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黎明墙

    黎明墙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其它2017

    主演:约翰·布兰奇,汤米·考德威尔,凯文·乔根森 

    导演:乔希·罗威尔,彼得·莫蒂默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黎明墙 剧照 NO.1黎明墙 剧照 NO.2黎明墙 剧照 NO.3黎明墙 剧照 NO.4黎明墙 剧照 NO.5黎明墙 剧照 NO.6黎明墙 剧照 NO.16黎明墙 剧照 NO.17黎明墙 剧照 NO.18黎明墙 剧照 NO.19黎明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纪录片《黎明墙》(The Dawn Wall)首曝预告,讲述两名男子徒手征服“世界最难攀登绝壁”黎明墙的经历,热血沸腾鼓舞人心[并不简单] 2015年1月,Tommy Caldwell和Kevin Jorgeson开始攀登,两人在陡峭的垂直悬崖上生活了数周,引发了全球媒体的狂热关注。对Caldwell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也是证明自己的强大之处的机会:22岁时,Caldwell被吉尔吉斯斯坦叛军挟持为人质,不久后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食指。两人耗时将近20天,成功登顶加利福利亚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埃尔卡皮坦山,创下了徒手攀上黎明墙的世界纪录。  在此之前,两人花费了6年的时间规划路线,于2010和2011年两次尝试攀爬,均以失败告终。1958年首次有人征服黎明墙,目前约有100多条攀登路线,但从未有人徒手登顶。奥巴马也曾在两人成功后表示祝贺,称“一切皆有可能”。  该片由Josh Lowell&Peter Mortimer执导,将于3月11日在西南偏南电影节首映。

     长篇影评

     1 ) 结对攀岩(Pair Climbing)

    该纪录片详细记述了传奇攀岩者Tommy Caldwell挑战El Cap从未有人涉足的、最陡峭、最不可能的墙面——The Dawn Wall(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的第一面墙壁,因此得名)。Tommy意在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攀爬路线。

    黎明墙

    Tommy做了漫长的路线调研。

    Tommy摸索各种可能的攀爬路线

    他意识到要实践这一路线,他需要一个伙伴。于是,他在网上寻求到一个攀岩好手Kevin。2个人在悬崖峭壁上住了近20天,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可以想象他们一定经历了各种事件(手指划伤、意外天气、体力衰竭……),但他们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浩瀚工程。

    Tommy与Kevin住在崖壁上

    个人觉得比《Alone on the Wall》好看。

    一方面,《Alone on the Wall》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当然这部分是因为Alex的性格本身就有些独来独往。

    另一方面,Alex的攀爬侧重点在于没有任何额外工具的情况下攀岩,强调攀爬过程的绝对完美,但路线是早已被前人探索过的。因此,Alex体现的更多是精益求精的匠人气质,而Tommy体现的更多是破旧立新的探索气质

    这部《The Dawn Wall》,除了对主人公Tommy前世今生的必要介绍之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与Kevin在万丈崖壁上并肩作战的场面。其实,这更像是现实中的工作。工作中的big project又何尝不是旷日持久,充满无数微小的细节。这种与可靠的伙伴——讨论、实践、返工、再讨论、再实践——的场面,又何尝不是若出一辙

