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一九八四1984

    一九八四1984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英国1984

    主演:约翰·赫特,理查德·伯顿,苏珊娜·汉密尔顿,西里尔·库萨克,格莱格·费什尔,James Walker,Andrew Wilde,David Trevena,戴维·坎恩,Anthony Benson,Peter Frye,罗格·洛伊德-派克,Rupert Baderman,Corinna Seddon,Martha Parsey,梅丽娜·肯德尔,Joscik Barbarossa,约翰·博斯沃尔,鲍勃·弗莱格 

    导演:迈克尔·莱德福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英雄与懦夫

    • HD

      哥斯拉2014

    • 天空鲨_终极武器

    • HD中字

      珍珠港

    • HD中字

      神秘代码

    • 抢先版

      寂静之地:入侵日

    • 更新HD

      无限重生2021

    • 更新HD

      机巧女孩

     剧照

    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1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2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3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4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5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6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16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17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18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19一九八四198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虚构的政治恐怖电影。一九八四年,在经历一系列战争和合并后,世界只存在三个超级大国了——大洋国、东亚国和欧亚国。温斯顿(约翰•赫特 John Hurt  饰)生活在老大哥统治下的大洋国,这里,和其他两国一样,到处都安装着电幕(一种类似电视机的监视器),每个人都生活都在党的思想警察的监视下,历史完全按照党的需要每天都被改写。  虽然无法说出为什么,作为外围党员的温斯顿从心里厌恶老大哥。一日,他偷偷从一家陈年杂货铺处买了一本日记本——原则上党不允许写日记,表达个人思想——开始写日记。当他和在小说司工作的裘莉亚(苏珊娜•汉密尔顿 Suzanna Hamilton 饰)违反党的政策开始秘密偷情时,思想警察悄悄盯上了他。

     长篇影评

     1 ) 如何塑造奥勃良

    伯顿一生都维持着体验派的表演方式。死前不久他扮演《1984》里的奥勃良一角是一个没有感情没有人性完全冷酷乏味的反派,伯顿用尽一切努力排除他脑海里的情感,以变成奥勃良。

    “每天晚上我回到酒店后,都要洗个澡换一身白衣服,以摆脱奥勃良对我的困扰”。伯顿入戏之深,以至于要利用睡觉前的时间看着镜子里一身白衣服的自己,告诉自己是纯白的理查德伯顿,而不是漆黑的奥勃良。

    就像《柏林谍影》里的利马斯扮演双面间谍一样,一天到晚都完全沉浸在这个角色里,只有睡觉前才在床上用20分钟做回自己,告诉自己是谁,以免入戏太深忘记了自我。

    奥勃良的这身黑色连体裤,伯顿坚决要求在伦敦萨维尔街为他手工制作,从他对戏服的精益求精可见,他是有多么在意自己的银幕形象,多么注重自己看起来是否得体。

    伯顿总是通读原著和改编的剧本,揣摩透主角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然后让自己作为这个角色活着,离开片场也依旧是这个角色,只有睡觉前才努力拔出来——我是谁?我是我。不再是戏中人。

    伯顿的这个角色得到了评论家的一致赞誉:

    “理查德·伯顿的表演无疑是他在电影中的最佳表现之一。”《新政治家》

    《综艺》杂志:“这部影片诗意的强度将保证票房表现,尤其是理查德·伯顿的出色表现。”

    《TIME OUT》杂志:“理查德·伯顿终于找到了他一生都在寻找的一个严肃的角色。”

    “理查德·伯顿——这是他职业生涯后期最好的表演之一。”《时代周刊》

    只可惜他已经看不到了。

     2 ) 和原著的若干区别

    1984的改编版本流传比较广的大概有三版(流传广的定义是指我看到挺多友邻点了看过)。

    分别是1954版、1956版和1984版,被各大影视剪辑号用得最多的是1984版,找了一下,有一个没有声音的资源和一个满是澳门赌场的资源,打算一部用来看,一部用来截图。1956版偶尔能见到截图,1954版需要科学过几天看。

    同样1984年,苹果在超级碗现场还做了一条推广初代麦金塔电脑的广告片,就还挺不错的

    后来乐视、Epic,甚至是科勒马桶都有翻拍这条景点的广告片,都很搞笑,乐视是为了表达欲颠覆苹果,Epic则是表达对苹果的不满,科勒就纯恶搞了(卷福帅帅!)


