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中国有嘻哈2017

    中国有嘻哈2017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吴亦凡,张震岳,热狗,潘玮柏 

    导演:车澈 

    猜你喜欢

     剧照

    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1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2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3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4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5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6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16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17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18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19中国有嘻哈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国有嘻哈》是爱奇艺首次拉通全站资源,倾全平台之力重点推出的中国首档 Hip-hop文化推广节目。这是一档锁定未来的超级网综。吴亦凡、张震岳&热狗(MC Hotdog)、潘玮柏,四大明星制作人将携手打造中国下一代新青年文化,寻找属于中国年轻人的Hip-hop偶像。节目由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挂帅总制片人,《蒙面歌王》系列总导演车澈,《奔跑吧兄弟》三季总编剧岑俊义,《跨界歌王》总导演宫鹏,《盖世英雄》音乐总监刘洲等金牌制作团队组成的“综艺梦之队”保驾护航。Rising ! Chinese Hip-hop

     长篇影评

     1 ) 要说多少次才能明白人世间最基本的道理?

    不愿意看,就不要看。反正我不看。
    不了解中国综艺节目的性质,就不要着急参加。反正我是不参加。吃了亏就当长见识了,你找个正常工作试试,还有比吃亏还经常发生的事吗?

    我很支持如果有个活动或者组织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有竞争就有进步,肯定对这个行业是有好处的。

    但是同时没有那么理想的活动的时候你也动脑子好好想想,你喜欢嘻哈就是为了上这个逼样的节目吗?没有这个节目你就不玩了?你是要当艺人还是要做2Pac?这个节目是给艺人准备的,你要做的就是让大部分人喜欢你,不是表达你是老几!想靠这个吃饭,又不愿意做大众的东西,嫌弃这嫌弃那,公司疯了吗?非要花钱给你做你喜欢的事?是你你能那么大方吗?

    嫌弃评委,你麻痹就你们那个门铃音乐,真的找几个大师来,你觉得能给你打几分?你想要谁?DJ Premier? Pete rock? Dr.dre?Timberland? 还是现在的Metro booming, southside, murdabeatz, boi-1da?还是找音乐大师Quincy Jones? 上YOUTUBE看看Beatmaker battle 比赛,你觉得你能晋级吗?不会把人笑死吗?歌词应该找谁来评?RAKIM,Pharoahe monch, snoop Dogg , BIG,kendrick lamar? 就算他们能听懂,你觉得你行吗?这些大众明星评委相反最能检验大众会不会喜欢你们,给你们花钱,因为大众喜欢他们。说白了,这要是组织一个世界范围上的比赛,真请了HIPHOP大咖,你觉得你能排第几?SOUNDCLOUD上的DEMO花一年天天听,你都听不完!

    你跟DRAKE,RIHANNA,THE WEEKND,FUTURE的制作人和工程师合作过吗?笑话这些评委教不了你?这几个评委每个人都吃这口饭十几年以上,光录音和制作人的一些习惯技巧就能教你好几天,抱着学习的态度,能学就多学点儿,什么时候你的音乐听起来不想一团米糊糊一样, 你再评价别人。跟这些人关系混好了,以后带你feature一下说不定你就火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明白吗?

    真觉得国内环境不好那你就去国外发展啊,音乐这个东西又不分国界,看看哪个好发展,自己看看WORLDSTAR一天出多少新人。

    嘻哈从在中国发芽到现在,就从来没出现过一批真正有脑子又有实力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的人,全是几把骂街的,抱怨的时候责任感都你妈可强了。真让你定个目标把这个东西做火,你行吗?一说到这儿开始找理由说没钱,没精力,没这没那了?那JAY-Z怎么起家的?人家录音设备都是HUSTLE来的,你怎么不找份儿工作,养活HIPHOP呢?成天想着让HIPHOP养活你?

    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Peace, I'm out, dumb motherfuckers.

    P.S : 更新于7月13日,从这个节目开始到现在,每天朋友圈都有不同的人分享中文RAP,甚至有个哥们儿在打羽毛球时自己写了一段RAP词,看起来也挺不错。这些人我认识很多年,他们从来都没有这么关心过HIPHOP,跟风也好,真喜欢也罢,这些事儿肯定也发生在你们的朋友圈。现在那些恨这个节目,导师的人希望你可以看到,这个节目对大众的影响,对HIPHOP文化在内地的推动,比中国所有RAPPER加起来都要大。你们每个人也因此受益,粉丝可以找到更多的朋友,RAPPER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希望这阵风能吹久一点,培养更多这个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去创新,去征服。

     2 ) 中国当然有嘻哈


    聊这个节目,得先从中国嘻哈开始聊

    第一代的中国rap(2010前)都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虽然保留了hiphop的音乐特质和形式但是感觉扔了魂。本土化是做到了,但是基本是把黑泡打残了拽回来的。不swag很致命,看看老黑们,不管是2pac还是Gucci mane,甚至是早期em都很飞,不飞的黑泡只能是配乐诗朗诵。这个致命伤大程度地导致了早期黑炮土壤贫瘠没人能真正走起来。当然也成为热狗走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助推,全靠同行陪衬。

    不swag的问题主要还是归咎于producer的缺失,没有好的beat,再牛逼的flow听多了都很dry。早期流传的作品90%以上都是直接偷个beat就翻唱上了,剩下的不到10% beat做得惨不忍睹,导致宋岳庭极其粗燥的录音带版本的beat称霸将近20年,倒不是说作为中文说唱扛旗人作品不好,但是这么多年了一大批活人就靠一个死人扛也是蛮心酸的。

    这个问题其实老黑前辈们早就给出解决方案了,自己没有beat先从remix做起,Wudu Montana,Ty,马思唯,弹壳k9999都是这方面跑的比较快的。从大概2013-2015这个结点,国产黑炮诸如说唱会馆,红花会都逐渐走上整个hiphop工业链条的第一环,也是这个结点,积累将近20年的中国hiphop开始厚积薄发。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第一位为大众所认知的不上班的谢帝也是从beat到flow甚至到aka的名号都依然还在cosplay。

    与此同时其实美国hiphop圈也在激烈的转型和自我斗争,新学校在非议中挣扎多年后终于出现了kendrick lamar这样真正的领军人物,而许多OG转型使得老学校逐渐式微。2015年前后随着Migos等新品种trap在youtube上现象级的爆红,今天的主流trap rap在各大榜单势不可挡,基本确立地位。而推动这一波革新的主要力量实际上并不只是一众trap rapper。Gucci Mane势力范围内出现的一大批像Metro Boomin,Mike Will Made It,Southside等优秀的producer才是主要力量。

    绕回来看国产黑泡,现在实际上不缺优秀的rapper,缺的恰好就是一批好的制作人。目前的现状是红花会的Young Mai基本简直就像中国版的Metro,名声在外的rapper们不少都用过他的beat。Young Mai这次也被邀请为《中国有嘻哈》官方制作人,也算是节目组诚意展现。可是抛开他,除了为数不多的rapper例如马思唯,弹壳,TT有一定制作能力以外,几乎是一片荒芜。可喜可贺的是最近C-Block和Gai都展现出一定的制作能力。然而rapper兼producer再兼一大堆别的角色,即使能做出不错的音乐,但是效率太低产量太低,绝对不是市场化推广的最优路线。

    最后写一点对于国产黑泡的展望,希望国内的hiphop圈子里能出现一些Suge Knight,Birdman,Gucci Mane这样的强力kingpin,这样或许能慢慢聚拢和整合资源。

    CDC的Ty和谢帝本来势头很好,结果在几乎炮轰CDC外所有人后分别发展个人标签,而且谢帝17年最新的作品依然是套用韩国的beat并且不标明remix,总的来说很失望。

    红花会也有这种趋势,因为当家壳总相当低调,但是年少多金有实力的同时还聚拢了一大批好rapper,与红花会外的rapper如TT,JonyJ也都交好,前景非常棒但具体走向不明,希望PGone和小白这次出现能像谢帝好歌曲助推CDC一样助推一把红花会。

    关于节目

    从一开始李宇春等评委名单开始节目组就一直在搞事情,而且非常拙劣。幕后的故事已经有各路大神跟大家安利了我就不啰嗦了,直接聊聊节目。

    参赛的rapper

    (这里把不会唱中文的直接忽略了)

    在早期被黑做出调整以后,基本囊括了大部分国内rapper。圈内颇有名气的红花会,说唱会馆,GOSH,Chillgun等基本都有成员出现。

    不过自从CDC各路人马签约不同东家以后感觉凝聚力不太行了,Ty虽然来了,但是作为会馆头头基本没有提会馆相关。这么个曝光率前所未有的节目上,CDC这么大的厂没人represent,每个人的新作品也基本都贴自己label了。反而是GOSH和红花会赚足了曝光率,希望红花会以后走起来了别重蹈覆辙。

    除了抱团的rapper外,JonyJ,TT这些正当红也有实力的rapper也出现了,让整个节目可看性高了很多。有人可能说og来的不够多,其实我想说如果真的来了些,估计大概率会遭遇茶米沈懿yi (感谢指正)这种待遇。其实不是他们真的很差,而是跟前面说的一样,中文og们真的不swag,没法儿推,flow技术也都基本停滞不前了,实在没必要浪费时间,尤其是新一代人才济济的情况下。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孙八一居然来了,哈哈哈哈,当年铁麦克干掉贝贝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而且哥们儿依然商务范,哈哈哈看好他,只是不知道他除了freestyle以外歌曲整体怎么样,毕竟没见过作品。

    男团女团就看成是植入广告就好,大家不要太在意。

    比较遗憾的是一个是Ty两轮游,感觉上大概率搞Ty是为了投票复活骗流量,用心良苦就是苦了Ty。不过公正地说,Ty的歌属于比较慢热的,hook耐听上脑但是第一遍一般都特别不惊艳。所以这种赛制Ty很吃亏,但是被干掉了还是过分了。

    另一个是贝贝在号子里,要不然应该会来,如果真的来了那还是非常好看的。

    最后是是马思唯和Dz忙着international,不过higher brothers目前状态确实也不需要这种曝光了,尤其评委这么个狗样子,弄不好适得其反。

    另,女rapper全中国也就VAVA能听 而且水平一般 那个大密确实不行 拉音箱的其实不会rap 完全没有flow的配乐诗朗诵。

    关于评委

    目前看到的三组评委都已经是撕逼妥协后的最优选,人选问题就不多吐槽了,主要评价一下三组人的表现。

    其实我意见最大是热狗和zzy,明显被派了女团甩臀女的任务,留的太刻意了,流量是得要但是不能不要脸啊。另外张实在是连基础的hiphop常识都没有,感觉也不愿意稍作了解,不过听听兄弟本色最近都出的什么烂歌也就知道没什么好期待的了。

    吴亦凡的话实际上我的立场居然出奇的中立。尽力了就好,而且他手里的国际顶尖producer资源不少,好rapper能通过他对接上好资源是最好的结果。不过第二集克里斯在掉书袋的时候提到了melodic rap,就冲这个留Ty也没什么问题啊,Ty音乐性多好。另外应该是被派了男团任务,索性爱豆小伙目前为止表现中规中矩,还算是知道自己在干嘛,基本没像女团姑娘那样让大家那么尴尬。

    潘帅的存在本来以为是个点缀,看第二集后觉得好揪心。个人感觉他对hiphop缺乏基本判断能力,估计相关知识也停留在90年代左右,着急。

    到ep2为止,

    gai这个阶段晋级还是合理的 不过估计battle要跪。

    布瑞吉就一首老大特别赞整体实力还是一般 大招已经放完了估计后面也要跪 。

    个人觉得GOSH最好听的还是Wudu Montana,不过GOSH整体实力还是弱。

    另外,我想看TT当面怼徐真真,真真姐只会压单韵,真真姐一直用生命在搞笑。

    话说回来被Ty怼过的基本都晋级了,哈哈哈哈哈哈

    另外节目剪辑莫名其妙,作为一个音乐类节目你把人家flow剪的支离破碎的还他妈怎么听?怎么听?怎么听?能给个完整的六十秒再闪回吗?!


    7月4日随性更个新,继续聊聊ep2

    搞说唱的很喜欢说一句话,叫keep it real,但是遗憾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做到了keep it real。keep it real直接译过来是“保持真实”,我认为理解为保持本心或者保持本我更贴切一些。但是保持本我并不是无视社会的基本准则,搞说唱的还很喜欢念叨两个词,“show respect”咱们暂且直译成尊重或者理解成致敬。如果说保持本我就是像个二缺一样粗俗,无理,到处乱喷,那么明显跟表示尊重相悖基本无法共存。那么keep it real保持本我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叫lil dicky的rapper,这哥们首先是个白人,然后是个犹太人,最后是个从小衣食无忧GPA3.93(4.0满分)的中产家庭长大的已婚学霸。一点都不gangster,一点都不struggle,一言蔽之就是从头到脚跟街头,枪支,毒品,大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那么他怎么keep it real呢?

    首先我们听一首他自己的解释

    Lil Dicky Ft. Snoop Dogg - Professional Rapper 中英双语【OURDEN】

    (翻译有多处错译,但是也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了,大家将就看)

    歌里讲的是一个业界大牛Snoop Dogg狗爷面试lil dicky的故事,最后作为一个超级不swag完全不街头的犹太白人学霸是怎么赢的respect的呢?

    简单的说,就是坦诚。 他很直接的面对了自己的身世,并且展现了过人的才艺,然后跟狗爷说:

    So when I get up on the mic I ain't finna just lie 拿着麦克风的我一定是最真实的我

    Real recognize real, right? 我们都一样实事求是,对吧?