     2 ) Bittersweet & Personal | 非常私人的苦乐参半

    同样是酋长岩(El Cap),不一样的是本片的Tommy左手食指出事故时断了一截,然后他选择的攀登路线是大平板"黎明墙"那条没人爬过的线路,他的方式是设置各种pitch,然后逐个pitch征服 在「徒手攀岩」里,Tommy其实出现过在镜头中,但我忘了他说过什么,估计这个圈子的人都是相互认识的 我不是个攀岩爱好者,说实话,光是鲤鱼背那点岩石就让我觉得有点挑战了,但不管是看「徒手攀岩」还是看「黎明墙」,都觉得热血沸腾 Tommy的性格比Alex更讨喜,他的儿子Fitz也好可爱,而他的先前经历也更戏剧化一些,以至于这个片子不如「徒手攀岩」那么纯粹,分了一部分主题给partnership或者family 就连片子最后还说,"Tommy continues juggling his climbing ambition with family life."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正好处于自己人生的特殊阶段,以至于看「黎明墙」时感悟更多,最喜欢的是Tommy登顶时别人问他什么感觉,他回答说: Bittersweet(苦乐参半) 我估计玩儿户外的人才会在这一个细节里觉得他没在装逼,尤其雨徒或者雨骑或者在户外中经历过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和挑战的人 有一段时间我跟别人分享户外的乐趣和怎样save my ass,别人一脸诧异,问我为什么要骑行要徒步,"在不晒的室内享受空调不好么" 后来我首次去骑行山地越野,山上突然下起雨来,我开始失温,然后下坡拐弯时还摔车了,膝盖养了一两个月 这下大家更有理由了:看,我说什么来着 其实热爱一样东西,真的很难让别人理解这份热爱,尤其户外这种像是自己找虐的事情,更别提极限户外这种不要命的东西了,大部分人估计都要么望而却步,要么觉得看起来也还行 (就像本片里那个大叔说,你不懂攀岩难度的话,看着他们攀登,就觉得好像挺简单的,其实每个pitch的难度都达到了攀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那一栏) 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我不太同意用成功或者失败来判断(judge),所以本片励志的点不在于"成功登顶",而是这种成功背后的东西:用功和坚持 就像「徒手攀岩」里Alex在同一条线路借助器械攀岩了n遍然后坚持记攀岩日记一样,「黎明墙」里的Tommy和Kevin为了这条线坚持了6年(或者更久),研究pitch的位置什么的,不断练习什么的,实地攀完El Cap其他路线什么的 以前确实我会更在乎"用功",多于在乎"坚持",就像几个月前看「徒手攀岩」,都在感慨Alex的认真和准备工作,那时候我会觉得,你要做精一样东西,就得花费别人难以想象的精力 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但这个片子让我觉得励志,意义却不在于提醒大家怎么才能成功才能成大事,而是:怎么去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就以极限户外来说,体验极限是一种有趣的事儿,例如跳伞,也许只是"啊"一声的光景就让人觉得超越了自我,可是200跳以后去翼装飞行,想都能想得到那是怎样的世界 在坚持做一些事情时,会有着难以想象的繁琐,而热爱只会抹掉其中一部分烦恼 这里所说的坚持不是说单纯坚持而没有超越和挑战,不是说Tommy和Alex单纯坚持攀岩几十年,而是坚持背后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满足 我以前刚接触骑行时,最大的野心是骑行里程达到40076公里,这是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的距离,但其实坚持骑完这样的里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等我更加喜欢骑行以后,就开始想:更重要的是,骑完40076公里后,我在骑行中又会有怎样的提升和超越? 也许是HC爬坡更厉害,也许是骑完了所有热门线路,whatever,最基本的是得沉下心来,忍受一些烦人的琐碎细节以及一些看似无聊的准备 例如Tommy为了难度很大的pitch15(正式攀岩时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克服),在家制作了类似距离和条件的东西,然后每天重复地练习攀爬和跳跃 回到生活中,都在强调户外轻量化,于是我们会对着摆在地上的行李琢磨半天,甚至只是300克的雨衣,会去查资料判断天气情况,以及做好预案,最后只带了多功能的冲锋衣 听起来有点吹毛求疵,但现在的我总算有点理解Alex和Tommy那种对于热爱事情的坚持了(虽然自己还做不到那么用功) 因为我发现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其实,搜索信息,判断,设计,执行,反馈,是一整套自己能控制的过程,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于是我在想,也许户外就是一种自由职业,自我超越,自我负责,自我满足 在自我单飞时快乐,跟同伴一起达成时更快乐,看到Tommy在等Kevin克服pitch15,我十分妒忌,也期待着有一个节奏相似的骑友,一起征服点什么 撇开用功和坚持,一旦热爱到一定程度,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问:何不从事相关工作? 可就好比热爱骑行不代表要不断参赛,我觉得热爱一样东西更像是自我满足和自我超越,而不是去竞争去对比(当然这有助于自我超越和自我满足),但归根结底,"热爱"其实很私人,至少户外的热爱是这样 一开始我确实想着自己那么喜欢户外,应该考虑建立户外组织,例如还跟骑行队友调侃说建立斯洛文尼亚骑行公司 但现在就觉得,单纯的做热爱的事儿,不需要别人去理解,不需要向别人去解释,它就是很私人,而且确实苦乐参半 这种私人不只是说只是做给自己看,而是每个人在相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成就感和追求,例如Alex追求一次性徒手攀岩抵达顶部,而Tommy想着直接从大平板登顶挑战"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接受挑战是共同点,但追求的挑战各不相同 也许这是户外的一个有趣之处,因为户外提供了各种挑战的可能,你可以选择体能和经验上的挑战,也可以考虑技术挑战 有的人单纯喜欢高海拔攀登,人生目标是走完7+2,有的人热衷于高海拔技术攀登,有的骑手目标是不断加大巡航速度或者增加骑行里程,有的目的是征服连续HC级爬坡,有的是为了挑战放坡时的压弯 至于我所热爱的山地车,也许骑手们也会想着不断挑战山地越野,纵然如此,我想要挑战的是全路况(包括爬坡甚至阶梯),而有的人就纯粹挑战Downhill速降 到了一定程度,真的会像走火入魔的疯子,典型的是遇到恶劣天气时的反应,片中Tommy就说了: "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me, but I love this shit." 而我特别敬佩的一个骑友,骑行独库公路的铁力买提达坂时,是在大雪中骑上去的,那时候他还没戴头巾,冻得瑟瑟发抖,我在公众号文章评论时感慨他们遇到雪骑,而我在铁力买提时甚至都没下雨没有冰雹 他回应说:"所以有的时候艰苦的旅程中却又着终生铭记的回忆。