    那些负责开采和加工蓟荋的工人是社会最底层,只有富豪中的富豪才买得起蓟荋制成的衣服,平均每个星球只有20个人买得起。

    这是什么概念?

    2021年,马云在全球福布斯富豪榜中排名第25名,也就是说对马云来说都很贵。

    因此,谁掌控了香料/蓟荋,就掌控了一切。

    哈克南人拥有大量的香料,他们把香料换成钱,过上了骄奢淫逸、酒池肉林的生活。

    更黑暗的是,它们用这笔钱来购买武器,用于发起战争,去攻打香料的合法拥有者(厄崔迪人),以及这个星球的本地人(弗雷曼人)。

    这不正是《血钻》中的剧情吗?

    《血钻》改编自真实故事,电影的原型是非洲的反政府军队开采钻石并将它们非法出售。

    他们用卖血钻的钱秘密为暴徒提供活动经费,或为侵略军事力量筹措资金以发动战争。

    这在非洲许多国家都发生过,比如安哥拉反政府武装通过出售血钻获得了 37 亿美元。

    这种倒卖钻石的方法通常是这些反政府组织的唯一资金来源。

    至于开采钻石的工人,都是底层中的底层。

    哈克南人卖香料买武器,然后屠杀厄崔迪人和弗雷曼人,和非洲反政府组织卖血钻买武器,然后攻击政府和平民是一样的。

    注意,《沙丘》出版于1965年,不是《沙丘》改编自真实故事,而是真实故事改编自《沙丘》,或者说《沙丘》预言了未来会发生什么,因为作者早就把人性看透了。

    表面上是哈克南人掌控了香料,小说的后半部分来了个反转,弗雷曼人也拥有大量的香料。

    不同的是,它们没有用香料过上富裕的生活,仍然住在地下。

    而大量的香料,则用于贿赂宇航公会。

    前面我们说了,领航员必须依靠香料才能进行星际旅行,而且香料极易上瘾,这就是弗雷曼人能成功贿赂他们的原因,设定真的很严谨。

    弗雷曼人贿赂宇航公会,目的是保障天上没有卫星,这样就没人能看到弗雷曼人在干什么。

    那么他们在干什么呢?

    他们在改造沙丘,将沙丘变为一个宜居的星球。

    保罗曾经给人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渔人被淹死了,关于此人,最有意思的是他肩上的伤……

    他还还没说完,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他:还有淹死这种死法?

    杰西卡说:在我出生的地方,水从天上落下来,汇入大河,流过大地,还有辽阔的海洋,一望无际,看不到海的另一边。

    导致周围的人群发出一片叹息。

    他们生活在被沙漠覆盖的星球,他们想象不到竟然有人会被淹死,想象不到什么是下雨。

    所以他们决定展开一项宏伟的计划:改造沙丘。

    改造沙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无数代人的努力。

    他们肯定看不到沙丘变得宜居的那一天了,但他们相信,他们的子孙、他们子孙的子孙、他们子孙的子孙的子孙……总有一天能看到。

    那时,人们不需要再穿着笨重的蒸馏服,不需要住在地下,不需要极端地节约用水,不需要回收死者的水分。

    那时,水不再昂贵,他们想喝水的时候就能喝水,想洗澡的时候就能洗澡。

    这不正是我们现在过的生活吗?

    没错,你所浪费的今天,正是他们苦苦奢望的明天。

    你觉得平淡无奇的现在,正是他们做梦都梦不到的生活。

    以上就是《沙丘》前15分钟的内容,我们下期继续。

     4 ) 《沙丘》万字深度解析!天选之人保罗真的是救世主吗?疑难问题解答!

    YO,欢迎来到《沙丘》深度解析part 2,电影《沙丘part one》的上映,也让不少人重新去讨论“科幻”到底是什么。

    “科幻”的字面意思,叫“科学幻想”,“科学虚构”,描述诸如“未来科技,时间旅行,平行宇宙,外星生命,人工智能等关于科学的想象内容。

    影视方向上科幻题材可分为超级英雄,怪兽电影,丧尸片,灾难片,时间旅行,星际旅行,赛博朋克,太空歌剧。

    今天聊的电影《沙丘》,则是属于太空歌剧式的软科幻作品。

    或许每个人心中定义的科幻都不一样,对于我来说我为何喜欢科幻,不是因为物理公式是否标准,也不是有多燃爆的特效场面,而是能有够疯狂的颠覆构想,以及曲折复杂的未知故事旅程。

    走进科幻的世界,我们可以跳脱现实现存科技的框架,去用对未来的畅想和不确定性,去映射和思考现今当下的问题。

    正如小说《沙丘》中提出的论点:“人必须选择不确定性,远离确定性”。

    但如果人类真的能预见未来,不管未来是好是坏,那么我们还会有对那个笃定的未来充满好奇,并为之奋斗吗?

    这是我最欣赏《沙丘》故事最核心哲学的理念,而非故事中的宗教和家族的纷争。

    保罗知晓古今预见未来的先知能力,正是对人类赖以发展好奇心最大的一次冲击,人类中的人性会随着这样的先知之种的散播,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保罗作为天选之人神一般的存在,又是否能用他的能力,去真正操纵和运用得好这样的未来。

    保罗真的是天选之人吗,人类真的需要天选之人吗,今天我们就结合电影《沙丘》和小说后续的剧情,去深入探讨和解析这个问题!

    沙丘下掩埋的……

    50多年前,弗兰克·赫伯特还是一位记者,正在撰写着俄勒冈的沙丘报告,之后弗兰克·赫伯特在研究沙丘中获得灵感,写出了小说《沙丘》。

    某种程度来说,《沙丘》中的沙漠是一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而具象化的代表就是沙虫,土地沙漠化和沙子的侵蚀着其他植被,让那些曾经的肥沃土地也化作沙漠的一部分,正如人类暗藏的权力和欲望的扩展野心。

    每部经典作品的诞生都有着自身依附的时代历史背景,并对之后的人类文明和社会影响泛起涟漪。

    1954年的《指环王》深层讨伐的是法西斯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影响。

    1996年出版《冰与火之歌》被鲜少人讨论的议题,是作品背后对应诞生于新千年交际之时,带来的关于新自由主义下企业家在未知环境下面对各种挑战。

    而1965年诞生的《沙丘》,正直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美国象征的所谓正面光明使命到处征战,受到强烈质疑,同时包裹着的,还有地球环境的压力,全球石油的前兆危机,冷战和中东纷争的混乱等等,都蕴含在《沙丘》的故事里。

    直到今天,世界格局的变化和革新,和平下区域争端暗流的涌动,以及各国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所以《沙丘》过时了吗,我觉得并没有,因为《沙丘》就是裹挟在一个封建帝国宫廷外衣下,对当代人类文明种种行为给出的警示录。

    是的,不少人说《沙丘》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欧洲宗教宫斗戏,英雄秋森万从天而降,带领着弗雷曼人对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故事。

    那《沙丘》的事实真相真如表面看起来这么热血沸腾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回到电影《沙丘》,来看看保罗如何让观众误以为他就是那位救世主的英雄人物。

    电影《沙丘》为观众描绘了一位超级英雄近乎完美的序曲,一位天选之人所具备条件和环境都一一得到呈现。

    影片中保罗出生在显赫威望的厄崔迪家族,是唯一家族的继承人,他的血液中还流淌着神秘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强大基因,通过训练可以成为精通宇宙时空和文明于一身的天选之人魁萨茨·哈德拉克,重新带领人类走向永久和平的永恒之道。

    而保罗也具备了英雄在黑暗中淬炼的所有条件,他轻而易举的通过戈姆刺测试,并在母亲杰西卡长期的训练中懂得如何战胜未知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先知能力也在被不断被激发。

    另一方面,保罗的勇气和责任,博爱和怜悯得到父亲雷托公爵的教导,在体能训练上,有浪漫诗人葛尼的把关,晶算分析能力有军事门泰特杜菲·哈瓦特锤炼,顺便还在岳医生那学会了中文。

    聊到这里保罗还差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关键,那就是在黑暗中崛起...

    厄崔迪家族一夜之间被哈克南家族几乎全灭,保罗失去了父亲,而同时也看清了作为姐妹会的母亲早已预知这一切发生,但却没有试图去阻止,保罗在吸食香料后,体内孕育的“沉睡者”人格觉醒,复仇和起义的种子在沙丘中被埋下和成长。

    同时保罗又被和沙丘共生共存的弗雷曼人,当做是他们族人的“先知”Lisa al-Gaib,就这样,保罗顺理成章走入这片充满感召的沙漠,并在一场生死仪式的决斗上证明了自己,从而争取到了为家族复仇,为弗雷曼人争取自由的无上光环,成功踏上所谓的主角英雄之路,但其实等待着保罗的,是他如何也阻止不了的浴血圣战征途...

    《沙丘》疑难问题解析

    要想真正走进保罗的悲剧命运的成因,我们还需要知道更多《沙丘》世界观设定丰富的细节,去从中获取保罗失去人性进而为神的注定宿命。

    接下来我们从电影《沙丘》中一些热门的疑难问题,去进行深入了解。

    电影中为何大家都是用冷兵器

    在《沙丘》故事之前,人类其实高度依赖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去让其为人类服务,但有一天人工智能觉醒有了意识,从而对人类发动攻击,人类被迫迎战,这场人机对战足足打了有将近一百年,在数十亿人的牺牲中,人类赢得了胜利,这就是沙丘世界里著名的巴特勒战役。

    回首这场战役,更重要的是它给之后的沙丘世界留下的遗产和影响是什么?

    从巴特勒圣战开始,人类喊出了一个口号“人是不可被取代的”,有着人类思维的机器将被禁止,不过《沙丘3》之后出现的边缘星球有在偷偷使用。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目前所认为的未来科技进程,并不符合沙丘的故事背景,没有电脑和信息技术的科技。

    影片中出现的冷兵器是因为防护屏障能抵御激光和快速的子弹,进而大家都使用冷兵器,也突出了巴特勒战役后,人类之间决胜的关键在于人自身。

    但巴特勒战役更重要的影响,是人类文明活动得到重新洗牌,既然人类不可取代,思维和意识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人类活动的宗教和信仰也被重新得到重视。

    于是大家族,宇航公会,还有神秘组织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都从中获利和兴起,被称为新帝国秩序相互制衡的权力的游戏,开始上演。

    皇帝这边是势力最为庞大的科瑞诺家族,这么巧他们的徽章狮子,和有债必还的兰尼斯特给对上了。

    影片中虽然看皇帝有着无上权力,但其实沙丘世界设定中真正掌控权,是由控制着运输交通的宇航公会,还有有着预知和魅音能力的姐妹会相互制衡着的。

    姐妹会的壮大和巩固的地位,也让保罗的诞生有了必然的温床...

    姐妹会的源头和目的

    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用很粗鄙的话概括,就是个配种工厂。

    姐妹会里有个规矩,就是去巴结有强权的高质量男性,远离弱势的人。

    所以在每个有势力的家族中,都会有一位或多位姐妹会的成员,久而久之她们在家族中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而且靠着神秘的宗教信仰传播,在宇宙范围内传教,收获了不少信徒,于是姐妹会也开始成为左右宇宙帝国的政治宗教势力,甚至有些垂帘听政的味道了。

    姐妹会的起源没有人知道,但她们真正崛起是在巴特勒战役之后,前面说了人机大战后,人类元气大伤,急需一种信仰的希望支撑精神上的共鸣,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就是这种精神的寄托。

    关于姐妹会的源头,或许会在之后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独立影集中,有更多姐妹会的起源故事,片方不光是要拍电影《沙丘》系列,作为沙丘故事中很重要的姐妹会,还会出剧集来扩充,监制会找到维伦纽瓦。

    姐妹会顾名思义里面的成员全都是女性,她们因为长期吸食香料,并且经过姐妹会学院严格的训练,有着非于常人的能力,比如影片中展示的魅音去控制他人言行举止,还有她们有着部分的预知能力,最重要的她们还能控制自己身体的每个细胞,从而也能控制生男还是生女。

    成员没得到上级指示时,都是只能生女孩,为姐妹会添砖加瓦,每位姐妹会的女儿生下来后都会被统一进入学院,和自己的父母断绝关系,只有少数人能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姐妹会的成员等级森严,最高当然是圣母但不是只有一位,接下来还有真言师,用来测谎用的,像杰西卡这样的成员,是比较普通的level。

    姐妹会成员通常被指派和大家族的公爵或男爵进行优质配种,为的是有朝一日能迭代出她们能为宇宙带来福音的魁萨茨·哈德拉克的男性。

    但这位真命天子不是随便随机造出来的,而是要经过姐妹会算好时辰和人选,才能进行最优质的的配种。

    可是杰西卡却打破了这个条规,私自为雷托公爵生下了个大胖儿子,也就是保罗,还秘密对保罗当姐妹会成员一样进行训练,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杰西卡就是典型的“鸡娃”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崽将来能更出人头地,成为那位天选之人。

    当然了,杰西卡也是出于爱,为雷托公爵生下儿子,以让公爵有继承人,公爵一生都没有名门正娶杰西卡,因为要保留妻子的身份和其他大家族联姻,以巩固家族地位,但他们两人确实是相爱着对方的。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是杰西卡去找公爵前,自己在走廊有哭泣,她那时或许已经预知感应到公爵会遭遇不测,但因为自己是姐妹会成员,认为只有这条未来通道能考验保罗,并让保罗成为魁萨茨·哈德拉克,所以她也不愿干预和阻止,只能黯然落泪。

    这也是保罗为何在帐篷获得更大先知能力后对杰西卡发火,因为保罗更清楚姐妹会的目的,就是可以牺牲其他所有,去让保罗走上天选之人的淬炼通道,哪怕去牺牲雷托公爵去激发保罗的复仇之心。

    正如影片开场圣母离开前对杰西卡说的,去沙丘星球后为保罗的道路已经铺好了,其实就是牺牲掉厄崔迪家族。

    所以我们回到保罗,保罗为何在帐篷里说自己是怪胎,因为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个错误,在一错再错的成长路上,讽刺的是所有人又把保罗打造成所谓的救世英雄。

    在影片中保罗和父亲雷托公爵在家族墓园的一场对话,保罗就有提出过,不想成为厄崔迪家族的未来,自己不想做任何事。

    雷托公爵秀出家族印章戒指,说自己曾经想做的是飞行员(不是那个飞行员)。

    之后雷托公爵对保罗说出暖心的话,说“如果你真的不想做任何事,你依然是我的儿子。”

    但也就是这样能理解保罗的好父亲的死去,让保罗蜕变成连他自己都无法预测的怪胎...

