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阎昭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1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2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3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4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5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6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16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17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18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19我们的动物邻居粤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高度人为制造的环境。能够在城市生活的野生动物,一定是将自己嵌入到了城市运转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具有指示作用。它们和人类一样,也是城市里的居民,它们的存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片以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为主要观照对象,以启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思考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之路:怎样的城市规划及运转方式,才会为人类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长篇影评

     1 ) 央视这次够野!把被人忽视的北京挖了出来

    憋了3年!央视放大招了:人类该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

    刚刚过去的3月3日,

    是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

    今年的口号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迄今为止,全球超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

    源头都来自于动物,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

    人类的活动打破了大自然原本的生态屏障,

    人和野生动物应该如何相处,

    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90后团队,

    他们从小处做起,花了近三年,

    把镜头对准身边的野生动物,

    拍了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

    这是国内第一次有人系统地拍摄

    “水泥森林里被折叠挤压的动物世界”,

    豆瓣评分高达9.3。

    有人说,这是《动物世界》的野性,

    加上《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

    “生命遇见生命,两个世界,同在北京。”

    阎昭

    一条专访了纪录片的导演阎昭和监制杜兴,

    他们坦承自己是因为拍片才开始关注这些动物,

    “越是了解野生动物,

    就越对大自然和生命抱有敬畏之心,

    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自述 昭 编辑 石鸣

    我们的动物邻居

    这部纪录片顾名思义,拍的是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拍摄范围主要是北京这个城市。

    大家可能觉得北京这样的城市是没有野生动物的。但是我们策划和前期拍摄的时候,一共拍到了40多种动物,最后剪到正片里的有30多种。

    灰鹤

    翠鸟

    我们拍到最多的是鸟类。北京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它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通道。本地的野生鸟类就有将近500种,大概占了全中国鸟种数量的三分之一。

    中华大刀螳

    我们也拍到了昆虫和兽类。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一大部分叫“三有保护动物”,比如刺猬、喜鹊、大嘴乌鸦、小嘴乌鸦,还有最常见的麻雀。

    刺猬

    这个纪录片一共4集,每集50分钟。我们把城市分为几个地理形态,每一集讲一种形态范围下的野生动物。第一集是闹市,第二集是公园,第三集是古城,第四集是郊外。

    市区里的喜鹊和乌鸦

    后海公园越冬的鸳鸯

    十渡郊区的黑鹳

    这样的纪录片,在国内可以说没有先例。

    我们的片子,比较注重城市和动物的关系,讲了一个动物和人共生的主题。

    颐和园的雨燕环志,从左到右:赵欣如、高武、颜素

    我们其实不光是在拍动物本身,更多地是在拍动物如何介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怎么和动物发生关系。

    拍这个片子是临时起意

    想拍这个片子的起因很偶然。2016年,有一天,我们的制片人在开会的时候,办公室窗外突然飞过了一只红隼。

    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北京市最常见的一种猛禽。它喜欢很高的地方。我们的办公楼在国贸CBD旁边,是23层楼的顶层。可能它正好盘旋路过。

    红隼

    当时我们的团队刚刚从青藏高原拍片回来,鹰啊隼啊在那边见了很多,但是没想到回到北京,在都市最繁华的中心,也能看到这种野生动物。就一下子起了兴趣,要做这样一个片子。

    我们没有多少前期筹备和调研的时间,原因是2017年春天,北京突然出现了一只丑鸭。

    丑鸭

    这个季节是丑鸭的繁殖季,它本来应该在很高的纬度、接近北极圈附近的地方活动,谁也搞不清楚它是怎么来的北京。我们为了抓画面,马上就开始了拍摄。一边拍,一边做功课。

    我们列了北京大概会出现的几种动物:乌鸦、麻雀、松鼠……画了一个表格,标注好这个动物可能会在哪里出现,我们能找谁带我们去见这些动物,然后按图索骥。

    长耳鸮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线索和资料来源都是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

    果壳网、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博物》官微等等。然后一个专家帮我们推荐另一个专家,滚雪球。

    意想不到的困难纷至沓来

    我一开始着手这个项目的时候,想得很简单,不就是拍一拍乌鸦、拍一拍鸽子吗?没什么难的。

    一查资料才傻了眼:城市里的野生动物,这个题材在中文世界里没有什么现成的知识和信息。几乎所有的素材,都需要你自己从零开始去寻找和发现。

    科学界更加关注的是旗舰物种,比如大熊猫、朱鹮、雪豹,对我们身边的动物的观察和研究是很少的。

    我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鸟类的专家老师,小嘴乌鸦的迁徙到底是怎么样的?他说是一个谜。

    我特别纳闷,为什么明明每天都会见,我们却不了解它呢?他告诉我,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动物,我们最不了解。

    我们需要从头积攒这些动物的细节,了解它的习性、行为和整个生活史,从出生到成长、发情、繁殖,它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谈恋爱,怎么打架。