    接着他像商业路演一样给狗爷介绍自己,狗爷也就照单全收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真实。说到这儿又可以绕回节目里来了。女团小妹妹甩着屁股唱自己是gangster,热狗虽然放了水,还是建议她不要这么唱。热狗自己没说原因,但是看官们看到这儿一定知道为什么,因为唱的跟rapper本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这问题就严重了。其实在男团女团技术过关的假设前提下,如果唱的是“虽然我就是个偶像团体的,但我是拿出实力跟各位rapper来比的”,这样的话至少会赢得我的尊重,因为足够真实,kept it real。所以说黑点其实不在他们的男团女团身份,而是他们假,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干这么一件事,这就很不尊重人了,首先没有尊重自己,其次你让这些把rap当精神食粮的rapper怎么想?所以说怎么才能keep it real呢,在技术过硬的同时坚持做自己,这才是real hiphop。


    7月9日更新 ep3的内容出乎意料的紧凑,到这个阶段很多有的没的也慢慢开始略去了,不过整个节目还是让人觉得节奏有点飘,虽然是想做出综艺的感觉,但是剪辑不到位导致至少二十分钟是可以快进略过的。 先说说余下几个60秒配乐 鬼卞,这位rapper以前没怎么听过,beat一起就相当的惊艳,张嘴以后黑嗓也很特别!整个人的感觉跟音乐特别的契合,flow韵脚都绝对是一定水准之上。很难得看到这么一位有个人风格又有技术还有想要真正传递一些内容的rapper。“在我的土地上请你收起你崇洋媚外。”这才是国产rapper该有的态度嘛,DOPE!结果鬼卞老师【小学(误)】疑似也是川渝人士,蜀地还真不愧为中国目前黑泡环境最好的地区。 Jony J,各方人马替Jony J立了好多好多的flag,导致上场后压力过大发挥失准。这里不得不再吐槽一下节目的剪辑,失误后紧跟的明明是非常老练的现场处理,结果剪辑刻意放大失误,让人觉得一开始各位制作人难道是迫于舆论和Jony J的圈内地位硬撑着没按Fail吗? VAVA,中间过了几个记不住名字的女rapper基本可以维持之前除了VAVA其他没办法听的定论。表演发挥都没毛病,但是比较有趣的就是通过其他女rapper的陪衬,再加上剪辑专门强调了一下,VAVA直接进入了“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靠才华联盟。” 大笑,不吹不黑,大笑的实力晋级这一轮是毫无压力的。其实早期她是通过翻唱热狗一首《不吃早餐是一件很嘻哈的事情》引起热狗关注并转发了她的微博,我还记得当时她的翻唱比热狗原唱节奏还快半拍,等于间接加高了难度,因此印象好并且深刻。但是,她站在这个舞台上代表自己的时候却让人很出戏,一个东北女孩,操着一口台湾腔,唱着跟热狗完全一样的flow,压着高仿热狗的韵脚,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没特色,目前看如果不能通过模仿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一套新东西,估计以后走起来不容易。 Too 不 Real 徐真真,真真姐他真的很不真。也是唱自己以前的老歌,可是连口水歌都不如的歌词到底是哪来的底气说自己是前辈,TT是门徒的。这个水平真的可以fail很多次了,向吴亦凡致敬,另外两组制作人都太滑头了,拉不下面子按。【没错我就是喜欢黑他】 TT,继续唱自己放慢版本的录音室作品,台风依旧炒鸡swag,大概15年的时候看过TT的现场,至今认为是国内现场感染力一流的rapper,能与之抗衡的也只有Higher Brothers和红花会了。可是TT是一个人撑起一场秀,绝对的好苗子,演出费涨定了! 孙八一,哈哈哈,孙八一把商务范直接弄成了自己的标签,上来一口一个老板老总叫的相当6。他管DJ也叫老板,哈哈哈哈。不过言归正传,果然跟之前顾虑的一样,孙八一作为一个freestyle battle选手,在deliver作品方面确实有些弱。首先flow及其平庸,一开头几乎没有节奏变化,看下面几个rapper跟着硬摇看的实在要尴尬死了。然后后续的快嘴还出现了咬字不清这种初级失误,令人扼腕。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环节可能是在前期孙八一最不擅长的一轮,过了这轮后面的freestyle和1 vs 1 battle孙总应该都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Hiphop Man,之前也说了应该把他当做嘉宾看,但是公道的说,他英文绝对是大魔王级别,但是粤语和普通话真的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众望所归,被放上神坛的人不好说太多,说多了招喷子。这里想说一下zzy又一次秀出了自己的无知,送他一首马思维的尴尬。 分队和命题freestyle 分队过于刻意了,不说所谓“死亡之组”,就凭will.d这个滥竽充数的小子在will.p的队伍里,就足以证明“抽签”一定是操作过的。可惜吴亦凡组实力实在太弱,完全失衡并且相对的扼杀了观赏性,保Jony J的意图也有点太刻意了,导演基本确立了他嘻哈爱好者的身份,这么硬的处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决心。 从命题上来讲, 热狗的superstar明显是为了让节目好看一点,毕竟众rapper肯定还是有不少相关词汇储备的,辛巴打头阵能看出来确实在freestyle,但是节奏压得非常不好,韵脚也是胡乱拼凑,没什么大意思。不过即使这样被布瑞吉枪mic还是稍微有点惨,毕竟布瑞吉看得出来是套了事先准备好的词,但是节奏准,韵脚顺,立意也明确,命题作文套八股无可厚非,毕竟大家当年高考这么干的都不少。PG ONE,艾福杰尼都不错,TT前半部分又套了歌词,后部分freestyle卡壳稍微差点意思,真真姐到这一轮都不用我当键盘侠黑他了,四个字形容,哈哈哈哈。 吴亦凡的羽毛球绝对的刁钻,干得漂亮。其实我个人更期待把热狗组和吴亦凡组的命题对调一下,吴组实力太弱白瞎了这么好的题目,除了现场抄袭黄旭的林丹还有别的吗朋友们?真该淘汰6个。 潘玮柏的秘密也不错,小青龙开了个好头,不过最后的秘密实在是分享的太多了兄弟,你的屁屁还是留给你自己。VAVA发挥依旧很稳,中途DJ换了beat但是掌控的很好,就是最后的这个收尾,哈哈哈哈镜头还贱贱的给了TT。Gai基本上来秒了这一组所有人,从超社会就开始听他的歌,第一次听这样的flow,“大话留给大咖讲,有人气就开始讲思想”这一段感觉被Jony J上了身。一个小细节,Gai唱的时候大伙在后面high成一团,唯独PG ONE一动不动绷着脸练功,明确的传达了个人意见。不过不应该啊,Gai不是还跟贝贝合作过只手遮天吗?【不少小伙伴都告诉我gai是套的词,我自己应该是没听过这首歌,烦请哪位给个歌名】 收尾吐槽一句,如果只听Hiphopman最后的普通话bar,的确可以是热狗的朋友陈冠希。 Freestyle 节目之外,这次我们来讨论一下freestyle cypher,其实freestyle cypher是一个很具有观赏性的展示rapper的形式。在hiphop的发源地灯塔国每年都会有一个叫做XXL FRESHMAN CYPHERS的弗雷斯戴奥表演,初期很多非常优秀的rapper都是通过XXL打开了知名度,【K-Dot也就是Kendrick Lamar也参加过】。经过多年的发展,能入选XXL也算是一种行业内的再测验,大概可以理解为不管你红了没有,听说你挺有料的,那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在这儿给大家随便附上两个中文网站上比较好找的,第一个是14年的,第二个是16年的,14年的还有非常棒的字幕,shout out to字幕组的同学。 XXL Freshmen 2014 Cypher 中英字幕 [OURDEN]

    XXL Freshmen 2014 Cypher 中英字幕 [OURDEN]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16 XXL Freshmen Cypher

    2016 XXL Freshmen Cypher_哔哩哔哩_bilibili

    听完以后我们会发现,不管这个cypher里面要换几个rapper,大家都会用同样一个beat。虽然beat是一样的,由于每个人的flow不同,因此dj也会在后面即兴配合。很多时候我们在看rap表演的时候忽略了实际上同时表演的还有hiphop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也就是DJ。选用同样的beat也有助于听众区别rapper技术的好坏,flow的优劣,这才是一个完整的freestyle cypher表演。 反观一下中国有嘻哈,根据选手实力的不同DJ配上的是不同的beat。给真真姐的beat节奏强层次好,非常适合押韵和变换flow,反观布瑞吉唱的时候配的是雷鬼,PG ONE唱的时候配的是很Jazz的鼓点都太不稳的很lay back的beat,这就人为的保护了像真真姐这样滥竽充数的假装是rapper的rapper。【结果还是被淘汰了,实力选手就是能无视规则的偏袒依然杀出重围】。其实说了这么多,一个是想夹带一些私货,另外是觉得既然打着推广hiphop文化的旗号,节目还是应该把该呈现的更多的原汁原味的呈现,也不枉大家火热的关注。 非常期待下期的1 on 1 battle,大浪淘沙现在比赛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感觉越来越好看了。 谢谢大家,这礼拜就到这儿。


    7月15日更新

    其实还没等到这周更新的上个礼拜的某一天洗澡的时候我就想起来一个致命的问题,在这个没有分级制度的国家rap battle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播出来? 结果这礼拜一台说唱文艺汇演也确实印证了真正的battle不可能出现在节目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上周的命题freestyle已经让大半参赛的假rapper跪地不起了,再接着搞battle估计节目就没法儿看了。 说说文艺汇演 由于时长上升到了一首歌的长度,并且能看出来对原创性的要求明显收紧。不少舞台经验不够丰富的rapper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小瑕疵。 由于上次不少人都告诉我Gai套词,所以这次第一组我特意留意了一下。Gai唱的词在一首刚发出来不久的由Mai Remix的Jony J的套路里到了,但是个人感觉应该是节目先写出来后来用到了这个remix上。但是老实讲,我反而觉得这词配节目里的beat更合适些,hook狠抓耳,而且转普通话蛮有意思的。另外就是模特小赵虽然唱腔有点像PG ONE,flow也比较刻板工整,但是也算是整体来说实力不错的了,结果依旧没毛病Gai赢的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惯例给各位看官附上链接: 套路----Jony J feat. GAI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第二组,哈哈哈哈,周艺轩,不过是人品还是歌,都还是挺尴尬的。 不过我听完觉得这俩好像组合起来女的唱hook,爱豆念念词搞不好还能成为以后华语流行的新乐种呢?要是真能流行这种东西,不管怎么说也总比两只蝴蝶之类的好吧。 第三组,之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提小青龙,这次可以说说为什么前面没怎么提他了。 有可能是因为小青龙是battle rapper出身,导致押韵很喜欢而且几乎只押在句尾,flow虽然有变化但是还是特别dry。把一样是battle rapper的辉子放在同一首歌里面就更能发现小青龙flow稍弱。最后结果和淘汰原因都没什么毛病,不赘述了。 第四组,Jony J........................和鬼卞 尴尬。 除了尴尬还是尴尬,只能夹带私货了。 (btw这首尴尬其实是马思维 diss Gai的,歌本身也挺有意思。) 【马思唯 ft Psy.P】 --《尴尬》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其实Jony J连续在歌词上出问题,一方面说明他可能确实更适合做一个录音室rapper,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许多rapper(不论国内外)巡演都直接放原唱可能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还有就是Jony J的歌词一般都很花哨,新写的确实也不太好记。 但是这些都不是借口。 要较真的话,就是准备不足,没有用心,态度问题。 索性鬼卞也是不过的rapper,既然豆芽已经这么有名气了,让新rapper出出头也没什么不好的。 然后下一组是你们的男孩TT和卓卓。 各位制作人点评都挺多,我就不废话了。 两人的词也都挺走心,说实话老学校确实更走心。TT其实挺擅长写这种题材的,一路走起来确实也不容易,尤其还遇上徐真真这种坑货,希望越走越好。 再给大家夹带点私货嘛~大家说猴不猴。 【其实前面某个环节TT唱过这个歌的歌词,前面不重要,歌曲从2:28开始】 【Tizzy T】- 青春叛逆手册 //www.bilibili.com/video/av9625126/ VAVA这次略过,比心boy也没什么好说的。 孙八一这一组其实还是一样,我真的觉得以后C-Pop要是往这个方向发展,大街小巷每个卖水果的卖手机的卖whatever的都拿大喇叭放这个我觉得我也没意见。所以这些男团rapper其实是有正面贡献的,凡事都有两面性。还是劝大家多点理性少些戾气,毕竟掰手腕谁能掰过资本对吧。 “怎么说啦,没得怎么说” ——T可夫斯T 最后, 欧阳靖打酱油结束我有些意外,其实他这段flow真的好,我专门停下来一句一句看了看了韵脚和词,很有扛大旗的风范,不过因为没唱中文被淘汰我也没意见。 但是我还是想吐槽一句,您作为元老接受大家的崇拜,走就走了您能气度大一点吗?下面坐着的四位也很难做嘛对不对,不过现在看复活的一定是他了,哈哈哈哈哈。


    7月30日更新 ep5和ep6

    本来以为ep5乏善可陈,结果看了ep6以后发现。。。果然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惯例先说剩下的文艺汇演,这集差异性很大,强的很强,弱的简直是。。。

    艾福杰尼 大鱼

    艾福杰尼的实力在这段verse里面得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呈现,其实这首歌立意也很有意思,“小胖子”。有趣的rap往往胜在两个地方,流畅多变的flow配上抓耳的旋律,和一个独特的立意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大部分rapper都擅长定主题树立意,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好rapper可以通过好听的歌讲一个好故事。那什么是好故事?我个人觉得大家熟知的eminem就是个讲故事的大神级人物,他的stan就讲了个好故事。Eminem擅长的是在歌里通过不一样的flow玩儿角色扮演,另一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em的歌叫Guilty Conscience,eminem和dre在个歌里若干个小故事中各自扮演的是人的善恶两面的内心,【心里两个小人在打架这个梗】。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这首歌的MV,也非常有趣,

    【Eminem】中英字幕Guilty Conscience,姆爷和师傅Dr.Dre牛逼的早期MV_哔哩哔哩_bilibili

    大家不太熟知的Nas也是讲故事的bug级人物,我认为他最牛逼的地方是可以通过让人完全想不到的神奇比喻把一个本来没什么大意思的故事讲得特别有趣。这一点上我倒是认为JonyJ很有潜力,他的《防火线》故事也讲得很出彩,配上流畅的flow算是中文说唱里面能把故事讲得完整漂亮的为数不多的几个rapper。

    大家完全不知道的老一代艺术家Slick Rick也很厉害,不过他一般为人知的是因为他开创了现代说唱flow的先河,其实rap不是一开始就跟喊麦有很大很大的区别的,那些装逼的家伙大家不要相信他们。在他之前的那些rapper,配上动次打次的disco蹦迪beat基本唱的也就是【一个打,一个打,一个一个打打】【跑题了好像】

    大狗 李大奔

    这一组是所有文艺汇演里面听着最顺耳的,两个人发挥都很稳,大狗的老学校flow非常好听,而且节目到现在这么多的歌词里,终于出现了一个实实在在可以称得上punchline的punchline,

    结果节目组做的效果弹幕是【蛋鸭x1闪电】【一脸懵逼的我好像看了什么奇怪的节目】

    上个语文课,着重说一下这句歌词【敲黑板】

    见招拆招的老学校,怎会中你陷阱圈套

    首先先说一下这词好在,不但是一语双关,而且还做到了对仗【还是互文?(误)】。老学校和陷阱说唱首先可以指说唱中的两个流派,old school和trap。而trap在英文中的本意又有圈套的意思,我们把句子放大了说,作为前辈和老炮的大狗也基本代表了老学校一派rapper对新兴trap这种风格的总体态度,不认可,不掺和。套到两位汇演的rapper身上说,李大奔本身擅长的就是trap,大狗想表达的引申意可以显而易见了。

    坦白讲,如果这真的是个battle,我认为这个punchline是可以做到致命一击的。

    绕道整首歌来说,其实除了这俩刚提到的音乐风格,大狗还提到另一个黑人音乐占比非常重要的灵魂乐,总的来说歌词言之有物干干的有货,美中不足的就是大狗的flow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得连形容词都只能用普通,泯然众人。

    但是为什么大狗这么牛逼还选了李大奔?我认为几个制作人说的都对,首先是在一个老学校beat里面李大奔的trap flow也蛮不错的,相较于大狗的平庸无奇的flow等于客场作战没有被KO还稍微玩出了些花。其次是在热狗潘帅一人一票的时候,吴亦凡的喜好实际上起了决定性因素,trap作为目前的流行并且是他个人喜欢的风格可能加了一些分。其次我觉得大狗可能flag立太高而且太早,枪打出头鸟,太嚣张不好。另外就是这种圈内根基比较深厚的老江湖确实也不太好驾驭,从节目火了以后的商业运作来说大狗也不适合继续走下去,这首歌作为谢幕演出没什么问题。

    皮几万 Yamy

    首先,这俩人除了炫技还说了啥?

