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英文系主任

    英文系主任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21

    主演:吴珊卓,杰伊·杜普拉斯,鲍勃·巴拉班,大卫·摩斯,大卫·杜楚尼,霍兰德·泰勒,娜娜·门萨,艾弗利·卡尔加尼拉,马西娅·德波尼斯,约瑟夫·坎农,马洛里·露,鲍勃·斯蒂芬森,艾拉·鲁宾,Ji-yong Lee,Jordan Tyson,Darius Fraser,Ron Crawford 

    导演:丹尼尔·格雷·朗诺 

    猜你喜欢

    • 第4集

      昆妮

    • 第09集完结

      神秘博士 第一季

    • 更新至第04集

      昆妮第一季

    • 全10集

      海上密室谋杀案

    • 已完结

      鬼语者第四季

    • 完结

      权欲第四季

    • 更新至06集

      无痛杀手

    • 完结

      更美好的事第一季

     剧照

    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1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2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3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4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5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6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16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17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18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19英文系主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叫她系主任》讲述金智允博士(吴珊卓 Sandra Oh 饰)在声名显赫的彭布罗克大学当上英文系系主任,她正努力适应这个新岗位。她是学校首位女系主任,更是大学职员之中少数的有色人种,必然要应付一般人不会面对的种种挑战。《叫她系主任》由吴珊卓、Jay Duplass、Holland Taylor、卜巴拉宾 (Bob Balaban)、Nana Mensah、大卫摩斯 (David Morse) 和 Everly Carganilla 主演,8 月 20 日在 Netflix 首播。

     长篇影评

     1 ) 这部学术界的《老友记》,透视了文科教育的艰难处境|读刊

    Netflix网剧《英文系主任》(The Chair)在八月底开播,这部剧很快成为了欧美文化圈九月以来一直热议的话题,不仅受到影迷关注,甚至还有大学、研究机构特地为此举行了线上研讨会。一部描绘高校文科教师的职场剧,为何能引发欧美学术圈和文化圈的大讨论?

    《英文系主任》海报。

    与此同时,《英文系主任》也在国内引发了不少文科教师和研究生的关注。近年来,青年教师“非升即走”的境遇、大学公司化、考核指标KPI化、文科边缘化等问题,也让许多青年教师在这部剧中感同身受。本期读刊,我们从《英文系主任》谈起,一窥美国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和文科教师的艰难处境。

    撰文 | 徐悦东

    01

    引发学术圈热议的“出圈”网剧

    《英文系主任》是一部描绘大学文科教师的职场剧。吴珊卓主演的韩裔英文系教授金智允成为了彭布罗克学院(一所虚构的小常春藤大学)历史上首位女性英文系主任。在上任后,她被系里的一系列危机搞得焦头烂额——文科经费缩减、生源流失、教师内斗、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封杀文化、工作与母职的冲突、文化冲突……整部剧犹如一锅大杂烩,编剧将高校在媒体中屡屡曝光出来的各种现象以及美国社会的情绪“爆点”,以一种非常讽刺的方式写入剧情中。这也使得该剧成为了反映美国高等教育生态的一面镜子,引发了北美学术圈的热议。

    许多大学媒体对这部剧做出了评论。《布朗大学每日公报》(The Brown Daily Herald)的评论人塞西莉娅·巴伦认为,《英文系主任》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其定位极其精准,其成功满足了文科研究生、高校教师、文化媒体人和知识分子这个细分市场的需求。这是一部学术界的《老友记》,因为那些人物就像老师们身边所熟悉的人一样。《英文系主任》揭示了很多复杂的问题,但并没有给观众提供解决方案。

    《英文系主任》在烂番茄网站引起的热议。

    的确,这是一部非常罕见的网剧。过去,美国有无数描绘律师、医生、警察、消防员、记者、金融从业者和IT从业者的职场剧,但并没有多少职场剧的主角是大学教师——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师。这是很多高校文科教师在网上分享自己看这部剧的感想的原因——他们终于能在荧屏前“看见”自己了!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英文系教师Mai-Linh Hong表示,“作为一名亚裔女性英语系教师,这部剧既搞笑又令人不安,这部剧仿佛就在偷看我的大脑,简直是一部专门为我定制的黑色喜剧。”对于准备做文科学术的研究生来说,这部剧让他们仿佛看见未来,因而极具代入感,比如,豆瓣网友“Blavatsky”评论说,“课上只有三个人的中世纪文学老太是我的未来吗……”

    当然,影视剧毕竟是虚构的,有些老师也指出该剧对学术界有所误解的地方,比如,罗格斯大学卡姆登分校英文系的Lisa Zeidner教授调侃道,其实如今美国有73%的高校老师是合同制的,他们没有终身教职。所以,每次当系主任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都会有非终身教职的老师气喘吁吁地跟着系主任,恳求多开一门课。因为他们开一门课平均能拿2500美元,他们一个学期至少需要开五门课来满足较低的生活质量。而在剧中,彭布罗克学院英文系的大部分老师都有终身教职。有关非终身教职的教师的惨状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这部剧到底描绘了什么,让其能成为美国文化圈和学术界的爆款网剧?

