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秘密访客

    秘密访客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21

    主演:郭富城,段奕宏,张子枫,许玮甯,荣梓杉,王圣迪,吕聿来,张柏嘉,孔雁 

    导演:陈正道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旧爱综合征

    • HD中字

      颠倒乾坤

    • HD

      硬汉枪神

    • HD

      卡罗尔

    • HD中字

      大红灯笼高高挂

    • 正片

      世界奇妙物语 2024夏季特别篇

     剧照

    秘密访客 剧照 NO.1秘密访客 剧照 NO.2秘密访客 剧照 NO.3秘密访客 剧照 NO.4秘密访客 剧照 NO.5秘密访客 剧照 NO.6秘密访客 剧照 NO.16秘密访客 剧照 NO.17秘密访客 剧照 NO.18秘密访客 剧照 NO.19秘密访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校车司机于困樵(段奕宏 饰)因失职酿成了一起重大的校车车祸,困樵拼死救出了似与车祸背后真相息息相关的汪楚祺(荣梓杉 饰),校车上的其他学生无人生还。  得知此事家境显赫的汪父(郭富城 饰)为了隐藏这个秘密,不得不把困樵藏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长达三年,却处处暗示困樵何时自首。随着访客的到来,这个原本温馨和睦的四口之家变得越来越诡异,母亲(许玮甯 饰)整日惴惴不安,姐姐(张子枫 饰)举止一反常态,家人个个心怀鬼胎,怪事频出,这个家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似乎即将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扑街的秘密,都藏在导演自己的话里

    信息过载时代的特点就是:当我们还对一部正在上映的影片似懂非懂、若有所思的时候,就发现它的评论早已铺天盖地。

    相信您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关《秘密访客》的解析文章已经看过不少。很多影评就角色关系、人物动机、剧情梳理、主题呈现乃至美学风格方面对影片做了条分缕析的解读——但此类的“解秘文”却不能回答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影片的线索是精微的、内涵是丰富的、表演是精湛的、服化道是考究的......那它的总体评分怎么跟广阔的解读空间不匹配?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观众会表示对影片的“猜谜活动”接受无能?真是“这届观众不行”么?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影片的构图布光和室内设计相当讲究

    面对“解密与谩骂齐飞,褒奖共嘲讽一色”的网络奇观,我们有必要弄清影片口碑两极分化的真正原因。对于《秘密访客》当中的“深刻思想”,普罗大众为什么不买账?在我看来,答案就藏在陈正道自己说过的两句话里:

    我希望观众走近每一个角色身边,细细地观察,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恐惧与秘密。——陈正道

    陈正道的这句“希望”,恰恰暴露了影片在角色方面的最大问题:“走近每个角色”不是电影塑造人物的方式——起码一部时长有限的商业类型片不具备这样的空间。那些寻常电影中的角色,总有主角、配角和工具人之分,我们真正能“走近”并“细细观察”的只能是主角。可《秘密访客》的“一家五口”,你能确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吗?他们的戏份权重几乎持平,而复杂纠葛的内心活动同样隐蔽,除非对那些记忆力、理解力超群的人士,“走近每个角色细细观察”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就像上面这幅海报,在我看来是个毫无重点的失败设计(因为都是重点)。它集中体现了陈正道对观众理解片中人物的“希望”——但仅仅是这张海报透露的繁复信息和混乱的人物关系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了。你让观众往哪看呢?而影片前80分钟如坠雾中的观感,恰如这张海报: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种云遮雾罩的“乱”随着汪先生在“最后的晚餐”上回忆起前妻张晓雪、忍无可忍的楚瞳“弑父”后崩溃大哭,才出现云消雾散的迹象。直至影片结尾,借助警察之口,我们终于捋顺这一类似“小偷家族”的临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正关系:

    楚瞳是汪先生前妻张晓雪的女儿,过继成为汪先生的继女;陈子齐是校车事故中被霸凌却幸存的孩子,因原生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被汪先生收养,并沿用了“楚祺”的名字;而真正的楚祺早已经在车祸中丧生了,他是那个长着灰眼睛的混血孩子,表面上是汪先生与晓雪人工受孕的产物,实际上却是汪先生的同性爱人Roy的孩子;至于汪太太,她的真实身份是同在车祸中丧生的班长路路的母亲,因为在失去女儿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小三”的抚养费,在手头拮据和再为人母的强烈心理驱使下,半推半就与汪先生演起了半路夫妻。

    相信这组人物关系在看过诸多答疑解惑的文章后,如今的你已经了然于胸。我看到不少观众认为:影片半遮半掩的情节和欲语还休的台词是因为“剪辑稀碎”和审查删改所致。仔细考虑这样的说法,我们会发现它难以成立。影片之所以呈现出如今支离破碎的面貌并不是因为剪辑“稀碎”,而删减对它的影响其实也不大——请大家回想上段中的人物关系:除了Roy是汪先生同性情人这点没有明说外,还有哪处情节是电影没有交代、没拍清楚的?你会发现:最后的“警察询问+记忆闪回”已将所有的事都挑明了。至于汪先生的同性恋身份,足够敏感的观众也能猜到。所以,删减对影片的最终成效不是致命因素。

    所以“剪辑稀碎”的真正原因是:架构决定。回顾全片,我们发现影片采取的是“猜谜——解谜”的嵌套结构。前80分钟都是谜面和伏笔,为后30分钟的解谜和真相服务。而这些“角色之谜”、“情节之谜”不是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逐个拆开的,而是放到最后、集中统一破解的......如果影片采纳了这样的结构,那么先前各个角色各不相同的背景、经历、心路就必然得是“兜住”的——只能通过隐晦的台词跟细节,在人物的身上虚晃一枪,提醒观众注意而无法交代清楚。

    就像其中有场戏是这样的:楚瞳将冰淇淋递给汪太太,结果她的手一松,勺子掉地上。只有当我们看过全片后去回忆,才能知道这一幕是什么意思——哦!原来是怀孕的汪太太早就有逃离之心,楚瞳以掉落的勺子来暗喻她: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再回来......可问题是:当这幕发生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汪太太的孩子压根就不是汪先生的,所以就想不通汪太太为什么泪眼婆娑地想要离开。我们至多能感受到这个家庭氛围古怪、家庭成员貌合神离,可我们对楚瞳与汪太太的真实身份和因为都想逃离所以心照不宣的默契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是在拍什么。

    以上仅为一例,在漫长的前80分钟里,我们同样不知道弟弟几次三番想要给姐姐吹小号,姐姐就是不听是什么意思(原因是被父母抛弃的陈子奇在汪先生家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想赢得“姐姐”的关爱);我们也不清楚楚瞳为什么要三番五次跑进地下室跟“杀人犯”敞开心扉,甚至有次还施了淡妆、穿着内衣(原因是汪先生不仅拿楚瞳生母当传宗接代的工具,也视继女楚瞳为无物,从来不关注她的兴趣爱好和所思所想。常年都很缺爱的楚瞳产生了某种“恋父情节”,对欣赏自己画作的于困樵有了好感跟依赖)。

    类似的情节和细节还有很多,大家可自行回想。整整80分钟内,影片都由这样一个个谜语、符号和隐喻组成,为的全都是那个惊爆内幕的结局。可是,80分钟的谜面未免太长了......

    片中三道菜各有隐喻,在此不赘述

    谜面太长导致影片大部分时间的观感是这样的:我知道这家庭的故事大有文章,但我就是猜不透这个故事,甚至看不清它的走向;我也知道每个演员都很努力地在演,他们传递出了很微妙、很复杂的情绪,可我就是看不出这些情绪的指向......

