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金钱与我

    金钱与我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其它2016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至第05集

      犯罪心理:演变第十七季

    • 第8集

      90年代秀 第二季

    • 第8集

      我的简·格雷

    • 第6集

      超细胞新人类

    • 第7集

      昆妮

    • 第6集

      邪恶 第四季

    • 更新第08集

      90年代秀第二季

    • 更新第05集

      黑袍纠察队第四季

     剧照

    金钱与我 剧照 NO.1金钱与我 剧照 NO.2金钱与我 剧照 NO.3金钱与我 剧照 NO.4金钱与我 剧照 NO.5金钱与我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简介:你是否每个月都在为还款发愁?你是否想买一样东西却因为囊中羞涩迟迟不敢剁手?你是否背负着房贷、车贷、学生贷款,喘不过气?让我们跟着个人理财专家凯特琳娜·德弗里克斯和辛妮德·莱恩学习如何理财,了解做好预算的重要性。业内人士还会就买房买车度假给出内部的省钱小建议。行为学专家彼得·卢恩还会用实验说明很多消费者心理,助你更好地做出经济决定。要知道只要你愿意省,钱总是有的!

     长篇影评

     1 ) 用品牌营销的套路反向思考,如何避免消费狂囤积癖?

    小冒坚持原创的856篇 到底是钱在控制我们,还是我们控制钱?

    自从2023我立下要做攒钱女孩的小目标后,从方方面面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财务状况,把上班规划和分析的技能拿了出来。

    之前虽然分享过很基础但有用的方式——记账和预算规划,但其实这一切都是需要消耗我们的意志力,去克制自己购物的欲望,在享受生活和努力储蓄之间做个艰难的取舍。

    所以我希望的是,我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的欲望,由“不能买”变成“不想买”。

    所以我认真打开了一本学生时代的必修课教材,新版的《市场营销》。

    是的,我没有打错字,就是专注于营销的教科书。

    比照商家营销我们的套路,反向锻炼出能避免这些套路的心态,师夷长技以制夷,知己知彼。

    01 从消费者的动机和个性入手

    教科书最大的优点,就是逻辑全面,结构清晰。

    大家都能明白的营销有两个基本点:

    • 发现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 满足这些需求和欲望

    这也是我们总会被消费主义套路的原因,那些被制造出来的“需求”。营销概念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唤起这些需求。

    成功的品牌营销,一定有好的心理学和行为分析学知识打底——为什么人们会消费,且不会消费其他竞品。

    1.动机(motivation)是刺激行为产生从而满足需求的驱动力。

    大家都很熟悉,马斯洛关于人的5个需求层次的理论,但很少考虑过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被引导,消费逐渐升级的。

    拿食品为例子:

    首先,这是生理需求,是生存的基本,必须优先满足。所以这类日用刚需永远都有需求,竞争也激烈。消费食品这件事,本身很合情合理。

    其次,是安全需求,大家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购置我们信任的品牌,而不是三无自制这种低价产品,涉及自我保护以及身体和财产的安全。这类升级也属于正常。

    在品牌竞争的红海之中,开始有品牌将情怀,故事,社交需求,网红效应逐渐附加在食物之外,这就是人的社会需求所关注的点,爱和友情,品牌认可度,po在社交平台的小小满足感,人们也逐渐愿意为这类附加价值买单,相信这份溢价带来的“与众不同”的体验感,很多新品牌想要杀入市场,靠的也是这种区别化战略。

    最终极的营销,就是满足了个人需求——身份,地位,财富,品味的象征,也是消费带来的自尊,自信,成就感。很多奢侈品的火爆,就在于此。

    食品届也有各种各样,卷无止境的奢侈消费,那些名字都没听过,罕见昂贵的天价食材,工艺和原料取胜的高端调味品,在日消的奢侈才真的低调奢华,富贵逼人。

    消费的不断升级,也是顺应人的本性,大家都想体验更好的需求。

    2.个性(personality)指人的一贯行为或同样情况重复发生时做出的反应。

    品牌营销中,总是利用大家或多或少,追求个性的心态,放大“品牌”的影响力,让人更能接受知名品牌的溢价。

    成功的品牌,人们只要提及这类产品,就会第一时间想起。他们成功利用到了人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和他们希望其他人如何看待他们的方式。