    皮几万已然是人气担当,有一定实力而且形象好舞台表现力也很棒。人设不错,看好你哦中二小伙砸【其实个人只喜欢他的中二病,可能是他唯一一首有灵气的歌】

    皮几万人红是非多,言多必失,不多说了。

    小白 辛巴

    围笑,这TM什么玩意?

    辛巴说所有人都关注他们作品外的东西, 我想问你们除了作品外的东西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然后小白有一个能火的好兄弟,作为一个多金的小伙,以后主要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多给兄弟花钱搞运作更合适吧,毕竟背后有钱才能火嘛。

    【完了肯定要被喷了,我准备好纸巾了你们来吧】 布瑞吉 二毛 这里又要老调重弹音乐性的重要性了。其实蚂蚁蚂蚁这歌的录音室版本

    【 GO$H MUSIC 】 蚂蚁 - 布瑞吉 BRIDGE & K ELEVEN [ LYRIC VIDEO ]中国有嘻哈_哔哩哔哩_bilibili

    是我觉得布瑞吉个人维度内除了《佬大》以外最好的作品,hook很上脑,果然参加节目还是能迸发出一些创作灵感的,虽然蚂蚁蚂蚁的立意很可能还是借鉴了韩国同名曲目【人家多一个蚂蚁】,但是这个没毛病。 然后再说说节目的版本,《the crave》的采样深得我心,不知道是哪位制作人的意思,点个赞。然后两个人发挥的都一般,尤其布瑞吉这个歌里面的两个词两个词往外蹦的这种flow是trap里面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我个人管这个叫chocked flow【被噎住了的flow】。我觉得这种flow用在这首歌里面不太好。而且吴亦凡说的很对,flow太单调了,从头到尾没变化,我愿意相信是因为为了照顾女生二毛稍微降低了一些难度让差距不要那么大,而且两个人的verse是穿插的,布瑞吉还一直在给二毛和声,总的来说照顾的很周到了,反正结果没悬念,对比自己弱小一些的二毛做一个姿态蛮好的,点个赞。 在这个环节的最后惯例吐槽真真姐一句,怎么居然还能复活?一路复活到撑下去你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啊大哥。。。。一定是来搞笑的。。。。。 另外就是我其实挺怕jony j被制作人复活的,那就有点毁了,我觉得实力rapper失误了就该背着锅走,Jony J果然有大哥的风范,有能走起来当kingpin的潜力,棒。另外就是淘汰后出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算是《物女金》以后最佳单曲了。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场很棒,录音室版也很耐听。态度都在歌词里,rapper表态就应该直接砸作品,喊口号的都是傻逼。 另外,Jony J作为败部复活被投票投回来了。

    【Jony j】170715 Jony j Okay Live Tour @ 成都 Jony j - 不用去猜_哔哩哔哩_bilibili

    明星演出

    热狗 张震岳

    首先,作为一个蛮喜欢热狗的听众,他炒冷饭唱差不多先生我是很不满意的。

    其次,这种现场乐队铺音的编曲方法确实有一段时间在业界挺流行的,那段时间连lil wayne都去玩儿摇滚了。但是现在已经out的厉害了吧,真丢人。这么做的原因主要可能还是张震岳吧。

    这群rapper史无前例的在节目里不约而同的假了一把,不过我也能理解,毕竟谁都不想在华语说唱界得罪狗哥呀。

    潘玮柏

    老实说,词是哪个抢手给你写的?

    潘帅名声不好是出了名的,成名曲基本都是把日韩作品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然后中文填词就糊弄过去了,除了长得帅其实跟最开始说的cosplay那群人也没啥本质区别。

    其实除了潘帅刚出道的时候听过几首,后面基本就没听过别的作品了。这么多年了flow倒是进步了一点,是不是参加节目跟大家学的?

    舞台布置也改不了抄抄抄的老毛病,可是你没有侃爷的苦瓜脸,你哪hold的住这么多黑衣人?没看TT在后台都喊出侃爷的名字了嘛!

    吴亦凡

    着重说说说吴亦凡好了,

    首先,这首6能不能算成是July的remix中文版?这种场合唱新歌就很硬,歌词也是为这个节目定制的。基本也属于拿作品砸人了,实力如何暂时不说,这个人设我一把年纪都要被你们凡凡圈成路人粉了。

    其次,不吹不黑的说,作品的风格来讲,在中文流行乐坛绝对是领跑。怎么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华语流行音乐也能跟国际接轨了?

    不过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就是一开始的片源吴亦凡表演片段音源都有问题,加上一开始有的没的铺垫一大堆,然后再留意一下rapper们看现场迷惑的表情感觉可能是你们凡凡现场车祸了。。。。这可能也直接导致后面票数不多。

    然后说开门大吉

    没有什么音乐相关的我就随便瞎写吧,其实这么玩儿还挺有意思的,综艺感挺强大家也挺喜欢看的,我觉得吴亦凡的票最少潘玮柏得票最多很有可能是节目组特意安排的,毕竟潘玮柏总的来说实力最弱,多给点机会嘛。

    然后就是几个没被选到的里面,黄旭是完全被潘玮柏套路了,辜负了热狗的一片赤诚的爱心啊,小青龙落选的莫名其妙,希望魔鬼剪辑下集能有个峰回路转吧。

    最后是什么呢?当然是看见真真姐跟两个男团一块儿坐在落选间的爽快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虽然他好像依然会复活,唯一一个没有实力但是一路复活晋级的居然不是男团!!【我觉得不行,一个打一个大一个一个打打!】

    这周就到这儿。


    8月13日更新 ep7

    各位债主好我来更新了,ep8这两天也会更。

    开篇先定个基调,节目看到这个阶段,总的来说对这两期个人是比较失望的。

    节目第七期开始进入命题创作模式。既然整个ep7大半集都聚焦在表演前的创作阶段,按道理说,这个部分应该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为什么在有嘻哈这个节目里明星制作人叫制作人而不是导师。虽然我没看过SMTM,但是我个人理解在这种环节里应该是可以期待制作人给自己团队里的rapper强力助推的。很遗憾的是从节目展现给观众的片段中,三位制作人的参与极其有限。吴亦凡是唯一提出了音乐上的一点建议的制作人(是否是建设性建议另说)。除此之外,甚至可以说另外两组制作人从音乐的创作方面来看基本属于缺位的状态。

    热狗zzy和潘帅基本起到的是舞台表演指导的这么一个角色,跟音乐制作创作基本没有关系。

    其实认真想想这基本是一个《有嘻哈》无法避免的坑,三组制作人自身在这方面能力就非常薄弱。四人中可能只有zzy一人有能力独立制作一首完整歌曲,而且就目前的表现看,我也不觉得张震岳有多大的意愿去于选手们深层沟通交流。这种情况下,选手们自己被迫挑起了这个担子,在24小时内创作,编排,准备,最后演出。这种极限操作也基本直接决定了拿出来的作品不会太好。

    因此负责创作一个hook(副歌)并搭一个架构将歌曲实际串起来的责任就必须得有人挺身而出。在听到命题和指定beat后,热狗组的Gai和潘帅组的Bridge都很快的就哼出了切题的hook并且给整个团队一个大框架大方向,这种输出在这个环节简直是太至关重要了。通过演出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组的表演是有层次有架构的,在套词和失误暂且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至少两组都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反观吴亦凡组,本来Jin应该是可以顺理成章的带着大家一起飞,结果不知是出于语言障碍还是性格使然,虽然自己的部分处理的没什么问题,但始终没能带着队友飞。这让我想起体育运动里经常强调的团队合作,一个明星在一个团队中如果能在自己发挥超群的同时让队友变得更强,那么这就是像乔丹一样的超级巨星。反观如果只能自己单打独斗,哪怕强如麦迪,也只能是一届明星而已。Jin作为一个老江湖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把团队hold住,可能某种程度上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到现在大家提起欧阳靖也只能说说他十几年前的传奇故事,也告诉我们为什么他混迹江湖这么多年,到今天也无法坐上评委席而只能戴着面具亦师亦友的混在听他的battle长大的后辈里。Jin的个人问题在这个环节被放大成了团队的问题,由于Jin的存在,后辈rapper如PG-ONE也必然没有办法跳出来去指导前辈,然后掌控整个歌曲构架和创作环节。

    因此我们就看见了吴亦凡组的一盘散沙,最后的演出结果,我有一句群魔乱舞不知当讲不当讲。且不说全组大忘词,即使在没有忘词的情况下,也是几乎各自为政。歌曲立意不明,虽然一直重复题目你好毒,但是听半天愣是不知道想说什么。第八期的时候PG-ONE自己也尴尬得给出了官方吐槽,这里就不展开了。

    热狗组,个人认为在这期的演出里是完成度最高表演也最好的一组。首先Gai的hook真的不错,然后孙八一的,漫山遍野全部开满那种山楂花,虽然今年五岁但是从来没见过爸妈。真挚,切题,real,而且还充满人文关怀,就冲这一个bar也不应该被淘汰呀。一个创作型的节目,在五选一的情况下,全组唯一一个切题,通宵写词搞创作,并且表演没差错的被淘汰了,留下了四个套词的。我也没明白到底是个什么套路,可能下面的妹子确实不太喜欢八一的颜吧。虽然套词确实是诚意不够,但是看在24小时赛制这么操蛋的规则下我们不去苛责,但是你不能把唯一一个认真写词的淘汰了呀!!!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八一哥虽然水平不俗但是在一种选手里绝不是顶尖的,即使再走下去,估计也免不了淘汰的命运。止步于此,于情不忍于理却是没什么大毛病的。

    潘帅组,前面提到了布瑞吉的hook和歌曲立意都很不错,基本也给整首歌定了一个很好的基调,而且这首歌从歌曲角度说,应该当之无愧是三首歌里最走心最切题的。其实我一直觉得布瑞吉被低估了,他的实力不说别的肯定不在Gai之下。但是尴尬的是他除了一首老大确实也没有更多的发布出来的作品,所以没法公正的评价。VAVA的这一整段verse真的非常好听,flow也好,歌词还有 “愿你趟过浑水,不染一身的世故 ” 这样的punchline,配在这个讲奋斗的歌里面简直不能更契合了。严格的说,如果胡旭没有出错,说不定潘帅组才是这次的赢家,不过他的失误实在太大了,可惜了。《700》这首歌是节目到目前为止为数不多能让人倒回去再听一次的作品,本来期待到了这个环节,全国15强,应该做出来每首歌都能有这样的效果,但结果明显如想的乐观。

    在ep7和ep8中间的这个礼拜,发生了一件算是挺重要的事,那就是红花会为数不多的几个实力在PG-One之上的rapper贝贝的回归。具体是不是局子里放出来的,众说纷纭,我大概阐述一下我的推断依据。弹壳,也就是红花会扛把子,在一首叫thug life的歌里面提到:“我的兄弟到哪都不会受苦,就算是进看守所”,这个就算是红花会官方认证吧。惯例附链接,这个不知道是那个粉给剪的mv,大家凑合看,我在墙内没找到正常的视频。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其实作为吃瓜群众我还是蛮期待贝贝的回归的,因为按照hiphop惯例,进了局子的rapper们喜欢在重见天日的第一天写一首类似出狱宣言一样的歌,一般来说都叫first day out。恰恰是在局子里蹲着憋坏了,first day out类型的作品时不时的就会有非常惊艳的精品出现。比如说最为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50 cents的故事了,哥们儿因为贩毒被抓进去以后积攒了几年的灵感出来直接砸了一张超白金专辑,摇身一变就成了rap star。如果对这个故事有兴趣可以去搜搜一个叫Get rich or die trying的电影,我个人觉得挺好看的。

    不过目前为止出了一张照片以外贝贝还没有发表任何音乐作品【失望脸】可能还是迫于社会的压力吧,毕竟天朝社会对这些还是没那么宽容。迫于无奈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些美国黑哥哥的 first day out 作品啦。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月前刚出狱的Kodak Black的First Day Out

    【欧美嘻哈新歌速递】Kodak Black - First Day Out(官方MV)_哔哩哔哩_bilibili

    然后跟大家分享的是九个月前就出狱的Tee Grizzley的First Day Out。【我觉得这首比Kodak的好听】

    【欧美嘻哈新歌速递】Tee Grizzley - First Day Out(官方MV)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最后,一年前最近一次出狱的美国Trap大魔王,在局子里几进几出据传还杀过人的大名鼎鼎的Gucci Mane。虽然是大魔王,但是出狱了也不能免俗,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First Day Out da Feds(从联邦监狱出来的第一天),抱歉墙内好像没有搬运好的MV,只能给大家一个音频了。

