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鱿鱼游戏

    鱿鱼游戏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21

    主演:李政宰,朴海秀,孔刘,许成泰,魏化俊,金周灵,郑浩妍,朴正彦 

    导演:黄东赫 

    猜你喜欢

     剧照

    鱿鱼游戏 剧照 NO.1鱿鱼游戏 剧照 NO.2鱿鱼游戏 剧照 NO.3鱿鱼游戏 剧照 NO.4鱿鱼游戏 剧照 NO.5鱿鱼游戏 剧照 NO.6鱿鱼游戏 剧照 NO.16鱿鱼游戏 剧照 NO.17鱿鱼游戏 剧照 NO.18鱿鱼游戏 剧照 NO.19鱿鱼游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Netflix |《鱿鱼游戏》   「一切只是一场游戏。」   456 位参赛者,456 亿元奖金   赌上自己的命,玩小孩玩的游戏   《鱿鱼游戏》将于9月17日Netflix 独家上线。

     长篇影评

     1 ) 如果拍中国版,我推荐几款游戏

    第一关丢手绢,反应慢的射杀;

    第二关先在《步辇图》《簪花仕女图》《捣练图》《清明上河图》里挑一副,然后限时拼图;

    第三关十人组队打陀螺,限时内陀螺全部倒地的队伍爆头;

    第四关用高压电线做长绳,挨个跳大绳,碰到绳子的就电死;

    第五关两两组队,隔一定距离扔沙包,两种沙包可选,一种触地会爆炸,一种不会,一人盲选一种沙包扔,看对方接不接;

    第六关,教室里摆好《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开始做题,最后反转,得分低者获胜。

    电影结尾,揭晓整个游戏的幕后大boss因小时候妈妈严格要求,只能天天学习考试,无法享受童年游戏快乐,所以人格扭曲,用儿时游戏来折磨人,最后以得分低者获胜,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反思教育本质,切合“双减”政策,令人深思。

     2 ) 还相信人吗?对《鱿鱼游戏》的三个猜想

    最近刷屏的韩剧《鱿鱼游戏》可谓是大火一把。据Netflix透露,自9月17日上线以来,《鱿鱼游戏》已登顶TV SHOWS总排名Top1,成为第一部登上榜首的韩剧。

    同时,该剧在国内也是热度不减。有人魔改中国版,有人挑战挖椪糖,有人卖起面罩和运动服周边。最搞笑的是,还有人将吴京的表情包融入到剧情里,特制成了《京鱼游戏》。

    剧中第二关游戏“挖椪糖”火爆全网

    剧中的“○、△、□”三款面罩

    网友特制的《京鱼游戏》

    这个国庆档,除了跑电影院之外,宅家看《鱿鱼游戏》便是很多影迷的不二选择。那么,这部话题之作为何会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注:下文有剧透,若还没看剧,请止步)

    如果你看过《大逃杀》或者《赌博默示录》,想必对《鱿鱼游戏》中的设定也会很熟悉。456个身负几十亿韩元债务的社会边缘人,被卷入一场生死游戏。他们必须全程参与全部的六关游戏,而每一关游戏中的淘汰者都会被杀掉。最终唯一得以生存下来的优胜者,才能获得456亿韩元的巨额奖金。

    沉浸在追爽剧的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一些关于剧情本身的猜想和疑问,在此分享给大家。

    第一,在我看来,男主的获胜其实并非凭借自身的努力。

    其实从一开始,这456人的编号就给出了最终答案——001号是幕后大BOSS,456号男主则是最终胜利者。这些编号是根据邀请先后顺序设置的,但在最后,001号却把自己的上衣送给男主,其实也就是选择他作为优胜者。因此,我们从编号的安排上就能窥探到故事的结局。

    另外,男主从第一次被迫加入,到第二次主动加入,这其中非常微妙的关键还是001号。在经过第一局游戏后,大部分人想要离开,因而举行了投票,最终离开和留下各占一半。而001号的投票至关重要,虽然他更愿意留下,但还是投了离开。他就是想让这些人看清,真正的地狱是外面,而不是这里。

    由此,在大家离开后,编剧又安排了男主和001号的见面。而正是这次见面,让001号得以看到男主身上的可贵之处。即使身陷囹圄,也依然真诚待人,正是这份诚意让001号渐渐萌生出选择他作为最终获胜者的念想。

