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神奇女侠

    神奇女侠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7

    主演:盖尔·加朵,克里斯·派恩,康妮·尼尔森,罗宾·怀特,大卫·休里斯,丹尼·赫斯顿,埃伦娜·安纳亚,露茜·戴维斯,萨伊德·塔格马奥,艾文·布莱纳,尤金·布雷弗·洛克,莉莉·阿斯佩尔,艾米丽·凯里,丽莎·洛文·孔斯利,安·奥戈博莫,弗洛伦丝·卡松巴,杜晨·科洛斯 

    导演:派蒂·杰金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畸变

    • HD中字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 正片 上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HD中字

      生化危机:终章

    • 更新HD

      屌飞船奇遇记

    • 更新HD

      星际之门:真理之盒

    • HD中字

      铁血战士

    • HD

      幽灵行动阿尔法

     剧照

    神奇女侠 剧照 NO.1神奇女侠 剧照 NO.2神奇女侠 剧照 NO.3神奇女侠 剧照 NO.4神奇女侠 剧照 NO.5神奇女侠 剧照 NO.6神奇女侠 剧照 NO.16神奇女侠 剧照 NO.17神奇女侠 剧照 NO.18神奇女侠 剧照 NO.19神奇女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戴安娜(盖尔·加朵 Gal Gadot 饰)是女王希波吕忒(康妮·尼尔森 Connie Nielsen 饰)的女儿,自幼生活在天堂岛上。巨大的屏障将这座岛屿同外界的纷纷扰扰隔开犹如一个世外桃源,而岛上生活着的亦都是女性。在女武官安提奥普(罗宾·莱特 Robin Wright 饰)的教导之下,戴安娜习得了高强的武艺,而她的体内,似乎隐藏着某种强大的未知力量。   一场意外中,一位名为史蒂夫(克里斯·派恩 Chris Pine 饰)的男子来到了岛上,从他口中,戴安娜得知外面的世界正在经历战争的磨难,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神阿瑞斯(大卫·休里斯 David Thewlis 饰)。为了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戴安娜依然拿起了长剑与盾牌,发誓要彻底摧毁阿瑞斯的阴谋。

     长篇影评

     1 ) 评分两极分化?深度剖析「神奇女侠」五大懒癌

    与国外媒体评价诸多赞扬不同,国内似乎对《神奇女侠》褒贬不一,光看豆瓣评论区就已有撕逼的架势。

    可以说这是继《大鱼海棠》后又一部令我观感十分矛盾的电影,右脑想着:盖尔·加朵真好看啊。左脑想着:这部电影真差劲啊。抱着看DC翻身战的极高期待走进影院,这真是一次痛苦的观影。

    本片选角非常成功,成功到盖尔·加朵的颜值甚至巧妙地掩盖了电影本身的平庸和硬伤,导致女神很好看,电影却很差。这对电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有人说,这次DC终于肯静下心来认真讲一个好故事了。我认为恰好相反,它是DC宇宙中一部急功近利、不思进取的作品。它摒弃了DC一贯严肃黑暗的叙事风格,当然这也授意于华纳兄弟高层对“未来DC电影要往光明方向转变”的决策,同时挑选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灌入水土不服的笑梗,满打迎合观众的安全牌,票房是拿到了,但这个简单的故事,却没有讲好。

    今天不舔颜,也不吐槽什么语言梗和屁股夹宝剑梗,那都是细枝末节,说实话电影如果真的好,我真不介意她用哪个部位夹哪个物品。今天谈谈这部DC作品真正急功近利的地方,也是我最失望的地方。

    急之一:简化剧情,避重就轻

    《神奇女侠》的漫画其实创作于二战期间,当时的美国充满反战情绪,女侠身着星条旗,加入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承担着一定鼓舞民众的责任。但是电影将故事背景设定成了一战,这个处理不好就会很微妙。因为一战并不具备反法西斯战争那么公认的正义性,一战的性质更多的是殖民主义间的矛盾,是一场重新瓜分世界资源的列强之争,没有正义一方可言。

    漫画中的神奇女侠打击纳粹

    像影片结尾,编导将战争引向“人类是贪婪的,因为贪婪而自相残杀”,我认为是可以的,但这个观点只停留了一瞬,很快又转移到战神阿瑞斯身上。这就显得前面的男女主角和编导自己都十分轻率幼稚。史蒂夫坠落天堂岛,跟戴安娜说:“我是好人。”然后指着远处的德国舰队说:“他们是坏人。”一股浓浓的小学生作文既视感令人无语。

    然后戴安娜就信了,不假思索地加入史蒂夫的美国阵营,杀伐德军。这种非黑即白的一元论实际上在当下的语境已经很不合宜,又放到一战的背景下,更是令人难以下咽。

    电影将战争简化、扁平化,实在有避重就轻之嫌,有心的观众也许期待看到些对战争的思考,但电影最终竟然奇幻地归结为神的原因。我一度有种愚蠢的人类陪着神玩了一场过家家的错觉。

    急之二:铺垫不足,自我矛盾

    角色行事的动机是整个剧本成败的关键。但这部电影有个很奇怪的地方,片中主角和反派的很多动机没有结果,很多结果又没有铺垫。

    当动机没有结果时,动机就显得莫名其妙;当结果没有铺垫时,结果就显得站不住脚。

    反派阿瑞斯身为战神,最开始却化装成一个儒雅的博士混迹社会,这么做有什么目的或必要,影片自始至终没有解释,博士的身份对剧情的作用可有可无,前半部分甚至被不断边缘化,最后突然摇身变成大boss,缺乏铺垫,极其生硬,这个反派的塑造刻板而平面,一切为戴安娜服务,他不该是阿瑞斯的时候就不是,该是的时候就站出来说是。

    男主角也存在这个问题,尽管派派的演技丰富了这个角色的许多细节,已经算是本片较为饱满的人物了,但依然存在明显的人格断层:

    史蒂夫一开始并不是高大全的,他自认能力有限,有些得过且过的人类弱点,但最后一刻却伟大地牺牲自我拯救人类。这中途人物是怎么改变的没有给出足够的铺垫,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他跟戴安娜谈恋爱了,但究竟是哪个契机促成他的转变?如果稍加刻画我想最后会更具感染力。

    还有一个细节,神奇女侠发现真正的阿瑞斯时,伸手想拔剑,却发现剑不在了,手掌凝固在空中,这时候气氛渲染得危险而紧迫,这是个典型的“强敌在前发现没子弹了”的情景。随后镜头切走,戛然而止的留白按理说是为了给观众制造悬念,让人迫切追问主角将如何处理没剑这个危机,可能会被痛扁,也可能会换一种战斗方式。但是等到镜头切回来,居然连机位都没有变,女神背后就多了一把剑,原来是回去取了!而擅长瞬移的大反派阿瑞斯就站在原地乖乖等她,这让之前“发现剑没了”的危机显得非常尴尬,毫无价值,埋下的悬疑被自己草率推翻。

    神奇女侠对人类的态度更是讲得一团糟。

    《蝙超》中设下的神奇女侠身份悬念

    首先,本片的时间线回应《蝙蝠侠大战超人》,是对蝙蝠侠寄来的那张旧照的漫长回忆,那么就得呈现出连贯性,《蝙超》中神奇女侠的人设是:因为对人类失望,所以才隐居百年。

    但这一集讲的却是女侠对人类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是非常积极的母性关怀,并没有解释前作留下的悬念:她到底怎么对人类失望了?这个坑不仅没填上,还干脆把坑否定了。

    《蝙超》结尾神奇女侠与蝙蝠侠对人类不同的态度

    其次,女侠对人类的认识没有足够的支撑。她看到流民失所,悲悯战争残酷;看到人类自相残杀,感到人类无可救药;但她最后突然爆发对人类的博爱却全部来源于男友史蒂夫。虽然史蒂夫是她遇见的第一个男人,但他只是一个桥梁作用,人类到底怎样,该由戴安娜自己去看、去触摸,而不是由史蒂夫来代表全人类的善或恶。这令本片几乎沦为一个爱情片。

    我希望看到一些路人甲的行为细节中透出的人类光辉,这并不费多少笔墨,比如《金刚狼3》中安排主角们在路人家庭住一夜的桥段,看起来无所谓,却令“家”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可以触摸和感受,加深超级英雄宿命的悲情。本片花了很多时间去塑造戴安娜的可爱,却让人类始终裹在一个模糊笼统的形象里。导致最后“人类愚蠢但善良”的口号空洞粗糙,没有支撑。