    02

    文科教育的危机,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英文系主任》的第一集开头中,金智允当上了彭布罗克学院的英文系主任。在“老白男”占着巨大优势的英文系,金智允能坐上这个位置并不容易。当她开心地玩着带有粗口俚语的系主任名牌时,她的椅子忽然散架了——这里玩了剧名The Chair(椅子、系主任)的双关梗,这也意味着她的系主任之路并不顺利。

    金智允一上任就得处理英文系的烂摊子——院系生源减少了30%、学生选课人数节节下降、英文系的预算被大幅削减。若留不住学生,彭布罗克学院英文系是否还能继续存在都会成为问题。校方希望让那些拿着最高工资、拥有终身教职却没多少学生选课的教授退休,以减少开支。但想做“老好人”的金智允反驳了这个提议。校方为了劝退这些拿着终身教职的教授,甚至将一位女教授的办公室搬到脏乱差的地下室里。

    《英文系主任》剧照,主角金智允。

    人文教育危机成为了《英文系主任》所有剧情演进的源动力。这部剧将日常见诸美国报端的人文教育危机搬上了台面。在美国,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文学科的危机重新降临。剧中文科生源减少、选课人数下降、文科院系的财政危机是不争的事实。据《大西洋月刊》的报道,如今人文学科毕业生占全部毕业生的比例降到了美国近四十年来的最低点。同时,取得哲学、历史学、语言和英语这四大人文学科学位的总人数在近20年来首次跌破了10万人。

    伴随学生减少而至的是学校的倒闭潮。近年来,美国私立的文理学院出现财政赤字和倒闭潮的新闻不绝于耳。据美国教育部预测,美国私立大学的合并和倒闭案例将在未来几年里快速增长,去年已有25%的私立大学出现了财政赤字。其中,许多奉行博雅教育的文理学院和艺术学院首当其冲。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削减文科院系的经费,裁减文科院系的老师,甚至关闭某些文科。《英文系主任》里的彭布罗克学院就是一所“小常春藤”级别的顶尖私立文理学院。美国私立文理学院的财政危机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

    03

    人文学科的课堂改革奏效吗?

    在《英文系主任》中,为了挽回英文系的颓势,金智允担起了改革的重责,希望能扶大厦之将倾——她看好一位年轻的黑人女教师雅茨——她是美国顶级期刊《美国现代语言学学会会刊》的年度论文奖获得者,并善于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研究美国文学。此外,她的上课风格极受学生喜欢,比如,她允许学生用嘻哈改编《白鲸》的方式来上课。因为她的课堂独具魅力,加上她符合进步左翼的“政治正确”,金智允决定推举这位女教师以获得终身教职。一方面,这样能吸引更多学生继续选英文系的课;另一方面,在文学研究的研究方法上,金智允希望能在系里引入文化研究的批判视角,平衡一下系里那些“老白男”教授们相对“保守”(他们更推崇哈罗德·布鲁姆式的文学正典)的学术氛围。

    这是否是缓解人文教育危机的课堂改革?雅茨的课程和研究方向的确体现了许多美国高等教育界人士的改革建议。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本杰明·施密特在《大西洋月刊》中认为,英文和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核心专业的现象正在消失,他将希望寄托于正在崛起的文化研究,因为文化研究能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9月3日的《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中,美国国家人文中心(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主席罗伯特·D. 纽曼(Robert D. Newman)撰文认为,面对人文学科的危机,许多右翼人士将人文学科打上精英主义的标签——认为人文学科本身毫无经济价值,本该成为有钱人学习的学科。为此,纽曼呼吁,人文学科只有迎合时代的需求,才能安全地保存深刻的东西。跨学科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未来,通过将人文学科引入到各个实用学科里,带领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才能彰显人文学科的价值。同样在《高等教育内部参考》中,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历史教授史蒂夫·明茨直接给出了应对人文学科危机的具体建议:为学生提供如何生活的指南;在实用的学科中引入人文学科的关怀;批判性的人文学科;强调跨文化的研究视角。

    《英文系主任》剧照,黑人女教师雅茨。

    在《高等教育纪事报》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比较文学和亚洲研究教授埃里克·哈约特(Eric Hayot)写道,人文学科的市场营销是有问题的。除了性别研究和种族研究外,人文学科的课程名称本身不再吸引人。而且,绝大多数课程是围绕着专业化的学科需要来组织的,大多数本科生根本不会也不想成为文科教授。埃里克·哈约特提出的改革建议是——将现有课程组合成模块,每一个主题模块中都包括来自各种人文社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视角,老师们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思考某一领域的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了解学生的需求、文化研究的立场、进行专题化和跨学科教学是人文学科重新吸引学生上课的一条路。在《英文系主任》中,像雅茨开设的“性爱与文学”如此吸睛的专题课程似乎是一种答案——这跟做文化媒体有所相似——在议题上,选择进步左翼关注的议题,为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受众的关注点,然后糅合各种学科的知识和视角,并在讲授形式上将知识打包得尽量“可口”,再送到受众面前。雅茨几乎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也让系里相对保守死板的“老白男”教授艾略特十分妒忌她的受欢迎程度。为了增加艾略特的学生数量,不让他被学校辞退,金智允将艾略特和雅茨的课程合并了起来。但这直接触发了艾略特与雅茨的矛盾。而且,艾略特是终身教职评议委员会的主席,他决定公报私仇,阻碍这位黑人女教师获得终身教职。

    04

    “大学公司化”是文科危机的根本原因

    在《英文系主任》里,雅茨与艾略特的矛盾可以被看成两种立场的矛盾——保守和进步、男性与女性、老一代与新一代、白人与黑人、守护文学正典与政治立场先行。但是,这种矛盾不该上升到职称评级这样本该保持公正的程序中。豆瓣用户“把噗”评论道,这部剧展现出,文人的清高只不过是一种传说,为了教职、福利、地位等利益,文人之间搞小团体、拉帮结派,加上自尊心很强的倾向——反而会让斗争变得非常激烈。这种说法没有错,尤其在资源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争夺利益的人事斗争会变得愈加激烈。

    《英文系主任》剧照,艾略特教授。

    这个问题最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的公司化。我们对文人“清高”想象以及学者“象牙塔”里追求学术理想的纯粹“学术共同体”的美好想象都建立在学术界未被商业逻辑“殖民”的前提之下。在大学公司化后,学术界似乎与职场变得越来越相似。“非升即走”的聘用制不断增加、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不断加码……在美国,大学的公司化恰恰也是“无用”的文科衰落的重要原因。

