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5

    主演:梁文道 

    导演:谢徽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1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2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3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4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5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梁文道主持的电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停播曾引发关注,而日前,梁文道推出一档网络文化视频节目《一千零一夜》,将在5月上线。  据介绍,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力图呈现“行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理解。  对于传统的 电视台读书、文化类节目是否面临困境,比如《开卷八分钟》的停播,梁文道说道,全球出版界所出的书类的总量是在增加的。当大家都预言书要完蛋了,为什么书的印量还增加?而且阅读人口没有减少,只是换了媒体。他相信电视台或者电台做读书节目之所以有难度,恰恰是旧媒体的问题。电视台是大众传播,比如晚上9点多播一个节目,你怎么保证当时那一刻全国要看读书节目的人都会在那儿准时地去看它?不太可能。也许新媒体会找到不同的方向。互联网比较有可能聚焦,更窄众地黏着一群想看书、想了解读书的,而且又想看节目的一群人。

     长篇影评

     1 ) 为了电视节目形态分析课的作业来看的

    《一千零一夜》节目形态的创新性分析 一、简述 《一千零一夜》是一档全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用1001夜,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独特理解。 二、创新性分析 1.节目形式上 首先《一千零一夜》不同于以往其他类型的谈话类节目,它没有嘉宾、没有现场观众,主持人这一关键性人物的痕迹也在其中淡化成了让观众都感受不到的一个身份存在 。在整个过程之中,没有嘉宾与其对话,也没有观众的互动,只有梁文道一个人在自述式的讲着,他流转徘徊于城市的夜晚的街道之上,自顾自的慢慢叙述着那人生的哲理、生活的哲思、书中的情思和真理。 节目开场先是选取城市的一个景观,也许是慢调式的公交车站,是空寂无人的天桥大道,亦或是人潮涌动的广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梁文道(主持人)开始行走着,讲诉一段富有哲思的话语,从而将本期推荐的书籍引导出来。例如最早一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梁文道先以“每个人都有梦想着当老师、科学家、警察等,但这些梦想随着年龄增长,终将会被遗忘、被掩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中。”继而又引出成功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在美国,所有人民都拥有的共同梦想…就这样,十分流畅的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以及他的作者生动的显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千零一夜》虽然没有直接式的与现场观众、嘉宾对话的形式,只有一个人的自述,但它成功的打破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这个屏障,在主持人的自述中,间接性的将屏幕前的观众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错觉,仿佛自己就是和主持人梁文道一样行走在夜晚的各式的街道之上,和他一起谈着对于人生、对于各种书的见解和看法,和他共同探寻着书中人物精神世界。当梁文道以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面向镜头时,观众也在此刻和他一起逡巡在书中的世界,那一刻,观众读懂了书、也顿悟了些许人生的哲理。 2.节目元素上 ①音乐:在以往的谈话类节目之中,音乐的运用少之又少,而《一千零一夜》巧妙的运用好这一元素,使之成为节目特色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还是以第一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在开头,节目先用较为沉重、压抑的音乐给本期节目奠定了一定的基调,随着梁文道的讲述进程,音乐也随之变化,由昂扬轻快到温情动人再到悲伤沉抑,或是与此相反等等,音乐在渲染氛围的同时,也更好的传达出了书中的情感,达到了一种情感与精神的平衡。 ②时间:无论是谈笑风生、深入透彻的《锵锵三人行》也好,还是以精英文化为基石的《可凡倾听》也罢,由于谈话类节目以探寻深度、多角度透析人物及事件见长,大多数谈话类节目每期时长都在半小时以上,而《一千零一夜》在保持节目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的思想哲理的基础上,将每期时长都固定在了15分钟,这又是对传统谈话类节目的一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进程之下,片时短、富有实质性知识的《一千零一夜》成功的从众多谈话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③空间、服装和制作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节目特色的一大表现,内景化的演播室和直播厅是谈话类节目常使用的场所,主持人一般着西装,正襟危坐着与嘉宾交流,它给予观众的是谈话的正式感,也营造着严谨、严肃的氛围。《一千零一夜》又在常规化的形式下进行突破,整个节目地点选取在夜晚城市的某个街道小路之上,主持人梁文道首先以干净朴素的着装在外表上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其次,街道小景通常都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必经之路,平态化的地点选取,辅之实景化的拍摄手法,具有极大的纪实性和亲近性。 最后,《一千零一夜》抛开了所有繁复多样的花式包装,采取最为简单化、传统化的包装制作方式,给经常性观看犹如“繁花似锦”的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留有了一丝缓冲,给予视觉上的暂歇和心理上的平和。 三、结语 《一千零一夜》是完全超越以往的文化、阅读类节目,梁文道在街头、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导读中西方的经典书籍,寻找都市人渐渐遗忘的阅读乐趣,以梁文道的视野及关怀,体察一本书的多个面向,其高度的 人文关怀化和知识传输化的形式内核,值得往后同类型节目的借鉴学习。