    急之三:人物缺乏弧光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这样定义“人物弧光”: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了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和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这种人物的变化就是人物弧光。也就是指电影开始时的他们和电影结束时的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很遗憾,本片很多人物都一成不变。小队成员们就是典型,艾文·布莱纳饰演的狙击手尤甚。

    不久前刚看了他参演的《猜火车2》,Spud这个角色身上就有完整的弧光,从有点智障的老好人变成了感性的写作者,还学会了背叛。但狙击手这个角色一开始不能开枪,最后也不能开枪,他沮丧,女侠说,那你去唱歌吧。Excuse Me?你来前线走一遭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才艺吗。如果为了表现战争对人造成的心理阴影,那么到他夜里做噩梦那段就足够了,之后都是一枚在重复自己的废子。

    人物缺乏弧光这个问题其实是DCEU的通病。《超人:钢铁之躯》中超人一开始就拯救人类,结尾也在拯救人类;神奇女侠一开始就中二高大全,最后也中二高大全;更别提另一位同样选角成功但塑造失败的女性角色——小丑女了。《自杀小队》中她一开始深爱小丑,但影片却花了很多笔墨闪回她对小丑爱恨交织的矛盾态度,这些都是能够促成人物转变的强烈因子,但最后她还是跟开头一样深爱小丑,中途的塑造统统作废,人物变得很精分。

    哈利·奎因回忆爱情时神情怅然

    没有弧光的人物很难立足,也很难打动观众。

    急之四:浅尝辄止,女权流于表面

    女导演、女英雄、女一番这些标签都让电影充满女权意味。但片中的女权多表现在会议不让戴安娜进来,即使她能读懂外文也不听她意见,不带她上战场……这更像是在为戴安娜作为优秀的女性不能被男权认可而鸣不平,女权的视角狭隘微妙。表现甚至还不如2009年的同名动画电影。

    动画中神奇女侠第一次踏上人类的土地,看到的是一个哭泣的小女孩,戴安娜走过去问她为什么哭,小女孩说:

    戴安娜整个人都惊呆了,她看了看那群男孩,第一反应是:

    他们也是乱砍,像他们这样上战场第一个被砍死,我来教你用剑吧。

    戴安娜没有把男孩子当男孩子看,甚至没有把孩子当孩子看,她看到的只是人,女人不应该因为性别而无法参与某件事,即使战场也不分男女。

    戴安娜接着又碰见一个成年女性,是史蒂夫的秘书,秘书暧昧地请求史蒂夫帮忙挪动桌子,好让她捡一支掉落的笔,戴安娜的反应是这样的:

    这位女士你看起来健康强壮,仅仅是挪一张桌子却要等这个男人回来。

    随后她单手挪走了桌子,作出以下评论:

    两个小场景,两个细节,就把戴安娜的整个女性价值观和独立人格呈现出来,使人信服。而电影中却没有这样的呈现,戴安娜对人类社会的女性地位甚至没有一句疑问和反对,她身上携带的所谓女权,更像是无意识的,符号化的,是主创为了投其所好刻意添加的,看到的更多是作者动机,而不是角色的动机。

    急之五:配乐——终极懒癌

    说到神奇女侠的主题曲,很多人此刻脑中一定已经有旋律了。Hans Zimmer在《超人大战蝙蝠侠》中为神奇女侠创作的主题曲“Is She With You?”当初就在电影院震醒过无数人,可以说是一首极为成功的超级英雄主题曲。

    虽然这部电影的原声没有继续由Hans Zimmer操刀,但也请来了他工作室的另一位配乐师Rupert Gregson-Williams,《血战钢锯岭》的原声就出自他之手。作为伪电影配乐爱好者,我对《神奇女侠》的配乐非常期待,但观影结束后,我却相当失望。

    “Is She With You?”只是生硬地强行插在女侠的两场打斗中,并且标志性的前几个音节与随后的编曲不能很好的融合,强烈的违和感,几乎不像一首完整的曲子,而在其它非战斗场景,也鲜见这首主题曲的延伸,基本上是重新创作了文戏的曲子,导致神奇女侠在音乐上的个性很不连贯。

    此外,天堂岛、旧伦敦、远古天神之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完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彼此之间特有的质地也完全没有表现,全都用清一色的史诗风格管乐谱写,高燃场面就一堆鼓点摧枯拉朽炸过去了事。

    难得这一次DC历来阴暗的调色在天堂岛的部分都明亮鲜艳了起来,与后面的人类社会形成鲜明的影像对比,但是音乐却如此同质化,简直抱憾。

    天堂岛与伦敦对比强烈的影像风格

    在多次失落之后,我不禁问,当我们在期待DC的时候,我们究竟在期待什么?是像诺兰蝙蝠侠三部曲那样的现实主义,还是像漫威那样的英雄主义,我想DC也在求索这个问题。但无论是哪种,都不是这样一部比加勒比还迪士尼的单一剧情公主片。

    我必须承认,我依然有些天真地留在黑暗骑士三部曲和《守望者》制造的DC旧梦里,依然有一丝希望能重新看到当年那种黑暗叙事、英雄宿命、人性迷思和牛逼配乐集于一身的超英电影,也许这也是辉煌前作给DC留下的负面遗产,深度和广度都拍完了,还让后来人拍什么?就当我固执吧,依然不能接受《神奇女侠》这种敷衍了事的自甘倒退。

    粉丝常说,可以不喜欢,但不要诋毁。我想说,可以喜欢,但不要捧杀。

    盖尔·加朵美则美矣,但我们对电影的要求仅仅是舔颜吗?

    过度的捧杀或许只会让DC也越来越迷茫,毕竟之后还会有诸如小丑女这样的女性单人电影,希望DC认真一些拍电影。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BUT,我忽然发现这样认真地分析电影并没有意义,因为就在我发完这篇稿子第二天,便看到了诸多电影/娱乐公号被永久封禁的消息,实在无话可说。引用守望者的话:“我们所奋斗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那句所谓的“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也是一个笑话而已。

    You Know What?国产片才是真牛逼,国产片是宙斯的雷霆,是雅典娜的智慧,是赫斯提亚的真理,是德米特尔的神力,是人类自由的号角,是文艺最终的乌托邦。国产片五颗星都打不完,有国产片,还要什么神奇女神自行车?科科。

     2 ) A Film YOU Deserve

    ——————————Spoilers Alert——————————

    ——————————Spoilers Alert——————————

    ——————————Spoilers Alert——————————

    ——————————Spoilers Alert——————————

    我想像全网影评人一样闭眼吹这部电影。但是我做不到。除了以女性为主角值得赞扬外,它就是一部从人物刻画到战斗场面到配乐都全面“average”的传统超英片(除了Is She With You之外,配乐简直是俗气而让人出戏的极致)。烂番茄影评人把它吹到了TDK的高度,我只能理解为是在diss扎导的另辟蹊径、使劲儿吹一部各方面都是BVS反面的傻白甜作品了。他们只是不想打自己脸而已,或者更可能的,they hate what they don't understand, 而这是一部非常直白的填鸭式超英教学片,每个细节都透着光明、希望、fun,且不会让人看不懂。

    这可能是最刻薄的summary,你确定还要往下看吗。

    先说说它还不错的部分。

    戴安娜离开天堂岛的时候,作战像个战士,思考却像个孩子。直率、天真、对人类社会一无所知,除了母亲告诉她的“亚马逊战士应该保护本性善良的人类,让他们免收邪恶战神阿瑞斯的蛊惑”。她对此信以为真。

    善恶分明,侠肝义胆,忍受不了谎言欺诈和政治游戏,路见不平就要拔刀,初入人类世界的戴安娜可能是我们认知中最接近“侠”的一位。她有能力拯救他人,并且有善心和责任心坚持自己的做法。站在道德低地的人不配把这种行为讥讽为“圣母”。他们应该感激她站在我们这边,永远不会像自以为是的既得利益者一样袖手旁观、按兵不动只为了“greater good”。一个拥有赤子心的英雄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事物。

    戴安娜,人类配不上你。在杀死“阿瑞斯”却发现人类仍然没放弃邪恶计划后,戴安娜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警告。银幕外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事实,人类自相残杀并不是因为阿瑞斯在耳边嘀咕,就是因为根深蒂固的贪欲和自负。战争、屠杀、掠夺,所有这些罪行根本无需神的推动。戴安娜对人性的信念在那一刻动摇,因为她感觉自己瞥见了我们丑陋的一面。电影几乎要我们对傻白甜说再见了。几乎。