    杰西卡在小说中的真实身世

    保罗和杰西卡彼此之间之所以还产生些许隔阂,还包裹了一层小说中杰西卡的真实身份,保罗在帐篷中因为吸收香料后,也清楚了母亲杰西卡的身世。

    杰西卡其实是哈克南男爵的私生女,也就是说,保罗的外公其实是哈克南男爵,你们就说虐不虐。

    当时杰西卡认为他们走投无路时,便打算想利用这层血缘关系,去投靠哈克南家族,起码能留下他们母子俩活口。但这个想法还没说出来,就被早就预知到的保罗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极为孬种的行为。

    在《沙丘前传》中,就有比较详细的讲述了杰西卡的身世。

    在影片中似乎删减了这层角色关系,毕竟不是剧是电影,太过于复杂的角色关系没有事先铺垫和酝酿,会变得略狗血。

    不过杰西卡在小说中的这层身份,同时也是增加了保罗更为复杂悲剧身份的映衬。

    杰西卡为何不频繁用魅音

    我们看到在影片中,杰西卡原本可以多次使用魅音去击溃对手,尤其是在逃亡到沙漠之后,但她却没有用到。

    在小说中,杰西卡和杜菲的长时间对话中,有解释过魅音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会对自己进行反噬。

    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姐妹会的尊严,姐妹会对于自己的声望和权威十分看重,如果姐妹会的成员都用魅音去控制每个家族的首领,把整个宇宙控制在自己手里,那最终得到的结果,和姐妹会的终极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简单来说就是,姐妹会成员使用魅音,要考虑到组织的面子。

    香料这么重要,为何不人造培植

    不少人会提出质疑,既然沙丘背景的人类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为何香料没法进行人工培植或在其他星球研究量产。

    好问题,在解释之前我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人造石油靠谱吗?

    香料其实影射了我们当今的石油,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石。

    在巴特勒人机战役之后,人类禁止了高运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星际航行不再依靠计算机只能靠人,吸食香料的领航员岗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变相让香料变得不可或缺。

    香料的形成涉及到沙虫,在小说《沙丘3》中有详细讲述沙虫成长过程,沙虫还是幼虫的时候叫沙鲑,沙鲑是一种极为嗜水的生物,它们可以吸干周围的所有水分包括空气中的。

    所以这也造就了沙丘星球全是沙漠的环境,但等到沙鲑长大变成沙虫后,沙虫又是一种极为怕水厌水的物种,特别喜欢沙漠和沙子。

    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就是用了沙鲑的吸水性,和沙鲑融合,之后和成长为体内沙虫融为一体,《沙丘3》之后的剧情,其实还挺...离谱的,大开眼界。

    就在沙鲑变成沙虫的过程中,沙鲑的粑粑和沙丘星球的物质相融合,然后产生化学等各种反应,经过了当地气候和日晒,时间的沉淀和发酵等等,才形成了沙漠中原始的香料。

    说到这大家应该也能知道为何说香料影射石油了,因为连演化过程都有点像,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也是经过古代有机物的压缩和加热等复杂自然反应形成的。

    香料也和石油一样,可以做成多种产品,石油经过不同的提炼和工序,可以是柴油,90,95,98不同纯度的汽油,也可以是航空油机油等等。

    香料经过加工,也可以做成不同产品,其中大卫·林奇版中保罗吃的条状香料就是混合香料。

    而不管是香料或石油,它们的形成特性就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而时间,正好又是人类最难克服的难题,人类精神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其实都是在围绕着探索时间的奥秘去延伸的。比如如何做到时间旅行,比如如何长生不老。

    就如影片中吸食香料最大的能力,就是能预知未来,也和时间有关,《沙丘》从人类对香料的依赖,就讽刺了人类是多么矛盾的物种,人类想要预测未来,但又害怕未来的事实是既定的宿命,然后想要找到一位天选之人,去改变未来。

    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香料其实是代表宇宙和自然法则的产物,是很难按照人类意志下去制作出来的东西。

    当然,在《沙丘前传》中,就有一个特莱拉星球的人,他们是沙丘故事后续的变脸人,他们曾经在皇帝的秘令下,研发可以替代香料的人造香料,过程很曲折,结局就是失败了。

    内因是技术不成熟,外因是拥有香料的人,想要持续垄断香料,而不是想要香料或香料替代品成为便宜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金子正因为稀少,才能是象征财富的硬通货啊。

    之后到了雷托二世,人造香料又开始被研制并复制成功,但原材料依然需要香料,而且垄断香料的人依然去阻止人造香料的普及。

    说到这,大家应该能更清楚,为何香料只产出于沙丘星球,有自然的力量,也有人性的贪婪和欲望在作怪。

    葛尼和邓肯,杜菲之后的命运如何

    哈克南突袭那晚战役后,葛尼在死人堆里幸存下来,之后葛尼和弗雷曼人混在一起,并做起了走私香料的生意,等到保罗成为弗雷曼人领袖后,在一次走私中他们相遇,葛尼还差点杀了杰西卡。

    还记得上一期我有提到,在小说中葛尼在宴会中撒酒疯,说杰西卡是哈克南间谍吗?他认为这次事件是杰西卡造成的,压根没去怀疑岳医生。

    等到保罗成为万众瞩目的神之后,保罗把他的家乡卡拉丹封给了葛尼,并封他为伯爵。

    门泰特军事杜菲·哈瓦特就没有那么好命,他也在突袭那晚活了下来,之后被哈克南男爵俘虏,然后男爵给杜菲喝下一种毒药,必须定时给杜菲解药缓解,不然杜菲就会死掉。

    于是绝望之余杜菲开始为哈克南家族效力,成为了哈克南男爵亲侄菲德·劳萨的军师(维导版《沙丘》中暂时还没这人物)。

    当然杜菲依然是对厄崔迪家族衷心,他在效力哈克南家族期间,多次在男爵和亲侄之间挑拨离间,想引起哈克南家族内讧。

    之后保罗重新获得了地位,在挑战皇帝和哈克南家族的战斗中,杜菲被药物控制被奉命暗杀保罗,但最终杜菲战胜了药物控制,自己自杀,以表明对厄崔迪家族的衷心。

    最后一位是邓肯,他在影片中被萨都卡军队给杀害了,你们以为邓肯的戏份就这么结束了吗?!NONONONO,邓肯才是沙丘故事中的隐藏主角,可谓是流水的主角团,铁打的邓肯。

    具体邓肯的故事就不展开了,总结就是邓肯骁勇善战而且忠诚度很高,后来邓肯的尸体被特莱拉星球的人克隆复制成死灵邓肯,死灵邓肯之后还和保罗的妹妹厄莉娅相爱,而且邓肯不光只克隆复制一次!而是多次反复,在不同时期都进行了克隆,邓肯也一直活到了《沙丘6》!而且邓肯每次克隆,都知道自己被克隆,孤独而凄惨。

    保罗幻象中指引他的声音是谁

    保罗在小说中确实存在幻梦和幻象,但是次数和预见的事件没有那么频繁,也没有那么多细节,所以接下来就是我的个人脑洞解读。

    在保罗和父亲去营救被困香料采矿车人员时,保罗有听到一个类似于女巫的声音指引着他,差点让他丢了性命,这个女声之后也有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声音是谁?!

    小说并没有这个声音,有人觉得是契妮,但契妮只是弗雷曼人,并没有特别的能力。也可能是之后的杰西卡,杰西卡在之后成为弗雷曼人的圣母。

    但我觉得也有可能是保罗的妹妹厄莉娅的声音,她一出生就全知全能,而且到最后权力非常大,在姐妹会中,一出生就全知全能并不是先知或圣母,而是被认为是恶魔,之后的故事中,厄莉娅的人格也被哈克南男爵的人格给操控了,所以我说《沙丘3》后的剧情玩得飞起吧。

    而且这个声音算不算是厄莉娅被哈克南男爵人格操控后的声音呢?!

    如果是厄莉娅,厄莉娅势必要协助保罗成为天选之人,因为唯有这样,之后厄莉娅的势力才能壮大。

    保罗幻象中为何出现詹米

    保罗幻象中不仅一次出现结尾和他决斗的詹米。

    在幻象中詹米也像导师一样指引着保罗,成为保罗内心的知心朋友。

    而现实中则正好相反,包括决斗保罗“预知”到自己被詹米刺死。

    这里很乱我帮大家顺一下,小说中吸食香料后获得的预知能力,并不是确定的未来,而是可以改变的。

    姐妹会成员或保罗,想要看到未来,必须消耗能量,而消耗的能量又会造成他们看到的未来产生影响。

    我这里的理解是保罗幻象中看到自己被詹米刺死的情况,可能会发生,但因为保罗预见了,然后避免了。而避免的方式就是保罗杀掉詹米。

    所以这也解释了保罗预知的幻象为何与现实发生的不同,就是这个原因,保罗改变了未来。

    这一段其实也暗示了保罗虽然在帐篷预见了残酷的圣战征途,但他认为自己可以避免,所以选择成为救世主,但结果事与愿违。

    其实这段詹米作为保罗幻象中的导师,我认为更多是象征主义,象征着保罗第一次杀人,并且杀了他幻象中的导师詹米,保罗一部分的纯真人格也被自己杀掉了,保罗完成了升级和蜕变,进而变得更为残忍和无情。

    保罗为何在幻想中被契妮捅刀

    话说在幻象中保罗怎么老是被捅刀啊!

    契妮捅刀保罗也是在小说中没有的,这里可以参照前面的解释,保罗的预见未来是不稳定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但契妮捅刀保罗这个桥段,让我联想到在小说中保罗喝下生命之水,然后再次升级自己的先知能力的那一段仪式。

    大卫·林奇版本在表现这一段的时候,就拍得很...迷幻。

    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这场仪式,改编成需要契妮捅保罗一刀?!

    在小说中,有提到用晶匕刀可以升华生命之血,从而换取蜕变,所以有可能这是一场仪式,让保罗得以成为最终蓝眼睛的穆阿迪布。

    当然我脑洞从来不止一个,或许这是小说中写到的,保罗之后依然被其他弗雷曼人挑战,但当时保罗在冥想,契妮把关在门口,帮保罗杀了挑战之人。

    2000年《沙丘魔堡》中镜头构图都很像,影片保罗幻象契妮捅了他,其实是契妮帮保罗捅了挑战他的人。

    保罗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此前我提到过《沙丘》中的保罗,对应到《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原著),影片主角劳伦斯在经历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劳伦斯不能选择出生,但能选择自己能成为谁。

    表面保罗和劳伦斯都是殖民者和融入者,是为当地人独立事业而奋斗,还是投机主义既得利益的复仇者,这些都是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

    而保罗和劳伦斯不同的是,保罗比劳伦斯拥有更多无穷的能力和权力,但又无法选择自己能成为谁。

    在当大家甚至连保罗自己都以为是救世主拯救全人类的传奇故事时,然而结果却背道而驰...