    红隼

    第一次目击红隼之前,我等了三四天,才看到了几秒钟,只来得及掏出手机拍下红隼一个模糊的黑影。

    我算了一下,按这个投入产出比,如果要拍200分钟的纪录片,大概需要不吃不喝不睡拍十年,摄影师和剧组一天的开销最低2000多,那就要花掉几千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们找到了找红隼的捷径:不是漫无目的地空等,而是跟随着它的叫声找。就这样,在CBD一栋楼的29楼找到了一个红隼窝,但是没想到,机位又受到了限制。

    红隼喜欢高处,这只红隼的高度离人一百多米那个红隼窝安在了一个空调架上,唯一的机位就是对面另一栋楼窗户正对这个空调架的一家住户家里。

    那个房间正好是人家的卧室,他们不同意我们拍摄,觉得太打扰他们的生活,于是这个机位没有实现,只好放弃。

    这些野生动物大部分都活动在北京的公共空间里,然而市区拍摄,会受到很多管制。

    法源寺的流浪猫

    每次进公园拍摄之前,我们先把设备拆掉,自己装行李箱或者书包里,拿进去之后,再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重新组装。

    在颐和园拍松鼠的时候,我们这一招失败了。保安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我们赶紧爬山,左绕右绕,想甩掉他,但是没能成功。

    不过后来越拍认识的人越多,熟人多了,事儿就好办了。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干坏事,就是在拍野生动物的纪录片。

    拍片过程零碎而漫长

    这个片子从构思到最终制作完成,花了将近3年的时间。

    我们从2017年2月份开始拍。国贸CBD的红隼半途而废之后,我们在通州找到了另一窝红隼。

    2017年夏天,我们拍了刺猬、蝉、纵纹腹小鸮、黑翅长脚鹬、大杜鹃、鸳鸯,还拍了雨燕环志、胡同里的家燕搬家。

    2017年秋天和冬天,我们拍了乌鸦、黑鹳、长耳鸮、瓢虫越冬、灰鹤越冬和后海的绿头鸭。

    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们拍了能想到、能拍到的那么几种动物,收获了一些素材,但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离成片还很遥远。

    2018年的春天,我们又一次拍了红隼,而且这一窝红隼就在我们办公室附近,交配、打斗都在我们眼皮底下进行。

    去年在通州拍的红隼有不少巢内幼鸟生长、母鸟喂食、换羽、出飞的画面。我们把两个地点的素材嫁接到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红隼求生、繁衍、成长的故事。

    我们也继续拍刺猬等前一年拍过的那些动物的素材。松鼠已经记不清拍了多少只了,主要在香山和天坛拍的,也有颐和园。

    丑鸭的故事,也是跨年完成的。第一年,丑鸭来到北京的时候,我们没拍到给丑鸭画科学插画的张瑜老师,第二年,我们拍了张瑜老师在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水边画丑鸭,但是水里其实已经没有丑鸭了。

    水里根本没有丑鸭,张瑜老师的无实物表演功力征服了导演组

    第一年拍的鸳鸯巢箱在龙潭西湖公园。就在小鸳鸯马上出壳的前几天,母鸳鸯突然弃巢,大家等了几天,母鸳鸯还是没回来。

    等我们把鸳鸯蛋拿回救护中心打开检查的时候,发现小鸳鸯已经发育成熟了,但是因为蛋好几天都没有保持温度,可能早就死了。

    大家天天在监控里看着它们,等了几个月,却是这个结果,都很难过。不过这就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常态。

    凤头䴙䴘

    中华大刀螳

    欧亚红松鼠

    2018年夏天,我们开始了剪辑,从夏天剪到冬天。

    一边剪一边发现,我们缺乏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又进行补拍。这个时候我们也认识了一些爱好拍摄野生动物的资深摄影师,他们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素材。

    在野外拍摄,没有摄影棚或者室内那种控制得很好的光线。很多野生动物都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才出没,画面经常有很大的噪点。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有一个拍摄机位,所以剪辑其实不是用不同机位的素材来剪,而是拿不同时间线的素材来组合。

    同一种动物,可能上一个镜头是春天拍的,下一个镜头是冬天拍的,或者上午和下午、晴天和雨天拍的镜头,都要想办法剪在一块,看起来像同一场戏一样。做后期的时候,调色师简直快被逼疯了。

    惊喜就是拍的东西多了,

    总有机会凑成故事

    第四集,乌雕和喜鹊在野鸭湖湿地保护区打架的素材,是我们拍其他湿地鸟类的时候偶遇的。

    剪辑这段素材的时候,我们觉得,光展现打架没什么意思,要给喜鹊一个搏命的理由。正好,一年之前,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偶遇,我们拍到过一个成年大喜鹊给小喜鹊喂食的镜头。

    我马上就想到,喜鹊要和乌雕打架,可能就是为了保护幼鸟。就这样,凑成了一个故事。

    乌鸦在北京城里随处可见

    我一直对北京城里的乌鸦特别感兴趣。它们有上万只,每天去哪吃东西?从来没有见过它们在城里觅食。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万寿路的乌鸦每天定时往城西北的方向飞,那个方向上有垃圾场,我们推断,乌鸦可能每天都到垃圾场去吃垃圾。