     2 ) 淡定从哪来

    听得越多越觉得,道长的淡定是来自于他见识过古往今来的大家和他们的灵魂,所以他知道真正的国民诗人关心的是谁、知道真正的左派是如何为弱势群体抗争、知道找到一生挚爱事业的人是如何投身其中、知道在战争与丛林中冒险的灵魂是如何处变不惊、精神贵族在沉浮世事中如何豁达坚韧、一个有趣的灵魂可以分身出多少种性格和可能性、最富想象力的作家能够创造出多少的空间和层次……

    世界这么广阔,透过读书见识过太多可能性。

     3 )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笔记(一)

    1.《大亨小传》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 暴发户盖茨比还是和贵族比不了。始终融入不了他们的阶级。二战时期的士兵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他们看到的自己的“美国梦”。

    2.《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普利莫·莱维。 为什么他们人多也不反抗?不逃跑?除非他们能钻的了缝隙,躲得了子弹和无处不在的探照灯。他们已经不是人了,丧失了人的一切尊严。要知道文明的背后是野蛮。

    3.《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保罗·索鲁。火车旅行文学。

    4.《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杨牧。诗。

    5.《人间词话》王国维。“境界”。

    6.《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她个子矮矮的,但总是穿同类型的服装,人们久而久之就不注意她矮了,注意她的服装。(学到了哈哈)

    7.《先知》卡里·纪伯伦。“心灵鸡汤鼻祖”。

    8.《冲突的策略》托马斯·谢林。博弈论。

    9.《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查尔斯·麦凯。泡沫经济。

    10.《生活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 人物之一:二战时期,在俄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仁慈的德国犹太老奶奶,帮助了很多人并且还在照顾人,就有一天,被俄国警察叫去警察局,再也回不来了。原来举报她的,还是从战争前线回来的,她曾经收留照顾过的一个女人,后来这个女人占有了老奶奶的房子财产;曾经说老太太好的邻居们,也突然变了模样,烫死了她养的“德国”小猫咪。(呜呜)

    11.《倾城之恋》张爱玲。

    12.《伊索寓言》伊索Aesop。 赫耳美斯(爱马仕)(运动员的守护神,小偷的守护神,信差,商人的保护神)太阳神阿波罗。 人跟动物不一样,人有理性。可以思考,可以辩论,可以举行活动。

    13.《战时日本精神史》鹤见俊辅。 日本人对战争的认知与回忆和中国人对战争的认知与回忆都是不一样的。慰安妇是日本的一种说法,在文道看来就是传统讲的军妓。对呀,有没有想过,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和美国发动战争然后被挨打了。日本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都转向了?“转向诱导术手册”。集体主义。这让我想到了上面《生活与命运》里的犹太人。为什么人们的转变会那么大,那么快?

    14.《拥抱战败》约翰·W.道尔。 日本也有太多的孤儿,士兵回家不被接纳,妻子跑掉,抚恤金少,没有工作,又充满罪恶感。日本的将士也特别怨恨战争。日本发起战争的责任让谁承担了一直都模模糊糊没有好好解决。好像每个人都有人性,但为什么他们又做出那么那么没有人性的事情,回想起来他们不恶心吗?