    可它仅止于此,它试图告诉我们戴安娜是对的,人类没有停止作恶是因为阿瑞斯还活着。因此,在杀死卢平教授后,朝阳升起,本是敌人的德军小伙子露出了淳朴的笑容,仿佛从魔咒中解脱,仿佛将毒气弹放上飞机、将小分队逼至绝路的不是他们。他们瞬间变得无害,所有人都只是受到蛊惑、服从命令,一切都是阿瑞斯的错(但那真的不是,HUMANS ARE FCKING HIDEOUS)。而戴安娜解决了让人类堕落的终极麻烦,因为史蒂夫的牺牲让她相信爱,为了爱她拒绝站队阿瑞斯,她还很直白地将包含爱的台词强调了两遍——我相信爱,只有爱能拯救人类。

    如果说电影在之前酝酿起了一点点深度和哲学思辨的话,它在这一刻崩塌了。为了说一个影评人喜欢的关于人性的光明故事,它把人类的罪行完全推锅给阿瑞斯,这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可怕的幻想,好像这样一来我们这些可爱的人类就配得上女侠了一样。它还极端简单粗暴地用“相信爱”来收尾。这种总结相当浅薄,不仅表现在初中英语作文一样的台词上(到底是谁把 I believe in love 和 Only love can truly save the world 加进台词的,这已经接近 Zod's snapped neck 的水平了),而且还浪费了全片对于人性讨论的铺垫,破坏了和BVS的衔接性,以及这部电影自己的逻辑。

    用史蒂夫和戴安娜的爱情推动后者得出“我相信爱、爱能拯救人类”的结论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这段情感拍得还算真挚,史蒂夫的牺牲也够格作为WW暴走的导火索。然而我相信,戴安娜想表达出的打动自己的人类品质还有更多。她看到了人类的罪行,也目睹了前线战士的英勇、体验过比利时村民的温情、逗过小孩吃过冰淇淋,如果在说出“Humans are so much more”之后戛然而止,也比用单纯一个“爱”字来概括上述种种要好。它给人一种狭隘的感觉,仿佛这里的爱仅仅指她与史蒂夫的爱情。我认为这不是电影的本意,但它表现的就是如此——戴安娜在黑化之际想到的是史蒂夫对她说我爱你,这让她后来的举动显得只像是爱情给予了救赎。

    这条感情线占了电影的三分之一,它简直是在告诉一些观众,是来自男人的爱情让这位女性超级英雄在最后关头为人类而战。因为史蒂夫爱她,她才相信了爱,才想要保护世界。

    这是一种怎样一言难尽的转变和总结陈词啊。他们先是让戴安娜瞥见了人性的真相,然后立刻就用爱将她扳回超英正轨,“你所看到的真相只是因为阿瑞斯没死,ps. Steve loves you”。这部分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影评人预期了。人性的善恶如此复杂,讨论久了影评人看不懂,可能会评价其一团乱麻,而直接点题爱爱爱,会让影评人如醍醐灌顶,瞬间领悟了这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超英故事,让他们十分振奋。

    推锅阿瑞斯和相信爱还导致了两个漏洞:首先,这让电影本身的逻辑显得非常别扭。戴安娜自己在开头就说,她看到了光明中的黑暗、认识到了人人心中都有善恶,然而这场boss战和之后的雨过天晴体现出的明明是——人类性本善,阿瑞斯才是坏人,杀了阿瑞斯人类就恢复了本性。所以戴安娜看到的人性阴暗面,不应该理解为阴暗面,而就是单纯的被蛊惑效果。这样一来,戴安娜得出的结论和她经历的事实并不相符。我们人类不坏啊都是无辜宝宝。

    另外,它也没有和BVS衔接上。在BVS中,WW明显有心累的感觉,她会在危急时刻出战毁灭日,但是对人类态度中立,绝对不是本片结尾爱的战士style。当然,在这两部电影之间又发生了很多事,大萧条、二战、冷战、越战,这些都会改变“相信爱”的戴安娜。可是电影甚至没有提及这些过渡,所以出现了一种前后不一的不连贯性——现代戴安娜拿着这张照片回忆起了往事,直接表现出的就是“史蒂夫教会我爱、让我重拾对人类的信念、我为爱而战直到今天”……然而实际情况明明复杂得多。它没有像主创们承诺的那样,解决“BVS里的女侠为什么会这样愤世嫉俗”的问题。

    好吧,也许这不是本片的职责所在。本片只想说一个单纯的起源故事。但这种不连贯性让人觉得是在避重就轻,它跳过了需要深度解释的一切,用最简单的方式收了场。它欠观众一个解释。

    如果将本片比作大餐,那么它拥有一些出色的食材。它的多个片段都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的Boss战隐隐有Man of Steel的神仙打架风范;看到史蒂夫牺牲而唤醒自己的潜力,也和BVS里布鲁斯目睹超人牺牲而重新为人类而战一脉相承。但可惜它没有很好地串联起最后部分的事件和情绪,没有赋予它一个震撼的、令人信服的收尾。品尝到人间各态后的百感交集、戴安娜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角力、史蒂夫的“爱人”角色和他所代表的人类精神、牺牲自我/责任感/为无力战斗的人而战,根本无法浓缩在一个“爱”字里,也不该简单地用一句鸡汤作结。它本该不止如此。这个爱是如此脱戏,让人完全忽略了前半段非常值得深挖的两个地方:母亲告诉戴安娜不应渴望战斗(Fighting does not make you a hero)、酋长告诉戴安娜是白人夺走了自己的家。它们完全被糟糕的总结掩盖住了。

    我得强调,我对本片中的笑话、轻松日常、光明色调等毫无意见。我对传统超英片中的元素,比如Hero's Journey(训练、死导师、初涉世界、展露锋芒、遭遇挫折、最后一秒营救)也没有意见。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我爱BVS,但是我能看到DCEU做出了怎样的妥协:派蒂·詹金斯,一个拍出了《女魔头》的导演,她会自愿让爱来爱去的浅薄台词出现在电影里吗?实际上全片台词都是雅思五分作文水平,烂番茄28分的BVS任何一款预告的台词水平都能甩它100条街,你告诉我这是詹金斯能忍的?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导演会抛弃对人性的深入探讨只说鸡汤吗?华纳一向标榜自己是个filmmaker-driven studio,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感受到欺骗,它显然被高层干预过,但是我又不能指责他们什么。他们需要口碑,需要赚钱,需要继续把DC电影拍下去。

    是谁杀死了这部潜力巨大的电影?是那些无法忍受“不一样”的人。They can't bear something too big for their little minds. 他们渴求最古早的超英片,他们渴求光明有趣、抛开现实议题、肯定人类品质并让他们倍感安心的电影。他们渴望逃避现实而不是正视矛盾,他们渴望有人来告诉他们“人类很不错”。他们理想中的电影一定要以十分直白的方式呈现出积极的一面。故事可以简单,人物可以刻板,说教可以鸡汤,但一定要有乐子、让他们开心振奋,就算牺牲节奏陈词滥调也没关系,他们认为超英片只配这样,“我可不想看到像海王这样一个手持三叉戟的角色出现在严肃电影里”。

    你们究竟退化到什么地步。坚持对MOS、BVS里的光明结尾视而不见,反而大肆褒扬I believe in love?

    曾几何时,影评人奉上神坛的是TDK,是严肃、现实、鞭辟入里、拒绝避重就轻、逼迫我们凝视深渊正视自我的电影。现在他们追捧这样一部极其average的超英片,只因为它看起来积极向上可以让他们沉溺于幻想,只因为他们需要坚持自己diss黑暗现实风的阵营。Ironic,DCEU的口碑需要它来拯救。Ironic,拯救DCEU的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而是一部摸准了影评人所有G点的作品。Ironic,只有拍出了这样的电影,DCEU才得以“扬眉吐气”继续自己的计划。因为观众相信影评人。他们看完电影可能会疑惑、会皱眉,但他们会因为影评人的推荐和烂番茄的高分而一窝蜂挤满影院。这是BVS从来没得到的待遇。

    你们想要这样一部电影,DCEU就给了你们这样的电影。It's a film YOU deserve.

    You asked for it.


    *阿瑞斯掉到英国以后,头发都没了。之前还是很茂密的。难怪痛恨人类。

    *来,我们来赏析一下内涵其实非常积极向上的MOS和BVS

    MOS:You will give the people of Earth an ideal to strive towards. They will race behind you, they will stumble, they will fall. But in time, they will join you in the sun, Kal. In time, you will help them accomplish wonders.

    BVS:Men are still good. We fight. We kill. We betray one another. But we can rebuild. We can do better. We will. We have to.