就像我们一起雨骑喂子坪。" (雨骑喂子坪就是我摔车并失温的那次) 插几句聊聊partner,虽然户外可以完全一个人好好享受,但是有好的partner时,感觉会十分不同凡响,不仅仅是关于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也就是所谓的"一个人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能走得远",而更多的是因为大家会相互让对方能更好地坚持热爱的东西 我在雨骑喂子坪时,正是因为这个让人敬佩的队友(他是领队)给我鼓励和帮助,才让我坚持下来并且对骑行更加热爱,也打开了山地越野的新世界大门 所以真的挺妒忌片子里的Tommy和Kevin的,尽管Kevin一开始并没有真的这样攀岩过,而也没有人真的在乎Tommy关于在黎明墙上攀岩的疯狂想法,就连Tommy自己也调侃: "他在抱石攀岩那么有能力,也许真的会是我的搭档,再说了他是唯一感兴趣的,其他人都觉得我疯了" 但是他们两个人互相帮助打绳结,互相鼓励,即使后来Kevin卡在了pitch15(别人都在担心Kevin拖后腿),Tommy提前到达了那个可以站可以躺的平台,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登顶,这件事就毫无意义 于是他当即决定不管Kevin花多久才能抵达他的高度,他都全力支持他,为此还"丢"了手机,只不过可能是他自己"丢"下去的就是了(被媒体各种"你不怕被Kevin拖累吗"的问题烦透了) 而即使是partner,我喜欢Kevin的一点是他的心态和努力,一开始尽管他自己很遗憾自己克服不了,但也不想拖累Tommy,而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在爬Dyno那一段pitch时,Tommy选择的是往下走然后再往上绕的兜圈方式,而Kevin选择了直接往上挑战,证明了自己,但他还是觉得他做不到Tommy那样先往下走 言外之意就是,俩人各自完成不同的挑战,没什么高下之分(这又回到刚刚所说的,挑战其实也很私人,没什么可对比的) 我也梦想着有这样的伙伴,大家有着共同的能力、经验、用功程度、善意和尊重,然后共同征服不一样的挑战 说完了用功、坚持、partner、自我超越和自我满足,还想说,很多事情真的很看契机(虽然它更多时候只是个敲门砖,而不是关键环节) 在「徒手攀岩」里,Alex的契机是源于他的内向,于是他享受自己攀爬的乐趣,而「黎明墙」的Tommy喜欢攀岩也跟小时候有关 Tommy小时候反应迟钝以及羞怯,跟他父亲那种健身美男般的人中龙凤简直是天与地的区别,反而因此他父亲不断地想磨炼他,而带他攀岩 而后,一个更有趣的契机是,他和父亲本来想去看一场攀岩比赛,结果主办方说现场的人都可以参与,Tommy跃跃欲试跑去现场报名,还成了冠军……这成了他职业攀岩生涯的开始 不过提到契机不是说热爱一样东西有早到晚到之分,更多人并没有"从娃娃抓起"的机遇,但这并没有什么,只有想着怎么在热爱的事情里成功的人,才会去计算没有从小时候开始练,"亏了" 例子很多,我身边很多老骑友(50到70多),好多人都是接触骑行才没几年,却在骑行中一直保持在前队,我比较佩服的是骑行喂子坪时的刘叔(他参加比赛都能获得很好的成绩),以及骑行青海湖时的老赵(70多),在三四级逆风情况下他一直给我破风,根本没有我轮流破风的机会(我体力大不如他,除了爬坡时爆发力比他好点儿) 真正热爱一样东西,没那么多亏不亏的计算,想想我小学时简直就是体育白痴,投个垒球都投不远,初中时阴差阳错被拉去参加校运会的1500米,还在跑步过程中突然流鼻血…… 于是我觉得自己跟运动应该是没什么关系了,好在还热爱着话剧和交响乐,这种不需要运动细胞的东西拯救了我很多年 虽然大学后慢慢接触棒球,毕业后开始接触骑行,但更多的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有想过什么自我超越,也没什么自信(毕竟小时候以来对于自己运动细胞的认可度太低),更多是觉得散散心或者觉得"挺有趣" 我的周末更多的是睡懒觉和随便乱逛,绝不是现在的户外……那时候对任何运动也达不到热爱的程度 我重新开始拎起运动的契机很可笑,是因为我喜欢的一个姑娘,起初想要徒步和登山,是因为她喜欢攀登(但技术和体能都比我好多了),但虽然有这样的意愿,却一直没怎么行动,好不容易狠下心来买装备,还没徒步几次(只跟她徒步过一次),我的单相思就被撕裂得一地鸡毛,于是登山杖和护膝就成了我压箱底的东西 而后有趣的是,为了疗这个情伤,我开始回到我的骑行老本行,然后遇到了有趣又上进的骑友,开始慢慢找回最初的热爱 而不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发现(例如爬坡能力),让我对运动细胞燃起了掺杂着肾上腺素的自信,于是不断定立更高的目标,至今特别高兴的是自己爱上了爬坡 而更让自己欣慰的是,之前很害怕逆风骑车,在独库公路的一天连续爬坡,尽管风很大,我确是一路在前队顶风爬完了坡,就特别为自己骄傲 即使现在想起来,还开心得不自觉笑起来,但我对天发誓,上面写出自己的进步,纯粹是分享快乐,而不是显摆自己的能力,还是那个观念,不需要别人理解这样的自我满足 于是不管是「徒手攀岩」还是「黎明墙」,最让我觉得内心安宁的是Alex坐在El Cap顶部看着远处风景时,是Tommy爬到顶部等着Kevin时,我觉得我能理解那种快乐,那是任何闪光灯、商业广告邀请(户外品牌冠名除外哈哈哈哈)、采访邀请,都不能替代的快乐,而且真的很私人 我总觉得,判断是喜欢还是热爱,有一个标准是,当你好不容易地征服了某样东西时,对别人的夸奖无动于衷时,就是真正的热爱而不仅是单纯的喜欢了 就像以前看到的一句话所说的那样,要珍惜那些需要耗费心力才获得的东西,我想,徒步也好骑行也好攀岩也好,其他各种户外活动也好,都是这样的需要珍惜的东西 (就比如滑翔伞,你可以体验一个小时,也可以花半个月时间去培训然后考取中级认证) 而今天看「黎明墙」还有一种感觉,就是也许这些个挑战还掺杂了私人的逃避在里面,想想看经历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绑架事件和离婚事件后,Tommy突然对攀岩的兴趣更大,攀岩成了疗伤的一部分,就算失去了食指也没能降低这种兴趣 而昨晚恰好还看了职业山地车手Claire Buchar的一段小视频,尽管过了那么多年,每次骑自行车她还是像在逃避什么,她在DH时的专注以及最后坐在山上看日落的孤独,真的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再提一提「黎明墙」的戏剧化,这是它相对于「徒手攀岩」来说更像一个电影而不是纪录片的原因,毕竟Tommy本身的经历就很戏剧化,尤其吉尔吉斯斯坦绑架事件和他内心的痛苦挣扎 更戏剧化的是,那个被Tommy推下悬崖的恐怖分子居然没死,在接受采访时一脸懵逼的表情也是让人心情复杂 Beth的性格太好了吧(在绑架事件之前),总是笑呵呵的,爽朗性格很让人喜欢,但绑架事件给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也为她跟Tommy的离婚埋下了种子 其实可以理解,本来婚姻的维持就需要双方大量的努力,更别提这个婚姻还建立在绑架事件的基础上(两个人心态和性情大变,Beth都不怎么笑了),就像片中大叔说的,在那个事件中,因为Tommy救了大家,Beth对他更像是依赖或者感恩,而不是真爱 而Tommy虽然依靠着攀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心病,但当初因为攀岩才想着去吉尔吉斯斯坦,这样的背景让人一想起来就心病发作,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Beth要离开(甚至淡出攀岩),她一看到Tommy,一接触攀岩,就会想起成为人质的那一个礼拜相关的痛苦黑暗回忆吧 不过她还愿意参与这个片子的拍摄,去聊Tommy的往事和吉尔吉斯斯坦那一段经历,也是让人欣赏,可能是某种和解,最后她甚至和丈夫以及孩子一起出现在El Cap下见证Tommy的登顶

