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老无所惧

    老无所惧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迈尔斯·特勒,吉娜·马隆,威廉·鲍德温,克里斯蒂娜·罗朵,约翰·浩克斯,奥古斯托·阿吉莱拉,尼尔·泰格·弗莉,亚历山大·戈麦斯,考莉·埃尔南德斯,巴布斯·奥卢桑莫昆,哈特·巴克纳,克里斯·科波拉,吉诺·文托,乔安娜·卡西迪,里戈·桑切斯,克里斯汀·霍恩,詹姆斯·凯迪,罗杰·戴维斯,塞莱斯汀·考尼尔,卡洛塔·蒙塔纳里,马里亚诺·门多萨,玛克辛·巴恩斯 

    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猜你喜欢

    • 第4集

      昆妮

    • 第09集完结

      神秘博士 第一季

    • 更新至第04集

      昆妮第一季

    • 全10集

      海上密室谋杀案

    • 已完结

      鬼语者第四季

    • 完结

      权欲第四季

    • 更新至06集

      无痛杀手

    • 完结

      更美好的事第一季

     剧照

    老无所惧 剧照 NO.1老无所惧 剧照 NO.2老无所惧 剧照 NO.3老无所惧 剧照 NO.4老无所惧 剧照 NO.5老无所惧 剧照 NO.6老无所惧 剧照 NO.16老无所惧 剧照 NO.17老无所惧 剧照 NO.18老无所惧 剧照 NO.19老无所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迈尔斯·特勒加盟亚马逊漫改新剧《老无所惧》,该剧将由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自编自导整季(10集)。于此同时,原著漫画作者艾德·布鲁贝克也将参与到剧本创作之中。剧中泰勒将扮演警察马丁,他深入洛杉矶犯罪组织,和来自日本、墨西哥、俄罗斯的黑帮斡旋。

     长篇影评

     1 ) 霓虹神游!究竟是年度十佳,还是装逼失败?

    2019已然走过半程,回顾过去6个月北美电视市场的表现,我们不由地会发出感叹:这是如此戏剧性的一年。

    从公认的剧王《权力的游戏》剧终季遭遇口碑滑铁卢,到HBO同台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刷新评分历史,2019年对于追剧党来说,毫无疑问是意义特殊、令人难怀的一年。

    纵观上半年的口碑剧集,除了《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大热门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在国内受众较为狭窄的冷门佳剧,譬如Youtube迄今为止表现最出色的原创喜剧《韦恩》、Netflix同样高居口碑榜的迷你剧《有色眼镜》,等等。

    《韦恩》

    《有色眼镜》

    今天要讲的同样是一部受众十分有限的冷门新剧,它是由亚马逊流媒体投资、丹麦著名电影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执导的10集限定剧《老无所惧》(Too Old to Die Young)。

    截至目前,《老无所惧》在豆瓣仅有300多人参与打分,同时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排斥这部剧的观众普遍认为它过于捏揉造作、叙事滞缓、剧情空洞。

    而喜欢该剧的网友则认为,这是一部美学上极富表现张力的杰作,是一部接近电影质感和审美高度的电视作品。但不管争议如何,从保守角度来讲,《老无所惧》注定是本年度最风格化的荧幕作品。

    剧集《老无所惧》采取了双线的叙事策略,其中一条叙事线索集中在洛杉矶警察Martin Jones身上,另一条叙事线则聚焦于为母复仇的毒贩Jesus。

    曾主演《爆裂鼓手》《勇往直前》《好景当前》等电影的新生代实力派演员迈尔斯·特勒在本剧中扮演Martin Jones。他是洛杉矶当地的一名生性冷淡、沉默寡言的警察,他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交往了一个家庭财力背景雄厚的未成年女友,是一个既维持社会秩序,又违背社会秩序的双面人物。

    某个平静的夜晚,Martin和同事执行巡逻任务,途中同事因与自己的出轨对象通话时放松警惕,遭到了不明人士的枪杀。同事的死亡使得Martin和黑道方面再度产生联系,并受到威胁而被迫替黑道执行杀人买卖。

    在一次杀人案的侦查过程中,Martin根据犯罪线索细节,发现某个低调而神秘存在的暗杀组织,该组织以私刑的方式,暗杀那些犯下罪恶而又无法被法律处罚的人。这个组织共由两人组成:Diana主要收集情报信息,并下达相关的暗杀任务,而身手过硬的前FBI警员Viggo则负责执行暗杀。