    为了拍摄乌鸦觅食的场景,我们向环卫部门提出申请,可是一直得不到批准。花了很大力气,公关也没成功。

    结果有一天,我去十渡拍黑鹳。和另一个摄影师约好了时间,我已经快迟到了,突然闻到一股臭味,瞥见远处一个垃圾场。

    就是这个垃圾填埋场

    我正在高速上开车,也不敢细看,感觉可能有乌鸦。犹豫了一下,就地停了车。

    等到下车拿了望远镜一看,简直惊呆了,一览无余的巨大填埋场里,密密麻麻都是乌鸦。

    我的车就在高架桥上停着,视野非常好。我们拍了足足两个小时,终于招来了交警,心满意足地被赶走了。

    于是,成片里,我们有了乌鸦进城、出城吃垃圾的故事。

    团队非常年轻,

    预算非常低,大家花钱非常省

    我们这个团队,3年来,始终维持在一个4、5个人的状态。我是1989年的,制片人是80后,其他几位同事是1990、1994、1995年的。

    很久之前,因为项目经费不足和周期太长,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摄影师。所以我和同事们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掌机。

    团队成员,从左到右:浦磊 邢小坤 阎昭

    我本人是学新闻的,另外有两个小伙伴是学编导的。我们这里没有学摄影的,也没有学生物或者学动物的。

    我是导演,但实际上我们分工也没有那么明确。调研、摄影、外联、制片,大家基本上什么活儿都自己干。

    请不起摄影师,我们就自己拍。没有租车的预算,我们就开自己的车,报销一点油钱。没有剪辑费,我们就自己剪辑。也没有专家顾问费,基本上靠刷脸。

    我们的整个预算大概几百万吧。这在自然类纪录片里算是低的。像BBC拍那种自然纪录片,预算可以说是没有上限的。

    这个项目,硬件上的支出就是花三万块钱买了一个三脚架,还买了一个稳定器,基本上器材方面的预算就花完了。

    然后我们就淘换一些公司用剩下的二手设备,很旧很破了,可能都没法用了,我们拿去修理了一下,就又拿着这个机器拍了3年。

    重新认识野生动物

    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我其实认识不了几种野生动物。拍完之后,我觉得身边到处都是野生动物。

    比如麻雀和喜鹊,他们经常是一家子一家子地出现。

    很多小区里有蜘蛛,还有壁虎。

    泥土里面常常有鼠妇,俗名叫西瓜虫,其实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动物,几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还有跳蛛,是非常常见的,我的车的后视镜上经常能看到。国外社交媒体上有一只网红蜘蛛,叫卢卡斯,就是这种跳蛛。

    红隼

    包括野生鸟类也是。后来我发现红隼哪都有,随便一抬头都能看见,根本不用那么费劲去找。

    看多了之后,我发现还能做出一些个体的识别。比如红隼,雄性的头是灰蓝色的,不同年龄段雄性红隼的羽毛颜色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颜色越浅。不同的红隼,胖瘦、大小都不太一样,很难跟别人形容,但是一眼能分辨出来。

    其实这个片子里的红隼,俯冲也好,悬停也好,有的镜头里的鸟是幼年的,有的是成年的,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我们拼到了一起。可能一般观众看不出来,但我们自己是能看出来的。

    我们这个片子,和BBC的自然类纪录片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拍了很多“人”的戏份。

    这个一方面是被动的。因为制作条件有限,如果全部拍动物,我们做不到这么长的时长。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这也是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我们发现,我们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双方都在互相影响。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是相当大的。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可能就构成了特别的挑战。

    比如找松鼠的时候,有一些松鼠出没地点的线索,我们去到现场一看,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这棵树已经不在了,那么当然松鼠的巢也没有了。松鼠就需要重新寻找栖息地。

    但是对于红隼来说,它喜欢高的地方,在野外,它也是在高高的树上或者悬崖上筑巢。那么,城市的高楼,高度可能比任何自然环境下长的树都要高,红隼在这样的环境里,可能就如鱼得水。

    我们城市在进行绿地管理的时候,会投放很多鼠药。但是猛禽都要吃老鼠,如果吃了中毒的老鼠,猛禽也会中毒。

    北京市猛禽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救护野生动物

    北京猛禽救护中心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食用中毒老鼠、二次中毒的猛禽的救护需求,很多猛禽就这样死去。

    所以我们未来是不是可以考虑投放鼠药的用量和范围,尽量保护猛禽?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还有北京雨燕。这算是北京最有名的野生动物了。它喜欢在古建筑里面筑巢。

    鸟是要随吃随拉的,那么它筑了巢,它的活动就会腐蚀古建文物。这个矛盾一直存在。文物保护部门在古建筑上安装了防护网,动物保护者觉得这样对动物不好,表示反对。但是不安肯定也不行。

    所以我们需要研究,雨燕的粪便,对北京古建筑有什么影响?将来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既能保护古建筑,又能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片子里面,每次出现一个新的野生动物物种,我都会特地附上地图,标注这种动物在北京城的位置。

    我们其实是想让大家对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首先有一个地理的概念。

    你会发现,从城市CBD到几类代表性园林,从中轴线附近的老城区,到郊区的山林湿地,北京的生态原来这么丰富,我们和动物的关系原来这么紧密。

    如果你经历过,那么你一定忘不了,第一次近距离看一个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的感觉。