    《英文系主任》能按照职场剧的套路进行拍摄,也是因为大学本身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而变成了你争我斗的“职场”。《英文系主任》很好地展现出大学公司化对文科教育所造成的伤害——比如,想裁去有终身教职的老教授们。在剧中,老教授们说,他们当年之所以从事学术,是因为当教授是罕见的年纪越大越受到尊敬的职业,裁员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晴空霹雳。而且,校方为了吸引流量,还罔顾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打算聘请明星、畅销书作者来当老师。在绩效逻辑面前,文科的教育质量变成了可以牺牲的选项。

    《泰晤士高等教育》有一篇文章呼吁,在看过《英文系主任》之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剧中忽视的非终身教职教师的境况。根据《学者内部参考》(Insidescholar)的报道,在1969年,美国大约有78%的教职员工是有终身教职的,但如今,学校为了压缩成本,大部分教师都是没有终身教职的。这意味着他们缺少社会安全网,这会让许多教师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此外,《对话》杂志的一篇评论表示,该剧没有很好地展现出大学中的阶级不平等。而且,高校的晋升体制对女性、有色人种和出身工人阶级的学者都非常不利。

    在剧中,身为合同工的黑人女教师雅茨实际上非常市场化——为了找更好的教职,她在顶级期刊发论文;她深谙学生的心理需求,让课程变得更吸引人。传统的知识分子可能不会赞同雅茨的课程改革,而会认为她过于迎合学生,不是一种正确的讲授方式。老教授Joan特别不喜欢看学生在教师评价网上对她的评价(这就像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一样),当她看到有学生对她提出了恶评,她还通过黑客找到了恶评她的学生,并训斥了一顿,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到底是老教授们不思进取,与时代脱节,还是高等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英文系主任》剧照,焚烧学生评价的女教授Joan。

    总而言之,纯粹的“学术共同体”的想象在大学公司化的脚步下已然破灭。在《慢教授》中,作者玛吉·伯格和芭芭拉·西伯认为,大学校园越来越像购物中心。大学公司化的工具主义价值观,不仅让老师们把时间当作工具,而且导致了老师们把彼此也当作工具。因此,同事们变得越来越难以相处——因为他们是职场中的竞争者——这时,纯粹的“学术共同体”就开始解体了。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内部氛围下,大学教师们不仅变得更加孤独,“宫斗”还会以各种面貌展现出来。其中,在终身教职评审和职称晋升的决定中,各种形式的歧视也变得屡见不鲜。

    05

    “封杀文化”的问题在哪里?

    《英文系主任》所引发的讨论不局限于美国高等教育,这部剧还带出了许多美国社会左右两翼“文化战争”中的重要议题——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封杀文化”的影响。学术界作为美国“文化战争”的前沿阵地,这些矛盾被激烈地展现了出来。在剧情主线外,《英文系主任》还描绘了金智允作为一名女教授,在养育女儿的母职和职业生活之间的艰难平衡。对于金智允来说,学校内的事物一团乱麻,她与养女的关系也变得岌岌可危。这恰恰是许多女学者切身的生活烦恼。而且,这部剧还描绘了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女教授Joan曾抱怨,她年轻时的工资远不如男性教职工的工资;伦茨教授的妻子生完孩子之后,在获得终身教职之前就辞职了,因为她不得不留在家做晚饭……

    此外,金智允还与另一位老师比尔产生了暧昧关系。比尔曾经是一位极受欢迎的老师,学生们都非常爱戴他,但一场变故夺走了他妻子的性命,从此之后,他一蹶不振、浑浑噩噩。在一次课堂中,比尔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做了纳粹敬礼的手势,有学生录下来并放到网上进行恶搞,这让比尔成为了校园公敌。学生们游行抗议,要将“纳粹分子”比尔(比尔当然不是“纳粹分子”)驱逐出校园,最终酿成了公关灾难。

    《英文系主任》剧照,教师比尔面临学生抗议。

    这部分剧情其实恰恰反映出美国社会正在流行的“封杀文化”所带来的问题。高校作为“文化战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封杀文化”重灾区。在现实生活中,美国高校的确存在着类似的荒诞事件。去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Greg Patton教授在给学生上传播学课程时,教授各种文化中“填充词”的用法时说:“文化不同,口头禅也会不同,这是基于你的母语。就像常见的英文词“that,that,that”,在中国就会说‘那个,那个,那个。’”因为中文里的“那个”听起来很像歧视非裔美国人的词语,Greg Patton遭到学生抗议被学校停职。

    这种“封杀文化”也延续到了课堂内容里,学生用当代的“政治正确”重新审视历史正典中的人物。《英文系主任》里有一幕却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议。艾略特在台上讲《白鲸》文本的时候,台下有学生说,梅尔维尔是家暴男。艾略特简单解释了几句便继续讲课。这时,黑人女教授雅茨站起来说,到时候我给大家讲他家暴的那部分。这部分剧情触及了美国社会的敏感点——我们能因为梅尔维尔是家暴男,就否定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和贡献吗?因为梅尔维尔对美国文学的贡献很大,我们就能无视他的家暴行径吗?

    在美国年轻人重新审视历史,推倒哥伦布、南方联盟将军雕塑的浪潮之下,《英文系主任》以比尔这条线反思着美国社会“政治正确”的尺度。这也是这部剧能获得文化圈关注的原因之一,恰如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非裔美国人的教师Imani Perry认为,《英文系主任》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传递了什么坚实的信息或立场,而在于它的政治模糊性。Perry还评论道,在学校里教师遇到左翼思想警察举报的频率,跟右翼学生去监视左翼教授的言论的频率一样高。《英文系主任》没有简单地去制造二元对立,而是让大家进行反思。激进的封杀文化是不是另一种束缚?我们该如何看待“政治正确”?这或许是这部剧给美国社会所提出的问题。

    参考链接:

    //www.browndailyherald.com/2021/09/07/chair-netflixs-love-story-disguise/

    //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blog/weve-seen-chair-now-its-time-adjunct

    //insidescholar.org/the-rise-of-adjunct-faculty/

    //www.vice.com/en/article/qj85bb/we-asked-actual-academics-to-review-new-netflix-show-the-chair