    在与该组织成员接触的过程中,Martin逐渐获得了某种心灵的解脱,他也参与到该组织的暗杀任务,试图用私刑解决那些被社会律法和表象保护的恶人,以拯救这正在崩溃的世界秩序。

    而Jesus正是杀死Martin同事的枪手,他生长在一个毒贩家族,母亲在一次事故中遭到警方杀害。Jesus得到的错误情报使得他误杀了Martin同事,但实际上Martin才是杀人凶手。

    事后,Jesus立即返回了墨西哥的舅舅家中,在这里寄居避难。而生命即将殆尽的舅舅对Jesus的母亲有着一种特殊而微妙的情感,他将Jesus视为自己的亲儿子般对待,同时却过分苛责、冷落自己真正的儿子。

    看似温驯的Jesus实际并不甘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内心早有自己的谋划和打算。而他也注定将在母亲被害的真相揭开后,与Martin正式“会晤”……

    片场照

    剧集《老无所惧》的故事并不复杂,它更像是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在美国拍摄的三部电影《亡命驾驶》《唯神能恕》以及《霓虹恶魔》的一种结合,囊括了这些作品中关于黑帮、暴力、复仇,人性之恶和伦理道德的主题探讨。

    有趣的是,《老无所惧》的十集均以塔罗牌命名:恶魔(TheDevil)、恋人(The Lovers)、隐者(The Hermit)、塔(The Tower)、愚者(The Fool)、女祭司(The HighPriestess)、魔术师(The Magician)、倒吊人(The Hanged Man)、女皇(The Empress)、世界(The World)。

    这些塔罗牌牌名既是剧中的关键词、关键人物、主题和意象元素,也代表了一种塔罗牌命理学对剧情的贯穿,剧中人物的命运都同拟对应了塔罗牌的象征意义。

    以一部《亡命驾驶》迎来事业巅峰的雷弗恩,是现今颇受年轻影迷追捧的电影导演,但他的电影之路却走得异常坎坷。

    《亡命驾驶》

    长片处女作《末路狂奔》曾经为雷弗恩打响了知名度,但同时也因为《末路狂奔》起点较高、创作方向过于单调和讲究视听形式感,导致他此后的电影创作进入了思维定势的困境,而难以被主流电影市场所接受。

    《末路狂奔》

    第三部长片《恐惧X》更是因为内容和形式过于晦涩难懂,而遭到主流市场的排斥,最终以雷弗恩的电影公司破产收场。

    《恐惧X》

    雷弗恩此后的作品也并未在商业上有太大起色,但尽管屡战屡败,他却始终以乐观心态拍电影,这样的惨境直到2011年《亡命驾驶》的大获全胜才得以扭转。雷弗恩以该片斩获了包括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在内的一系列奖项,终于获得无数夸赞和掌声,也为自己积累了大量忠实的影迷。

    《亡命驾驶》

    相比较于商业性较强的《亡命驾驶》,在表现形式上更为极端的《唯神能恕》和《霓虹恶魔》则显而易见地进入了口碑两极化的阶段,而《老无所惧》实际上也继承了雷弗恩在形式层面的探索精神。

    雷弗恩似乎已经不再需要《亡命驾驶》这样商业包装的作品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正在努力朝着创造一种新的、自我化的电影风格的方向探索前行。

    而《老无所惧》与《霓虹恶魔》的美学风格最为接近,剧中那些被霓虹色(Neon Color)元素包围的场景、呆滞缓慢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低龄化的极简台词、电影主题、神秘主义无疑都是对《霓虹恶魔》的延续。

    《霓虹恶魔》

    剧集《老无所惧》分别由摄影师DariusKhondji和Diego García参与本剧第七集和第五集的掌镜。Darius Khondji是世界范围内极具声望的电影摄影大师,《迷失Z城》、《七宗罪》、《爱》、《午夜巴黎》、《黑店狂想曲》、《蓝莓之夜》均出自其手,他的摄影风格带有一种浪漫、诗意的色彩。