    15.《日本的思想》丸山真男。 有用的就取过来用了,新旧混合,根源难寻。

    16.《伽利略传》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17.《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可以从我的利他行为获得报酬。蚁后和蜂后其实才是工蜂工蚁的奴隶,专门生孩子的机器,生出一大群工蜂和工蚁姊妹花们,工蜂和公蚂蚁们的基因相似度是二分之三,与蜂后和蚁后的基因相似度是百分之二。所以并不是因为伟大去保护蜂后和蚁后,而是要自私的拥有更多相似基因的姊妹们。“利他基因”。“文化基因”。我们是人,被另一套meme宰治,所以会遵守道德。

    18.《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 没有性别之分的人。可以反省我们的存在。

     4 ) 也许这是一个回归的出口

    2015年,6月,夏天开始,在那个炎热的天气里进行焦躁实习生活的我,开始在每日上下班的地铁里看书,疯狂地看书,知识浸透着少年的脑壳和身体,那种惯性的渴望,是青春对成长的贪婪。《一千零一夜》带给我的是一种充盈,一种踏实,一种只有年轻才会有的满足。

    2017年,3月,春分之后,在这个一切即将回暖万物复苏却还在不断下雨的初春,我淋着大雨从失败汇报后的困乏课堂里回到寝室,年初立下的八十八本读书豪言早应完成四分之一,可是我却比糟糕更糟糕。抛弃每日夜晚让我困顿的情绪难题,我决定找到一种真正生活的样子。我觉得看看别人的世界,听《一千零一夜》里每一个稳定的静默的书籍带来的徐徐生命,或许是一个回归的出口。等待。

     5 ) 看世界

    今天我开始重新听文道的节目,这两年,我实在不知道自己到底都接触了一些什么文化和知识,大多数时间,我都在麻木的学习。久而久之,脑子空空如也,在很多与人的对话上也只能靠陈年的积累来应答,于是愈发的迟钝。

    其实几个月前我初次听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是比较失望的,完全没有开卷八分钟一贯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它缓慢,甚至开始充斥着信息——这会不会成为懒人新的乐园呢?我身边会不会又多了一大堆自以为是的人呢?我的狭隘开始作祟,文人的穷酸气又冒了三冒。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惫,脑残的娱乐节目便很快把我拉拢过去。

    然而,我当我累的不能再累,累到一片空白,累到寂寞,累到突然开始审视自己——你究竟还剩下什么的时候。。。我开始怀念,便又开始听了这深夜读书节目。。听到那和缓的音乐以及文道式语调时,我觉得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于是,我开始放心的听这个节目,因为它的节奏,还是我所熟悉的那个。而这种对语言节奏老道的掌控,是目前别人还没有做上来的,我确信,我选了一个对我最合适的节目。

    至此,我对这个节目是满意的。

    然而促使我真的想要为这个节目写点什么,确实在结尾之时,我听到文道一再提到的我们,以及陈丹青,马世芳他们各个人的负责领域,还有文道说的那句话——陪你读到世界末日。油然而生的正是那个最为摧枯拉朽的词——理想。

    我突然感到,这一切,这个节目原来竟然是这么的充满着理想。带着他们日渐年老的身躯的理想,带着他们或许从青春年代就埋下的理想,带着他们相知相交的理想。或许他们已经在无数次的聊天中在酝酿这件事情,一个工程,一项事业,一件东西——尽管仍旧依附于外力却已经是尽可能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这就是理想,所有真的认真在活着的人的理想。

    这也就是这个节目,最最打动我的地方。你可以出一万个分析去看他们的前景,或者各种小道消息去揣测他们的收益。光与影固然总是相随,然而光。。。无论何时,却总如神迹。。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完成理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完成那件我们心爱的,寄托着一切来自生命思考的作品,并且为别人带来温暖。。。。因为,这将是,多么好的一生。。

    爱我的爱人,是我的幸福。保护家人,是我的本职。追求理想,最终让我们看到灵魂的模样。。。

    这一切,想必是这样的。

     6 ) 从车水马龙中品味人生

    车水马龙让人仿佛能看到流逝的岁月,置身其中侃侃而谈这些曾经出现的历史人物也好,这些书里鲜活的角色也好,都给人一种岁月不复的感觉。无论是皎皎星河还是潋滟红尘,这些人物的伤悲与否,这些角色的彷徨无奈,都在曾经的抑或是现在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重演。那些情节通过磁性的嗓音,凝练却不失优雅的言语再次浮现于人的眼前。或许你不能穿越进那本书里,但是这本书或者这部剧都足以让你置身于那个时代,即使体会不了它的悲哀,它的沉重,越能唤醒你灵魂中的声音。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书曾经为了任务或者应付浅尝辄止,但是看了这,我却愿主动自觉地再次拾起那本早已束之高阁的书。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一个时代的画卷慢慢在你眼前展开,又折叠。