    而影片最终对观众提出的要求又是这样:你们一定要把前80分钟那些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细节全记住,这样等到真相大白的时候,你们再去回忆先前的伏笔、品咂演员的神情便会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希望总归是好的,可多数观众毕竟不是“记忆大师”,不可能在仅仅一刷之下就把所有看不懂的细节都记住。而真实发生的情况是:到了谜题揭晓的那一刻——由于要同时交代七个人的前尘往事、展现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于困樵除外,七个人分别是:汪先生、汪太太、楚瞳、楚祺、陈子齐、张晓雪以及隐藏的Roy),观众能瞬间捋清乱糟糟的人物关系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再去回想之前的情节和演员的表演?

    就像先前说的,这不是陈正道没拍清楚,而是他选择把所有谜底集中一次性释放所致。而释放信息的密集程度,很可能对理顺人物关系都造成了干扰:比如说引诱于困樵上钩的“同学家长”到结尾揭示他们其实是汪先生请来的“剧场演员”时,相信有些观众都已忘了影片开场走过场的这俩人了。我们再举个例子:说汪太太其实是潘晓路母亲的时候,由于“潘晓路”这个全名仅在全片这里唯一一次出现,相信亦有不少观众看到这时心里会“咯噔”一下,而当他们回想起家长会上一闪而过的汪太太和“班长路路”这个名字的时候,势必又会错失下一个谜题的揭晓。兴许几句台词没听清,稍后的情节就“看不懂”了。

    在漫长的时间内都是无效的信息,在最后的时间又来了场信息的轰炸。这真不能赖“这届观众不行”——如果是不能从《指环王》中一窥真实的欧洲史,嫌长嫌闷说这是一星烂片,的确是观众不行;但如果是在一个很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信息让人应接不暇,那纯粹是大脑反应不过来。

    不知先前的论述是否让你想到哪部影片曾这么做过。没错,就是大卫·林奇的那部《穆赫兰道》——请您回想下初看《穆赫兰道》之时的感受:从堕入迷宫般的一脸懵圈,到最后的恍然大悟,跟这片儿像不像。或许,这就是陈正道导演所谓的“心理惊悚”:“一部分观众看完后会思考很久,另一部分观众会直接放弃这道题。”

    2001《穆赫兰道》

    看来陈正道对自己作品的可能结局心知肚明。豆瓣上的评分已然证明:更多的观众是放弃了这道题。当然题怎么出是导演的事,爱答不答是观众的事,这里没有谁对谁错。但更关键的地方是:电影该是一道“题”么?即便是《穆赫兰道》:它是一部集合了商业明星的悬疑片么?它有几个主角?——即便先锋如斯、实验如斯,它也只试图呈现娜奥米·沃茨一个人的“惊悚心路”而不是同时描绘五六个人迥然不同的复杂心理并在其中灌输大量很难get到的宏大主题。

    所以就算你洞悉了所有角色的真实身份,内心的尴尬依然难以消除:为什么我明明看懂了这个故事,还是觉得整部片子会如此“不清不楚”呢?这是因为比《秘密访客》的人物关系更加复杂的,是它的主题。

    我想家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舞台,用最少的人,讲述最多的主题。——陈正道

    这句话很是关键,它似乎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家”只是故事的发生地和背景板,而影片的主题更多、更宏大。虽然“家的正面意义”也是《秘密访客》的主题之一,但这一片尾硬拔的主题——楚瞳聆听楚祺拉小号时的潸然泪下与先前的影像表达和情绪积累是矛盾的、断裂的。

    陈正道是这样说的:“我觉得家的本质,是学会原谅彼此,包容彼此。我们如何不要把家变成一个牢笼,而是把家变成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觉得,这句阐释的古怪之处在于:影片先前塑造的明明是个典型的父权制家庭。处于核心地位的汪先生以近乎PUA的洗脑话术监视着每个成员的一举一动,包括能让寄人篱下的于困樵俯首称臣。再考虑到汪先生本是权力与资本的牺牲品:他因为家人的不支持被迫与同性爱人分离才导致后来丧妻、丧子的一系列悲剧,可到头来他却依靠特权和金钱成为“老大哥”式的大家长,自己决定“临时家庭”何时解散或干脆永不解散......

    影片多次以镜头语言强化汪先生处于父权制家长的核心地位

    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认为影片的主旨是“反家庭”、反权威、反邪教控制的。本来渐露锋芒的社会批判临近末尾突然化作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绝不是“删改”的原因,因为“家是避风港”这句话可是导演自己说的。“系鞋带”以及“吹小号”的场景也是导演原本的设计。

    对造成如此混乱、自相矛盾的表达的原因,我们只能这么理解:就是陈正道真的想用“最少的人”,表达“最多的主题”。他既想说“家是牢笼”、“自由有限”——这体现在汪先生的人物经历和心理动机上,也表现在楚祺和于困樵对汪先生的言听计从和对虚幻之家的迷恋归附之上;但与此同时,也想说“家是港湾”、“彼此包容”——这又体现在汪太太与楚瞳的同病相怜以及姐弟从针锋相对到最终和解......

    陈正道没想清楚将截然相反的思路置于同部影片且表达侧重还有不同的话,会给观众带来怎样困惑的心理感受。而在“反抗家庭”和“回归家庭”之外,“家”的主题甚至隐隐延伸出了第三层的表达空间。在此我只能含蓄地指出两点:一是于困樵这个角色明明与“家”无关,他本是被裹挟进“家人”身份的底层弱势群体,最后却因寻求庇护和安全感的需要,在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恐惧心理下自甘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这是为什么?二是《秘密访客》集中了陆港台三地的演员,角色设定是许玮甯想要逃离、张子枫一刀刺向郭富城最终导致这个家如镜花水月般分崩离析,为何如此设计?

    矛盾的除了“家”,还有人。影片既然是反父权压迫的,那按理说该是歌颂女性的吧。陈正道自己也说:“剧中两个女性角色有对对方的羁绊,最大的原因是她们的包容。”但具体考虑到片中女性的形象,你甚至怀疑这里面有厌女的倾向:楚瞳有某种恋父情节,因为渴望爱而不得最终绝望地走向弑父——但既非亲生,又凭什么希望汪先生能像对待楚祺那样视自己为己出呢?汪太太是傍富豪、靠女儿赚抚养费的“小三”,并在成为汪先生妻子后,再次与新情人出轨并怀孕,延续了其“找下家”的作风;而张晓雪也是个被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傻白甜”,源于交换目的的婚姻却妄想能“当相机之后的第二名”。当知道自己被愚弄、被算计后置女儿于不顾自寻短见......我不知道导演对女性到底持何种态度。

    当然最变态的还属郭富城饰演的汪先生:他从被压迫的性少数群体和权贵之家的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了执掌所有人命运的“上帝”。他的变态心理除爱人失踪和痛失爱子的外部刺激外,显然还有来自骨子里的自私跟怯懦——他就从来不去想想:明明是自己迫于家庭的压力放弃了挚爱,也是自己对楚祺的溺爱导致他成了校园霸凌者,间接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但汪先生只会一味地委罪于人——而且他的归罪对象也很谜:按说于困樵已被法院判定无辜,醉驾的货车司机责任更大。若真想报复且手眼通天的话,汪先生该设局禁锢的是货车司机才对。这我不知道是该说汪先生“真变态”还是导演自己没想清楚。

    不如我们复盘一下影片将这群变态凑在一起究竟想表达多少主题:罪与罚;自由与臣服;家作为“牢笼”与“避风港”的一体两面;反抗威权和谎言维系下的暴政;受虐与施虐的相互依存及转化;执念引发的虚幻、虚幻导致的疯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与恋父情节......这些主题涉及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乃至文化层面......