    唉,也是bittersweet苦乐参半啊 顺便再吐槽下字幕翻译,有些让人困扰的地方,例如dedication应该翻译成"专注"而不是"奉献" 另外,吃着披萨看这个片子是我不对,不说了,刷牙洗手去了……

     3 ) 比登顶黎明墙更光荣的

    一个伟大的父亲,从小训练他,并教会了他面对逆境的勇气,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至始至终,坚持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怠的努力,这是值得敬佩的意志力; 为拯救伙伴而主动杀人,这是勇敢;为杀人而愧疚,这是良知; 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孩一起追逐梦想,彼此支持,这也是一种幸运。

    然而,他能征服世界最难攀爬的岩石,却无法挽留他的爱情。高山不变,人心会变,这是难解的困境。

    伟大的人,也有无力改变的事实。怎么办呢?别失望、别伤春悲秋,回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上去,把悲伤化为前进的动力。去攀岩!

    其实……最棒的部分,是他和kevin一起征服黎明墙第15段的故事。

    那是整个黎明墙最难,也最重要的一段路,当他们来到这一段山体时,整个美国最重要的媒体都在关注他们的进展,他们希望见证两个人的成功。

    包括观众在内,也在期待着一个圆满的结局。

    当Tommy成功穿越了第15段后,铺天盖地的新闻涌向他的手机,媒体和大众为他的成功而欢呼。

    此时,压力全都来到了Kevin这一边,但他此刻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成功。在媒体的注视下,他似乎正在成为一个拖油瓶。

    Tommy在耐心地鼓励、等待中,也逐渐对Kevin失去了信心,他必须要继续前进了,因为等待的时间越久,意外便越多。他在Kevin的见证下,一路向上,克服了所有的难点,越来越接近山峰。

    而Kevin的记录,仍然停留在第15段,他仍然在尝试,仍然在不断经历着失败。

    看到这,我开始问自己几个问题:

    1,Kevin已经是世界顶尖的攀岩大师,当他亲眼见证了Tommy实现了一个奇迹,而自己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时,他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

    2,攀登黎明墙是Tommy多年的心愿,而Kevin看起来是来陪Tommy完成他的梦想。然而这种看法对Kevin来说并不公平,他也为黎明墙付出了6年的准备,心中一定有强烈的登顶渴望,否则他怎么可能因为要陪一个男人完成梦想,就坚持6年之久?

    问题是,在6年的坚持之后,如果Tommy不得不一个人登顶,独自创造历史,而他在强烈的对比下,成了一个失败者,当Kevin已经看见Tommy登顶在望时,他该怎么继续面对眼前的挑战?如何面对自己?

    其实,看到这里时,我心里很为Kevin感到遗憾,但我同时也感到,如果Kevin最后真的失败了,那么这部纪录片,就更深刻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真相:

    生活不是电影,不可能永远Happy ending,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可改变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独和痛苦,我们有时必须接受,自己成为他人的成功故事中,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丑一般的配角。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就在当Tommy即将登顶的时候,他在剧烈的喜悦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

    他和Kevin曾在过去6年的日日夜夜里,一起经历了不可思议的困难,他们没有争吵,没有分歧,方向完全一致,在彼此扶持中,探索着如何登顶的方法。对于攀登黎明墙这件事而言,他们早就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今面对即将到来的终点,Tommy突然感到那重要的另一半,被他丢在了半路上。

    他意识到,Kevin在过去六年里对他有多重要,没有Kevin的陪伴和帮助,他不可能独自来到这里,所以他也不能独享这份荣誉。

    他对着镜头说,他不会再继续前进,他要回去,不惜一切代价帮助Kevin,他们要一起登顶。他的声音里混杂着高兴、悲伤、愧疚,还有耐心和坚定。

    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内心非常感动,我认为Tommy此刻体现出来的东西,远比征服一座山所需要的那种毅力,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所需要的坚持,都更为重要。体育精神不仅是赢,是征服,是自我实现,背后还有爱,还有友情,还有感恩和敬畏。