    Gucci Mane - First Day Out Tha Feds (Prod. Mike-Will Made It)

    所以跟上面的小朋友们比起来,大魔王有多魔王呢?人家的出狱宣言隔着太平洋也有一堆人给编舞啊,这就叫牛逼的魔王。【其实还不是Mike Will的beat好=。=】所以接下来就给大家附一个韩国漂亮的小姐姐的舞蹈视频。

    【1M】Sori Na编舞 < 1st Day Out Tha Feds >_哔哩哔哩_bilibili

    值得一提的就是上面列出的这三首其实只是first day out大部队里的冰山一角,列出来主要是因为比较新。刚刚出狱的贝贝的flow其实在中国说唱圈,也算是非常非常魔王级别的了,如果再能配上一首Mai的beat,画面说不定很美,为什么不敢个潮流呢?毕竟中国还没这么玩儿的呢,遗憾了。

    一口气写了不少,今天就到这儿吧先,这两天会接着把ep8也补上,与其说是聊节目,不如说是夹带私货,大家捎带着看看就好。


    8月19日更新 ep8 - ep9

    ep9绝对是节目到目前为止的最高水平,里面出现的歌几乎每一首都可以说道说道,再加上节目组超强的综艺水平和rapper们的real,看得好几次差点哭粗来。后遗症就是看了第九期我都不想更第八期了。。。捂脸。。。都怪我的拖延症,既然这样ep8就简单说几句我记得起来。

    潘帅组《不信命》里,虽然我觉得以VAVA实力根本没必要,但是VAVA这句flow基本可以确定是抄袭Higher Brothers马思Why Not。不管是句式,句意,flow节奏,还是最后的上扬音都基本没差,幸亏还改了个韵脚。

    这事儿本身倒是也没什么,就是刚好发现了指出来一下。

    另一个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PG ONE踢馆赛唱的那首其实是贝贝的《So Fresh》。具体为什么没唱自己的歌我不太清楚,不过应该只要听过贝贝原唱flow,都能意识到老万在flow上跟贝贝的差距。有兴趣可以自行对比之~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不过PG ONE这场也绝对没毛病,挺棒的。陈奂仁的确是大魔王,我记得当年冠希哥还扛着粤语说唱大旗的时候,听《香港地》《战争》的时候对这个来自新加坡的声音就特别喜爱。不过他本身也基本就是略微涉猎一下说唱,后期也没怎么继续做过相关的作品了,就算是来客串捧个场。

    除此之外第八集真的乏善可陈。

    然后我们就进入激动人心的Ep9啦!!

    艾福杰尼 - After Journey

    本身其实唱熟练的老歌很有可能会变的很boring,但是这个现场感染力实在太强了,直接把表演推到了另一个领域。更好的编曲,再加上花园宝宝忘我的投入,基本可以安全的说这个现场才是这首歌最好的版本。其实听到一半就特别感动,谁能想到这样的一首中文说唱能有一天在一个拥有亿万观众的舞台上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相信不但艾福杰尼自己没想过,绝大多数的中国音乐从业者,爱好者即使在去年都没有办法完全相信这么一件事儿居然这么顺理成章的就成了。

    I hope not so far, please just don't let me die. 我希望成功别太远,求你别让我死就行。

    这种场合唱出这句hook,写出这首歌的人此情此景怎么会不百感交集?怎么能不全情投入?在这样一种积压了多年的情感宣泄里,什么魔王都不怕,谁来了都得跪着。全场最佳! 其实我很喜欢蛋堡,选歌选了收敛水明显就是没有想真的当魔王,就当顺便来做推广吧。蛋堡其实虽然叫Soft Lipa软嘴唇,但是其实他要是真生气了,就像他说的“你不喜欢我的软我可以来硬的。”

    附一个当年蛋堡 diss AP汉人的歌给大家听着玩。(这也是一段脍炙人口的beef,当时还出来个叫MC Coolcat的人,学热狗简直不能更像了,而且更有趣的是当时整个说唱圈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躲在幕后调戏这群台湾rapper。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找来听,哈哈哈哈)

    VAVA - Life's A Struggle

    完全没想到VAVA会选择在这个节点唱这么一首采样大神曲的歌。宋岳庭是中国说唱神一般的人物,基本可以把他抬到中国的2pac这么一个高度。文章最开始的时候也提到过宋岳庭这个英年早逝的传奇人物,我中文说唱启蒙没记错的话也是他。其实多年以来中文说唱不断的有人采样,有人致敬宋岳庭,但是VAVA这个版本依然是非常优秀。底音铺的钢琴音本身就挺凄惨的,再加上VAVA的歌词和略带哭腔的flow,妥妥的说哭了好多人。这才叫打动人心的好音乐,这才叫中国有嘻哈。另外就是VAVA这组这直接是晋级直通车嘛。。。苏醒虽然歌词还挺real的,但是论rap说真的他跟在场的rapper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其实宋岳庭玉珠在前,再加上歌曲本身主题沉重,采样致敬也并不那么容易。在这附一首我个人也觉得很不错的致敬曲,EB也是个我蛮喜欢的中文rapper,后来好像去搞杂志了。评论里有人说我没提幼稚园杀手,我想说中文嘻哈就是一个又一个像杀手,醉人,EB这样优秀的rapper们堆尸体一样不懈努力到今天,我们才能在2017年看到这么一档好节目。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吴亦凡组 - 三年二班

    无功无过,不过作为周杰伦迷弟我吐槽一句,原版的三年二班比这个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热狗组 - 凡人歌

    当之无愧的本场第一,本集第二。Gai的旋律真的好,这种中国风不是过往那种悠扬宫廷风,透着一股浓浓的江湖气。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梦里花开牡丹亭,幻想成真歌舞升平。

    虽然Gai黑点不少,但是还是没忍住被他的才华圈粉了,这词配上Gai的旋律实在是太棒了,同样是咬着牙一条道走到黑勇气,除了gai还真没见过哪个rapper能毫无违和的把古韵加歌里的。点赞,喜欢。

    潘帅组 - 友情岁月

    潘帅快嘴装逼失败抢拍实力拖后腿,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更何况你又不是选手,怎么最大段的verse反而给你自己了?另外插句话,潘帅的粉你们不喜欢看公正评价可以直接关页面,别给我留言了反正也没人理你们。

    其实李大奔在这儿淘汰挺正常的,失误暂且不说,剩下的rapper除了小白以外基本上跟他都不是一个league了,我很喜欢这个小伙砸,存活到9强的唯一一个素人rapper,他走的时候大家都很不舍,能看出来人缘也特别好,确实不舍,扎心了。大奔你也很real,祝一切顺利也希望未来他能做出些好作品。

    Bridge - Young Bridge

    大家怎么这场都唱自己同名单曲?布瑞吉这首歌旋律好,hook也不错,verse除了有点慢也不错,让我想起了iSpy。你看这首歌一点都不炫技,但是依然特别的swag,布瑞吉表演游刃有余,观众情绪也好。不过真的不适合一对一的时候唱,太温柔了。。。。可惜了可惜了可惜了。。。

    但是Bridge这个离场实在太圈粉了,希望徐真真可以学学什么叫真的too real。这个地方我仿佛能看见hiphop的本体出现,所谓的嘻哈精神不就是这样直给,有韧性,不服输,掷地有声的立flag吗?

    “我哪里不好我就改”

    “回来打你们所有人的脸!”

    “这就是Hiphop,Hiphop就应该像我这个样子”

    这可能是对我来说全集最煽情的点,曾经以为这种中二不服输的小强性格只能出现在樱木花道这样的漫画人物身上,直到认识了Hiphop。这种情感的共鸣丝毫不亚于三井一句“教练我想打篮球!”吧。泪流满面,扎心了老铁!不过没能成功留住布瑞吉,潘帅队团灭指日可待。

    【KYLE】 iSpy (feat. Lil Yachty)官方MV1080P超清_哔哩哔哩_bilibili

    TT - 大一岁

    TT现场控场确实也很强,对上布瑞吉算是正面交锋谁也不欺负谁。kas的声音logo,标准的TT流水线歌曲,flow简单,hook上脑,内容亲切但是一点都不难听,加上TT的稳定发挥。其实唱到一半大家都知道布瑞吉没戏了这次。怎么说呢,这其实才是两个风格没法分优劣,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走了都不开心。另外这歌后面还有dubstep的部分,DOPE。

    黄旭 - Round 4

    Hard shit no doubt 但是hook真的不够抓耳,这也是黄旭代表的这种本格派rapper的一个通病。词够深入,flow够多变,韵脚也很巧妙,但是就是刷不出来存在感。我非常认同黄旭的词和他的价值观,但是我依然得说他的作品音乐性不佳,后面的beat也特别的单薄,听下去就像干吃五常大米一样,虽然是好东西但是有点噎,如果天天听我还是选Young Bridge那样的歌。

    这一集说到最后,其实不论是VAVA艾福杰尼还是黄旭的歌,还是遗憾离场的Bridge和李大奔,这次都回归了Hiphop除了纸醉金迷以外的另外一个核心主题,不认命,不服输,坚信耕耘就会有收获,谁他妈都不服,伟大的2pac说,

    Only god can judge me.
    2Pac Only God Can Judge Me [Live]

    未完,不续了。

    节目后期开始割韭菜,看的索然无味,也就不浪费时间精力继续写下去了,

    感谢诸位看官的陪伴,后会有期。


     3 ) 王嘉军:《中国有嘻哈》与嘻哈的文化政治

    原文出处:《文艺研究》2018 年 06 期

    内容提要:

    《中国有嘻哈》爆红的原因在于在真人秀的“真”和“秀”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其中关键在于嘻哈的“保持真实”这一信条正好迎合了大众对于“个性”的诉求。嘻哈文化本身制造的“噪音”,可视为一种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不过,《中国有嘻哈》通过强调技术性而淡化表达性等方式,对嘻哈进行了去政治化。剔除了抵抗性之后的嘻哈,就连舆论中的“泛道德主义”都很难抵抗。这种妥协是中国嘻哈从“地下”走入“主流”的必经之途。但仅持一种政治与商业二元对立的视角对其进行批判也有失公允,嘻哈自身所包含的物质至上主义与商业化并不矛盾,商业化也恰是使嘻哈政治化的推手。嘻哈本身包含诸多悖谬,需要我们跳出二元对立框架进行分析。对于今日中国而言,嘻哈最大的文化政治意义在于为经验贫乏时代的青年提供了表达经验的热情和手段。

    2017年最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无疑要数《中国有嘻哈》。本文不拟从传播学或娱乐资本等角度对《中国有嘻哈》进行分析,实际上这样的分析已经相当充分,它们主要将该节目的成功归功于如下几点:节目制作方视频网站爱奇艺相对于传统电视台的优势,它可以更迅疾、灵活地回应和引导受众的反应;美剧式悬疑剪辑方式使得整个节目贯穿着悬念、冲突和反转;对于赛制的精心设计和对于竞争性的突出;节目、广告和其他周边节目的一体化设计;(以及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对于整个嘻哈文化①的依托,它使得《中国有嘻哈》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类选秀节目,而是某种青年亚文化的展示。本文着重于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对这一节目以及嘻哈这一在世界范围内日渐风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分析。

    一、真人秀的辩证

    《中国有嘻哈》之所以成功,是由于迎合了“真”和“秀”的辩证:“真”代表的是真实,人们总是希望在真人秀中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这种真实既可能是对真实性格的展现,也可能是对现实环境的反映,尽管那只是摄像和剪辑抽取的真实;“秀”则代表的是,人们在对真实的诉求之外,还渴望看到戏剧冲突或夸张效果。简言之,人们想既看到真实,又娱乐自身。真人秀需要以一种“秀”的形式展现“真”。把握好这种张力关系,几乎是每一档真人秀成功的必要条件。

    曾经的现象级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早年的成功即可以证明这一点。它首先突出了歌唱的专业维度,这是对此前以“毒舌”“奇葩”等来博眼球的“非专业”歌唱选秀节目的反拨。对歌手声音本身的重视甚于对外形的重视、对歌手之经历的强调,旨在制造某种回归“本真”的效果,而这种回归又恰恰为其“秀”增加了砝码。例如,“转椅”这一为了强调在音乐中“听”比“看”重要的设置,本质上却是为了增强舞台上的视觉效果。如果说“专业”是该节目的第一关键词,“梦想”则是第二个,选手介绍VCR、导师与选手的问答通常围绕这一关键词展开。歌唱背后的故事增强了观众聆听的共情,而这些故事无论是漂泊异地,还是父子反目,其实都是围绕“梦想与坚持”这一剧情展开的。这一主题确实曾经铺陈出许多感人也不乏真诚的剧情,但命题作文式的安排难免会导致重复,何况“梦想”本就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极易被表述为一种空洞和虚妄。由于后继乏力,本来是为了增加“真实”而设置的环节,反而会变得虚伪,这是此类歌唱节目除了人才匮乏之外的一大硬伤。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有嘻哈》的横空出世甚至取而代之也就顺理成章了。对于许多网友来说,那些高呼“我最厉害我超猛”“我就是要钱要出名”的嘻哈歌手,要比哭诉“我好惨我好努力”“我就是要唱歌”的歌手真实得多。嘻哈歌手们喜欢说的“keep it real”(保持真实),确实是《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最为重要的成功秘诀。

    所谓的“real”,在这个节目里有好几层意思。最为根本的意思是节目里说的“做自己”或“follow your heart”(跟随内心),简而言之,就是个性或者态度上的真实。诚然,《中国有嘻哈》的成功与整个节目的构思、嘻哈文化的魅力、“神乎其技”的剪辑、对竞技性和对抗性的突出都有密切关系,但这一切本质上都建立在选手个性的基础上。如果说以“超女”等为代表的第一波选秀节目强调偶像多于专业、强调个性魅力多于音乐水准的话,那么,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第二波选秀节目则转而强调专业多于偶像。但实际上,大众对偶像或个性的诉求,往往还是会压过专业。这或许就是吴莫愁等《中国好声音》出来的歌手在商业上最为成功的主要原因,能被观众记住的往往是最具个性和辨识度的声音或形象,但其未必最专业。《中国有嘻哈》的横空出世,很大程度上在偶像和歌手、个性和专业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一方面,作为一种已经相当成熟、却又还不为大众所熟悉的音乐风格,嘻哈有足够多的专业“黑话”去哺育观众的求知欲,比如“单押”“双押”“Diss”(嘻哈歌手通过歌曲的相互攻击)等等。另一方面,强调“态度”的嘻哈歌手几乎每一个都个性鲜明,足够让观众记住。他们既有时尚个性的装束,又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去表述比“我就是爱音乐”更复杂有趣,也更“真实”的内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嘻哈歌手所展现出来的个性是较为男性化的,甚至不乏大男子主义,进攻性、率真性和讲义气成为了这些歌手(无论男女)个性上的共性。抛去性别政治的视角不谈(嘻哈文化中包含的某种对女性和同性恋族群的歧视,是常被研究的话题),观众对于这种个性的青睐,可能多少也跟对近几年来在各种选秀和《奇葩说》《金星秀》等综艺节目中某种“敢曝美学”②的审美疲劳有关。

    “real”的第二层意思是对节目规则的打破。正如选手PG One所抱怨的,该节目总是在前一天才确定比赛规则,这一规则却又经常因为各种例外而被打破(例如潘玮柏挽回学员、信退出帮唱等事件)。然而,正是这种对规则的随时冲破,让节目的戏剧冲突更足,也让观众觉得更加真实,似乎节目总是在超越自己设定的“套路”。这一点,在同档期的另一真人秀《极限挑战》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该节目往往呈现为参与明星们与导演斗智斗勇的架势,节目原先设定的规则经常被不断打破、更改,有时甚至会演化为明星们自导自演的“Free Style”(自由即兴发挥)。

    不过,在电视机面前,一切反规则和反套路最终又形构了节目最后的规则和套路,在无远弗届的摄像机和电视机面前,似乎没有什么能够真正超乎娱乐,包括“真实”。无论是选手们的个性,还是对规则的打破,当它们最终呈现于屏幕上时,它们到底是“真”,还是“秀”?