    此道具寓意“罪”,是照搬《七宗罪》

    主题太多让影片在思想呈现上失重失焦、散乱无序。且很多表达和象征出现了左支右绌、浅尝辄止的局面。譬如先前所提到“最后的晚餐”和汪先生的“上帝身份”,你会发现陈正道真的在拿第三场饭局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相比:

    但我们发现类似“灵光一现”的表达都经不起推敲:哦,原来导演是想比喻在最后一场饭局上,楚瞳会背叛汪先生。但请先等等:汪先生和耶稣、楚瞳和犹大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思考上的不清不楚具体表现在操作上就是:那场被宣发炒作很久的“12小时哭戏”最终在大银幕上只有几秒钟——首先逼演员连续哭上12时,乃至张子枫拍完这场戏直接崩溃只能证明导演的无能,更显糊涂的是成片中又把最关键的台词给删了。(张子枫对郭富城说:“为什么你从来就没有想过,你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还有我。”)或许,陈正道后来觉得父女的情感铺垫不足、留着不合适。但删了这句话,女儿突然捅父亲一刀的动机不就更弱了么......如果不客气地讲:从这场“敬业戏”上,我只能感受到主创的思维混乱和对新人演员们的摧残(虽然这并不是有意的)。

    太多的主题让情感无所适从,太多的表达让思想无处安放。在此可举一个反例,那就是春节期间上映的《刺杀小说家》:该片同样角色繁多且各有漫长的心理前史,更兼情节繁复且在两个世界来回跳跃,豆瓣评分同样不高。但至少影片的核心主旨:凭“只要相信,就能实现”的文学力量反抗暴政、改变现实的表达是很清晰、很直白的。单凭这点,我依然愿说《刺杀小说家》是部意涵丰富的好作品。与《秘密访客》贪多求全的角色关系图比起来,《刺杀小说家》的人物海报是这样做的:

    虽然我们能看出《秘密访客》制作上的用心良苦和陈正道的作者表达,但“走近每个角色”和“讲述最多主题”的野心注定将遭遇失败。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难以取舍就会顾此失彼。

    或许这也是急于提升自己、拓宽类型领域的年轻导演要走的必经之路。陈正道没有在驾轻就熟的“大师”路上裹足不前,他放弃了一贯擅长的以高概念包装叙事诡计的讨巧做法,毅然向从未涉足的“心理惊悚”领域发起挑战。这样的“试错”和“失败”我们欢迎。陈正道还年轻,我们理应对他的未来怀有更多期待。

    陈正道赖以成名的“大师”系列

    电影《秘密访客》的口碑滑铁卢并不冤枉,但对它也应该保持宽容。理性分析则可,嘲讽谩骂大可不必。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我们的秘密是家庭(剧透慎入)

    我很喜欢《秘密访客》终极版预告片里的一句话:“每个家庭都有秘密,而我们的秘密,就是家庭。”

    在我看来,陈正道导演的《秘密访客》是一部在剧作层面,向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英、美“哥特式情节剧”汲取灵感的心理电影。包括片中的建筑与空间关系、复杂的心理层面(尤其是婚后妄想症)、恍惚的叙事,都让我想起《蝴蝶梦》(Rebecca)、《门后的秘密》(Secret Beyond the Door...)和《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这类影片,甚至连它的对白都是西式的文学性修辞。

    在那些影片中,女主人常常处于丈夫的危险中,孩子是这一门类中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早熟又有魅力。《秘密访客》中的女儿表现出了这个年龄段少有的身体权威,姐弟俩之间也有剑拔弩张的关系。有时候,他们还会充当毛骨悚然的对象,《无辜的人》中的兄妹便是如此,那部片甚至也有和鬼上身有关的情节。不过,困樵在《秘密访客》中,才是真正的外来人,他代表观众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东西跟他一样,这个角色为观众建立了一种好奇心。

    在探讨剧情之前,我想先将几个人物捋清。楚瞳是汪先生的前妻晓雪与前夫所生的女儿,晓雪在嫁给汪先生后,楚瞳也过继到汪家;“楚祺”是汪先生领养的同校学生家长的孩子,校车事故发生后,家长没有经济能力为儿子治腿,被汪先生收养,沿用了去世儿子楚祺之名;灰眼睛的混血儿子楚祺才是汪家之后,不过他是晓雪人工授精的孩子。据我推测,孩子真正的父亲是汪先生的同性爱人Roy。

    在汪先生与晓雪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他排斥家族为他安排的女人,暗示了其同志身份。晓雪明知他的取向,依然借着形婚试爱的态度与之结合。婚礼上,她说相机是丈夫的第一名,自己只做第二名就好,这里的“相机”代表的应该就是Roy。由此可见,晓雪对与汪先生的婚姻是有奢求的,还是希望能用实际行动组建美满家庭。然而,一切随着混血儿子的降生而崩塌,她发现丈夫竟然利用自己借腹生子,这个孩子实际上是丈夫和Roy的爱情结晶。和《缉魂》的内地版一样,影片在处理同志的次要情节时,就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不露声色。

    楚瞳和混血儿子都继承了双方家长的特点,一个喜欢画画(随晓雪),另一个喜欢摄影(随Roy)。领养的“楚祺”则更像汪先生——“你要是敢背叛这个家,背叛我和我爸,试试看吧。”不正是汪先生的心声吗?这个“Home Sweet Home”是他为了一己之私建立起来的,倒也不完全是因为要审判困樵,也是他为已经坍塌的家庭,重新愈合自己的精神家园。困樵只是一个契机,一个动机而已。

    汪先生很善于寻找替代品,他以试管婴儿的方式,将混血儿子及相机书房作为已经去世的Roy灵与肉的替代。让失去赡养费专门找下家的新太太,来做前妻的替代品,这是一项完美的交易。让新儿子沿用“楚祺”的名字,也是代替楚祺的做法,这些都是他自我疗伤的方式。汪先生很偏爱这个像自一样循规蹈矩的儿子,虽非亲生,但他完全具备父权制下对男性的期待,在父亲面前是个老实温顺的孩子,拥有对汪先生的模仿和继承。汪先生能够接受楚祺的替代品,都不怎么接纳和前妻相似的有点野的女儿,对她的爱好漠不关心,这也间接说明了他爱Roy胜过晓雪。反过来看,女儿从继父这里得不到父爱,转而迷恋同样父辈的困樵。后者懂得欣赏她,关心她的成长。她用各种极端的方式(扔球制造脚步声和烫伤自己的方式博取关注,但梦游是真正的鬼上身,应该是被死去的楚祺上身),却一直无法获得她想要的回应。结尾她将继父刺伤则有种“弑父”的意味。父权制下的女性(汪太太和楚瞳)看似温顺,实则拥有独立自主意识——楚瞳对困樵的好感,汪太太与情人的关系,既有家庭情感的压抑,也含有对汪先生的蔑视态度。

    剧本做了很多减法,或者是审查下的减法,在明线之余还藏有一条暗线,明暗线索相互融合。家中有两个秘密——其一是书房禁地,承载的是汪先生对同性爱人Roy的回忆。在困樵与楚瞳的对话中,我们得知Roy从生病到去世再也没有见过汪先生,他一定对汪先生与晓雪的结合郁郁寡欢,这是华人家庭观念导致的后果。同时,也带给汪先生很多束缚和困境,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个体的选择;其二是晓雪的去向。前者始终没有在片中出现,后者仅在回忆部分存在,可他们的黑暗一直笼罩在房子里,如同《蝴蝶梦》里Rebecca的幽魂一样存在。两任妻子与Roy之间,就像是厨房与书房的争风吃醋,这座大宅的每个房间似乎都有自己的灵魂。困樵住在地下室,楼上是厨房——汪太太的领地,富裕的厨房和贫穷的地下室就有了阶级差异。而汪先生始终以一种控制者的姿态出现,权力处于楼梯顶端。他还有一间专属的用来“收集”的上锁房间,不许外人进入,那里藏有他的秘密。“门后的秘密”是哥特式情节剧的重要元素,最早的根源来自古老的《蓝胡子》的童话故事。