    总结几条电影和原著不同的地方

    1、原著中帕森斯是在食堂里遇到温斯顿和塞姆并向温斯顿借刀片,电影里帕森斯是在等电梯时借的刀片。

    2、温斯顿造访奥博莱恩的家,影片中只有温斯顿孤身前往,原著是和茱莉亚一起去的。

    3、最后温斯顿和茱莉亚重逢原著是在一处公园,也没太多废话,影片是在栗树咖啡店。

     3 ) 无法删除

    听说他是政治电影之后,我就在犹豫是否去看它。因为政治电影一定会有强烈的暗示和心理驱动,旗帜鲜明地反对什么和张扬什么,这让人很不爽,就像看电视。但它的名气太大,关于“1984”的字眼经常出现,躲都躲不开。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于1948年的名作。许多人将其归类为科幻小说。但它的科幻对象不是星球大战,不是外星生物,而是国家政治。在书中作者科幻了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每个人在这个体制中受到监控、接受意识灌输、扼杀自由思想。我没看过原著,从电影里看,这个专制集权是这样做的:一,国家由党和“老大哥”领导,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显示屏幕,一方面不停的播放党和国家的政策消息、通告等,一方面也是监视所有人的监视器,三,对报纸内容严格筛选,精确到每一个词的应用,大量消减语言中的词汇,撰写新的词典,四,鼓励不结婚,鼓励女性作人工授精的受体,鞭笞性高潮,五,发动战争,树立国家的仇敌,六,组建“思想警察”部队,对自由思想进行监控和惩罚,七,发动儿童作为思想审查的前哨兵,八,控制食品,以假咖啡假茶叶假肉等代替真咖啡真茶叶真肉,九,经常举行集会聆听训导、枪毙或者绞死思想犯......种种措施使人们生活在规矩方正的牢笼里,稍有不慎就会被逮捕审讯,而有意思的是对于思想犯并不立即执行刑罚,而是先通过种种残酷的措施改造你的思想,即使是要处决你,也要等到你的思想被改造之后。

    有网友说,这是一部看完之后想立即删除的电影。我同意这种想法,因为它讲述的那种生活实在太可怕。但这种想法也正好和《1984》这本书被多个国家被列为禁书是一个道理:对于可怕的东西,删掉它、除掉它、避开它,就好像可以永远避免它带来的困扰。但是,它真的可以被轻易的删掉么?

    该片适合于成年,心智健康的人观看。

    http://logten.iblog.com/post/3742/270227

     4 ) 如何让一个人承认“2+2=5”?

    苹果在1984年出过一条震撼人心的概念广告片《1984》

    这则广告片的豆瓣评分高达8.8,艺术观赏价值极高。

    苹果1984年广告_腾讯视频

    背景音乐压抑且沉闷,空间色调呈现出暗灰色。一队男子行尸走肉般走着,屏幕上领导喋喋不休,台下观众面无表情。一位身穿白色无袖衫红色短裤的金发女子手提大锤奔跑着,全副武装的警察在后面追赶她。金发女子旋转,使尽全身气力把大锤甩向屏幕,在观众惊愕的表情中,屏幕爆炸。结尾文案画龙点睛:"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会发布麦金托什电脑。而你也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成为'1984'。"

    这则广告片播出后无论对苹果还是美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广告片中的"1984"创意来源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1984》。《1984》是反乌托邦三部代表作之一,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文小说之一。这部旷世奇作曾经两度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其中流传更广的是1984年上映的这版。电影《1984》迈克尔·雷德福执导,约翰·赫特、理查德·伯顿、苏珊娜·汉密尔顿主演。

    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只有7.7,而原著小说的豆瓣评分高达9.4,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改编。若要完全还原原著的思想精华,没有几十集的剧集是不行的。除了主角温斯顿和朱莉娅,还要增加几条故事线,不然缺少剧情大段的哲理显得说教意味浓,娱乐性、可看性差。

    影片的背景是1984年,世界大战后,世界分为三个超级大国——欧亚国、东亚国和大洋国。 大洋国是个极权主义国家,最高领袖"老大哥"的权力至高无上,他制定了很多违反人性的法律:禁止书写、禁止集会、禁止男欢女爱等。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被党的思想警察监视,甚至历史也要完全按照党的需要随时改写。一旦有人违背法律,轻者接受洗脑,重者处以极刑。