    二、嘻哈的政治

    这是一个在面对真人秀、大众传媒甚至景观社会等相关议题时,人们经常会提的问题。它在面对嘻哈时尤其具有张力。因为“keep it real”可以说是嘻哈文化最为根本的信条,然而,当这些嘻哈歌手在屏幕上频频提到要“keep it real”时,“real”在这里到底是一种信念、姿态还是表演?这一“真实”问题触及了嘻哈文化的核心,也直接关乎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嘻哈的政治性。

    作为一种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纽约贫民区,主要由非裔、加勒比海裔和拉丁裔青年孕育的街头文化,嘻哈本身有着更为真实的面向,这一面向直接指向政治。嘻哈最早是作为一种辅助舞会或活跃气氛的娱乐方式而诞生的,不过其在表达上的突出优势,使其逐渐承载起了更多的政治功能。它成了嘻哈歌手们用来反映现实或批判社会的最佳武器,广泛涉及贫民区中的毒品泛滥、暴力执法、社会不公以及种族歧视等问题。1982年,嘻哈先驱“闪手大师与愤怒五人组”(Grandmaster Flash and The Furious Five)发行的《讯息》(The Message)一歌,最早把贫民窟的“讯息”传递给了外界,也为此后的说唱音乐树立了高标:“碎玻璃处处/人们在台阶上小便,你知道他们不在乎/我受不了这里的味道,受不了这里的噪声/但我没钱搬家,我想我别无选择……”Run-DMC则在《以作为黑人为傲》(Proud to be Black)中表达和宣扬种族自豪感(所以有人说嘻哈树立起了一个种族的自信)。“匪帮说唱”(Gangsta Rap)的代表乐队N.W.A(Niggaz With Attitudes),直接描述警察在贫民区的暴力执法,并且号召“干翻警察”。相比于N.W.A式的街头对抗,另一支嘻哈史上的里程碑级乐队“公众之敌”(Public Enemy)更具政治抱负,具有鲜明的黑人民族主义倾向,并且亲近黑人极端思想,他们的很多歌曲可以说近乎政治动员,如《对抗强权》(Fight Power)或《为你反抗的权利而集结》(Party for Your Right to Fight)。嘻哈与政治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致除了种族主义和贫富差距等核心议题外,嘻哈与反犹主义、女性主义、伊斯兰主义和反同性恋等问题也时常被研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嘻哈都是政治的,实际上,随着嘻哈在商业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在嘻哈内部已经形成了两大分支:第一个分支可以被称为“硬核”(Hardcore),代表那些在强劲的节奏带动下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种族自豪感的嘻哈;第二个分支通常被定性为“流行”,它较少涉及社会内容,主要开垦诸种族和阶层之间共享的区域③。尽管今日之嘻哈在美国已经几乎成为最为主流也最为商业的流行音乐,其政治性与批判性却并不因此而销声匿迹。正如有的国外学者所分析的那样,嘻哈本质上是黑人文化中两个重要传统的桥梁,其一是音乐,其二则是布道,而后者在黑人传统中与宗教、历史、文化和政治都无法割离④。

    对于“公众之敌”等嘻哈创作者来说,语言就是子弹,而嘻哈就是手枪。由于其在节奏和歌词上的优势,及随之而来的煽动力,嘻哈本身确实蕴含着强大的政治力量。尽管嘻哈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很多时候已经不需再经过贫民区的发酵,但这种政治属性始终伴随着嘻哈。政治嘻哈(Political Hip-Hop)和觉醒说唱(Conscious Rap)依旧是嘻哈中的重要分支,哪怕一些偏流行的嘻哈也会经常涉及政治议题。这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嘻哈歌手的出身与他们的美国前辈已十分不同,前者更多来自于中产阶层甚至知识分子和富裕家庭,但政治表达的欲望始终伴随着中国嘻哈。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同时也是中国嘻哈先驱,从1985年开始,他就创作了《农村包围城市》等嘻哈味十足的歌曲,而其后的《不是我不明白》《红旗下的蛋》《时代的晚上》等其实也算得上说唱音乐。与崔健的许多歌曲一样,这些歌曲都有较强的政治意涵,崔健至今也在强调嘻哈音乐的批判精神⑤。崔健的说唱音乐更关注的是节奏型音乐本身的魅力,而还未连接整个嘻哈文化,但它同时也让嘻哈音乐几乎在大陆地区诞生伊始就附着了浓重的政治气息,其后的中国“地下”嘻哈也不乏政治反思和批判的声音。

    作为一种受众广大、以叛逆著称的青年亚文化,嘻哈在广义的文化政治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两档节目重整了声音的秩序,歌曲的情调和激情被锁定在唯美主义的耳朵里面。人们自觉地选择那些可以激活情感记忆的浪漫或者激动的声音,而不自觉地拒绝了批判性的声音”⑥,那么,嘻哈本身是可以冲破听众唯美主义的耳膜的,因为相较中国大众的传统审美趣味而言,突出节奏和歌词而淡化旋律、且歌词具有批判性的嘻哈近乎一种噪音,而噪音本身蕴含了政治意味:“正如胡疆锋总结的:‘第一,噪音是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对抗(干扰了意识形态信息的再现和传递,亵渎神圣、挑战权威,传达被禁止的内容);第二,噪音再现了反常的风格符码(逾越服装和行为的规范,语意混乱的实际机制,违抗共认的符码);第三,噪音改变了受众和艺术家的关系(无政府状态,人人都是艺术家)。’”⑦

    三、《中国有嘻哈》的去政治

    不过,尽管通过“Free Style”“Battle”(嘻哈歌手个人对个人或团体对团体的对攻比赛。比赛默认的规则是歌手们在舞台上可以百无禁忌地互相攻讦,台下则只把这当作一场游戏)、“Diss”等环节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嘻哈文化,但《中国有嘻哈》这一节目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却建立在对嘻哈的去政治上。通过对相关主创人员的采访,我们可以知道,节目组对节目的定位首先是“青春、阳光、正能量”,其次对参赛歌手有严格的筛选,隔绝了一些不合适的歌手⑧。

    除此之外,更为微妙的去政治化则是通过强调嘻哈的专业性或技巧而实现的。这种强调对于一档旨在普及嘻哈音乐的节目来说无可厚非。节目组借鉴游戏画面呈现方式,用花字对专业技术的解析,本身也成为了一大看点,此外,这也是突出节目竞技性的必要操作。不过这一突出技巧的操作,有意无意地降低了嘻哈的内在力量,好像嘻哈只是一种嘴上技艺,而《中国有嘻哈》似乎变成了一个准体育竞技类节目。

    通过对技巧的强调,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隔离了政治,也隔离了内容甚至原创性。《中国有嘻哈》与《中国新歌声》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的歌曲基本为原创,后者则主要是翻唱。嘻哈文化“keep it real”的信条、表达自我的诉求,及其特色性的即兴表演和“Remix”技术(对已有的歌曲重新混音编曲,使其获得新生),使得嘻哈歌手们不可能接受一种以翻唱他人作品为规则的歌唱比赛。但是,节目在设置上有意地避开了这种原创性,而与这种原创性直接相连的正是经验和现实。节目中几乎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通过“即兴创作”“团队合作”等不同方式,来考验嘻哈歌手的能力和技巧,只有快到六强赛时,选手才真正有独立展现自己原创作品的机会。但这种原创性,随后又被与帮唱嘉宾合作等设计冲淡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中国有嘻哈》有效地维持了自己的竞技性、表演性和娱乐性,但同时,也封闭了其在音乐上可以传递出的更多讯息。与《中国好歌曲》这类提倡原创的选秀节目不同,《中国有嘻哈》给观众以更深印象的是节目本身和那些个性鲜明的参赛者,而不是其中的歌曲。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有嘻哈》成功掀起了一场新的造星运动,但却缺乏直指人心的歌曲。通过强调各种专业性和技巧,观众的注意力也随之从语言的内容转移到语言的形式上。节目所强调和烘托的技巧、音乐性和态度削弱了嘻哈歌词本身的力量,从而将嘻哈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再收编进了流行文化之中。节目几乎把嘻哈中的所有政治意味都剔除干净了,最后除了个别歌手对某些社会现象(如酒驾、留守儿童问题等)的反思之外,就只剩下了为个性而个性、为叛逆而叛逆的空泛姿态。必须承认,这种姿态本身也是嘻哈文化的一部分,但个性与表达在嘻哈中本可以合二为一。在摒除了内容和表达之后,个性就只近乎一种表演了。

    不过这种表演恰恰又迎合了真人秀中“秀”的特质,它经过节目的剪辑重组之后,反而成为了收视率的一大保障。例如,PG One的作品《H.M.E》尽管“diss”了许多参赛选手,甚至还批评了节目的设计,但这一切都被限定在了节目所允许的“安全区域”。火药味反而成了节目的卖点。节目圈定了“Diss”或对抗,它们从节目中来,又回到节目中。唯一超出节目之外的是双冠军PG One与Gai之间的过节,因为其中涉及二人及所属团体之间的某些积怨。双方的厮杀延续到了微博等社交平台。然而与其说这种对抗超出了节目范围,还不如说节目借这种对抗而延续到了公共空间。正如有评论所说,随着大量粉丝涌入混战,与其说二者的对抗是嘻哈界的“Diss”,不如说这是一场中国式粉丝的骂战,而通过这一事件,两位当事人都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粉丝群体,巩固了自己在这一中国式追星体系中的地位⑨。

    通过这样的运作方式,《中国有嘻哈》几乎将嘻哈的政治效力减到了最低,它有对抗但没有反抗,有骂战但没有批判,这些对抗、骂战或“Beef”(嘻哈歌手之间的矛盾和过节)无论是真是假,在节目内还是节目外,最终指向的都是娱乐效果。而那些桀骜不驯的嘻哈歌手们,在走下节目、迈入娱乐战场之后,也显得弱不禁风。抛开政治批判不论,他们连大众舆论都难以应对。笔者本来指望嘻哈文化崇尚自我和张扬个性的态度,可以对中国当下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泛道德主义形成冲击。遗憾的是,嘻哈歌手们在其面前几无还手之力,这使得《中国有嘻哈》在文化政治上的冲击力变得更加有限。

    所谓“泛道德主义”,就是对一切上纲上线、不论原因地进行道德审判,并且把某些非常严苛的道德标准施加在他人身上。在今天,这一切通常是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键盘侠”审判一切,既热衷于八卦和娱乐,又热衷于通过将他人进行一种娱乐化的道德区分而获得审判他人的快感。笔者把这种泛道德主义视为一种民粹道德主义,它是在政治参与之外的大众内部自发进行的一种伪政治游戏。通过明确界定黑白、划分好坏以及“贴标签”“扣帽子”等行为,人们可以体会到一种打击异己、团结同僚的政治激情和道德优越感。

    这种泛道德主义使得名人们时刻面临道德绑架的风险,这种风险又助长了某种伪善,而这种伪善通过名人效应反哺大众,又会进一步滋长泛道德主义。笔者曾奢望嘻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这种廉价的道德审判:一方面是嘻哈文化所强调的我行我素可能会淡化受众心中的泛道德尺度,另一方面,那些走到“地上”的嘻哈明星,也可能用比其他明星更自我和强硬的态度来与泛道德主义对抗。此外,嘻哈文化还可能为当下中国带来一种更为多元或包容的价值观,因为嘻哈本身是一种多元、包容并且不断冲破界限的文化,它在早期就融合了牙买加等拉美地区的音乐、欧洲电子乐、香港功夫电影等来自不同地区和种族的文化形式。也许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它很快就在全球范围内生根发芽。这种多元和包容的价值观恰恰是当下的中国所缺乏的,正如下文将会分析的那样,嘻哈本身在价值立场上就具有某种不可规定性和暧昧性,它可以容纳看似矛盾的事物。