    关于晓雪的去向,汪先生说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家,“永远”一词用的决绝,这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的一种说辞。结合家中那幅巨大的仅出现脚踝的黑白跳跃照,你可以想象这是她上吊自缢的隐喻,暗示了她究竟是如何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这也对应了汪太太一直感觉房子不干净。晓雪或许就是在储物间自尽的,请注意楚祺被关禁闭那场戏,储物间有被悬挂着的风干肉,也可视为一种隐喻。这场戏的最后一镜,是楚祺转过头,似乎遇见了黑暗尽头可怕的不详气氛,尽管那里什么也没有。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当然,观众也可以将之理解成妈妈为了潜入神秘的书房一探究竟,将儿子锁在地窖,但明显用鬼片解释更能说得通。

    汪太太通过晓雪的日记,发现了她的惨剧。当她穿上晓雪的毛衣,做着晓雪的行为,念叨着晓雪过去说过的话。你可以理解成她背诵了日记内容,也可以理解成被上身,汪先生对回家的楚瞳说:“你看谁回来了?”不由让人脊背发凉。影片还留有一个汪太太昏倒在地的顶拍镜头,这是传统鬼片中灵魂离体后的普遍反应。影片徘徊于心理惊悚片与鬼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丈夫对妻子的支配,死去的亡灵对家庭的支配。新妻子的缺乏经验和脆弱及丈夫对妻子的冷落,让她始终处于弱势。说到底,男主人是受到同志爱人和死去儿子的心灵困扰,女主人是受到前女主人的亡灵困扰。

    作为悦食中国的创始人、《双食记》的原著作者,编剧殳俏对烹饪和饮食研究颇深。这在片中也有所体现,美食不是毫无目的的。汪太太热衷于烹饪,厨房是她唯一的乐土。她先做了一道蒸鹰鲳,这道菜以掀开鹰鲳侧边的镜头,带有一点藏住秘密的意味。餐桌上,汪太太切鱼的两面三刀,则是她对这个家庭的立场。第二次展示她的厨艺是八宝鸭,这道菜的做法是放血掏空,再填满缝合,有种死而复活的隐喻,与之后她穿上晓雪的毛衣,变成晓雪的那场戏达成同等效果。这是爱伦坡那种哥特式情节剧所钟爱的亡妻复活的主题,她是借汪太太的肉身来宣泄自己被压抑的情感。

    一直都很欣赏陈正道电影的美术,这次,御用美指罗顺福和沈展志珠联璧合,暗藏着诸多易被忽略的美术元素,比如书房中的相机和客厅里的摄影作品,它们不单是房间里的摆件,也映射出精神层面的叙事策略,家中只有摄影作品而没有一幅画作,也是爱屋及乌、恶其胥余。汪太太以晓雪的身份闯入书房,亦指导观众用死者的眼睛(照相机)去审视活着的人,砸毁相机,是她在一台台相机众目睽睽的注视下(代表Roy的眼睛)宣泄自我。她知道,丈夫的第一名依然是Roy,第二名是楚祺。那么晓雪有自己的位置吗?

    再说回困樵,大家全都因为他,无法离开这座房子。汪先生认为法律虽然判困樵无罪,但他一定要在对方头上栽植“有罪感”,这是他对困樵的自我审判。在人人都不把这个家当家的时候,困樵却逐渐变成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代表,他把家人真的当作家人。甚至连对他有好感的楚瞳,都希望他能尽早离开这个家,哪怕是去自首。每个人对“自由”和“不自由”都有自己的见解:汪先生早年在纽约,被断了银行卡,失去了自由,回来继承家业和结婚是不自由。困樵则渴望拥有汪先生这样美满的家庭,他在这个家里能感到自由,外面的世界反而让他不自由。汪太太在家里一点都不自由,她害怕被丈夫关一辈子,她认为出去才是自由。楚瞳向往画画的自由,但他的父亲不喜欢,她想和心爱的人逃离,那是她认为的自由。“楚祺”作为领养的儿子,已经失去了与原生家庭的自由,但他拥有了选择的自由。

    在困樵看来,汪先生为他施以小恩小惠,得以脱离苦海。还视他为家人,赐予他衣食住,过上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被绑者就这样将绑架者视为自己的恩公。过去,他也曾受到学生们的欺凌,但在学生口中他却变成了欺负人的米老鼠,让片面的家长显得焦虑和担心,甚至还公开受到校方的聆讯。校园霸凌、阶级差异压在困樵身上,构成一种无形的恐惧和枷锁,他也害怕面对社会舆论和被学生家长报复(“可以让他不知不觉的消失”),所以一直不敢逃走,生存是唯一选择。

    阶级划分反映在贫与富的身份上,出身贫穷的学生也会被一群富二代同学欺负。“楚祺”在班里担任“小丑”的角色,在校车上受尽欺负。早已是家常便饭,只是校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没办法管束孩子,只能做好分内事,况且校车司机并不属于教师行列。灰眼睛楚祺也是霸凌小团体的成员,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当的行为。由此可见,汪先生平时就非常骄纵这个儿子。影片亦藉此反映现在普遍存在的校园霸凌问题,不仅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在学生与校车司机之间。

    说起来,陈正道上一部网剧《摩天大楼》也有涉及非法囚禁的剧情,可是说到底,汪先生有没有非法囚禁困樵呢?似乎也没有,他一直给予每个人自由控制范围内的自由,甚至放任他与女儿外出写生,他有十足的把握,困樵不会外逃。虽然他曾造成27名学生丧生,但他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汪先生给予他自由控制范围内的自由,也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在他们双方看来,并不存在“非法囚禁”一说。影片最后,一无所有的困樵,还是选择回到了这个家庭的怀抱,那里看来真的是他的Sweet Home。

    《秘密访客》到底是鬼故事还是心理研究?我不愿意称它为鬼故事,因为鬼魂的存在从来没有被明确证实过,也没有被明确否认过。鬼魂是否存在,到了影片结尾,已经是个无足轻重的问题了。汪先生固然是大家长制的权威,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本身必须形成自己的人格和自身命运。我认为整部影片给出的讯息是:一个人必须找到自己,消除盘踞在自己心灵上的另一人的幽魂,才能获得成长和新生。

     3 ) 执念即地狱——《秘密访客》人物心理分析

    (本影评有严重剧透,建议观影后阅读)文/Lunar.C

    一、起源

    【压抑的欲望和情绪】

    心理学发现,人们所有压抑过后的欲望和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藏在潜意识中,会伺机以其它方式表露出来。比如一个家庭里父亲总是责怪妻子每个房间的灯都开着,两人常因此发生口角;事实上妻子活了几十年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关灯,而是对丈夫有怨怼,于是通过不关灯这个看似无关的行为来进行反抗。

    就像影片中汪父当年失去爱人ROY的遗憾无法消解,就要用生下一个ROY的儿子自己抚养来填补;又像汪父失去儿子后的伤痛无法消解,于是着手建立一个怪异家庭,企图通过困住和折磨凶手来填补。这种转移的处理方式并不能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会让人衍生出更多心理问题。

    【做坏事越多的人,最后就成了坏人】

    可以先想象你独自在一片森林中,周围没有摄像头,你抽了一根烟后随手把它扔进草丛里,却没想到森林因此着起大火,火势绵延几十公里,树木尽毁,人与动物死伤无数。

    此时,可以确定绝不可能有人知道这个火是你点的,那么问题是,从此以后你可以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安心过一生吗?