    Diego García是本世纪10年代逐渐走进观众视野的“新人”摄影师,《幻梦墓园》《霓虹牛》《我们的时光》是其目前较为重要的摄影代表作。

    这些电影充斥着大量霓虹色元素的运用,功底不够的摄影师很容易就会将这些色彩对比度过于激进的场面拍出廉价的塑料质感。热衷霓虹美学的雷弗恩在新作中邀请Diego参与,足以见得他对Diego专业的认可。

    配乐很可能是本剧最出彩的部分,雷弗恩此次再度邀请了Cliff Martinez执手《老无所惧》的配乐,这是继《亡命驾驶》《唯神能恕》《霓虹恶魔》后,两人展开的第四次合作。

    CliffMartinez是电子合成器音乐方面的集大成者,曾担任过著名摇滚乐队红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的鼓手,Cliff与索德伯格也有着亲密的合作关系(合作了《性、谎言和录像带》《毒品网络》《索拉里斯星球》《尼克病院》等等),他的音乐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意识、实验性。

    无论是风格诡谲多变的色彩搭配、质感一流且极具观赏性的摄影、深邃而可听性较高的电子配乐,都使得《老无所惧》这部剧集在视听层面的表现力非凡。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讲,《老无所惧》之所以在受众上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在于雷弗恩拒绝了以粗俗的方式拍电影,他早已经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讲故事层面向观众献媚。“讲故事”这是好莱坞电影人的工作,而不是一个艺术家的职业根本。

    就像大卫·林奇的重启版《双峰》一样,一部实验性和艺术性兼并而放弃讲故事的作品,注定在短期内无法受到主流观众的欢迎和欣赏,甚至会遭到这些观众的排斥和诋毁。

    但也许只有这些深入影像本体魅力和影响可能性的作品,才不会像通俗剧那样具有时效性、会过时,才不会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变质,它们是属于未来的作品。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这部多元文化的实验性剧不是给所有人看的

    上课闲的无聊,写一个剧评。 由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导演,《亡命驾驶》和《霓虹恶魔》都是他拍的。他的个人风格非常明显,属于半个电影作者,因为剧本不全都是他一个人写的。他所着迷的风格我十分喜欢,霓虹,慢节奏,特写镜头,长镜头,乱七八糟的,多好啊。 这是一个后现代黑色都市故事,充斥着血腥暴力,软色情,家族,宗教等五花八门的主题,展现了光怪陆离的现代洛杉矶都市景象,只不过带上了一层明显的滤镜。犯罪与夜色十分协调,却与阳光格格不入。洛杉矶持续成为美国神话的一片神奇的沃土,这片土地、这座水晶之城激发了无数想象与梦幻,美利坚人民自古以来就在这里造梦,梦碎,然后再拼凑残梦…… 故事的元素我也十分喜欢,30岁的暴力倾向的警察和16岁的学生妹谈恋爱,后者的父亲又是一个有着各种怪癖的富翁,名叫Jesus(英语里是耶稣,西语里发音为赫苏斯)的墨西哥罪犯成了一个犯罪家族的教父,与他结合的是某种墨西哥宗教里死神的女祭司,一个神话人物,有着超人般的本领,Diana,一个通灵的官员,致力于给受害者的家族带来正义,和她共事的是一个疾病缠身的前FBI探员,想在生命最后的岁月积累钱财,回报母亲。故事这是乱七大八糟,但很好看。是一部大杂烩,多元文化,有点像落水狗和低俗小说。 但故事的节奏令人窒息,镜头慢得惊人,失眠患者也会犯困,每一句对话都要拖成10秒以上,一分钟能说完的话要用十分钟,每个人在说话以前和之后都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因此,这部剧对于观众有着很强的筛选。很多观众撑不过第一集,大部分人都适应不了这种风格。因此真正能看完的人都是导演希望能看完的人,导演希望适应快节奏无脑影片的观众离这部剧远一些,他对于这部剧是拍给谁看的有着很严格的把控,过滤掉了那些只配看《权力的游戏》的观众,让他们不要浪费时间,也不要侮辱这部制作精良的不可多得的难能可贵的美剧。 这是一部漫改剧,很多人会说看色彩就能看出来,但雷弗恩前几部作品色彩也是这个样儿,却不是漫改电影,导演就好这口儿。 最后再说一点,死神的女祭司这个角色我很喜欢,好像是众多元素中最神秘最吸引人的一个,女性主义,一个已经被无数白痴用烂的词。女祭司代表了女性的觉醒,她用极端的暴力从男权社会里主导的男性手中解救其他的可怜女性,用暴力杀出一条血路。她的歌很好听,不知道这个人物在墨西哥是不是有什么历史文化背景。