    大洋国的人们习惯了这种生活,每天机械麻木、浑浑噩噩地生活。男主人公温斯顿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无力又无助,他怀念那个思想自由的时代。他写日记、嫖娼,甚至和女主人公茱莉亚发生肉体关系,以此来反抗"老大哥"的思想钳制。东窗事发,温斯顿和茱莉亚被抓捕,党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洗脑和身体上的折磨,二人终于出卖了对方,重新过回"循规蹈矩"的生活。

    压抑到窒息的氛围

    如果你习惯看爆米花电影,那么《1984》不适合你。

    这部电影不能引发任何的观影愉悦感,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压抑到窒息的氛围里。

    灰暗的历史片风格,接近于黑白片。就算是最生机勃勃的绿色,在这部影片里也是晦暗的。

    "谁掌握过去谁就掌握现在,谁掌握现在谁就掌握未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电影直接引用了原著里的语录,再荒诞的话经由"老大哥"说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老大哥"无所不能,永远正确。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电屏幕里的"老大哥"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大洋国的群众,观察他们吃喝拉撒,睡觉、做操,总之,一切活动。除了日常监视,人们还要集体坐在电屏幕前接受"老大哥"的洗脑,听他扭曲事实、颠倒黑白。

    比电屏幕里的"老大哥"更可怕的是思想警察,他们潜伏在群众里,可能是家人至亲,在没有防备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苦中作乐的爱情

    温斯顿和茱莉亚年龄相差很大,这段忘年恋来得突然,两人无意有意在人群里互相多看了几眼,温斯顿收到茱莉亚写了"I love you"的纸条,两人开始密谋幽会。

    女主人公茱莉亚年轻有活力,她不关心政治,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费尽心思搞到"真的"面包、咖啡、糖、茶叶,与温斯顿分享美味的食物。这些食物我们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但于电影里的世界而言,它们已是人间极品。

    因为党供给的食物没有食物本身的味道,或者所有的食物都一个味道。为了避开"老大哥"的监视,温斯顿和茱莉亚到很远的树林里约会,在无人之处"放纵"自我。 整部电影的氛围都很压抑,此处的"放纵"也是压抑的。

    他们经常换幽会地点,有一次茱莉亚偷偷化了妆,穿着更显女人味的裙子,让温斯顿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给这个灰暗的世界增添了一丝色彩。好景不长,该来的噩梦终于来临,温斯顿和茱莉亚的事情被思想警察发现,二人被逮捕。

    绝望到无望的折磨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在友爱部,核心党员奥勃良对温斯顿进行了非人类的拷打和洗脑。

    奥勃良在温斯顿眼前竖起4根手指,问温斯顿是几根,温斯顿回答4根,奥勃良加重刑罚,反复几次后,温斯顿回答不知道。奥勃良最后使出杀手锏——让老鼠咬温斯顿的脸。因为童年阴影,这成了压倒温斯顿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温斯顿在酷刑下屈服了。后来他出去了,他不再对茱莉亚有感觉,也不再与她幽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到底是一个积极的故事还是一个消极的故事取决于你怎么看。如果你是乐天派,可以理解为要一个人屈服需要经历那么多酷刑受那么多苦;如果你是悲观派,可以理解为再意志坚强的人也会屈服。

    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这三种人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调和的。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而才顾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两个小时的电影篇幅实在太短,乔治·奥威尔在原著中关于阶级的思想并未在电影中得到呈现。想要原汁原味,还是得看原著。

    王小波说:"我在大学里读到乔治·奥威尔的《1984》 ,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1984》里描述的世界是我们所处现实世界的升级版,向我们洗脑的"老大哥"无处不在,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识破他们的意图,理智应对。

    图片来源:网络

     5 ) 《1984》:未消失的世纪阴影



    “谁掌握过去谁就掌握现在,谁掌握现在谁就掌握未来。”电影的开场引用了书中的一句“语录”。迈克尔•雷德福在1984年似乎很准时的把这部预言小说搬上大银幕。故事的主人公出场的时候伴着一阵阵让人难受的咳嗽,也许导演在纪念奥威尔这位死于肺结核天才的预言家。在奥威尔写完这部小说之后,世界上又发生了无数与《1984》中的描述完全吻合的事件,如果他能活着看到这个愚蠢,荒谬又脆弱的世界是怎样被操纵和蹂躏,不知道他改为自己的预言感到高兴还是悲哀。