    那是1:1的比例,似乎能看到红隼巨大的黑眼珠里反射的景物。那种感受和电视上看,或者动物园里相比,完全不同。

    在平常的情况下,我们觉得城市很大,动物很小。但是你只有真的和野生动物对视的时候,你才猛然发现它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物。

    你发觉,动物很大,城市很小。人类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平等地去相处,平等地去交流。

    我不知道,在看完《我们的动物邻居》之后,观众会不会重新张开眼睛,关注自己生活中的自然?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里很久了,对大自然很疏离。

    我们觉得非洲算大自然,南极算大自然,但其实,城市里面也有大自然。

    堵在高架桥,坐在格子间,走在马路上,我们就能看到活的、真的、未被豢养、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

    它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历经数百万年进化而幸存,是我们孤独的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同伴。

    我想,这是宇宙中最浪漫动人的事情——遥远的相似性。

    一颗行星和另一颗行星,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一只鸟和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关联。但相似,最终战胜了遥远。

     2 ) 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它们的处境比我们艰难,但动物更顽强。

    故事都发生在北京。

    第一集 立足之地——闹市

    1.红隼,体形和鸽子差不多,是最小的猛禽。在领地的争夺中,乌鸦由于数量多,身体强壮,红隼落下风,常常只能放弃。在一栋高楼一套住宅的空调机位,一对红隼孵化了三只小红隼,这家女主人体会到安家的不易,决定在小红隼长大飞走前不安装空调。幼鸟冒失落巢,落巢后常常受伤、饿死或被其他掠食者吃掉。

    国际动物保护协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一年救助200只左右的猛禽。

    2.北京雨燕在北京生活了700多年,爪子很无力,一旦落地就很难飞起,所以鸟巢都建在高处的缝隙。正阳门管理处开展雨燕和古建筑保护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领衔的团队在颐和园廓如亭为雨燕装上环志,环志显示30-40克的小鸟冬季飞到非洲南部,单程16000公里,通惠河高架桥下雨燕筑巢,喉囊能储存400只昆虫,夏天要捕捉25万只昆虫才够幼鸟吃。

    3.建外Soho外的草地上,刺猬夜间出来活动,它冒险越过人行道,来到路灯下,路灯上有蜘蛛结网,刺猬在下面捡漏,它还会接近人居住的地方,吃点人类为流浪猫准备的猫粮。

    4. 凤头piti:芦苇丛里筑巢。雌雄鸟用直立双脚踩水的舞蹈仪式确定伴侣关系。幼鸟孵出后第一周,父母会带着幼鸟,轮流把幼鸟藏在翅膀下面,随时喂食,一周后幼鸟就下水了。

    红隼第一次飞翔的画面让人泪目.

    第二集 进退之法——园林

    1.颐和园。赤腹松鼠住在古树上,冬眠后先吃古树嫩芽补水,等到公园灌溉,它也下地喝水。雌松鼠怀孕后,要大量进食,但松果没有成熟,雌松鼠就在垃圾箱里翻拣食物吃。

    岩松鼠喜欢住在石缝里,在地上活动,灰喜鹊胆大能找到吃的,岩松鼠就尾随灰喜鹊觅食。

    欧亚红松鼠故乡在东北,在北京,春天他们会退掉冬天的毛,吃富含油脂的坚果。

    2.中华大刀螳:几百只小螳螂里只有几只能活着长大。园林为了灭虫使用了很多杀虫剂,杀死的很多昆虫都是螳螂的食物,导致螳螂没有足够的食物,甚至饿死。在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的下沉式园林里,在封闭的北京游乐园,螳螂顽强生存。

    3.长耳鸮:在天坛公园,过去白天就可以看到树上站着一排长耳鸮。猫头鹰会吐出食团,是它不消化的骨骼之类。这些食团是发现猫头鹰的线索。最近几年天坛公园看不见了。根据树下的食团和粪便,在南海子公园(原为辽金时的皇家猎场)发现了一只。

    4.鸳鸯:紫竹院公园。鸳鸯春天飞到东北生小鸟,也有鸳鸯留在北京生育。鸳鸯一般选择水边树上的树洞作为鸟巢,但园丁会封堵树洞。树洞少了,鸟儿为此争斗。中学生李果自己做了鸳鸯的巢房,挂在树上。一只鸳鸯妈妈在他做的巢里产卵,到了夏天,小鸳鸯长大了。有一天,鸳鸯妈妈带头从树上的巢口跳入水中,八只小鸳鸯先后跳下。一大八小在水里游起来。

    5.蚜虫和异色瓢虫:蚜虫排泄物蜜露,蚂蚁为了蜜露会保护蚂蚁;瓢虫的幼虫与成虫差异很大,幼虫有点像毛毛虫,瓢虫要吃蚜虫,有时要赶走蚂蚁。为了减少蚜虫,人们会投放瓢虫。冬天,瓢虫会在树桩等处聚集起来过冬。