     7 ) 一个观看小笔记

    ——《堂吉诃德》 “《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聪明到发疯的尊贵的乳酪傻蛋先生,来自一个被污染的烂地方》” “小说是一种带着透视法的叙事。” ——《先知》 “罗丹含泪推荐:说他是现代的威廉·布莱克!” 哈哈哈哈笑疯 原来以前就有腰封啦 先知人设纪伯伦 教主包袱很重了 模仿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 “牛顿说,我能精确地算出天体的运行,但我算不了人类的疯狂。” ——《生活与命运》 “历史就是这样,不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而是极端的邪恶与这种小小的、细微的、毫无来由的善良的斗争。邪恶是什么?邪恶就是要摧毁我们这种小小的没有来由的善良,让我们这一点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做得出来的好事,它的根源都被毁灭。” ——《伽利略传》 “他(布莱希特)认为,群众那么容易激动,或者说我们一般的人,那么想要被感动,这是一种变态,这种变态会导致我们容易被极权利用。因为极权最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它勾引你的情绪。” “(富二代与穷家女)......像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戏剧,它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是麻醉我们的心智,使我们忘记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下面的世界,是一个强烈的阶级剥削......那样的社会底下,总是透过戏剧透过艺术表演,使得我们的观众,在欣赏戏剧艺术的短暂一刹那,忘记了我们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真实状况......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因此得到任何改变,因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没有变化。” “所以布莱希特认为,戏剧该怎么做?要让观众看得投入,快入戏了,啪,一盆冷水淋下来让你出戏。”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这是个意识形态批判。” “真正的批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你激情,只要你投入,它还要你冷静,要你抽离,要你看穿一切的虚假,进而产生改变的原动力。” ——《自私的基因》 “由于人有文化,有meme,有这种文化基因,因此我们就不再只是被我们动物性那一面宰割。比如说我们动物性那一面要求我们,基因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生孩子才对,都应该要结婚,应该要有配偶,因为这样子我们才能复制我们所携带的基因。但是世界自古以来,有很多独身主义信徒,他不相信婚姻,他不要孩子,他独身,他出家或者当神父,或者他要隐修,这样的一种想法,一种文化上面的基因的影响,就使得他摆脱了生物上的限制。” 非常应该给我妈看看。 ——《黑暗的左手》 思想实验 人类学考察报告 田野调查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充满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我们都觉得好重要,你比如说男女的差异,性取向的差异,肤色的差异,种族的差异,国家的差异,漂亮跟丑陋的差异,她很多小说里面,都试着把其中一种差异抽掉,看看会怎么样。”

    ——《法官和他的侩子手》

    “为了正义的理由,去做一件邪恶的事情,这还叫正义吗?为了邪恶的原因,却去做出一件正义的事,这又算不算是正义呢。”

    哎呀,来到瑞士了。

    幽蓝的天色,针叶林,木屋,和蜡烛,还有戴帽子的道长,这景象真让人喜欢啊。

    ——《威廉•退尔》

    “瓦尔特:爸爸,住在这辽阔的国度里我感到憋气,我宁可住在雪崩底下深雪堆里。

    “退尔:对了孩子,宁可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冰山,也不要有阴险卑劣的恶人躲在身后窥探。”

    哈哈,录到一半还有热情的外国友人来打招呼!

    ——《神义论》

    超级学霸Leibniz留给世人的规劝:

    无所事事使人愚笨 一个人应当总是找事情去做 去思考 去规划 同时心怀社会大众 与人类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我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我们满心欢喜 如果没有我们也不必悲伤

    ——《一九八四》

    “他们不只要控制历史,他们甚至还要禁绝小说和艺术,那是因为,历史是对事实的记载,而文学跟艺术则是对事实的另一种想象。”

     8 ) 赵南栋

    看了赵南栋这一集。暂且不论老赵们的信仰,但他们对信仰坚定的程度令我诧异,愿意为信仰倾其所有的情怀已经到了感人的地步。我相信小说一定很好看,情节也一定会触动我,但我不会看,因为太沉重。

    为了信仰,天伦之乐没有了,生命没有了;孩子们因为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正道上的人生没有了。

    这真的值得吗?一边是虚空的理想,一边具体的人生。

    我毫不怀疑陈映真是一名纯粹又异常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但是在他的描写里,左派们为了信仰失去的越多,越让读者们唏嘘喟叹,也越说明他内心在信仰与他所见过的沉重代价之间的挣扎。