    事实证明笔者的估计过于乐观,对抗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称的,也是必败的。参与《中国有嘻哈》的这些嘻哈歌手本来就需要默认该节目提前设定的某些规则和价值才得以参赛,相应地,在成名后也必须对接这些价值所来自的泛道德主义价值观。泛道德主义几乎是当下中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底盘,叛逆者大都转而就会被它所带动的民意之火车掀翻。只有那些顺应这种泛道德主义氛围的嘻哈明星才能够真正为大众所接受,所以这些明星需要在被《中国有嘻哈》过滤后,再主动洗白,成为“德艺双馨”的主流明星。这一点在比赛过程中就已经显露出了诸多端倪。有评论指出,中国式粉丝已经试图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的偶像标准来“归化”某些嘻哈选手⑩。另一些粉丝则热衷于去挖掘这些歌手的“黑历史”,即道德污点,从而获得某种“剥皮”或“反转”的快感。抛开那些确实违反或有悖于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的行为不谈,许多对这些嘻哈歌手的指责都来自泛道德主义者自己制定的标准。这种严苛的道德审判对于常人而言尚且偏激,与嘻哈文化更是南辕北辙。诚然,我们可以用“中国特色的嘻哈”来要求中国嘻哈干净纯良,但是,作为一种源自街头和贫民区的青年亚文化,嘻哈本身就包含着反叛的基因,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嘻哈的政治意义所在。因此,嘻哈文化要在中国真正走上主流,或全方位地被大众所了解甚至接受,必然会与泛道德主义进行一场遭遇战。战争的结果可谓惨烈,虽然历经不少波折,但谁也未曾料到2017年末沸沸扬扬的PG One事件,竟然让刚刚露出水面的嘻哈旋即又沉入水底,而且似乎再无浮起的迹象。对于这一节节败退的时间线,关注娱乐新闻的人都耳熟能详:先是PG One与某女星疑似出轨,之后则是其作品涉嫌违规被下架,影响随之进一步波及了其他嘻哈艺人,他们是否还能继续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至今悬而未决。抛开个别嘻哈艺人的违规或越界行为不谈,这一始料未及的处境显然与嘻哈和主流价值观的冲突有关,或者说跟主流价值观对于嘻哈的排斥有关,尽管那些从该节目成名的嘻哈歌手已经极力向主流靠拢。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有嘻哈》对主流文化的冲击甚至可能还不如当年带着《我的滑板鞋》横空出世的约瑟翰·庞麦郎,后者以其完全非专业甚至低于一般人的音乐素质,挑衅了当今的音乐审美和娱乐工业。而且,在视觉传媒强势的时代,《我的滑板鞋》是首先以一种纯声音的方式抵达受众并掀起波澜的。这种震撼力和新鲜感倒是颇像N.W.A等嘻哈乐队出道的时候带给人们的感觉,遗憾的是,尽管庞麦郎的歌曲很真诚,但其内容简单,缺乏文化、政治意涵,加之制作方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其最终也被狂欢式的娱乐所消化。

    四、在政治和资本之间:暧昧的嘻哈文化

    通过这种去除政治、突出娱乐的操作,再加上嘻哈文化本身魅力的加持,《中国有嘻哈》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在PG One事件之前,节目中不少歌手已经走入主流,名利双收,有的甚至只差一步就登上了春晚。不过,批评的声音也一直伴随着这种嘻哈的主流化进程,对于那些“顽固”的“地下”嘻哈歌手或者视嘻哈的精神属性大于娱乐属性的乐迷来说,商业上的成功恰恰也就意味着对于嘻哈精神的背弃。

    然而,与那些时常因为转入“地上”而不适甚至抑郁的摇滚明星不同,这些进入主流的嘻哈歌手似乎坦然、自得,并没有感受到在“地上”和“地下”之间的价值撕裂。嘻哈这种长于自我表达的音乐形式,同样也适合为他人做广告。自《中国有嘻哈》火爆之后,几乎任何商品的广告中都可能跳出一个长篇大论的嘻哈歌手。而嘻哈歌手们的各种装束和造型,也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这种情形几乎与二三十年前的美国如出一辙,经过Dr.Dre和Jay-Z等天才嘻哈歌手和制作人的改造,原本出身于贫民区、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嘻哈迅速攻占了流行音乐市场,整个嘻哈文化,无论造型还是行为也被改造成了新的消费潮流。这其中也包括“keep it real”这一核心信条。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有嘻哈》娱乐大众的根基也恰恰建立在“keep it real”这一信条上,因为嘻哈歌手们的个性都基于它而展开。

    这就是事情的复杂之处。在娱乐和个性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冲突,因为娱乐要照顾到的是大多数人的喜好,而个性恰恰意味的是卓尔不群。如果娱乐和个性可以共存,那这至少可能基于两个原因。第一,这不是真的个性。任何透过娱乐橱窗看到的个性都是被生产出来的个性,这种观点其实是大众文化批判者的习惯性立场。但还可能有第二个原因,即在娱乐、商业、金钱和个性之间确实可以达至某种平衡,尽管娱乐会改造个性以适应大众,但大众最终又会不满于这种改造而寻求新的个性。说到底,人们对于个性或“真实”有不可遏止的诉求,它们总是与娱乐做着跷跷板式的运动:个性冲破娱乐,娱乐又包裹个性。西美尔在分析时尚时早就指出了这一点,“(时尚)提供了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和个性化的要求”(11),在“小众”和“大众”之间不断转换的娱乐风尚同样如是。

    因此,娱乐并不是可以吞噬一切的死水,相反,个性激起的水波才能够让它保持流动。对于笔者而言,嘻哈最为迷人的特质,就是其对于娱乐和个性、金钱与自我、物质与精神之二元对立更彻底的消解。参加《中国有嘻哈》的歌手大都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名利的诉求,比如Gai曾经的微博名就是“Gai爷只爱钱”。这种赤裸裸的拜金姿态不可谓不“real”,这固然跟现实环境和个人处境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它深深根植于嘻哈文化本身。作为一种在贫民区诞生的音乐和文化,嘻哈从一开始舞池中的跳舞音乐,到“匪帮说唱”中的自吹自擂,都从未脱离过贫民区的喧嚣,而金钱和名利,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因此,这种拜金主义或物质至上主义从来就深深根植于嘻哈文化,无论是歌词对于香车美女的渴望,还是装束上夸张的黄金配饰,无不体现着赤裸裸的物质欲望。也正因此,那些从“地下”到“地上”、从籍籍无名到名利双收的嘻哈歌手不会有某些摇滚歌手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通过与摇滚的对比,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嘻哈的这种特质。当然,我们这里的区分主要是在文化层面,而非音乐形式本身,在音乐层面,嘻哈和摇滚完全可以融合,而且二者的源头都是黑人音乐。事实上,早在嘻哈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嘻哈与摇滚的融合,比如纽约的“野兽男孩”(Beastie Boys)乐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尝试融合朋克和嘻哈。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遭受过黑人嘻哈圈的敌意,认为他们只是在贩卖嘻哈。抛开这些复杂的纠葛不谈,从文化的起源上来分析,我们可以粗略地说,从嘻哈诞生的年代至今,嘻哈的主流参与者多来自黑人低收入人群,而摇滚的主流参与者则大多来自中产的白人家庭(“野兽男孩”乐队本身就可以证明这点),这一点对于前者的物质至上主义和后者相对更注重精神表达有重要影响。此外,嘻哈和摇滚歌手的成长氛围通常都始于“地下”,都可以指示二者在成名或走入主流之前的生活或精神状态(比如独立、抵抗与非商业化等),但嘻哈的“地下”还有一个更具体的所指,那就是它的发源地——贫民区或街头。因此,“地下”某种程度上对于嘻哈比对于摇滚更重要得多,“街头”或“地下”既是嘻哈歌手们想极力逃离的地方,又是他们所赖以成长以及成名的地方,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的标签,因此才会有“匪帮说唱”半真半假地渲染街头的精彩和混乱。简而言之,“地下”是嘻哈歌手们想要逃离又依附依恋,并且还具有“信念”意义的家园,对于成名的嘻哈歌手而言,它是一个通过逃离来依附的乌托邦,这是嘻哈文化的又一悖谬之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地下”是嘻哈的根源,也可以说它只是贩卖自身的符号,这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既此又彼的关系。我将这种关系称为“嘻哈的反讽”。从深层的精神气质上说,嘻哈作为矛盾结合体的身份与此紧密相关。它包容了许多对立面:对于“地下”的逃离与依附、唱与说、娱乐与个性、金钱与自我、物质与精神、虚伪与真诚、复制与原创(12)、反目与义气(13)……这种自相矛盾和难以定性,一如捉摸不定的年少心气。这种矛盾和歧异性,再加上嘻哈中经常会显露的自我批判,使得嘻哈变得更加难以定性。嘻哈歌手们既然可以如节目导师吴亦凡所说“diss天,diss地”,讽刺一切,批判一切,自然也可以“diss”自身。嘻哈歌手之间的相互“diss”,本身也可以视为嘻哈文化的自我“diss”。每一个相互“diss”的嘻哈歌手都认为自己才是真嘻哈,而嘻哈文化却是它们的总和,这也就是说,嘻哈本身可以包含许多看似相互敌对的面向。这种自我批判和众声喧哗,使得嘻哈可以保持为一种不断生长、扩展和包容的文化,“它有着其他文化无法与之比肩的柔韧性,可随时适度调整自己来适应各种情况”(14)。在笔者看来,这种矛盾性、两面性、自反性和随之而来的不可规定性、包容性和歧异性,构成了嘻哈真正的内核。在这个意义上,尽管许多说唱歌手不满足于来自台湾的“嘻哈”这一译名,我却觉得“嘻哈”是对“Hip-Hop”的绝妙诠释:嘻哈嘻哈,嘻嘻哈哈,嘻哈歌手可以在台上互相“diss”得体无完肤,又可以到台下重叙兄弟情谊;嘻哈既可以以最极端的措辞批判主流,也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主流本身,它既是真实,也是表演……一言以蔽之,嘻哈在对任何事情的激烈批判之后,都可以借助于自我批判或反讽姿态的支撑而调转方向或全身而对,由于这种反讽,撤退也并非虚伪。这是来自于街头的狡黠和智慧,一种嘻嘻哈哈的态度。也正因此,那些几近以谄媚的态度向主流文化靠拢的嘻哈歌手也不令我惊诧,只不过在一种强势和单一的主流文化面前,似乎连这种嘻嘻哈哈的态度也失效了。

    嘻哈与政治反抗和资本逻辑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放在这个视角中理解。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到,由于历史原因和形式特点,嘻哈可谓当今最具政治反抗性的流行文化之一,但这种政治反抗并非与资本逻辑水火不容。这种批判性同样可能为其赢得商业利益,在有的嘻哈研究者看来,甚至连“公众之敌”这样在嘻哈史上最具政治影响的乐队,也只是“把政治当成商品贩卖”(15)。然而,结论并没有到此结束。这种“贩卖”并不能说明其就是虚伪或者投机取巧,那是在商业和真实之间持二元对立态度者通常不经反思就会导向的结论。事实可能更加复杂。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从嘻哈的发展史上来看,恰恰是资本或商业上的成功促使其变得政治化,“通过扩大说唱生产和商品化的创作领域,说唱风格和表演的空间也得到扩展,这些空间哺育而非压抑了抵抗性话语的生长”(16)。正是在嘻哈在商业上受关注之后,才促成了前面所涉及的“讯息说唱”(Message Rap)以及“公众之敌”等乐队的诞生。大多数出身于底层的嘻哈歌手想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本无可厚非,其本身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而且这种商业上的成功还让黑人青年们树立了自信,在此之前,他们可能一直被易犯罪、懒惰、愚昧和不守承诺等偏见所跟随(17)。而且,嘻哈在被商业改变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改变着商业或娱乐产业,由于嘻哈,许多新的唱片公司、杂志、电视节目和广告公司建立起来,更重要的是,它为许多年轻的文化工作者,尤其是黑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新的上升渠道(18),这些渠道已经扩展到了音乐之外的电影、电视和体育等领域。上述种种,都能从某一维度上体现出嘻哈为广义的文化政治带来的变革力量。当然,这种情况是否适合中国却还有待观察。

    五、嘻哈与青年经验的表达

    对于那些对娱乐—政治、商业—真实持绝对二元对立立场的人来说,嘻哈在二元之间的这种暧昧态度可能依旧是需要批判的。笔者认为,娱乐本身是政治现实的一部分,对于娱乐产业或文化工业的变革也会影响到政治现实,尽管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在今天,要指望一种青年亚文化能够强有力地直接介入现实政治,恐怕也过于理想化。回到《中国有嘻哈》和中国嘻哈本身,文化和现实的不同使得中国嘻哈比起美国更依附于资本运作和娱乐产业,也更缺乏自如表达的公共空间,此外,今日的主流传播媒介是视觉化的,如电视和网络视频等,也基本框定了流行的条件:其一,作品除了具有表达性之外,更需要具有表演性;其二,大多数时候还需要基于幕后推手的运作。

    不过,尽管变革性有限,但《中国有嘻哈》依旧为当下的娱乐产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微小的契机。这种契机似乎随着PG One事件的发生戛然而止,但其影响犹在。从音乐形态上来说,嘻哈无疑会丰富国内的流行音乐市场,拓展中国受众的审美品味。中国人的音乐品味长期以来偏向于旋律而非节奏,可以想见,嘻哈要真正进入主流市场,必然还会面临节奏和旋律的博弈,按照目前国际主流的音乐趋势和大众的审美习惯,旋律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编节奏和说唱,但收编的是何种旋律,未来走向的是“Trap”(19)还是“凤凰传奇”,又是一个问题。在音乐产业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嘻哈》和嘻哈的传播给予青年一种有效的经验传达工具,这可谓该节目在文化政治层面最大的贡献,它为后续的发展留有可能性。嘻哈对于青年天然的吸引力,在嗓音、歌唱技能等方面的不设限,将会使其人口基数继续扩大。可以预见,嘻哈将会在当下中国青年的文化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影响。

    嘻哈之于年轻人,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他们可以表达自身,成为连接表达和经验的工具。经验是表达的源泉,但表达也能够促进经验的生成和感知。如果说当下主流的流行音乐是一种建立在“经验贫乏”基础上的文化产品,那么,嘻哈本身的特点却使其有优势承载更多的经验和表达。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经验贫乏的时代,商品经济的高速运转使得经验越来越稍纵即逝和同质化,虚拟空间的延展,使得它更加虚幻、稀薄。就在越来越多人将“佛系”“宅男”“宅女”“二次元”作为加诸年轻一代的标签的时候,在这个视觉优先的“表情包”时代,嘻哈歌者似乎第一次让人们集中听到了来自青年的声音。尽管声音中不乏稚嫩和模仿,但这已经足够令人惊喜。与宅在家中的自娱自乐或“弹幕”式的小圈子狂欢相比,这种发声的方式已经接近于某种意义上的“介入”。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在今天恐怕没有第二种音乐形式可以比嘻哈更贴近于经验(20)并表达自我和介入社会了,哪怕是与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摇滚相比。因为今日青年对于摇滚的接受已经越来越唯美化和情绪化,原本小众的后摇滚(Post Rock)和各种类型的独立摇滚(Indie Rock)反倒成为了主流。这些台词写意、甚至没有歌词的美丽摇滚,已经很难再承载当年的呐喊和愤怒。它们很可能转而由节奏感强、歌词复杂的嘻哈来承担(21)。

