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剧 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海外剧俄罗斯2017

    主演: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帕维尔·塔巴科夫,弗拉基米尔·雅格雷奇,谢尔盖·科尔塔科夫,米哈伊尔高里沃,柳巴娃·格列什诺娃 

    导演:Дмитрий Иосифов 

    猜你喜欢

    • 无人可信第一季

    • 更新至07集

      昆妮

    • 学长的爱情攻心计

    • 全6集

      超细胞新人类

    • 已完结

      戏剧人生1992

    • 完结

      维也纳血案第一季

    • 已完结

      寻宝搭档第一季

    • 完结

      小镇疑云第一季

     剧照

    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1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2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3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4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5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6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16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17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18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19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Новый великолепный фильм о Золотом веке Екатерины – настоящий подарок для зрителей. Эпоха роскоши и красоты, авантюристов и мечтателей, великих подвигов и головокружительных взлетов...  Екатерина царствует уже шестой год. Хрупкая принцесса Фике превратилась в Великую государыню Екатерину Алексеевну. Ей нет еще и сорока лет, и она не утратила надежду выйти замуж и родить нового наследника трона - цесаревич Павел слишком похож на своего покойного отца, и это вызывает тревогу императрицы.  Ее окружают интриги и дворцовые тайны, но она упрямо ведет огромный корабль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 своим курсом. Екатерина взошла на престол, чтобы стать Великой, и ничто не остановит ее на этом пути.  Единственная женщина на троне России, слава которой пережила века. Ни о ком больше не слагалось столько сказок и мифов, не ходило столько слухов – но какой же была она на самом деле – императрица, русская не по крови, а по собственной воле? Фильм "Екатерина. Взлет" откроет самую волнующую страницу жизни любящей женщины и великой императрицы.  Екатерина ведет жестокую борьбу за власть, объявляет войны, подавляет мятежи… На ее плечах – тяжкое бремя власти. В ее руках – судьба России.  Но женщина всегда остается женщиной. Любовь – страстная, мучительная, опасная – живет в ее сердце и толкает на рискованные шаги. Какой ценой заплатит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за свое счастье, как она распорядится судьбой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престола? От ее решений зависит будущее великой страны.

     长篇影评

     1 ) 无题

    虽然说不上正史,但也算是对叶二有了点了解,对我而言不只是个名字了

    叶二作为德国一个小公国的公主,被伊丽莎白女王选中作为她侄子,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的妻子。然而彼得根本不满意女王的决定,所以对叶二也是横眉冷对,置之不理。在女王去世后彼得即位,还企图把叶二送到修道院,其实就是监禁。叶二于是联合军队谋反,就这样登上王位。

    在位期间,叶二成功以身试疫苗,在俄罗斯全国推行了天花疫苗,又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地位越发稳固的叶二被称为“大帝”

    在私生活方面,由于在彼得身上得不到爱和温暖,叶二有不少情人。最有名的就是奥尔洛夫和波将金。奥尔洛夫帮助女王夺得了王位,但后期刚愎自用屡屡越轨再加上性无能最终惨淡退场。波将金一身正气,虽然一只眼被奥尔洛夫打瞎,但忠诚正直体贴,后期成为陪伴叶二最久的。

    叶二的两个儿子,保罗继承了彼得对叶二的偏见,整天和叶二对着干。不过这也不能全部怪他,从小就被抱离自己的母亲;另一个是和奥尔洛夫生的,女王原本把他接到宫里想把他也列入继承人,但后来对奥尔洛夫渐渐失望冷淡,这个儿子又被排除继承权送回了别宫。

     2 ) (木鱼解说版)有点失望

    其实第一季最让我喜欢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女主……还行,至少确实美如画,只是太纯洁了点,很勤奋很好学,只是并没有让人觉得她有多么聪明多么厉害,最后能做女帝,多亏彼得三世太废,而且她偏偏正好是皇后,可以合法继承王位,民众也难以找到别的人能合法继承沙皇之位,不然……

    虽然如此,但是第一次看欧洲宫廷剧,各种宫廷乱象还是让我耳目一新的,很爱女人可以合法称帝自由偷情的背景,所以第一季感觉还行。

    第二季女主弱点暴露的更明显了,一直在搞爱情,说真的看不到多少身为女王的智慧谋略。

    自己的情人和手下背着她搞各种小动作,她总是最后一刻才能知道,情报来得慢不说,一点先见之明都没有。

    情人嚣张跋扈,觊觎女主的王位,女主却好似不知道,后来情人不举了,四处治疗,女主才派人去查……这种情人吹的耳边风女主还听进去了,我一直很担心,情人真的能说服女主把皇位传给他呢,毕竟从剧情上看女主真这样做了也有可能。

    儿媳妇放荡出轨,野心勃勃,保罗都听到风声了女主后来才发现,这还不算,儿媳妇出轨怀孕了还敢要挟女主——这个操作我十分看不懂。伊丽莎白当年以为彼得三世不能生育才鼓励女主借种的,可是保罗有生育能力,干嘛还要野心勃勃背叛俄国的儿媳妇肚子里来历不明的野种啊??

    农奴事件也是,据说叶二时期农奴制度达到顶峰,剧里明显洗白了,女主好纯洁竟然不知道农奴被奴隶主虐待,知道之后才“极为愤怒”,要杀了奴隶主还被手下拦住了,好“纯洁”的女王啊!都是贵族的错女主自己想废除农奴制而不得,甚至一点儿都没帮助农奴,呵呵。对比起来,感觉保罗对废除农奴制度更加真心,对农奴的悲惨遭遇也是真的同情,女主太假了。(就好像杨广纯洁善良,为了天下百姓开凿大运河,并不知道开凿大运河要很多百姓服苦役被虐待被累死被屠杀一样,呵呵呵)

    其实身为贵族身为皇室想要维护统治者阶级,不愿意废除农奴制度我可以理解,但是女主表现出来的就是给人又当有立的感觉,还不如做个坦荡的奴隶主呢。中外都喜欢美化统治者,就像某些剧里李世民“纯洁善良”“被迫夺位”一样……(第三季农民起义,也有这种感觉,农民都受不了起义了,女主居高临下指责起义军首领如何残暴,起义军首领确实该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农民为起义呢?)

     3 ) 比武媚娘更美的“人间胸器”,竟然是她。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你们昨晚都说派爷性感的不要不要的。

    就是没有汁源不解燥。

    这不,今晚就给你们来点干货。

    就问你们喜不喜欢,爱不爱我!

    这部剧内容短小精悍,看点十足。

    第二季也在万众期待下强势回归。

    其实派爷也爱看,无非就是因为主角妹子——

    胸大

    这下作的乳量!

    颜美

    天仙的朦胧感!

    智商高

    其实爷真的只是抱着研究历史哲学的心态在看。

    她是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也是最受敬仰的女帝。

    她曾豪情万丈地说: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这波逼装的可以,给你九十九分,还有一分怕你骄傲。

    叶卡捷琳娜二世,简称“叶二”。

    老子信了你的邪。

    她是德国诸多公国中一个没落贵族的女儿。

    被选中成为俄国皇储彼得三世的备选新娘。

    上一代女皇伊丽莎白膝下无子,所以抱来了彼得做“傀儡”继承人。

    不得不说,全剧塑造得最成功的根本是彼得三世。

    不思进取,胸无点墨,只爱玩乐。

    爷本来以为他只是装成玩世不恭,没想到他真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怂得立体,弱得多面,胆小脑回路还清奇。

    完美接受所有观众的嫌弃。

    彼得深知伊丽莎白的用意:

    一旦他和叶二有了孩子,他就会立马像稻草一样被丢弃。

    所以叶二一直周旋在这样的关系中痛苦不堪。

    被婆婆利用,被丈夫嫌弃,被家人当做政治联姻的工具。

    直到在伊丽莎白的暗示下,她和情人生下的孩子被无情抢走,

    她开始为了自己和孩子,在异国他乡求生反击。

    从一个少女情怀总是诗的德国公主。

    一步步成为霸气侧漏的俄国女皇。

    女人狠起来,真特么刺激!