    而后面的游戏中,001号也不断地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男主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在别人看来是累赘的001号,两人之间还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正是这份友谊,让男主在明明没有任何优势的“打弹珠”那关中存活了下来。001号选择牺牲自我来保全男主,可以说是男主的重情重义让他活到了这一关。

    摊开来说,男主的实力在最终活下来的三人中,是最弱的。

    第一关“木头人”,他是通过巴基斯坦小伙和朋友的帮助才没有死;第二关“挖椪糖”,他是凭借自己的小聪明活了下来;第三关“拔河”则多亏了001号和朋友的计策;第四关“打弹珠”全靠001号的自我牺牲;第五关“玻璃桥”更是完全凭运气才得以侥幸过关;而第六关“鱿鱼游戏”,他虽然打赢了,却在最后选择终止游戏,是在对方主动自杀的情况下才被迫获胜。

    第一关“木头人”

    第二关“挖椪糖”

    第三关“拔河”

    第四关“打弹珠”

    第五关“玻璃桥”

    第六关“鱿鱼游戏”

    由此可见,男主并没有太大实力能够活下来。尤其是第四和第五关,若没有幕后操手,那他被淘汰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男主的获胜,显然更多是被周遭的环境逼到了那一步。

    而且,在男主身上特别纠结的一点是,既然他想在游戏中继续活下来,那就必须有人死掉,这个前提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样的。但编剧偏偏要让男主背负“圣母”包袱,这就导致他身上的矛盾特别突出,同时也让他在游戏中显得格格不入。

    第二,001号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

    最后一集001号的去世,我们能够看出,他并不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而从黑衣男向警察弟弟开枪那段也能看出,黑衣男同样不是幕后大BOSS。那么,鱿鱼游戏真正的幕后大BOSS究竟是谁呢?我以为,正是鱿鱼游戏这个机制。

    没错,这个完善的机制才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

    首先,从警察弟弟潜入密室找到的文件上能清楚看到,这并非是第一届鱿鱼游戏,而是举办过很多届了。也就是说,这个游戏已经玩了十几年,这个机制也已经存在了十几年。

    在这个机制中有分工明确的人,有负责苦力的圆形面具,有负责安保的三角形面具,还是负责管理的正方形面具,及整个游戏的负责人黑衣男。

    鱿鱼游戏的整个运行逻辑及运行规则,都是非常明确而严格的。我们从警察弟弟潜伏后台的剧情就能看出,这个机制不仅仅对游戏的参与者要求严格,对服务人员同样要求严格。所有参与到这个游戏机制中的人,都是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的。

    其次,我们通过封存在密室中的文件得知,警察的哥哥曾经是鱿鱼游戏的最终获胜者。也就是说,他哥哥当年曾淘汰了所有其他人,获得了456亿奖金。那么,为什么他在获得巨额奖金后还会选择留在这里成为新的负责人呢?

    或许,我们从获胜后回到现实的男主身上就能找到答案。

    男主在获胜后,宁肯过着潦倒不堪的生活,也不愿意花一分钱奖金,原因是什么呢?是他不肯花这沾满血的钱吗?还是他已经看破了世事呢?其实都不是。

    而是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枚棋子,游戏刚结束就被抛弃。他始终没有弄懂,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潜藏着什么。获胜后的他就是为找到这个答案而活着。

    最后,我们或许能得出一个猜想。“鱿鱼游戏”正是通过它自身的机制,来选择游戏的参与者和服务者,并让这些参与者展开角逐。而新的获胜者,在经历过地狱般的游戏后难免想要找到答案,他们唯一的办法便是再次进入游戏,成为新的负责人。

    就这样循环往复,以保证游戏的运行。而那些所谓的VIP们其实不过是游戏赞助商,从001号去世前所说的,他是靠“钱滚钱”的话中便能看出,赞助商并非游戏资金的绝对来源。

    金钱、人员、制度全部都能够完整运转,这个游戏才能一如既往做下去。毕竟,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穷人。

    最后再加一点点猜想。其实,黑衣男负责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下一代负责人。001号可能是游戏的创始人,但他绝对不是能一直操控游戏的人。

    第三,“鱿鱼游戏”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男主456号早已是内定人选,那么死去的参赛者又算什么呢?或者说,这场打着游戏幌子的真实屠杀,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既然要讨论“鱿鱼游戏”的意义,那就不可避免地又要回到男主身上。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很多参与者身上的人性阴暗面都被悄然激发出来,而只有男主在游戏中展示了人性的善。尽管他也有非常多的缺点和弱点,但他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却都是发自内心的举动。