    WW:I believe in love.

    FCKING SPEECHLESS


    Bonus round:

    1. -Antiope, is it possible to learn this power? -Yep.
    2. -Diana, Germans are evil! -From my point of view, men are evil!
    3. I see through the lies of MANKIND.
    4. Do it.
    5. You were my brother Ares! I loved... wait a second.
    6. It's over, Ares. I have the high ground.

    我不得不补充一句。这部电影还是甩队3一百条街的。想点没用的人现在可以动手了。

     3 ) 人类不值得拯救

    宙斯创造了人类,然而他的儿子阿瑞斯企图毁灭人类,能打败阿瑞斯的只有杀神武器——大宝剑。

    亚马逊,这个只有女人的部落一直以来与阿瑞斯进行抗争,不料节节败退,不得不逃到与世隔绝的天堂岛避难。介于亚马逊人都是女性,这个岛国注定只有动作而没有爱情。

    直到亚马逊公主戴安娜的出生,让这一切终于迎来了转机,人们终于可以看岛国爱情动作片了。

    大家都说是戴安娜是亚马逊女王在东北玩泥巴的时候捏出来的,但她实际上是女王和宙斯的私生女。

    身为公主,戴安娜住的是海景洋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她并不甘于平凡,她立誓手刃阿瑞斯,为人类带来和平。女王的妹妹安提奥普对她十分器重,要求也很高,训练内容都是很新奇的花样,比如花式射箭,需要在射箭的过程中在空中转体三周(21天)并打完一套军体拳才落地。

    在一次训练的过程中,她压抑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麒麟臂发作直接把安提奥普打飞了。

    看来单身太久双手会相当强大,我感觉自己离超级英雄也不远了。

    此时,人类世界已经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阵营的伊莎贝尔·丸发明了大杀伤性武器,她也被称为“毒药博士”和“丸博士”,或者“药丸博士”。

    药丸博士效力于鲁登道夫将军,通过一种气体可以强化他的身体素质。考虑到这种气体产自欧洲,所以也叫“欧气”。

    除此之外,药丸博士也研发了一种毒气,是与“欧气”相对应的“非洲气”,可以瞬间将对方变成非洲人。

    一个叫史蒂夫但是不姓罗杰斯、是美国人但不是队长的军人嘀咕一声“药丸博士,你药丸了。”然后偷走了她的Note(笔记),介于该Note所蕴含的内容威力极大,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它是第7代产品。

    史蒂夫是一位老司机,但是开车这种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行为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的目标是太空飙车,成为驾驶界的全能型人才。

    史蒂夫开飞机逃出德军阵营,遭到了德军的极力阻拦,因为带着Note7是不能上飞机的。

    史蒂夫万万没想到德军都是打飞机长大的,分分钟就把他打了下来,据说后来他一气之下就改行去开宇宙飞船了。

    史蒂夫坠落在天堂岛附近,戴安娜跳进水中和他洗了一个鸳鸯浴,眼看再玩下去就要把他玩死了,只好把他救上岸。

    史蒂夫原本想假装昏迷,好让对方给自己做人工呼吸,然而德军及时赶来,踹翻了这碗狗粮。

    好不容易可以看岛国爱情动作片了,结果被德军点了“暂停”,亚马逊人一言不合就要开打,并表示:坏我好事,我特么要你亲自演给我看!

    德军征战多年,寂寞无比,从没见过这么多女人,二话不说就对着她们打手枪,最后纷纷精尽人亡。

    亚马逊人也从没见过男人,以“审问”为由拿出皮鞭和史蒂夫玩了SM。史蒂夫在电影中的原话是“太烫了”,看来这是多功能的皮鞭,不仅能玩SM,还能模拟滴蜡烛的效果。

    晚上,亚马逊人盛情款待了史蒂夫,请他做了大宝剑(泡温泉)。

    和其它人一样,戴安娜也从没见过男人,她此时的表情是这样的:

    史蒂夫作出的回应是:

    戴安娜瞬间决定与他私奔,毕竟史蒂夫表示自己的XX高于平均水准。

    器大活好当然不能浪费了,出发之前,戴安娜偷走了大宝剑、带有SM和滴蜡烛等多功能的皮鞭,以及一种圆形的用来保护安全的东西。年轻人可以做爱(做的事),但也要注意安全。

    导演还特意在片场放了一只牛并且给了特写,暗示戴安娜很“牛”。

    随后戴安娜和史蒂夫乘船离开,戴安娜误以为他不会和女人睡觉,只会和男人睡觉。为了解除误会,史蒂夫只好委屈一下自己,和戴安娜一起睡了觉,睡觉之前还讨论了生物学知识。

    作为回报,刚进入人类社会,史蒂夫就带着戴安娜去买衣服,同行的还有史蒂夫的秘书,她什么都会做,比如陪吃、陪喝、陪玩乐。戴安娜试了200多套衣服都不满意,显示她认为自己还是不穿衣服最好看。

    除了买衣服之外,史蒂夫还把超级英雄的标配送给了她——一副眼镜。

    除了单身多年、双手强大之外,我和神奇女侠这样的超级英雄之间又多了一项共同之处,就差大宝剑了,改天就去做一个。

    戴安娜误以为鲁登道夫就是阿瑞斯,决定亲手斩杀对方。一战遇到神奇女侠,二战原遇到美国队长,德军输得不冤枉。

    为了避免无聊,戴安娜和史蒂夫随便在路边捡了三个人一起出发,方便在路上玩三国杀。

    不过那时还没有三国杀,四位队友决定坐在一起打麻将,戴安娜只好孤身一人赶赴前线。

    寂寞难耐的德军见状纷纷对她打手枪,射得到处都是。俗话说“挨削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不料戴安娜带了大宝剑和皮鞭,还有那种圆形的东西作为安全防范,得以全身而退,雨露未沾。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神奇女侠是泥做的,但我觉得她更像是水泥做的。

    这也难为了一战德军,毕竟二战德军和九头蛇只需要把子弹打在美国队长的盾牌上,他们需要把子弹打在神奇女侠的护腕上,太考验技术了。

    普通超级英雄打架都是扛枪扛炮,戴安娜则是扛着收音机。每当看见德军,她就扛着收音机过来了,循环播放《Is She With You》。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个小镇的德军通通因无法忍受鬼畜洗脑而不治身亡,戴安娜战斗力这么强,要是她参加了二战,后面就没有美国队长什么事了。

    眼看暂告安全,史蒂夫决定和戴安娜一起做爱(做的事)。他们去开了房,然而仅仅接了个吻电影就直接进入第二天了。

    不过这也合乎情理,毕竟神奇女侠刀枪不入,就意味着任何东西都插不进去,难怪大家都说这像抗“日”神剧。我们可以想象他俩会产生以下对话:

    戴安娜:“你进来了吗?”

    史蒂夫:“你特么不是刀枪不入吗?”

    戴安娜:“所以你就叫刀枪?”

    就在他们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候,德军空投“非洲气”大开杀戒,迫使一个服务区的玩家全都注销了账号。戴安娜怒火攻心,单挑鲁登道夫。关键时刻,鲁登道夫吸了一口欧气,升级为顶级装备。但是根本构不成威胁,毕竟堂堂氪星人“超人”都不见得打得过她,你吸一口欧气算什么?