    当我们开始尝试了解彼此的难题,保持合适的距离,尊重自然的法则,自然,也会善待我们。

    第三集 来去之间 古城

    1.家猫:北京法源寺。家猫没有天敌,喜欢喝流动的水。中午,居士会让水龙头再开一下。志愿者不断为流浪猫做绝育,流浪猫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乌鸦:达乌里寒鸦黑白相间。

    万寿路。冬天,小乌鸦晚上挤在城市中心万寿路树枝上,由于热岛效应市区比周边温度高五度,它们甚至会享受地铁口排出的温暖空气。凌晨,出发飞往郊区大型垃圾填埋场。天亮时万寿路地铁站附近一片乌鸦遗留的鸟粪。

    3. 麋鹿:南海子麋鹿苑。三月,乌鸦还赖着不走。整个冬天,乌鸦跟着麋鹿蹭饭。(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麋鹿在中国灭绝。)1985年英国赠送中国22只麋鹿,在北京南海子喂养,逐渐壮大族群。

    28只麋鹿从北京南海子运到鄱阳湖畔。一只小鹿出生后,要迅速站起来觅食。

    4. 绿头鸭:家鸭的祖先。后海。曲喜圣2000年开始搭建人工浮岛,岛上建了鸭舍。

    5. 家燕:西单。夏季结束飞到马来西亚过冬。胡同里施工,人们把一窝小燕子的巢挪到了对面屋檐下,大燕子每隔几分钟回来喂一次,通过小燕子的叫声发现了新家。

    6. 丑鸭:元大都遗址公园旁的小月河。一只雌性迁徙中迷路,房山区十渡镇拒马河发源于太行山,黑鹳全国不过五千只。

    7.苍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巢筑在高高的树上。

    8.黑蚱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只有雄性会鸣。幼虫在地下需要十几年才能变成成虫。成虫需要从地面爬到树梢完成羽化。蝉鸣是情歌,只有两者时间找到伴侣教派产卵。幼虫重新潜入地下,再次陷入漫长等待。十年后如果能爬到树梢,就会看到这座城市未来的样子。

    第四集 共存之道 郊野

    1.黑鹳。全国不过一千只。房山区十渡镇。拒马河发源于太行山深处,在十渡镇冲出浅滩。黑鹳喜欢在悬崖上筑巢,在水深不超过四十厘米的浅滩觅食。十渡镇开发旅游后,浅水中的鱼被捕捞用作农家乐菜肴,黑鹳食物不足。北京动物园吴秀山等冬季夜晚投喂泥鳅和小鱼帮他们过冬,黑鹳清晨来河滩觅食。

    2.普通猕猴。游走于村庄附近,村民储存的玉米和白菜成为他们越冬最好的伙食。

    3.秃鹫:爪子小,很少袭击活物。很少鸣叫。村民淘汰的禽类,它们会吃。

    4.延庆区的野鸭湖:苍鹭、普通翠鸟、大天鹅一闪而过。金雕翼展可达两米,能捕食中等体型的兽类。金雕有喜鹊五倍大,但喜鹊敢于正面驱逐金雕,因为她是要保护孩子的妈妈。

    5.黑翅长脚鹬:官厅水库。一只雌鹬把巢建在开阔水面,容易观察四周情况。一个月后小鹬出生。

    6.大杜鹃:又名布谷鸟。性格孤僻,生育时也不出双入对。趁东方大苇莺不在家,大杜鹃妈妈把蛋产在她家。小杜鹃出生后,把所有其他幼鸟全部挤出巢。在大自然面前,没有善恶,繁衍和竞争超越一切。

    7.灰鹤:北京的三种鹤之一,在北京过冬。村庄的玉米地收割后有残留的玉米粒,灰鹤常常按家庭结成小群,在玉米地里觅食。夜晚结成大群飞往冰冻的水库深处,彼此紧贴着站在冰面,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中度过夜晚。三个月后灰鹤飞走。

    8.蜜蜂:门头沟区灵山。六七月,西瓜开花,蜜蜂授粉的西瓜好吃。如果蜜蜂不存在,植物不能授粉,动物和人类也很难生存。

    9.纵纹腹小鸮:延庆区康西草原。草原上一座废弃的烽火台,一只猫头鹰妈妈带着四只小鸮。四只小鸮出巢那一天,先小心翼翼地走到烽火台顶,然后终身一跃飞入夜色。

    10.猪獾:夜行穴居,胆小。密云区古北口镇一座农场,夜里鸡被猪獾偷吃。

    活在自己精心建造的人工世界里,我们很难意识到,失去同自然的联系,是多么地容易。好在我们并不孤独,我们还有邻居,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不离不弃。不是出于感情,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他们(其他动物)的领地。

    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要面对谋生的压力、养育的责任,面对生老病死,面对一切不想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命运。只不过,他们的处境比我们更艰难。但动物更顽强,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

     3 ) 我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是人类的城市,动物在水泥森林中挣扎求生。

    公路上被碾压成薄薄一片的刺猬和蛇,不知道他们过马路时在想什么,是想寻觅一处可供栖息之地?昨年还是蛙声一片的小水塘今年已硬化成停车场——冬眠后的小青蛙是憋死在地下还是钻啊钻啊找到出口逃出生天了?撞死在玻璃幕墙上的飞鸟是不是以为自己奔向的是白云蓝天?黄鼠狼,别以为我没看到你钻进路边的绿化树丛,那么窄窄一片灌木,藏得住你的小小身躯吧?还有你,驻足在路灯上的喜鹊你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小燕子,你还是往乡下飞吧,飞到某处闲置的农房,抓紧时间衔泥筑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 城市的丛林法则与生命的伟大