    汽车、家用器具和家具、杂志、家用电子产品、服装、装饰品和休闲产品,也常常体现在购物场所上,比如中产的象征,某姆超市。

    信息时代,放大了这种信息的重要性,也让跨越阶级的奢华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总会让人忍不住想要踮脚尝试一把贵妇的快乐。

    偶尔的奢侈放纵无所谓,负担得起就好。

    但大家也会被品牌误导,买了XXX的奢侈品,享受到比自己更高一级的生活,就等同于阶级上升。

    我刚看完关于警惕消费主义的纪录片《金钱与我》,其中总结出来的省钱攻略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过度消费,不超前消费,不奢侈消费。

    所以,应对这种消费套路,还是要考虑清楚。

    我曾经写过买前五问,非常实用: 双11要开始了,买前五问最后劝一劝自己

    现在还得加一个问题,

    到底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如果价格偏贵,是不是非他不可?

    02 改变固有消费习惯,愿意尝试改变

    纪录片《金钱与我》还提到了一点,人们一旦开始了某种消费,就会不由自主维持现状,哪怕改变服务,换个品牌会节省钱,也很少会主动改变。

    纪录片分析了人的“锚定效应”,我们也可以从《市场营销》里的消费者学习理论中,找到应对方法。

    众多消费者行为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即大家都有自己的消费方式:

    从何处咨询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面对不同备选方案时使用何种评价标准,不断累积经验,学习如何做出购买决策。

    一种是行为学习,指重复经历某种情景所产生的自动反应过程。

    • 驱动:促使个人产生行动的需要。可能表现为动机,例如饥饿。
    • 提示:能被消费者感知到的刺激或标志。
    • 反应:消费者为满足驱动而采取的行为,
    • 强化:收益。

    消费者感到饥饿(驱动),看到提示(广告牌),便采取行动(买一份三明治),从而得到收益(味道好极了!)。

    通常也会结合认知学习,因为高级策略不是品牌让你觉得你该消费,而是你自己分析研究后,发现,买它值得。

    消费者从思考、推理和心智问题的解决等非直接体验中学习——认知学习,它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想法联系起来,或是根据简单观察到的他人行为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各种铺天盖地的洗脑式营销,就是针对这一学习过程,不断刺激,植入概念,让大家不自觉把产品等同于一个好概念。

    从而引发了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长期偏爱某一品牌,并持续购买,它源于对之前行为的正强化。

    纪录片里很多建议和措施,都是在打破这些费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1、不要对品牌盲目崇拜,不是只有贵品牌,才是好品质好质量。性价比高的产品也很多。

    2、不要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时候,过度享乐主义,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条件,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

    3、积极了解新的服务收费和产品信息,发现性价比高的新套餐,积极更换,比如保险,医疗服务,退税方式,各类固定套餐收费(手机、宽带)等。

    03 反营销套路的逆向思维

    在看这本《市场营销》的时候,针对里面的营销手段,我都在思考我作为消费者,避免套路的方式。

    比如产品营销失败的几个要点:

    1、产品的差异点不明晰

    所以我是真的需要这个新功能吗?可以用其他已有产品替代吗?

    2、产品开发之前,市场和产品的草案不完整

    我是真的需要,还是被文案说得心动?

    3、在关键因素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找到每一个营销中的bug,可能这一个“但是”对应的不完善的体验,就可以避免我们的激情消费。

    4、产品推出的时机不对

    我们也要警惕,各种忍不住冲动消费的时间节点,比如节日,生日,纪念日,年底季末每个身心俱疲的日子,总是很想买买买,图个开心。

    做攒钱人的一点,确实要放弃曾经的生活水平,有很多纠结的时刻。

    谁不会花钱享受买开心呀?

    每一个平凡的社畜,遇到的困境都是一样的,能够坚持储蓄的人,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精打细算,节省下来的。

    品牌都如此努力地在研究我们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和心态,我们又怎么能不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买商”呢?