    戴安娜干掉了鲁登道夫,又和阿瑞斯展开了交战,但是完全不是对手。后者经验丰富,对大宝剑一点感觉都没有,并表示需要戴安娜亲自来。

    与此同时,史蒂夫为了拯救人类吸完“非洲气”英勇牺牲。《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都是21世纪的故事,大概编剧觉得反正他也活不到下一集了,干脆让他领盒饭吧。

    史蒂夫的殉职,让戴安娜瞬间觉醒了超能力,战斗力爆表,分分钟把阿瑞斯打出了shi。

    ---------------

    总的来说,本片依然延续DC宇宙的严肃风格,其目的在于加强人物塑造。娱乐性强的风格固然更容易被大众接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超级英雄都适合走这种路线,假如把《黑暗骑士》和《V字仇杀队》拍成喜剧片将会惨不忍睹。

    严肃风格的动作片,极有可能拍出史诗的感觉,除了上面提到的《黑暗骑士》和《V字仇杀队》,最优秀的动作片《指环王》《勇敢的心》《角斗士》《黑客帝国》《谍影重重》《终结者》等等都不会有太多笑点。

    (超级英雄电影并不能算是一种类型,因为他们仍然无法脱离动作片或者科幻片的范畴)

    当然,事无绝对,超人、闪电侠、死侍、蜘蛛侠等具有特殊风格或者性格的超级英雄就很适合加入大量喜剧元素,不过也需要导演掌握分寸,否则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个人认为,超级英雄电影就应该给人以史诗的震撼,至于好不好笑真的不重要。

    深刻的人与深井一样,有什么东西掉了进去,都要好一会儿才能到达底部,通常等不了太久的观众,很容易会认为这种人是死板的,僵硬的,或者还是无聊的。——深刻与无聊

    上面这句话,描述电影同样适用。一直以来,漫威电影都是娱乐向,以搞笑和欢快为主,从而吸引大量影迷的关注,甚至让影迷误以为超级英雄电影就应该是搞笑和欢快的,从而对DC的黑暗风产生抵触心理。

    众做周知,DC漫威成立于1934年,比漫威早5年,并且全面超越漫威。上世纪50年代,漫威差点倒闭,不得不借助DC的渠道来发型漫画。

    除漫画以外,DC在真人电影领域也是抢占先机。早在1966年就拍了《蝙蝠侠》,1978年就拍了《超人》,本世纪更有《V字仇杀队》《守望者》《黑暗骑士》等优秀作品,领先漫威一大截,在动画、游戏领域更是成绩斐然,不过近几年的真人电影屡屡受挫,直到《神奇女侠》的上映,DC粉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了。

    《V字仇杀队》和《黑暗骑士》是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之一,在豆瓣、时光网、IMDB等主流电影网站都是超级英雄电影中评分最高的,但故事都略显深沉,远远不如漫威有趣。不少影迷看完第一遍,会觉得“一般”“过誉了”或者“不过如此”,但说不定将来某一天会突然发现它们表达的意义。真正的好电影,绝对不是肤浅的,可能需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也可能在拥有大量阅片量、或者拥有较为丰富的阅历之后才能看懂。

    回顾豆瓣T250,以及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真正的好电影大多都是枯燥的,因此枯燥并不是缺点,它和电影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自从《钢铁侠》开始,漫威就自成一派,在娱乐性开辟出一片天地。倘若DC在风格上模仿漫威,永远只能被老对手压在下面。尽管前途迷茫,也要坚持初心,杀出个黎明。况且过于注重娱乐性也有缺点,观众看完漫威电影之后很快就会忘记它讲了什么,五年、十年之后更难让人留下印象。

    《蝙蝠侠大战超人》在口碑方面的失利,不少影迷误以为《神奇女侠》会向漫威妥协,实际上本片依然是以严肃为主,偶尔搞笑。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DC电影并不仅仅是爆米花电影,总是会有丰富的剧情。重点不在于从头打到尾,其实是加入了一点动作戏的剧情片。《神奇女侠》也不例外,全片140分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铺垫和前奏。

    正因为如此,才能让神奇女侠的形象更加立体,制片方通过大量的故事聚焦神奇女侠内心的煎熬与人物的成长,使得影片内涵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完善人物形象、让角色更加立体,绝对需要大量铺垫。看好电影、听好音乐、读好书都是需要耐心的。

    都说人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也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就算有些事自己无能为力也会竭尽全力的时候。

    戴安娜的第一次成长,是进入人类世界。她再也不是那个天堂岛的公主,她需要靠自己拯救世界。

    第二次成长,是她发现人类的互相残杀。她知道即便杀死了阿瑞斯,也不能给人类带来很平,她痛苦地承认了母亲是对的:人类不值得我拯救。

    第三次成长,是史蒂夫愿意为和平事业作出牺牲。这使戴安娜相信,光明之中也有黑暗,这个世界善恶并存,唯有爱能打败一切。

    《神奇女侠》的剧情属于超级英雄电影中上水平,相比起来视觉效果方面同样出色。

    得知本片讲述的是神奇女侠在一战的故事,原本我并不太看好,毕竟一战没有太多高科技产品,导演施展不开。我们以《美国队长》为例,第一部发生在二战时期,动作场面相当逊色,发生在现代的第二、三部就精彩得多了。

    神奇女侠独挡枪林弹雨、血战德军、大战阿瑞斯的片段堪称一流。

    事实上DC宇宙的视效都是巅峰水准,即便是DC宇宙的第一部电影《超人:钢铁之躯》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期待《正义联盟》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已经做好了打五星的准备。

     4 ) 对于战争,有一些底线我们还是要知道的

    文:厄歪爾(香骨鸡腿少年)

    一战,早已定性为西方老牌大国和新兴国家争夺霸权的分赃战争。这是底线。

    说实话某些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电影洗白英美让我比较吃惊。

    参加一战的国家,从同盟国到协约国,没有一个好鸟(包括北洋),如果说英法是被动应战还情有可原(罪孽仅仅是少一丢丢),那美国后期主动参战,意在分赃,那就更没得洗,更别说男主(行动的策划者)还是个美国人。

    结果到了电影里战争的责任居然能被推到“好战的”(英国指挥官开会穿西服,一个个都是绅士,德国指挥官永远是军装)德国人身上,不论最后结局有没有反转(米国人聪明啊,即便反转,都是找一个英国参谋部的做替罪羊,反正我美国最伟大),完成停战任务的最终不还是英美,所以说这是什么?不就是盎格鲁-萨克逊的文化霸权么。
    难道加入了犹太人、印第安人(chief有隐喻殖民者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比利时人,以及不知种族的人(女主在剧情里应该是希腊族,演员本人是犹太人)作为影片的主要角色,就能够改变英语人种的统治地位吗?
    一个比利时的小镇,从德占,变成法占英占,难道就解放了,就喜大普奔了?我们辛辛苦苦盖的钟楼被你毁了,我还要谢谢你和你跳舞转圈圈?
    当然反派一方的德国人也讲英语,乃是别样的风景(大哥,逼急了佛兰芒语都出来了,你好歹找个德语配音啊,这么糙是觉得观众傻看不出来?)

    而且要注意一点,最后结局是“停战”,战争结束了,喜大普奔到处是欢庆的人群(恐怕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胜利而庆祝,而不是为和平吧),轻描淡写就把战后英美法对德奥的残酷制裁忽略了。而孕育了下一场大战的,恰好是这次停战。

    对于鲁登道夫的丑化,我就呵呵了,虽然国际上少有人认可这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但直到今天,几乎所有国家在战争动员时,包括时下流行的经济战、信息战,都默默奉行了其《总体战》的思想。
    大家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最后还是想强调,一战没有人是干净的,是不容任何一方洗白的。这是底线。

    ———————————我是话锋的分界线———————————

    以上是片子的价值观,下面谈谈剧作。

    女主本人的信仰问题,实际上和以上的“底线”是分不开的。
    一心想拯救人类于战争之中,但与世隔绝的情商,让女主无法参透到这些奇怪的世人的心境,她一直认为人类是无辜的,一切都是阿瑞斯的蛊惑。

    实际上,人性是复杂的,最高统帅部认为自己是爱国者,肯定是没做错,而生活在“科层制”当中的普通士兵执行着命令也是无可厚非,当你有任何反抗的时候,军事法庭随时伺候。
    目前已经很少有剧作,单纯地将一件事情,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归结,早在70年代,就有商业片作出反类型的尝试(《雌雄大盗》一片,邦妮与克莱德最后被干掉,你是否还有一些惋惜),而女主这样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却贯穿了大部分时间,让人无法想象,这是反类型后将近40年的作品。

    于是,人物的行为就显得毫无逻辑,倘若女主爱世人,那么女主为何去杀死敌军?我们姑且假设,女主知道达成目的必须杀几个人,然而以女主不谙世事的情商,我认为她未必能够“参透”做事情必须“不择手段”。
    倘若女主认为是阿瑞斯鼓动了战争,那为什么会帮着英军去打德国,而不是相反?女主为什么没有问一嘴,你们英国佬法国佬有没有用毒气给我老实招来(难以想象,如果她问了,可能高潮前二十分钟就来了)。可能有人认为一开始没说英国人也会用毒气,所以女主那时候不认为英国人是坏人。所以,在这个逻辑下,女主看似有着自己的立场,但实际上一直是被男主个人利用。

    实际上,女主空有一身精湛武艺,到哪里都成为焦点,却只是空架子,她的所有信仰,都成了一个协约国小军官完成任务的工具。那么如何将这种工具价值合理化呢?所以剧作又回到了爱情,他俩产生了十分突兀的爱情,而这种爱情的理由,实际上是女主认为男主是正义化身。