    在《1984》描述的国家中,所有人都归党管束,而最高领导人“老大哥”的意志就是党的意志。老大哥无所不能,永远正确。老大哥的肖像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任何一个领域都在老大哥的关怀之中。看到这些,我觉得这个场面简直亲切的有些残忍。我们的老大哥也曾被印在画上或者制作成铝像章或者雕像遍布全中国的每个有人的角落。最后因为没铝制作飞机了才停止了像章的制作。《1984》中的一切科学和文化成果都是来自老大哥的智慧的领导,即使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是受到老大哥思想的启发。

    人民对老大哥有着极度的个人崇拜,人们喊着口号或者用同样的手势表达着对老大哥的敬意。导演让演员穿上了统一的蓝色的衣服,这应该是向苏联致敬。我想如果演员穿上绿色的衣服我们国家的观众会更觉得亲切。那些统一的集体化的手势曾出现在《意志的胜利》中,出现在任何一部文革纪录电影中,出现在无休止的阅兵中。年幼无知的我也曾和无数小孩一起高举着少先队队礼对着一块红布宣誓。老大哥并不会因为人民的爱戴而变得更加和蔼,而是更加理性的行使自己的权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统一。“电幕”在城市中到处都有,它可以随时下达指示,也可以随时监视人们的吃喝拉撒,甚至起床和做操。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认为是反对社会进步言论。福柯曾经指出一个“圆形监狱”的模型,它的空间特征是圆环状的监狱大楼加上高耸于圆心处的中央监视塔,大楼内的每一间监狱均在中央监视塔的监控范围内。无论是前来巡视的高官,还是普通的小狱卒,只要置身于监视塔内,就由于空间上的等级划分,获得了对每个犯人的绝对控制权。集权者似乎都深知控制权和支配权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当然,最重的罪行还是思想罪。影片中和温斯顿•史密斯关在一个牢房的思想犯,在被抓到后终于知道了原来自己一直是个社会的叛徒,告密者是自己的小女儿。对下一代的精神操控和洗脑是任何集权者都不能忽略的事情,希特勒这么做过,东条英机这么做过,红卫兵也是这样的牺牲品,还有今天的无数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博士一直熟读马列毛的人。即使一个人知道哲学不该这样独裁,经历了如此多的教育熏陶后也不一定能保全其头脑清醒。老大哥教育小孩子们要爱党,要先进。先进的表现就是监视父母,揭发父母,大义灭亲。陈凯歌导演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总是忘记不了这样一个场景,他的爸爸被批斗的时候,少年凯歌竟然也推了父亲一把。成年后的陈凯歌一直为此后悔,或许《霸王别姬》中段小楼与程蝶衣互相揭发那一段是导演对过去的再现或者忏悔。

    福柯在《癫狂与文明》中还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1656年巴黎建立“总医院”,以对癫狂病人、理智失常者实行大禁闭,但是连平民也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关押起来。因为从“理性”的角度看来,这些人都是“非理性”的。正是这种理性的权力运作,使得权力者与“非权力”阶级交锋显得没有必要,它们之间不需要真正的对抗或者冲突,“理性”本身已经不战而胜。老大哥用列数字的方式不断的向国民宣传自己统治下的国家的进步,每一项工农业指标都在进步,经济不断的掀起新高潮,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在进步。小说或者电影中的这一段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得到了最完美的真实再现。当然,即使乔治•奥威尔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如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媒体。《1984》中巧克力的进步是以“克”为单位,而我们国家在1958年说稻子亩产量可以达到十几万斤,并说明了科学根据。

    有些话当然要禁止说,书当然更不能随便写,但是只是禁止还不彻底,学者们要把一些不利的词汇消灭,于是,字典越来越薄,剩下的全是好话。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性”也是与理性相悖的,性本能使得男女双方在做爱的时候只顾及自己的快乐,而忘记了党的教诲,而且党也没办法控制,于是老大哥号召禁性。当温斯顿•史密斯和朱丽娅赤裸拥抱的时候,秘密警察猛的冲进屋子,一个警察朝朱丽娅的肚子狠狠的打了一拳,这个镜头让我心寒。权力的泛滥和洗脑政治的熏陶使人丧失了人性,变成被他人控制的“理性”机器,也只有机器是最理性的。在老大哥的号召下,广大根正苗红的女国民开始宣誓禁性,并以此为骄傲。性生活的缺失则会造成更歇斯底里的“理性”,人们有了无穷的精力去战争,批斗,或者领袖崇拜。很多年前我看到王小波老师的《黄金时代》,王二和陈清扬在那样一个举国无意识的环境也正是通过性保全了自己的人性。