    她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联合军官情人发动政变,处死了彼得。

    然后顺利的登上了宝座,开始了对疆域的开拓。

    战斗民族的颜值炸裂苍穹爷不得不服。

    史诗一样的音乐,气势磅礴的建筑,一望无际的雪原。

    俄罗斯文明果然璀璨辉煌。

    整个剧的服饰和色调美到窒息,拍出了 18-19 世纪的油画质感。

    典型的宫廷风,奢华的服化道。

    隔着屏幕爷都能感觉到——经费在燃烧

    由一个德国没落公主变成俄罗斯女皇,带俄罗斯帝国走向盛世。

    她有"开明"的名声,也有各种男宠。

    这样的传奇故事已经拍过各种版本。

    早期的马琳·黛德丽

    后来的凯瑟琳·泽塔·琼斯

    但两部都把重点放在了女皇的春闺秘史

    却少了女性作为政治家的气魄和智慧

    这就不夸一下演叶二的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

    她的演技从《黑森林》开始就可见一斑。

    爷这次完全是从一个角色喜欢上一个演员。

    从少女到政客的转变,那种无奈和敏锐,隐忍和爆发。

    演的太特么传神了。

    感觉和宁静大玉儿气场迷之吻合。

    第一季就讲到她登上皇位为止,第二季那就精彩了。

    讲的是她登上皇位之后,不仅处理政事杀伐决断。

    在生活上更是走向大丰收,比如——

    跟她的男宠一号调调情。

    跟她的男宠二号调调情。

    跟她的男宠三号调调情。

    这车开的猝不及防!

    开玩笑的,这么说叶二估计会疯狂咆哮:

    老娘一个德国小仙女,发动政变、干掉老公当女皇。

    改革农奴制,分波兰,伐土耳其,镇压过俄国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还做了那么多有力社会发展的壮举。

    你们特么竟然只记住了我后宫那几个迷人的小妖精?

    就是,他们再好看,能有爷帅气吗?

    叶二在位时期将俄国推向了极盛时期。

    她靠着铁腕治国,积极对外扩张,提高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

    版图也扩张了五倍多,奠定了如今的俄罗斯。

    从普鲁士贵族家的没落公主,

    到远嫁到沙俄帝国深宫的小媳妇,

    再到雄视欧洲大陆的一代女皇。

    活脱脱一部史诗励志传奇。

    有人说这样的戏,是俄罗斯武则天的故事。

    但是爷觉得,它比武则天更出色。

    别想歪。

    首先作为一个宫廷剧,

    它的格局就比国内的宫斗题材大得多。

    国内的宫斗剧大都看起来像是一部掺杂着正剧的野史。

    前半部分描绘爱情的美好。

    中间段展示争宠和女人们的勾心斗角。

    后半段表现小纯洁的逆袭。

    最后坏人都死了,于是主角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中国的很多大女主影视剧说是在讲女权,其实仍然没有跳出男权主义的桎梏。

    女人依附男人上位的思想根深蒂固

    而战斗民族就完全不是一个味。

    宫斗当然有 , 不过一点都不狗血。

    没有动不动关小黑屋的幼稚,也没有白莲花体质吸引后宫团的魔性。

    战斗民族的宫斗——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她不需要攀附权势,而是靠自己的英勇和智慧。

    不依附于男人的玫瑰,不会任人采摘。

    开心了。我辅佐你做君主。

    你对我不忠,我也一样让你后悔过此生——

    这一幕的女皇帅得有些眩目。

    连派爷这么矜持的男人都觉得心脏骤停。

    爷怀疑这部剧可能是一部变相的撩汉大全。

    一个别国公主成功上位,除了对俄罗斯文化的认同感,还有她个人的进取和魄力。

    她把一个女人,想要反抗的劲拍的淋漓尽致。

    其实俄剧做的最棒的一点就是表达的现实意义

    虽然里面也有各种骄奢淫逸,纸醉金迷。

    但矛头对准的正是纸醉金迷。

    别误会!

    爷说的可不是《小时代》那种小学生格局。

    而是浸透了一种俄罗斯式的绝望与忧伤。

    让你能明显的感到苦难的价值。

    就像托尔斯泰说过的那句——

    当苦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

    任凭命运随波沉浮,你永远是人生的失败者。

    但是能够有勇气、不畏惧、撑下去。

    你,就是人生的王者。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4 ) 我的名字是大帝

    不会俄语,没读过任何俄罗斯历史,今年冬天我就这么去了俄罗斯旅行。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走走停停待上了十天,差点因打车软件突然故障冻毙风雪,不过也总是惊喜地一头撞进那些声名卓著的“景点”——克里姆林宫、国家博物馆、冬宫、彼得保罗要塞、叶卡捷琳娜宫……俄国人的名字长得像火车,在导览讲解器毫无感情的声音里听上10遍也不见得留下印象。我记住的除了彼得大帝,只有频频传出的一个女人的名字“叶卡捷琳娜二世”。每每讲解器提到她时,眼前便会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奇珍异宝或如入梦中的雕梁画栋。这个女人是谁?

    回家后我一口气看了两季《叶卡捷琳娜大帝》。大帝,第二季的第九集里,这个称号终于归她所有。在宣战诏书中,她不喜欢“叶卡捷琳娜二世”,称这个名字会令人把她和叶卡捷琳娜一世进行愚蠢的比较。

    她令大臣们重新考虑如何称呼她。

    公正、国母、虔诚者、东正教的,宽宏、慈悲、解放者……她只冷冷地听着。

    一位大臣用其他女皇的称号来举例:伊莎贝拉一世卡斯蒂利亚、圣阿德莱德、黑皇后凯瑟琳·德·美第奇

    法兰西狼女伊莎贝拉

    玛丽一世血腥玛丽

    还有富饶、美丽、辉煌……

    “想想国王们的称号。”她不满意这些女掌权者得到的称号。

    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铁腕

    贤人路易九世

    爱争吵的路易十四

    太阳王路易十四

    虔诚者罗贝尔二世

    勇敢的菲利普二世

    直到大臣伊万·伊万诺维奇说:大帝。彼得一世继位六年获封大帝,大帝是庄重而公正的名字。她终于笑了:

    我很喜欢。

    于是早已手握重权的她,在称号中终于成为了彼得大帝事业的唯一继任者,叶卡捷琳娜大帝,全俄罗斯女皇,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专制君主,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等公国女沙皇。

    叶卡捷琳娜,在她还不是“大帝”的时候,甚至根本就不是什么“叶卡捷琳娜”。她来自德国,是一位地位不知低到哪里去的公主。跟着她见钱眼开、做事不谨慎的母亲,一路饥寒奔波才来到俄罗斯的土地上。选她“入宫”的婆婆伊丽莎白女皇轻慢地改掉了她的信仰和她的名字,在她面前趾高气扬地宣布:“从此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弗雷德里卡这个人,只有王储的未婚妻、信仰东正教的——叶卡捷琳娜。”