    此时不禁想到了《比利·林恩》,男主完成演出离开前问啦啦队女郎,如果我复员回家,和你生活在一起好不好?啦啦队女郎十分吃惊,那哪成?你是美国人的英雄啊,你一定得回前线的!
    林恩十分无奈,苦笑一下,心说妈蛋,丫喜欢的只是我作为英雄的身份!
    所以女侠喜欢军官,是因为是正义化身。但她发现人类本身的邪恶时,她又歇斯底里地说“你们人类都一样”,于是不喜欢男主了。最后男主牺牲小我的时候,女侠重新确认,哦,这个男人不一样,他还是正义的。于是继续喜欢。情节何等相似。

    在阿瑞斯的劝阻之下,人类的一切行为显得如此苍白,并不是我让他们打起来的,是他们自己的欲望使然,所以哪一个更邪恶?到这儿剧本又写进了死胡同,阿瑞斯的逻辑没有错,而女主的所有逻辑和所作所为,都没有办法帮助女主竖立坚定的信念,那男主不死,谁死呢。
    于是,只有爱情,成为了最后的落脚点,当然此时觉醒和坚定变得就显得更为苍白:她看到了男主的牺牲,感受到了男友的爱情,并把它放大为一种舍弃自己的的大无畏精神。

    浓浓的说教味道和低级的爱情桥段,混合成了一锅不太好形容的大杂烩。
    而这种大杂烩又被放进了一战这样已经定性的大环境下(如果放到二战的背景下可能好点,毕竟能够大致分出正义非正义),更加可怜了幼稚女主,被战争利用了一遍,最后还不知道,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

    最后的结局,何其相似,让我想到了葫芦娃。
    ——爷爷,爷爷!
    ——孩子们,不要管我,要消灭妖精!
    ——爷爷!
    ——啊,要消灭妖精!(爷爷卒)
    ——(葫芦娃大招)
    ——(妖精卒)
    谁能告诉我,为啥胸前红灯一亮,血脉贲张、恼羞成怒,葫芦娃就能放大招了?
    还有,一向稳重大气的妖精,最后咋就恼羞成怒地崩盘了呢?

    最后一星留在这儿:女主从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溜出来,参与到现代文明中,其中的碰撞与冲突,是仔细琢磨了一番的,这让影片有笑点不至于太尴尬。

     5 ) 叫《神奇女侠》,却是关于一个男人的故事

    短评实在有点不够了。想要多感叹几句——不是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而是作为dc漫画粉和dceu痛心粉。

    1. DCEU终于出现了一部不需要我绞尽脑汁抠细节找漫画致敬和情怀就能感觉到好看的影片;当然,梗依然不少,比如总是会出现的第一次吃冰激凌后的“你应该感到自豪”。
    2. 动作戏帅爆,一战时期的时代感还原相当不错;整体制作很精良,可以对比的是美国队长第一部。略显不足的是逆光和慢镜用得有点太多……当然也有很吃这一套的观众。最重要的是,dc终于请得起灯光师了,天堂岛景色很美。
    3. 主题其实延续着钢铁之躯和bvs,关于英雄的成长,以及人和神的讨论;——但是比扎克施耐德做得好十倍;
    4. 刚出来的神奇女侠,被描写为极其young & naive的少女,然而这完全是合理的因为其成长环境和长辈灌输的理念;而更重要的是,惟其如此,才能借ww的眼睛,如同儿童一样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战争;——是的,她很有力量,能战胜敌人,而如同孩提时的我们一样,她幻想着有一个终极的大坏蛋,只要消灭大坏蛋,世界就会和平。
    5. 只可惜,现实终将要撕碎她的梦想。她的信念在杀掉假的她以为的“阿瑞斯”时破灭,却不会在杀掉真阿瑞斯过后重建——因为我们知道,战争没有消失,二战的规模甚至比一战还要大数倍;
    6. 神奇女侠和阿瑞斯在片中分别被赋予了人类最天真单纯的善良本性和终极的自毁倾向。但最后一战其实也并非展示着善良战胜邪恶,最多是表达一种愿望而已。事实上我反倒觉得,在影片的主题上,在史蒂夫·特雷沃自我牺牲引爆毒气弹的天空之下,这两个“神”的大战胜负,根本无关紧要。
    7. 最终她找到了新的信念,她看到了人类永远同时具备着善与恶的两面,人类永远有着毁灭自己的潜质,却也永远有着突破一切的创造力,人类能变得充满恨意怨天尤人试图毁灭一切,却也可以充满爱意而甘愿牺牲自己。人类是不被他者定义的,人类也是不被他者拯救的——哪怕是神也不能。当她不再把自己看作是神,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人之中,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人类。
    8. 而这些是一个凡人教会她的。所以,是的,本片的真正主角,不是女神,而是一个男人,是史蒂夫·特雷沃上尉。

     6 ) 【神奇女侠】官方指定辅导手册

    美漫一姐拯救DC

    首发于[看电影]杂志公众号moview_weekly

    Copyright © 女神的秋裤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片尾无彩蛋,制片人查尔斯 · 罗文早已发话:看完赶紧去上厕所吧。

    WW=wonder woman神奇女侠

    各位女生请看管好傍边的男性观众,这香艳的出场,飒爽的英姿,他绝壁会被帅出一脸鼻血……

    预告

    预告

    口碑——DCEU目前最好一部

    秋裤下班飞奔一公里赶了场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后称WW)的万达点映,DC新的片头logo牛逼闪闪!目前WW的口碑无疑是DCEU(DC电影拓展宇宙,诺兰TDK系列和守望者不在其中,望大家周知这常识……)中最好的一部,也让11月份的JLA(正义联盟)更加让人期待。

    联动——WW比较像漫威的《美国队长1》,以相对年代久远的一战作为切入点,极力塑造了WW一个英雄形象,并没有和其他电影有太多联动,相对独立,作为小白都完全可以放心观影

    动作——WW中的动作戏只能用惊艳爆燃来形容。每次女神专属的电吉他BGM一出,女侠在荧幕上大杀四方都能燃爆全场

    故事——WW抛弃了传说中的“严肃黑暗风”,告别蝙蝠侠和超人的苦逼脸,讲述的是女侠成长的故事,从对世界的美丽憧憬和向往到看到战争的残酷,接触到简单的人性善恶与爱情,WW并没有太深刻的主题。观众们可以和WW一起经历一场痛苦但不煎熬而又有点动人的心路历程。

    拍摄于1918

    转折——相比于BVS(蝙蝠侠大战超人)中令人尴尬的妈妈梗,WW确实好一些,但开篇WW母亲五句话360度的态度转变仍是略尴尬DC这几部的故事和转折以及人物的塑造还是显得有些弱。另外有三个人的存在也很尴尬,大概只是因为那张照片上有他们仨吧。

    总评:美漫一姐撑起DC半个宇宙,值得二刷,推荐IMAX。

    6.3日二刷更新

    1.DCEU中没有侠影之谜,没有TDK,没有TDKR,没有守望者。

    2.烂番茄是新鲜度,和IMDb,metascore等的电影评分是两码事,望周知。

    3.楼主是超级英雄粉,DC和Marvel的人物都喜欢,两派人物各有特点,没有任何一方给你理由秀优越感。

    4.电影是个人化的消费,评论仅供参考。

    5.智障黑,无脑水,电影都不好好看的人请自重。

    无剧透观影指南,只为观影更有趣~

    美漫一姐身世起源

    人神奇女侠是DC乃至美漫史上辈分最长的人物之一,她和超人、蝙蝠侠是DC漫画三巨头,更是正义联盟的七元老之一

    [正义联盟]#1, 1960封面

    神奇女侠最早登场于[全明星漫画]第8期(All star comics,#8, 1941)的扉页故事中。

    全明星漫画封面

    原本她是天堂岛女王用粘土捏成的孩子,众神赐予她灵魂和神力。她拥有雅典的智慧和勇气,爱神阿芙洛狄忒的美貌和爱心,以及极快的速度和飞行能力。

    神奇女侠2009

    在新52的故事中,神奇女侠有了半神血统,她的父亲是宇宙最风流男神,宙斯。她是亚马逊女王和宙斯一夜情的产物。

    新52,The New 52,是DC在2011年将所有连载漫画刊号清零,重启的漫画。

    电影《神奇女侠》中采取了宙斯爸爸的设定,但将一夜情美化成“制造对抗阿瑞斯的武器”。

    预告

    电影中,整个亚马逊族都由众神创造,为的给人类带来美好与和平。

    预告

    戴安娜从小接受亚马逊族的严格训练,是个最出色的战士,精通武术和多国语言(包括中文),具有不朽的生命和惊人的自愈能力。

    预告

    除此之外,神奇女侠还拥有许多神器。速来围观这香艳的变身!