    在折叠的缝隙处,在忽略的角落里,总有关于命运不甘的抗争。在CBD的高空,红隼与喜鹊、乌鸦缠斗不休,只为了夺取一块广告牌的领地;在立交桥的底下,刺猬四处“捡漏”充饥,栖身于“影响市容”的杂物堆中等待明天;在老城楼的瓦片间,雨燕搭建简陋的巢穴,只是为了短暂地歇脚,终究还是在路上。 人与动物何其相似呀!一颗漂着的心想要停靠,却未承想谁才是真正的主宰?为了生存,动物飞天遁地,昼伏夜出,拓展一切关于时空的可能,却无法逃脱丛林法则的优胜劣汰。也许,生命的伟大就在这里? 粉身碎骨却义无反顾, 穷困潦倒却不改其乐, 不被理解却永不止息。 动物如此,人类亦然。

     5 ) 人也是动物,有了思想之后,才会变成高级动物。

    曾经的原始森林,

    如今的钢筋城市,

    留给动物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少?

    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放慢生态化的脚步,

    留给人们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少?

    人类愈发增多,

    物种愈发稀少,

    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的冲突与对抗。

    希冀看到人与动物的和谐与共生。

    而不是发展的结局,

    是人类无休止的扼腕叹息。

    这些美丽的动物们,

    希望你们亲眼看见,

    亲耳聆听,

    亲身保护。

     6 ) 野性,现代人的安魂曲

    对于长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动物已越来越陌生,这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然而,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让人们颇感意外的事实:原来即便在高楼林立的繁嚣市区,也依然有一些野生的动物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比如北京,安家在CBD的红隼、老城楼上的雨燕、长安街上的乌鸦、朝阳公园的鸊鷉,后海的绿头鸭,以及短暂歇脚的长耳鸮……如果算上城外的郊野,野生动物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遍布周遭,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市里匆忙生活的人们极少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一提到野生动物,我们已经习惯了首先联想到广袤的荒野,热带的雨林,或者深邃无边的海洋,反观,城市的环境则太过喧哗、生硬,对动物们来说实在并不友好。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虽说已不是首开先河,但也算摆脱常规、另辟蹊径,将野生动物与我们潜意识里最意外的选项——现代都市联系起来,而且更成功地告诉人们,都市里竟也有那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这种惊喜,正是本片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之一。

    另外,众所周知,在人群密布的城市,寻找野生动物本就并非易事,而长周期地追踪拍摄它们降生、繁衍、迁徙的一生,记录它们独特隐秘的生活习性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仅此一点,本片的拍摄团队便值得致敬。

    当然,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启发还不止如此。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动物?博物学的兴趣,科学的研究,对于自然生态及城市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怀,的确,我们有许多充足的理由去了解它们,了解我们的动物邻居。当然,因为了解它们,我们也会更意识到自身的处境。

    流落城市的动物,极易唤起人们的恻隐之心,而我们将同情施于它们的时候,却似乎忘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事实:我们人类也曾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永远带着自然的属性存在下去,但比起城市里的动物,也许更为族群庞大的我们才是现代城市里,离开故土更远更久的物种。

    曾经的诗人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有些时刻,我们把一种爱和亲切的敬意献给植物、动物、风景的自然,就像献给儿童、农民风俗和史前世界的人性自然那样,并不是因为它使我们的感官感到舒适,也不是因为它是我们的理解力或审美情趣得到满足,而仅仅因为它是自然。

    而依然留守在城市的动物,及一切自然的存在,便唤起了我们对内在的自然的感受。每个不完全缺乏感受的文明人,面对一朵朴实的花,一块布满鲜苔的石头,鸟儿的啁啾,蜜蜂的嗡嗡等等,都会使他感到愉悦。这些不正说明,对自然的满意不是审美的,而是生命本能的冲动?

    如今,地球上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而这一数字还有日益增长的势头。在未来,城市或许是这个星球上最易扩张的地貌,成为人类最为主要的栖息之地。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城市的特征,然而,自现代城市诞生以来,它带给人类的不安、紧张,也是一直伴随而来的问题。人类如何纾解这些矛盾?或许一切时尚的娱乐、高雅的文艺形式、及高效便捷的科技,都不如那股自然的野性更具力量,更能令人类的内心安顿下来。

    极致的美与真实,往往带有一些野性。在城市里,当我们享受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成就之时,更需要借着植物、动物、野性的自然,唤醒我们更为敏锐的感受,如此,人类的天真、诗意和生命才不致枯竭。这或许是那些陌生的动物邻居,在城市存在的另一种意义。

     7 ) 让生命共享城市,《我们的动物邻居》如何用奇趣故事让观众觉醒?