    如果我们视20世纪60、70年代为摇滚的黄金年代,并将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视为摇滚介入政治的高峰的话,那么自此之后,尽管作为音乐的摇滚还一直在发展,摇滚乐曾经所构造出的作为一股政治力量的青年共同体(当然,这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已经随着各种摇滚风格的不断分化而变得越来越松散了。与之相对的是,尽管嘻哈发展到今天也演化成了不同的分支,但是以嘻哈文化为纽带而集聚的这个青年共同体,要比摇滚显得更加团结和富有认同意识。这种文化共同体的连接本身就具有一种政治意涵:“嘻哈促使它的参与者们将自身想象成一个更大的共同体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它就产生出了一种团结的同一性和能动性。可以确定,这种特殊的运动构成了一种对于社会世界的独特的介入模式。”(22)

    《中国有嘻哈》总决赛,在由欧阳靖领衔、众多嘻哈合唱的主题曲“Fight for Hip-Hop”(为嘻哈奋战)中,同一个句子在不断重复,“不管你主流,或者是你地下,只要你尊重,这个文化,我们个个都在同一个家”,指向的就是那个嘻哈之家或共同体,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把嘻哈诸多对立的面向融合在一起,比如主流与“地下”。歌词以“Peace and Love”(和平与爱)开头。诚然,我们可以用“反叛精神、倡导街头文化、物质至上主义、攻击性、侵略性的姿态”(23)等标签来概括嘻哈,但事实上,“和平与爱”同样是嘻哈的深层价值观。我们既可以说,“和平与爱”是《中国有嘻哈》调和嘻哈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最大公约数,也可以说,嘻哈文化通过电视平台重新召唤了自身的这一价值观。无论如何,这一价值观的宣扬,也可以视为嘻哈共同体介入世界的一种方式。当然,除了“和平与爱”,对于这一青年亚文化想象共同体而言,我认为最为有意义的还是其“keep it real”的信条。不同的人会对这一信条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任何对于“真实”的追求在这个时代都显得尤其可贵,无论是感受真实、反思真实、表达真实、坚守真实还是创造真实,都饱含了一种青年的赤子之心。从拉康、齐泽克精神分析理论的路径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一信条指示了某种对于“实在界”(the Real)无尽的探求。

    结语:嘻哈的幽灵

    在PG One事件之后,嘻哈在中国的命运至今仍处于悬置状态。基本可以预测的是,哪怕相关的限制减弱,嘻哈在中国也很难再引起如《中国有嘻哈》播出时那样的轰动。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嘻哈而起的诸多事端已经让主流受众对嘻哈形成了某种定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众娱乐消费“喜新厌旧”的秉性使然。除此之外,那些向主流过分“投诚”的嘻哈,哪怕依旧存在,其本质上也变成了一种包装。不过,或许也正因此,嘻哈能够返回某种更本真的状态。这次事件会淘汰掉那些跟风的粉丝,留下一些更忠诚的乐迷,而相应地,在脱离荧幕的浮华之后,或许会有一些更真实的表达。尽管这样的表达在传播效力上可能无法与《中国有嘻哈》相比,但《中国有嘻哈》毕竟已经扩展了嘻哈的受众群,因此也有可能,某首嘻哈歌曲会完全因为其表达上的力度和真实性而具有穿透视觉传媒垄断的潜能。中国的嘻哈可能重返“地下”,但那本来就是它所来之所和它的乌托邦,它依旧会像幽灵一般存在,幽灵本就生存于地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亚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增补,本身就是一种幽灵般的存在。这种幽灵般的特质,或许正是我们在研究亚文化时需要特别留意的,这既体现在其若隐若现,也体现在其与主流文化若即若离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幽灵只有对于相信幽灵存在的人才会真正显形,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乐迷而言,所谓的嘻哈精神或摇滚精神都是这样的幽灵,它的存在及其改变现实的效力首先来自于相信和尊重。基于此,幽灵或精神才会随之显现,无论其形状多么微渺。

    注释:

    ①通常而言,“Rap”主要对应的是说唱音乐,而“Hip-Hop”(嘻哈)则对应的是以说唱音乐为主导的整个文化,它还包括嘻哈歌手或追随者们的生活态度、穿着以及与之相关的舞蹈、涂鸦和篮球等周边活动。在本文中,“嘻哈”根据语境,有时指嘻哈音乐,有时则指代整个嘻哈文化。

    ②这是美国当代批评家桑塔格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也被翻译为“矫饰”,其大意是“一种夸张、做作、偏激的,并与同性恋文化‘感觉’和‘趣味’有关的艺术风格”(徐贲:《扮装政治、弱者抵抗和“敢曝(Camp)美学”》,载《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或表演风格。

    ③④Michael Eric Dyson,"The Culture of Hip-Hop",in Mark Antony Neal and Murray Forman(eds.),That's The Joint!:The Hip-Hop Studies Reader,New York:Routledge,2004,p.64,p.66.

    ⑤杨畅:《崔健当嘻哈导师?他要衡量三件事》,载《新京报》2017年09月22日。

    ⑥⑦周志强:《唯美主义的耳朵——“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与声音的政治》,载《文艺研究》2013年第6期。

    ⑧据《人物》杂志对《有嘻哈》幕后团队的采访描述:“有位rapper在60秒演唱环节唱了一首讽刺社会现象的歌,后来,播出整段跳过了那首歌。”(谢梦遥:《嘻哈“起义”长报道》,//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9896561340817。)

    ⑨⑩李春晖:《PG One、GAI互怼背后,是进入中国式追星体系的嘻哈》,http://www.sohu.com/a/168167270_482286

    (11)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2)“remix”(混音)和“sampling”(采样)是嘻哈最常用的编曲技术,二者都可视为通过一种重复或改造的方式来进行原创,它既是重复,也是创新,这是一种很难定性的文化创作模式。也正是因此,哪怕直到今天,这两种技术在改造与抄袭之间的界限依旧很难定性。

    (13)对于某种兄弟情谊或义气的歌颂是嘻哈的主要内容之一,不过,与义气相伴随的却往往是兄弟反目,而反目之后的相互攻讦也经常是在“Rap”中完成的。传奇乐队N.W.A成员之间的过节,以及2Pac和The Notorious B.I.G.之间危及生命的反目成仇都是典型案例。在中国的“地下”嘻哈界,这样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14)(15)(23)尼尔森·乔冶:《嘻哈美国》,李宏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0页,第190页,第190页。

    (16)(17)(18)(22)S.Craig Watkins,"Black Youth and the Ironies of Capitalism",in That's The Joint!:The Hip-Hop Studies Reader,p.571,p.570,p.572,p.566.

    (19)一种当前在国际范围内最为流行的嘻哈音乐形式,比起歌词表达,其更重视迷离的节奏和音乐氛围,经常作为元素被R&B等风格的流行歌曲调用。

    (20)“方言说唱”是中国嘻哈的特色之一,而其在经验表达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母语方言可以更真实贴切地反映经验。抛开地方性语言对于全球化资本的抵抗等理论议题,从纯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说,方言的多样性也意味着中国的嘻哈歌手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材料进行探索。

    (21)在笔者看来,嘻哈区别于这两年在直播平台上流行的“喊麦”的最关键的地方,并不是“喊麦”缺乏“flow”,也即节奏的律动,而是“喊麦”缺乏表达。喊麦的歌词大都是一些空洞辞藻的堆积,而没有真正的表达性,也无法连接经验和现实。因此,尽管其在音乐形态上很接“地气”,其创作者恐怕也比大多数嘻哈歌手更接近于“底层”,但由于它与真实表达和内容的隔离,它注定会在嘻哈真正崛起后就逐渐淡出。

     4 ) 爱似羽毛球

    …………

    第3期羽毛球那段free style,很多选手的词有些莫名奇妙。也花10分钟,写了首rap词《爱似羽毛球》。

    …………

    《爱似羽毛球》

    她爱如潮水,无数人等张嘴。

    你爱似羽毛球,打去没人留。

    如同李宗伟,被那对手怼。浪费太多机会,却是第二顺位。

    跳杀,扣杀,

    被打的想回家。

    抓瞎,对掐,

    恨不得骑只皮皮虾。

    娇羞,害羞,又过几个秋。

    把那颜面丢,像只老斑鸠。

    呵呵,不过把你当哥哥。

    精通再多学科,

    只能练苦情歌。

    你本是火焰山魔王牛,因爱变成德华刘,冰雨脸上留。爱似羽毛球,在风中漂流。

    …………

    等了一周,就给我们看这个?第6期看的很不爽,必须要写首rap《最长的套路》来 diss 下节目组了。

    …………

    《最长的套路》

    开门,关门,弄鬼装神。

    这集,剪辑,是步烂棋。

    我以为看到开门大吉。

    欲知详情还要看下集。

    摘个面具玩震惊,导演组是假正经。

    装大家不知道嘻哈侠是欧阳靖,

    三岁小孩也不会把这老桥段信。

    节目组想的倒是美,

    炒作嘻哈侠不停嘴。

    MC Jin被各种消费,

    观众看得心真是累。

    我们想看,音乐节目。

    结果大段,前情回顾,

    有点操蛋,尽是套路。

    …………

    …………

    个人微信订阅号:cmf2015,欢迎来逗。

     5 ) 中国有嘻哈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中国有嘻哈》,冲着张震岳和热狗去的,果然节目没有让我失望。嘻哈音乐从underground到现在被搬上荧幕成为一档现象级综艺,热狗从地下饶舌歌手变成知名主流rapper,用了不止十年。不忘初心不离不弃是嘻哈的本质,看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嘻哈爱好者来参赛,顿时觉得这个节目名字起的太好了!中国有嘻哈

     6 ) 我来YY中国有嘻哈的rapper人设

    本文纯属YY,特此声明:

    你说我说勒不对,我不得听。(请用重庆话读)

    Bridge:永远年轻的孩子王

    Bridge真的是全宇宙第一可爱。

    好多人被bridge圈粉是60s那场,我也是被他可爱炸。热狗问这次也是唱方言吗,bridge很认真地用一口川普说是普通话的时候我就笑了。戴着儿童眼镜穿得五颜六色顶着拖把头的bridge凶凶地说我要把这里炸掉的时候,我一脸姨母笑地像是看着背着小书包的小外甥不高兴地说他背着炸药包要去炸学校。60s很好听,唱《老大》的bridge天真烂漫得像是孩子王领着一群儿童占领了游乐场。后来的采访也很好玩,问他心目中冠军是谁,他拽拽地说“第一名GAI第二名bridge第三名不管我的事”。bridge像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放肆疯玩的小孩,顽皮且充满童趣,鬼马精灵,天马行空。

    有嘻哈里rapper们的合作曲目实在太难挑出好的,好多词不达意,单为押韵炫技,好在bridge《老大》《蚂蚁》《young bridge》都很有味道,每一首都很bridge。

    特意去看了《老大》的MV,果然跟我看节目的感觉很相似,MV里bridge看着跑车玩具陷入了自己的梦里,里面有一个镜头我最喜欢,bridge坐在篮筐上荡着腿,也太符合他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充满童趣的形象了吧。

    《蚂蚁》里谈恋爱的bridge搭配青涩二毛服用效果更佳。霸道强势的妹子大声吵吵“上房揭瓦你要造次”,明显男生一贯是被压迫的一方啊哈哈,男生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抱怨“我觉得你好烦”,但还是忍不住要说“爱一个人好难”,这哪里是吵架,明明是在示弱求和啊,只能软软求女生别闹“嘴巴闭不闭得到”,还忍不住要装作一副男子汉的样子底气不足地说对方“这样下去啷个得了,脾气大又心眼还小”,说“脾气大又心眼还小”时候无奈地看着吃醋的可爱女孩,感觉分分钟要和好,步步退让示弱还要装出一副不服输斗嘴的样子好甜。

    《young bridge》是嘻哈舞台上bridge唱的最后一首歌了,可能不适合比赛PK,最后留在舞台上的这个bridge形象一点没有火药味,自由地蹦跳转圈与世无争,永远年轻的孩子王。

    《川渝陷阱》里,bridge笑得很明亮地给主持人介绍,这座桥对我意义最大,我爸在这边我妈在那边,然后我妈嫁过来桥这边了。我相信这是在一个幸福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所以他的歌词才会很多次写到爸爸妈妈外婆,他一定有一 个单纯快乐的童年,所以他才会写到很多我们忘记许久的“吹泡泡”、“红花”、“布谷鸟”、“玩具”,天真又热切地描述他的老大梦“要有很多个手下”。这就是我眼中的bridge,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孩子气,永远保持好奇,永远富有想象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不会思绪跑到外太空,他的用词他的断句都很鬼马充满惊喜。每一次色彩明快的他跳上舞台旋转蹦跳自由自在唱歌,就像带着我们逛游乐场,上一秒在过山车,下一秒垂直降落,可以尽情释放,疯玩尖叫。没关系,在这首歌里,我们都是小孩。

    GAI:超社会的白日梦想家

    写完bridge来写GAI。GAI真的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当其他rapper在写自己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时候,他已经在白描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GAI不是一个第一眼会爱上的人,他的嘴太歪,话太狠,锋芒太犀利。但是在听多几首他的歌之后,你再没办法讨厌他。

    虽然在听马思唯diss GAI唱到《超社会》的MV里像一群棒棒军时笑到岔气,但还是不觉得《超社会》是一首不入流的作品,结合《垃圾话》你就会发现GAI并不推崇这种生活方式,然而他描写的那么真切,我们都可以看到90年代城乡结合部那么一群人的影子,《垃圾话》里对这个群体,是劝告也有同情,也许在这些人身上,投射了些许GAI的曾经。

    曾经的他是过过那样的生活的,那时候的他大概不爱又天生傲气不愿被轻视,沉浸在武侠小说与古惑仔电影里,以为小说和电影里的义气在社会上。这在他充满江湖气的歌词中读得到,《江湖流》《空城计》《天干物燥》《苦行僧》里,GAI写自己牛B,很少像别的rapper打嘴炮写自己flow多强押韵多6,更多是将歌词投射到某一类人物或者置身于某种情境中,超社会时遭过挫折的他大概更懂 得外强中干的虚弱与实力的重要性。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会在有嘻哈里多次说,他就是有些天赋,他的歌摆在那里,他有的别人没有。你得承认,他说得没错。