    神奇女侠2009

    一姐装备

    星光飞冕

    星光飞冕是神奇女侠的经典配饰。

    这个皇冠般的的头环是亚马逊皇室的象征,它也是神奇女侠的武器之一,可以作为回力标使用。电影中,它是亚马逊族最强战士的象征。

    预告

    神奇女侠2009

    预告

    防弹手镯

    手镯原本是所有亚马逊女战士的标配,被称为恭顺之镯Bracelets of Submission,代表着爱的服从,对力量、自我的控制,以及野蛮和文明的平衡。同时手镯也封印了WW神秘强大的力量。

    手镯最初由神秘的亚马逊金属Amazonium制造,新52中漫画中,手镯成为神奇女侠独一无二的贴身武器,由哺育过宙斯的山羊埃吉斯Amalethea的皮毛打造,刀枪不入,并能产生强大的能量场。电影中,WW体内蕴含的巨大力量震惊全场。

    真言套索

    真言套索Lasso of Truth是神奇女侠的专属武器,由大地女神盖亚的腰带为材料打造而成,坚不可摧,被其套牢的人只能说真话。

    神奇女侠2009

    实际上最初被设计时,套索代表着女性的特殊魅力,被套牢的人更多的是顺从和屈服。电影中克里斯·派恩饰演的史蒂夫会告诉你被套牢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预告

    预告

    弑神之剑

    电影中,神奇女侠的神剑名为弑神之剑God killer,传说它具有杀死神的威力,和套索盾牌等神器都被藏在一座塔中。

    预告

    预告

    剑如其名,这把剑生来就是为了杀神,反派丧钟曾用它到天堂岛大杀四方。

    在漫画中,这把剑一度叫闪耀之剑Flashing Blade,由火神(宙斯和赫拉的儿子)赫菲斯托斯打造,可以实现亚原子水平的斩切。但这把剑威力太强大,甚至可以控制持有者,后来被神奇女侠销毁。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女神用就已经不是这把剑。电影中,这神器被战神阿瑞斯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尬笑~)。

    超人大战蝙蝠侠

    宙斯盾

    神奇女侠的神力护盾也是由亚马逊金属制成,边缘锋利无比,可以抵御DC超级反派达克赛德的欧米伽射线。

    预告

    预告

    战神盔甲

    神奇女侠的战衣不断演变,亚马逊的战甲曾像圣斗士盔甲一样厚实。

    后来神奇女侠也越来越时尚,换成了金色小抹胸。

    神奇女侠第一季,1975

    到了[神奇女侠],战甲颜色成为暗红色,但依旧是抹胸,在枪林弹雨的硝烟中尽显魅惑和性感。

    预告

    隐形飞机梗

    除了贴身装备,神奇女侠还有一架令人尴尬的隐形战机。

    神奇女侠第一季,1975

    连发射的导弹都是隐形的,其存在感全靠演技和想象力。这尴尬的坐骑,电影里并没出现,但在泄露的片场照中不乏隐形战机的身影。

    请看此前曝光的隐形飞机片场照!

    故事线

    漫画故事线

    漫画中,英国大兵史蒂夫迫降天堂岛。天堂岛女王决定通过比赛选出最强的亚马逊战士将史蒂夫护送回英国。

    神奇女侠,1975

    对人类世界充满好奇的戴安娜胜出,跟随史蒂夫到英国,并潜伏在人类世界成为神奇女侠,维护世界和平。

    神奇女侠,1975

    神奇女侠时间线

    DCEU(DC电影宇宙)顺序

    2013.6.14 超人:钢铁之躯

    2016.3.25 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黎明

    2016.8.25 X特遣队

    2017.6.2 神奇女侠

    2017.11.17 正义联盟(上)

    超人:钢铁之躯

    超人克拉克·肯特和佐德将军在大都会Metropolis决一死战,克拉克杀死佐德,拯救了地球,成长为超人,但大都会也受到重创。

    蝙蝠侠大战超人

    蝙蝠侠目睹两个外星人的决斗让大都会残垣断壁,因此将超人视为无法控制的巨大威胁。

    在超人宿敌卢瑟的搅和下,超人蝙蝠侠顺利约架。同时卢瑟改造佐德将军的尸体,创造出毁灭日Doomsday。

    两位胸肌boy找回IQ后联合对抗毁灭日,半路杀出战斗力爆棚的神秘女子。神奇女侠荧幕首登场。

    DC漫画三巨头终聚首,三人同框,这一幕也是活久见。

    而这位神秘女子穿越世纪的传奇历史也被老爷挖出。神奇女侠竟然出现在1918年的老照片中。

    这张照片引出神奇女侠的起源,也正是[神奇女侠]独立电影的故事梗概。

    神奇女侠

    [神奇女侠]为回忆篇,故事发生在[蝙蝠侠大战超人]的100年前。

    神奇女侠原为与世隔绝的天堂岛Themyscira的戴安娜Diana公主,她是亚马逊族女皇希波吕忒Hippolyta和宙斯Zues的女儿。

    美军飞行员史蒂夫·特雷弗Steve Trevor意外迫降岛上,也将战乱带到天堂岛。

    电影并没有采用漫画经典的“天堂岛大使”护送史蒂夫回英国的桥段,而是神奇女侠独自决定和史蒂夫来到人类世界,并帮助人类保卫和平。

    神奇女侠以史蒂夫的“秘书”身份加入一战,现身战场,以一敌百。

    反派毒药博士和战神阿瑞斯也都相继登场。[神奇女侠]将呈现戴安娜从亚马逊公主到人类英雄的成长史。在[正义联盟]中,她将和蝙蝠侠联手组建正义联盟。

    反派档案

    毒药博士——元老级反派

    毒药博士Doctor Poison是神奇女侠最早的宿敌之一,初次登场于《耸动漫画》(Sensation Comis第二期,1942年)。

    她精通化学毒气,见针封喉,甚至可以制造瘟疫和僵尸病毒。

    漫画中她是个变态御姐,一身黑色大衣让人难辨雌雄。电影中,毒气博士由埃琳娜·安娜雅Elena Anaya饰演,虽没有黑大衣,白色骨皮面具的诡异装束让人不寒而栗。虽然戏份不多,但她沙哑的嗓音和化学的痴恋也给人留下点印象。

    漫画中她曾研制出反转毒药,让盟军产生和明显完全相反的行为。电影中,不管她有怎样的阴谋,咱们美漫一姐都能化险为夷。

    战神阿瑞斯——头号死敌

    神奇女侠中许多角色都和希腊神话有关,但都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反派阿瑞斯Ares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宙斯和赫拉的儿子,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登场于《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第2期,1942年)

    他是最强的反派,众神中只有大力神赫拉克里斯Hercules能与之匹敌。

    他是个战略专家和嗜血狂魔,从人类的战乱中汲取能量。在DC重启的新52漫画中,他还是神奇女侠少女时期的师傅。电影中,阿瑞斯和大战时说道:你要学的太多了。

    史蒂夫——神奇女侠的第一个男人

    天堂岛是一个女性的乌托邦,与世无争,戴安娜对于男人的概念全部来自于带有强烈性别偏见的母亲。而从天而降的英国大兵史蒂夫,是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

    漫画中,史蒂夫将戴安娜带到“男人的世界”,他对戴安娜也从未掩饰过内心的爱慕,然而……

    史蒂夫具有所有男人的普遍特点,但他也终凭借正义勇敢的美好品德,重塑男人形象,成为神奇女侠的第一个男人。

    电影中,[星际迷航]的柯克船长,克里斯·派恩Chris Pine成为这个幸运的男人,他将成为神奇女侠不朽的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男人。

    单挑超人的女人

    亚马逊族

    神奇女侠是DC漫画中最强大的超级英雄之一,可以和超人单挑。她和蝙蝠侠、超人也都有过不能说的秘密。

    她是最出色的亚马逊战士,而亚马逊族是一个女权至上和只有女性的种族,漫画中,她们产生于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

    亚马逊族被男性灭族,众神可怜她们,便用第一个死于男性刀下的灵魂创造了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而她对男人的憎恨深入骨髓。