    他明明可以不让老赵的妻子被枪决,明明可以不让老赵的儿子们误入歧途,明明可以让老赵在出狱后再享天伦而不让赵南栋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

    情节的发展如此残酷,我感觉到了陈映真对他同志们际遇的深深同情,可能还有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自怜。

    但是陈映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北京。我有的就只有深深的敬意和感动了。

     短评

    看了十几年梁文道。看着他从三人行到8分钟,从凤凰到看理想,从左翼妖僧到文青教主。之所以还爱看他,是因为在他身上总是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其实梁文道的千言万语不过是在对大众重复同一句启蒙的老话:“敢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对牛弹琴了十几年,他还在坚持。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3分钟前
    • 斯多亞
    • 力荐

    在无数个暴走的日日夜夜,听完一千零一夜。

    7分钟前
    • Joker
    • 推荐

    初看梁老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便产生了兴趣,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节目的取景,配乐还有拍摄方式都做的很好,最重要还是梁老师讲得精辟,希望“一千零一夜”后,我依然爱着这样的节目。(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813578/)

    10分钟前
    • Oasiis
    • 力荐

    行走版的《开卷八分钟》,一刻钟比八分钟更长些,更能说出些道道,非常喜欢!

    13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喜欢看普通话不纯正的梁老师大晚上在北京街头瞎晃。哎,水平不知道甩罗辑思维多少条街。

    14分钟前
    • 第22条军规
    • 力荐

    感觉好像做到了一种困境。为了订阅量在小心翼翼地迎合恶俗,但是又因为并不真的拉得下脸去,所以既没摸到,姿势也格外别扭些。#看在这种蠢萌的份上多一星#

    16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我更愿意把他形容为一个体制外的大学老师。桃李真可谓满天下。

    17分钟前
    • 信仰之初
    • 力荐

    幽默是很高级的。汉语这么美,因为逗比这种词的出现,仿佛烂掉了。我愿意称赞别人幽默,机智,有趣,甚至因此而偶尔刻薄这样的评价,也不是人人都配得上的。感谢所有有趣。如果说悲天悯人是世间的盐,那有趣就是世间的糖。道长说书当然可以打四星,但因为这点儿可贵的甜头,再点亮一颗。

    22分钟前
    • 十三
    • 力荐

    这个剧组很有意思。

    25分钟前
    • 莫丽莎
    • 力荐

    真是希望有很多人能够看这样的节目。我们整个民族现在被这个媒体环境搞的脑力都退化了吧。用这样的节目来补脑吧。要是一些人按图索骥去读书,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2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纯粹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节! PS:在说书人祸乱滔天的今日,难得有像梁文道这样纯粹的文人还在坚守。。。。。。。。。。

    29分钟前
    • 良心人类学
    • 力荐

    就像他给自己的书取名为《常识》,他选的书,他所讲的故事和他对问题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常识,很多复杂的思辨理论从他嘴里讲出来,都变得不难么艰涩了,很多普世的情感从他口中说出来,让人深深得感到共鸣,于是对这个世界感到安全。

    30分钟前
    • 玄子
    • 力荐

    好爱这个男人

    33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梁文道在大北京说着说着把伞打起来了还在说,萌翻

    36分钟前
    • Fiona和平
    • 力荐

    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黄黄的,真真的。

    41分钟前
    • 孤灯映雪
    • 推荐

    探讨的姿态,谦虚的态度,娓娓道来的从容,循循善诱的引导。非常难得非常优秀的读书类节目,道长干得漂亮!博尔赫斯那三集真的太精彩了,已经听了无数遍!

    46分钟前
    • 盆花盆花
    • 力荐

    读书节目没人做得过闻道

    48分钟前
    • TairAlex
    • 力荐

    我看他一个人在深夜的街道呱噪地讲,好孤独。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旁边路上的车声太喧哗了吗?

    5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我喜欢。夜幕下的北京,有点日本独有的“物哀”之美,但少了清寂,多了些烟火味。这样的时间,听一个文化人读书,是件享受的事情。

    54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力荐

    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阅读经验用这种方式讲出来,我们唯有加倍珍惜。听多了,也习惯了梁文道不标准的普通话,也爱上了路边的车声人声,那是生活的气息。

    56分钟前
    • 琵琶鱼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