    “自然距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城市的奇观背后,《我们的动物邻居》更教会我们如何敬畏生命。

    2015年,刚刚拍完《第三极》,从青藏高原下来的杜兴对猛禽异常敏感。

    一次在北京的办公室开会,看见一只大鸟从窗外掠过,“红隼!”他们一下就认了出来,“猛禽生活在CBD这件事值得一探。那么松鼠呢,乌鸦呢,黄鼠狼呢,刺猬呢,这些身边的小动物,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是否可以做一部片子?”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就这样诞生了,但距离这个想法诞生已经过去了四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城市立体生态的生动演绎

    当人们提到城市,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时,首先闯入脑海的绝不会是各种神奇的动物。

    在监制杜兴看来,《我们的动物邻居》是一个“超出一般纪录片运行规则的项目”。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整个项目从构思到制作播出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在没有范本参考的情况下,团队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全片从主题到拍摄手段再到叙事方法都与传统的自然纪录片不同。成群结队的雨燕,极速俯冲的红隼,煽动翅膀瞬间震起的灰尘、雨水滴落营造的气氛都被悉数记录下来。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延伸人类的视觉极限,节目在呈现形式上也做了几番创新。《我们的动物邻居》逐步跳脱传统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尝试采用更故事化的手法,片中不仅有动物们各自求生的传奇故事,也有人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感人瞬间。正因为这些更具人情味的表达和对动物的感性认识,拉进了观众和动物、城市的距离。

    正片播完的拍摄手记中,摄影师自述道,“在城市中拍摄野生动物,说的时候近在眼前,拍的时候却远在天边。”这种需要时刻捕捉、长期等候的难度也熬出了创作团队的耐心,他们总是夜以继日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准备着。

    “当你努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它。”长久的努力让团队获得了自然回馈的礼物,正如导演阎昭所说,“这便是宇宙中最浪漫动人的事情——遥远的相似性。一颗行星和另一颗行星,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一只鸟和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关联。但相似,战胜了遥远。”

    事实上,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就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一种奇观。在北京国贸CBD的大楼间隙,影片镜头仿佛与红隼同步飞行,营造出惊心动魄的大战场面。你是否能够想象,就在你办公室一窗之隔的空中,一只红隼刚刚完成对猎物的追捕紧张和凶险,战争戏、动作戏、爱情戏所带来的体验在这部纪录片中一个不落。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或许当我们有一天想起北京,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纪录片所描述的自然景象,那便成功了。

    见动物、见人,更见“邻居”

    北京市民李翔一家刚刚搬迁到新家,正准备在夏天来临前装上新的空调。但不巧的是,一对红隼飞到他们的空调机位上,产下了三只褐色的蛋。“觉得它在这里能安家,那真的是找不到地方了。”在李翔看来,这样的奇遇让她回想起了自己初到北京“找家”的经历,“没有家的那种感觉,我觉得鸟应该也会有吧,两者应该是同样的。”

    说到动情处,李翔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和丈夫也决定“不去打扰”,等待小红隼成年飞走后再装空调。最后的结局也如解说词般温馨——“和几千万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一样,在闹市之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我们的动物邻居》将动物的遭遇延展到人的身上,将“同一屋檐下”的共生之情继续扩展。

    在很多自然纪录片中,创作者常常专注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或者专注于讲述某类、某群动物以及自然生命的故事,如《帝企鹅日记》《王朝》等纪录片便是采取此种策略;再或者以专家身份出现普及知识或引导叙事,包括爱登堡系列等自然史纪录片。

    但在《我们的动物邻居》中,无论是生活在山林湿地的珍稀物种麋鹿、金雕、黑鹳等,还是在城市上空上演精彩捕猎追逐的红隼、猫头鹰,抑或悠闲游走在胡同小巷的黄鼬、刺猬……当他们与城市、城市中的人发生紧密关系时,这些自然生命便有了最真实的情感特征。

    这些“邻居”作为叙事元素,以它们的视点和需求出发,展现动物与人、动物与自然环境、甚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又庞大的话题,但它离普通人太过遥远。我们常说纪录片需要“以小见大”,这部小而美的纪录片,恰恰为观众理解这个话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虽然创作者并非有意建构煽情戏,但是这些与人类共通的情感段落消解了动物与人类的隔阂,更加强化了“邻居”的概念,拉近了观众与动物们的心理距离。

    就在身边的“生态密码”

    近年来,北京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34万亩,城市绿地402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2平方米,建设湿地8000余公顷,形成10处湿地公园和10处湿地保护小区。

    这些生态家园也吸引许多野生动物到北京生息繁衍。其实,片中那些趣味十足,令人感动横生的故事的说服力远远胜于上面的数字。

    从城市CBD到几类代表性园林,再从中轴线附近的老城区到郊区的山林湿地,《我们的动物邻居》首次这么直观地让观众认识到,哦,原来北京的生态是这么丰富。

    英国文艺评论家约翰·伯格的著作《为何凝视动物》给了导演阎昭很大的提示,“被转入景观范畴的动物,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消失了。(动物)虽然对于镜头而言完全可见,观众却无法亲临它们的所在之处。”

    但在阎昭看来,“自然距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只是这件事,还没有变成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图书,纪录片,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动物邻居》不仅在发现自然,更在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认知。

    此前,自然或动物纪录片习惯单纯记录生存方式,那些猎奇的镜头已经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但这部纪录片在叙事内涵上却进行了新的尝试。影片建构了不同野生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框架,体现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该片对大自然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力量正在超越所谓的技巧,它用影像语言激励人们自发的觉醒,建立与自然生命共享城市的价值观。

    相较于一些自然纪录片更为大胆地鞭挞,《我们的动物邻居》明显要更温情和诗意一些,充满奇趣的故事虽然减弱了对人类批判的锋芒,但却能激发观众自主的觉醒,实现从情感接受到理性反思的过程。正如阎昭所说,“我们更关心的是:观众能否在看完影片之后,重新开始关注生活中的自然?”