    当她的母亲被拆穿为了钱出卖俄罗斯情报,继而被她的婆婆残酷赶走,她自己差点受到牵连,以后再也不被允许和母亲有任何联络。

    当她试图让自己成为被婆婆和未来丈夫所需要的叶凯捷琳娜,然而丈夫不爱她,更不想跟她生孩子,结婚7年后她还是处女。

    更耸人听闻的是,婆婆只想要她生下的孩子来成为继承人,就算孩子的爸爸另有其人也不在乎。

    叶卡捷琳娜最终还是服从了婆婆的意志,为帝国生下了父亲不明的孩子。叶卡捷琳娜,试图成为丈夫的妻子,试图成为婆婆的儿媳妇,但都没有成功。

    她以为这次她终于成了孩子的妈妈。但她的孩子在出生后就被婆婆抢走,从此两年没有见过面。

    她试图用一切交换孩子母亲的身份,恳求婆婆让她带着孩子回德国去,当然被拒绝了。情人也被发送到军中,战死沙场。

    叶卡捷琳娜真正成为了一具空壳。终于,这个名字之下,她谁都不是。

    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剧还挺多的,尤其是行业剧,《实习医生格蕾》、《傲骨贤妻》、《非自然死亡》……行业女精英们脚踩高跟鞋,手提爱马仕,腕戴卡地亚,名字印上名片,命运早已写好,仿佛生来就是冲在第一线,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铁人王进喜。

    但记忆中很少有一个剧去展示一个女人如何出发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刨根究底地探索一个女人的身份。

    《叶卡捷琳娜大帝》整整两季展示的,是这具空壳叶卡捷琳娜重新找到自己名字意义的进程。

    到了第二季的后半,她杀伐决断,她一直与教会抗争争取和情人结婚的机会,但意已外得知情人失去生育能力,无法再生出皇位继承人后,她立即冷淡地结束了这段感情。甚至连作为他们私生子的儿子也送往英国留学,再不将她列为皇位继承人考虑。对于另一个善良却软弱的大儿子,当叶卡捷琳娜判定他不适合做未来的俄罗斯君主时,几乎很快在精神上“抛弃”了他,派遣侍女试探,确定他尚有生育能力后,只要求他去结婚,去生下继承人,其他一概漠不关心。我不记得哪部剧像这部剧,如此“极端”地让女主角抛夫弃子。

    她一直使用果断直接的外交政策,犯我者,虽远必诛。对虎视眈眈的土耳其果断发动战争,也在宣战前,先为自己取好了名字——叶卡捷琳娜大帝。

    这时她已经明确她是谁,她要用这个完全具有它所能代表的一切实际意义的名字昭告天下:她是谁,她决心去何处。

    她用这个身份思考,用这个身份决策,用这个身份处理自己的一切人际关系,毫不犹豫。在第二季的末尾,此时的叶卡捷琳娜,不是谁的女儿,不是谁的妻子,两个儿子仇恨她,她甚至不是谁的母亲,更不是谁的二世。她定义了自己的身份。

    这个坚如磐石的名字被刻进生猛璀璨的俄罗斯历史,她的故事流传在金光炫目的博物馆大厅里,也留在了俄罗斯人的血液里。在外表颜色柔和的宫殿中,窗外的冬天暖阳照着莫斯科河。

    我曾仰头望向这位女皇的画像,她的美丽已不再重要,在油画的浮光掠影中我感受到的那种极大震撼,是为她曾走过的道路,由她创造的身份,她来定义的那个名字。

     5 ) 多面偶像叶卡捷琳娜

    感谢我的老伙计的安利,感谢鱼子酱字幕组,让我没有错过这部好剧。

    我认为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制作更精良,整体风格和色调更辉煌明亮,契合叶卡捷琳娜成为皇帝的身份转变。多次重复的五毛特效大全景并不影响剧情,仅仅起到提示年代和地点的作用,以及分割故事线和场景,是必要的留白。因此它们无伤大雅,毕竟还增加了宫殿、码头和街道的场景呢是吧~

    第二季的外景比第一季丰富多了,增加了阳光或浓雾下的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林原野、萧瑟的教堂和野外战场。这仿佛也是主人公身份和视野打开给予观众的感觉。

    相比第一季,三年过去,叶卡捷琳娜的扮演者 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 好像更丰腴了一些,穿戴服饰珠宝华贵艳丽,披散头发穿长袍睡衣高雅可爱。化妆风格方面,她的眼妆更重,很好地衬托了浅蓝色虹膜,唇部却一直是my lips but better状态。剧中所有女性角色的唇妆都是这样,很显年轻。但叶卡捷琳娜这种妆容配上眼妆,略显苍白,不过突出了高贵冷艳和雷厉风行的感觉。看剧的每一秒我都觉得她蜜汁像英国女王,尤其是嘴巴和眼睛,难道集美貌、智慧、权力和威严的中年女皇都差不多一个样hhhhhh

    这一季的角色塑造也感觉比上季丰满立体一些。格里高利的真实性格暴露,作为推女皇上位的战功赫赫的男人他骄傲虚荣,但因伤不举让他榨干自己去满足女皇,还不肯说出实情,引女皇猜忌。真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而且他和女皇仿佛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倒转,男人成了小心翼翼、尽全力讨好女人的性伴侣和生孩子的工具,女人是掌握一切、决定男人命运、对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主人。按剧中叶卡捷琳娜的话来说,爱情(xing?)使女人更加精力充沛,却使男人柔弱疲惫。所以大概女性观众会看得很爽,性别定位是社会权力的产物。

    叶卡捷琳娜的美貌智慧和权力加身,以及她作为女皇似乎不可接近的神秘和神圣感,大概使波将金中尉(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第一眼就爱上了她。格里高利和波将金的矛盾,不论站在哪一方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在战场上是被救和救、给予机会和获得机会的兄弟和上下属关系,看似很和谐。但一进宫,就像妃子宫斗一样都不好过。不过,最后证明是更克制、聪明的人更成功一些。

    我非常喜欢波将金(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扮演者 弗拉基米尔·雅格雷奇 ,他演绎出一位魁梧、纯朴、沉静、坚毅、隐忍,有良好的教育和修养,在军事策略和设计建造方面才艺突出,双商都高的中尉军官。他是彼得三世的反面,曾在格里高利手下见证叶卡捷琳娜夺位。

    他和叶卡捷琳娜在能力和性格方面都能匹敌,而地位悬殊。所以看他俩互通书信,明明互相爱慕却不能直接表达,还必须面对战争甚至生死阻隔的危险,有点虐,却非常动人。影视剧中最动人的情意都是非常克制的,克制到二人对视倾诉都使人大口塞糖,动人到这是支撑我熬夜刷完叶2的最大动力。

    克制而动人的细节有很多,比如格里戈里受伤,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叶卡捷琳娜几次探望时的眼神。她坐下凝视高烧昏迷、奄奄一息的格里戈里,放上一只手和他说话。他喃喃地说:“无需为我疗伤,生命的损失会更少。”随后睁开眼睛。叶卡捷琳娜慌忙收手站起,“奥维德说的是情伤,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叶卡捷琳娜写信时的千回百转、难落一字,格里戈里在战场上低头写信,仰头怀想……

    战争结束,叶卡捷琳娜在花园和格里戈里骑马相会。她倾诉相思爱意时表白了自己——外界“淫荡”评价对她的误解,她的情人们,她自己因为前前后后诸多限制而始终不能得到爱和家庭的遗憾,她爱和被爱的渴望,她无法平静似水的内心。她让对方在自己表白时不需要回应,只要倾听和相信。