     3 ) 关于《老无所惧》的几点思考

    NWR的第一部剧集中失去了他以往电影里的势能积累的过程(或者说,那些张力),就如《唯神能恕》里的警长拔出刀的过程,或者《霓虹恶魔》里静止站立的模特面前镜头随着Martinez节拍很强的的电子乐稳定地拉远/拉近的过程。我惊奇地发现《老无所惧》里,原本应该是崇高而缓慢的杀戮动作变得流畅(想想Teller杀最后一个人的时候),这种动作迅速而果断,基本不带有升格;而NWR前作里原来那些充满仪式感的静止在这里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仅仅在并不带有意图的运动中,比如说,转头;或是,一些完全的静止——没有动作,没有电子乐,甚至没有任何声音,人物完全地静止了,也因此并不具有崇高感,而这就是让我震惊的地方(比如说Teller进入Jena Malone的办公室的场景),NWR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在他自《亡命驾驶》以来探索的电影道路上的又一次进化(也是一次继承)。这里有《唯神能恕》里永远的恋母,有《霓虹恶魔》里对身体/器官的无尽崇拜,也因为体量更大有着更丰富的像蝎子一样的符号。而同时,它也进行了多种进化(包括以上我提到的)。人物进一步消失,我们无从得知《唯神能恕》里承载着重负的警官究竟经历过什么,《霓虹恶魔》里的范宁或是其他模特也是同样,而《老无所惧》,它却给出了有限的人物背景故事/少时经历,即使他们其余大部分的过往对于我们仍是一团迷雾。一开始看完前两集我相当困惑,它们速度如此之慢,之后该怎么进行。但后面,NWR在进行着众多的变速——一个场景可以是一个常速的怎么看都正常的对话,下一个场景却又变成了升格电子乐;某一集可以是凝滞的家族故事(ep2),另一集却又流畅得完全是一部商业动作片(Teller杀pornmaker那集)。最后一集甚至没有任何事件,而是以一个类似《放逐》结尾的舞蹈一样的段落结束全剧,配乐不是那种强节奏的电子乐,而是人声吟咏——这些“优美的”cliché,也是《老无所惧》的进化之一。

    《老无所惧》作为一部电视剧,其中人物也几乎没有弧光(除了Jesus,Teller也可能会有一点)。人物可以即刻死亡。我在《老无所惧》里看到的是一种强权的秩序/规则统治着人物所处的环境,不符合者即死。它甚至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阶级分明,尔虞我诈,活动时得时刻小心。而人们,对这种秩序是麻木的——他们只管自己活着(即使在权力中心,就像愚蠢的Yaritza)——却又为其所限,展现出以上提到的凝滞的状态。看似掌握最大权力的是叫Jesus吗,和Yaritza,无非也只是野兽。

    因此,《老无所惧》大概是NWR最实验的的一作(但看他的脚步这好像是当然,他最新的总是最实验的)。我不能确定以上所述的诸多进化是好是坏,但这部作品确实是他最肆无忌惮地进行实验的成果,而那些人物浸泡在霓虹灯光里的场景,应该被专门的博物馆珍藏,也带给了我足够的视觉震动。

     4 ) F**K,个人看过的最棒剧集(短评超字数)

    作为《亡命驾驶》的死忠粉和NWR的影迷,19年曾看过第一集,但因状态不好(和被篇幅吓到)而没能坚持看下去。近期心血来潮在亚马逊上重新打开了这部剧,一集入迷。

    只要能适应那闷骚的节奏和“装X”的台词与表演,你就会疯狂迷上这部剧。

    迈尔斯·特勒的男主可以说是高司令的翻版

    全剧是足足13小时的NWR美学轰炸,每集随便截一帧就是壁纸,镜头调度极简*但出奇地有效。艺术感十足的内景,招牌的霓虹灯管和Cliff Martinez胜过《霓虹恶魔》的迷幻电子乐给人无限高潮。