    希望今年我们都能得偿所愿,机智消费,快乐搞钱,努力攒钱~~

    从0开始做攒钱女孩:戒掉消费主义,快乐消费!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2 ) 理财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第三集

    自己创业,没有养老金的61岁女性,一有钱就想给别人买礼物寄包裹

    问题:

    1. 寄东西给远房亲戚高额包裹,寄送包裹的邮费比包谷本身多很多很多很多-->可以选择轻的,以及根据日历选择重要的日子来寄送重要的东西,用一个经常看到的日历来提醒自己一定高压根据日历来寄礼物

    2. 买穿不下的衣服-->限制每周的钱,然后去超市就不会买不需要的东西

    3. 租一辆费用很高的车车,扯的年级,扯的保险,养护的费用-->如果每年开不到5公立,应该告诉保险公司,如果伴侣有保险,可以问贡献公司,能不能共享

    4. 保险金,人们会低估定期存款带来的钱,特别是看到利率的时候,而且低估很多,甚至没有估算到一半

    买车tips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买车的耗时间

    选择中间配置的扯

    适当的保险,以旧换新

    对未来没有的计划,需要把收入的一般放入养老金计划

    新型车或许不需要二氧化碳费用

    需要强制储存

    反思

    看完马上重新看了我自己的收入的目标

    然后把工行卡划定为生活卡,以后每周用总卡给工行卡打生活费

    第四集 要赚的多没存钱要买房的高收入情侣

    问题

    1. 开餐馆赚很多,但是总是用试酒或者约会的理由花很多钱

    2. 经常外出吃饭,买咖啡

    3. 喜欢出去旅游

    4. 在出租车上花很多时间

    5. 不喜欢货比三家

    买房

    1. 圣诞前和新年前交易最好

    2. 贷款时候,需要好看的流水

    改变

    1. 家里约会-->他们感觉特别不好-->减少约会次数然后依然省下很多钱

    2. 每周30欧预算-->在超市不得不退掉很多东西

    3. 骑单车上班而不是打车-->非常好

    4. 从外带咖啡到速溶咖啡-->省下了和打车一样的钱

    5. 自己带饭上班

    实验

    1. 15美元的光盘到另一个店10美元,开10分钟车程

    2. 195美元到另一个店190美元,开10分钟车程

    更多人愿意做第一个,不愿意第二个。参考系不同,但是实际上数额是一样的。

    -->当我们花大钱的时候,就对省5美元不敏感

    第五集

    爱冲动消费,每个月overdraft,为了二胎要理财的夫妻

    问题

    1. 看到超市里可爱的东西就买,即使没有需求,比如买了一辆很贵的单车,只骑一次就闲置了,用了三个储藏室来放闲置的东西

    2. 在超市里无节制无预算没有购物清单随意购物,没事就想去超市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买

    3. 买了很高额的保险

    解决

    1. 用信封和现金规定好每周的预算,购物从以前每周220变成每周100欧元的现金-->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克制住了买一些很便宜很好看但是实际上不需要的东西,一年节省了一万欧元

    2. 卖掉了闲置小屋的东西-->赚了1000欧元

    3. 换了一个和原来一样的保险,但是少了百分之四十的保险费-->节省了四千欧元

    加上其它的一年可以节省两万欧元,也就是14万人民币,ohlalala

    反思

    1. 我最近实践了单独一张卡是生活卡,然后用另外一张总卡每周转固定的预算到生活卡里,我确切地感受到这个预算卡起作用是在有一次我去超市看到另外一个东西好像很好吃也想买,但是结账的时候意识到我卡里的钱只够付必需品,然后我就马上推掉了那个临时加进来的东西。还有就是我特别想买零食,但是意识到我的卡因为提前买必需品余额为零了,我就忍住了,哈哈哈,而且这对我减肥也是有益的,我很开心。最近因为确认每周预算,确实我在买吃的上也会提前想好,不仅控制了我的花费,而且对于控制身材不乱吃东西有帮助,而且因为自己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掌控感觉到非常开心。

    第六集

    收入不错,但是月底没有闲钱,每个月贷款六百欧元,但是想给三个女儿大学基金的夫妻

    问题

    1. 上班一天要是欧元,买的菜总是在冰箱里放到坏掉因为不想做,总是忘记买的东西的日期,每周花二十欧买零食,有很多书

    2. 七年后,再两年后,再三年后三个孩子相继去上学,好像穷爸爸富爸爸的穷爸爸

    建议

    1. 如果要使用信用卡,用在大额支付上,在收息之前还清

    2. 把纸质账单拿来,想象每次用信用卡,都是去找经理要钱

    3. 有些生活必需品我们会买,鸡蛋牛奶一类,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我们是因为不记得家里有没有而买的,每周花220欧元买食物,比别人高出90欧元。比如本来他们只需要1个饼干,但是拿了3个,