    他返回了第15段,用他的耐心和陪伴告诉Kevin,他会一直等下去,直到Kevin成功。

    这样的支持,对Kevin来说十分重要,他脸上的不安和自我怀疑消失了,因为Tommy的态度,后来,他说他几乎是“漂浮”着通过了第15段。

    还有一个细节:

    通过15段之后,有个需要纵身一跃,难度极高的路段,Tommy曾为此练习了好几年,但直到最后都没有成功,他只能以迂回的方式,绕过那个路段。而Kevin竟然成功征服了这个路段。

    这说明,每个人身上有着完全不同的天赋,即便是在顶尖的攀岩大师身上,他们所擅长解决的路段,也完全不同。Kevin的能力并不比Tommy差,他用他的方式,证明了他的独特性。

    所以,人要如何面对自己可能是配角的境地?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你擅长的事。你会成为主角。感谢Kevin,他让我看到了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最后,他们一起登上了黎明墙,一起创造了奇迹。他们同样伟大。

    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在蔚蓝的大海边上,瑞德和安迪终于汇合了……

     4 ) 难以做出的抉择

    终于恶补了攀岩三部曲中的《黎明墙》,果然水准上一点都不逊色于《徒手攀岩》和《攀登梅鲁峰》。主角Tommy没有大神的光环,但他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去吉尔吉斯攀岩却悲催被绑架,趁劫匪不备将其推下山涧,在杀人和被杀的选项中不得不做出抉择;作为攀岩运动员,他不慎失去了攀岩最宝贵的左手食指,还要面对自己职业生涯中唯一的搭档兼女友的离去,但却在失去这一切后先后挑战完成了前人攀登酋长岩的所有路线,甚至包括了他在十指健全时都没有征服的线路;为了徒手攀登黎明墙,和新人搭档花费六年研究路线,却在最终挑战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寒冷和落冰的恶劣条件下在岩壁上连续居住十几天;由于手指缺失无法在跳跃时抓牢石壁,不得不绕路60多米,只为实现一段2米的侧移;而最大的问题是在他在岩壁上坚持两个多星期快要完成攻顶的时候,跟他合作六年的搭档却进行了多日十余次的尝试,始终无法通过Pitch 15……是继续在岩壁上等待同伴完成他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成的绳段,随时葬送自己十年来的胜利成果?还是带着对同伴的愧疚,独自一人登顶?攀岩如人生,每一次抉择都很难……

     5 ) 一部出色的体育、冒险、励志、人性、自然风光攀岩纪录片

    主角Tommy的人生是围绕攀岩展开的,一鸣惊人、志同道合的女友、异国绑架被迫杀人、断指又再起、妻子出轨失意、破纪录挑战,一连串经历堪称传奇,充满戏剧性。

    看过另一部攀岩纪录片,徒手攀岩,那是单人进行的、更加极限的无保护攀岩,同位攀岩运动,却因安全绳,自由攀岩和前者有本质差异,少了生死一线的惊险,多了自律遵守规则的体育精神,多了必要的攀岩伙伴,也多了年复一年屡败屡战的反复卡关和挑战。这些要素让这运动像是魂系游戏,更挑战技巧、人类身体和毅力的极限。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天才Tommy,而是他的攀岩同伴Kevin,卡关的数日,面对队友的期许和领先,面对外界和对自己能力的质疑,这些比整座黎明墙更重的压力没有击溃他。做天才轻松,雪中送炭容易,承认自己的失败也不算难,但人性使然,承认别人的成功实在艰难。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设限体育精神。

    因为有安全绳,有了防坠落措施,自由攀岩可以多次分段式的挑战,闯过一段pitch后不必再次挑战,但同样地,即使在最后一步失误也必须自觉遵守规则返回前一个pitch,这是种自设限的体育精神,如果没有摄像应该不成挑战记录吧。

    如果说徒手攀岩是一命通关,本片则相当于可存档反复挑战的魂系游戏,这更接近技术的极限,人类身体的极限,而靠反复背板,背负生死压力,零失误通关的极限。我觉得比起徒手攀岩的玩命,自由攀岩更接近体育,前者是视死如归的生命冲锋,需要的是熟练、勇气和运气;后者更像挑战极限的体育游戏,需要的是策略、耐心和毅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传奇。

    Tommy的人生堪称传奇,太有戏剧性了。

    误打误撞的初次参赛就拿到了国际冠军;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女友,一起去异国攀登却遇到了绑架,生死一线间过了6天,最后被逼推了绑匪下悬崖(片尾花絮看竟然没死,更是戏剧性);归国后的PTSD,醉心于攀岩,意外断掉了重要的左手食指,却奇迹般地更上一层楼;和队友兼妻子的婚姻愈走愈远,最终妻子出轨离婚,自己大受打击于是更沉溺于攀岩,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去攻克黎明墙。多重意外叠加,难以置信这样的人生竟是真实存在的。

    正因为挑战更极限,所以每段的挑战间隔不少休息时间,这就导致了按日计算的悬挂时长和队友的存在必要。

    第三个关键词是毅力。

    因为安全绳,黎明墙变成了一个大自然制作的极限动作开放世界游戏,我完全能体会它的好玩之处。墙就在那里,风吹雨打屹立不倒,有了安全绳和大本营,可以去存档挑战通关,可以前期做足功夫从上而下地勘探和制定策略,可以靠累积时间去磨炼技术。这完全就是魂系游戏设定,刺激但相对安全,每个boss都看似天堑但又有火堆方便快速重新挑战,只不过像法环的女武神,玩家们顶多卡关十几小时,而且能看攻略甚至作弊;而这种攀岩可能会卡关一辈子,也无法作弊,一旦出现意外也会受伤甚至死亡。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至死方休,可说是人类赞歌级别的毅力了。