    这太高明了,甚至不足以用“高明”形容。充分表白自己也是一种权力,这是人人都能争取到的。

    格里戈里在床上抱着叶卡捷琳娜时,眼中并不全是欣喜若狂的沉醉爱意,更多是平静的专注。这使我相信他足够聪明明白自己的处境——他爱她,敬爱她,尊敬她,敬畏她,必须遵从她的意志。

    叶卡捷琳娜拥有最高的美貌、智慧和权力,但她也不停地沿着婆婆的行事方式边缘行走,使我们理解,当一个女人成为国君,时时刻刻为国家利益着想,必须抛弃一部分属于人性之善和所谓传统女性之善的因素。我以为叶卡捷琳娜会出现“历史的反复”,看到第十集叶卡捷琳娜为儿子选妃,没有资源了,我以为第二季就此戛然而止,引人无限遐想。后来才找到第11集和第12集。每每在最后一刻,她总能想到自己进宫所受的屈辱,在睿智冷酷和善良温厚之间不断摇摆,承受罪恶惶恐和迷惘自责。她把这些不为人知的悲伤和脆弱写进给格里戈里的信中,后者和她一样拥有很深的文学素养,大概也被她认定为终于能理解她的人。

    我没看过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正史,但第一次看并爱上俄剧,我对这个人物有了粗浅的感性了解。她聪明睿智,有很强的目的性,做事极有效率,处理问题果决,这些品质使她成为皇帝,常常展现冷静甚至冷酷的一面。其实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迷人,而且很有用。但她追求爱情又很主动,从不无谓地压抑自己,也不放纵,可以由一面迅速转换为另一面,思想开放勇敢,比如第一个接种天花疫苗。这使她成为一个大写加粗的“人”,不仅是女人。她不忘却自己的艰苦岁月,并时常想起别人的生活历史,所以能感同身受,不重蹈前人覆辙,这是她的人性的深度。

    所以我认为叶卡捷琳娜是个多面偶像。真实历史中的她肯定有自己的缺点,使后人或诟病或津津乐道。但在电视剧中,所有的不足都被合理化了,让人同情喜爱,理解政治操作和人性复杂。这部剧好像并不是特别火,但它是一部“大女主”的历史剧,颜值演技故事逻辑统统在线,又是令人神往的“战斗民族”,足够优秀,足够抓人心魄。

     6 ) 大家好奇女皇的小儿子Alexeï Grigorievitch Bobrinski的后代吗?

    这里科普一下, 这一支后人好多都在法国

    Empress Catherine II of Russia had illegitimate issue by Grigoriy Orlov:

    A1. Ct Alexei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1.4.1752, +Bogoroditsk 20.6.1813; m.16.1.1796 Anna Dorothea Frn von Ungern-Sternberg (9.1.1769, +St.Petersburg 26.3.1846)

    B1. Ct Alexei Bobrinsky, *9.10.1796, +20.7.1797

    B2. Ct Alexei Bobrinsky, *8.1.1800, +4.10.1868; m.27.4.1821 Css Sophia Samojlowa (*4.10.1799 +11.11.1866)

    C1. Ct Alexander Bobrinsky, *17.5.1823, +Smela 24.2.1903; m.30.4.1850 Css Sophia Shuvalowa (*17.7.1829 +9.9.1912)

    D1. Ct Alexei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9.5.1852, +Grasse 8.9.1927; 1m: St.Petersburg 23.2.1883 (div 1906) Nadejda Polovtzeva (*St.Petersburg 27.5.1865, +Fort-Alexandrovsk 20.3.1920); 2m: Constantinople 1920 Radssa Novikova (*Kiev 1894, +Paris 1970)

    E1. Ct Alexei Bobrinsky, *St.Petersburg 3.10.1893, +London 6.2.1971; 1m: St.Petersburg 4.10.1915 Css Natalia Fersen (*Paris 22.5.1890, +Paris 19.5.1935); 2m: Paris 31.10.1940 Olga Kosolup-Pchenitchny (*Kharkov 8.2.1896, +London 3.1.1961); 3m: London 14.10.1961 Css Olga de Bertren (*Odessa 28.11.1903, +ondon 7.9.1996)

    F1. Ct Lev Bobrinsky, *Kislovodsk 5.9.1918; m.London 20.12.1965 (rel 6.1.1966) Css Drusilla Alighieri de Serego (*Rome 15.7.1944)

    G1. Ct Pierre Bobrinsky, *New York 18.4.1970

    G2. Css Natalia Bobrinsky, *Paris 14.10.1966; m.Paris 8.9.1989 Christian Henault (*Angers 20.7.1958)

    H1. Constantine Henault, *Paris 20.7.1992

    H2. Dimitri Henault, *Courbevoie 23.2.1996

    F2. Ct Paul Bobrinsky, *Baden-Baden 27.2.1923

    F3. Ct Boris Bobrinsky, *Paris 12.2.1925; m.Paris 15.12.1956 Bss Hélene Disterlo (*Nice 17.5.1934)

    G1. Ct Nicolas Bobrinsky, *Boulogne 21.4.1958; 1m: Paris 26.6.1979 (div) Laurence Marcelle Régine Roche (*Soissons 18.7.1957); 2m: Natalia N

    H1. [1m.] Ct Alexander Bobrinsky, *Abidjan 10.1.1986

    H2. [1m.] Css Sophia Bobrinsky, *Toulouse 30.10.1982

    H3. [2m.] a son, *IV.2003

    G2. Ct Alexis Bobrinsky, *Paris 18.10.1960; m.Paris 10.1.1987 Aviva Bein (*Riga 22.5.1965)

    H1. Ct Marc Bobrinsky, *Paris 30.5.1990

    G3. Css Olga Bobrinsky, *Paris 26.9.1969

    F4. Css Maria Bobrinsky, *St.Petersburg 6.2.1917; m.Seattle 26.12.1941 Edwin Folsom Davis (*Tacoma 29.1.1915)

    G1. Minot Davis

    G2. Nathalie Davis

    F5. Css Natalia Bobrinsky, *Paris 11.10.1921, +Boulogne-sur-Seine 14.3.1983; 1m: Paris 30.1.1945 (div 1947) Wladimir Stepanov (*Boleslav, Czechoslovakia 14.9.1920); 2m: Paris 18.5.1957 Nicolas Pravdine (*Reva 8.9.1900)

    G1. Catherine Stepanov, *Paris 11.12.1944; m.(div) NN

    E2. [2m.] Ct Nicolas Bobrinsky, *Nice 8.2.1921; 1m: Issy-les-Molineaux 17.7.1948 (div 1957) Nadejda Timachev (*Constantinople 15.4.1921); 2m: New York 23.9.1957 Tatiana Timachev (*Berlin 11.9.1923)

    F1. Ct Alexis Bobrinsky, *New York 21.4.1966

    F2. Css Catherine Bobrinsky, *New York 15.7.1958; m.Yonkers 21.6.1981 Thomas Edward Casti (*Bronxville 3.11.1957)

    E3. Css Catherine Bobrinsky, *St.Petersburg 23.11.1883, +Nice 21.3.1954; m.St.Petersburg 30.4.1908 Ilya Miklachevsky (*Odessa 15.12.1877, +Nice 1.10.1961)

    F1. Juri Miklachevsky, *St.Petersburg 25.3.1915; m.Johannesburg, S.Africa 13.11.1966 Rose-Marie Kockelsprecher (*Linz 29.11.1922, +Aarau 6.6.1995)