    故事的结局是温斯顿•史密斯和朱丽娅互相供出了对方的反动事件,温斯顿•史密斯最后对着老大哥的画像说了“我爱你”。他最终还是不敢说出“2+2=4”。导演用温斯顿•史密斯凝视镜头的定格画面结束了这部电影,这个巧妙的镜头似乎预示了一种时间上的无限。千万别以为小说中描绘的阴暗已经过去,《1984》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巧合的历史记忆,我们要知道如何走出阴影!

    魏晓波
    2006-12-9 0:12 于株洲陋室



     6 ) 庆幸fq的存在

      这是一部以爱结尾、却冷彻人心扉的电影。
      不知道最后温斯顿热泪盈眶地说“I love you”时,有多少人也落泪了。然而这不是一部爱情片,最后这句话是对"big brother"说的,至此温斯顿从一个在日记上写“Freedom is free to say that 2 plus 2 is 4.”和“希望存在于无产者中”的“思想犯罪”者到一个被严刑拷打仍绝望地说"there must be someone"来摧毁你们的囚犯、再到一个被完全洗脑听着充满政治阴谋的战争胜果感慨说“this is great news”然后说"i love you"来结束了这部不是恐怖片、胜似恐怖片的电影。
      看完后,心情异常地沉重。温斯顿的形象不是充满光芒的英雄,他甚至是个病歪歪的人,他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却又忍不住爱上朱莉娅。他对朱莉娅说如果她不爱他了才是最大的背叛,然而朱莉娅被捕后却全然地背叛他说了他的一切。温斯顿自己呢?在对每个人都不同的room101里遭遇到最后一个酷刑时,他疯狂地背叛了一切,拷问他的人太了解他,利用了他童年的阴影。拷问他的人却同时又是引诱他去思想犯罪的人,场景的切换有一点看不懂,一会儿是在拷问一会儿又是在充满自由象征的绿草地上洗脑。拷问者在绿草地上对他说“you are in the ministry of love”。什么意思呢?培养对big brother的爱的部门?最后温斯顿绝望崩溃,甚至寄希望于真的存在一个这样可以被爱的老大哥,他绝望却期待地问真的存在一个老大哥吗?让人唏嘘不已,却也让人能理解他的感情思想变化。
      影片中的社会是虚拟的,却又给人一种类似于苏联的感觉,虽然bases in London。这个社会也存在高超的科学,但都用来加强专制:即时双向传输被用于监视,神经科学被用于消除人们建立家庭的热情。这个社会被压迫得只允许存在一种爱--对老大哥的爱。小孩子们脸上的表情是那么漠然,完全是洗脑的产物。另一个思想罪犯只是个喜爱吃的胖子,是温斯顿的同事,他被关起来时哭着对温斯顿说是他儿子发现(揭发?)的,还说“so proud of him”“before it is too late”,就因为那个儿子能够发现父亲的连胖子自己都不知道的“思想犯罪”!多么让人揪心的社会,多么让人揪心的孩子!!
      那么这个社会为人民谋利吗?没有,内党人员吃好喝好拥有特权,外党和其他人却在贫困线上挣扎,为巧克力配给量提升而欢欣鼓舞。连绵不断的战争在一个思想者手里被解释为控制人们在贫困线上加强统治的手段。然而这本书竟是那位拷问者协助写的,这里很奇怪,他主动诱惑了温斯顿去读这本书,然而去帮温斯顿洗脑的也是他。温斯顿本来思想就有点不顺从,加上这些诱导成为一个思想犯,并不能说完全是他的错,而拷问者就像是对待玩具,诱惑他完全犯罪后再逮捕他完全洗脑。
      温斯顿最后的屈服认罪也映衬了开头说的所谓那些认罪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在这样的让人看不到希望的结局里,电影画上了残酷的句号。
      也许这部电影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所以没有走温情路线,与常常在电影结尾出现的希望之光更是背道而驰,所以反响如此也是可以让人理解的,而据说书《一九八四·动物庄园》更为透彻,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听一个jj说动物庄园和“every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一度很风靡,莫非是before our times?或许真是值得好好读读,人性和人文需要唤醒。
      看完这部电影,让人在夏日透心冰冷,然而突然想起来在现实中活跃在天涯等等论坛上时常让人恼火的fq们,猛觉得他们也是那么可爱的一群人,幸好有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存在,嘈杂这个世界却也温暖。