    小说中保罗在弗雷曼人的极度崇拜和支持下,给自己取名穆阿迪布。

    保罗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训练弗雷曼人,正当哈克南家族以为重新拿回沙丘掌控权时,却发现沙漠深处有一位叫穆阿迪布的先知,正在领导弗雷曼人崛起!

    这时皇帝也坐不住了,直接亲自派兵过来镇压弗雷曼人,一场保罗对抗皇权的决战打响,其中保罗幻象看到的那场沙漠大对决,就是他领导的厄拉奇恩平原战役。

    最后战役以保罗获得全面胜利,皇帝眼看兵败山倒,让自己长女伊如兰公主嫁给保罗,保罗封王,开启了属于他的帝国统治。

    这就是《沙丘》第一本后半段的大致内容,就在撰稿时,《沙丘》的票房似乎回本了,《沙丘》续集Part two官宣立项,定档在2023年上映,不过在威尼斯电影节维伦纽瓦心心念想达成的沙丘三部曲,因为如果想要看到保罗较为完整的人生故事,还需要延展到小说《沙丘2》,还会涉及到《沙丘3》。

    保罗内心愿景和现实的对撞,也从赢下沙丘圣战开始...

    保罗统领帝国后,他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曾经他觉得是好友的弗雷曼人,都成为他狂热的信徒,并以他作为天选之人的名誉到处征战,摧毁了宇宙间各个星球的文明,消除了不同意见的宗教和反对声,更重要的是掠夺了无数的生命。

    在保罗在位期间,人类的战火延烧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弗雷曼人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欲望和残暴。

    而其实保罗的内心也早已空洞疲惫不堪,常年的征战让他对当初的战争的正当性无比怀疑,但又无法向所有人去说出自己真正的用意,因为那已经毫无意义。

    在书中保罗甚至自嘲到,“我是一个傀儡,当人变成神,他就再也不能控制局势了”。

    在《沙丘3》中,斯第尔格《纪事》中就记载:“穆阿迪布(保罗)看到一株野草想在两块岩石之间生长。他挪开其中一块石头。后来野草旺盛生长时,他用剩下的石头把野草盖住。保罗想,这就是他的宿命。”

    保罗曾经以为自己能避免残酷的圣战,但其实人性欲望进程却一步步推着保罗去完成这惨绝人寰的圣战。

    在《沙丘2》中段,保罗更是向斯第尔格交代他们的圣战成果,以保罗名义发起的圣战,在宇宙间惨死的人数就有610亿人口!比巴特勒圣战人机对战还要多出上百倍的伤亡!直接灭绝的行星就有90颗!消失的宗教有四十种!

    而正当斯第尔格和另一位历史学家柯巴还在为圣战辩护时,保罗发出像《冰与火之歌》疯王般的狂笑(创作时间线其实是反过来的),保罗知道他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光明而是黑暗,这段悠长的人类黑暗,需要上百代的人类才能重新在废墟中站起来。

    保罗厌恶自己,陷入疯狂和无助,保罗被过去和未来的幻象缠绕痛不欲生。

    在一次行动中,保罗被熔岩弹弄瞎了双眼,彻底需要预知幻象来定夺周围发生的事物,在经历种种之后,保罗对克隆的邓肯坦白内心,圣战禁锢住了他,让他固定在时间的滑道上,让未来可怕的引力一劳永逸遏制他。

    双眼失明的保罗还预见了契妮在生产时会死亡,因此他在契妮分娩时选择逃避,契妮之后生下双胞胎一男一女,星战影迷我懂你们的心情。

    契妮的死让保罗更生无可恋悲痛欲绝,而双胞胎的降生,让保罗真正意义上双眼失明,他的能力几乎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保罗为儿子取名为雷托,纪念他的父亲,为女儿取名为甘尼玛(没错我为的就是写出这特别的名字)。

    保罗彻底自由了。

    穆阿迪布,Lisa al-Gaib,魁萨茨·哈德拉克,天选之人,先知,保罗,最后他走入了那片曾经的青春沙漠,他大踏步穿过时间漫长的通道,将愚钝的自我抛在身后。

    这就是我认为保罗一生的故事了,能全部搬上大银幕会更完整。我知道,虽然之后在《沙丘3》保罗还是会有出现,不管是人格还是瞎子之类的,不过星战迷懂的都懂,有点走绝地英灵内味了,不对又说反了,是先有《沙丘》小说的。

    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沙丘2》是保罗最让人回味和完美的结局了。

    保罗的诞生充满着人们对未来最崇尚的幻想集成,当每个人都以为他能带领人类走向光明时,却让人类深陷混沌,而保罗自身以为能担起弗雷曼人自由崛起的重任,但殊不知却打开了一道人性黑暗通道的窄门。

    《沙丘1》中写到:“这世上并没有笔直通向终点的路。攀登一座高山,你需要爬几步来证明这是一座山。站在山顶,你看不到山。”

    神秘的时间依旧埋藏在人们无法认知的沙丘之下静静流淌,当人们想去试着寻找未来的确定性,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确定,这种不确定甚至会缔造出被错认的天选之人保罗,以及保罗名义背负的圣战。

    好!电影《沙丘》深度解析系列终于聊完了,为的就是让大家更通俗了解《沙丘》故事背后有趣的见解。希望前前后后好几期《沙丘》相关视频区区几万字,能对大家了解《沙丘》有所帮助!


    揭秘《沙丘》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YO,我就当大家都看过《沙丘》了!

    那么《沙丘》深度解析系列也是时候端上桌了!本期解析涉及剧透。

    就这几天我收到不少的留言,大致意思就是,大聪啊《沙丘》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呀,剧情沉闷故事松散节奏缓慢,动作戏份更是一言难尽,而且怎么还在用冷兵器,连台电脑手机都没有,你这么吹脸痛不痛呀。

    哎等下,我在《沙丘》无剧透点评后面就有聊过,《沙丘》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审美隔离。

    当然,我尊重每一位观众对一部电影的看法,就像不知道是谁说的,电影制作出来就已经不属于创作者,作品就已经交到每一位观众的眼前了。

    我对电影的看法也从来不是只有一种审视标准,原因很简单,只有一种太难定义众多风格和类型的电影了,雅俗都能赏我觉得这样会更有趣。

    诚然《沙丘》观影门槛并不低,比如前面说的用冷兵器吐槽问题,一定是没看过小说,也没看过我前面的《沙丘》系列。

    这或许也是电影《沙丘》无法完美的地方之一,即使维伦纽瓦已经做到非常精炼的视听语言,但依然在第一本就有60万字的《沙丘》小说体量上,没能做到把整个庞杂的沙丘世界观交代得更清晰完整。

    长久以来《沙丘》就像魔咒一样,在影视圈里沙丘IP谁碰谁倒霉。

    为什么小说《沙丘》如此难做到影视化改编,就连今天维伦纽瓦版本的《沙丘》,个人认为已经做到了艺术和商业结合不错的尝试,但依然有不少书迷,或者没看过小说的普通观众对这部电影有着各种讨论和疑虑。

    接下来我们就从剧作的角度,还有电影和小说之间对比的差异,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沙丘》。

    老规矩为了照顾还没看过电影的大伙伴,让我们一起温故知新大致回顾下电影《沙丘》的剧情。

    在人类遥远的未来,人类殖民众多星系,在一场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巴特勒战役中,人类不再相信人工智能,并以封建帝国制以皇帝和公会为首,统领着有着人类活动的所有星球。

    其中一颗名为厄拉科斯的沙丘星球盛产香料,人类吸食香料就能延年益寿并具备一定超能力,香料就如现在的石油,是人类发展和完成星际快速旅行的基石。

    “谁控制了香料,谁就掌控了宇宙”这句小说的原话,贯穿整个沙丘故事。

    在那个时期,影片主角团的厄崔迪家族势力日渐庞大,引起了皇帝家族的羡慕嫉妒恨。

    于是皇帝用了一出离间计,派指厄崔迪家族去掌管沙丘星球香料的开采,而几百年来,香料开采权一直都由哈克南家族掌管,表面上哈克南家族离开沙丘星球,但却暗中和皇帝勾结集合军队,准备以闪电战灭掉厄崔迪家族。

    厄崔迪家族的雷托公爵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为了家族名誉和无法违抗皇帝命令,只能带着家眷,从富饶的海洋星球卡拉丹,迁移到满是沙漠的厄拉科斯沙丘星球。

    一起展开这次冒险旅程的还有我们的主角保罗,他被有着宗教政治色彩神秘的姐妹会认定为天选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姐妹会教徒母亲杰西卡的训练,保罗开始产生一些奇怪的预知幻象。

    等他们到了沙丘星球后,保罗因为吸食了香料产生了更强烈的幻象,而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哈克南家族的暗算,还有当地原住民弗雷曼人的排斥,还有在沙漠中极具危险的沙虫。

    就在厄崔迪四面楚歌之时,结果还被家族中的岳医生给背叛了,从而造成了哈克南家族夜间闪电战成功的关键。

    而杰西卡和保罗受到姐妹会的庇护,被流亡到沙漠里自生自灭,保罗在沙漠中因为吸食更多香料,产生了未来更多的幻象召唤。

    在沙漠里他们遇到早已是弗雷曼人的凯恩斯博士,凯恩斯博士指引他们去属于弗雷曼人真正的家园。

    在逃过哈克南和皇帝的军队追杀后,凯恩斯博士不幸牺牲,杰西卡和保罗顺着自然的风暴,终于见到了弗雷曼人,保罗也见到了梦中情人契妮。

    但杰西卡和保罗想要加入弗雷曼人的大家庭哪有这么容易,保罗被迫要接受名叫詹米发起的生死挑战,两人在充满弗雷曼人文化传统仪式下,保罗赢下了决斗,第一次杀了人,完成了蜕变。

    保罗父亲的死,也让保罗成为厄崔迪家族新的公爵大人,他作为预言中天选之人的身份,再加上赢下了决斗,也让保罗成功融入了弗雷曼人里,但更艰辛的未来,还在等着保罗...

    电影《沙丘part one》是小说《沙丘》第一本的前半部分,这个相信大家都早有耳闻,这里再具体点,小说《沙丘》第一本分为三卷。

    《沙丘part one》涵盖小说第一卷《沙丘》,以及第二卷《穆阿迪布》的一半多10%的内容。

    而第三卷《先知》和皇帝军队在沙丘星球决战,还有一些圣战的画面,影片也利用保罗幻象,等于算是提前预告了续作的剧情。

    从整体来看,维伦纽瓦的《沙丘》算是依附小说剧情的,没有太偏离小说,注意是剧情而非角色,角色的塑造维伦纽瓦进行了更为贴合现代理念的改编。

    维伦纽瓦一开始创作《沙丘》时,就力求想打造出一部没看过小说的观众也能进入的电影,所以在很多需要大量篇幅解释的细节,维伦纽瓦做了不少减法。

    小说有着大量的内心独白和心理活动,还有之后保罗的妻子伊如兰公主撰写的文献,作为丰富沙丘世界观的辅助。

    这些都很难在改编成影视化中去实现,而且维伦纽瓦并没有像大卫·林奇中的画外音解释沙丘世界观,这样的做减法,虽然得到更为高级的视听感受,但也一定程度牺牲丰富世界观的密度。

    在台词上,大卫·林奇版本比维伦纽瓦版更贴合原著些,维伦纽瓦版本则做了不少改动。

    电影《沙丘》因为需要吸引观众往下看,因此对于角色的家族史,还有厄拉科斯沙丘星球,以及保罗天选之人的预知能力,都是一点点靠着神秘包裹铺陈在剧情中,而非像小说中能事先用陈述性的文字,去让读者比较先入为主。

    聊完总体我们再来看一些具体的段落上电影和小说的区别。

    首先就是开场,小说引用了皇帝长女,保罗之后妻子伊如兰公主撰写的《穆阿迪布手记》,为读者开启关于保罗天选之人的历史舞台。

    和小说一样,大卫·林奇版按照的伊如兰公主的口述,去娓娓道来沙丘故事的世界观。

    可以看得出来,小说想从一个更为客观的上帝视角,去更让读者了解这是关于保罗一生的故事。

    而电影中,则是从保罗的幻梦中,并用契妮的口吻,让观众了解到哈克南家族如何用残暴的方式对沙丘星球进行剥削和杀戮。

    影片用了这样一个情节,就把主角保罗的预知能力,还有弗雷曼人契妮,还有哈克南家族,以及沙丘星球几个关键要素都涵盖到。

    之后保罗和母亲共进早餐,再从中引进魅音训练,以及姐妹会的介绍,短短开场几分钟,就让观众熟悉沙丘故事中的好几个设定,维伦纽瓦这的镜头语言和剧情的结合,算是做到了高度概括。