    //www.chronicle.com/article/the-humanities-as-we-know-them-are-doomed-now-what/

    //www.insidehighered.com/blogs/higher-ed-gamma/reimagining-humanities-21st-century

    //www.insidehighered.com/views/2021/09/03/how-humanities-can-flourish-future-opinion

    //preview.houstonchronicle.com/movies-tv/netflix-s-the-chair-with-sandra-oh-is-a-16398803

    //www.chronicle.com/article/the-chair-episode-1-im-surprised-by-how-much-works

    //www.chronicle.com/article/the-humanities-have-a-marketing-problem

    //www.chronicle.com/article/whats-the-best-way-to-do-public-humanities-ask-a-philosopher

    //www.chronicle.com/search?q=humanity#nt=navsearch//theconversation.com/new-netflix-drama-the-chair-is-honest-and-funny-but-it-still-romanticises-modern-university-life-166655

    //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1/08/30/sandra-ohs-masterly-performance-of-empathy-in-the-chair

    //screenrant.com/chair-pembroke-university-true-story-real-explained/

    //theconversation.com/new-netflix-drama-the-chair-is-honest-and-funny-but-it-still-romanticises-modern-university-life-166655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徐悦东;编辑:李永博;校对:王心。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2 ) 《英文系主任》bulabula

    我认为英文系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经典文本的时代阐释。对文本的阐释如何贴近我们所处的当下(特别是市场化、政治化大环境下的学生)。我个人也是因为困惑才看了这剧。Anyway,Bill的发言挺感人的,搞文学这一行,要爱上故事才行,爱上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It's a very complicated, but faithful relationship."真好。剧中一群气急败坏的老教授,一帮只喊口号的学生,还是有点脸谱化了。另,能够领略文学之中多彩世界的教授,对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吗,应该更有共情能力才是呀(以此自勉)。 通过此片我对cancel culture的理解更进一步。关于cancel culture,南大但汉松老师的访谈很有意思。“其实就是不断去区分、分化——最后变成美国大学里黑人研究非裔文学、东亚学生选修东亚研究课、女性上文学与性别的课、做酷儿研究...回到法兰克福学派,其实文化马克思主义是相当深刻复杂的思想资源,我们在这当中看到是人类超越族裔和性别的一些共同联结。在族裔和性别之外,阶级也很可能是我们当下一个重要的思考路径。在全球化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把莎士比亚肖像画逐出英文系大楼、大学校园里为照顾跨性别者而用‘心理性别’区分男女厕,所有这些校园政治的斗争可能会变成一种收编的手段,让我们陷于这些身份差异的争执,而看不到资本主义更本质的结构性不平等...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允许多元声音出现,但最后它演变成了一种小圈子游戏,彼此互相不倾听。身份政治过于强调维护独异的身份,往往会模糊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当学术思考必然伴随着差异性的标签,也就变成了一种站队的游戏。身份或同一性,其实是一种压迫性的存在。”其实我个人也越来越觉得,资本、阶级才是更根本的东西,要去留意资本主义更本质的结构性不平等。

    再加一点英文系学生如何天天pre,搞不到钱的桥段就好了哈哈哈哈

     3 ) 迷人也迷茫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吴珊卓当主演的作品,然后我深刻地领略了这个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与漂亮毫不沾边的女人的魅力。她所演的角色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是那么真诚又真实,那么具有亲和力。你看到她得意时的开心,处理家庭关系和同事关系时的疲惫,面对异性关系时心情的复杂,最关键的是,还看到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对原则的坚持和无奈。吴珊卓可爱的小眼睛里永远都透露着那么多丰富的情绪与心思,她真的演活了一个接地气的大学英文系主任。她充分地展现了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困境以及其实可以发挥的作用。反观国内的职场剧,连人物塑造都难以这么丰富,还能怎么指望它们去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呢?

    看这部剧的初衷是因为自己喜欢文学,向往成为一个高校里的文科老师。虽然这部剧也鲜活地表现了大学里人文学科的落寞,让我不由得在某些片刻迷茫与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在这一条道路上走下去,但是最后总的说来它却让我对文学爱得更深了,哪怕课堂上最后只剩下几名学生,哪怕博士毕业后找不到一份教职,我也好想读个文学的博士(虽然我知道剧毕竟是剧,可能真实的文学老师的教职生活并不想剧中那几个老教授那么有意思)。

    剧里有两个场景让我最受触动。第一个是遭到学生抗议封杀的Bill教授,在听证会上说出的我们读文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那一段话。第二个是Joan教授在图书馆门前,狠狠地教训给她差评的学生Steve时那一段口吐芬芳。

    第一个场景简直是完美地反映了当下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坚持简单的政治正确,选择拷问立场而非初衷或实质,最后演化到人与人之间似乎完全无法沟通的地步,而这种沟通失败还发生在教授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之间,放到社会的普罗大众身上,想必沟通的可能性只会更低。而这种简单粗暴说到底又能让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第二个场景更让我觉得惊喜。按理说学生评价老师是一个合理的行为,偷偷地查学生的身份其实还反而侵犯了人家的隐私,但Joan面对Steve说的那番话让我原谅了她。想想看她其实并没有真的说出《坎特伯雷故事集》好在哪里,但是她愤怒中出口的并不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是面子,而是选择捍卫一本文学经典的价值,这一点很是让我感动,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喜欢她所讲授的文学。

    在这个人们越来越不爱读、不想读经典的时代,有时我很希望人们明白不要总在经典的身上找问题,更应该在自己的身上找找问题。为什么不能多花一点点的耐心去认真地读一读经典呢?事实上,在这个快节奏压力大的现代社会里,除了文学、艺术、自然之外,还有多少东西能够真正地让我们焦虑急躁的内心获得稍微持久一些的安宁呢?