    男主这样的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现实中的一类人。虽然他们自身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依旧愿意去相信别人,并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而反观那些真正有能力、有实力的人,即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还是填不满内心的欲望和贪婪。

    鱿鱼游戏的存在,其实就是把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情况逼到了最极端。就比如男二,虽然他身负着几百亿债务,但他依然愿意帮助比自己更弱的巴基斯坦男。但这种帮助也有局限,局限就是不能跟自身的利益发生冲突。

    而男主比他更为宝贵的一点就是,他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而更多的是出于“人性的善”去接近别人,并非从最一开始就打量对方是否对自己有用。

    制度分明的比赛规则、冷酷无情的管理阶层、形形色色的参赛选手,以及富有童真色彩的游戏场景,这一切都是鱿鱼游戏对现实世界的无情嘲讽。

    正如组织者始终都在强调的,就是要给予每个人在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公平公正。且不论这公平公正落实得如何,但起码它是存在的。相比之下,现实世界对大部分人而言就是地狱。

    因此,鱿鱼游戏的目的就在于,要通过游戏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绝望与愤怒、恐怖与悲伤;但与此同时,它又会让你对世间的人性残存着希望。这或许正是编剧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在第一季的结尾,男主染了一头飘逸的红发。在处理完友人的承诺后,他又收到了鱿鱼游戏的邀请,便决意开启新一轮的游戏之旅,以寻求内心的答案。

    未来的第二季,想必他会发现更多隐藏的秘密,而他自己也必将成为游戏的一部分。每一个接受游戏的人,到死都注定无法摆脱“鱿鱼游戏”,这将是他们一生的宿命。

    作者| 奥威尔;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鱿鱼游戏》中的色彩及符号象征(严重剧透,慎入)

    阅读指引:
    1. 整体评价
    2. 色彩 2.1 游戏之前 2.2 123 木头人 2.3 抠糖饼 2.4 拔河 2.5 抓住违背规则的人 2.6 玩弹珠的色调
    3. 象征 3.1 五个面具 3.2 生存游戏的偏向性 3.3 重点刻画的女性角色 3.4 平等 3.5 图形象征 3.6 符号化的人 3.7 小猪存钱罐 3.8 最后的晚餐 3.9 最后也是最初

    整体评价

    评分:⭐️⭐️⭐️

    一星给演技,一星给色彩,一星给节奏。

    《鱿鱼游戏》最近热度很高,热搜不断(谁知道是不是买的呢),出于对大逃杀类型影片的“热爱”,还是去看了剧,熬夜刷完九集,谈不上酣畅,不过剧集的节奏确实不错(不然也不能看到 2:00)。

    剧情偏弱,想要游戏和警察双线并行,但是衔接的不是很流畅,后期的结局感觉有些草率了。

    剧情简介我懒得写了,直接放豆瓣简介吧。


    色彩

    游戏之前

    在游戏开始之前,排队去记录信息经过的长廊主要使用的是粉色和黄色,带着一种纯真梦幻的感觉,这种低饱和度的色彩让我想到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其中有一幕也大面积使用了粉色色调,营造出浪漫的氛围,但两者对比来看,《鱿鱼游戏》降低了亮度,并且在粉黄中加入了暗绿色调,这也使得整个画面笼罩了一层阴沉。

    《鱿鱼游戏》

    《布达佩斯大饭店》

    较多使用俯拍的镜头,像是上帝俯瞰芸芸众生,皆如草芥蝼蚁。

    123 木头人

    进入第一个游戏,这明显的布景折痕,看不出来我就是傻子。

    《楚门的世界》

    这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有鸟群飞过,充满一种乌托邦的气息,我看到绘画的蓝色墙壁,第一反应就是《楚门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是看似真实的。虚假的天空,真实的人类;虚假的承诺,真实的死亡。 这时候参赛者还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色调是偏亮偏暖的。这一场游戏过后,参赛者才意识到生死游戏真正开始了。

    抠糖饼

    小孩子玩乐的场景,以蓝黄色调为主,同样是低亮度,滑梯上的鲜血,仰拍的镜头,色彩强对比,童真与屠杀,荒诞残忍。

    拔河

    拔河就是黑色调为主了,毕竟是要淘汰一半的游戏。

    很喜欢这个镜头,圆中圆,其实表示了“管理者”也是“参赛者”