    F2. Paul Miklachevsky, *Kislovodsk 3.1.1920; 1m: Nice 30.9.1951 (div) Pss Elizabeth Obolensky (*Bela Crkva, Yugoslavia 31.12.1921); 2m: Vancouver 17.8.1964 Bss Marie Alice von Hahn (*Riga 4.8.1930, +Montreal 9.7.1988)

    F3. Nadejda Miklachevsky, *St.Petersburg 5.2.1910, +Durham, North Carolina 11.5.1988; m.Nice 3.8.1935 Wladimir Epantchine (*St.Petersburg 19.1.1899, +Sea Cliff NY 29.6.1976)

    G1. Nicolas Epantchine, *Nice 1939; m.Elbow Lake, Minn 1968 Nancy Noelk Hensviik (*1944)

    H1. Peters Epantchine, *1972

    H2. Tatiana Noelles Epantchine, *Paris 1971

    G2. Alexis Epantchine, *Nice 1942; m.Durham NC 1970 Betty Philips Cooper (*1943)

    H1. Kathrine Coopers Epantchine, *Durham NC 1976

    G3. Paul Epantchine, *Nice 1945; m.Sea Cliff NY 1975 Junell Woleslagle (*1951)

    E4. Css Nadejda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7.9.1884, +there 9.5.1896

    E5. Css Domna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887, +Paris 1956; m.St.Petersburg 1908 Ct Dmitri Cheremetev (*St.Petersburg 1885, +Paris 1963)

    F1. Css Sophia Cheremetev, *St.Petersburg 1908, +Los Angeles 1986; 1m:t Cambes 1928 (div) Vassili Zvorykine (*Moscow 1927, + ?); 2m: Los Angeles 1966 Alexander Slisky (*Poltava 1897, +Los Angeles 1974)

    E6. Css Sophia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888, +Paris 1949; 1m: St.Petersburg 1907 Pr Peter Dolgoruky (*St.Petersburg 1883, +Neuilly 1925); 2m: St.Petersburg 1918 Pr Peter Wolkonsky (*Rome 1872, +Paris 1957)

    F1. Pss Sophia Dolgoruky, *St.Petersburg 1907, +Bodmin, Cornwall 1994; 1m: London 1931 (div 1937) Lev Zinoviev (*St.Petersburg 1905, +Stowehill, Northants 1951); 2m: London 1937 Grey d'Estoteville Townsend Skipwith (*London 1912, +Düsseldorf 1942)

    G1. Peter Zinoviev, *London 1933; m.London 1960 Victoria Heber-Percy (*London 1943)

    G2. Ian Zinoviev Fitz-Lyon, *London 1935; m.Chelmsford 1957 Josephine Sadd Collins (*Chelmsford 1933)

    G3. Sir Patrick Alexander d'Estoteville Skipwith, 12th Bt., *Cookham Dean 1938; 1m: London 1964 (div 1970) Gilliam Patricia Harwood; 2m: London 1972 Ashkain Bedros Atikian (*Jaffa 1941)

    H1. Alexander Sebastian Grey d'Estoteville Skipwith, *1969

    H2. Zara Alexandra Jane d'Estoteville Skipwith, *1967

    D2. Ct Wladimir Bobrinsky, *28.10.1853, +k.a.30.11.1877

    D3. Ct Alexander Bobrinsky, *25.8.1855, +Bozen 10.11.1890

    D4. Ct Andrei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3.5.1859, +Paris 17.10.1930; m.St.Petersburg 28.9.1881 Css Elena Shuvalova (*23.8.1864, +29.7.1932)

    E1. Ct Alexander Bobrinsky, *2.8.1887, +Rostov on the Don VII.1919; m.Kiev 1919 Marie Louise Zadora

    E2. Ct Peter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8.12.1918, +Neuilly-sur-Seine 24.8.1962; m.St.Petersburg 30.7.1918 Pss Maria Trubetzkoy (*17.6.1894, +31.8.1990)

    F1. Ct George Bobrinsky, *Paris 11.11.1928

    F2. Css Helena Bobrinsky, *Malta 6.6.1919; m.Paris 13.11.1941 Alexis Baron von Prittwitz u.Gaffron (*Warsaw 1909)

    F3. Css Maria Bobrinsky, *Paris 15.10.1926; m.Paris 22.7.1947 Alexis Lodygensky (*Tver 1916)

    G1. Marina Lodygensky, *St.Moritz 1969; m.Paris 1995 David Christopher Fleming (*Charleston VA 1966)

    E3. Css Sophia Bobrinsky, *St.Petersburg 5.6.1882, +Bordeaux 26.5.1936; m.Smela 28.4.1912 Alexander Abaza (*St.Petersburg 15.12.1887, +Bordeaux 18.9.1943)

    F1. Alexander Abaza, *Smela 1913, +Bordeaux 1977; m.Bordeaux 1937 Jacqueline Marie Louiset (*Bordeaux 1913)

    G1. Patrick Abaza, *Bordeaux 1940, +Cabinda, Angola 1968

    G2. Serge Abaza, *Bordeaux 1944; m.Vincennes 1969 Gabrielle Wendel (*Werne, Germany 1944)

    H1. Boris Abaza, *Paris 1973

    H2. Paula Abaza, *Paris 1977

    G3. Marie-Catherine Abaza, *Bordeaux 1944; m.Bordeaux 1971 Jean-François Riboulet (*Ravensburg 1949)

    H1. Grigory Riboulet, *Bordeaux 1975

    H2. Frédérique Riboulet, *Bordeaux 1972

    G4. Anne-Sophie Abaza, *Bordeaux 1950; m.there 1973 Olivier Hubert Collenot (*Paris 1951)

    H1. Olivia Collenot, *Bordeaux 1976

    G5. Nathalie Abaza, *Bordeaux 1954

    F2. André Abaza, *Smela 1915; m.NN

    F3. Wladimir Abaza, *London 1917; m.Latresne 1938 Mathilde Reimonenq (*Latresne 1917)

    G1. Edith Abaza, *Latresne 1938; m.there 1959 Dominique Tropamer (*Bordeaux 1933)

    H1. Nicolas Tropamer, *1962

    H2. Vincent Tropamer, *1966

    H3. Véronique Tropamer, *1960

    G2. Marie-Bernadette Abaza, *Latresne 1943; m.there 1974 Jean-Pierre Colsy (*1947)

    H1. Marina Colsy, *Bordeaux 1976

    G3. Chantal Abaza, *Latresne 1946; m.there 1972 Christian Duroy de Suduiraut (*Lezoux 1943)

    H1. Alexandre Duroy de Suduiraut, *Bordeaux 1972

    H2. Pierre Marie Patrice Duroy de Suduiraut, *Bordeaux 1976

    G4. Michéle Abaza, *Latresne 1947

    F4. Pierre Abaza, *Lingfield UK 1918; m.Edinburgh 1945 Natalia Abaza (*Constantinople 1921)

    G1. Peter Michael Dima Abaza, *Teheran 1948

    G2. Andrew Alexander Abaza, *Plymouth, Devon 1954

    E4. Css Helene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5.11.1884, +Bordeaux 3.10.1937; 1m: Berlin 22.9.1905 (div 1916) Pr Dimitri Obolensky (*24.4.1882 +27.4.1964); 2m: St.Petersburg VII.1916 (div 1922) Serge Boutourline (*Paris 4.3.1885, +?); 3m: 1924 Edouard de Fe (*Wesenberg, Russia 28.7.1894, +Clamart 24.11.1951)