    接下来是沙丘故事的名场面,保罗的戈姆刺测试,小说中这场测试直接差不多就把厄崔迪家族的命运给剧透完了,而且圣母和保罗的对话其实篇幅很长,聊了很多关于厄拉科斯沙丘星球和姐妹会的背景。

    保罗也是从圣母口中知道他或许是姐妹会口中那位天选之人,也就是魁萨茨·哈德拉克。

    小说中其实不光只有保罗进行戈姆刺测试,在保罗之前还有一些人被认为是天选之人进行测试,但他们都死了,目前只有保罗通过了测试。

    在影片中为了悬念的保留,这场测试只透露了保罗是天选之人的信息点。

    像这样缩减剧情的戏份,还有保罗和杰西卡帐篷那场戏,杰西卡是从保罗的口中才得知雷托公爵深爱着她,并想娶她为妻。

    那场戏和影片一样,是保罗的一次人格较大的转折,不过小说有特别提到,保罗意识到体内有个所谓天选之人“沉睡者”人格在成长,但保罗很排斥这个“沉睡者”人格,不过最终这个人格还是一点点侵蚀着保罗,以至于保罗知道父亲的死,也没有表现得太悲痛。

    而且在当时还爆出了杰西卡的真实身份,她其实是哈克南男爵的私生女,也就是说,小说中哈克南男爵是保罗的外公,这个设定或许在电影中去掉了,毕竟在故事背景没得到一定体量情况下,突然放出这个设定会略狗血。

    其实影片为了把角色重点放在保罗身上,也牺牲了不少角色的戏份。

    一个个说,首先是厄崔迪家族的军事和武器专家葛尼,他在小说里其实并不像影片中笑和愤怒都是同一表情,他其实是诗人葛尼。

    影片中保罗有调侃葛尼,今天不要训练了,我们来唱首歌。

    在小说中,葛尼就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而且经常一言不合就写诗吟唱来为大家助兴,还很爱喝酒。

    还有杜菲·哈瓦特,看过我上几期视频的人都知道他是门泰特,也就是具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人类,一般每个家族的首领都会安排一个门泰特作为自己的军师。

    哈克南家族中的彼得,也是一位门泰特,他们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计算天才型人种,门泰特靠着喝一种萨福的植物汁水来提升能力(并非依赖香料)。

    在影片中根本就没有介绍门泰特这个人种,我们只能看到杜菲和彼得时不时在那翻白眼,其实是他们在运算。

    保罗在获得先知能力之后,也有了一定的门泰特能力,在小说中保罗不光和葛尼进行近身械斗训练,其实也接受了不少门泰特的训练,可谓多才多艺了。

    杜菲在小说中戏份其实也是很吃重的,杜菲已经服务了厄崔迪家族三代,可谓忠心耿耿,他和保罗的关系也很好,在影片中保罗刚到沙丘星球,就像孩子一样冲过去拥抱杜菲就能看出。

    在小说里,杜菲和杰西卡之间的戏份尤为多。

    其中影片里保罗问及为何在沙丘星球浇灌枣椰树的段落,就是杜菲和杰西卡之间的对话。

    在哈克南突袭的那晚,其实还有一场很重要的宴会戏,是雷托公爵宴请沙丘星球的一些官职人员,有凯恩斯博士,也有什么蒸馏服供应商,银行家,水利部分的人等等。

    但这场戏最重要的是邓肯喝了太多的香料啤酒,然后在那发酒疯,杰西卡上前阻止,还扇了邓肯一巴掌让他清醒点,结果邓肯破口大骂杰西卡是哈克南间谍。

    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保罗遭到暗杀险些掉了性命,弄得宫廷内人心惶惶,所以大家都在互相猜测谁是内鬼。

    这时杰西卡就认为是杜菲到处散播谣言,之后两人面对面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对话,杜菲很不爽杰西卡是姐妹会的成员,认为姐妹会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爱,只是一个狂热的宗教组织。

    不过两人在长谈后也终于暂时解开心结,接着他们有一个个排查谁才是内鬼,其中就有分析过岳医生,但岳医生脑门有苏克认证,很快就被忽略掉。

    在小说中,岳医生毕业于苏克学院,该学院的医生都会在脑门上有着一个菱形的刺青,以证明是经过良心改造,对病人和服务的家族不会有任何的背叛。

    这里哈瓦特作为门泰特一次次运算失利,也算是讽刺了运算能力和权威,并不能揣测人心。

    除了门泰特和姐妹会,其实还有岳医生的苏克学院,宇航公会等,都是沙丘世界较为重要的设定。

    其中宇航公会的领航员在影片中没展开也没提就挺遗憾的,宇航公会是沙丘故事中很重要的组织,那时的年份被分为BG和AG,就是用宇航公会成立前后来定义的。

    宇航公会垄断着人类的星际旅行,在沙丘世界里,人类已经拥有了很高科技类似于折叠时空的星际航行方式,这个时候就需要吸收香料的领航员选择最安全的航线。

    一句话解释就是没了领航员,人类就不能在宇宙间穿梭发展了,而领航员没了香料就狗带了,所以香料很重要。

    眼尖的大伙伴可能看到厄崔迪家族在接受皇帝诏曰时,皇帝代表团有几个带着头盔的人,他们可能是影片重新设定的领航员。

    但小说中领航员因为过多吸食香料,已经没了人形,而是只能一直存活在反重力的玻璃容器中,像一条怪异的浮游生物,容器中充满香料。

    在大卫·林奇版本开场,宇航公会的领航员就有登场亮相,领航员在驾驶飞船时也呈现出来,虽然特效很拉就对了。

    当然为了能达到更聚焦角色团砍掉一些角色也是能理解,比如还有哈克南家族的菲德·罗萨也没了,他也是哈克南男爵的亲侄,而且还是哈克南家族的继承人,他比拉班更有头脑一些。

    我比较在意的还有岳医生,他的戏份太少了,因为他是叛徒,是整个哈克南家族突袭战役的关键,在小说中我们一开始就知道岳医生是叛徒,但影片为了制造最强转折,把岳医生隐藏起来。

    在影片中岳医生和保罗有过一段中文对话,这侧面也暗示了保罗和岳医生关系也是不错,在小说中岳医生还送给保罗一本《奥兰治天主圣经》,还和保罗提及他已经死去的妻子,小说中岳医生一直声称自己的妻子早被哈克南家族害死了,不过真相似乎是哈克南男爵把他妻子放在疼痛放大器中半死不活。

    小说中岳医生的背叛,主要是为了进行自己的复仇计划,这次厄崔迪家族被派到沙丘星球,是岳医生最接近哈克南男爵的一次机会,于是就有了影片中岳医生变成反骨仔的举动。

    所以在小说中岳医生并非完全被哈克南家族利用,而是他想要杀掉哈克南男爵,于是决定把雷托公爵牺牲掉,但岳医生的内心也并非坏透,小说和影片一样他安排了保罗和杰西卡逃离的救生包裹。

    影片中保罗在帐篷打开岳医生的信,信中是指引保罗他们如何逃生,但小说中是一封关于岳医生的“悔过书”,充满着复杂的情绪。

    信件大致的原话是:“别试图原谅我,我并不想得到你们的宽恕。我已经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做的事情已经完成,我没有恶意。我把厄崔迪公爵爵位印章交给你,以证明我写下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当你们读到我的留言时,雷托公爵已经去世。你们不用太难过,我向你们保证,他不是孤零零一人死去的,与我们有血海深仇的敌人将给他陪葬。”

    在小说中还有一些文献资料记载了岳医生的语录,还有对岳医生的评价,总的来说岳医生有着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他自从决定要实行自己的作为叛徒的计划时,已经深深活在愧疚和悲痛之中。

    以上说的这些,是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的电影和小说的一些差异,还有很多在这就不一一举例了。

    电影《沙丘part one》只是作为序章开篇,所以后面更多惊心动魄的决战还没到来,个人认为伟伦纽瓦能把小说《沙丘》并不算心血澎湃的前半段,拍得视听上如此美感,也是很不容易了。

    小说众多角色和设定堆在一起,选什么舍什么,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拿捏,如果你喜欢看最原汁原味的完整故事,当然是去看小说最全面了。

    或许《沙丘part one》没有提到的一些角色和没提到的剧情,可能会安排在续作,很多大场面的戏份,其实也是在小说《沙丘1》的后半本内容。

    甚至维伦纽瓦在威尼斯电影节还公开表示过,其实他是想拍成沙丘三部曲,沙丘第三部涵盖小说《沙丘2》的内容,这样就更完整了。

    因为《沙丘2》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完了保罗的一生,更为全面让大家认识到保罗这样的反英雄角色的深度思考。

    下一期《沙丘》深度解析系列,我们将结合小说后续发展的故事,试图探讨和脑洞电影《沙丘》中的一些“疑难杂症”。

    比如香料这么重要干吗不人工培植,葛尼,邓肯和杜菲之后命运如何,保罗幻象的细节解析等等。

    还有保罗之后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其实不少人都认为《沙丘》是一位天神下凡,天选之人拯救世界的宗教宫廷故事,但其实恰恰相反,《沙丘》内里讽刺和对抗的就是这种老套的故事和人物神话。

    那么这些我们都留到下一期的《沙丘》深入吧!

    好!那今天的《沙丘》深度解析电影和小说的区别就先到这!希望这期解析能给看了《沙丘》的大伙伴们对影片更深的理解,欢迎大家留言与我分享更多观感!


    神级科幻大片《沙丘》影评!它值得你所有的期待吗?

    YO,2016年的《降临》,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你一生的故事》,该小说里的外星视听和新语言,被认为极为晦涩难以具象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却被维伦纽瓦转换成水墨意境的诗意境界。

    2017年的《银翼杀手2049》,同样被定性为影史最难支棱起来的续作之一,也被维伦纽瓦在片场直接“请”走话多的老雷,不负众望延续了经典。

    也正因为维伦纽瓦在业界遇强则强的属性,《沙丘》成为了他导演职业生涯的第十部长片作品。

    《沙丘》我终于看了!

    我只能说,维伦纽瓦导演做到了!他又一次突破了自我,去达成了一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影史艰巨任务。

    如果看过我之前围绕《沙丘》做的3期视频,就能知道《沙丘》小说在影视改编之路上历时正好50个年头,有多少导演和电影人在沙坑里栽过跟头,也没能成功把《沙丘》拍好。

    不过这正是电影的魅力和魔力,怀抱着对电影艺术的挑战和抱负,电影人遇难而上,再次共同打造出了充满史诗感的电影《沙丘》。

    虽然耗资1.65亿美元不会成为当今电影投资之最,但《沙丘》毋容置疑是让你回归影院最好的一次选择,这是一部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影片里壮阔和奇观的视觉冲击画面和配乐,靠着带有传奇色彩类似于《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的故事,让观众去体会遥远星际未来,人性中依然不变的文明与野蛮,贪婪与高尚。

    《沙丘》改编自1965年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说,一共出版过6本,最经典也最负盛名的就是第一本,今天聊的电影《沙丘》所呈现的就是第一本的上半部分。

    《沙丘》顾名思义,故事主要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一颗名叫厄拉科斯的沙丘星球,有着除了一望无尽的沙漠和沙子,还盛产一种全宇宙都为之疯狂的香料资源,香料渐渐成为当时人类文明前进的“基石”。

    大家可以大概理解为香料等同于现在人类赖以发展的石油,在那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残酷的巴特勒圣战,科技倒退,文明回到封建帝国制度,人类对香料的依赖达到顶峰,吸食香料可以延年益寿,并能具备一定的“超能力”。

    用小说最著名那句话就是:谁掌控了香料,谁就掌握了宇宙。

    原本沙丘星球是在哈克南家族手里,但皇帝因嫉妒和担忧厄崔迪家族势力的日渐庞大,委派厄崔迪家族掌管沙丘星球香料开采权,直接让原本两大宿敌家族两虎同台对决。

    影片主角保罗,就是厄崔迪家族的公子哥,一场奇幻并带着宿命感的沙丘星球冒险,正向他靠近...