    绝美的霓虹打光

    极缓的节奏让每场戏都氛围拉满且仪式感极强,也让潜入刺杀戏紧张到极点,更使那些令人不适的桥段进一步把观众逼到极限。

    刺杀戏剪影

    风格化的暴力场面对比《唯神能恕》已经足够克制,但快,准,狠又完全意想不到的处理更是对味。本剧完全没有“主角光环”一说,所有角色都像NWR镜头下的傀儡,生死任他摆布,好几场没有任何事发生的对话戏都令我紧张到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缓一缓,生怕被突如其来的暴力镜头吓傻。

    全季最佳单集E5的第一场戏就恶心到令人作呕

    剧本宏大,两大主线前期并行后程交织,简直是LA的黑帮史诗。在漫画原作的加持下对白完全不垮,信息量巨大,饱含深度和讽刺的同时还有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NWR标志性的超长来回Dolly在本剧里被疯狂滥用

    156789集于我而言都是超五星,全剧也有太多值得反复观看拉片的单场戏:E5的反类型追车,E6的霓虹派对,E8的旅馆屠杀和E10吉娜·马隆的独舞等都是可以与《亡命驾驶》电梯之吻相媲美的NWR名场面。

    E8"死神女祭司"旅馆屠杀的nb机位

    一口气追完太累,也不适合拖得太长,每天1-2集,一周左右看完最佳。真的佩服亚马逊给NWR完全的自由来拍一部如此个人又奢侈的“超长电影”,凭这部剧,订阅费就值了。

    女神吉娜·马隆在E10里伴着劲爆电音"Oh La La"仙气十足的独舞

    *最基本的Zoom in/out,panning,tilting,dolly和变焦构成了全剧几乎所有的镜头运动。

     5 ) 玩弄时间

    以下内容为观看1集到7个半集的观感,后续更新7个半集到10集观感。大约前后分段会有一个从3星改4星的分差:

    雷弗恩或许是最被误读的作者。

    翻看豆瓣短评,评论无外乎是谈灯光、节奏慢、无人物、烂情节。或许灯光和节奏慢大家说中了,但那些东西几乎是最外层的东西,看出来又有什么稀奇的?这篇文章里我要谈的正是《老无所惧》的人物,以及这些文本元素在贯穿全剧的慢节奏形式下到底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产生。

    在我看来,了解《老无所惧》有助于了解电影本身的概念。

    我举个例子,电影和漫画有什么不同?如果漫画乐意,当然可以像电影的分镜图一样,用标准的电影画幅画框,用各种具有冲击力的角度去讲一个故事。如果仅从画面的构图和文本台词去看,漫画某种程度上等于电影,不是吗?

    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言,在构图和文本之上的是“时间”。一个画面持续多久,我们才看到下一个画面?不同片段的时长组合起来便产生电影的节奏,电影通过对摄制的面孔、身体、环境等许许多多不同事物的差异停留创造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体验,因此电影比起其它艺术形式都更接近音乐,电影也在用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旋律打动人。

    把雷弗恩停留在会摆霓虹灯这一理解角度,可不是什么太好的评价。《老无所惧》的慢节奏相当于是对误解者一个有力的回击,雷弗恩在表露自己在时间上的野心。

    那么让我们来描述一下《老无所惧》的慢节奏,它主要是由长时间的固定镜头构成。区别于电影《鸟人》和游戏《新战神》那种用连续不断的镜头连接起不同景别构图的方式,也区别于侯孝贤和阿比查邦那种一场一镜的方式。他在常规的分镜下达到了一种延长的效果。一些情况下摄影机仅做横移,推拉的简单运动,多数时间停留在有限的主体上。当观众对着一个不变、有限的镜头,在对于画面主体的兴趣减退后,很可能会关注起画面内各种细节,比如演员的五官,环境。如果用保罗•施拉德针对“超验电影”的论述,长时间不动的反常镜头(不提供新信息、缺乏变化),有一种激活观众的作用。观众会主动的思考,比如镜头什么结束?现在到底在发生什么?我们在等待什么?