     7 ) 《一九八四》:当极权成为后极权

    在上海的真实影院做了次《一九八四》的电影沙龙(http://www.douban.com/event/11265794/),放的是1984年改编自乔治•奥威尔原著的同名影片,约翰•赫特演得很不错。毕竟是冷战高峰期,那时候整个铁幕以西都在担心苏联红军的T-72,所以作为电影表演艺术家的赫特先生自然也投身到了这场反极权的文化洪流中去——时过境迁,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赫特先生又即将在《哈利•波特与死圣》中粉墨登场,不过细细考量,《哈利•波特》其实也充满了对于反种族主义、反极权主义的隐喻。所以,虽然冷战铁幕已碎,柏林墙都成了涂鸦墙,但在后极权的时代里,Totalitarianism毅然阴魂未散。

    当晚沙龙的嘉宾是历史学博士刘明(导师朱学勤),他在点评影片时特意强调了电影对于小说人物的扭曲——不是主人公温斯顿,而是女猪脚朱莉亚。因为在小说中,中年单身男温斯顿是大洋国建立之前就出生的,所以对极权之前的生活还有点记忆。此外,温斯顿虽身为“真理部”职员,但人性、良知尚存,一直在偷偷记日记,反思极权社会里种种不正常的现象。而他对朱莉亚的感情,可能谈不上真爱,但起码也是某种有意识的、自觉自发的人性反抗行为。而对朱莉亚而言,这位腰上绑着“贞操团”红腰带的年轻女子,生在极权时、长在极权后,所以在乔治•奥威尔的笔下,朱莉亚追寻与温斯顿的男欢女爱,更多的是某种生理性的冲动使然,而不具有温斯顿在理性思考后的反抗意义。对于温斯顿和朱莉亚的这个差别,刘明认为导演迈克尔•雷德福没有在影片中体现到位——这一点我也同意。

    不过这倒提醒了我,后来去翻理查德•罗蒂的《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05年版),第八章就是讲奥威尔和他的《一九八四》(一个有趣的勾连是:在上海译文09年版《后形而上学希望》中,罗蒂用“反极权主义的实用主义”来论述杜威哲学)。罗蒂在《偶然、反讽与团结》里强调了反决定论¬-目的论的历史观(顺便清扫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引证欧文•豪的观点,指出《一九八四》其实是不是“极权小说”而是“后极权小说”,因为书中描写的是极权社会已经建立起来后的情形。这个论点对我启发很大,欧文•豪是上世纪50年代纽约知识分子团体的领军人物,犹太人出身,是美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在铁幕降临之后开始警醒极权主义的祸害——不过这并没有摧毁欧文•豪的社会主义信念,后来他还创办了政论杂志《异议》,写出了《社会主义与美国》和《列昂•托洛茨基》等名著。按照欧文•豪的区分,温斯顿乃是“极权的一代”,朱莉亚则是“后极权的一代”。由此看来,两人的差别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朱莉亚这位“后极权的一代”来说,恐怕还得有个启蒙的问题,不然身陷大洋国的铁幕之中,时刻受着“老大哥”和电幕的宰制,哪有什么理性的反思?后极权的一代肯定是缺乏道德意识的,因为他们什么也不信(电影中即有温斯顿询问朱莉亚是否相信国家的宣传,朱莉亚鄙夷的回答:“不信”),所以说,后极权一代是在充满着恐怖与谎言的环境下成长的,只有身体的快乐是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生命本真。