    抓住违背规则的人

    这个色调真的梦幻又残忍。仰视角度彰显压迫感

    玩弹珠的色调

    跟以往暗沉但明亮的色调不同,这一 part 的色调是更压抑沉闷的,是风雨欲来的末世感,在《甜蜜家园》中第一集就的差不多的色调。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场游戏才是真正的考验,两人一队,几乎所有人都选择自己在这个游戏中最相信的人,但是面临的是,两个人之中的非生即死,除了智英,每个人都是急切的想让自己变成活下来的那一个,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存了想要杀死对方的心,要杀死自己已经建立感情的人,大部分人的良心在这个游戏之后彻底湮灭,杀人诛心,是人心的末世

    人心难测,相识数十年也会拔刀相向,而数面之缘也能倾命相护,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这世间总有些事情,比生命重要。人性的光辉不在人之常情中,那些超越生命的勇敢是人间的希望。

    《鱿鱼游戏》

    《甜蜜家园》

    象征

    五个面具

    最后的五个戴面具的 VIP 象征五常,如果不是最后其中一个穿着中山装的 VIP 说了句中文“好雨知时节”我都没反应过来,他衣服的领子是中山装(韩国人能不能别 cue 你中国爸爸)。

    在此之前,五个 VIP 之一还说了一句莎士比亚的名言,然后看豆瓣网友提到他们不仅说了英语还说了法语。

    这是五个人戴的面具,从左至右分别是狮、羊、鹿、鹰、熊。大家自由心证,如果不是就是我过度解读。

    生存游戏的偏向性

    把生存游戏扩展到社会游戏中来看,剧中用直白的台词说出了,虽然号称平等,但是其中的游戏明显更偏好男性。

    关于里面重点刻画的女性角色

    花费较多笔墨刻画的有三个女性角色,姜晓、智英和那个咋咋唬唬有社交 NB 症的厚脸皮姐姐。

    在这三个角色中,智英和厚脸皮姐姐是自己选择了死亡,这两个角色也是所有角色中唯二“自杀”的角色,一个是为了友谊,一个是为了仇恨。游戏里面唯一的温情是姜晓和智英的友谊,我会让你赢的,因为你选择我,因为你陪我玩,所以谢谢你,用生命的代价让你赢得这一场生死游戏。 缘分开始的地方。结束的时候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缘分开始的地方

    还好结束时她不是一个人

    平等

    里面的一个小团体联合倒卖器官,并且给里面其中一个医生泄题,管理者抓到他们时说的话,但是这个平等是个伪命题,因为参赛者中就有一个外挂存在,这个平等,是针对除去特权阶层以外的,也就是说,当你们都是蝼蚁的时候,你们是平等的。

    图形象征

    里面的阶层是正方形(后台管理)➡️ 三角形(维护秩序)➡️ 圆形(搬运尸体),实在是不得不想到《平面国》。

    在平面国中,圆形是统治阶级,剧中圆形是底层管理者,我猜测是不是也是和边数有关系,规则的圆形可以认为只有一条边,随着边数的增加增加层级,不过这其中只有三个图形,也不是很好证明我的猜想,权当个脑洞猜测吧。

    符号化的人

    里面管理者有一句话“被发现是谁就得死“,里面所有的人,无论是参与游戏的人,还是管理游戏的人,都是被符号化的“非个人”,参赛者只是数字号码,而管理者是图形号码,在游戏里挣扎的所有人都是可有可无的数字罢了。

    小猪存钱罐

    悬挂在宿舍顶上的超大型小猪存钱罐+暖色光,让存钱罐看起来像头顶的太阳,而金色色调的处理又让人有一种躁动的情绪,说是渴望也好,贪婪也好,聚焦的拍法放大了人对金钱的欲望。