    《老无所惧》特殊的是,不止镜头的时长长,连台词与台词间的间隙也比一般电影长。一般情况下间隙的长短可能带来演员情绪上的变化感受,比方说受到打击时说不出话,停顿的时间便较长。但雷弗恩却让几乎每句台词都维持一个相当间隔节奏。因此的确可以类比长固定镜头和长对话间隙带来的感受。那段沉默的时间里这个人心里在想什么?那些挑衅的提问台词后,我们的主人公到底会怎么回答?观影过程中有很多次我都脱口而出,替慢半拍的主人公回答了这些问题。有时是因为我在之前的叙事里获得了信息导致我比剧里的对话者更了解主人公,有时就是我在根据主人公之前的行为、个性,猜测他会怎么回答。

    这不是商业电影中的那种代入感,它不塑造可恨敌人,让你和主人公一样希望恶人有恶报,形成一种易入的代入感。而是让你保持距离,但你又的确可以主动参与,加入猜测主人公的游戏。这种“间离”的方法,感受上像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但与雷弗恩的延长不同,他通过别的方式达到这点。

    因此我们得以以一种更偏醒思的方式,观看《老无所惧》里的《亡命驾驶》情节,相当有趣的作者自反。更为明显的例子是,雷弗恩在激烈的追车里加入情歌,在严肃的谈话里加入警察搞黄色等等反差桥段打脸一本正经的商业片警匪情节。这样的嘲弄,在讽刺男性气概主导的商业电影。那些电影打造威武、独断的男性英雄,打坏人,泡美女,实在太过肤浅,它们打造了一个无关现实的电影梦。而生活中的暴力比这些单纯的电影要残酷,和无法接受得多。所以当雷弗恩向观众展现一堆恋童癖、强奸犯、暴力狂的时候,你几乎不会得到剥削电影式的满足,它不是那种猎奇的电影,满足少数人的性癖。毕竟要看这些东西,何必来忍受长时间无意义的间隙呢?

    值得注意的是雷弗恩镜头下的“美国”和人物。知晓雷弗恩的观众应该知道,他镜头下的东西都是放大的,如他所言是不真实的,被置于极端环境之中的。因此“美国”是以美国为素材创造的隐喻,他在隐喻一个传统消亡、精神空虚和系统溃败的现代社会。主人公马丁则是一个无根的人,没有价值准则。因此他会被黑人搭档轻易拉入黑帮的泥潭,对被性骚扰的女性无动于衷,有未成年主动献身也能欣然接受,即便自己和未成年人有性关系却被意志坚定的维果吸引大义凛然地变身义务警察惩罚恋童癖、强奸犯。他身上的矛盾,对堕落的无抵抗,令人怀疑他只是借正义的名来宣泄暴力。

    当一个人已经被“美国”劣化成这副模样,自然TOO OLD TO DIE YOUNG了。

    ———以下是7后半集到10集感受——————

    后面观感简直大幅提升,甚至让我感觉节奏变快了许多。

    上半部的观感正如我上面所说,多给人一种抽离的感受。有许多跳脱主线的旁支,比如第五集追pornmaker。但我个人不喜欢这种尝试,看不出如何影响到主线了,对黑帮故事线也无感。对人物的描写也偏单面化,有些细节也看不懂。

    下半部大概好几个角色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有超出之前“人设”的行为出现,会让你对角色有新认识,之前看不懂的细节也得到了解释。我上面对马丁的总结其实只能算一方面,在下半部分还有他的另一面要呈现。对黑帮夫妻啊,维果啊等等人都是。不得不说,雷弗恩用一个看似挺老套的情节,加入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转折,令情节整体看上来其实还不错,甚至有些《最后生还者2》的既视感,两者都讲到了暴力的循环,暴力带来了虚无。顽皮狗有没有借鉴这个就不得而知了。(笑死,原来编剧是一个人,好,怪不得了哈哈)

    如果要我选的话,我觉得8、9、10集都拍得很好,我一次性看完了。总体上看低开高走,可能是我之前已经跳着看过前面不少,这次重看就没有太多新鲜感。

    从《老无所惧》的结尾,大概能看出为什么下一部是《哥本哈根牛仔》。虽然《老无所惧》讲到女黑帮头子最后要对抗自己的厌女黑帮,但她开始其实是为了生存而委身于黑帮老头,又委身于赫修斯,其实基本上都是生存抉择,看似她对这些男人的影响很大,其实不是。比如赫修斯让她演母亲,她看似可以控制赫修斯,但到头来是赫修斯指挥她控制自己。她自己能选的其实不多的。最后她决定站出来反抗给自己庇护的这个帮派,就有点像是虚伪男马丁虽然是宣泄暴力,但好歹间接做好事,好男维果也要病死了,这些男人都不在了,她接力上来,维系这个破碎社会正义的人不断接续下去(他们的初衷都各不相同,但却意外要承担起来)。就是好像虚无的人各有各的虚无法,为什么最后就是这些挣扎的人都走上了对不公进行反抗的道路呢?是不是有一种价值的传统存在呢?因此虚伪男马丁会被维果吸引,开始觉得要去做些good things,而不是随便怎么样都行。