    行为实验

    1. 大家是只在乎outcome还是公平,这个实验非常有趣。

    解决

    1. 使用现金,用预算,用shopping list,meal plan-->每周减少67欧元,一年减少3500欧元,而且,事物并没有被浪费,即放到过期被扔掉

    2. 信用卡还款率18.99,转移到另外一张六个月内零利率的卡,一年节省四千欧元

    3. 周末家庭日去免费的公园,一年节省五千欧元,规划出行

    看完啦,发现用钱奖励自己好像是大家都会做得事情,以前overdraft,为了理财,生活需要很多预算,规划。

     3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理财专家

    六集纪录片,25分钟一集,不同的主角,没有预算过度消费,个人或家庭入不敷出或者因为没有存款对未来感到担忧,专业人士列出消费清单给出消费建议,最后复盘。

    1、给自己树立个目标:先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去发现问题,然后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比如购房买车,为以后小孩储蓄,为生孩子准备,为养老储备养老金。

    2、打出纸质账单,找出每月最大额的消费,从大额支出找出可以节省的部分,比如大额邮寄运费,囤积的可能用到却用几次就扔的物件,冗余的衣服,同种类型不同的食物,执着于品牌的食品,频繁外卖或者约会吃饭,习惯性打车出行,高额手续费,高油耗车子。

    3、针对自己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能自己动手的减少外卖机会,买菜做饭代替外卖餐厅,咖啡机代替咖啡店;不囤积食物和衣服,买东西之前作出计划不买预算之外的东西;整理已有重复的物件,售卖掉多余的东西,减少高油耗或者高手续费或者高邮费;公共交通代替打车,高消费场所转成免费户外运动。

    理清自己和金钱的关系,本不需要专业人士给出建议,由于缺乏理财意识,固有消费习惯的形成,很难做出改变,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理财专家,找到存钱的动力,改变不好的消费习惯,从中获得理财的乐趣,再慢慢养成好的消费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4 ) 节流与固定存款

    虽然我只看了前三集,但是我几乎可以在前三集所有的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因为做饭不好吃,所以经常点外卖或者去饭店吃饭,一顿饭的消费,如果是去饭店,基本上10元到30元不等,不算双人聚餐或者一个人吃火锅。点外卖因为凑单,或满减活动,基本没有低于20元的。所以一天两顿的话,加上零食,水果,每天消费基本不低于60元,有时候也会一百多。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我的月均消费光吃喝花了小两千。算上护肤品,日用品的消耗,基本上每个月都是2500元左右的开支。偶尔买一些电子产品之类的,可能就会超支。如果单看这些你可能并不会觉得高,但是在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县城,人月均工资两千左右。虽然我的工资高一些,但是算上我的租房开支,我的情况,比月光族更可怕。

    而房租,也正是金钱与我第二集里面提到的很重要的一项。可能我们这里的房租也不是很贵,但是为了上下班减少通勤时间,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但实际上因为房子装修比较简单,舒适度上很打折扣,所以必要的时间,我需要回自己家里洗衣服,洗澡。所以,其实我也可以考虑增加自己的通勤时长来节省房租开支的(不过因为有夜班,晚上两点下班,所以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并不现实)而且,当时公司也提供员工宿舍,不过我当时已经租了房子,另外考虑到我的副业不太想让公司知道,所以也没怎么了解过这方面的信息。不过综合考虑,我可能还是会继续租房。

    第三集里面,给我最大震撼的,是对养老金的规划。一方面,像我这种自由职业的人,我的养老金可能没有很多,聊胜于无吧。我需要自己提前规划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准备年底之前,抽时间去把我个人的社保公积金的事情弄明白。另外是我要考虑做固定存款的打算了。我从来没有定期存款和规划花钱的想法,甚至连量入为出都做不到,(因为信用卡支出很方便,就是刷一下,不疼不痒,所以花起钱来也没有约束感)这导致我的信用卡欠了很多钱。我对花钱没有规划,想买的东西就直接买了,但我很少参加双十一,双十二的抢购活动,这导致我对自己的消费情况个人感觉很良好。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自从我统计了近几个月的消费情况以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