    哪怕还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觉得从此寝食难安。

    也就是说,做坏事有两个结果,一、付出惨痛代价;二、如果不付出代价,只要这个人还有一丝良知,内心就会一直受到折磨。

    那么有没有做了坏事既不付出代价、又不受到内心的折磨的办法?

    有,那就是做了坏事的人彻底放下良知。

    就像是你见过的所有反派人物那样,他们都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理所应当,甚至洋洋得意,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哪怕有错也是受他人所迫。却殊不知在这个一条黑走到底的路上,他们已经越来越迷失自我、变得扭曲、众叛亲离,彻底成为一个坏人。而这才是最终极的惩罚。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当一个人决定做坏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在凝望地狱了。就像是汪父决定做局困住困樵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都开始因为良知受尽折磨,也因为伪装而走向毁灭。

    二、人物心理分析

    【 汪父 】

    就像上面两点说的,困樵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困住的是困樵,实际上困住的是汪父自己,在伪装中,他没有空间真正去面对失去孩子的伤痛,还要每天装作另一个孩子是自己死去的孩子。装作一个陌生女人是自己曾辜负致死的妻子。他要装作他不认识地下那个害死自己孩子的人,甚至要装作自己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企图把困樵玩弄于股掌之中,却在各种伪装中日日承受痛苦和撕扯,在佯装安宁的日子里,汪父内心早已面目全非。

    汪父

    【 晓雪 】

    对于他的亡妻,汪父只用一句便带过了,“我没想到这个事情对她打击这么大”。而背后是他难以启齿的、仍无法面对的悔恨:我没想到她那时是真的爱过我的。是的,他以为晓雪也是逢场作戏嫁给他,带着拖油瓶找了个下家,他以为晓雪是为了利益交换、换得安宁和家庭地位才给他生孩子。但他没想到,她当初说出那句“不然我们结婚吧”以及“我知道你爱的是相机,但我想做第二个”,都是真情实意。她嫁给他是因为对他有情,也正因如此,才答应和他生孩子,哪怕过程她觉得怪异,却仍配合他,直到孩子的灰眼睛,让她发现这一切医疗过程不是因为他身体不行不能自己生,而是从开始他就计划好只拿她当成工具,一个成全他和“最爱相机”爱情结晶的工具。他对她的轻视、隐瞒、不屑和理所当然,都是压垮她的原因。

    【 汪太太 】

    迫于生计,在女儿去世后她曾因急于找到靠山而意图接近汪父。却在看到和女儿同龄的女孩时瞬间崩溃想逃。直到汪父主动给了她一个希望,一个再做一次母亲的机会。然而失去女儿的悲痛、以及在真母亲和假母亲身份中的反复横跳,还是让她多次崩溃,差点毁了汪先生的布局。直到出走那夜,她真切感受到了和楚瞳之间的关联和不舍。

    作为第二个工具人妻子,当她发现ROY和晓雪的事后,决心化作“晓雪”的模样去揭开真相的那一刻,是说明她痛了,因为她入戏了。

    最后大梦初醒,她拒绝了情人的邀请,那是因为心有了新的归处。

    【 楚瞳 】

    幼年父母离异,继而丧母,和养父相依为命、一同长大。汪父才是楚瞳真正意义上的抚养着,逐渐变成她成长过程中最重要和在意的那个人,是她生父一般的存在。父亲偏向弟弟她会在意,父亲不重视自己的画作她会难过,她一次次的试探以渴望得到父亲的鼓励和注意,这些都在诉说她对父亲的爱。人们常以为天下最无私的爱是父母对孩子,殊不知,其实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她是唯一看破父亲执念的那个人。她只是希望有一天,他能放下。

    所以她三番五次做手脚,想让困樵去探寻真相,所以她几次说服困樵和她一起逃跑。她并不是自己想跑,她是想让困樵发现真相、获得自由,她并不是在乎困樵的死活,而是在乎父亲。她知道若困樵不自由,父亲的执念也将被永远困于此。爱之深、念之切。是对父亲深沉的爱,让她最终刺下那一刀,她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她好不容易才做了这个决定,因为她再不忍看他再人不人鬼不鬼,在这无间地狱无尽沉沦。

    最终,她用自己打破了父亲的局,真相得以曝光。

    她才是最爱着父亲的那个孩子,虽然父亲最爱的那个从不是她。

    【 楚祺 】

    生母走得早,父亲经营不利、家道中落,并再娶有家。他很努力,却无疑还是成为贵族学校中势微而被欺负的那一个。委屈受了太多,也逐渐习惯,哪怕被父亲改了名字过继,也是老老实实为养父守着秘密,因为在夹缝生存久了、最渴望的也不过是个安稳。所以他努力的维护着这个“新家”,吓走母亲的情人,警告姐姐不要出卖这个家,尽心做着他人的替代品。只是日子久了,他却也在这里找到了位置和寄托。曾经孤独的他,上下学有了可以跟随的姐姐,家中有了在意自己的父亲,有了热腾腾的饭菜和去学校为自己理论的母亲。这是他做梦都不敢祈盼的,而现在他就活在其中。如果可以,这个梦最好可以做一生。

    “那个曲子我学会了,我吹给你听听。”

    姐姐,你还有我,我等你回家。

    虽然他没说出来,但她分明感受到了新的羁绊,所以泪也悄悄流下。

    几个濒临绝望而相互拼凑的人,在阴错阳差间重新填补了彼此的人生。

    本来不相关联的人,因缘际会完成了对彼此的拯救。

    君不见,众人皆苦。

    但他们的相遇,却也许是不幸中最好的结果。


     4 ) 陈正道:这次我不会跟观众解释、争论《秘密访客》

    我是一个“小心眼”的导演

    映前的采访,问了下电影的灵感和核心、视听设计、几个演员、悬念设计、拍《缉魂》的程伟豪(陈正道说看程伟豪的电影会胃痛)、他的推荐片单。

    陈正道说自己是个“小心眼”的导演,悬疑推理最重逻辑,但放飞的《顶楼》给了他全新的感觉,他想拍喜剧悬疑惊悚片,笑着笑着观众就害怕了。

    我会用一个很恐怖的方式来讲家庭

    Ifeng电影:通过预告,其实不太确定《秘密访客》到底讲什么,电影的灵感和核心概念是什么?

    陈正道:首先我想做一部有点惊悚风格的悬疑推理片。接着,华人世界的家庭,是常常我在思考的。因为我们家庭关系更复杂,家带给我们很多包容跟爱,但是也带来很多束缚、困境

    如果我们没有接受自己,我们会把家庭里面得到的束缚、压迫延续下去,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加害者。

    但不要拿家庭当理由,不要被家庭所束缚,而是做自己觉得对的决定,然后去倾听下一代的声音,也许延续会变成包容或爱。核心是讲这个,当然我会用一个很恐怖的方式来讲。

    Ifeng电影:谈到家庭电影,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家庭片,大家可能想到《饮食男女》《父后七日》《血观音》,在情感和表达上,《秘密访客》和它们有什么相似吗?

    陈正道:比较没有,因为《秘密访客》像一个寓言,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甚至不像是华人社会的地方。它是比较极致的,更风格化的。情感更接近一些比较古典的惊悚片或者悬疑推理片。

    Ifeng电影:空间主要是集中在家庭内部?

    陈正道:对,一个房子里面。

    Ifeng电影:时间背景和地点背景是虚化的吗?

    陈正道:对。

    Ifeng电影:相对于《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秘密访客》的视听和完成度怎么样?