    李慎之先生在评述《哈维尔文集》时指出:“什么是后极权主义?后极权主义就是极权主义的原始动力已经衰竭的时期。用二十多年前因车祸去世的苏联作家阿尔马里克的话来说,就是革命的‘总发条已经松了’的时期。权力者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前辈所拥有的原创力与严酷性。但是制度还是大体上照原样运转,靠惯性或曰惰性运转。权力者不能不比过去多讲一点法制(注意:绝不是法治 ),消费主义日趋盛行,腐败也愈益严重。不过社会仍然是同过去一样的冷漠,一样的非人性……这个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稳定’。而为了维持稳定,它赖以运转的基本条件仍然是:恐惧和慌言。”
    这样就一目了然了,为什么某国的主流媒体和精英份子们总在哀叹80后、90后们的道德沦丧?“摸奶门”、“脱裤门”之类的事件一俟出现,卫道士们就开始口诛笔伐——细细思忖,这板子究竟该打在谁身上?——关于这一现象,曾斩获金棕榈的《四月三周两天》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此不再赘述。

    《一九八四》有不少正面全裸的镜头,用性爱来抵抗极权,这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刘明也指出,像朱莉亚那种为性而性,使得整个社会低俗化,则会导致更危险的沉沦。我觉得有道理,但没想清楚。而且这个问题一旦扯到女权主义、同性恋亚文化等议题,似乎更难纠缠。李银河先生的观点,我还是基本认同的。但这里确实也有一个“隐秘写作”的问题,知识分子要进入公共空间发言,像施特劳斯说的那样区分“俗白教导”和“隐晦教导”,恐怕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某国的80后、90后们比朱莉亚好(刘明也是80后),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还能上网。虽有过滤、封锁,但总能找到打斜杠、翻墙之术。不过网络社会的来临,固然有益处,但搞得不好,也会成为民粹主义的广场和反智主义的温床,现在看看,对互联网同样应该投以警惕的目光(一个有趣的联想是:如果《一九八四》的故事发生在网络时代,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关于《一九八四》中对于极权主义的描写,刘明认为奥威尔颇多臆想,不足为证。这个我的看法是:一来《一九八四》毕竟是文学艺术作品,不可像社会调查报告那样苛求,毕竟奥威尔已经算是天才的预言家了,他根据自己在西班牙内战时的切身经历,对斯大林、托洛茨基等人的影射,对“忆苦思甜”大会的天才创造,堪称谶语(当然若想到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美丽新世界》和《我们》——特别是扎米亚京的《我们》——都比《一九八四》早,似乎奥威尔的光环也得打点折扣);二来嘛,类似的意思齐泽克也表达过,前几年他来南京大学做演讲,就指出:“奥威尔对斯大林的理解很幼稚,他本人对集权社会的分析根本不得要领。他天真地以为前苏联真的有那么严密的国家机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有条不紊地进行书报审查和洗脑运动。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从莫斯科的很多解密文件中,我发现当时的国家机器对于很多事情是完全没有准备的,他们只是仓促地在进行监控,他们也在害怕和恐惧,并不存在奥威尔描述的毫无反抗的统治。”这一点倒是让我想起对极权本身的定义与描述,刘明转引他的硕士导师萧功秦先生的活说:“左、右翼极权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领导’,后者是‘监控’。”不过我倒以为,真正的极权可能就是像奥威尔笔下的描绘,过来人雅斯贝尔斯就说过:“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是一座监牢……牢门一旦关闭,从内部打破监牢便不再可能。”(The Questions of German Guil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P.82)

    刘明还指出,“反乌托邦”(当然这词是后人加上的)反的是“普遍均质化”的社会,这个倒是跟施特劳斯、科耶夫们的想法一致,但是,新自由主义的圣经如何与新保守主义哲人们的思绪曲径通幽,颇费思量。我问了个学科学哲学的博士朋友,他说这里确实有逻辑悖论的问题,所谓“自由主义者”的困境,不可不提。
    《一九八四》沙龙的效果不错,下次有机会再搞次《动物农庄》。

     短评

    思想警察的钓鱼执法真的很恐怖,奥勃良使用食人鼠在101室磨灭温斯顿最后的人性。“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 I sold you and you sold me”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这句剧中的歌词,暗示着爱情反抗的失败,悲凉又无奈。

    5分钟前
    • Nero
    • 力荐

    《一九八四》是 [英] 乔治·奥威尔 的著名小说,原定书名“欧洲的最后一个人”,后更名《一九八四》曾经与50年代改编一部电影,80年芝加哥某律师代说服作者遗孀取得电影拍摄权,制作新版电影经过加紧努力并于1984年10月上映,《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思想犯” “双重思想”、“新语言”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我没有看过原著,我想原著应该比电影更多内容和对社会的寓言吧,有机会拜读。著作首版于1949年,距今70年

    7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很多年前看《1984》就觉得讨厌,讨厌这样的故事,更多的是讨厌里面所描绘的世界,如今看到这部电影,书中描绘的世界具象化呈现在你眼前,那种讨厌只增不减。再联系到最近两年的事,这种讨厌开始演变成呕吐。

    12分钟前
    • 没有枪的牛仔
    • 推荐

    看了N遍,导演对不住奥威尔啊!