    你能感觉到,GAI的歌是从他的生活里生长出来的。描写市井的歌词,可能就是川渝地区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街坊四邻会说的话,GAI用他们串联成一副生活画卷,他生活在其间,更能体会小人物的迷茫心酸无奈;讲述江湖的歌,那是GAI的梦想,《川渝陷阱》里,讲到酒吧唱歌他骂道生活真他妈难,讲到家他哽咽背身过去面向长江,你就能明白他渴望的江湖,其实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能站稳脚跟的地方,可能是GOSH,可能是雾都,可能是hiphop圈。

    有嘻哈里的GAI,爱diss,怼天怼地,嘴巴不饶人,还要peace和爱。他有在Idol上台的时候各种白眼,也有在大笑崩溃的时候帮助他,他有在镜头面前拉TT手说充满爱,也有在一个人采访的时候说清楚自己的实力,他会直接在袁娅维用蹩脚理由拒绝艾福杰尼的时候说穿,也会在PGone diss他表里不一的时候暴怒。试问哪一个真人秀节目不想要一个GAI啊,他似乎永远做不好镜头前该有的样子,穿不上哪一个人设的外套,他分分钟在打自己脸,尴尬得像是你在睡前审视自己的日常。嘻哈圈的恩怨八卦不想去聊,我看到就是这样的GAI,真实又不完美,坚持自我又纠结彷徨,他想要追寻的,是市井生活的安稳,也是精神家园的安定。桀骜不驯,往往是为了给自己信心。GAI只是,已经将软鳞长成了铠甲。

    所以GAI和bridge放在一起就特别有趣。天真尚存的人听bridge,生活打磨过的人听GAI。

    Jonyj:一步一个脚印的嘻哈白领

    豆芽大概是有嘻哈选手里最像普通人的了吧。不像其他rapper的浮夸,他总是穿着简单的冲锋衣或卫衣,除了牢牢长在头顶的墨镜我们似乎从他身上找不到嘻哈的元素了,就连他第二现场的采访,也谦逊得像是隔壁好声音的选手,低调得在节目里除了评价自己几乎找不到他评论别人的采访。

    听他的歌会感觉他好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白领,rapper不过是他的职业,Hiphop似乎也没有那么酷,好像是和我们一样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不过是我们一样的在为事业奋斗,他的歌里可以听到和你我一样面临选择的纠结挣扎,面对质疑的自我坚持自我说服,遭遇低谷的犹豫过后还保有的那份执著。这好像就是我们真真切切的生活啊,你随便听一首他的歌都会找到共鸣,得到安慰。没有别的rapper词里的愤怒,他的词安稳又平和,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念到你的心底,难怪被戏称“说唱界的心灵鸡汤”。

    豆芽很爱写选择和坚持,这大概是他这几年多次思考的问题,他的歌词勾勒出这些年的生活。《套路》里“还记得那时候一无所有,尝尝靠借钱来应付生活”,甚至一度怀疑问上帝“何时能摆脱这种生活”,豆芽一定是在那段时间思考过很多次,才会写出“一直在思考怎么行动,干脆让行动来帮我思考”,《慢慢来》里“我的瓶颈期把它当做缓冲”,《不用去猜》里“还没来的不想猜”,《玩家》里“想要的船我自己造,不怕风越大越高”。他写过家人的质疑,写过朋友的背叛,写过环境的套路,从他的歌里可以读到他慢慢沉淀下来的通透与宽容,淡定与成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足够笃定。

    中国有嘻哈节目里的豆芽,有遗憾又富有戏剧性,两次忘词的尴尬与复活赛一挑四的冲出重围都足够跌宕起伏。作为一个从没关注过嘻哈的人,在第一集看到各路奇装异服言语狂妄的rapper,更多是猎奇,只有看到jonyj的时候,我终于get到了hiphop的点。他不比语速,不耍狠,自信地,笃定地讲他内心的想法,每一句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每一句都让你感同身受,那就是你曾经想要的自由,是你曾经想要的精彩活法,是你正在慢慢淡忘的年轻梦想。

    后面的《甜葡萄红眼睛》太可惜了,我总觉得jonyj是喜欢语文老师鬼卞的词所以才选他,大概不想和别的rapper耍凶斗狠,想来一场思修老师和语文老师的对决吧。

    最后想说情歌《陪你过冬天》里的jonyj,少女们谁不想要这样一个又暖又甜又古怪的直男男朋友,也只有宽容成熟的直男豆芽能写出这样的歌词吧,陪你穿情侣装像个蠢蛋,一边照顾你感冒一边骂你笨猪,你穿再厚心里想得依然是你性感的样子,自以为陪你吵架是他的独有浪漫,看你自作聪明心里觉得超糊涂的你好可爱,这份来自豆芽的直男宠溺从歌词里满得快要溢出来。

    被这首歌俘获,感觉最适合做男友的rapper,非豆芽莫属了。

    鬼卞:撕裂世界的嘻哈哲学家

    我是鬼老师的颜粉,头发梳起来的鬼老师太帅了。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觉得中国有嘻哈里最酷的是鬼老师。

    Rapper们都还在oversize镶金牙纪梵希supreme的时候,鬼老师已经把人生活成了活生生的hiphop,有什么比白天作为班主任上课晚上去酒吧玩暗黑系嘻哈更加雷鬼更加分裂更加酷呢!

    在中国有嘻哈里鬼老师最先走进的可能是观众的耳朵,低沉到地下的嗓音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来自嘻哈厂牌重庆森林实验小学的鬼老师。如果海选时候是被吊起胃口满足新鲜感,那么60S的时候就完全是被语文老师诗意又丰富的大量词汇营造出的宏大情境与暗黑氛围所折服。

    之后在节目中合作的几首歌,鬼老师的片段也都十分出彩。尤其是《甜葡萄红眼睛》里来自思修老师和语文老师的针锋相对,细想起来妙趣横生。思修老师淡定从容地教你道理“嫉妒是来自弱者无力的控诉,活着是为了创作而不是为了胜负”,语文老师的词则充满浪漫色彩与文人张狂地豪迈挥洒下“毒不死我的我会全部吃掉”“那种味道一刀一刀萦绕大脑”,一个循循善诱,一个狂放不羁。

    鬼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探讨生死、灵魂、城市这些看似虚幻的东西,他把一个一个意象拼接在一起,看不懂他要说什么,似乎又读懂了他要说的话,他像是一个精神病人在他混乱的世界里咆哮着一个主题“该怎么活着”。他是嘻哈里的哲学家,像个诗人一样固执地孤独着,思考着。《涅槃重生》里他说“鹦鹉学舌,鹦鹉会死在丛林,谁被困在陷阱,抬头望天老天都不会救你”,《电锯未锈》里写道“我在试图寻找真理,别做个堕落的奴隶”。你很难想象生活中的鬼老师可以那样完美地站在人民教师和地下rapper两个角色的平衡点。

    又或许,他只是把他的失衡释放到了歌词里。

    PGone:完美的技术流。

    最帅的PGone,一定是在舞台上。台风炸裂,技术过硬,每一次表演,都能刷新帅的新高度。

    有嘻哈里PGone靠60S表演圈了一大波粉,我也是被他的60S惊艳。海选的时候PGone不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虽然导演组有倾向性地拍了专属小片,但是在这几个被拍的人里,鬼卞、Gosh、TT这些都更特点鲜明,神剪辑塑造的TY、沈懿也比他让人记忆深刻。PGone的小片,让人记住的可能主要是场外freestyle那句“冠军是我的”,然后比赛里不管有意无意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跟冠军杠上了,顶着冠军候选人的光环走到了最后。

    别的rapper是不一定能顶住这样的头衔的,要么中途夭折要么成为笑话,毕竟这样的名头像一束聚光灯,会将你事无巨细地暴露在千万双眼睛的审视下。但PGone能hold住这样的关注,他强大的自信和精准的技巧让人很难挑剔。60S表演里,他的表现堪称完美,如潘玮柏所说,他拉扯音乐,每一个节拍像是他手里的棋子,他在舞台上自信满满地排兵布阵,最后给你致命一击“砰”。与yammy的合作也是帅到天际,随性的动作撩得迷妹心花怒放,PGone的表演太符合bad boy的设定了。

    可惜的是,在之后的多人合作,PGone的表演不尽人意,虽然freestyle表演不是谁都可以,但是晦涩的用词,刻意的押韵,在享受过节奏带来的一时之爽后回去细看难免有些尴尬,后期算是靠《fresh》《中二病》的表演挽回些颜面,但不够有惊喜。

    去网上听了PGone的歌,顶着锅盖说,他大概是最喜欢diss别人强调自己牛B的rapper了吧,难怪会在有嘻哈把所有人diss一遍了,“膨胀男孩”的自称诚不欺我。除了《他》讲过他的自我经历,很难在他的歌里听到他的故事他的内心独白,Jungky mouth、Number、NewP、Sowhat都是在讲你是弱鸡你是菜鸟我最牛B。他的每一个押韵每一个节奏每一个舞台上的动作都完美,像是一个挑不出问题的剑客,但是你在第一眼被他惊艳之后就很难深入地爱上他。

    “冠军是我的”其实完整折射出了PGone的个性,他就像是那种从小就优秀一路晋级到重点实验班的优秀学生,从来就轻易达到了别人望尘莫及的高度,所以他锋芒毕露,在漫画里寻找自我投射,有英雄情结,幻想自己是Rapper英雄。hiphopman该是他的梦想吧。因为他的班级里都是和他一样优秀的同伴,他们的团队本身就站在巨人的肩膀,所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他拥有强大的自信和底气十足的优越。

    可也是这样,他的歌押韵华丽,节奏流利,技巧完美,但同时,也缺乏土壤。

     7 ) 写短评被屏蔽为什么



    我就是想问豆瓣你几个意思啊




    这个节目因为限韩令没有买版权抄的正大光明还不让说吗














    这不是借鉴,就是给我钱的汉化版
    这不是借鉴,就是给我钱的汉化版
    这不是借鉴,就是给我钱的汉化版

     短评

    我觉得挺好的啊。好可惜jony j。只能说有些人生而为王,有些人生而为将

    7分钟前
    • 乱了节奏
    • 推荐

    看了这个以后对吴亦凡有改观,感觉他情商也比较高,说话做事比较适当,理论知识的确也比较专业,但是,唱歌真的好难听。。。

    8分钟前
    • Ms.橙
    • 推荐

    笑死了这些妖魔鬼怪 评委们被喷了一脸口水吧哈哈哈哈哈哈 作为综艺来讲真的有点好看 顺便学学freestyle剪辑师傻逼吧

    12分钟前
    • 二十块钱
    • 还行

    我只想说,最后结果是不是黑幕就不说,但是一个要看票数决定结果的东西,总票数是偶数,这件事情我觉得总是有人的脑子里面装了屎吧。

    16分钟前
    • 女巫
    • 还行

    反正我心目中的冠军是豆芽。

    17分钟前
    • 小岩井
    • 还行

    导演:吴亦凡我们请你来爱奇艺做中国有嘻哈的导师吴亦凡:导演我不懂rap怎么办?导演:你就问他有没有freestyle

    19分钟前
    • 咲君丶
    • 很差

    大结局太吃剧本了,凡凡跟围脖的演技实在令人捉急,连懵逼脸跟便秘脸都演不好,最后也没有百名Rapper版《难忘今宵》,烂尾差评!

    23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中国式奇观之:选手比导师有实力

    26分钟前
    • 芦笋培根
    • 很差

    PGONE颜值人设都过关,但歌真是没一首入耳啊。GAI和JONY J的歌倒真还不错

    27分钟前
    • 我是一架战斗机
    • 推荐

    这个节目比任何一个搞笑节目都要好笑,周末需要一笑,妥妥五分。最近几期的感受:垃圾的比赛赛制,坑钱的复活赛制,想给两星,但前几期给我了那么多笑点,我也很喜欢里面的一些选手,那就四星吧。

    3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说实话,真的蛮好看,没有刻意回避那些尴尬和装逼,keep real 。另外,小朋友或者年轻人看这个也OK的,因为你会发现,想要与众不同,语文是多么的重要!

    34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豆友评论:“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装逼的人在一个节目里装逼“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喷导师不如选手的,喷节目不够地下的,喷男团女团的,认真想一想,你是希望这个节目就只在嘻哈圈里流传,还是希望更多听流行的观众,也能够喜欢上嘻哈,对于一个吃惯鲜甜的人,你一上来就给他一盆辣翻天的火锅,还是先让他尝一尝宫保鸡丁,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让他接受重口味的川菜?

    41分钟前
    • 豆它它
    • 推荐

    不说别的,能把音乐选秀收窄到某种类型来做这本身就很值得鼓励。其次它应该更多是让不了解嘻哈的人加深对这种音乐类型的了解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爱嘻哈的观众。导师阵容除了吴亦凡不太懂其他应该都符合大众认可,能够代表这个圈子的明星。选手方面,既然是第一季质量应该是最好的。值得期待吧,持续观望。

    46分钟前
    • 高达君
    • 推荐

    我不懂嘻哈,本来是因为看了微博上一个嘲讽吴亦凡freestyle的视频,抱着嘲笑的心态来看的,但是意外地觉得他很专业,一针见血,耳朵很尖。总体觉得特别热闹,剪辑也很厉害,觉得很好看。

    51分钟前
    • 夏目
    • 还行

    还有比这帮人拍热血高校更合适吗!!!

    52分钟前
    • Lemures
    • 推荐

    找全中国最锋利的一群人,舞台还没掀翻,很震惊。第一期看下来很惊喜。尽管720P的画质渣得眼睛要瞎了,但节目制作还是比较成熟的。(潘玮柏好甜,态度上轻松,要求上严格,这是做好人的境界)(我为之前骂快男剪辑刻意道歉,因为一对比,中国有嘻哈前几期的魔鬼剪辑故意撕逼更不负责)

    56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还行

    唯一一部不卖惨的,劳资狂拽酷炫吊炸天选秀。

    57分钟前
    • 大柴小象
    • 推荐

    不是吴亦凡的粉 但想说 吴亦凡会不会rap不是重点 毕竟比赛的是选手 而且他有让人值得肯定的鉴赏能力 他选的人比潘玮柏的好多了 再说了 可能潘很有料 但他优柔寡断的人设还不如吴亦凡的高冷讨喜。嘻哈是一个很窄专业性很强的音乐分支 选手极具个人特色 除去商业性 我觉得这个节目可观望下

    59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最没本事的最装,不点名道姓。

    60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