    D5. Ct Grigori Bobrinsky, *11.7.1863, +7.3.1928; m.7.1.1885 Pss Olga Trubetskoy (*3.2.1862 +14.6.1940)

    E1. Ct Wladimir Bobrinsky, *22.3.1887, +1.1.1954; m.24.7.1910 (div) Olga Hartong

    E2. Css Olga Bobrinsky, *17.2.1888, +Neuilly 4.4.1972

    C2. Ct Wladimir Bobrinsky, *2.10.1824, +28.5.1898

    C3. Ct Lev Bobrinsky, *8.11.1831, +23.3.1915; m.2.9.1860 Alexandra Solotarewa (*11.8.1831 +Rome 11.2.1900)

    B3. Ct Paul Bobrinsky, *27.11.1801, +Florence 7.1.1830; m.10.4.1822 Julia Junosha-Belinskaya (*5.2.1804, +Paris 15.9.1899)

    C1. Ct Alexei Bobrinsky, *1824, +1826

    C2. Ct Alexei Bobrinsky, *Pavlovsk 31.3.1826, +Cannes 20.10.1894; m.27.1.1861 Alexandra Pisarjeva (*26.4.1843, +Cannes 12.7.1905)

    D1. Ct Alexei Bobrinsky, *7.11.1861, +4.3.1862

    D2. Ct Alexei Bobrinsky, *18.5.1864, +Moscow 27.6.1909; m.1889 Warwara Lvova (*1864 +in USSR 1940)

    E1. Ct Nikolai Bobrinsky, *11.4.1890, +?; m.Maria Tschelistchewa (*3.7.1886 +1927)

    E2. Ct Alexander Bobrinsky, *10.6.1891, +k.a.17.9.1916

    E3. Css Natalia Bobrinsky, *4.2.1894, +?; m.Nikolai Karlinsky

    E4. Css Maria Bobrinsky, *4.2.1894, +?; m.Gawrila Stupnitzky

    E5. Css Gavrila Bobrinsky, *14.1.1898, +executed 1918

    D3. Ct Wladimir Bobrinsky, *St.Petersburg 9.1.1868, +Paris 9.11.1927; m.Toula 7.5.1900 Maria Nikonova (*Nikitskoie 27.7.1883, +Paris 18.3.1956)

    E1. Ct Grigori Bobrinsky, *Toula 23.1.1901, +Greenfield, Mass 17.11.1985; m.Evanston, Ill 1931 Theodora Platt (*Chicago 17.9.1896, +Greenfield 2.7.1956)

    F1. George Bobrinsky, *Chicago 27.9.1933; m.Chicago 23.12.1957 Elizabeth Shaw (*Detroit 2.3.1927)

    G1. Ct Charles Gregory Bobrinsky, *Chicago 7.8.1959; m.Glenview, Ill. 11.5.1985 Mary Anne Kane (*Evanston, Ill. 3.11.1958)

    H1. Ct Gregory Bernard Bobrinsky, *Chicago 26.1.1986

    G2. Ct John Bobrinsky, *Chicago 16.8.1961

    F2. Css Helen Bobrinsky, *Chicago 7.6.1932, +Chicago 8.6.1953

    F3. Css Theodora Bobrinsky, *Chicago 17.7.1937; m.Chicago 15.8.1959 William Geoffrey Shepherd (*Ames, Iowa 15.8.1936)

    G1. George Bobrinsky Shepherd, *15.9.1960; m.Cambridge, Mass 8.6.1986 Alison Hilary Brown (*1962)

    G2. Frederick Murray Shepherd, *29.7.1963

    G3. Edward Geoffrey Shepherd, *28.5.1971

    G4. Helen Stevenson Shepherd, *14.2.1967

    E2. Ct Alexei Bobrinsky, *St.Petersburg 20.1.1910, +Corbeil-Essonne 6.4.1974

    E3. Css Natalia Bobrinsky, *Bogoroditsk 3.10.1902; m.Irem, Yugoslavia 15.6.1923 Leonide Baidak (*Odessa 7.8.1894)

    F1. Tatiana Baidak; m.Gabriel Gasitch

    E4. Css Julia Bobrinsky, *Bogoroditsk 24.9.1904, +San Francisco ?; 1m: (div) Constantine Onguirsky; 2m: Valerian Braguine

    F1. Alexis Braguine

    F2. Pierre Braguine

    E5. Css Sophia Bobrinsky, *St.Petersburg 18.4.1908; m.Paris 27.11.1937 Nicolas Grekov (*Novotcherkassk 11.5.1907)

    F1. Nicolas Grekov, *Paris 11.1.1943

    F2. Wladimir Grekov, *Paris 24.7.1946; m.Nancray 1.9.1973 Ghislaine Bureau (*Paris 13.8.1946)

    D4. Ct Peter Bobrinsky, *30.11.1869, +in prison 1920

    D5. Ct Paul Bobrinsky, *30.11.1859, +executed 1920; m.Warwara Fjodorova (+executed 1918)

    E1. Css Alexandra Bobrinsky, *1903

    D6. Ct Lev Bobrinsky, *Bogoroditsk 5.11.1878, +in prison in Moscow 29.3.1922; m.Butschalkij/Tula 7.12.1901 Pss Vera Galitzine (*31.12.1877, +19.12.1967)

    E1. Ct Alexei Bobrinsky, *Kamenetz 9.7.1906; 1m: Moscow 1926 Alexandra Kolodin (+1927); 2m: 1928/9 Alexandra N

    E2. Ct Nikolai Bobrinsky, *Bogoroditsk 25.9.1917, +there 18.7.1921

    E3. Css Alexandra Bobrinsky, *Moscow 20.4.1903; m.there 29.6.1923 Philip Baldwin

    E4. Css Sofia Bobrinsky, *Warsaw 29.12.1904; m.Moscow 20.12.1924 Reginald Witter

    E5. Css Helena Bobrinsky, *Bogoroditsk 9.1.1914; m.London 23.11.1935 William Clarke Riehle

    D7. Css Sofia Bobrinsky, *1866, +Moscow 1928

    D8. Css Julia Bobrinsky, *12.2.1867, +1903; m.Pr Grigori Lvov (+Boulogne 8.3.1925)

    C3. Ct Paul Bobrinsky, *Leipzig 28.3.1829, +Interlaken 31.3.1860; m.10.2.1856 Ludmilla Kolpaschnikowa (*10.2.1836 +1894)

    D1. Css Helena Bobrinsky, *Florence 29.4.1857, +?; 1m: St.Petersburg 23.11.1881 (div 1888) Alfred Gf Eckbrecht von Dürckheim-Montmartin (+Locarno 1912); 2m: 1891 (div) Michael Frhr von Meyendorff (*Stuttgart 1861, +Copenhagen 1941); 3m: (div 1905) Artur von Staden

    D2. Css Ludmilla Bobrinsky, *6.4.1860, +Paris 17.5.1911; 1m: 11.11.1876 (div 1891) Dmitri Buturlin (+1917); 2m: Manuel di Lizardi

    C4. Css Julia Bobrinsky, *Sarstow 16.2.1823, +Nice 27.1.1899; 1m: 29.9.1851 Ct Wladislaw Jezierski (+1855/6); 2m: 14.5.1859 Cäsar Gf von dem Broele-Plater (+1869); 3m: 4.8.1871 N Vcte de Julliac (+1881)

    C5. Css Olga Bobrinsky, *22.4.1825, +7.2.1888; m.Gf Edmund Egerström

    C6. Css Lidia Bobrinsky, *29.12.1827, +?; m.23.9.1848 Roberto Marchese Pucci (+1891)