    欲望之光笼罩着每一个人。

    最后的晚餐

    三角形的晚宴,一般三角形被看作是最坚固、也是蕴含冲突最大的一个形状,

    最后也是最初

    最后一个游戏,在最开始的地方,墙上是之前玩过的所有游戏。

    开始和结束时的色调和天气区别很明显。

    第一个游戏:123 木头人

    最后一个游戏:鱿鱼游戏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写了一天了,喜欢的话给点个赞呗~

    害,放个公众号二维码应该不影响吧。

     4 ) 一切从摧毁人的尊严开始:《鱿鱼游戏》中的人性隐喻

    一、一切从摧毁人的尊严开始。

    游戏组织者(黑衣人为首,成员是红衣人)瞄准经济上陷入绝境的人挑选游戏参加者(绿衣人),其遴选程序是通过打卡牌游戏,也就是成奇勋在地铁站遇到的那一幕。规则很简单,赢一局就获得10万韩元。输了,要么支付10万韩元,或退出,要么被扇一耳光,获得再来一局的资格。扇耳光很关键,目的是摧毁人的尊严。从愿意被扇耳光的这一刻起,他们心甘情愿地做了被金钱俘获的动物(绿衣人),丧失了人的地位。绿衣人第一次在集体宿舍醒来,提出抗议的时候,大屏幕上马上播放了提出抗议的绿衣人被扇耳光的视频,并公布其财务状况,然后所有绿衣人都鸦雀无声了。足见扇耳光就是为了摧毁人的尊严,这是后面一切剧情的基础。

    二、当奖赏足够丰厚,就有人愿意拼死一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希望。

    游戏失败的后果是被杀,这种设定荒诞不经。第一场游戏结束,很多人都强烈抗议。但当组织者公布巨额奖金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抵挡不住这种诱惑,很多人开始动摇,觉得不妨一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可能得到这笔巨额奖金。这种利己的强烈欲望在一瞬间就盖过了对死难者的同情和对正义、是非的判断。特别是死难者越多、奖金越多的时候,绿衣人的内心就希望除自己以外的人死得越多越好。这种设定顷刻瓦解了绿衣人之间的互信和团结,每一个绿衣人都成了完全利己的原子化单体。即便他们为了获胜结成暂时的同盟,但随着游戏的发展,撕破脸是迟早之事。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分析(转引自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下同),纳粹之所以可以大规模消灭犹太人,就是利用了犹太人的理性计算心理。纳粹一开始并没有说要消灭所有犹太人,而是把犹太人分为不同群体,说部分人是安全的,只有部分人不安全,甚至招募犹太人去管理犹太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犹太人都放弃了铤而走险的抵抗,而是想办法成为安全的犹太人。大部分犹太人并不知道纳粹在实施种族灭绝,直到最后一刻,很多人还认为自己有可能活下来。靠着犹太人的上述理性计算,纳粹瓦解了犹太人的抵抗意志,只用了很少的兵力,主要依靠犹太人的“合作”,实现了大屠杀。《鱿鱼游戏》的故事设定与此同理,绿衣人通过“理性计算”,选择遵守规则,放弃抵抗。

    三、当承诺足够美好,被许诺的人就容易轻信。

    巨额奖金是绿衣人参加游戏的唯一动力。红衣人许诺,游戏胜出者将获得所有奖金。绿衣人信以为真。居然没有任何绿衣人提出,红衣人通过何种方式保障这种诺言一定得到兑现。在双方实力悬殊,缺乏任何第三方保证的情况下,其实红衣人可以随时反悔。但绿衣人居然轻信了红衣人的话,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被美好的承诺遮蔽了双眼,已经无法正常思考。

    四、当惩罚过于惨烈,就有人觉得与其被当作惩罚对象,不如充当惩罚工具。

    剧中没有交代红衣人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但可以推测,这些人肯定也是陷入了经济困境,黑衣人肯定向红衣人许诺了丰厚的报酬,否则谁也不会愿意平白无故去杀人。更重要的是,红衣人还有一种对绿衣人的心理优势,就是自己不是那个被惩罚的人,而是那个惩罚别人的人。这种心理优势会让红衣人放弃追问惩罚的合理性。

    五、内部腐败无从避免。

    红衣人既然面临经济困境,他们对发财的机会就相当敏锐,而且有足够的胆量实施。很快,有红衣人敏锐地发现,被杀的那些人身上带着人体器官,白白火化太可惜了,一个腐败计划立即开始酝酿。很快,解剖医生找到了,监控室的内线找到了,负责转移尸体的人也找到了。这些红衣人当然知道被发现的后果是立即被处死,但是由于贩卖人体器官的巨大利益诱惑,他们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可见,要避免内部腐败几乎不可能。

    六、公平竞争概不可能。

    黑衣人认为,在严苛的规则下,所有绿衣人在游戏中是公平竞争。但由于内部腐败防不胜防,公平竞争其实不可能。腐败的红衣人为了让解剖医生活下来,只能提前透露游戏内容。解剖医生知道了游戏内容以后,就会透露给其他人。在拔河游戏中,黑社会大哥就是通过解剖医生提前了解到游戏内容,然后在分组时挑选年轻力壮者,才赢得游戏存活下来。