    陈正道:完成度是我目前片子里最好的,但在剧情上,比另外两部更有风险。因为两部“大师”是比较追求爽感跟反转的,《秘密访客》追求探索内心恐惧。

    视听的话,这一次我自己想要试试看,到底能不能做得这么细,在一个这么狭小的空间中做出许多的符号。美学上也是,我想在留白的情况下,又做出密集的视觉。

    然后在音效上,应该会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观影体验,因为非常压迫,会把你内心恐惧的声音做出来。

    Ifeng电影:看预告的时候印象特别深,许玮甯转盘子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紧张的、好像在转一个巨大柱子的声音。整个后期做了多久?

    陈正道:蛮久的,你看我们拍完都三年了。你像大片的音效,什么直升机、火车、山崩,这个片我们用差不多的技法来做家里面的开门、转盘子。

    我们音效跟很多镜头是有关的,比如母亲为什么要转那个盘子?不是为了吓人,是需要完成编剧老师的意图,鱼头要向着男主人,先告诉观众,男主人是这个家庭里最有权力的。

    张子枫进入表演永远是第一人称,荣梓杉可能没听懂剧情

    Ifeng电影:段奕宏被称作“戏疯子”,在《秘密访客》的片场,他的状态是怎样的?

    陈正道:这部戏状态很奇特,上一次合作,段老师在现场是非常激烈的,很投入,想要把很多东西给你。但这部片因为配合电影的气质,他很收敛、很细微地去做,我们有非常多的沟通。因为是第二次合作,我们已经磨合很好了。

    Ifeng电影:你和张子枫在这之后还合作了《盛夏未来》,你觉得她的优势还有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陈正道:她演戏很真。一般演员跟你说角色拎不拎得住,我要怎么把持、捋顺,张子枫不会。

    她永远跟我讲说,导演我觉得我在这个阶段,如果我是她,我说不出口,如果我是她,我觉得我会跑出去。

    她讲出来的话永远都是第一人称,她是真正把角色真实状态放进去的人。我跟她合作两个不同的类型,她都是这个样子。

    她的优势,她是被大银幕挑中的脸,我拍了她两部,一部是女主,一部是群戏,但也接近女主戏份。就是在镜头中,你很愿意看着她。

    在《秘密访客》里,她永远都是阴沉、恐怖的。然后在《盛夏未来》中,永远都是笑嘻嘻的、青春洋溢的。当她在前一个状态的时候,她会让你感到恐惧,另外一个状态会让你露出笑容。我觉得她的感染力,是她最大的优势。

    Ifeng电影:荣梓杉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有12岁,他自己明白整个剧情到底是什么吗?

    陈正道:荣梓杉是海选出来的,到中间我们才开始讲给他听,其实有一些东西是不需要去跟他讲的,因为有一点太晦暗。

    但荣梓杉希望把角色做得更好,我就问他母亲说,可以把所有内容讲给他听吗?他妈妈说可以。在我们片中,他其实跟他后来的荧屏形象有点不一样,他当时还是比较懵懵懂懂,特别阳光的一个少年。

    讲给他听的时候,我是分不清楚他是被故事震撼了,还是很困惑。

    《秘密访客》不怕剧透,也不会再向观众补充解释

    Ifeng电影:《秘密访客》是一个怕剧透的电影吗?

    陈正道:其实没有。它不是最后要一个反转,它有点像寻宝片,观众像在玩剧本杀,表面的故事讲的是这个,但你能不能把每个人的故事线自己拼凑起来。

    Ifeng电影:看完之后还要思考很久、回味很久?

    陈正道:对一部分观众是,应该也有一部分观众是我放弃这道题。

    Ifeng电影:《记忆大师》上映后,你给观众做了很多的解释,这部电影还需要吗?

    陈正道:《记忆大师》跟《催眠大师》一样,就是它在解释跟解答。有时候创作者和观众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我向观众学习,我是不是哪里讲得不够清楚?哪里讲得太清楚?因为它毕竟是追求反转的悬疑推理,我觉得就是我有没有做好。

    但是《秘密访客》是我想跟观众做比较多的交流,这一次很多拍摄是开放式的,有多层隐喻的。我比较想知道,观众在这个状态中看到了什么。

    在试片之中,有朋友喜欢,有朋友不喜欢。但讨论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个人在回答他的理解的时候,同时会反应出自己家庭的困境、纠结。

    我觉得这个比较好玩,所以这一次我不会给观众解释、解答或是争论。

    看程伟豪的电影我会胃痛,我是一个“小心眼”的导演

    Ifeng电影:华语悬疑片产量和质量以前都不太高,拍这一类的创作者也不太多,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现状的成因?

    陈正道:实话实说,我们的电影有时候需要追求合家观赏,需要各个年龄层都能看。这对剧作、文本下手的力量有很大的压力。

    应该是全世界来讲,这个类型的产量都不是大多数。然后我觉得我们每个类型的质量,都在上升中。这一点已经是创作者的勇气,跟观众的包容度一起努力的结果了。

    可能你觉得是故事满足度不够,一方面我觉得创作者还要努力,另一方面就回到我第一个讲的理由,有的时候悬疑片更需要创作空间跟没有限制。

    Ifeng电影:如果只看台湾地区的话,我觉得你和程伟豪导演,应该是现在备受瞩目的两个悬疑片导演。你怎么看他的作品?

    陈正道:程伟豪有些作品我在电影院看得会胃痛,有一种他比我小,拍得比我好的感觉。胃痛就是,我要小心,要更努力了。

    伟豪的片中我最喜欢的是《目击者》,情感我最喜欢的是《缉魂》。我特别喜欢跟他聊天,有一个比较一样的地方,是我觉得他每一部都不同类型,《红衣小女孩》到《目击者》到《缉魂》,完全是三种类型,这一点我觉得是知音吧,也算是一起为这个类型努力的同伴。

    Ifeng电影:他有没有跟你交流过,他看你的电影是什么感受?

    陈正道:哈哈没有,我怕我经不起批评,我是一个很“小心眼”的导演。

    Ifeng电影:尤其在华语影迷圈里,一个悬疑片上映之后,大家特别热衷于解答里面的所有问题,发现里面的所有细节。你自己也是这样的观众吗?

    陈正道:我喜欢,我喜欢过度解读!我朋友特别讨厌跟我看悬疑片,因为我喜欢立flag,就是看到某一条的时候,我说她肯定是他姐姐,后面被说中就很得意。然后朋友就会说,陈正道你可能会觉得很得意,但我这部电影看得很难受。

    Ifeng电影:你最近有没有比较喜欢的悬疑片、惊悚片可以推荐给大家?

    陈正道:《遗传厄运》,我觉得特别新!最近还喜欢一个剧,大卫·芬奇的《心灵猎人》,非常深刻地在讲杀人犯,非常学术性,但又很好看。

    另外,《顶楼》给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就是如果你忽略逻辑跟狗血,你还蛮享受它第二季整个谋杀跟反转的过程,对我来讲已经到一种新的风格。

    我看到一半,会想这个是不是不合逻辑?但天哪,我怎么可以想这个?我要摆正心态来看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很好玩的片子。

    Ifeng电影:你前两年也拍了剧《摩天大楼》,口碑和点击都非常好。剧的体量会不会更利于你去塑造一个大的悬疑世界?

    陈正道:我这次发现剧跟电影完全是不同的说故事方式。电影,有时候是一百分钟坐在电影院,专注地跟观众博弈。

    但剧需要我东讲一点,让你觉得有趣味要听,西讲一点,你也觉得有趣。我要在最后一集把它收起,让观众觉得原来你前面讲的那些都没有白费。我最喜欢的当然是瑞恩·墨菲,他也是用《美国恐怖故事》这样讲。

    再者,剧在小荧屏,手机或者平板上面看,不能像电影那么细节地去展现。在这个规律下,从创作上来讲,我觉得《摩天大楼》70%做的不错,30%是有遗憾。

    电影的话,华人观众是不习惯中间出去的。所以我最终还是讲到了一个情感,或者一个核心就行了。但是剧不太一样,我随时都要面临观众弃剧。所以这是不同观众预期下的一个创作。

    Ifeng电影:你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悬疑的概念是什么?一些设计?