    《沙丘》可以说是维伦纽瓦目前他节奏最快讲述故事的电影了,全片2个半小时,能把《沙丘》小说上半部提炼精华并讲好实属不易。

    影片最能让人记住的当然是细致勾勒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沙丘世界观,电影运用辽阔的远景和细腻的特写,在光影在来回中构建出丰富和立体的沙丘世界。虽然同样是沙漠,这部电影的魔力就在于能让你相信这是沙丘星球,而

     5 ) 帝国与中东

    香港已经上映一个多月了,才找到时间去看。我对这部电影感情复杂,推荐去看,但也有不喜欢的层面。先分析几点推荐的。首先,顾名思义,《沙丘》要看沙丘。宏大的沙丘场景就值回票价了,非常非常养眼。

    其次,在这个漫威时代,导演能拉来这些投资,让电影院从主题公园时代,变回古典大片时代——是特别大的本领,维伦纽瓦好莱坞第一融资大师诚不我欺。能够在电影院里看到任何情感细腻,主题恢弘,美学统一的大制作,都值得我们去贡献票房,因为在互联网与饭圈文化盛行的今天,这种属于电影、尊重电影的大制作电影,越来越难以得见了。(和它形成鲜明对比的电影://movie.douban.com/review/13888189/

    第三,《沙丘》有足够严肃的内核。《沙丘》原著的小说,有很强的二十世纪几次世界大战与冷战背景,其内核是英美法苏帝国对中东地区的虎视眈眈,与当地原住民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丰富的资源,恶劣的环境。

    理解《沙丘》,就要理解《阿拉伯的劳伦斯》。二十世纪初,英国人劳伦斯进入沙漠,以高超的政治眼光和如簧巧舌,团结起了当时一盘散沙的阿拉伯部落,推翻了奥斯曼帝国。他的历程被记者写成传记后,成了传奇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年,大卫·里恩拍摄了四个多小时的史诗巨作《阿拉伯的劳伦斯》,再现了劳伦斯的阿拉伯旅程。《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主体,是英国-奥斯曼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的利益冲突。其中很多对话,是英国人和阿拉伯部落之间发生的。英国人说:“我们大英帝国面积小却强盛,是因为有discipline。”

    但是阿拉伯人说:“不,是因为你们有枪炮和海军。”简单两句对白,充分道明了二者的世界观差异。《阿拉伯的劳伦斯》中蔓延着对阿拉伯部落能否现代化的担忧,与现代中东比对十分唏嘘。

    影片最后,劳伦斯终于抵达了大马士革,但他闷闷不乐;电影上映时,英国终究丢掉了苏伊士运河。再也没有那个大英帝国。

    《阿拉伯的劳伦斯》

    《第一滴血》是后越战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则是后苏伊士运河危机电影。以苏伊士运河危机为转折点,大英帝国落幕,美苏争霸开启。大卫里恩历时五年的打造,贯穿全片的落寞气质,其实是站在那个特殊时刻,在世界大战元气大伤后,对大英帝国怅惘的追忆。劳伦斯在当时已经知道,穆斯林部落是很难现代化的。

    看过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再回看《沙丘》,电影中看似纷乱反复的派别也就十分好理解了;甚至连它的机械设定,都充满苏联式重工的气息。2021年的《沙丘》,似乎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部后阿富汗战争电影或者后伊拉克战争电影

    《沙丘》

    最后,若说电影有什么让我受不了的,就是它作为视觉大制作,卡头怼脸景别、仪式感走位、POV镜头多到有点离奇了。维伦纽瓦通过辽阔的景色与人的大头混合剪辑,在大头和POV之间不断切换,辅以迷离的独白,营造一种内心呓语的感觉。

    但是这么多大头在大银幕上,尤其是讲求视觉效果的大制作大银幕上,看着有点难受。而且《沙丘》的剧情架构是“王子复仇记”,说直白点就是“狮子王”,和维伦纽瓦此前的《银翼杀手2049》还不太一样,主角呓语的目的是劝自己直面恐惧,文学性还是不够深入。

    《沙丘》

    但是,这是一部在电影院变成主题公园的时代,仍然是真正的电影的大制作电影;是一部剧情巨婴化的时代,仍然很有武德的电影。

    那么就值得去电影院贡献票房。

    维伦纽瓦真是令人羡慕,试问口味classical的影迷谁没梦想过拍一部史诗气氛浓郁,背景宏大,每个出场人物都能因耳熟能详的故事等等让人尖叫的作品呢?《银河英雄传说》也是这方面气氛太正了。

    宏大的沙丘,浩瀚的太空,苏联式的重工,配上电影庄严的节奏,仪式感之强,令人叹为观止。我觉得就算啥也不演我也能盯着看好几个小时,imax上动起来的效果绝对是妙不可言——

     6 ) 伟大的预言,恢弘的影像

    《沙丘》是我献给大银幕的情书,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做。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角色慢慢地往内心深处走,越走越深,融入一片风景、一个国家,找寻到关于自己的东西,越走越深。——丹尼斯·维伦纽瓦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孜孜不倦的劳作之人,他们不限于纸上谈兵,而是创造出了“真材实料”的王国——献给那些沙漠地生态学家,不管他们人在何方,劳作于哪个年代。谨此,谦卑且景仰地奉上这本预言之作。——弗兰克·赫伯特《沙丘》

    超现实主义者相信他们追求的影像来自无意识,而作为忠实的弗洛伊德主义者他们假设这些影像的内容是永久和普遍的,这使他们误解了最惊心动魄地动人、非理性、牢不可破、神秘的东西——时间本身。——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文章索引

    1. 改编和其他

    2. 影像的优越性

    3. 导演访谈

    4. 附录

    1. 改编和其他

    《沙丘》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10191年,彼时银河系处于帝国统治之下。许多古老的家族以封地的形式统治着星球,并互相争斗。男主角保罗是厄崔迪家族的继承人,他的父亲雷托公爵在训练他成为一名强大的领袖和军事战略家,而他的母亲——雷托的爱妾杰西卡——是一名贝尼·杰瑟里特[1],私下向他传授“音言”[2]等精神控制的秘技。与此同时,保罗时常梦见一个蓝眼睛的年轻女子,引领他在一个沙漠星球上前行。

    电影的叙事重心非常明确,以皇帝和哈克南人密谋肃清厄崔迪家族一战为关键的转折节点,前半段主要交代人物关系和世界观,后半段是保罗流亡直至被弗雷曼[3]部落接纳的过程。相较赫伯特的原著,电影做了相当多的简化,维伦纽瓦没有试图将原著的庞大信息量压缩到一部电影里(林奇那版就是反例),而是秉持了自己擅长的叙事节奏,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在影片中,贯穿情节始终的角色只有保罗和杰西卡,保罗是叙事的第一视角,其他人物事件仅作为蜻蜓点水般的补充。这完全免除了许多复杂情节的困扰,最明显的就是占据原著大量篇幅的“找叛徒”情节——这需要对岳的身份、杰西卡与雷托的关系有详细交代,同时也涉及之后哈瓦特和哈莱克等人对杰西卡的敌意(也许这会在下一部中有所表现)。

    在抛开原著中各种细枝末节以后,可以说,电影几乎沦为一个简单的少年成长故事。但这不失为聪明之举。小说以圣母到来作为开篇,用戈姆刺[4]测试检验保罗是否可能是魁萨茨·哈德拉克[5],这就给他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原著在叙事手法上不仅多线并进,且在每一章节开头会引用一段类似史书记载的文字,暗示保罗即是那段历史的中心人物,无数不同语言中的“救世主”。而电影也不断强化了这一点(弗雷曼群众高呼“李桑·阿尔-盖布”[6]),同时将他与母亲的关系作为情感核心——原著很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这是一个父亲缺席的故事,布莱恩·赫伯特在后记里说这个故事有“家庭的影子”,他的父亲弗兰克·赫伯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因此将充沛的感情宣泄在他的书页之中。影片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无疑是在流亡第一夜,黑暗中的保罗因感受到自己未来的命运惊恐无比,而杰西卡紧紧地搂住他。

    对人物和人物关系的简化是必要的,但是毋庸置疑折损了原著的许多魅力。正如赫伯特本人将《沙丘》的写作描述为“庞大细节的技术”,越是鸿篇巨著就越体现出细节的重要性。因此,未读过原著的观众可能无法领略到其中诸多的复杂情感:杰西卡处于多重身份的困境中,她对公爵忠贞不渝的爱使她背弃贝尼·杰瑟里特一派的指令诞下儿子,而在出现叛徒时又因其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第一个遭众人怀疑,同时她的实际出身其实是男爵的私生女(这一信息由保罗揭示,杰西卡由此信服他就是魁萨茨·哈德拉克)。而另一边,对哈克南人的刻画更是只有寥寥几笔,男爵的表现十分凶狠,但实在过于单薄,原著里的他城府极深,对待手下心狠手辣、用计收揽哈瓦特、利用拉班扶植自己另外一个侄子菲德-罗萨,这一两面三刀、机关算尽的形象在电影中几乎隐而不见。男爵腾空而起和从浴缸中浮出水面(明显致敬《现代启示录》)的场景的确彰显出强大的权力和威严感,但终究流于表面。总之,毫无疑问的是电影远远无法涵盖小说之深刻与厚重。

    不过,作为一个宏大系列的开篇(或者说“第一部分”),电影总体是令人满意的,且选择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地方作为结尾。(原著在最后的决斗过后还有一段神圣的葬礼描写,死者身上的水会被榨干,连同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将归胜利者也即保罗所有。)在最后的一组镜头里三人视线交错——契尼微笑着回头,保罗充满爱意地迎向她的目光,而杰西卡却在一旁神情严肃。可想而知这将为之后的情节激化埋下伏笔,尽管此前在帐篷中保罗就指责母亲将他培养为一个怪胎,但直到这一刻母子二人之间的鸿沟才真正拉开。杰西卡一直以来为了贝尼·杰瑟里特的使命和公爵的意志悉心栽培保罗,因此担心他被地位低下的弗雷曼女人诱惑。而保罗却逐渐对她产生戒备之心。原著在这一章节的末尾以保罗的一段内心独白作结:“我母亲是我的敌人。她现在还不知道,但她的确是我的敌人。她正在一手促成这场圣战[7]。她生下我,训练我,但她却是我的敌人。”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补充几个原著设定和人物介绍:

    1.杜菲·哈瓦特还有男爵手下的彼得是门泰特[8],保罗也有门泰特的能力。芭特勒圣战[9]后《奥天圣经》规定:“汝等不得造出机器,假冒人的思维。”贝尼·杰瑟里特学校也是从那时起建立的。

    2.厄拉科斯[10]的战略地位仰仗于其蕴藏的重要资源——香料(美琅脂[11]),不但各大家族觊觎这份财富,宇航公会[12]也赖以运转,几乎可以说是“得香料者得天下”。片中保罗凭借它的气息看见未来,男爵用它沐浴抗衰(原著中彼得也香料成瘾)。而大量食用香料则会变成蓝眼睛(伊巴德之眼[13])。

    3.哥尼·哈莱克不仅是战士兼剑客,还是一位吟游诗人,善弹巴厘琴[14]。这里引用一首他的诗歌:

    我记得海滩篝火的咸涩轻烟,
    还有松林的树影——
    密实,整齐……不动不变——
    海鸥栖息于大地之尖,
    绿野上的白点……
    微风拂过松林,
    摇曳着树阴;
    海鸥展开双翅,
    起飞翱翔,
    满天尖叫。
    听啊,
    风吹向海岸,
    惊涛拍岸,
    看啊,
    我们的篝火。
    烤焦了海藻。

    “这是关于一个人深深爱上另一种文化并在异国找到归宿的故事,而试图帮助一种文化的实际结果却是背叛了它。这就是T·E·劳伦斯和保罗·厄崔迪的悲剧,他们都是被殖民主义利用的无知工具。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小说在今天仍不过时。”——丹尼斯·维伦纽瓦

    著名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曾说:“除了《魔戒》,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与《沙丘》比肩。”一方面,这肯定了《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它们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都带有神话色彩:前者从希腊神话中获取灵感,而后者从北欧神话中汲取营养。如同波澜壮阔的中土大陆那样,沙丘星球也是一个游离于现实以外的完整世界,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而最为重要的是,《沙丘》是人类的故事。没有外星人,没有人工智能,更没有超级英雄。小说中即便最古怪的生物——变异的公会领航员——也是人类,邪恶的基因巫师——特莱拉人,以及在特莱拉人的培养桶中培养出来的古拉人——也是人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关于我们自身文明及其如何延续的预言故事。

    2. 影像的优越性

    从《降临》开始,维伦纽瓦便着力于对视觉奇观的构建,并毫不掩饰他的巨物情结。他的野心在《沙丘》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纪念碑状的黑色飞船飘浮在不同星球的辽阔背景之上,令人联想到约翰·约翰逊《最后与最初的人类》同样对巨大建筑的痴迷。“人类试图在严峻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条件下生存,”维伦纽瓦说,“为了在太空和沙漠中生存,他们需要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创造巨大的交通工具和建筑。那是一种孤立和脆弱的感觉。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建造能够承受自然冲击的建筑。”

    然而影片更加超现实主义的无疑是保罗的梦境和预言,在不断的虚焦和闪前中我们看到契尼的形象、弗雷曼人部落、杀戮和战争。预见的未来不总是正确的,但会逐渐接近。这一能力增强了叙事的自由,另外可惜的是影片还尚未来得及展示贝尼·杰瑟里特的“共同记忆”,一个基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设定。维伦纽瓦在处理这些超现实段落时张弛有度,很好地发挥了他自身的风格(类似《降临》)。影片在严重依赖剪辑的情况下仍然有极为真实的段落,或者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的“时间本身”:营救香料工人的几分钟可能是全片最“慢”的几分钟,甚至在最危急时刻的保罗的幻觉也如同现实一般明晰。