     短评

    看到鸮和人在南海子再度重逢,我被感动哭了,那是一种难以抵挡的情绪,忠犬八公也可以是人

    5分钟前
    • 怪咖孙昕昕
    • 力荐

    凝视动物,就像凝视我们自己

    7分钟前
    • ABC
    • 力荐

    希望有其他气候区大城市也出点类似资源

    12分钟前
    • 逆风飞扬
    • 推荐

    小而美的纪录片

    13分钟前
    • 鹿鹿鱼鱼
    • 力荐

    缺乏客观性 不尊重自然法则 拍一集鸟 主人公哭了他妈几次 全程放伤感音乐 研究员“你看这鸟多可爱呀嘻嘻嘻” 那是不是不好看就不值得研究观察?? 技术手法没得说 但学人表面不学内涵

    17分钟前
    • Z
    • 较差

    起初,以为生活在城市中是没有灵魂的,那是星辰原野之外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发现在发动机轰鸣、喇叭声四起、人潮嘈杂涌动的城市底噪之外,还有雨燕长鸣掠过,矫健的身影划破天空。这个世界不只有我们,还有和我们共同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神秘邻居。

    18分钟前
    • TracyBwB
    • 力荐

    画面很棒,文案不错,主题很有意义,看得出拍摄团队的真诚与努力付出。我觉得无论年轻的拍摄团队还是镜头中那些关注城市中艰难求生的动物并为之付出的人都值得敬佩。这样的纪录片还是需要更多鼓励,虽然美与温情多于警示呼号,但要求这样的片子表现更多矛盾、严峻生态问题甚至对城市化与人类的谴责,恐怕太不现实了,设想真的再随拍一个这样的片子的话(其实现在的成品本身就很可能有被筛除的素材吧),这里面牵涉到多少大大小小甚至不得了的利益,别说殃-9台,什么台我看都上不了了。该鼓励还得鼓励,否则会凉了还有良心的人的心。

    21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我们的动物邻居(X)首都北京动物园(√)

    23分钟前
    • 逢步必顶
    • 推荐

    是真的邻居!有些还是室友

    25分钟前
    • 撒野
    • 力荐

    很用心的纪录片!

    27分钟前
    • 大偶尔
    • 力荐

    可敬可爱的邻居们 是邻居吗 还是我们生活在它们的领地?

    3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选题咔咔的好

    36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两年拍了四集纪录片,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牺牲了动物,人类凭什么觉得自己更高级?

    37分钟前
    • wise
    • 推荐

    闹市的刺猬好可爱,看得我想养一只了,络新妇蜘蛛也很可爱,楼宇间的红隼也很可爱,朝阳公园的凤头䴙䴘也很可爱,广告牌上的喜鹊也很可爱,它们都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空间里争夺自己的领地。(CCTV-9的插播广告配不上这么好的纪录片,尤其是吴京和章子怡的奶粉广告,还有净水器广告,烦死了。)【CCTV-9纪录频道·特别呈现(03:46 2021-283 )央视影音macOS客户端】

    40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新颖的视角,取景地不是荒野而是人造的城市,探讨人和动物如何适应彼此,如何和谐共存。让我重新意识到了曾被我忽视的可爱邻居。这部纪录片也是对北京的旅游宣传片。

    41分钟前
    • NeonGreen
    • 力荐

    没法跟BBC拼规模气势,转而去找小而美,反倒拍出了自己的味道。意料之外地好看。能看得出这些创作者是真的爱动物,否则不可能做到。

    42分钟前
    • 少言
    • 力荐

    今天午饭的时候看了一集。感觉团队很年轻,做着我想做的事,羡慕。但是内容还差点,估计是因为解说词不够专业吧。跟BBC当然没法比,但这毕竟是我们国内动物纪录片的进步嘛。给四星。

    45分钟前
    • 钱自由
    • 推荐

    那时候中国尊还没封顶。北京的天也总是灰蒙蒙的。

    50分钟前
    • 等待不是虚度
    • 力荐

    很好看,红隼那个太可爱啦,从来没想过北京还能有这么多小动物在水泥森林里求生存,那个长耳鸮太好看了吧~文本写的可真好,羽化是一场战斗,敌人是过去的自己,真棒。。。。

    51分钟前
    • fish
    • 力荐

    做的很棒的纪录片,人与动物怎么在城市相处,很值得思考,有几集蛮想哭的

    56分钟前
    • 格格木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