    陈正道:每部不一样,但下一部我想尝试悬疑推理跟喜剧结合。想让观众笑着笑着就反转了,笑着笑着就怕了。

    Ifeng电影:大师系列还会继续吗?

    陈正道:《秘密访客》的票房,会决定悬疑推理我还能不能继续。

    本文首发于Ifeng电影公号

    希望以后所有导演都能接受映后采访,没看片没有谈话基础

     5 ) 大型弱智剧本杀

    【本评论脑残回复太多,再有任何脑残回复,都会一律删除。水军真tm多】

    【并不是在问问题,是在指出问题,好吗?连我的语气都不懂,你们也就能看看这种烂电影了】

    ???太差了………有点周文武贝内味儿…… 故弄玄虚 给虚假线索… 小李总结得好,这就是一个剧本杀啊……… 奇奇怪怪组成一大家子,大家隐藏自己的线,然后真相就是个莫名其妙的…最后 揭秘就是一个人从头到尾说一遍……而且莫名其妙就和一个警察全盘托出,很生硬… 然后毫无逻辑… 出轨啊 画画啊 摄影啊 家庭矛盾啊 roy啊什么的来误导观众,还有男孩被女人关在房间里这一幕完全没用啊??还有家里来一堆人那段…女孩设计这段也完全没用啊…… 就算没有张晓雪这个剧本也可以继续啊… 给一些没用的最后也不说的线,所有给的这些吓人虎道的点…都是糊弄观众的点,就 完全没有关系的啊……??到底在干嘛??而且女儿明明都知道全部的事情,司机说她不是你妈妈的时候女儿还惊讶…?我???而且女儿有必要莫名其妙插继父一刀??逻辑不能自洽,在知道真想以后再看一遍的话,会发现完全对不上……拍摄的就是 广告片的水平?就是低级摆拍… 还有那个货车司机,怎么看起来就是突然撞向校车的… 系鞋带为什么要下车系???

     6 ) 这个访客,我看没有秘密

    我今年五一档的第一部电影,选择了《秘密访客》。

    选择这部电影作为五一开胃菜,是因为就电影前期宣传而言,他是最吸引我的——

    首先,是题材国内少有。

    在中国的大荧幕上,爱情片、亲情片和喜剧片这三大类型片,无疑是每个档期的消费主力军,犯罪片、玄幻片虽然量少,但每个档期也会有一两部,唯独悬疑片和恐怖片在国内近乎绝迹——

    究其原因,恐怖片因为审核的问题,在题材上就已经pass,而悬疑片虽然在特效方面不需要太多资金,但是对于电影编剧、导演还有演员却有着超高的要求,并且资金回笼较慢,国内受众偏少,这导致中国导演和投资方都不太愿意拍摄悬疑片。

    所以,《秘密访客》宣布定档之后,我五一档的首要目标,便是它。

    其次,演员合我心意。

    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虽然不是五一档最强大的,但在我看来却是五一档最扎实的——

    香港金像奖影帝郭富城,之前出演的悬疑片《踏雪寻梅》《无双》均是国内的上乘之作。

    东京电影节影帝段奕宏,国内中生代的扛把子演员,在《烈日灼心》里展现了极为优异的演技。

    台北电影节影后许玮甯,其实我对于这位演员并不熟悉,对于许玮甯的全部印象都来自《目击者之追凶》这部电影,但仅仅这一部电影,就足以让我记住她。

    最后,是国内新晋小生张小花子枫和《隐秘的角落》里的小恶魔荣梓杉。

    这五位演员在我看来,就是国内悬疑片的全明星阵容,能攻能守,上有老练的郭富城段奕宏,中有成熟的许玮甯调节氛围,下有后生可期的张子枫、荣梓杉。

    最后,导演比较靠谱。

    在看每部电影之前,我都会去看看导演究竟是谁,不管一部片前期吹的多天花乱坠,演员阵容多惊艳豪华,一旦掌舵手不行,这船,终究还是得翻。

    不过陈正道在我看来,是国内拍悬疑片的一把好手,之前和徐峥合作的《催眠大师》观感良好,之后的电视剧《摩天大楼》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这三点原因,我满怀兴奋,抱着期待走进了电影院——

    可惜,111分钟过后,我哭了,这是啥玩意儿!?

    01、“引人”

    上映两天之后,豆瓣评分5.8。

    这个评分和我的观感几乎一致——

    可以看,但不能细看,可以期待,但不能抱着太高的期待。

    不过,我想先说一说《秘密访客》的优点。

    首先,这部电影在创作方向上,我认为在国内算是一次比较大的尝试与突破——

    电影内通过各种闪回的镜头和一些细节,涉及到了形婚、代孕、阶级、同妻、私刑等等比较敏感的议题。

    因为电影审核的原因,陈正道选择用减法的方式去拍摄。

    例如郭富城饰演的汪先生是同性恋这件事,电影里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我们通过他对好友Roy的思念,还有前妻张晓雪“借精”生出灰眸的汪楚琪可以推测出,郭富城是一名同性恋,而晓雪因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选择了自杀。

    这种不通过正面描述,而是用几个镜头、零散的片段组成的暗线在我看来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其次,不得不说,《秘密访客》的镜头调度,还有视听上惊悚基调的营造,是国内少有且成功的。

    在电影经过60分钟之后,我和朋友甚至还一头雾水,完全无法理解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但是因为气氛营造完美,加上一惊一乍的惊吓镜头,几乎全场的观众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

    我们都在期待着,接下来50分钟的解密时刻,是不是会给我们一个惊天大礼,上演一幕幕的反转好戏。

    这种先抑后扬,用90分钟的压抑铺垫去点燃最后20分钟的高潮,有点类似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国内比较少见,但我个人十分喜欢。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前90分钟,在我看来作为悬疑片已经相当成功,如果没有最后的20分钟揭秘的话。

    02、“入胜”

    这一部份涉及剧透,尚未观看过电影的朋友请谨慎观看。

    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对于不同的类型片,有不同的定义,动作片的核心是打斗,科幻片的核心是特效,喜剧片的核心是笑点,那么悬疑片呢?

    毫无疑问,是引人入胜的剧情。

    但《秘密访客》在“引人”上做到了8分,但在“入胜”上,却连及格分都达不到。

    就主线剧情里来说,本片其实比较简单——

    有权有钱的富豪汪先生儿子汪楚琪因为一次校车坠崖的事故不幸去世,但是法院却判决校车司机于困樵无罪释放,不满这个判罚结果的汪先生选择用一种特殊的私刑来惩罚于困樵——

    他领养校车唯一的幸存者陈小齐(荣梓杉 饰)并改名为汪楚琪,再和校车遇难者路路的母亲(许钧甯 饰)结婚,重组一个塑料家庭。

    接着,他把受伤失忆的于困樵接回家中,塑造一个有罪假象使于困樵被困于地下室,用这种良心谴责的方式来表达本剧的主题——

    法律,到底是否能判处所有的坏人?

    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和朋友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类《寄生虫》的故事,而《寄生虫》里的富人和穷人都是一个代号,去表达阶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本以为这部电影的汪先生和于困樵也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正义,一个代表罪恶,但是罪恶不能被审判,所以正义用一种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去惩罚罪人,通过这种正反矛盾,来表达对法律的疑惑。

    但是陈正道在前期铺了一张大网,在收的时候却有心无力,整部电影因为结局和立意,变得不伦不类,就像豆瓣的一句热评:

    浪费了这样的卡司和题材,原本期待是中国版的寄生虫呢,前半段一惊一乍的,还以为憋多大的招,憋到最后警察揭开郭富城组的这个局,电影院有个观众说了一句:吃饱了撑的。

    而我看完整部电影后,也只有一个评价:

    故弄玄虚。

    首先,汪先生这个策略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如何在不限制于困樵人身自由的前提下,不让他知道他已经昏睡了一年。

    哪怕电影里隐晦的通过家里没有任何显示日期的物品来表明这一手段实施的可能性,但是在现代社会,三年的时间里,一个自由的人真的可以无法发现这一个漏洞吗?