    B4. Ct Wassili Bobrinsky, *13.1.1804, +Moscow 2.9.1874; 1m: 6.7.1824 Pss Lydia Gortschakova (*10.6.1807, +Baden 22.5.1828); 2m: 18.4.1830 Sofia Sokownina (*12.5.1812 +9.2.1869); 3m: 21.2.1869 Alexandra Utschakova (*19.5.1821 +4.2.1880)

    C1. Ct Alexei Bobrinsky, *1.9.1831, +24.11.1888; 1m: 25.4.1855 Pss Catherine Lvova (*25.11.1834 +24.12.1855); 2m: 11.2.1859 Sofia Cheremeteva (*23.6.1842 +15.3.1871)

    D1. Ct Wassili Bobrinsky, *26.3.1860, +29.9.1861

    D2. Ct Alexei Bobrinsky, *9.12.1861, +Florence 4.12.1937; he m. twice

    D3. Ct Wladimir Bobrinsky, *12.7.1862, +1938; m.a French woman

    D4. Css Catherine Bobrinsky, *24.9.1864, +22.4.1926; m.19.1.1886 Pr Peter Swiatopolk-Mirski (+16.5.1914)

    C2. Css Sofia Bobrinsky, *12.10.1837, +1891; m.VIII.1860 Viktor, Gf von Keller (+1906)

    B5. Css Maria Bobrinsky, *3.1.1798, +30.7.1835; m.Pr Nikolai Gagarin (+murdered 25.7.1842)

    A2. Elizabeth Alexandrovna Alexeeva, *St.Petersburg 1761, +1844; m.1790 Frederic Maximilien de Klinger (*Frankfurt 1753, +Dorpat 1831)

    B1. Alexander Feodorovich de Klinger, +Moscow 1812

    资料来源:http://genealogy.euweb.cz/ascania/ascan13.html

     7 ) 这片子看得我没头没脑的。。

    全当欣赏帅哥美女和美丽风景的旅游片看了。。前1-11集只交代各人发生的行为,不交代动机,不交代不铺垫各人的心理活动,人物塑造的平面化,前后行为逻辑都不能自洽,不知道的以为剧里的人是精分。只有第12集交代了一些。只拍出来女皇喜欢睡很多人,女皇做了很多英明决定,虽然历史上是这样发生的。不把女皇为什么会睡很多人拍出来,既睡用情至深的也睡一时兴起的,刚和真爱写信约会互表心迹羞涩矜持着,表白成功才有点小开心,马上和另一个激情四射起来。。你当着你心动珍视的、写了多少次信却碰还不敢碰一下的金金面前和奥尔洛夫那啥你什么心态啊,毫无逻辑。她很可能是当时时代下心态极其超前的极个别人,直接把自己性转了,男皇帝能有很多嫔妃,有动真情的也有一时兴起的也有应付差事的,大家都觉得很正常,那她一个女皇这么睡众多帅哥也很正常。如果你不把这心态表达清楚,人一眼看去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是个slut。。只拍出来女皇把很多决定用嘴巴拉巴拉在会上说出来,不拍她为何能够做出来这样的英明决定?不拍她的决定为何英明,正确在哪儿了?她能做出英明决定可能是她善于审时度势的性格,或者天赋异禀,那审时度势具体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哪些细节上了,天赋好在哪儿了,都要交代。决定为何正确,可以拍个反面案例放旁边烘托,比如前代皇帝或者别国君主在此情形下做了另一种决定然后失败收场,或者执行正确决定取得胜利后发现了某个成功阻止敌人使坏的细节,而这个使坏可能在另一种决定下就容易得逞等等。这些都没有,光用嘴念一遍全出来了。就第一部的表现,只凸显了她年轻时男孩子气一点,神气,会见人说话(就算是聪慧吧,虽然我看来只是小聪明),前期专一(虽然也不知道是为了政治任务来讨好丈夫还是真喜欢才讨好丈夫),后面莫名其妙就一个接一个睡了,就因为老公不跟你好,你就睡一大堆?你要是个专一的人找外遇也会只找一个的。。别的骨骼清奇之处、帝王相什么的完全没看出来,顶多是睡到了能帮她造反的男人,那不就是一路睡上去的么。。如果她睡N多人是出于自己在皇宫生存受到威胁,睡波兰未来的皇帝睡高级将领有部分的必要性,作为一种政治手腕,那还行,但显然也没拍出来,拍出来就是见谁都扑上去,只是天生的习惯而已没其他。。。第二部我一边看着她天天睡帅哥,一边看她沉迷美色的同时还能英明果断带领国家走向富强。。违和感太强了。。

    还有的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场面太多了,女皇一会儿写情书纯情无比,转眼就对别人异常绝情,对小孩对侍女对奥尔洛夫都是。。不交代她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就不知道她是生来就绝情功利主义对他人用完即弃,还是身居高位上被逼出来的。如果是生来绝情,这天性自然方便她杀伐果断干大事,但也不值得人们对她的品行感到敬佩。她自己年少时被当成生育机器来对待,小儿子被同样对待时她上来斥责别人了,然后又把侍女索菲亚当成测试儿子的生育能力的工具人来使唤。。毫不关心索菲亚是否和儿子产生真感情,毫不关心索菲亚测试结果给到她以后的待遇,说让人家流产就流产跟没事似的,谈及给儿子找妻子也是把对方描述成体型好生养的,指望她给自己生一堆孙子。这种前面反对物化他人后面又无比赞同物化他人的行为实在是前后矛盾,解释不通。。她儿子为什么能在自己骗了即将被处死的少女,内心正有犯罪感呢那么难过的一个心情下突然立刻就啪啪啪起来了,如果是心理蓝瘦想哭然后索菲亚耐心安慰他,给他心理慰藉什么的,让他感到温暖之类的,由抱抱演变到啪啪那还说得通,但拍出来完全就是调情引起的。。啪完一次为何还对这个能当他妈妈的女人神魂颠倒动真情了。。索菲亚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俄罗斯美女那么多,保罗为什么一次冲动后还能一直迷上她而不是玩玩就过了,这些都不交代。。迷上就迷上了,不解释。。第一个男人俄罗斯美队死了,女皇若无其事,还问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沉默一小会立刻谈种土豆了,这是正常人的脑回路?好歹第一个,不管人品渣不渣,总会有初恋滤镜,好歹怀念一下吧,那反应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反应。。太多了,不吐槽了,反正当个漂亮画画看是能打很高分的,当个有头有尾逻辑铺垫到位的神作那就算了吧

     8 ) 为啥总是把重点放在感情戏上

    第二季的帅哥都去哪了?只有儿子保罗和老师谢苗的颜值能打,但谢苗也太惨了吧,和安娜真是一对苦命鸳鸯,帕宁伯爵真是够老奸巨猾的,我一直期待揭穿帕宁伯爵收土耳其礼物的真相,为啥大使都放回来了也没揭穿。

    奥尔洛夫真是悲剧,第一季看着脑子挺灵活的小伙,第二季怎么跟个大傻子似的变这么草包,各种作,终于把叶卡作没了。当然叶卡也够狠的,前一秒还为了不能结婚各种威胁大主教,下一秒就直接抛弃了奥尔洛夫。我觉得这部剧还是太过儿女情长了,叶卡抛弃奥尔洛夫除了情感因素,很多部分应该也是政治考量吧,打击奥尔洛夫的势力,安抚帕宁伯爵和教会,提拔阿列克谢平衡朝堂,干嘛整部剧弄的叶卡总是为了感情要生要死的,动不动就爱某个男人爱的要死,我不相信震慑整个欧洲的女皇会这么儿女情长。