    给我带来改变的,是十月份的静默管理,我们整个县城都封控了,我跟弟弟和弟妹也是我的闺蜜因为工作的原因待在一起。近距离的一起生活,让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区别,闺蜜的花钱是按十元(也可以是一元)为单位的,而我的花钱,是按百元为单位的。我们对于东西贵不贵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另外因为静默管理,没有外卖,我们都是自己买菜做饭的真的很省钱。我曾经在省钱小组里贴过自己10月份的支出情况。整个十月,我的生活支出是926.94元,有两百是话费充值,有176.86是我静默管理前花的。

    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我发现我做的饭除了偶尔会让自己拉肚子以外,有几道家常菜做出来的味道还可以。而且这样的话,我每个月的开支预算可以控制在一千元。顺便提一句,看这个纪录片,也是因为闺蜜提起的,她说可以一起看看,可能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对我真的很有帮助,希望后面三集,可以让我有一些不一样的认知。

     5 ) 金钱与我20191103

    这部片子是极简群里的小伙伴推荐的,正好最近财务也有些问题,就去看了,一共6集,一集24分钟左右。是专业的理财专家帮助解决财务问题。剧中的每个人的消费问题都在自己忽视的、不经意的习惯中。理财专家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给每个人设置小挑战,都完成的不错。

    第一集的主人公喜欢点外卖,对一些名牌的黄油、麦片、煤炭等有个人的执着,使用的电信套餐也比较贵,主人公总是入不敷出。最后主人公开始自己做饭,减少外卖次数,尝试使用廉价的替代品,很有希望攒到希望的数字。

    第二集的夫妻俩妻子爱给孩子买衣服,甚至连明年万圣节的衣服都买好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不要随意囤东西,提前一年买的衣服,到时候很有可能就不喜欢了。老公每天在咖啡和午饭花的较多,而且喜欢用信用卡取钱,手续费也是不小的一笔。关键是他们买的房子贬值特别特别厉害,价格只剩不到一半,且出租租金不能覆盖房贷,夫妻俩另外租房的消费也不少,最后夫妻料决定搬回自己房子,多花一些通勤时间。

    第三集是个61岁无存款无退休金的老太太,她原本没打算退休,她爱给身边人买东西,经常给远在美国的亲戚寄东西,单单运费每年就要900欧元。油耗大的马自达一直舍不得放弃。看的时候我就想她寄给美国亲戚的东西美国又不是买不到,跨国的邮费多贵啊,多不值。最后老太太减少邮寄次数,换了小排量的车,还是给自己存退休金,毕竟天有不测风云。

    第四集是一对同性情侣,过的真的好小资啊,每周三次约会,偶尔说走就走的旅行,爱买酒买咖啡,爱打车,这不就是我理想的生活吗!最后情侣俩开始减少约会次数,但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不会减少的。开始喝速溶咖啡,外带午饭,使用公共自行车,在自己舒服的范围内省钱。

    第五集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几个月后将迎来第二个孩子。原本夫妻料过惯了两份收入没有孩子的生活,大手大脚,现在几乎月光,而且有买房计划。夫妻俩都很喜欢买东西,就是逛商场随手买回来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放了满满一屋子。他俩给我的启示就是不要随意买东西,真的需要才可以买。

    第六集是个五口之家,夫妻俩想给3个女儿存大学基金,虽然两份收入,但每个月依旧入不敷出。每周在吃饭上花费很多,采购很多食品,但是又懒得动手,最后只能扔掉。爱吃零食。接受挑战后,开始自己做饭,减少零食的购买。主人公开始看纸质账单,尽快将负债清理掉。

    视频里还有很多省钱tips,但更适合爱尔兰人,关于医保,买房,办婚礼之类的。

    我看了之后,反思自己,貌似也没什么收获,我吃饭在食堂和家里,偶尔外食,不租房,现在不太喜欢囤东西(虽然还不够彻底),我已经够省了,估计这个财务专家要是来给我解决问题,怕是提不出什么意见吧。

     6 ) 学到的一些小知识

    Endowment Affect

    Endowment Affect:人们通常会更倾向于他们本来在使用的产品。所以每当有新的更划算的手机运营商、own branded goods出现,人们还是会倾向于选择他们之前使用过的,这就会造成浪费。所以就算按照之前的routine已经过上了可持续的生活,但是需要时刻费心再去研究有没有哪里是可以省钱的地方。