    七、杀人一旦成为流水线,任何人皆无罪恶感。

    每个红衣人都是杀人流水线上的一员,但他们非常平静地执行任务,没有任何人因为受到良心谴责而中途放弃。因为从本质上,每一个红衣人都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都不用对死者负责,也就没有了罪恶感。开枪杀人的红衣人会认为,不是我想杀人,我只是在执行黑衣人制定、绿衣人同意的游戏规则。搬运尸体的红衣人认为,人不是我杀的。负责火化的红衣人认为,别人运来的尸体,我不知道棺材里是谁,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红衣人是出现在不同的环节,并不是由一个人执行杀人、搬运、火化的全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潜入的警察假扮红衣人走错场地时,会有人提醒他,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这里同样可以参考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的分析。鲍曼认为,大屠杀发生的场景,就像一个工业流水线。在集中营里,人人都是照章办事、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给犹太人分类归档,有的人负责任务排期,有的人负责将犹太人分批送进毒气室,有的人负责后勤。……整个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人是杀人狂,每个人都只是承担自己手头的一份工作,完成流程中一个微小的步骤。于是,没有谁觉得自己要为全局负责。

    八、你的人生只是他人的游戏。

    本剧后半段渐渐披露,游戏的目的是给VIP观赛者送上一场精彩的人肉比赛,但绿衣人对此浑然不觉。绿衣人觉得,这是人生中的一段痛苦经历,但却可能改变命运,因此值得冒险、值得承受。这也是红衣人向绿衣人灌输的观念。将一场不堪的经历同一个宏大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让绿衣人有了忍受不堪的强大承受力。但是,如果绿衣人发现自己奋不顾身的冒险、艰难的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拼死一搏只是富人们观看的一场犹如赛马般的比赛,绿衣人可能就无法继续下去。所有绿衣人(扮演绿衣人的小老头和获悉真相的成奇勋除外)至死也不知道,他们的所有拼搏、彷徨、纠结和决绝,只不过是别人观赏得哈哈大笑的一场游戏。

    这不禁让我想起孟子给国人灌的一碗迷魂汤,即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段。很多人身处困境都会用这一段话鼓励自己。但是,天下受苦受难者比比皆是,最终又有几人被降了大任?几乎没有。世上多的是苦头吃尽而未得甘甜的人。因此反过来看,这段话的唯一功能就是让人默默地忍受苦难,默默地怀着希望,默默地放弃抵抗,最后作了别人游戏的道具而不自知罢了。这不是当权者灌的一碗迷魂汤又是什么呢?

    九、穷人的痛苦,富人的无聊。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本剧的剧情逻辑即基于这一点。穷人由于痛苦,觉得人世暗如地狱,不惜参加杀人游戏以死相搏。富人由于无聊,觉得人生味同嚼蜡,只得通过观看杀人游戏暂图一乐。小老头在片尾向成奇勋谈起组织游戏的动机,说起他财务彻底自由以后非常无聊,于是一群富人聚在一起商议,才发明了这个游戏。幸福的本质在于稀有,一旦加大供应,立即索然无味。当一切欲望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满足,快乐的阈值就会越来越高,最后什么人世的美好事物都无法满足自己,活在人世也就没有了快乐,只剩下无边的空虚。

    十、正义不是会迟到,而是会缺席。

    潜入游戏现场的警察是正义的唯一化身,却是一个悲剧角色。相信不少观众即便到最后都在希望警察胜利,正义来临。可惜警察最后却是被黑衣人,也就是自己的亲哥哥亲手射杀,坠下悬崖、落入大海而死。对于遭受非正义对待的人们来说,其实这才是更为可能和常见的结局。

    十一、六亲不认才能天下无敌。

    黑衣人是组织游戏的灵魂角色。对他的刻画不多,只知道他曾经是游戏优胜者,后来被选作黑衣人,完成了身份转变。他忠实地执行游戏规则,卖力地讨好VIP。虽然只是一个高级犬类,但他显然很享受自己的这种身份。最后,面对冒着生命危险来岛上苦苦寻找自己的亲弟弟,他揭开了面具。但当他明白弟弟给自己的荣华富贵带来迫切危险时,他毫不犹豫地射杀了他。当然应该如此,否则他就无法赢得游戏,也无法成为黑衣人。