    说起维伦纽瓦的前几部作品,《边境杀手》《降临》《银翼杀手2049》都是一年一部,而如今时隔四年才放出的《沙丘》无疑是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尽管有新冠的影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维伦纽瓦在少年时代便阅读了赫伯特的《沙丘》,并从那时起就幻想将它改编成电影。“我想确保十三四岁的观众在看这部电影时会很开心,”他说,“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些画面,我想要取悦自己内心那个少年。从一开始,我就同意拍一部PG-13级的电影,包括故事的讲述方式和节奏。我想让这部电影成为我最好的流行电影。我很高兴这么说。对我来说,这没有任何妥协。制作一个只能取悦硬核粉丝的晦涩版本会更容易。而让这部电影深深扎根于小说中的同时又更贴近观众则是一大挑战。”

    维伦纽瓦对生物学的兴趣也在影片制作中发挥了作用,譬如扑翼飞机[15]和猎杀镖[16]的设计均模拟昆虫的形态。这与作品的部分主题不谋而合。《沙丘》本就是一个生态寓言,香料就是西方人争夺的原油。赫伯特还让西方文明与原始文化进行碰撞,并肯定后者:“优雅来自城市,智慧来自沙漠。”电影中特地安插了一个给棕榈树浇水的情节;而为了表现对自然的敬畏,沙虫(夏胡鲁[17])则理所应当地成为了自然的化身或代言人。影片中的三次沙虫遭遇层层递进,突出了作品的这一主题。第一次,巨大的香料机车瞬间陷入流沙,是人造物在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第二次,凯恩斯召来沙虫与敌人同归于尽,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第三次,沙虫与保罗的“对视”,则再度强化了前一点并映照一种自然与人类的联结,充满了反思意味。此外,电影不仅令我们在沙虫面前感到震颤,还让我们凝视沙漠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一只老鼠,充分体现了自然万物各行其道的原理。

    在沙丘绵延、黄沙满天和天地玄黄的壮丽景象之中,我们感受到维伦纽瓦对《阿拉伯的劳伦斯》最热忱的爱,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影像的优越性——在最不现实的现实场景里,我们仿佛也呼吸着干燥的风,同满目的金黄色融为一体。

    3. 导演访谈

    W:WIRED,D:Denis Villeneuve

    W:让我们从头说起。看起来《沙丘》是你长期以来的心血之作。这个项目是如何启动的?

    D:是的,我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读过原著。《沙丘》第一部是一个宏大且充满力量的冒险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发现一个新世界的故事。与此同时,它的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环境和宗教的角度来看,它与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这些年来,它一直陪伴着我,萦绕着我。所以,当人们问:“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会说:“《沙丘》。”事情发生在传奇影业获得版权的时候。我们见了面,45秒内就达成了协议。我想这么做。他们想和我一起做。我们对这部电影有着同样的激情和愿景。实现这一点需要很长时间,但一旦我准备好了,项目的进展就非常快。一切都有条不紊。

    W:《银翼杀手2049》和《沙丘》都是雄心勃勃的作品。尤其是《沙丘》,它的体量一度让人觉得无法拍摄。你做这件事有受到过反对吗?

    D:人生短暂!我们一定要去做不可能的事。这就是艺术的美。我试着把自己推向极限。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没错,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你知道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吗?就是能够达到我十几岁时的激情和想象力。取悦那个少年是非常困难的(笑)。我周围的人从一开始就非常热情,但我记得当我和汉斯·季默谈道:“《沙丘》是我最大的梦想之一。这是我很久以来一直想拍的电影。”汉斯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说,离太阳这么近是很危险的。

    W:这本书是宗教主题和政治主题的寓言。你在改编的时候是否尝试更新它,以便它能像对赫伯特的世界一样适用于我们的世界?

    D:好问题。所有的东西——政治主题、宗教主题和环境主题——都必须存在。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冒险的感觉和史诗般的感觉。我不想让故事的复杂性影响到电影的娱乐价值,电影的力量,电影的情感价值。我想让这部电影很精彩。

    W:能否举一个平衡故事主题和讲述方式的例子?

    D:我刚开始和埃里克·罗斯合作时,他说:“在改编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前准备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说:“女人。”在书中,杰西卡夫人,保罗的母亲,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触发故事的角色。保罗·厄崔迪是主角,而与之非常接近的便是杰西卡。引导他,帮助他。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是在这两个主要角色的基础上设计的。这将是我把《沙丘》带入21世纪的最佳视角。你需要确保性别之间的声音是平等的。

    W:此外,书中的男性行星学家列特·凯恩斯现在由黑人女演员莎伦·邓肯-布鲁斯特饰演。

    D:我已经有了三个强大的女性角色:杰西卡夫人、圣母(夏洛特·兰普林)和契尼(赞达亚)。但我觉得我需要更多。所以和乔·斯派茨一起,我们决定对某个角色做些改变。而这成功了。我的意思是,我认为如果这本书是在今天写的,弗兰克·赫伯特自己也会想到这一点。这非常接近这本书的精神。当然,当你要改编成电影时,你需要做决定,但这些决定必须扎根于原著。把凯恩斯塑造成女人的想法非常合理而且并没有改变这本书的本质。

    W:那对于哈克南男爵的描述呢?我觉得那个角色有点像漫画中的恶棍。他其实没有胡子,但在书中他被描绘成一个甩胡子的刻板形象。

    D:是这样。这本书可能是杰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笑)。它有一些弱点,这是我可以探索的空间。巴伦就是其中之一。我想确保它不是像你说的,一个漫画形象或一个愚蠢的坏家伙。我希望男爵以他自己的方式具有威胁性,聪明,老练。他对世界的看法很激进,但我们对他印象越深刻、越着迷,他就会越强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小心地保留了男爵的本质,但把他带到了21世纪。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了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是一个杰出的人。他眼睛里有智慧,有深度。关于这个角色我们谈了很多。和他一起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W:你对保罗·厄崔迪的形象有什么改变吗?在书中,他几乎太完美了。

    D:保罗·厄崔迪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中长大。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但重要的是,人们认同他,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我不想让保罗·厄崔迪被人看成王子,小屁孩。我想让他感觉真实。在电影中,摄像机就在保罗的肩膀上方。我们跟在他后面,跟他在一起;我们跟随他踏上这段旅程。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关于一个男孩失去了对世界的幻想。一开始,他只是一个受创伤的男孩,被送到一个残酷的新星球,他试图理解发生在他家人身上的事,发生在他人民身上的事,发生在世界上的事,并发现政治是如何腐败的。重要的是要确保我们讲述的是人类的旅程,而不是超级英雄的旅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W:你喜欢保罗的哪一点?

    D:我喜欢保罗·厄崔迪的一点,我深深喜爱他的一点是,他是一个对其他文化有好奇心的人,他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并且想要了解别人是如何生活的。这些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帮助他以后适应新的现实。保罗·厄崔迪身上有一种美好的人性,我试图在电影里展现这一点,我认为这是未来的关键。

    W:对这本书的批评之一是,他有点像是一个救世主,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里,像说“我现在来拯救你们了!”

    D:他并不愿意这样。他不想,他是被迫的。他陷入了自己无法选择的命运,这引发了某种身份认同危机。他没有选择成为他将要成为的样子。他必须抗争,他必须帮助。这非常具有人性。

    W:《沙丘》里有太多标志性的设定——蒸馏服,沙虫。谈谈你对这方面的看法。

    D:首先,我需要时间。我和自己一开始就选定的合作伙伴一起去想象和设计这部电影的每一个元素。我建立了一个非常小的团队,我非常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其中一位是我的老朋友帕特里斯·维梅特,我多年的艺术指导。在某些方面,我希望电影的设计尽可能接近现实。我们在遥远的未来,但我想要一些非常真实的东西,一些感觉真实的东西,一些人们会从潜意识的角度联系起来的东西,一些感觉熟悉的东西。

    W:而且你在真正的沙漠里拍摄。

    D:有一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那就是直接拍摄地球上的环境。这颗(现实中的)行星是一颗行星,而那颗(故事里的)行星是一个角色。星球和沙漠是电影的主角。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真正去那里,去拥抱自然,拥抱自然的力量。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难忘的事,同时也充满力量。我想用摄像机现场拍摄。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工作室也同意——我们要进入真实的环境。你在电影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因为这是我想要感受到的,这个星球不是地球,而是厄拉科斯。观众会感受到光、风和声音。

    W:你花了多长时间拍摄?

    D:这是我迄今为止拍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忘记时间了,大概是五到六个月吧。一次长途旅行。大部分内景和外景都是在约旦拍摄的。约旦是我一生中去过好几次的国家,那里有我的朋友。我曾在那里拍摄了《焦土之城》。我四处游览,欣赏到许多对我当时的电影并没有帮助的风景,但我记得我曾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要拍《沙丘》,我一定会回到这里,因为那些地方非常棒。”

    W:你决定把《沙丘》分成两部电影。你有没有想过同时拍摄它们?

    D:我一开始做的决定是正确的,每个人都同意。这本书有很多东西要讲,而这对一部电影来说太多了。或者你可以拍一部五小时的电影,但大家都会讨厌你,因为太长了。所以我们决定把它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故事能够自圆其说,我觉得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为了完成这个故事,还需要拍第二部电影。

    W:你写第二部分的剧本了吗?

    D:我们是这样做的,我们写了第一个剧本,同时写了第二个剧本的计划。我专注于第一部电影,因为这些电影,当然,是昂贵的。我们觉得最好是先集中精力做好一部电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它,把全部的激情投入进去,然后看看人们的反应。如果成功了,当然还会有第二部。但愿如此。这就是这些大制作的逻辑。

    W:让我们回到你十三四岁的时候。当你第一次读《沙丘》的时候,是什么东西触动了你的心呢?

    D:当时真正吸引我的是人类与沙漠和环境的关系。弗雷曼人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能够在沙漠条件下生存的技术。弗兰克·赫伯特对大自然和植物非常着迷。当时我正在学习科学,对我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意味着一切。他对生态系统及其逻辑,以及它的复杂性和美感的描述,都有其精确性和诗意。对我来说,《沙丘》是一种对生态系统和生命的致敬,是献给生态学的书。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形式的优美的诗,而在当时,它深深地打动了我。

    4. 附录

    [1] 贝尼·杰瑟里特:芭特勒圣战摧毁所谓的“思考机器”和机器人之后创建的一所古老学府,主要对女性学生进行心智和身体的训练。

    [2] 音言:贝尼·杰瑟里特的组合训练手法,可以通过语气语调给对手施加压力,达到完全控制对方的目的。

    [3] 弗雷曼人:厄拉科斯当地的自由民族,生活在沙漠中,是禅逊尼流浪者的幸存者。(帝国大词典中称呼他们为“沙漠海盗”。)

    [4] 戈姆刺:最霸道的武器,是一根蘸有高浓缩氰化物的毒针。贝尼·杰瑟里特学监用其作为代替死亡的测试,考验人类的意识。

    [5] 魁萨茨·哈德拉克:“捷径之法”。贝尼·杰瑟里特在寻求一个基因解决方案:一个男性贝尼·杰瑟里特,他的精神和肉体之能可以穿越时空。对于这个未知的人物,她们称其为“魁萨茨·哈德拉克”。

    [6] 李桑·阿尔-盖布:“天外之音”。在弗雷曼人的救世主传说中,这是一个来自外世界的先知。有时候被称为“给水者”。

    [7] 圣战:宗教圣战;狂热宗教徒发起的圣战。

    [8] 门泰特:帝国等级制度的一个等级。他们受到专门的训练,在逻辑推理运算上拥有极高的能力。也被称为“人机”。

    [9] 芭特勒圣战:人类向计算机、思维机器、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发起的圣战,战争爆发于公会前纪元201年,结束于公会纪元108年。圣战的一条主要戒律如今仍记载于《奥天圣经》中:“汝等不得创造像人一样思维的机器。”

    [10] 厄拉科斯:沙丘星。老人星系的第三行星。

    [11] 美琅脂:“香料精华”,是厄拉科斯独有的作物。香料主要以其抗衰作用闻名于世。当小量食用时,会轻度成瘾,如果一个标准体重七十公斤的人每天摄入两克以上,就会重度成瘾。穆阿迪布称香料是自己预见能力的关键所在。公会宇航员也有类似的陈述。香料在帝国市场的价格非常昂贵,10克能卖到62万宇宙索。