    Anchoring Affect

    • Simply having a number in your head influences what you are willing to pay for something
    • What to do is keep the original idea
    1. 每次花钱不应当站在当下的视角,应当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感知到剩下的钱的数量;
    2. 尽量减少takeaway的数量,自己做饭会省钱太多;
    3. 减少无意识的开支,对自己的开支有清楚的认知
    4. 不要低估存钱可以带来的收益,尽早开始为未来存钱;
    5. 为未来存钱,永远不算太晚;
    6. 给存款一些具体的用途,这样就能更好的存款;

    观看期间顺带学习了一些英语词汇:描述财务状况Overdraft透支 expenditure开支 pension养老金 Nest egg备用金 Utility expense生活开销 Casual spender大手大脚的花钱者食物 俗语 We all know circumstances can intervene天有不测风云 It always seems to be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总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7 ) 《金钱与我》:人间天使!拯救乱花钱、财务危机的你

    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财务问题,比如不知道钱花哪了,控制不住乱消费等等,《金钱与我》专治个人财务问题。

    片子一共6集,每集24分钟,各讲一个真实的家庭财务案例,你会看到:

    有同性情侣,花钱如流水,想存钱买房;

    有3孩夫妻,压力山大,想给孩子们存教育基金;

    有61岁老太太,无存款无退休金,想解决老金问题......

    故事大致结构如下:

    ①介绍主人公背景、财务现状、财务目标

    ②理财专家分析现有问题,出解决方案

    ③将方案交给主人公,进行挑战

    ④跟踪、回访,计算一年节省费用,努力实现目标

    除了个人理财专家出谋划策,这部片子还有至少两个亮点:

    ✅资深业内人士教你如何省钱

    ✅行为经济学家教你识别“消费陷阱”

    ......

    说完亮点,也顺带提一下片子稍微的不足之处。

    这是一部爱尔兰的理财纪录片,国情不同,所以片子中有些建议国内不适用,比如减税、退税这些。

    但是,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借鉴思路就好。

    第一集

    凯瑟琳是个月光族,有6个孩子,维持家庭一直很艰难。

    她的长期目标是攒钱给女儿举办婚礼,短期目标是在经济上能对自己说,我活得很舒适。

    她的支出总是没有规划,喜欢点外卖,执着名牌的黄油、麦片、煤炭,使用昂贵的电信套餐,从钱庄借钱支付高额利息......

    理财顾问给出的省钱建议:

    不从钱庄贷款 减少外卖 使用平替品牌 更换电信套餐

    行为经济学家揭秘了“赋予效应”:人会倾向保持原来的选择。我们可以每半年/一年检查必备生活套餐是否有更优替代方案,如电话、车险、宽带等。

    第二集

    洛娜和凯利有2个孩子,老家房贷和工作地房租是一笔巨额开支。由于房地产泡沫破灭,老家房子成为负资产,原价25w现在只值13w。

    生活中,洛娜喜欢给孩子囤衣服,甚至明年的都买好了,凯利喜欢咖啡,还喜欢从信用卡取钱,每次手续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理财顾问给出的省钱建议:

    考虑如何处理老家房子(他们决定搬回老家,省下房租,但对应会增加通勤时间和支出) 永远不要从信用卡取钱 在家吃饭,自带咖啡 减少囤货

    行为经济学家揭秘了“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比如你带着300预算去买电视,销售员推销了一台700的电视,你最终不会买700的,但很可能买400左右的电视。

    这意味着,如果有人在你脑海中放了一个数字会影响你,你需要记住的是你最初的想法。

    第三集

    考特妮是一个60多岁没有退休金的老太太,她原本没打算退休,但还是得给自己存退休金,以备不时之需。

    她有一辆油耗大的马自达,喜欢给远在美国的亲戚买礼物,单单运费每年就要900欧元。

    理财顾问给出的省钱建议:

    做预算,减少冲动购物 减少包装、节省邮费 换一辆小排量的车,省油费、公路税、保险费、保养费

    行为经济学家揭秘了很多人都低估了复利的增长曲线,所以降低长期储蓄和投资。

    这是最大的误区!