    十二、理智的选择无济于事,运气也无济于事,只有死亡是确定的、公平的。

    剧中的每个人都在做对自己来说最理智的选择,但正是这理智的选择引导人走向毁灭。整个游戏的设定,要获胜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实力,而是凭运气。因为在后面各个分组游戏前,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是怎样的游戏,该选择怎样的队友。运气好的人看起来短暂地胜利了,却不知何时厄运就突然降临。即便对最后的优胜者成奇勋来说,赢得奖金并未给他带来什么快乐,他如同行尸走肉,没有花奖金中的一分钱。即便换一个人,在经历了整场游戏以后,金钱一定会成为罪恶的化身,谁也无法心安理得地去花这笔钱。对最后的成功者来说,其实成功已无意义。最终大家都要面对死亡。

    综上,本剧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为什么这部剧在全球如此火爆?大概是因为它简洁、直白地讲出了这个时代的普遍真相。

    2021年11月20日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丹枫阁记)

     5 ) 发现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不能事先公布游戏内容”——□ 这是□(管理员)的一句话。

    可现实是:第一个游戏:一二三木头人。这个“一二三木头人”也是第一次来的时候的暗号。

    六个游戏,其实都在宿舍的墙上,前期人多了被床挡着不容易被看到,后期人少了但是已经没有人有心思再去关注,加上食物少、睡眠不足,在高心理压力的游戏之后,体力、注意力都不容易支撑,没有人发现也说得通。比如拔河游戏之后,他们在经历特别游戏的夜晚厮杀,准备搭起堡垒防范,所有人都在搬东西,可是没有人注意墙上的画。

     6 ) 对导演构思意图的个人猜测

    这类型的剧不少,但作品本身的戏剧张力和故事完整性,以及导演部署剧情的意图个人感觉是有很强水准的。导演对于人性的理解和人最终如何更好活下去有深刻反省。

    1、玩玻璃球游戏中的夫妻,活下来的丈夫选择自杀是导演对人与“非人”设置的一条分界线:如果夫妻间在面对二选一生存的抉择中看着对方死掉,另一方还能继续游戏,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就像一条界限,一旦继续游戏人性必然泯灭。

    2、智英把生的希望留给姜晓,是有前提的,不是为了让人性强行发光:游戏前,姜晓找到智英是因为她感觉到智英和自己很像,同样形单影只(同类人吸引力法则),而智英在后来的游戏中也会紧随着姜晓,就像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智英放弃赢的机会,导演这么设计不是硬凹人性光辉,而是智英自我已经没有对生的渴望了,因此才把机会留给姜晓,是必然的选择,对友谊这种情感的诠释是到位的(前提是当你有不想要的东西,即使是命,第一个想到的是朋友)

    3、三个角色对应人性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是否执着于朝钱走这一条路):朴海秀代表的走投无路的高知分子,即使赋予高学历、高智商、海归这样的光环,依然和众多社会底层在游戏中处于同一起跑线,这分明是扯下了人类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仅剩的遮羞布。知识、学历、智商在生存面前同样不择手段且手段毒辣,朝着这个趋势走下去,其实对应的结果是警察黄俊昊的哥哥黄仁昊——曾经把自己一颗肾移植给弟弟的哥哥在人性彻底泯灭后,也可以杀死弟弟,这是人性一旦以财富和金钱作为生存目标的必然结果(胜利者最终回来,变成残忍游戏的组织者);另一个方向自然是导演寄予人类希望的主角,即使最终赢了游戏,也没花这笔钱(如果花了,对于人性所寄予的期望就不纯粹了)

    4、大Boss老头临死前讲的那番话的哲学意味(人生存的意义):人无论贫苦还是富有,都要面对痛苦,这种痛苦是乐趣的缺失。钱能满足物质需要,但精神的持续满足,钱做不到。当人一步步走向终点,见过的、体验过的都不再有新鲜感的时候,也是乐趣枯萎的时候,人存在的意义开始模糊。老头和主角打的那个赌,是人活着到底是要相信人性有无私的爱的成分还是没有,这里两个人的赌注代表有和没有两个可能,导演高级的地方在于事实上没有公布结果,而是相信有无私的爱的主角看到了这种无私的爱,而不相信的老头最终没有看到,导演很聪明的用了这种方式,其实表达的就是——你相信有就有,不相信有就没有。

    5、 主角最后在登机前的折返是对人如何更好活下去的回答:无论你前面看到多少残酷的、可以对应到现实的片段,导演想通过主角折返这一动作呼吁人要在财富的漩涡中适可而止并反省,虽然对底层如何与穷困潦倒绝缘没有给出回答(当然,谁也回答不了也解决不了),但这是人唯一的一条远离地狱、自我救赎、更好活下去的路。

     短评

    捡了本《赌博默示录》参加《诈欺游戏》输光钱,又差点饿死在《动物世界》里的《饥饿游戏》,终于在《大逃杀》后来到《弥留之国的李子成》呀,加油!