     4 ) 就像你在剧中看到的那样

    因为很多人来推荐,一口气看完了六集,难免和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

    剧中呈现的英语国家英语系的课,基本全部是文学课。对比:某理工科211大学的英语系,只有一学期的“英语文学导论”是必修,还是拜托领导在学校一次大规模砍课时中偷偷留下来的,其余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小说戏剧等都是选修。英语系学生(一半是文科)必修很多大学分的理科课程,文学选修课依赖于任课老师足够努力的推销,以及仍然存在的、心态较为佛系的学生。三年级下学期勉强凑够人数,美国文学课开起来,简直像个地下摇滚俱乐部一般的存在。

    除了人文学科的危机,最让英文系学生有共鸣的的还是所有作家作品的名字和批评理论名词吧,很少有人用我们的视角看事物啊。剧中师生一起读诗、一起讨论荒诞派与现代主义……相比于具体而实用的知识,抽象的理念和情感或许更难在记忆中留下痕迹,但这确实就是我们所做的事。另外,总有人对文学理论不屑一顾,但往往不是因为境界太高看破-ism们的局限(的确明显存在);而是因为读书太少,拒绝接触新事物太久。看到系主任痛批自以为是的所谓明星学者“你知道最近三十年学术界有多少新理论吗?”我在屏幕前为她鼓掌叫好。

    课堂组织形式和授课质量没有必然联系。死气沉沉读三十年不变的讲稿,宣称“我就是不向学生让步”占据精神上的高地,这不能说明你的课一定是高水准。允许学生把《白鲸》改编成嘻哈、并坐在学生中一起开心观看的女老师,课上未必没有其他深入的内容。(可能因为我对贝克特做过同样的事,所以在这里对她表示一下支持)。在一个文学课还带有带有启蒙性质的理工科院校,面对百忙之中抽时间来上选修课的疲惫不堪的大三学生,我已经放弃了MOBY DICK…以它令母语者生畏的艰深文字和我粗浅的道行,很难不吓跑硕果仅存的学生。但我不想放弃这位优秀的作家,代之以更有时代感的《抄写员巴特比》——我们在课上嗑了巴特比和律师的cp。想让类似的活动留住文学课最后的学生,想让他们通过寻找细节学会文本细读,想通过这个人物关系解读为后面要讲的他者伦理作铺垫。可能不怎么高深和高雅,但文学课首先要生存。

    老派人物里面喜欢Joan这个角色,虽然我一向重视学生的evaluation,但是看到她烧掉自己不爱看的评语,还是获得了一种补偿性的快乐。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跟学生讲:不喜欢这个作家是吧,告诉你,他就是牛逼!不喜欢就退课吧!(现实生活中我会劝学生“既来之则安之,作品有点难,但绝对值得一读”,既要坚守底线又要留住学生,很难的。)我做梦也没想到,她年轻的时候,竟然是因为承担了很多类似工会干部的工作——而放弃了科研。连人力资源的人也承认,很多女老师们在行政事务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就不想着在学术界进步了。看到这里有点黯然。

    剧中除了系主任本人,其他人不好好上课也可以,不做科研也可以、所有的行政活动不过是开除这个、弹劾那个,或者换间办公室;大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种种耗费心力的琐碎被掩盖了。Bill那洒脱又邋遢、迷茫又自我、言行出格还童心未泯的形象实在太符合大众对文科男教授的刻板印象了,我怀疑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人,可能是编剧(一定是个文学人)自恋的投射吧。不过Bill有一句话我喜欢“I don’t co-write”(我才不跟人家合写文章)。

    不少人心目中的高校英语系女老师都是美丽时尚优雅活泼大方自信,宜室宜家,至于搞外国文学的那更是小清新一般的存在。我就不说这是对女性的物化和对文科的矮化了(那个女生在一个书本垒起的系科读书十年+,毕业后还要继续留在不发表就灭亡的学术界厮杀,将漫长的岁月付于难度高收益低精神压力极大的阅读和写作,她很可能不是为了躺平,很可能对自己的期许不只是“相夫教子”,更不用说这还是个激进女权者、不婚主义者、性向不明者甚众的群体)。真相是一部分英语系的人也会异常朴实、笨手笨脚、木讷寡言、永远生活在巨大的困惑、焦虑与拖延之中。极高的心理需求和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对社会和家庭没有什么用处。就像你从剧中的英语系教师身上看到的那样。

    (看我半个小时写千字剧评。一篇小论文拖了半年都不想写。)

     5 ) 亚裔女神回归,一出手就是王炸!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有色人种,尤其是亚裔在好莱坞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即便有极少数幸运儿混出了头,也会被当做好莱坞精心竖立,用来彰显“政治正确”的人肉幌子,或是白左们玩弄种族主义的道具。

    (奥卡菲娜获得第77届金球奖 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

    其中有一位韩裔女演员,被人戏称为林永健异父异母的亲妹妹。

    因为容貌不符合大众审美,她甚至被家人劝着去整容。

    她的前半生庸庸碌碌,是众多“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配角专业户之一。

    某部长寿美剧的配角,她一演就是整整8年,却在好不容易被观众记住的时候急流勇退。

    直到2018年,她才终于得到了饰演女主角的机会。

    47岁的她,和一个90后小美女同台共演,竟在世界范围内爆红,她凭借该剧获得第76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殊荣!

    那部剧叫作《杀死伊芙》

    她的名字,是吴珊卓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由吴珊卓主演的最新美剧:

    英文系主任

    吴珊卓饰演的主角伊芙,在全英国声名显赫的彭布罗克学院任教,终于在46岁这年当上了王牌院系英文系的主任。

    她不仅是全校首位女性系主任,更是大学教职工里极少数的有色人种,还是个亚裔,实属少数中的少数。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相当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居然是碧昂丝。

    院长对她寄予厚望。

    英文系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伊芙上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开掉其中资历最老的三位文学泰斗。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倒不是说偌大的学院养不起这几个老古董。

    主要他们实在是跟不上时代,压根没人选他们的课,连累整个学院参与课程人数锐减30%,学院预算因此严重缩水。

    学院为了劝退这几位老古董,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把其中一位女教授的办公室搬到了地下室,紧挨着健身房。

    女教授表示她身体好顶得住,希望加大力度。

    伊芙在和老前辈们缠斗之余,还得张罗着帮好友小黑申请年度杰出讲师课,从而获得终身教职。

    拥有终身教职的教师,一经聘任后聘期可以延续到退休,不受学校各种阶段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

    没有被解聘的压力,还享受学校颁发的终身教授津贴,简直爽翻了!