    波将金总感觉一副性冷淡的样子,一直拉着脸,长的实在不在我审美上,不晓得怎么叶卡就爱他爱的不行了。唉,叶卡的对象颜值怎么越来越低了。

    保罗其实挺好的,就是太像爸爸彼得了,都是很敏感很文艺的那种,实在不适合管理国家。小儿子太惨了,只能被呼来喝去,在乡下好好的给他弄到宫里,好不容易适应了和保罗也兄弟情深的又给人家一个人送国外,奥尔洛夫也是惨,唯一一个儿子就这样被送到国外了。索菲亚更是惨,这里叶卡完全就是女皇的思维了,为了生下下一代,不顾任何人的想法,残酷无情。最后面给保罗选的媳妇居然和安德烈偷情,真的是看多少遍都无法理解欧洲社会的开放。

    感觉俄罗斯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所有欧洲国家都想把他拉下马,欧洲真的是一直打成一锅粥。然后剧里一直感觉德国法国很穷的的样子,不晓得是在黑他们,还是真的。腓特烈也一直在被黑,哈哈哈,就像美剧总要黑俄罗斯一样。

    每次看这种欧洲宫廷剧都很不适应,和中国古代差太多了,会有很多疑问,也找不到答案。宫里的侍女到底是干嘛的?也不像伺候人的样子,就单纯陪吃陪玩吗?每次看到叶卡和情人当着大臣们的面就开始亲亲抱抱,然后进卧室真的是一头问号?欧洲教会管的太多了吧,为啥结个婚也不让,伊丽莎白和叶卡都是想结婚而不得,叶卡居然都被气哭了,我更是一头问号?他们的宫廷好小,总感觉房子走两步就到头了,看着好逼仄,然后在皇宫里就乱搞,真的是无语了!

     短评

    这一季比较动人的几个点。1. 苦命鸳鸯,谢苗和安娜;2. 尼基塔·伊万诺维奇虽然老奸巨猾,但是在听到阿列克谢开口说话回应他之后,展示出极度真情的一面;3. 保罗第一次相亲时和最小的公主露易丝情投意合,但过后非常理性地说 : 我很爱她但我不会娶她,那样会毁了她一生;4. 索菲亚·斯捷潘诺夫娜即便被叶皇渣成这样,我却感觉不到她的恨,只是隐忍和接受,受伤却仍然魅力无限;5. 保罗和玛利亚最后一集甜得高能,欧式情话GET;6. 命运弄人,战后的疾病拖垮了奥尔洛夫,让他变得越发跋扈和善妒,加速了自己的毁灭。PS1. 这一季鱼子酱字幕组的片源 高清画质太感人,夏宫冬宫都美得跟油画一样!PS2. 这一季俄语同传也比第一季自然舒服得多

    8分钟前
    • ○Ⅴ○
    • 力荐

    女王走上了伊丽莎白的老路却不自知,全剧最讨厌的人物是男主,为人刻薄面目可憎情商智商可怜,最喜欢的人物是女官,演技在线一开始轻佻愉快到后来悲情无奈。

    10分钟前
    • 纸鸢
    • 推荐

    这一季宫廷秘事仍然占据大头,女王和波将金将军的情史成为重点,政治斗争和经济改革没有深入讲述,服化道比第一季更加精致,特效依然五毛。

    14分钟前
    • 我的ABC
    • 还行

    感觉也没个中心,就是在演故事。快被浮躁无脑暴戾只凭**就妄想当皇帝的野男人恶心死了。喜欢大王子的家庭教师,蓝眼睛真漂亮,就是最后死的有点怂。保罗王子很善良,有点冲动,也可以理解。女皇眼光真差,选的第一任儿媳妇是个什么鬼?!小王子才是聪明人,可惜生父失了宠。仕女索菲亚最美,第一任媳妇的三妹妹也美。

    17分钟前
    • 蛋壳计划
    • 推荐

    节奏比第一季稳一些了,画面比第一季还要漂亮!鱼子酱字幕组简直太良心!!PS 女皇每次念“格里戈里 格里戈里耶维奇”我就笑得不行哈哈哈哈

    18分钟前
    • 沙客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修道院外女皇对太子咆哮:“亨利八世杀了十万人,伊凡雷帝四千,彼得大帝八千,他们都是伟大的君王。”保罗:“伊丽莎白女皇在位一个人都没杀。”女皇:“所以没人记得她”当年那个眼神中透着柔弱的女人,终于在权杖的重压下成为了铁石心肠的大帝,她的一生注定在孤独与荣光里度过

    22分钟前
    • Mercury
    • 推荐

    女主角真是太好看了 但是波将金的长相 我真的没法理解 肯定是审美差异

    25分钟前
    • 猴子捞月掉水中
    • 力荐

    叶二从来都没变过,真喜欢看她狠心起来又美又绝情的眼神,对儿子,对女官,对不成器的情人,对背后议论纷纷的人群,对敌国,对镜子里的自己乃至整个世界。这样的时刻里她孤独,但又刀枪不入,像极了当初的伊丽莎白女王,真是历史最擅长的玩笑。

    28分钟前
    • 放学第一个跑
    • 推荐

    女王依旧美呆,这季保罗一世居然成了男角的颜值担当

    31分钟前
    • 八卦是一种病
    • 力荐

    人们在品评女性政治家的时候,永远看不到她们的政绩,缺陷而只在意她们的情史,似乎所有女性都是靠这些关系在世上留下盛名一样

    32分钟前
    • TARDIS
    • 力荐

    风景还是美的,尤其是钓鱼和跳河那里。俄式田园爱情和中华田园爱情是两种剧本啊。

    35分钟前
    • 还行

    敢于革新和吃土豆的好领导不多见啊。

    39分钟前
    • 百盏
    • 推荐

    把男人放到女人的位置上,他就变成了女人,let's雄竞。

    40分钟前
    • 织裹尸布的缪斯
    • 推荐

    波将金和叶二的bgm响起来的时候我都要哭了,含泪就着选修课水准的俄语水平啃完生肉,最后叶二撒娇着让波将金叫她жена的时候深刻地感受到再坚强要强的女人,骨子里都渴望爱情和被保护。

    45分钟前
    • VanroMichaela
    • 力荐

    男演员颜值暴跌!还我原版波兰小黄瓜!波将金长得有种和他会生殖隔离的感觉…唯二好看的是保罗和他老师,保罗是毛版Peter Evans哈哈,老娘还在b站传了他的电影“明星”…老师有上季长腿基友的味道,但没那种神秘感,老师蠢死了差评。剧情也不好,感情戏腻了,后面两集没得字幕了但生肉看着也就这样了吧

    49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还行

    不要拿武媚娘传奇和这个比,不是一个水平的好嘛……

    52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终于讲到叶二带领毛熊崛起痛揍波兰土耳其的故事了。超高颜值、给力的布景和华丽丽的冬宫实景拍摄,加上本来就自带drama的叶二故事,真是要吊打这几年不争气的英剧。

    54分钟前
    • Tao
    • 力荐

    b站有熟肉了!!b站有熟肉了!!b站有熟肉了!!(说三遍)

    59分钟前
    • 为爱革命马吕斯
    • 力荐

    熊国能摊上这么个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好媳妇,真是奥斯曼苏丹的悲剧。

    1小时前
    • 倏易
    • 力荐

    感觉得出来预算比第一季多了一些,但是对比传记,拍得还是非常不令人满意。

    1小时前
    • 三月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