    5分钟前
    • Hymoive
    • 力荐

    最喜欢的是姜晓和智英那段,放在男人厮杀叽歪里,够罗曼蒂克的。

    7分钟前
    • 绿雨
    • 推荐

    游戏游戏没多好看,讲人性吧又没啥新鲜的论点,老头的身份和警察的哥哥的身份揭晓也没多意外。有评论说这是爽剧,真没看出来,血腥倒是真血腥。

    1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纸条是怎么放进鸡蛋里的

    13分钟前
    • 戒奶茶又失败了
    • 推荐

    我要是贵宾我去看男生女生向前冲都比这有意思

    17分钟前
    • 铁幕重重困青年
    • 还行

    男主人设太差了,明明自己智力不行体力不行,窝囊又无能,基本全躺赢,还总想着做最善良的救世主...

    19分钟前
    • 夏清暖
    • 还行

    在最卑鄙的成人世界,玩最纯真的孩童游戏

    23分钟前
    • 起床了小玖
    • 力荐

    鱿鱼游戏+性爱自修室+环球影城,这个中秋很充实!

    25分钟前
    • 🧙♂️
    • 力荐

    前四集我奉献出了我的膝盖,后几集我夺了回来

    29分钟前
    • 身邊
    • 推荐

    李政宰来了,孔刘来了,黄政民去哪了,咋个没来,他个老家伙也在就更有意思了。你是双门洞的基勋啊,我问你一哈,认不认识双门洞的德善,狗焕,娃娃鱼他们?

    34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推荐

    vip们像应聘试讲的外教。。。

    37分钟前
    • n u
    • 推荐

    无限流生存游戏,很刺激很血腥,也有许多讽刺隐射,但看得很爽很开心。只是转念一想,又细思极恐,幕后之人设计此种游戏暗中观看,荧幕之外的我们不也正观赏这种血腥杀人游戏,陷入不知名的狂欢么。(ps:孔刘穿西装的样子真性感啊!)

    42分钟前
    • 浮南蕴北
    • 力荐

    干嘛,我给孔刘五颗星不行吗

    45分钟前
    • 戈德里克山霸
    • 力荐

    警察的手机蓄电量真的高得不行,是什么牌子呢?

    46分钟前
    • 水水
    • 推荐

    我不管 李政宰的演技就值得五星

    51分钟前
    • April
    • 力荐

    想看过家家游戏成人版,结果只是成年人过家家。玩得不认真,想要钱,想要仁,就是不好好玩儿游戏。最后有钱又保住仁义道德,做事还是不利索,没有早早安顿姜晓的家人,没有早早见女儿……终日迷思,什么也抓不住,好不容易行动起来了还要烫个红发先。无头苍蝇,怪不得怎么也找不回童年那种满足感了。

    54分钟前
    • 孔娃
    • 还行

    孔刘应该从演职人员表里往后捎一捎,一共露脸了2次……还以为会是什么幕后大BOSS

    55分钟前
    • fifthsuperman
    • 推荐

    游戏闯关版赌博启示录,设定非常相近但是可看性相差甚远,游戏设计过于简单尤其最后一场点题之战变成了纯肉搏➕煽情的老套路,男主能活到最后完全是躺赢而且还时不时圣父心爆发看的人心烦,警察那条线也非常潦草,为孔刘和李秉宪的客串加一星吧

    60分钟前
    • 阿五
    • 还行

    制片人临死前突发奇想,亲自以选手的身份参加自己制作的大型观察类杀人综艺——创造456,并给一位练习生暗箱操作——「鹅选之民」不负所望,化身披荆斩棘的哥哥,拿到总冠军后不久才发现自己被内定……

    1小时前
    • 山微漾
    • 推荐

    这可不只是像《赌博默示录》了,简直可以说是高仿《赌博默示录》,许多人物、环节感觉就是《赌博默示录》换皮,但又斗不了人家那智,只能拿影射社会啦、人性深度啦之类的来当遮羞布了。李政宰其实不是太适合这个角色,大帅哥出身的人再怎么扮底层游民,也还是有点不落地。换成黄政民来应该会好很多。

    1小时前
    • 王大根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