    尽早开始储蓄、投资,放足够久,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第四集

    艾德和莫瑞斯是一对男性情侣,收入颇高,但是花钱大手大脚存不下钱。

    他们每周三次约会,偶尔说走就走的旅行,爱买酒买咖啡,爱打车......妥妥小资生活。

    现在他们想买房,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存不下钱。

    理财顾问给出的省钱建议:

    不外带咖啡 减少外出就餐,每周1次约会改在家里 交通上,上下班自行车出行,减少打车

    行为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一个光盘15欧,开车10分钟去另一家店只要10欧,省5欧

    一顿烤肉195欧,开车10分钟去另一家店只要190欧,省5欧

    面对第一个选择,更多人愿意开车10分钟省下5欧元,而第二个选择,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开车省5欧。

    这说明我们对小数目,没有对大笔的钱那样敏感,这就让公司多加点钱有可乘之机。你在花几百欧,而不是几欧时候,就更难注意到。

    第五集

    佛雷德和欧拉是一对夫妻,有一个孩子,正准备二胎。

    他们在消费上有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灾难式购物,一个棚里堆着都是没用的东西。

    现在,他们想买一个带花园的房子,却没钱。

    理财顾问给出的省钱建议:

    去超市做好清单和预算,减少卖杂货 换性价比更高的医疗保险 信封制度,减少冲动消费

    行为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警惕大家:购物时要小心,如果你去买电视或者笔记本,心里有一个目标价格,他们给你看了更贵的,你可能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预算。(类似上文提到的锚定效应)

    第六集

    亨利和罗斯是一对夫妻,有三个小孩,需要为小孩的上学攒钱。

    他们会给孩子做饭,自己却习惯外食,常常买了很多食材放冰箱里就坏了。

    理财顾问给出的省钱建议:

    列清单购物 换0手续费,免费还款周期更长的信用卡 把家庭出行费费用降低,如免费家庭日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最后通牒游戏”告诉我们,在真实市场里,消费者不会跟对他们不公平的人做生意。只要过程不公平,他们就不会成交。

    写在最后

    有人说,学会控制金钱,就学会了控制人生。

    这部片子最触动我的,不是解决财务问题的方法论,而是每一个主人公积极求变的态度。

    他们不想再被金钱控制了......

    ——改变的第一步,是你想改变。

    当你真正想改变时,办法总比困难多。共勉。

    作者:希凌,自媒体人,FIRE运动践行者。目标40岁前财务自由,提前退休。每周三、六晚9点和你分享极简、理财与FIRE运动


    ❤️我是希凌,「希凌随想录」主理人,FIRE运动践行者

    我会在豆瓣持续分享理财书影、FIRE运动。多多交流;)

    也欢迎约稿 ~

     8 ) 生活的小习惯,可能是你月光的根源

    一口气看完6集《金钱与我》,人类的本能影响着我们的消费习惯。

    第一集,你生活的小习惯,可能是你月光的根源。

    这部纪录片,通过家庭实例--分析--(个人理财专家)提出解决方案--金融行为分析,

    第一个案例,主人公凯瑟琳,养育6个孩子,月光族,对花钱很窘迫,生活习惯中,每周叫三次外卖,喜欢买高价碳和大牌黄油和茶,天然气、通讯费也很高,需要用钱的时候会找相对高的贷kuan,

    个人理财规划师,了解她的目标,全家去度假旅行参加大女儿的婚礼,并为她分析和提前设定好针对目标的存钱计划,便开始给凯瑟琳良好的通过生活小习惯节俭建议,例如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叫外卖的次数,用替代品来代替大牌且昂贵的生活日用品,改变运营商的套餐等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后期还对凯瑟琳的存钱情况进行跟踪,形成良好的闭环。

    知识点:赋予效应,一开始你拥有的,不想放弃,哪怕有更好的选择,也不愿打破现有思维。

     短评

    纪录片主要教你怎样“节流”以及通过实验揭露消费主义的一些套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哪,然后立下省钱的目标,发现哪些钱其实没必要花就尽量少花。从片中看到,虽然爱尔兰人民的生活水平略高于我国,但是克服挥霍金钱的消费习惯、省钱这件事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4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推荐

    3.8星。很喜欢分析和最后统计的部分。提出的建议都比较实用。关键是建立原则和意识,然后正确的方法,行动。商家无孔不入地促使你尽可能多地消费,但自己要为自己的财务状况负责,学会辨别,保持清醒和自律。