    这一制度的本意是为教授们提供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搞学术研究,多出大师级的人物。

    但终身教职也有可能仅仅只成为一种待遇,例如英文系里养尊处优的泰斗们,人均终身教职,搞得系里一潭死水。

    偏偏负责审核小黑资质的,就是那三位要被劝退的老前辈。

    伊芙只能在里头和稀泥,想出了共同授课的办法,却收效甚微。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院长夫人试图越权,邀请一位演员来担任杰出讲师课的老师,利用他的明星效应,给腐朽的英文系注入新鲜血液。

    他就是大卫·杜楚尼,《X档案》中的男主角穆德探员的扮演者。

    (《英文系主任》真的请来了大卫·杜楚尼本人……)

    确实够格,毕竟他不光是演员,还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

    工作已经够伊芙心烦的了,然而生活中的压力反而更多。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伊芙家里那本怕是《变形金刚经》。

    伊芙虽然单身,但上有老下有小:她领养的女儿不光早熟,精神上多半也沾点毛病。

    每天不是画一些恐怖的儿童画,就是偷窥保姆上厕所。

    伊芙的父亲不会英文,照顾自己都困难,还经常把外孙女弄丢。

    伊芙还有个暧昧对象比尔。

    他在英文系威望极高,一旦他们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公私就分不清了。

    如今比尔妻子新丧,女儿也去外地上大学,老比尔突然成了空巢老人。

    论自理能力,他四舍五入可以直接归零。

    好在他才华横溢,又兼具强烈的人格魅力。

    蓬乱的头发,稀疏的胡渣,温室里抽大麻,抱着女学生笑哈哈。

    关键是他胆大妄为,敢在文学课上公然比纳粹军礼,就问还有谁!

    这份不羁却为他引来了祸端:他敬纳粹军礼的一幕被学生拍了下来,恶意P图后在互联网疯传。

    原本他是为了生动地诠释荒诞主义,却被不明真相的学生们误以为纳粹主义。

    主席接到了赞助人和校友的电话,连带跟着比尔做课题,欠了一屁股助学贷款的学生,也要跟着倒大霉。

    原本比尔只要和学院的危机管理主任,联名出一份道歉信就完事了,谁都知道比尔不是纳粹分子,学生们也不过是想看校方表态。

    可他作为文人的傲骨,不允许自己和别人联名,哪怕是道歉信也不行!

    比尔问心无愧,居然要去市镇大厅,和学生们当面对质。

    尽管真理越辩越明,可比尔显然低估了舆论的破坏力,更高估了学生的理性。

    这次公开辩论,被学生们视为他傲慢态度的外化。

    比尔以为大学校园,应当是维护每个人平等自由地交流。

    但是在学生们看来,他是终身教职获得者,本就和他们不平等。

    在提到纳粹军礼时,比尔又抹不开面子,没有正面道歉,甚至有些避重就轻。

    再加上院长为了举办捐款活动,带着校警突然来到现场清场,场面瞬间升级为针对比尔的游行讨伐。

    面对逐渐失控的家庭、扑朔迷离的爱情、举步维艰的工作,伊芙要如何在这潭浑水里挣扎?

    最初在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我曾一度怀疑这部《英文系主任》又会大肆宣扬政治正确,硬蹭女性、亚裔和有色人种的话题。

    女性和少数族裔在职场中的困境,确实贯穿始终。

    但《英文系主任》想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一点,而是借助性别歧视和学科焦虑等话题,传达着“不迎合”的态度。

    都说学校是个小社会,这话一点都不假。

    即便是高等院校的象牙塔里,女性和少数族裔依然是被歧视的对象:

    三位老教授都面临着被劝退的危机,可只有其中选课人数相对乐观的女教授,她的办公室被擅自搬到了地下室。

    小黑的能力有目共睹,可她就算再努力,有伊芙这位女性系主任鼎力支持,在白人男性掌握主导权的学术界依然举步维艰。

    就连几乎到手的杰出教师课,都被半路杀出的男明星横刀夺走。

    而伊芙,她堪称标签集合体,兼具女性、少数族裔于一身,开展工作时左右为难。

    但无论是老教授还是伊芙,都没有迎合规则、讨好上级。

    《英文系主任》同时也反映着学科焦虑。

    英国的英文系,就好比我国高校的中文系,处境其实相当尴尬:

    学生们学不到编程和工程,也没法把学到的东西当做技能写到履历上,毕业后往往对前途十分迷茫。

    院系所教授的内容更无法被量化,不能产生直观的社会价值。

    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会疑惑:

    花花世界如此精彩,我可以关注地球气候变化,关心阿富汗最新局势,八卦某位明星的绯闻和情史……

    为啥非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分析这首诗的韵律?

    百度百科或是某乎某瓣,你从这些渠道得到的只有信息,而非知识。

    正如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所说:

    “我们能获取的信息无穷无尽,但智慧该从哪儿找呢?”

    这是老教授开授的“1850~1918美国文学概述”课,不能说门可罗雀,是能说压根没人选。

    老教授们整整30年没更新过课程讲义,相信经典无需更改,更不必迎合学生的需求。

    对于学生对他们教学方式的质疑,更是哪里有问题点哪里,so easy!