    而更加女性的英雄和对暴力手段看法的演变都在《哥本哈根牛仔》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讲述。

    —————暗线讨论,剧透预警———————

    第三集吧,维果和戴安娜给马丁抓包了,戴安娜以为马丁要抓自己了,然后给维果打电话,说她爱他。

    但后来就是维果和戴安娜还是朋友关系,维果没有回应。

    到第七集,维果知道马丁杀了人,但不是出于正义的原因,维果其实就是个比较嫉恶如仇的人嘛,但他没有说什么还是帮马丁处理了车和尸体。

    第八集,戴安娜给马丁说任务,在游泳池边。游泳池其实是之前戴安娜和维果交接的地方,现在变成了马丁,给我感觉就是马丁接上了了,但戴安娜不是很热情,叫马丁去找维果要详细信息。

    然后维果执行任务时开始咳,回家,要马丁抱自己。

    第十集,戴安娜只能自慰排解,一个人好孤单。

    所以我的猜测是,戴安娜和《霓虹恶魔》里一样是一个爱而不得的人物,但这部里她的应对方式就是自己排解。她第二集告白后笑啊,就是因为知道维果不会答应自己,维果是一个同性恋。

    天呐,看到第九集结尾吧,大概就可以感觉到这个暗线了,好动人!!甚至感觉超长的沉默时间,反而让我们有机会去和这些人同在。

     短评

    8.6 OKAY

    4分钟前
    • arlmy
    • 还行

    唯神能恕+霓虹恶魔,NWR把剧集当电影拍,super fly的画面,新杀器演技调教,还有karma意味的反常规剧情

    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Even better than Drive. 对川普时代的混沌的绝佳呈现。神选角。2023了,我居然还能给NWR打出超好评

    11分钟前
    • Cheesy
    • 力荐

    2019年NO.1。

    15分钟前
    • Shortcuts
    • 力荐

    越发觉得雷弗恩厉害,阿兰巴迪欧的“提纯”一直是我所坚信的。慢一拍的台词语速,霓虹与精致的打光,让整部电影脱离了现实的材料,成为了那经过精心筛选的“纯”,雷弗恩实验着不同于卢米埃尔和梅里爱这两位电影史元老的另一种拍摄方式,与他同行的应该算上林奇、阿彼察邦和滨口龙介。这就是当代的电影艺术。

    17分钟前
    • Berger
    • 力荐

    “Time is a river.It flows both ways.” 你观看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在审视自己。每一刻主角对着镜头的画面,倒影出的是你精神上与之交流,情绪化的时间也在慢慢流动。对抗不了的命运,伴随着电音出现超神时刻,那一刻的静止,是NWR内心想法的完全具像化,更深的体现创作者的纯碎。

    20分钟前
    • 尚在影
    • 力荐

    看了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太太太太慢了

    22分钟前
    • 冉冉
    • 还行

    看完。NWR rules!

    25分钟前
    • 咸鱼Sirius
    • 力荐

    三天看完。这部跟之前的相比实在是太闷骚了,对,NWR就是个变态还自恋(给自己的导演署名设计logo,什么人能干出这种事啊!!)的文青。大致是唯神能恕>亡命驾驶=老无所惧>失控的布朗森>霓虹恶魔>日出英烈祠最喜欢2/5/6/9集,看到了之前的NWR所没用过的新手法,有意思,期待他的后续作品。最后一集的酒馆械斗真够酷的,没想到他也爱看西部片。

    30分钟前
    • 库洛洛鲁西鲁
    • 力荐

    温丁在十个小时的空间里,尽情释放自己的喜好。相较在剧情和影片节奏上,更愿意在镜头灯光和布景上花心思,比如悼念女友母亲那一段,除了男主和小女友,其余人坐姿都是搭马脚,借此来突出人物情绪(毕竟都是高冷脸)。不过真的太慢了,我试了一下镜头移动的话,开三倍速都没问题,只不过声音就是机关枪一样了LOL