    第四个关键词是队友。

    岩壁上每一pitch都是极限挑战,都会极限消耗体能,需要很长的休息时间;再加上需要人在背后放绳,在攀岩这个看似单人的运动上,队友变得必要了。但有了队友,就变成了团队游戏,也有了高下,除了体育精神还要有团队精神。

    Tommy的第一个队友是共患难的妻子,她的出轨深深打击了他,但本片却难能可贵地以非常现代性的客观方式,叙述了这段8年的婚姻,男主没有置于道德高地而将自己的人生变成不幸的泥潭,前妻也没有羞于自己的感情而陷于自责的漩涡,抑或是出走后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看淡命运的态度正是对抗无常的最大武器。痛苦不仅来源于客观物理的阻难,也来源于主观情感的善变,比起物理世界,情感不可理喻,无可奈何,风云幻变,大概与其执着,不如放手。

    第二个队友是初出茅庐的Kevin,人生经历比起Tommy可说单纯得很。Kevin卡在pitch 15的几天是本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败;Tommy不肯放下队友独自通关,则教会我们何为伙伴。这两种精神都是我之前的人生里未有遇到和理解的,让我瞠目结舌,大受震撼。

    Tommy的团队精神让人感动,但Kevin面对失败的坦然、放下妒忌去成就别人则更是人性光辉。承认别人的失败很简单,但承认别人的成功很困难。卡关近一周,无数次的失败,队友的期许,对自己能力的质疑,组合成的来自自己的压力比整座花岗岩山更重,扛着这种匪夷所思的压力,他撑过去了,甚至做到了Tommy完成的挑战。


    这是一部出色的体育、冒险、励志、人性、自然风光攀岩纪录片,我受益匪浅。

     6 ) 极限攀岩三部曲 | Free Solo 、The Down Wall 、Meru

    第一次去法国霞慕尼小镇,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一条小街,用来纪念因爬山而逝去的人,一直在霞慕尼小镇居住的户外向导非常感慨的告诉我,像爬雪山这样的极限运动,生命是命悬一线,所以想做到长寿很难,与我而言冲浪、超百公里越野这些已经是极限运动,实际上从未真正的了解体验过极限运动,也是这次霞慕尼之行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雪山攀爬、观摩了高山滑雪。但真正看过这三部极限运动的真实纪录片以后内心还是被深深的震撼,这种真实的极限程度远远要大于我之前所看见、所想象。

    法国霞慕尼小镇,照片中人为被称为“瑞士机器"的Ueli Steck(1976-2017.04.30)

    勃朗峰北部海波2900米的小冰河世纪冰海冰川 mer de glace

    如果你想了解极限攀岩的真实记录可以看 Free Solo 保证看到你手心冒冷汗

    如果你想了解极限攀岩的真实人生故事可以看 The Dawn Wall 保证你潸然泪下

    如果你想了解极限攀登的真正探险可以看 Meru 保证你对探险有新的理解

    Free solo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奖,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把这三部影片放在一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Free solo主人公Alex,The down wall 主人公Tommy 在经历了人生不同阶段之后,他们在free solo这部纪录片中相遇,成为良师益友。而Meru的主人公之一正是Free solo的导演Jimmy,三部纪录片的人物通过3部影片交织在一起。

    第一部Free solo:这是一部真正的极限攀岩记录片。拍的是美国登山大神 Alex Honnold 单人无保护攀登优山美地的确千米岩壁 El Cap。Free Solo即无保护攀岩,是攀岩运动中最危险、最极限的一种,听起来如同自杀,完全超出正常人对风险的理解。如同登山同伴 Tommy 的比喻,它是一个奥运金牌水平的比赛,但得不到金牌你就会死。连拍电影的人都是几位登山大神。 Alex在这部片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句话:生活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和取得成就: Nobodyever achieved anything significant by being happy.

    第二部 The Dawn Wall: 这是一部极限攀岩故事片。讲述Tommy 坎坷回转的攀登生涯的故事片。讲述了一个发育迟钝的小孩成长为一个登山天才少年的故事。而之后在 Kyrgystan 被绑架以及被迫杀人逃脱,彻底改变了 Tommy 的性格,也促成了与女友 Beth 的结合。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天荒地老,与Beth 的离婚激发了 Tommy 对攀登 The Dawn Wall 的执念,Tommy 花了6年的时间研究路线,后来找到登山伙伴 Kevin Jorgesen 共同攀登。影片中最让人纠结的地方是 Kevin 在 Pitch 15 的无数失败,在众多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Tommy 不放弃伙伴和 Kevin 的顽强坚韧,也是影片最感人的地方。

    第三部 Meru:一段不可思议的攀登路线,一段永恒的攀登师徒友情,Conrad Anker,Jimmy Chin,Renan Ozturk 。片中主人公Jimmy Chin,就是第一部Free Solo的导演,真正的斜杠青年,攀岩家、摄影家、导演,因为他极限攀岩被大众所熟知,他拍摄到众多攀岩者的精彩瞬间。Jimmy是华裔,为人谦和,坚定,理性,在绝境中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而这种东西能激发出来巨大的能量。他们三人只带着友情,一同前往登山界的鱼翅之地,从未有人成功登顶的梅鲁峰,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一次攀登失败后,Renan遇险,第二次带上伤愈复出的Renan一起重新踏上梅鲁峰的探险,同时Conrad带上已故的自己曾经最亲密的攀岩同伴的期待。友情与探险充分体现在这部纪录片中。