    学生甚至对他们产生了超出师生关系的微妙情愫,这些文学泰斗们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沦为人形伟哥。

    反观年轻教师小黑,她在学生间人气极高,注重与学生沟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循循善诱。

    看看小黑教授的“小说与性爱”课,座无虚席不说,还有不少人选不上。

    尽管立场与观点大相径庭,但老一辈和年轻教师都选择了“不迎合”。

    话虽如此,但知识也得更新。一直做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最终只能是束之高阁。

    罗翔老师和戴建业老师先后入驻B站,他们的视频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还经常直击热点话题。

    用年轻人的话语方式,在年轻人喜爱的平台对话。

    却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娱乐化和碎片化,正如两位老师多次在视频里强调的一样——他们做视频的初衷,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主动接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看似迎合受众,实则坚持原则,正是“君子和而不同”。

    再看饰演女主的演员吴珊卓,她绝对是演艺圈的异类,也是拒绝迎合大多数的典型。

    吴珊卓是加拿大籍韩裔,父母都是多伦多大学高材生,父亲经商,母亲则是一位生化学家。

    按照父母为她规划的人生路径,最终吴珊卓要么进军学术界,要么在她唯一的爱好芭蕾舞方面有所建树。

    直到她十岁那年,意外地和父母走进了剧院。从此吴珊卓的人生完全偏离了既定的轨道。

    对于一个保守的韩裔家庭而言,从事演艺无异于当街卖艺。

    吴珊卓拿下卡尔顿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四年全额奖学金,却没有上大学,而是进入加拿大国家戏剧学校学习。

    固执到有些执拗,一旦认定一件事就绝对不会动摇,更不会迎合别人的感受和意见,这就是吴珊卓。

    但她的演艺之路十分崎岖。

    先天不具备动人的美貌和诱人的身材,吴珊卓在歧视亚裔的好莱坞举步维艰,只能拿到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配角。

    比如《水果硬糖》里惊鸿一瞥的房东。

    好不容易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因克里斯蒂娜·杨的角色为观众所熟知,吴珊卓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我用这个角色探索了一切,我觉得我完成了我的工作。”

    吴珊卓演过舞台剧,给动画配音,继续接不入流的配角。

    吴珊卓在不断磨练和突破自己,而非迎合观众,在一部剧里永远演着她的女二号。

    终于,在2018年,她收到了《杀死伊芙》的邀约。

    最初她以为这又是一个配角,没想到她就是被“杀死”的“伊芙”。

    要知道原剧本中的伊芙是个白人女性。

    最初的选角,可是《杀死伊芙》的编剧,《伦敦生活》的女主菲比·沃勒-布里奇。

    最终吴珊卓凭借高超的演技,和“小变态”朱迪·科默强烈的CP感,拿下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大奖。

    也成为艾美奖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提名“最佳剧情类女主角”的亚裔。

    曾经反对她的父母,骄傲地和女儿的海报合影。

    一切都该归功于吴珊卓的努力,和她身上所蕴含的反抗精神。

    这次的《英文系主任》,是吴珊卓的又一次突破。

    我们在成长路上,总会遭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各种人的质疑。

    为了迎合别人,被迫改变意愿,正如剧中的系主任伊芙最初所做的一样。

    伊芙最终选择了辞职,因为讨好没有终点,不迎合才有出路。

    愿大家都能坚持自我。

    大家要是觉得这篇图文说到你心坎儿里去了,不妨给我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它~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

     6 ) 最纯粹的阅读喜悦感去往哪里?

    Why are you a doctor?Because I want to read novels and poems as long as I could.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You have to fall in love with stories,literature. When you are doing that,you are always trying to see things from someone else’s view. You try to occupy a different space.When you are in the middle of the story, you are in a state of possibilities .No matter what depressness in real life,the text is kind of living thing.It’s a dance, and you’re going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it. Sometimes, you love a poem so much. Every time you read it, you learnq something new and you feel transformed by it. It’s a very complicated but faithful relationship.

    What are we doing here?Firing him isn’t going to change the culture here. When is your last time come to the classroom or have a personal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 Those are our students. Our job is not trick them or manage them or make them fall in line. Our job is to offer refugees from bullshit to level with them. Why should they trust us? The world is burning, and we’re sitting up here or worry about our own indornent(没听明白)

    阴差阳错进入中文系,从小便被大大小小的应试考试折磨缠身,看见各不相同的词语缠绕在一起,早已被确定的答案,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可能在这种环境之下,英语学科或者缩小一下范围,尚未被大刀阔斧地大卸八块的英美文学,成了一片可供灵魂栖息的地方。在文学的世界里,你可以抱怨,你可以发牢骚,你可以不完美,因为他们接受完整的你,无论你是什么模样。这点我近来读中国古典诗歌时,感想尤盛。文学,可以就是讲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在当时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细节,但经过放大艺术化的处理,它就变成了美。不是太卷,也不是躺平,是一种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可以平静地听作者讲一个故事,看他微笑,抑或在心中替他默默酸楚。当记忆不再是为了留住转瞬即逝的想法、感觉,而是变成一个又一个量化的分数,没有再剩下一片阴凉,可倚靠休息的地方,文学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短评

    为什么一个标榜打破陈旧学科陈腐架构的剧要把那么多精力放在描述一个fuck-up中年老白男身上??

    7分钟前
    • Br.G
    • 较差

    费心布置了这么多关于性别和种族的微妙设定 结果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讲亚裔女系主任和自己系里的白男教授搞暧昧???每次尝试探讨女性 少数族裔的话题就像是要完成业绩一样生硬 本质就是个学术版狗血悬浮剧…

    10分钟前
    • enzo去了夏天里
    • 较差

    好像什么都说了,好像什么都没说

    14分钟前
    • L26V718
    • 推荐

    看第三集这个男老师因为nazi手势陷入多大麻烦,结合最近热搜🧐(可能是亚裔配角最多的Netflix剧? 以及,我合理怀疑整部剧一开始是为男老师写的,another same old story about how a middle aged white man fucks up his own life….. 找了个吴珊卓加了些戏份,在海报封面当噱头。。。7分吧