    34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

    只有第五集和第六集可以给到满星,NWR读解空间最广维的作品,却也是对旧影像的重装再组,超出亚流行电影文化本体之外的表达是否熟稔,及最优时长之于他的最适创作饱满程度,本剧以一个差强人意的水准给出了自省——还是快回去拍电影吧。

    3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这霓虹灯光加上摄影很好看了,可是这节奏慢到哭了。直接拍2个半小时电影好多了,整这个10集每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有一半时间都是对剧情没啥作用的。每个角色可谓都是无线装逼。装逼能力也有高低之分,导演肯定是高手。

    37分钟前
    • Lindsay-z
    • 还行

    NWR逐渐实验,本作近乎没有人物和故事,在极缓慢的叙事过程里,鲜少出现真正的凝滞时刻,而是用夺目而耀眼的风格作为动力。标志性的空间构造与相应运动始终保持流动性,妖艳的光与迷幻的声乐在影像世界跳跃,以这样高度提纯的影像“面见”观众也是胆魄所在。自然是趣味投射,但也像艺术展,顺理成章坐实“作者剧集”之名。

    40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从俗世恩怨情仇讲到天堂地狱的永恒争斗,义警、灵媒、黑少、死亡女祭司,在一个犯罪故事的外壳中毁灭着秩序,又建立着秩序,NWR不光光是创造了全新的电视剧美学,他更是挑战了电视剧这个形式的创作初衷,以“挑衅”观众的方式带来了一场十几个小时的迷幻之旅,也是自己个人风格的集大成者,5-8集全面封神。

    4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B-】无法理性评价,说几个主观感受:1.一部十二个半小时长的作者电影,我还是希望能有150分钟版本的;2.光线在空间中的质感被nwr清晰纯粹的定格于影像之内;3.随之被刻印于影像中的,还有无比空灵的电子音乐;4.尽管视听艺术处理的无与伦比,但演员的台词节奏真的要搞疯我;5.隐隐约约的觉得,nwr算是在把霓虹美学风格当可卡因来磕.....

    47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NWR这套剧集牛叉在于,无论什么时候看,无论从哪一集看,都可以自由切换,不影响观感,比如我就陆陆续续看了一年多,困了还顺带可以打个盹儿,看人物,看造型,看摄影,看剪辑,看配色,看霓虹灯,听音效,听Cliff Martinez的配乐,感受一切氛围,总之,故事是次之,次之,基本可以忽略的……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男性欲望的夜行,符号化且具有仪式感,寂静背后有暗流在涌动。阳性暴力狂潮的背后是女性的崛起与反抗,而这同时也成为了暴力中的一环。

    52分钟前
    • Fillianore
    • 力荐

    霓虹灯下的罪恶,末日审判前最后的宁静。《双峰》后又一部打破剧集格局,创造出一个迷幻失真的世界。在这里语言都失去了意义,唯有杀戮永生。Long live NWR!

    54分钟前
    • The 1997
    • 力荐

    很难评价的一部剧,就不打星了。雷弗恩在此剧把他的霓虹美学风格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每一个场景都可以说是赏心悦目,但剧本却到不了相同的水准。虽然剧本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整体带来的感觉和能完整表达要展现的东西,但也不能完全只为风格服务,而不考虑剧情上带来的乏味感。如果说雷弗恩的目标只是打造帅到爆,充满魅力的角色,剧情只是围绕着角色绕圈圈,以十倍慢速度的方式绕进死胡同,不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那他已经成功了。仔细回想一下,剧里有很多场景是角色装着自己很酷的样子说着不知所云的蠢话。元素很多,用的很少,留下∞个坑。不要拍电视剧了,赶紧回去拍电影吧……

    55分钟前
    • Grawlix
    • 还行

    只能说再次确定了我吃不来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霓虹灯管和矫揉造作这一套。太慢、太暗、太催眠了,我拿出最精神的状态来看,还是觉得乏善可陈,连烂片的快感都没有。每个人非得静止几秒再开口说话是什么毛病?台词既肤浅也无趣啊?做杀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结尾又是啥啊……

    5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