    14分钟前
    • dionysus
    • 还行

    复习了一下约翰赫特的英国版电影,整体而言美术方面更出彩。蓝灰黑的三色调+颓败的废土风,另外士兵的制服颜色选择了二战德国党卫队的黑色,头盔则酷似二战苏军的SSh-40钢盔,可以说相当含沙射影了。

    16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温斯顿被改造后,以其正统思想在党内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老大哥,改名苏特勒……然后……被一个绰号“V”的面具男击败……远没有小说给人的感觉震撼.

    17分钟前
    • 谬谌
    • 推荐

    1984年拍的一九八四,现实比小说和电影更魔幻

    22分钟前
    • 天天打豆豆
    • 推荐

    莫名觉着男主长得像“王小波”,但明明又是不像的。男主从小到大都留一个发型,所有成年人都穿一样的连体服,无所谓潮不潮咯~片中出现"BB"(缩写),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李BB,想了半秒钟才觉得是Big Brother的缩写。。。o(╯□╰)o

    25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导演延续了乔治小说原著的压抑感,但是仅此而已,相比较书中各种对于集权政治以及反乌托邦思想的描写,影片显得过于片面以及沉闷,导演对于节奏以及情绪层面把握的失败让观影过程相当痛苦,让人感到煎熬,过于文学化的表达限制了影像的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还是期待芬奇的新版吧。

    2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你可能在七点半见过,你可能在某社交网络的热门小组里见过,你可能打开手机电脑书籍就见过~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见过,但是老大哥见到了,他见到了你的一切,所以要用近乎耳语的方式说出简单的三个字,并且期待能传达到另一端

    2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30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约翰赫特演技好得不行!声音控制力也超强!以及他苍白瘦削病态的身躯实在太美丽太适合了!(和奥勃朗也是基得很直接,推开101房门后的场景设置很妙啊,奥勃朗怀里的温斯顿有种脆弱的少年感,抓住奥勃朗的手就抓住安全

    31分钟前
    • 追击野槌蛇
    • 力荐

    看完的时候感觉背上的冷汗都快把衣服浸湿了,不由得让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了新的怀疑与反思。影片所构造的专制集权统治的思想理念简直天衣无缝,令人不寒而栗。自由真的就是说出2加2等于4吗?那么2加2究竟为什么等于4呢?

    35分钟前
    • 颟顸潆洄
    • 力荐

    审讯者伸出四根手指:如果党说这是五根,你看到的是几根?男主:五根。审讯者加重用刑:你撒谎。再问:这是几根?男主:四根?再用刑:几根?男主:你说几根就几根。再用刑:几根?男主:我不知道。审讯者:这次有长进。

    36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拍的太简单也太多情了,没有展现出个人心目中那种奥威尔式的残酷冰冷,但理查德·伯顿最后的演出实在精彩至极;另外按照原作时间点在1984年四至六月拍摄,紧赶在十月上映,这种进度让影片制作有了丝行为艺术的感觉。

    4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做为反纳粹反人类影片的先驱,本片着实震撼。不停播报的洗脑视频、具化的数据、物资贫乏、文字狱、全面禁欲、抹杀个体认知与历史真相,等等等等。遭受独裁迫害的惨状逐一暴露,令人焦虑心惊,陷入无助的恐惧中轮回。过去现在将来均已死,何等的末世悲凉。

    44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历史讽喻。

    49分钟前
    • nova2702
    • 力荐

    这个电影词条消失之日,就是电影走进现实之时。

    54分钟前
    • ୧⍤⃝🐷
    • 力荐

    3.18 政治恐怖,具象化的一九八四,沉重的心和无处不在的注视。没有真,没有假,没有“我爱你”

    59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1984年拍的1984,政治意味浓厚,甚至可以说,太浓厚了。约翰赫特表现十二分适合这个片子,反而是某些情节处理难以认同。三星半。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