    16分钟前
    • Ber_雪碧
    • 还行

    有点意思,但还不够有意思。达布森这角色太烦人了,没有必要为主角安排一个丧妻的暧昧对象

    19分钟前
    • 克哀
    • 还行

    这个题材实在是有点 too close to home,尤其最后尾声其实达成的是一种非常欠满足的 closure,非常直接地体现出有色人种(年轻)女性获得权力的不仅仅是艰难,而且是排在白人(老年)女性的后面,一步到位的进步是完全不可能的,前进的路上前者的努力会被用来提供后者的可能,唉,唉。有很多发散话题值得讨论,感觉播客主题又有了。

    21分钟前
    • 烤芬
    • 推荐

    这是一部演员大过戏的剧集,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在线,剧情乏味,但细品对话却很精彩。这是一部讽刺大学教授stereotype的剧集,却最终陷入了某种政治正确的stereotype。因为吴珊卓而追,也因她加了1星。

    23分钟前
    • Page Zero
    • 还行

    好看。文学院的困境、职场女性的困境、tenure-track的困境(这一部分不要太有代入感…)、中年单身者在家庭上的困境,细密交织成了生活的一地鸡毛。看上去是空中花园的文学院,依旧无法躲开回归生活的命运。

    24分钟前
    • 信久
    • 推荐

    “Sometimes you love a poem so much. Every time you read it, you learn something new, and you feel transformed by it. It's a very complicated, but faithful relationship.” 这段边看边流眼泪

    29分钟前
    • fushia
    • 还行

    为吴珊卓看,开播之前都在宣传喜剧,看下来好像与喜剧稍微有点不太搭界,就是个生活剧。为女主配一个老白男实属刻意,去掉这条线聚焦女主没准会更好。当领导可真难啊,还是做个普普通通的专技人员最开心。

    33分钟前
    • 白亦桃
    • 还行

    美国如今的大环境真是如此,这剧一点也不搞笑应该算是写实剧。美国很多大学之前都有教授的一句话被社交网络歪解,特别荒谬。好喜欢男主啊!!太甜了

    34分钟前
    • debut0901
    • 推荐

    作为一个在国内读了英文系本科,在美国读了一个少数族裔占多数的专业的人,我对The Chair观感复杂的一点在于,挑战由白人男性主导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学术建制是当下欧美人文社科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剧中暗示当下的学生太liberal太激进,反而让自1960年代以来由自由派主导的大学丧失了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对问题保持开放性阐释的空间。反观国内,可能反而因为不太存在交叉性的问题而对“西方正典”保有更多的尊重(我本科期间上过的唯一一门女性主义文学课是外教开设的)。我记得何伟也说过,他在四川教书的时候反而能感受到与学生一起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纯粹的快乐。

    39分钟前
    • Nelly.L
    • 推荐

    课上只有三个人的中世纪文学老太是我的未来吗……

    42分钟前
    • Blavatsky
    • 推荐

    绝了 综合各种美国的身份政治、人际政治、新自由主义高等教育与利益集团的金钱政治,如何将虚伪进行到底?美国社会惯常的手段 简单化观点的政治正确文化、对经典文本与新文学之争背后实质上在为白人至上之500年殖民历史买单、用政治正确的表演掩盖新自由主义的剥削、自己亲手养的蛊反过来吞噬自己,etc.。严肃地说,这剧情还能更drama更惨烈,这就是一个还债的年代,一个幽灵不断返回的年代。至于文学...那些个课的题目包括最后男主研究生所提交的论文题目都足以说明这种学科本质上的自我重复,表面上变化好大喔,老教授完全接受不了年轻老师的上课方式,其实呢,换汤不换药的东西。归根结底,一个处于资本主义帝国世界体系核心的享有特权话语、能够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学院,究竟为谁服务?对吧,改变,想多了

    44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文学系主任,一个任何人做了就再也不想连任的工作。年轻老师和年老老师的分歧太大了,但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当有人于麦尔维尔去世时在纪念他的讣告里把《白鲸》(Moby Dick)的Moby拼错成Mobie的时候,他们都会感到悲哀和伤心。

    45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推荐

    不管前面的insider joke铺得多么满,当男主在最后的听证会上说,“Sometimes you love a poem so much. Every time you read it, you learn something new, and you feel transformed by it. It's a very complicated, but faithful relationship.” 我还是感动得掉眼泪,it's exactly what i was going through last night. 作为一个英文系在读生无法不偏心地给它打五颗星。

    46分钟前
    • kidultcc
    • 力荐

    这真的是喜剧咩,各种各样难以应对的问题,道德的家庭的职场的程序的言论的高龄者的性别的种族的历史的好多困境,这要怎么给处理好哇。不过学生们还是挺酷的,比我做大学生的时候酷多了。

    49分钟前
    • 坑里躺平平
    • 还行

    一个演员最幸福的事情:能够被赋予自己想要去尝试和挑战的机会。SNL、颁奖礼、致辞、颁奖人之后,我Oh真的从那些“疯狂”的正剧角色“脱身”,演到了这部很风趣却又睿智的喜剧;事业粉感到无比幸福❤。大学的背景常常被作为超龄爱情戏的实验室,抑或下刻就是都市传说的黑洞;但人们却忘记了它同样是思想的竞技场,以及对这世代最前端的反映。留住学生,教员年龄的碰撞,以及当下抵制文化与敏感议题的交融…有引经据典的讽刺,也有纪录,这些支线故事都似「大公园」完成了对自身领域最详细也“尴尬”的捕捉。而这之外的,还有几乎每个人在从中寻找自己身份与位置的故事;Ji-Yoon的角色独特,又充满意义。只可惜剧集略短,还以迷你剧制作;殷切希望有第二季,或者其它形式的外传。

    5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拍没有tenure的有色人种教师群体会比聚焦nazi和白男更好。吴珊卓的Chair“坐不稳”倒是一开始就暗示了,但中间简直太无聊了。Bill这种人身上散发的正是我最讨厌的美国气质。剧外在微博上掀起的讨论比剧有意思。

    55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听说某教授30年没更新讲义,我直拍大腿

    57分钟前
    • xiaoyaah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