    [12] 宇航公会:大联合协定这个政治三足鼎的一足。在芭特勒圣战后,公会创建了第二所身体-意志训练学校(贝尼·杰瑟里特)。宇航公会垄断了太空旅行、货运交通,以及星际银行业务,所以帝国公历又被称为宇航公历。

    [13] 伊巴德之眼:因大量食用美琅脂而产生的特征效应,人的眼白和眼球都会变成深蓝色(表示对香料高度成瘾)。

    [14] 巴厘琴:一种九弦乐器,由奇特拉琴演变而来。以秋夕星的音阶调制,通过拨动琴弦弹奏。是宫廷乐手最喜欢的乐器。

    [15] 扑翼飞机:也作“扑翼机”,一种模仿鸟类飞行,靠拍击双翼控制飞行的飞行器。

    [16] 猎杀镖:一种浮空金属制飞镖武器,由人近程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暗杀工具。

    [17] 夏胡鲁:厄拉科斯的沙虫。又称“沙漠老人”“永恒老父”“沙漠老爷爷”。如果用特别的语调读出“夏胡鲁”这个词,或用黑体字书写时,它指的是弗雷曼人信奉的土地神。沙虫可以长到非常大(有人在沙漠深处见过长达四百多米的沙虫),而且寿命极长,除非被同类吞噬,或被水淹死(对沙虫来说,水是剧毒之物)。厄拉科斯的香料多数是沙虫活动的产物。

    沙丘地图

     7 ) 十刷《沙丘》后,我看到了这些

    作者: 老KK影

    这不快双11了吗,本来是计划11刷《沙丘》赶个时令,谁料想——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万恶的疫情阻挡了我最后一刷,也好,十全十美。

    十刷《沙丘》

    刚过去的十月,我跨省看了十遍《沙丘》,包含激光 IMAX GT、杜比影院、Onyx、LUXE等不同的影厅,2D和3D均有体验。

    十刷《沙丘》的旅程以及对各个影厅的评价如下图所示:

    在北京影博GT是8刷,淘票票纪念语打错了:

    跨省10刷沙丘戴过的3D眼镜:

    本来是要在哈尔滨的IMAX GT银幕前11刷的,没想到这一计划在我踏上哈尔滨之旅9小时前被叫停。

    IMAX在全国4城举办了IMAX 2D 1.43:1全画幅观影马拉松,其他三城(东莞、昆明、北京)如期举行。因为疫情,我与1.43马拉松金牌擦肩而过,也与《沙丘》11刷惜别……

    在IMAX观影马拉松连刷《沙丘》和《007:无暇赴死》后,会拿到这样一个奖牌

    十刷过后,我确定了三件事:

    ·沙丘值得多刷;

    ·牛蛙很牛;

    ·沙丘最佳观影选择是IMAX GT和杜比影院,最亮的银幕则是14米的LED。

    角色

    《沙丘》有很多优点,演员、场景、配乐、器具、细节等等,这些精彩的合力效果就是使得影片的角色立体且深刻。

    ·保罗·厄崔迪

    男一号甜茶的外形、年龄、扮相、表演都很符合这个角色的设定,没有用力过猛,也没有欠火,很理想。

    「全都是设计好的!」少主的这一句哽咽愤怒似乎已经提前勾勒了这个主要人物未来走向的一种可能,同时也是他与母亲杰西卡裂痕的开始。等到之后在沙漠的蒸馏帐篷里对母亲怒吼,这对母子间的隔阂更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会有保罗和杰西卡沙漠换衣服时的些许窘迫,那种感觉不应该是亲母子之间应该有的,正是因为有了间隙变得陌生而本能产生的一种「尬」。

    至于有的观众猜测母子关系要向不伦方向发展了,有这联想能力的看《沙丘》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了。

    ·公爵雷托

    这个角色很悲情没错,但雷托可不是老国王哈姆雷特。保罗虽是王子,但也不是哈姆雷特,《沙丘》的人物设定既不貌似、也不神似《王子复仇记》,莎士比亚是传统的,而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是一部反传统的太空歌剧,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雷托死时垂下一只手,颇有名画《马拉之死》之神韵。

    ·杰西卡

    瑞典演员丽贝卡·弗格森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在迎接御使团时与姐妹会长老对视的这个眼神与表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而且印了十次!

    许多观众说影片对许多人物的背景交代欠缺,导演维伦纽瓦素材安排不周祥,实际上影片对主要人物的介绍和暗示已经很多了,只是在次序安排上有颠倒而已。比如公爵和杰西卡的关系,任谁看前面都会以为是板上钉钉的夫妻关系,可随着剧情的展开却有反转:

    影片是逐渐披露杰西卡是妾的,但中国内地的中文字幕把concubine翻译成了含混的「女人」。妾和妻都是女人没错,但这里必须明确是妾,不然上面公爵的那些话就莫名其妙了。

    影片中类似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手法还有弗雷曼人的沙虫钩出现了3次,在影片结尾几乎最后一个镜头才明确那钩子是干啥的,这个我认为是艺术处理的一种,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格尼

    格尼除了是厄崔迪家族里极具棱角的武教头之外,还是一位吟游诗人,所以他才可以在踏上厄拉科斯沙漠之际潇洒地吟上一吟。

    另外,作为家族总教头和王子殿下私人教练的格尼,平时却和普通士兵住在一起,这样的高层手下岂有弱兵?厄崔迪家族的日益强盛不无道理。

    ·邓肯

    邓肯在片中简直就是常山赵子龙般的存在——与幼主相处甚笃,对家族极其忠诚,可以孤身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单兵作战能力爆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力!沙丘武将排行榜首名非他莫属。

    《三国》讲究一吕二赵三典韦,那沙丘就是一邓二格,三拉班?

    ·哈克南男爵

    瑞典演员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演过很多电影,他的角色我几乎都喜欢,当然也包括这部《沙丘》,夸张的外形设计也遮挡不住他精湛的演技。

    此前我一度认为男爵就是沙虫本虫,其实不是,男爵能高高升起靠的是悬浮装置,不是沙虫的400米身体。

    ·其他

    《沙丘》中其他角色也是各有各的精彩。

    本片的选角导演可以说是功力深厚,从表演效果上看,几乎每一个角色的人选都是恰如其分的。当然,这个功劳也可以算在牛蛙身上,哈哈。

    单独说一下张震扮演的岳医生,目前坚定地说这个角色「乳滑」的和坚定地说这个角色精彩的人,都很少,更多的是含混地说这个角色让人感觉不舒服,翻译一下,就是不喜欢。

    其实这个角色设计得很精彩,首先岳医生是一个技能高超的专业人士,其次他很聪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决绝。在最关键的时刻,在绝无第二替补的情况下,岳医生抛开一切直奔主题:杀仇人、救幼主,如果他的决定稍有迟疑,或是执行上略有差池,那《沙丘》宇宙的走向就将完全不同。在这样的大义之下,叛徒的骂名已经无足轻重,岳医生的伟大必将永垂沙史!

    最后提一下沙鼠。

    片中出现过两次的沙鼠是影片灵动一刻的担当,是沙漠希望的象征,是厄拉科斯复兴的预兆,是保罗和弗雷曼人胜利的号角!

    场景

    在我看来,维伦纽瓦呈现的《沙丘》场景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史诗级杰作。据说导演牛蛙有「BDO」膜拜情节,即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其实我第8次刷《沙丘》的电影博物馆建筑设计也有「BDO」倾向,哈哈。

    影片精彩场景中,我尤其喜欢皇家萨卡多军团从天而降的场景,冷漠、诡秘、残忍,静静的暴力!

    牛蛙似乎对橘色情有独钟,在《沙丘》和《银翼杀手2049》中都可以看到满眼的橘红色:

    但在保罗母子逃生场景中的橘黄应该不是情结所致,而是因为扑翼机的舱门颜色:

    此外还有两处有意思的场景:

    保罗在时速800公里的飓沙暴(Coriolis storm,即科里奥利斯风暴)中毅然松开了扑翼机的操纵杆,这个动作《与狼共舞》中凯文·科斯特纳的邓巴中尉在两军对峙的前沿空地中间松开了坐骑的缰绳一样,都是听从了心灵的召唤,放大招般的、勇敢拥抱了眼前艰险的现实!

    尽管知道那种情况下顺其自然更符合科学道理,但抉择时需要的胆识与智慧却是最难的,果然保罗和邓巴中尉都是「天选之子」。

    保罗驾驶着扑翼机冲出飓沙暴的瞬间,又如《黑客帝国3》中尼奥的飞船冲破云层,让翠妮缇死前终于看到了太阳一样畅快。

    维伦纽瓦在《沙丘》中的减法做得不错,沙虫的正面整体面貌并没有像这张海报一样尽收眼底,即使是在最大最全的1.43:1画幅之下也都一直有个边在画面之外。

    十刷之后我确定观看沙丘的最佳影厅是IMAX GT,激光双机放映、12声道音响加持,1.43:1的画幅呈现,当下面这个画面在电影博物馆IMAX GT厅20米高、27米宽的巨大银幕上出现时,感觉就俩字:窒息!

    十刷之中我现场掐表,《沙丘》特殊画幅累计超过了70分钟,最长的一段特殊画幅出现在影片最后的30分钟。

    配乐

    除了喜欢电影之外,即使只是为了听汉斯·季默的配乐也值回票价了!恢弘的旋律、精彩的配器、绝妙的人声、适时的出现,让本片配乐的整体效果达到了汉斯·季默个人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个人认为本片配乐在世界电影配乐的王冠上也该有一席之地!

    我尤其喜欢片中伴随格尼的两次激昂的苏格兰风笛协奏曲,第一次是厄崔迪家族走下飞船踏上厄拉科斯那一刻,第二次是厄崔迪家族夜里被偷袭,风笛伴随着格尼的挥刀大喊:跟我来!

    器具

    我对片中的扑翼机(thopter)最为着迷。

    它让我想到《黑客帝国3》中的飞船:

    还有巨大的宇航工会运输船和小如蚊蝇的猎杀镖,设计都颇具美感。

    其他器具也很有意思:

    其中沙虫钩出现了3次,前2次分别由凯恩斯博士和詹米手持。

    最后放一张哈克南人的集束炸弹,这个也是后面小问题的一个答案。

    细节

    电影《沙丘》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其恢弘之下仍有精致的细节。

    博士凯恩斯被萨卡多刺杀之际,尖刀后背刺入前胸刺出,最先随刀而出的不是红的血而是蒸馏服里的水,身后萨卡多面具上是拔刀带出的血,这个细节足见创作人员的用心。

    还有一处,厄崔迪家族第一次驾驶扑翼机进入厄拉科斯宫殿时,飞机略过宫殿广场上的枣椰树(date palm),飞机的风力将树冠吹得大幅摆动,这个细节在画面上即远又渺小又快速消逝,但却依然做得微雕一般精细到位,让格外注意细节的我叹为观止。

    3D

    我是比较坚定的劣质3D抵制者,但好的3D还是要支持的,比如李安的4K+120帧+3D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的3D,再比如这部《沙丘》的3D效果。

    本片有比较多的正对阳光的镜头,用3D来表现这些场景很恰当也很漂亮。萨卡多监狱星球是一个阴雨天,也设计了一个雨中太阳的逆光镜头,独辟蹊径地刻画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用3D表现空中飞舞的沙粒和香料颗粒时空间感十足,仿佛伸手就能真实地摸到那些颗粒。

    本片的3D效果在下面这个镜头中尤其精彩——凯恩斯博士蓝色的眼睛依次透过污浊的玻璃、沙尘、逆射的阳光,3D之下画面层次丰富,视觉效果很奇妙。

    关于维伦纽瓦是否想让《沙丘》以3D形式呈现在银幕上一事,或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又或许是断章取义、语言隔阂,牛蛙自己也在不同场合言语矛盾。

    当然,3D的缺点也是不能忽略,片中有远景悬浮灯的场景,杜比影院、LED之外的3D,悬浮灯都是有双影的(双影程度不同),沙丘GT 3D还没看,无法确定GT 3D的具体效果。

    下面这个打开的、发亮的飞船舱门口的远景,在杜比影院和LED之外也出现了双影。

    周边

    能十刷《沙丘》,足见我有多喜欢这部电影。爱屋及乌,本片的周边我也很喜欢。

    比如这个金属镂空质感的书签——

    就算没有实物周边,用绝美物料做手机壁纸也是好的。

    BUG

    影片中有一处镜头安排上的bug。

    哈克南攻入厄崔迪住处之后,男爵带着军队进入宫殿,第一个镜头是高高的男爵居队伍后排中间,队伍中除了男爵并没有身高突出的其他人。

    紧接着的下一个镜头中,在队伍的第二排最左面,变魔术般的出现了另一个身高突出的哈克南,看外形很像男爵侄子野兽拉班。因为这是一个只更换了角度的同时间、同空间的镜头,应该是剪辑上的一个bug。

    Q&A

    -未来就是更加文明和发达的吗?