    7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非常好,需要省钱,需要攒钱

    11分钟前
    • 奥利维亚
    • 推荐

    简直太棒了,为啥不。继续拍,我还想看。

    16分钟前
    • 力荐

    道理我都懂,但西式理财似乎对我来说没多大借鉴意义。这纪录片里主角的夸张消费主义,本身就不会发生在大多数国人身上……只能感慨资本主义中产阶级可真滋润,对比之下日常抠抠搜搜的本人大约是贫民窟出生。

    20分钟前
    • 也是很
    • 还行

    1.列购物清单--只买需要的2.不为品牌买单--便宜物品一样用3.别为他人买太多--存钱养老4.不办信用卡--控制消费

    22分钟前
    • 咕噜噜
    • 推荐

    不要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汲取个人日常所需

    25分钟前
    • YiQiao
    • 较差

    每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最后加起来都还挺严重的,挺有启发的内容,但是能否坚持还是挺难说吧

    26分钟前
    • 村里种树
    • 推荐

    只讲了节流,节约用钱。。节奏快得要命,画面一个劲儿切,音乐蹦次蹦次,感觉有一个焦虑的人不停在旁边抖腿。。

    28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还行

    金钱的价值,在于你打算用来做什么,量入为出,用金钱赚取金钱,把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从现在开始存钱的话,10年,20年,30年,会看到巨大的变化。系列中的讲座效应感觉都很实在,更高的配置会比之前选择更高,同样的金额在不同的比例下容易被忽略等;统计了解自己的所有消费情况很有必要,会发现很多自己不知不觉花掉的钱;最后好想有3个女儿。

    33分钟前
    • AShua
    • 力荐

    第一集:摒弃对品牌的盲目执着,并且放弃外卖。第二集:记录自己的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支出。第三集:控制不必要的消费,为未来存钱。第四集:少出去吃饭,控制一周一次,少喝饮料。第五集:按购物清单买东西,避免冲动消费,也是为了严守预算。警惕导购“诱饵效应”。第六集:全家共同参与,为未来做打算。

    37分钟前
    • 此方程无解
    • 力荐

    感觉那对小哥要分手的节奏

    41分钟前
    • 蓬蓬
    • 力荐

    实用的改善计划,其实就是对金钱的觉知力

    43分钟前
    • secret
    • 推荐

    21-10-02 重看,每集三个部分,家庭实例+行内人建议+经济学实验,最后一个部分收获很大

    46分钟前
    • Lumos
    • 推荐

    看了之后反思,我貌似没什么能省钱的地方了,不过月光,但是随地铺张的日子真的很滋润

    51分钟前
    • 钟磬音
    • 推荐

    一开始觉得挺基础的入门财务,为啥需要专人辅助,后来发现这6个故事的财务陋习,我居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警示一下自己:1、不要总点外卖,不要对品牌盲目崇拜,不要总想着贵的都是好的。2、不要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时候,想换房想各种有的没的。过好每一天。3、不要不积累,或过于纵容自己的恋物癖,要尽早开始做养老基金规划。4、不要放纵自己的享乐主义,少打车!!!5、没事别买有的没的,没事别囤货,少用信用卡。6、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保障和社会信贷。那些经济学小实验,看似简单,但都是消费主义陷阱,要警惕。

    54分钟前
    • 坡下棉花糖
    • 推荐

    省钱第一步:把所有的账单打印出来分析。理财的首要前提是认清现实。

    58分钟前
    • Dako
    • 还行

    1.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了;2.了解问题,明确目标(想要存钱干什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3.可以和人均消费做对比,了解自己消费的问题;4.是否有”无意识“消费(在不知不觉中花出的钱),”沉迷名牌“(认准一个牌子,不接受低价同质商品),”习惯消费(比如电信等有更低价套餐);5.制定计划、设定小的挑战目标,改变消费习惯,开始储蓄;

    60分钟前
    • Miss Curiosity
    • 力荐

    非常棒,但是我除了他们错误的消费习惯啥也没记住😂

    1小时前
    • Chelsea
    • 力荐

    这个纪录片主要都是通过分析人们目前的消费现状、消费习惯,以上帝视角分析人们的消费占比,从而控制不合理的部分来控制消费。可见复盘和日常记账习惯的的重要性。

    1小时前
    • 杨三月_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