    找到人生的成就感

    Alex在这Free Solo部片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句话:生活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和取得成就。Nobody ever achieved anythingsignificant by being happy.对于这些极限运动的爱好者而言,攀登上最高点才是人生的成就感,这一刻是天堂、地狱和人间的交汇处,正因为如此,只有把挑战自己运动极限作为人生成就感的人,才能成为极限运动的探险家与实践者。无论是真正的极限运动,还是内心的极限运动,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从业者就是内心的free Solo,找到人生的成就感。

    自我探索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无论是外在的挑战极限还是内在的心理极限,总是一些事情推动这种探索不断的进行,就像这些极限运动的界限在哪里,没有人可以回答,自我的极限在哪里,没有人可以回答。

    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成就伟大

    普通运动需要健康的身体、坚持训极、掌握核心技巧,而极限运动需要勇气+魄力+专注到放弃一切,就算是这样付出成功的几率也低到可怜。这是非正常人类的非正常探险,拿出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成就了这样的伟大。做任何想要突破自己的事情想要提高成功的概率都需要极限运动者这样的精神。

    It wasn't just a climb. It was all consuming.

    It wasn't just a draw. It was all life.

    Focus and objective, breathe and practice, dream big and do small.

    这三部纪录片中用很多时间讲述了亲情、友情、爱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些对他们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友情出发,为了爱情出发,为了心中的挚爱出发,亲情友情爱情中的爱,给了放弃一切去追逐最大的支持与理解,甚至是放弃生命去冒险。爱是彼此成就,变成更好的我们。

    除了情感中的爱,这些极限运动者让我看到了胸襟宽广的大爱,Alex拿出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成立基金去帮助更多的人。

    Alex与tommy在Free Solo中一起研究攀岩路线

    tommy与他的妻子

    Meru三人组

    Jimmy导演夫妇共同拍摄了Free Solo

    Tommy与Kevin一起登上黎明墙 打破人类的极限

    Meru中Conrad带着已故曾经最亲密伙伴的愿望登顶

    写这篇文章之前去攀岩馆体验了一下室内攀岩,在各种装备齐全的条件下,找到平衡对于我来说难度系数之大,没有任何装备,平面岩壁,极度恶劣环境,时间战线超长,极度枯燥的高度专注的情况下,人类的极限就是被这样一群人一次又一次打破,然后告诉我们:永远年轻!永远无极限!

    注:图片来源为个人拍摄、网上公开海报、视频截图

    文章来自公众号“飞行的奇迹”

     7 ) 震撼人心

    优胜美地,美丽的名字,曾经有幸带着父母家人一起去美国自驾,去过这个地方,原生态的大自然,美丽高耸的酋长峰!

    汤米和凯文的真实故事,打动人心,几年无数次的尝试,失败与坚持,忍受孤独的决心,承受巨大压力的心力,超越一切的毅力!敢于攀登的勇气!被他们的成功深深感动!

    宝宝很萌!幸福的一家人!

     8 ) 《The Dawn Wall》聚焦下一个抓点

    东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攀岩这项极限运动也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奥运,今日无意浏览网页,了解到了这部2017年拍的《The Dawn Wall》。影片围绕主角Tommy,讲述了其不同常人的成长历程并记录了其与好友Kevin共同徒手征服“世界最难攀登绝壁”黎明墙的惊人壮举。

    早前类似尼克·胡哲的励志人物传记也看过不少,说实话在观影前我心理预期更多是把此片当半部动作片来看的,可以全方位欣赏主角的高超攀岩技巧以及悬崖山涧的美丽风光。但随着故事的推进以及人物心理的讲述,慢慢的就被带入了进去。

    全片最有感触的三点:

    1、Tommy父亲的育儿观念。

    “于我而言,能给子女的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处于逆境时的应对能力。”

    Tommy出生后具有先天生理缺陷,是他父亲一路坚持,引导着Tommy另辟蹊径找到毕生索爱,直至一步步走向成功。当初若不是其父亲的积极勇敢和极具智慧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小Tommy肯定认可与新的希望,定不会有现在的诸多成就和幸福人生。

    2、面对妻子的出轨离开以及手指残疾。

    处在人生巅峰的Tommy,怎么也想不到上帝会再次给到他如此大的考验,两样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东西相继离开了他——相处十年的妻子以及左手的食指。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下,他选择了接纳并继续向前,一次次更努力的练习,摸索新的手指配合模式,再次重新站回了岩壁。

    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是我,会如何面对。多年的爱人出轨,我可能会自我怀疑甚至性情都有所改变;手指负伤,那必然因此放弃攀岩,听从医嘱重新择业。但他都没有,依托于从小磨砺出的强大精神能量,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并相信未来,最终再次收获事业和家庭新的成功巅峰。

    3、帮助好友在失败放弃后重拾信心并取得成功。

    攀登黎明墙的过程中,其好友Kevin卡在最艰难的15号绳距迟迟无法通过,Tommy在等待了其3天后先是自己继续向上攀登,而后决定返回帮助Kevin突破难关,携手并进。直到停滞的第七天后,当看到Kevin成功通过了15号绳距挂上安全卡扣的一瞬间,我因他的不懈努力以及Tommy的折返支持而泪目,浑身鸡皮疙瘩。

    最后说给自己听:人生就像这一次次的攀登,过程中会面临无数次的跌落、无数次的面临新路线选择、无数次好友的聚散离合。无论跌落多少次,只要没摔死,都应继续勇敢向上。上一个抓点无论完美也好,失败也罢都已成过去,着眼下一个抓点才是正确的方向。

    今年实属不易,谈了六年的感情无疾而终,工作上也面临重大变动。一切都没关系,聚焦下一个抓点,积极坚持向前,结局注定美好!