    起初,宙斯会为她们挑选灵魂完成繁衍。在新52中,亚马逊族有着黑暗的一面。每一百年,她们会像美人鱼一样,三次出海,从海上的水手索种。

    她们然后将水手杀光,而出生的婴儿中,只有女婴被留下,男婴会交给铁匠。这极致的女权主义只是神奇女侠在历史上政治身份的一个缩影。

    威廉姆·茅顿·马斯顿

    神奇女侠所代表的女权主义,要追溯到她的创作者,威廉姆·茅顿·马斯顿William Moulton Marston。

    马斯顿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和一位发明家,曾发明测谎仪。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哈洛维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

    马斯顿创作神奇女侠的初衷,是为了创造一个女性先锋形象,一个靠爱而非力量和拳头赢得胜利的超级英雄。

    马斯顿和伊丽莎白结婚后,认识了欧丽弗.拜恩,他的助教,并与之坠入爱河。伊丽莎白竟然接受了这个第三者,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家庭。马斯顿笔下的神奇女侠不乏这两个神奇的女人的影子。

    神奇女侠插画,摆脱偏见和男性至上的枷锁

    1975年开始的[神奇女侠]剧集片头,也是WW打破绳索的镜头,象征着女性打破传统的束缚。

    伴随着男女地位的平等,神奇女侠的女权主义也逐渐弱化。现在的神奇女侠,更多的是一个独立而勇敢的女性角色。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她经验老道,[神奇女侠]则要讲述她是如何成长为果敢的女超级英雄。

    少女时代的神奇女侠天真纯洁,不谙世事,得知人类世界的残酷战争,她做出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帮助他人。

    离开乌托邦,离开天堂岛,神奇女侠才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她拥有超凡的神力,她选择站出来,去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人们。

    在新52中,她已经取代阿瑞斯,成为新的战神。

    曾经代表着女性觉醒的神奇女侠如今成为女性独立,自由的象征。

    在这个属于超级英雄的时代,神奇女侠不仅给我们带来女性的温柔和性感,更回归英雄的定义,教会人们做人不仅要为自己,也要为别人。

    喜欢请点击有用或喜欢,谢谢,哈哈

    【复仇者联盟3】逗逼起来笑出翔,认真起来哭成狗:漫威我XXX

    【加勒比海盗5】14年老粉给你带来所有彩蛋和深埋梗

    【降临】终极解读

    【银河护卫队2】观影攻略+彩蛋盘点

    【攻壳机动队】官方指定辅导手册

    继总局、阿斯加德分局、霍格沃兹分局、妈惹法克局、哥谭市分局,阿尔法宇宙分局之后,新电影群“京海市分局”成立了!

    速速扫码入群,群二维码持续更新(2023年5月18日前有效)!

    人数太多无法扫码入群的话,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我不是观影狂魔

    更不是影评人

    我只是一个用生命看电影的人

     短评

    是因为DC前几部扑得太惨烈了,所以一点点进步大家就集体高潮了吗?故事其实蛮一般的啊,说好的大女主电影结果被男主硬生生抢了一半的戏。当然加朵女侠实在太美了,不是美而是帅!打斗戏尤其帅!!女侠V587收我膝盖!!!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可能事前对Gadot本人以及WW这个角色有太多期待了,所以对这个故事观感一般般。觉得评论界比较不苛刻的评价很大程度基于里面传达的女性主义和平等的赞扬---当然在这个时候这件事变得十分重要。基于历史背景的传达也有加分。【后半段有一种“刚刚开始高潮怎么就完了,但好像都演两个小时”的感觉。】

    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人人都有自己的战争” 烂番茄新鲜度也是太感人,这不是什么神奇女侠,而是官人我要。

    1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觉得看了个迪士尼公主片。

    18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故事本身真的没啥,就是把《雷神》和《美国队长》融合在了一起,但是好评的是有层次的主题和人物塑造,反而是视觉奇观的部分没多大惊喜。PS:女性观众估计会很爽吧,毕竟大部分男性都被暴揍了一顿。

    2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为什么一部超英片最后拍的如此柔软又煽情TAT 预告片完全没有泄露,最后被击中内心柔软没有一点点防备,第三幕情感上的饱满和升华完全弥补了其余不足,好久没看这种传统超英片,曾经沧海难为水,返璞归真。这才是超英的古典之美!ps:DC新logo赞!完全致敬了正义联盟动画的经典开场

    24分钟前
    • DEPARTURES
    • 力荐

    DC新片头酷炫惊人!Gal Gadot真乃最完美的神奇女侠!古希腊女神般的健硕身材和完美雕琢略带古铜色的脸庞,每处特写都惊艳亮眼,每处战斗都呐喊出女人撼天动地的力量!《Is She With You》配合单打独斗的女侠凌厉迅猛挥斩德军的镜头看得我飙泪了!迫不及待想看神奇女侠单挑超人(啥)和《正义联盟》!派派好催泪QAQ。

    29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要么说德国人严肃认真呢,旁边俩神打得天雷地火都不带看一眼的继续搬东西

    34分钟前
    • 无闻
    • 还行

    带两个小侄子看的,生怕有过火镜头,看完可算松了一口气。出来后,我感慨了一下,“女主角还是挺好看的啊!”小侄子大声说:“叔叔,你是个大色狼!”我……

    38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这个破故事有什么不能在两个钟头内讲完的???

    4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非常惊喜,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导演给所有男性导演上了一课:如何在保证场面和视效的前提下,兼具大爱和小爱。感情戏拿捏的恰到好处,最后的大战效果也不错,旁边的妹子一直在抽泣,这次终于为DC扳回一城。不过最大的缺憾在于,最后反派的扮相真的丑爆了,瞬间出戏…以及,评论里说圣母的都什么思想…

    4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3.5,中規中矩的起源電影。導演調度動作戲也有相當水準。從壕溝打進小鎮那段尤其出彩。但意外的是最豐富的角色與演繹反而不是WW,而是Chris Pine演的Steve,一個凡人,在戰爭中看盡一切,有許多遺憾與無力,也懷疑過,但仍然堅持信念。演得很好,倒是對比下Gal Gadot文戲較為短板,是以武戲彌補

    48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B+】沃日太好看了!而且非常难得的是,电影并没有在经历DCEU几番口碑失败后向漫威靠拢,反而是在扎克施耐德打下的原有主题基调下做的更好更成熟。不再功利十足的消费漫画角色,不再急于求成的胡塞海填,从头开始,稳扎稳打认认真真讲述一个异族英雄的成长故事,这TM才是观众想看的DC电影啊!!!

    52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太惊喜了!至今为止年度最好看的超级英雄电影!剧本细腻,角色丰满,叙事流畅,场面动作漂亮带感。超级英雄电影拍成这样基本没啥遗憾了。女导演果然气质独特。故事讲得不疾不徐,有大量感情铺垫和细节支撑,丝毫不干瘪。影片特别女性视角,比如女主角救男主角,女主角看男主角洗澡…唯一不足是反派单薄

    54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一部完成度高,但无法在人心中掀起任何涟漪的超英片。不仅因其是缺乏“惊奇感”的陈词老调,更因其对战争过度消遣化、娱乐化的阐释而显得愚蠢,如同过家家一般。这个在《地狱男爵》或《美队1》里就存在的问题,同样降临在《神奇女侠》的起源故事中。另外为了分摊戏份,造成的节奏拖沓问题实在太严重了。

    59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画面更亮,故事更简单,色彩更绚丽,也不留梗,连神奇女侠也像纸片人一样毫无瑕疵,DC和华纳本来想走黑暗骑士那种现实主义暗黑路线,口碑票房连连失手之后,风格在一步步的调整,现在彻底变成了漫威那种糖水可乐爆米花的路线,普通观众倒是燃了,不知道最开始欣赏DC宇宙暗黑风格的资深粉心里怎么想。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特种女兵手撕鬼子

    1小时前
    • 琦殿
    • 还行

    7分。一部全方位、无死角、慢镜头展示“盖尔·加朵真美啊!“的电影。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故事的第一和第二幕节奏真的太好了,可惜了最后的大战…ST三部我都没有get到的你派的颜值,在这部里我get到了,最后我都快泪目了,这个Steve的结局和美队1的结局结合一下多好啊。话说WW前半段总让我想到海洋奇缘里的Moana…

    1小时前
    • Sophie Z
    • 推荐

    挺好看的,盖尔·加朵是真美!但不太欣赏导演对其她女性角色以男人婆或粗线条的形象出现,除了拯救世界,女主还是太单薄,最后觉醒的台词太蠢。但这位女导演有做的非常出色的地方:1.男主很帅,很风度,很可爱;2.有些地方挺甜的,看完真想恋爱。#至于DC到底是什么风格,大概就是画质比较黑吧#

    1小时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