    -不一定啊

    -厄拉科斯宫殿广场有几棵椰枣树?

    -20

    -萨卡多军团首领额头纹了几颗星?

    -6

    -姐妹会拜访杰西卡,走下飞船时是几个人?

    -7

    -《沙丘》和《007:无暇赴死》的共同点?

    1.作曲都是汉斯·季默;

    2.都有集束炸弹;

    3.电影院都有发行1.43版本;

    4.档期重叠;

    5.时长都超过了150分钟。

    -扑翼机有几个机翼?

    4翼-保罗母子从生态实验室逃生驾驶的那辆。

    6翼-邓肯黑夜逃生驾驶的那辆。

    8翼-雷托驾驶去香料开采车的那辆。

    最后,来张轻松愉快一点儿的网友制图,祝大家,观影愉快。

     8 ) 《沙丘》:我的名字叫电影

    文 / Evarnold

    首先声明,我没有在这之前接触过任何跟《沙丘》有关的东西,原著没有,林奇版电影也没有。《沙丘》于我也就是一个顶着如雷贯耳之名的烫手山芋而已。这有可能不利于我更好地享受这部《沙丘》,但毫无疑问,我从中获取的快乐已经足够多,多到作为卡神的忠粉,我不断回忆对比11年前第一次看《阿凡达》时的感受,然后不得不承认,维伦纽瓦也做到了神做到的事情。

    《沙丘》已经开启了一个时代,告诉世人好莱坞终究还是好莱坞、电影终究还是电影。

    在《沙丘》之前的十年里,好莱坞的商业巨制几乎堪称“惨不忍睹”,鲜有真正令世人肃然起敬的大商业作品,大部分作品甚至给人一种进一步退两步的感觉,干扰电影的外在力量太多。

    这十年发生了些什么事?迪士尼的独大,漫威的破局,各种“身份”的喧宾夺主,无数翻拍即惨败的IP,科幻和奇幻作为曾经的霸主双双式微。

    尝试回忆一下,比如说在科幻领域,这十年有真正能代表这个时代水准的、能永垂影史的碾压型作品出现吗?有人可能会提《星际穿越》,恐怕也只剩《星际穿越》了,但这不够能打。一个个往前推王者,哪里能和《阿凡达》《黑客帝国》《终结者2》《银翼杀手》《异形》《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这些片抗衡?

    别不服,不服是因为你年轻。《星际穿越》破圈了吗?你见过有人cos过库珀和黑洞吗?

    这个十年,是好莱坞震荡调整、迷失自我的十年。有山丘,但没有高原,也没有王。

    而终于,《沙丘》出现了,响应了这个时代,也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终于有一部电影,把符合这个新的时代的好莱坞技术、艺术高线给重新校准一遍了,值得脱帽敬礼。

    如果说《阿凡达》的王者之气的核心是3D,那《沙丘》的王者之气来自于“通感”。

    就如同电影把沙漠拍成了海洋,维伦纽瓦把视觉和听觉重新整合成了我们的五官。这本是有声电影出生以来就擅长做的事情,但很长时间里的好莱坞超A级忘记了自己的优势,把伪3D、炒CP、编宇宙、卖情怀、买IP、PPT式特效变成了赚快钱的法宝。而愿意与之抗争的有志导演,却也多多少少有心无力。

    但《沙丘》告诉你,电影真正能撼人心魄的东西,与这些都无关。

    从《降临》开始,维伦纽瓦开始小试牛刀玩起了预言式幻觉。这是在剪辑台就能完成的淳朴工作,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非零和博弈”一词出现的瞬间,成为全片逻辑的漩涡中心。在《沙丘》里,保罗一开始就出现的幻觉只是维伦纽瓦随心炒炒的冷饭,真正牛的是四次展现姐妹会的“音言”能力,一次递水,一次跪下,一次解围,一次抱怨,震慑力无比之强,而这一切同样就是剪辑台上胜任的——抽帧、跳切、多音轨。干净利落,在电影院里恐怕没有人不被吓到。

    视觉上,哪怕特效镜头很多,但《沙丘》几乎没有“棚拍”的感觉。什么叫“棚拍”的感觉?这是超高清时代的病症,就是当特效镜头的复杂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时,运用传统拍摄手法拍摄的画面出现的违和感。可以回忆一下《哥斯拉大战金刚》最后战斗中,小女孩与金刚的手语对话。

    金刚的镜头是特效,小女孩的中景是实拍+抠像,两者接在一起,感觉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镜头。这就是“棚拍”的感觉——两套视觉系统违和地组接在一起。当然,“棚拍”问题在实拍主义者诺兰身上也不存在,但这位老兄现在有些走火入魔了,实拍的缺点他也统统吞下、照单全收、缺乏灵性。而维伦纽瓦的现实题材《焦土之城》《囚徒》和《边境杀手》,就被几位大神级摄影调教得很好,又经过《银翼杀手2049》的大制作洗礼,他就能把廉价的特效感规避掉,很灵活地运用景别、灯光、色调与节奏,让一切烧钱的特效镜头看上去都像浑然一体的实拍。

    在听觉上,我之前一直反感所谓的“响度战争”——一切震耳欲聋的电影,如果在画面的震撼度跟不上,就是纸老虎,就是视听露怯(参见《这一次,好好谈谈这20多年的诺兰》//movie.douban.com/review/12863164/)。极端的例子,就是《信条》和《碟中谍6》。而《沙丘》,虽然音响也够猛,汉斯季默的音乐也过于卖力,但是与画面、与情感内核三个维度是融洽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能感受到如同《边境杀手》运送囚犯那场戏一样的张力。这种张力,在现在的好莱坞不多见了,真是奇怪。

    总之,很高兴,很满足,我觉得终于又在电影院里看了一场堪称电影的电影。

    评价:五星

     短评

    顶级视听观影享受,服化道究极用心,细节设计多有惊喜,太空史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宏大作品的开篇确实足够优秀,三个世界被音乐、色彩、质感营造得极好,刻意反高潮的处理也并没有导致全片拖沓无聊。略感遗憾的是,大量口播的背景交代虽用心排布,还是稍显突兀;大光圈梦境有些过量了,观感有些疲惫;另外,几个重要角色在性格厚度上都略有欠缺,以至观众更多的是被世界观架构震撼,而非情感共鸣。可以预期,经此役铺陈完设定,故事更放开手脚后,此系列的下部一定会更牛B。

    8分钟前
    • 牛三牛
    • 推荐

    汉斯季默小金人+1,维伦纽瓦封神进度+20%,对原作的取舍很合适,甜茶的表现也比想象好,保罗厄崔迪前半段的纤细感和后段的转变都拿捏到位。原著党满意。

    1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引用一条外媒口碑:“当下看《沙丘》,就像身处1968年看《2001太空漫游》”

    11分钟前
    • 查拉图斯特拉K
    • 力荐

    厄拉克斯的崛起,王子的复仇。维伦纽瓦开启了本世纪第三个十年最震撼的科幻系列。三分《降临》三分《星球大战》再加四分《银翼杀手2049》,在融合各种创造力和视觉奇观的基础上,维神又带创造出了新的科幻语法,靠高超的剪辑和音乐设计让作品有了可怕的“通感力”,编织出一个沉浸式的史诗的世界。绝对不要错过IMAX版本!!!

    13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谁懂,全片最有性张力的片段不是保罗与梦中情人蓝眼睛的实打实的接吻,而是与他妈妈在脱衣服时尴尬的眼神相交。

    14分钟前
    • 百变小咪
    • 推荐

    大家好,我叫蒂莫西.甜茶。身在贵族家,老爸奥斯卡。母亲力量大,杀人靠说话。海王好兄弟,师傅是灭霸。女友赞达亚,绿了蜘蛛侠。世界很复杂,没人说人话。生来责任大,代价祭全家。皇帝人在哪,看我弄死他。

    17分钟前
    • 健三快跑
    • 推荐

    我常常不理解常人对史诗的定义。

    22分钟前
    • 蕉叁鱼
    • 还行

    如果说《边境杀手》是维伦纽瓦誉为好导演的助推器,《降临》是让他成为顶尖导演的证物,《银翼杀手2049》是他进阶为“王”的登基石,那么《沙丘》就是帮他稳住“神”这一称号的光环

    24分钟前
    • paradise
    • 力荐

    听懂了甜茶的普通话,但是不知道张震说了什么。

    25分钟前
    • 张大一
    • 还行

    威尼斯非竞赛单元全球首映,万众期待的《沙丘》。1.一部各方面都处于高水准的杰作。今夜,漫天黄沙掩过了水城威尼斯。2.维伦纽瓦在封神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仍未抵达属于他的王座。3.汉斯季默放弃诺兰的《信条》选择《沙丘》是明智的。4.《沙丘》的主体取自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原著科幻小说,由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和美学铸就了其内核,好莱坞工业体系构成了其外在。5.维伦纽瓦野心勃勃,沙丘宇宙诞生之时,纽瓦取代库布里克之日。

    30分钟前
    • 花花
    • 推荐

    😅我知道这个电影很厉害:庞大的世界观、无比用心的服化道,视听盛宴美到失语,演员也都很赞。甚至还有普通话和油纸伞(🥲)……可是,我就是觉得看着很累…很累…150分钟➕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手表,等来最后一句:一切才刚刚开始。不过瘾的慢动作打戏,10000年➕了还在冷兵器搏斗,the one(天选之子)和帝王公爵殖民主义的老套设定,人物形象还没立起来就咔咔死了一堆人…作为一个没有看过书的人只觉得还是一头雾水。电影可能很有高级感,但高潮不够,故事不清,仅有画面,让我很难追下去啊☹️

    34分钟前
    • 小羊D
    • 还行

    这种片子我们不给高分,还有谁给高分,猫眼淘票票么?全程起范儿,逼格满满。这是一部很独特的科幻大片,即便这样的故事本可以做得特别商业、特别热闹。但维伦纽瓦还是将之纳入个人风格当中,使得影片呈现一种宏大、悲怆、宗教味以及仪式感。尤其是汉斯季默的宏大配乐一路轰鸣,史诗感也就出来了。未必适合所有人,但真的全是我的嗨点,很爽。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观众们在插科打诨的流行商业软科幻喜剧和勉力为之总缺一口气的小成本科幻电影的困境里挣扎多年之后,的确难得地收获了一部科幻史诗。整部电影堪称巨大物恐惧症患者的灾难,无论是太空还是厄拉克斯广袤的沙漠场景,对渺小人类的视觉冲击力很强,营造了一种类似宗教的极其神秘的氛围。对非原著读者的观众来说,适当进行了概念灌输,而这些灌输又不显得赘余。演员搭配其实也蛮香,甜茶的少年感还符合年龄设定,和丽贝卡的母子cp也有些好嗑,另外奥斯卡的肉体也是全片很绝的一个镜头。现在全心期待后续,拜托原人马搞快点。

    3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看到张震出来的时候太激动了,看到他说中文更激动,看到甜茶回答中文更更激动,以至于我完全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_¬)

    41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推荐

    其实拍得不像未来,倒是很像过去,遥远的过去。有一万年前那么久远。未来感不多,历史感反而很重。

    43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还行

    我感觉我看了一个两个半小时的预告片

    47分钟前
    • CG-prince
    • 推荐

    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样就可以戴着口罩体验身临其境了(。

    49分钟前
    • Norloth
    • 推荐

    像是用《银翼杀手2049》的方式拍《星球大战》。其实故事主线挺简单明了,世界观架构的巨大信息量被铺陈在极富节奏感的叙事呼吸之中,因此就算对沙丘世界观/故事毫无认知也能轻松沉浸到电影中,两个半小时稍纵即逝。镜头在人物局部特写和大全景之间刻画出了史诗感(值得一提出色的剪辑),很多戏的拍法刻意回避了好莱坞商业大片中一贯的特效冲击和视觉刺激(动作戏的从简、战争戏的省略、甚至空中追逐戏的视角限制),反而通过视听氛围营造去推动叙事、牵引情绪。

    5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最多三星,不能再多了。真的只是个开始,几乎没有剧情的电影,每次讲不下去就切到故作高深的话语和梦境。对于原著的文本改编,也没能跳出老白男意yin式的殖民主义思想;相较于《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该片的人文思考真的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由于人文思考是如此简单且可预测,导致宏大的配乐也让我感觉很不搭了。此外,打斗戏真的像过家家,甚至简单到有些好笑。真的只有特效宏大,其他都很廉价,可惜好莱坞最不缺特效好的电影。

    54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维神让沙丘这颗掩埋了半个世纪的宝石在沙漠中闪耀 他也必将在影史名垂青史 熠熠生辉

    58分钟前
    • 刘导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