     短评

    攀爬即人生。目前看过最棒的攀岩大电影,从头哭到尾。我也不知道打动人心的是什么,可能是Tommy年复一年执着地研究路线,打磨每一处细节;可能是Kevin面对最难的一段,失败、气馁却不曾磨灭斗志,最终成功磕过;可能是他们生活中遭遇的普通人也会经历的磨难;也可能只是一句“I just want to be with you”。攀岩是一项平常带给人的苦痛、焦虑和失望远远多于成功的喜悦的运动,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完成目标那一刻的存在感如此真实。

    5分钟前
    • 灭鼠办梁同志
    • 力荐

    看到屏住呼吸,看到泪水涟涟,看到忍俊不禁。有梦想的人们实在太可敬可爱了。

    10分钟前
    • forzaradha
    • 力荐

    徒手攀登优胜美地的El Capitan,很详细的介绍反复冲击pitch10一段;影片后有介绍拍片的艰辛,有力量、真实的纪录片背后要付出超人的努力

    12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比起“Free Solo”来也毫不逊色。至于观影时的情绪波动,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大自然,来自人性的挑战真是一点也不简单啊。

    1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Kevin像我豆😂…

    15分钟前
    • 童殿
    • 还行

    Tommy 一笑起来,叫人毫无抵御力。

    20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比Free Solo好看的地方在于Tommy比Alex要有血有肉许多。他的挣扎、痛苦和快乐都太真实了,而且他对Beth和Kevin的爱意和尊重是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最伟大的事情。攀岩、长跑、瑜伽都是inward looking的运动,孤独和pain都无可避免,但享受或suffer却是个人选择。Alex是神,但Tommy就是一个拥有天赋而且把自己push到极限的普通人。

    24分钟前
    • 狐梨酱
    • 力荐

    以前也许我也会问 "Why",现在只懂得欣赏那种纯粹。PS,幕后花絮好有趣,还得一个 camera man 来拍摄在拍摄的 camera man。。。

    28分钟前
    • nebgnahz
    • 力荐

    你的影子是弓 你以自己拉响自己

    29分钟前
    • In K
    • 还行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系列的攀登纪录片,包括《Free Solo》、《Meru》、《Valley rising》《Dawn Wall》,Tommy和Alex的故事太激励人了,想想发Sci也没啥困难的,加油吧!。

    33分钟前
    • Prof.dr.Leo
    • 力荐

    和《Free solo》主人公比起来多了许多许多人情味儿和人世间苦难经历的tommy真是好可爱啊。他的一切遭遇竟然让他选择扔掉(?)手机等待kevin克服第十五节,这样的情谊很动人。人类可以是可爱的生物,在不一心想着去追名逐利坑蒙拐骗的时候。

    35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看完《徒手攀岩》回看这部这部兄弟篇,更觉的亚历克斯是命中注定的天子骄子,而汤姆则是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先驱。

    40分钟前
    • 铁旦
    • 力荐

    虽然主角是Tommy Caldwell,但全片最让我震撼到落泪的还是看Kevin一次次冲击Pitch 15最终成功的那一幕!

    42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自幼个子不高性格内向,还断了一根手指的Tommy,想不到成功挑战黎明墙世界纪录了。影片以攀爬黎明墙进程为主线,采访Tommy及他的搭档及身边朋友,有序展现浓缩全程;黎明墙的航拍风景超美且不说,挑战者的意志与精神在画面中也能感受到。PS:敢于在世人面前承认杀人行为实属不易。

    45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力荐

    百度了很多,明白了这部和徒手攀岩的区别:1.这部的线路最长;2.这条线路没有完全利用岩峰;3.这条线路是tommy自己挖掘。另外tommy和alex联手于2018年创造了nose线路的速度攀岩世界纪录—2h10m

    47分钟前
    • 老牟
    • 力荐

    电影的各方面都比徒手攀岩要好,虽然事件本身无法比较高下。黎明墙的厉害之处是把故事拍得跌宕起伏没有尿点,连贯流畅,当然故事本身也是十分传奇了,Tommy和Kevin在意志力上都值得人尊敬。

    5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与刚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徒手攀岩》放在一起看非常有意思,后者中一直陪着Alex Honnold训练的便是本片男主Tommy Caldwell,而两部纪录片中的徒手攀岩爱好者们征服的都是同一块岩石——酋长巨石(El Capitan)。两部电影相比较而言,《黎明墙》更多地展现了Tommy的成长经历、家庭变故与心路历程,而《徒手攀岩》在挖掘Alex的个人魅力上做到了极致。我们无须比较二人谁更伟大,抑或比较谁的挑战更困难,因为无论是《徒手攀岩》的后二十分钟,还是本片中Tommy坚持要和搭档一同登顶的决定,都足够令观众感到震撼,他们是都是追求极限的无畏者。

    5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最搞笑的是恐怖分子居然没死。。。。。。

    58分钟前
    • 白马狗熊
    • 力荐

    那些专注于挑战自我的人总是让我激动,尤其当这种挑战带有某种内在的悲剧性的时候。黎明墙,整个故事由极限运动、科学和神话叙事凝聚而成,五星推荐。

    59分钟前
    • 老晃
    • 力荐

    珍贵的是,一直有他们从小到大的录像。

    6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