    在我看来,纯粹扯淡。

    但除去这一个小小的逻辑矛盾,最不可理喻的,还是剧本的离谱。

    通常这类电影,于困樵的角色设定应该是亦正亦邪,法律无法判处,但是道德不可原谅,所以汪先生才出此下策。

    就像《小丑》里的小丑亚瑟,虽然我们都知道他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会同情他,为什么?

    因为他的堕落,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其他人的原因,多种复杂因素的杂糅,塑造了立体的小丑。

    但于困樵呢?

    111分钟里,于困樵就差把好人俩字贴在头上,汪太太诱惑无动于衷,汪楚瞳提议“私奔”好心开导,甚至连最大的秘密校车坠崖,也跟他毫无瓜葛。

    就这么一个好人,你怎么让观众理解你私刑的意义?

    这不纯粹就是无理取闹,仗着自己有钱有权就肆意践踏别人人生吗?

    所以,当汪先生最后说出“不是所有坏人,都可以被法律判处”的时候,我就差在电影院蹦出一句:

    “你不就是吗?”

    诚然《秘密访客》有着诸多优点,但是他最重要的揭秘部分却让前面所有的优点变成了笑话——

    因为他的主线逻辑无法自洽,核心观点站不住脚,你根本无法让观众和电影里的任何一个角色产生共情,没有共情,也就无法理解。

    如果让我为这部电影编写一个结局,我可能会这么拍摄——

    在揭秘部分的最后,我会用两个反转,第一个反转,是校车坠崖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于困樵和陈小齐,他们俩因为身份的原因,都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所以他们故意策划了这起事故,报复霸凌者。

    在于困樵失忆之后,陈小齐被领养,而于困樵作为唯一的知情人可能会破坏陈小齐现在富足的生活,所以他在各方面都阻止于困樵恢复记忆。

    这个反转既解释了为什么陈小齐是唯一幸存者,也可以为汪先生的私刑提供“大义”。

    第二个反转,就是汪先生其实早已知道一切真相,但是他为什么不把事实公之于众?

    因为霸凌者的领头人就是他的儿子汪楚琪,他不想让自己儿子的名誉遭受损伤,其次是在于养子陈小齐的相处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感情,所以也不想让陈小齐入狱受罚。

    当然,类似这种人设反转,剧情反转其实有无数多种可能,但无论哪一种,都比陈正道这种不反转,温暖大团圆的结局更符合“秘密”的主题。

    最起码,观众离场之后,不会发出这么一句感叹:

    “就这?”


    作者:十四十四

    公众号:十四十四

     短评

    这剧本…你甚至能想象到在剧本讨论会上一帮人是怎么讨论的,可怕。

    4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男朋友说:所有人演技都很好,但不知道他们在演什么。

    9分钟前
    • Témérairement
    • 较差

    剧透:眼睛里是唯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11分钟前
    • 章子怡
    • 力荐

    前面进入的方式是寄生虫(反向)式的,后面破梗的方式是小偷家族式的。然而本片在拍摄的时候这两部电影都还没有问世,所以它唯一的影史地位是预测了2018-2019年的金棕榈走向

    12分钟前
    • 撞针
    • 较差

    浪费了这样的卡司和题材,原本期待是中国版的寄生虫呢,前半段一惊一乍的,还以为憋多大的招,憋到最后警察揭开郭富城组的这个局,电影院有个观众说了一句:吃饱了撑的。

    14分钟前
    • 江湖高人
    • 还行

    台湾导演怎么回事,怎么可以让同一个人连着两次出演同妻啊!!!

    18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缉魂》和《秘密访客》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姐妹篇,同样地涉及到深柜、形婚、代孕、阶级、霸凌等议题,只不过前者聚焦于爱,后者着眼于家庭,即家庭是港湾也是牢笼。这个故事的恐怖不在于拍摄手法,而在于汪先生本来是牢笼般家庭的受害者,却因对港湾式家庭的执念,选择去囚困比他更加弱势的女性和小人物,这恰恰是这个社会最黑暗的真相,只是影片格局处理得非常小,用艺术片的节奏拍商业片,结果就是两头不靠,浪费了这么好的音效,这么好的美术,这么好的演员。

    2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埋了很多暗线,需要观众带着结局再去思考全片,至少得想明白郭富城到底爱的是谁,灰眼睛小婴儿到底是谁的孩子。很喜欢影片的反父权主题,越琢磨越有滋味,没想到这类以观影娱乐体验为主的悬疑片,也能拍出现实性和导演自我表达。

    24分钟前
    • 韦斯安徒生
    • 推荐

    gay被爸妈逼回国结婚生子,跟自己女闺蜜形婚,女闺蜜喜欢他,要求跟他生个孩子,结果他用自己过世男友的冷冻精子跟他生了个孩子,女闺蜜发现生出了混血儿就自杀了,他把这个孩子视若珍宝,结果因为意外死去,他为了逼司机道歉,找了一群人扮演家家酒。

    26分钟前
    • 花轮同学
    • 还行

    有好多坑没有填啊。为什么要捡高尔夫球?为什么自己要把自己烫伤?为什么要假装梦游?女主和路路说了什么?

    30分钟前
    • 恋丶你灬
    • 推荐

    一星半。影片全程在韩国取景,拍摄方式、豪宅空间、人物设置比较容易想到《寄生虫》,但故事议题则和《缉魂》是一个路子。陈正道铺了这么大一张网,效果却非常干瘪。一方面源自敏感角色被抹去或模糊化处理,而这些角色又对故事成立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情感共鸣难以建立;另一方面则是想要拍摄恐怖片的想法,大过了实际执行力,费了半天劲做的局,怕观众看不懂最后解析了一遍,观众倒是懂了前因后果,但更不能理解人物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撺这个局。

    32分钟前
    • HarperDie
    • 较差

    3.5 创作方向至少是值得肯定的,视听上惊悚基调的营造也是国产少有。然而结尾惯常性泄气,人物动机无法细想,全员恶人的配置非得搞个温暖向结局也大可不必。

    33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就只好奇郭富城和Roy是什么关系? Roy他俩会不会是同性恋,之后借前妻晓雪的肚子生了儿子???有人站队吗?

    34分钟前
    • Allen艾伦艾伦
    • 还行

    以为是《寄生虫》看完才发现是《小偷家族》

    36分钟前
    • 水草素
    • 还行

    恶童大集合???期待了

    38分钟前
    • 白痴美人福西西
    • 还行

    期待越高越打脸,完完全全崩坏,这么架空的一个故事,结尾简直无语,以为多大点事呢,全片给人一种“我要告诉你个惊天大秘密哦”然后看完“🙄🙄🙄啥?就这??”而且做这个大局毫无意义,不合逻辑之处比比皆是,退票

    39分钟前
    • 沙坪坝金毛强
    • 很差

    不如更大胆一点,直接放弃逻辑拍成鬼片,也许还能多一星。

    40分钟前
    • 松子
    • 还行

    这家人是不是都有点大病……

    45分钟前
    • 入江
    • 还行

    就,挺稀碎的。您升华前,能不能先把故事讲好了?

    49分钟前
    • 殒灭
    • 较差

    希望段奕宏守点男德 他每个镜头都好像要勾引我

    51分钟前
    • Near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